医疗市场前景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市场前景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范文1

[关键词]前景;预测分析;健康产业;政策解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09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1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健康是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并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疾病为主,完善国民健康的政策。2012年8月公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到2020年为止,主要健康及其相关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包括“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等目标。同时,该文件还强调,要以“预防为主”,实现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以公共政策、科技进步,着力解决长期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

1 大健康产业前景分析

纵观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健康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将会继续保持较为高速的增长,同时,产业融合、产业形态交织,将会为未来5到10年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未来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是:一是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多元化,传统的健康产业仅仅是给病患提供诊疗、护理服务等服务,而未来的健康产业不仅限于此,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新兴的产业形态正在不断变化,养老、保健和中高端医疗器械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业界形态在国内已初见雏形,并且聚集了足够强而大的产业技术力量和资本力量,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三是新一代技术的出现会推动国内大健康产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升级产业及产品形态。新一代技术未来会成为大健康产业重要的动力,为战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很多医疗健康机构非常关心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互联网技术能提供实施智能安防,对医疗机构和健康机构重要区域实施监控自动化。养老(服务)是未来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但养老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修建养老机构场所,而是应当用新技术去构建虚拟技术,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远程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穿戴技术的应用能提供更加多的功能性产品,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提高老人幸福感。生物医药是健康产业最关注的,目前投资最多的产业。穿戴技术能通过对预防和观察的对象进行实时、分布、移动式的监护,极大提高数据和信息采集的效率和精度。通过云计算来集成不同地区的特定数据,并加以整合,运用大数据管理技术提高模型的效率,从而提高研发的速度,非常有助于生物医药的发展。

2 未来3~5年医疗健康市场走势分析

第一个趋势,中国医疗健康市场在全球的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并且重要性越来越强。在过去3~5年间,中国医疗健康市场可能只占全球市场不到2%的份额。过去的10年,以中国为主的“金砖四国”新兴市场,对全球医疗健康市场绝对值的贡献只有6%,截止到2008 年,“金砖四国”新兴市场的贡献达了近30%。预测在未来数年内,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在内的高速发展中国家仍然将以高速度增长,并且这样的增长率会增加相应的商机。

第二个趋势,中国成为全球医药、医械研发基地之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很多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健康产品制药专家开始回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医药研发中心会慢慢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中国就会成为与美国、欧洲研发并列的基地。

3 未来3年大健康产业市场预测分析

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提出把健康产业作为国家支柱型战略产业。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把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提升到“有效扩大就业、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的层面,显示了大健康产业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而在美国,健康服务是美国第一大产业,截止到2009年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7.6%。我国的健康产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刚刚起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随着全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未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对市场放宽和相关支撑产业的培育,将有效快速的推动健康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可见健康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前景非常广阔,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虽然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着健康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行政主体不到位,部门监管不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影响国人科学地接受现代医疗保健产品和服务,市场理性对待意识有待强化;医疗技术基础薄弱,产业个性化服务不足。大健康产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方面的问题,逐个突破,稳步发展。

4 结 语

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热点,继蒸汽机引发“机械化时代”以及后来的“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当前已经到来是“健康保健时代”,而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在整个健康产业遇到前所未有发展契机的背景下,产业出现了重要的转折点:一是大健康产业开始逐渐形成闭环,并且其商业模式开始凸显――整个行业从粗放式发展模式向精细化发展转变;二是以移动医疗、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开始渗透到产业的各个环节,支撑了上述两个方向上的转变,在服务健康行业的同时,壮大了医疗信息服务产业。

主要参考文献

[1]胡琳琳,刘远立.积极发展健康产业:中国的机遇与选择[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3).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范文2

关键词:城镇供水资本金测算水价贷款年限

中图分类号: TK284.7 文献标识码: A

根据水利部水规计[2003]163号印发的《水利建设项目贷款能力测算暂行规定》,对具有发电、供水(调水)等功能的准公益性和经营性大型水利建设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进行贷款能力测算,并编制项目贷款能力测算专题报告。其目的是根据市场需求合理测算项目的财务收益,测算项目所能承担的贷款额度和所需的资本金,拟定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可行性评价,为国家、地方政府及有关投资者决策提供依据。现依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榆神城镇供水工程为实例,研究影响资本金测算的主要因素—水价和贷款偿还年限,这两者受市场前景影响和用户承受能力制约,通过分析计算项目资本金和贷款的最佳方案。

1工程概况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榆神城镇供水工程位于榆林市北部,横跨府谷、神木、榆阳三县(区),是一项跨区域调水工程。工程总引水规模2.03亿m3,解决了榆林市和沿线城镇的城市供水问题。本工程包括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两大部分,水源工程由管井、干支管道和附属建筑物等组成,输水工程由隧洞、泵站、倒虹、暗涵、压力管道及管道附属建筑物等组成。

工程静态总投资485873.57万元,施工工期为45个月。

2工程投资和年费用

2.1 固定资产投资

依据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榆神城镇供水工程投资估算书,在贷款能力测算中,暂以静态总投资485873.57万元作为固定资产投资。

2.2 生产流动资金

生产流动资金包括维持项目正常运行所需购买的燃料、材料、动力、备品备件和支付职工工资等的周转资金。根据工程实际并参照已成相似工程的分析统计资料,流动资金按两个月的财务运行费计列,约为7000万元。流动资金全部采用自有资金,不考虑使用贷款。

2.3 总成本

2.3.1 年运行费

工程的年运行费包括职工工资及福利费、住房基金及劳保统筹费、维护修理费、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和其他费用。

按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建成后的生产管理单位定员为261人,职工工资3.0万元/人年,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考虑,劳保统筹费、住房基金、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分别按工资总额的17%、10%、3%和8%计算。

材料燃料及动力费主要为抽水电费,按陕价价发[2011]73号文《陕西电网销售电价表》可知,大工业生产用电电价为0.5073元/kW·h,则抽水电价按0.51元/kW·h计算,相应抽水电费为22328万元。

工程维护费(不包括占地费)包括日常修理费和大修理费,按固定资产投资的1%估算,每年费用4769万元。

其他费用主要用于水情水质监测工程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等,按上述各项费用的10%计算,则每年为3071万元。

在贷款能力测算中,暂按不计算摊销费,即把水库淹没处理补偿费只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计算。

本工程年运行费合计为33783万元。

2.3.2 年折旧费

折旧费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残值率按5%计,计算的年折旧费为16739万元。

2.4 税金

主要包括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5%;教育费附加税率3%;所得税税率25%;销售税金及附加以增值税为计算基础,增值税税率为17%。此外,盈余公积金、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10%计算。

3 费用分摊和成本测算

本工程主要以城镇供水为主,任务单一,因此不需再将固定资产和年运行费进行分摊。项目实施并达到设计水平年后,年运行费33783万元,按总水量20300万m3计算的单位供水经营成本为1.66元/m3,单位供水总成本为2.46元/m3。

4 市场情况和用户承受能力分析

4.1 项目区供水市场前景分析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榆神城镇供水工程受益区主要位于榆林城市、神木县城及沿线城镇、榆神煤化学工业区清水沟工业园。榆林市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3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0万人,城镇化率41.6%,总土地面积4.36万km2,形成了空中网络送电、地上公路和铁路运煤、地下管道输气的多层次立体式能源产品外输体系,榆林已成为“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榆神煤化学工业区是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的工业区,锦界及清水沟工业园区是榆神工业区的两个主要园区,位于秃尾河两岸,根据水资源供需分析,秃尾河流域2015年、2020年需水量分别高达2.6亿m3、4.0亿m3,可供水量约为1.7亿m3、1.9亿m3,远远不能满足用水需求,根据供需分析成果,近、中期缺口主要在工业区工业用水,其他农业等用水基本满足,两水平年工业需水分别为1.9亿m3、3.3亿m3。

综上所述,项目区是国家及陕西省未来重点开发建设区,其工业区及城市将聚集主要的经济总量及人口规模,需水十分迫切,当地水资源有限,未来发展用水必须依靠引调水源解决,包括引用府谷天桥岩溶水、漫滩水及黄河引水,而大泉引水工程由于引水规模大,受用水总量指标和前期工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期实施难度较大,无法解决榆神工业区及周边城市发展用水的燃眉之急,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在近、中期内满足其供水问题,供水前景广阔。

4.2 项目区已成工程供水情况及供水成本

根据工程任务确定本工程的供水对象为榆林城市、神木县城及沿线城镇,工程在满足城市用水的前提下,以供定需向榆神工业区补水,缓解其用水矛盾,。

根据陕西省物价局陕价价发[2011]176号文《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指导意见》,调整后的县城供水价格为(到用户最终负担价格):居民生活用水3.50元/m3,非居民生活用水6.43元/m3,特种行业用水10元/m3。在销售水价中含有污水处理费0.60元/m3,公用事业附加0.10元/m3~0.20元/m3,水资源费按自来水售水量征收,标准为0.30元/m3,计入自来水供水成本中。

4.3不同用户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分析

本工程考虑到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过程,分两期建设配水,水平年分别为2020年和2030年。根据调查资料的数据,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13819元,按年增长6%的平均增长率,预计到2030年人均收入将达到24747元。

本次以水费支出指数1.0%、1.5%和2.0%测算受水区居民可承受水价,按照水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1%计算的现状水价为3.14元/m3,低于现状居民生活水价3.5元/m3,按照水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1.5%计算的现状水价为4.71元/m3,高于现状居民生活水价3.5元/m3的35%,按照水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2.0%计算的现状水价为6.28元/m3,高于现状居民生活水价3.5元/m3的80%。以上数据说明供水区群众对水费支出占收入2%已能接受,而按照水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2.0%计算的现状水价高出现状水价幅度过高,供水水价的预测按占城镇居民收入的1.5%~2%控制较为合适。

上述水价是用水户承受的全口径水价,包括水源、输水和管网系统等组成的,考虑长距离输水损失10%,产销差率10%,即终端用户所销售1m3商品水,需要购买原水1.24 m3(1/0.9/0.9),城镇居民的可接受水源出库水价为(6.28/0.8-0.8-0.3)/1.24≈3.9元/m3,其中系数0.8为居民生活水价折算为综合水价的比例系数,水资源费根据陕政发[2003]35号文为0.30元/m3,污水处理费0.80元/m3。即分析确定的居民可承受水价为5.93元/m3。

工业企业可承受水价根据工业用水成本占工业产值比重来测算。本工程供水区工业水费支出指数的取值,要根据本工程供水区水资源状况进行确定。根据分析2020年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17m3/万元,按万元工业产值的2.0%计算水费支出,则万元增加值的水费支出为200元,则2020年单方水价承受能力为11.76元/m3。即工业供水水价在11.76元/m3内都是可行的。

5 贷款能力测算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5.1贷款能力测算的原则与基本条件

在项目贷款能力的测算中应以现行的国家和行业规程规范为依据,其计算方法和主要参数应按现行规范中财务评价的有关规定和国家现行的财税、价格政策执行。测算中,应将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计算。

本项目在贷款能力的测算中,年供水量基本不变,依据不同的水价方案,在规定的水价和贷款偿还期内,测算满足还贷条件的项目最大贷款能力和相应所需的资本金额度。

国内银行贷款年利率6.55%,建设期不还款。

5.2 测算方案拟定

根据成本测算成果、市场调查情况、用户可承受的价格范围、价格主管部门核定批准的价格及供、受双方商定的价格方案分别进行测算,同时还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拟定合理的贷款年限。

供水水价(原水)按三种方案考虑,即3.7元/m3、3.9元/m3、4.1元/m3、,其主要依据是:

——3.7元/m3是人均可支配收入1.0%反推的水价,属于低限水价;

——3.9元/m3是根据本工程供水成本并考虑供水区群众承受能力后预测的可实现的水价;

——4.1元/m3是人均可支配收入2.0%反推的水价,属于供水水价上限。

按国家对固定资产贷款的有关规定,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榆神城镇供水工程的国内贷款偿还期应在15年~18年之间,分别按15年和18年两个贷款偿还期计算。

5.3 不同方案的贷款能力测算成果及分析

不同方案贷款能力测算结果见下表,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对资本金和贷款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水价,其次是贷款偿还年限。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贷款偿还期15年,由于贷款偿还期较短,还款压力加大,资本金的比重较大,当还贷期增加到18年时,同一档次水价的贷款能力增加约20%左右。由于本项目投资较大,选用18年更为合适。

经济分析测算成果表

5.4关键因素的分析

随着贷款年限的增加,水价的增加资本金呈递减趋势,贷款额度呈递增趋势。

本次贷款能力测算方案拟定了三个水价,分别为3.7元/m3、3.9元/m3和4.1元/m3。随着供水原水水价的提高,在还贷年限为18年时,可以增加的贷款额度约为70000万元左右。

从供水原水水价为3.7元/m3的财务报表情况来看,在运行期的第一年都亏损额度较大,而且较低的水价也不利于项目的正常运转,财务内部收益率只有为4.05%左右,因此该水价方案不宜采用。

对原水水价为4.1元/m3时,虽然项目的贷款能力较强,而且财务指标也优,但作为受益区群众支付意愿的上限水价,也不宜采用。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范文3

【关键词】 中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发展规划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具有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和广泛的应用需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等都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大力推动物联网的发展,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把物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来积极推动发展。本科及高职院校已经对物联网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探索研究,而与此相关的中等职业教育尚未起步。本文将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一线的物联网行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进行分析。

1 中职物联网专业开设的必要性分析

1.1 物联网行业前景及人才需求分析

(1)物联网应用前景分析。在我国《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点包括如下领域:智能交通(车联网);智能物流(现代物流与智能仓储);智能电网;智能医疗(公共卫生与远程医疗/医护管理与社区服务);智能工业(过程管理与自动化控制);智能农业(精细化农牧业/有机农业/食品安全/生态观光农业/外向型都市农业);环境监控与灾害预警;智能家居(楼宇自动化/现代物业管理);公共安全(信息安全管理);社会公共事业(弱势群体管理);金融(电子商务)与服务业;智慧城市。分析以上每一个智能应用领域中,物联网的发展是应用驱动的,渗透性很强,会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联网业务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产业链长,涉及通信网络、信息系统集成、自动控制多个领域,需要系统配合。正是因为如此,其带动性强,会带动微电子、软件、信息技术的诸多领域发展。2009年12月,易观国际《中国物联网白皮书》,其中讲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产业规模在未来两年内将增长15倍,在2015年达到200亿元市场规模。工信部的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正在快速增长,国内市场对物联网相关产品的需求增长明显。物联网将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高科技市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物联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山东省把“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以构筑“智慧山东”为目标,初步将我省建设成为物联网领域技术、产业、应用的先行省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作为“十二五”规划中急需实施的一件大事。产业发展,人才先行。由于物联网起步伊始,目前,我国从事该行业的人才极其缺少,为了在这个新兴行业中争得先机,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在纷纷抢占物联网人才资源。物联网行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物联网人才的稀缺,使得加强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科及高职类院校纷纷开设物联网专业,但是通过调研发现,本科及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多偏向于软件及物联网工程设计,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不情愿在一线进行工程施工、安装调试及维护工作,国家教育部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在最新的中职专业标准中加入了新专业方向——通信网络应用(物联网应用方向)。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范围内,结合产业需求,对培养一线物联网技能型人才进行探讨,开设物联网专业,切实为企业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2 中职物联网专业开设的可行性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工作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可适合于具体以下几类岗位:感知层终端设备维护,物联网项目实施,系统终端设备维护,3G、WiFi、GPRS等网络线路设备维护,系统、信道测试维护等。下面以烟台市技师学院为例对中职物联网专业开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2.1 专业优势突出,办学成效显著

烟台市技师学院拟开设的物联网专业是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该专业已成功培养毕业生数百人,历届学生在国家、省市两级技能大赛中均取得过奖项。随着学院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办学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对电子通信专业培养方向进行调整和优化,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使教学管理独具特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物联网专业开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烟台市技师学院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44%,中级职称占49%;所有理论课教师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占38%。本专业现与烟台富士康、东岳汽车、LG浪潮等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并聘请多名行业、企业的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这为本专业持续高效发展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

教师团队不仅拥有一体化教学能力,还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教师团队主编或参编各类教材8种;共有两项科研成果分获全国职业教育协会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和入围奖。近年来,有十几人次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职业技术培训先进个人”、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烟台市优秀教师”、“烟台市技术能手”、“烟台市新突击手”等省市级荣誉称号。

2.3 实训条件优越

本专业是学院长远规划重点发展专业之一,近年来不断增加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现有教学仪器和实训设备总值3000多万元。拥有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单片机应用实训室、信号与系统实训室、数字信号处理实训室、传感器检测与应用实训室、通信技术实训室、物联网技术基本技能实训室、典型物联网系统项目综合训练室。学院利用以上条件开发实训项目,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1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高级技术工人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思想与素质过硬,敬业意识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所应有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具备从事物联网相关产业的产品生产、技术服务、维护维修、产品推广及营销等工作岗位的相应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

3.2 知识结构

(1)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及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

(3)掌握机械制图与电气识图知识;

(4)掌握电工电子基础原理、物联网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物联网传感器、物联网组网的基本知识;

(5)掌握物联网项目装配、调试、维修中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6)了解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思想。

3.3 能力结构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了解企业生产流程,遵守各项工艺规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重视环境保护,并能解决一般性专业问题。同时具有下列专业能力:

(1)能够进行物联网应用系统简单集成测试;

(2)能够进行物联网传感器安装及调试;

(3)能够进行物联网无线组网安装及调试;

(4)能够进行物联网系统日常运行维护;

(5)能够对物联网系统简单故障进行诊断及排除;

(6)能够实现物联网系统的简单升级调试。

3.4 主干课程

电子识图与CAD、电路分析、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导论、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无线组网及其维护技术、Zigbee技术及应用、物联网中间件技术等。

3.5 主要实践环节

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实训、物联网技术基本技能训练、数字信号处理实训、计算机网络应用实训、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合实训、典型物联网系统项目综合训练、顶岗实习等。

综上所述,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本科和高职院校来培养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等高层次人才,而且需要中职院校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同层次的教育必须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大力建设师资队伍及实训条件,这样才能培养适合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多层次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江昆.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建设方向与定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3):223-224.

[2]《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范文4

注重政治意识强化导向性

我们云梦广播电视台是全县唯一的新闻媒体,其指导性、权威性、综合性是显而易见的。讲政治的要求贯穿于我们广播电视台广告工作的全过程,而不只是仅仅视为一种单纯的经营活动。因此,我们在做广告工作的时候,一直坚持“先看证件后谈广告,先予查证后拟合同,先审文字后拍样片”的广告工作操作原则。

广告样片出来后,依据“编辑初审,主任覆审,台长终审”的审查程序,层层把关,把涉及政治,涉及大局,涉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字词句和声乐影反复斟酌,尤其是广告词中的一些绝对化用语、比较性用语,我们都予以严格剔除,并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敲定到既坚持政治倾向,又满足客户需求的那么一种定位。近年来,我们的广告没有出现任何政治差错或主观性宣传。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广告的生命同样在于真实。广告宣传不是一项单纯的经济活动,还肩负着引导县内外消费者健康消费心理的责任。因此对每一项广告业务,我们都认认真真地做好一个“真”字。我们近段制作某种药品广告时,采用了真实地址、真实人物和真实疗效的实地拍摄手段,让本地患者用本地语言叙说本人的医疗感受,达到了方方面面满意的效果。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一些麻烦。有的客户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惜提供虚假的广告内容,甚至采用不正当的手段,以达到通过刊登广告而赢利的目的。对一些医疗广告、药品广告、邮购广告,以及一些格调和质量不高的广告,我们都本着对消费者负责,对广播电视台声誉负责的态度,宁缺勿错,宁肯不挣这个广告费,也都坚决抵制。在非典猖獗时期,邻近某县市药店要做板蓝根冲剂广告,因拿不出药品检验纪录,我们当即拒绝,药店老板便拿着红包到台长家来,说是做生意要的是赶时间,希望先做广告,后补检验单。为着全县以及周边地区民众的用药安全,我们坚持了原则,没有做这笔广告。

就这样,我们通过广告,使平民百姓既了解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的实际景观,又让他们接受了健康有益的经济和文化信息,享受了正常的消费服务,使我们的广告版面成为广播电视台其他版面内容的合理的延伸和补充,成为党和政府经济方针、政策形象化的、实际的解读和宣讲,让广告也成为对民众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熏陶的有效载体。

注重竞争意识强化形象性

广告作为现代商业不可缺少的门类,不仅具有政治和文化的含量,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特点。近几年来,我国广告业空前发展,经营单位从1996年的5万家发展到去年的9万家;而广告额则从1996年的300亿元增加到去年的903亿元。这个领域的竞争也是空前激烈的。

作为我们云梦广播电视台,如何面对这样的竞争呢?我们首先做到的是确立竞争意识,就是明确定位,发挥优势,主动出击,打主动仗。近年来,我们与中盐宏博集团、富士特集团、美国杜邦公司等大型企业有过不少成功的合作,双方也各自不同地取得了各自需要的利益。

之所以成功,其原因就是一条:解放思想,大胆出击,以诚相待,平等互利。关键是,我们向我们的合作伙伴清楚地介绍了云梦广播电视台广告的市场定位,把广播电视台的服务经济特色介绍清楚,把可能的市场前景分析清楚,让他们在产业诚信、产品诚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台政治信任度的无形资产,把广播电视台潜在的传播优势发挥出来,把地域特色和地域优势发挥出来,为这些大型企业的市场分割、市场重组、市场扩张、市场吞并而制造先期舆论,并进而凝聚企业文化,扮靓企业形象,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兼并而摇旗呐喊。

从某种意义上讲,即使排除直接的经济效益,我们也要为这些企业做好宣传工作,因为这些从云梦土地上崛起的大型企业是建设楚天强县的坚实基础和力量。

我们十分珍惜我们广播电视台政治信任度的无形资产,我们在全台开展了“四个珍惜”活动,即:珍惜广电荣誉、珍惜工作机会、珍惜个人前途、珍惜家庭幸福。我们把塑造广告客户形象同塑造我们自身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凸现自身形象的基础上做好广告工作,讲求诚信,讲求信誉。

有一个外县白酒批发商自制了一大批浓香型白酒,打算在云梦广播电视台投一笔可观的广告费,我们帮他分析了云梦地区的白酒消费习惯和状况,并告诉他,目前云梦的白酒品种非常齐全,其中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和凤香型各种酒的品种达几百种,市场十分饱和,因此做大量广告效果未必理想。对方很感激,尽管他没有在广播电视台上做广告,但却帮我们联系来许多其他的广告客户。这使我们认识到,广告不是硬拉就能"拉"来的,诚信是产生效益的基础。

今年5月,云梦城南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国药商场等10多家客户因非典原因,经营一落千丈,有的客户还准备撤离云梦市场,我们理解他们的临时困难,主动承诺在有线台和影视频道免费为他们继续做广告,共同战胜非典带来的市场波折。我们的做法使客户们深受感动,他们说,云梦广播电视台讲求诚信,讲求信誉,与朋友共存共荣,在这里投放广告一百个放心。就这样,我们以我们的理念,培养了一个又一个的忠诚的广告客户。

注重经营意识强化效益性

广告工作既是宣传,也是经营,是经营就不能不讲效益,就要带头遵守工商行政法规和《广告法》。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具体支持和指导下,为了抓好广告工作,我们成立了广告中心,内设业务、制作、监播和收视调查等4个小组,规范地履行接听电话、提供价格与段位信息、分工洽谈广告业务等职责。同时,多次组织广告业务工作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其它应知应会的工商法规与业务知识。为了更好地提高广告质量,我们在年初投资了120万元,对办公场所进行了整体装修改造;投资140万元,对摄编播系统进行了更新换代,率先在全省县市电视台中实现了硬盘自动化播出,广告制作和播出质量大为提高。

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地理顺了三个关系:一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我们认为,广告也是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把公益广告也作为一项重要的事情来抓。今年,为了配合县委大力开展再就业的工作,我们采用镜头组合方式,将做早点的、搞建筑的、拉板车的普通劳动者组织成一组动态画面,既歌颂了劳动者默默无闻的劳作,又揭示了“就业的路就在脚下”这一极为朴素的道理,为下岗工人寻找新的就业门路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数。与此同时,我们拷贝了中央电视台的“诚实”“信任”“宽容”系列伦理教育公益广告,在每晚黄金时段播送,以滴滴温泉沁润着人们日益向善的心灵。

二是企业效益与电视台效益的关系。企业在广播电视台做广告要追求一定的回报,这是天经地义的,广播电视台也要按广告的规则取得自身的效益,其中的效益比例应该尽可能地数字化。梦阳集团是一家生产和经营食品、饮料与饮食的私营企业,我们把梦阳酸奶、王氏焦切和梦泽古酒系列产品与当地民间传说进行了有机的结合,策划出让著名曲艺家张明智亮相荧屏的传播方案,使梦阳集团名声大振,企业效益成倍飙升,产品成功走出云梦。与此同时,我们广播电视台也按照与商家事先商定的比例,获得了较为丰厚的回报。正是我们兢兢业业地为客户倾心服务,2003年,我们克服了因非典带来的重重困难,经营收入实现了历史大跨越,全年广告总收入比2002年净增100万元。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范文5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择业;调适

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致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悄然来临,随着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据了解,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80万,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每一个大学毕业生感受到了形势的严峻,在关系到自身前途与命运的人生重大选择中,大学生显然没有足够的信心坦然面对,因此,给毕业生以正确的心理引导,帮助他们作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尽快实现就业,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

(一)存在“精英意识”,对工作期望值过高

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已经实现了向“大众化”的转变,但不少大学毕业生仍存在精英意识,以“天子骄子”的身份自居,认为是“我去择业”,而不是“职业择我”,对就业单位和应聘岗位挑三拣四,特别明显的现象是在诸如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求学的学生在择业时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是苛刻的,都希望在东部沿海地区工作,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缺乏就业热情。

(二)不能正确认识和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

当代大学生们毕业时都已意识到要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必须把自己放入人才市场与别人进行激烈竞争,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他们往往顾虑重重,具体表现有:

1.恐惧:有些学生由于在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积累经验,求职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不充分,在因几次求职受挫后,产生恐惧心理,一提择业就心理紧张,甚至产生绝望心理。

2.急躁:有些大学生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在求职时草率急躁,对用人单位不作详细了解,草草签约,一旦发现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大学生的这种急躁心理,常常使他们烦躁不安,缺乏自制力。

3.自卑:有些大学生因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或性格内向或有某种生理缺陷而存在强烈的自卑心理,在择业时缺乏自信心,不敢大胆地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展示自己的能力与个性。

4.孤傲:有些自身条件比较优越的大学生自视过高,在择业过程中看不上这单位,瞧不起那职业,这山望着那山高,好高骛远。

(三)不能正确认识成功,存在侥幸投机心理

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渴求走捷径成功,梦想比尔·盖茨式的成功,一夜暴富,一举成名,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踏踏实实地去成就自己的一份事业。

(四)依赖心理重

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把择业希望寄托在自己父母、亲戚身上,寄希望于拉人情关系完成自己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也有一些大学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希望学校做好“全职保姆”,表现出消极等待的心理,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

二、大学生择业心态的调适办法

(一)大学生自身的逐步调整与完善

1.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认清自己,有一个适当的自我定位,客观评价自己,明白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其次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在求职和择业的过程中,既有对自己正确的评价,也有对社会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

2.客观认识竞争,保持良好心态。良好的心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有自己相应的位置和不同的分工,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自卑,面对求职失败,应该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努力争取新的机会。在对部分成功就业毕业生调查中,绝大多数都谈到自己在择业过程中,注重发现自己的“卖点”、自身的优点或长处,并设法在应聘中突出自己的“卖点”,最终达到目的。

3.树立艰苦创业、立志成才意识。成功的事业有时会由于良好的机遇而变得一帆风顺,但是绝大多数必须付出艰苦努力。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立志成才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青年一代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理想抱负、获得幸福的良方,大学生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付出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只有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做起、从基层做起才能最终取得辉煌的成就和业绩。

4.做好就业技能准备,增强竞就业争实力。大学生一进校门就要自觉把自己的专业与以后的就业联系起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下转第202页)

(上接第199页)

(二)外在的积极辅助与支持,给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1.政府须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难于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经济欠发达的边远省区、条件艰苦的国家重点单位和行业以及县以下的乡镇企业却急需这些知识型人才,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从实际出发,出台符合学生就业实际的规章办法,如户籍管、人事档案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的配套政策和贯彻措施,以解除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后顾之忧,要给予去边远省区和条件艰苦的国家重点单位和行业的大学生以优厚的待遇并落到实处。

目前,我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没有统一的管理,政出多门;招聘市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的学历差异性、学校差异性、性别差异性;用人单位失信等问题。社会应该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机制,建立规范、完善的就业市场,为每一个有才华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毫不吝啬地给予他们尝试的机会,真正使毕业生找到自己与社会的契合点,实现其人生价值。

2.高等学校就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社会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对高校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做到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及思想素质和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3.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教育。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既介绍本地区的就业形势,也介绍全国整体的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及职业对个性心理的要求,并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工作,引导大学生和家长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平和心态,从大学生自身条件出发确立就业期望和就业定位。

其次,高校应加强用人单位的情报收集、就业资料统计、行业需求分析、劳动力市场前景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建立成熟的信息系统,使大学生能充分地获得就业信息;还应帮助学生掌握准备自荐材料等面试应聘技巧和克服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障碍,实现顺利就业。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范文6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升级;自由贸易园区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054-0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取得巨大成功,在资金、技术和现代管理等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开始深度融入快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开放水平,持续放宽外商直接投资准入条件和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快速增长,2015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1360亿美元。

国内一些文献也给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结论。沈坤荣和耿强(2001)通过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具有技术外溢效应与学习效应,提高了国民经济的综合要素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1];郭克莎(1995)认为外资的大量进入增加了国内企业提高生产水平、转变经营方式的压力和紧迫感,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资金和技术基础[2];裴长洪(2006)研究认为,随着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知识以及产生的溢出效应,促进了我国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直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3]。

当前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充分把握外商直接投资新变化,积极应对外商直接投资新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新常态下外商直接投资的新变化

(一)外商直接投资增速稳中放缓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在国内经济下行和经济要素价格上升以及印度、美国等国竞争压力增大的影响下,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仍然保持稳健增长(见图1)。相比2001―2011年我国利用外资增速的大幅波动,2012年以来进入相对稳定状态,外商直接投资增速稳步增长,2013―2015年分别增长234%、370%和583%。但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比较均呈现增速放缓态势。从纵向看,在我国加入WTO后的2002―2011年十年间,平均利用外资增速为1021%,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2012―2015年四年中,我国平均利用外资增速相对较低。从横向看,将金砖五国之一、人口与我国相近以及领土与我国相邻的印度作为比较对象,据联合国贸发会数据显示:2012―2015年印度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242亿美元、282亿美元、344亿美元和590亿美元,三年间增长了一倍多,年均增速高达3459%,远远高于同期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速。

(二)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发生显著变化

12012―2015年香港地区对大陆地区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见图2),2012年直接投资额为7129亿美元,2015年快速增长到9267亿美元,直接投资绝对额增加了2138亿美元,仍然保持了913%的年均增速,远远高出同期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速,香港地区直接投资占我国利用外资比重从2012年的623%上升到2015年的734%,三年内投资占比提高了111个百分点,我国利用外资更加依赖香港地区。

2台湾地区对大陆投资、日本和美国等对华投资规模不升反降,而且下降幅度较大。台湾地区:2011年对大陆直接投资6727亿美元,2015年下降到441亿美元,绝对额减少了2317亿美元,年均降幅10%。日本:2012年对华直接投资高达738亿美元,为当年第二大对华直接投资国,随后几年直接投资额迅速下降,2015年仅为321亿美元,下降了一倍多,年均降幅45%。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也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313亿美元,2015年下降到259亿美元。

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加强,对华直接投资呈上升趋势。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2164家,同比增长183%,实际投资846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东盟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154家,同比增长52%,实际投资786亿美元,同比增长206%。

(三)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

1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额快速上升,高端制造业引资能力逐步加强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放宽服务业准入条件,简化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手续,优化国内软环境,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快速上升。2011年我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首次超过制造业,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524亿美元,制造业利用外资521亿美元。2012―2015年,服务业与制造业利用外资绝对额差距不断拉大。

2012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455%,跃升为第一大产业。2013―2015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比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高出08个百分点。2015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341567亿元,占GDP比重进一步上升至505%,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扩大了服务市场需求,提升了服务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2015年我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7718亿美元,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611%,其中,高新技术服务业利用外资快速增长,2015年前11个月实际利用外资723亿美元,同比增长517%,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增幅较大,同比分别增长859%、551%和297%,计算机应用服务、综合技术服务、建筑、金融、卫生、文化艺术等成为外资流入的热点领域[4]。

2011―2015年,我国制造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下降幅度较大。2015年利用外资额创5年来新低,仅为3954亿美元,比2005年的4245亿美元减少了近30亿美元,所占比重由近70%下降为31%,在制造业整体利用外资走弱的同时,高新技术制造业利用外资却呈现另外一番景象。2015年的前11个月,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854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占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238%,其中,生物药品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3663%、1426%和186%。反映出中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减少,同时,劳动力成本、资源要素成本和环境破坏成本快速上升,中低端制造业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减弱,我国中低端制造业正处于去产能、结构优化的艰难转型期。而我国高端制造业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对外商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正在从中低端逐步向中高端发展。

2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上移,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等问题凸显。国家引资政策也出现了新变化。由过去利用外资的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以及低水平、过剩产能扩张类项目外商直接投资,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等产业链上游行业。2015年,我国在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平板玻璃等国内市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基本未批准新设外资企业,严格控制产业链低端产能过剩型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同时,鼓励外资投向产业链上游行业,2015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在汽车、生物、医药、通信、金融、软件服务等行业中新设企业或追加在华直接投资。德国奥迪、大众、戴姆勒、汉莎航空,意大利菲亚特,瑞典沃尔沃,韩国现代、起亚汽车、三星电子,日本电气硝子、普利司通、伊藤忠商事,美国英特尔、克莱斯勒、空气产品、礼来等跨国公司都在上述领域新投资或增资,单项金额均超过1亿美元。此外,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消费层次上移,对高端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跨国公司为进一步扩大我国市场,抓住我国高端产品与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的机会,在转移了产业链下游环节以后,逐渐向产业链的上游延伸,纷纷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设计创新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结算中心、财务中心和跨国公司总部等。2015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的地区总部、研发机构等高端功能性机构快速集聚,设立研发机构超过2400家,比2010年的1400家增长了近一倍。同时,我国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从2010年的196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325亿美元。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改革开放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取得新成效

1自由贸易试验区吸引外资聚集效应凸显。2015年1―11月,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共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040家,合同外资额44581亿元人民币,其中,通过备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088家,合同外资额33266亿元人民币,占比分别为842%和746%。扩展区域后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吸收外商投资占全市的一半。融资租赁、科技研发、创业投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等高端产业向自贸试验区集聚的态势明显。

2北京市扩大服务业开放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效果初显。2015年北京市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率先推动科学技术服务、互联网和信息服务、文化教育服务、金融服务、商务和旅游服务、健康医疗服务六大重点领域扩大开放。这六大重点领域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68家,实际利用外资95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02%和625%,占全市吸收外资总量的735%;其中,金融、科技领域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占全市564%和76%,增速分别为157倍和14%。

3广东省借力自贸试验区和《在广东省对港澳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利用外资额大幅回升。2015年广东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7%,实际利用外资额同比增长427%,超过217亿美元,其中,吸收港资同比增长483%,吸收澳门投资同比增长2222%。

二、我国利用外资出现的新问题

(一)利用外资额占全球比重快速下降,引资压力加大

联合国贸发会2016年1月份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控》显示:2015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跳跃式增长365%,全球对外投资金额达到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值17万亿美元,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同比增长15%,达到5480亿美元。同期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仅增长58%,远远低于全球同期的365%以及亚洲发展中国家的15%,根据联合国贸发会数据计算,2015年我国利用外资额占全球比重从2014年的105%迅速下降到80%,2016年我国引资压力增大。首先,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破“7”,全年经济增长69%,这是近年来经济增长的新低,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全年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在65%―69%之间,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整体吸引力下降。同时,美国的“再工业化”政策、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和加息,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深化对外开放、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度,进一步增加了我国吸引外资的竞争压力。美国2015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迅速从2014年的924亿美元增长到3840亿美元,增长了4倍多,为我国的近3倍。同时,印度2015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到590亿美元,是2014年344亿美元的近2倍。美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快速增长挤压了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空间。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市场波动、总需求疲软、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减速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升高和地区局势紧张,预计2016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将会下降。2016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不升反降,进一步增加了我国引资压力。2016年1月份,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008家,同比下降114%。2016年1―2月份,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2252亿美元,增速迅速下降到27%,而2015年同期增速为17%。2016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开局艰难,全年引资压力巨大。

(二)外资来源地“香大”,但技术外溢效应不断减弱

近年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几乎全部来源于香港地区,“一地独大”(见图2)。

其他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无论是绝对金额还是占比均快速下降,绝对金额从2012年的419亿美元下降到2015年的336亿美元,占比从2012年的37%下降到2015年的27%,增加了我国利用外资波动的风险。随着香港地区对大陆投资趋向谨慎,港商撤资风波不断,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利用外资波动风险。另外,香港地区发展以贸易与金融业为主,跨国高新技术大公司很少,不同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主要以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模式[5],随着我国与香港地区经济水平差距的不断缩小,香港地区对大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断减弱。

(三)外商投资逐步“去工业化”

图42009―2014年房地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近年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去工业化”倾向。服务业利用外资额快速上升, 主要表现在房地产业利用外资快速增长,从2009年的168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3462亿美元,增长了2倍多,房地产业占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重从2009年的44%上升到2014年的52%,助推了我国房价的快速上升,增加了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逐步“去工业化”和向房地产业集中,从长期来看,不利于我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

(四)外资在我国区域分布呈两极分化态势

从近年来外资在我国区域分布情况看,东部地区仍然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绝对主体,历年利用外资占比均近80%,截至2014年,东部地区累计利用外资占比8056%;西部地区利用外资额从2011年的11571亿美元下降到2015年的10779亿美元,占比从933%下降到839%,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

随着服务业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产业,制造业利用外资额下降,东部地区在市场环境、产业配套能力、高端人才储备上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此外,随着自贸区的相继设立,进一步放开外商投资准入,东部地区再次占据我国吸引外资的政策先机,未来一个阶段内,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可能进一步两极化。2015年1―11月,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9742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854%。

(五)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出口贸易促进作用减弱

截至2015年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我国近1/4的工业产值、1/7的城镇就业和1/5的税收,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促进作用逐步减弱,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速快速下降,从2010年的2828%下降到2015年的-65%,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增速低于同期全国出口增速。此外,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不断下降,从2010年的5465%下降到2015年的4410%,2015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10047亿美元,低于2012年的10227亿美元,2016年1月,出口711亿美元,同比下降168%,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的出口促进作用减弱(见图5)。

三、经济新常态下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一)大力推动外商直接投资由“量”到“质”的战略转变

经济新常态下,在努力保持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量”稳定前提下,要积极实施利用外资向“质”的战略转变。根据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三缺口”模型(发展中国家对外资需求的原因,除了储蓄不足和外汇储备缺乏,更重要的是技术落后),在当前我国国内储蓄与外汇储备充足但缺乏高新技术的情况下,要将重点放在引进高新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高端人才[6]。要积极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战略措施,实现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新跨越。

(二)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吸引外资优惠政策

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对不同产业实施差异化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向产品的价值链上游转移。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结算中心以及成本和利润核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鼓励中外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合作,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支持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对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上述行业的要放宽投资准入条件和加大优惠力度。此外,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去产能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产能过剩、高污染、高消耗和资源型出口行业要采取更加谨慎的措施,进一步减少外资进入这些行业。

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区实施差异化优惠政策。对东部地区,要利用好当地的人才优势、市场环境优势、产业配套优势,促进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等行业,加大对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高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对中西部地区,要加强与东部省份的战略合作,推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优势互补的双赢局面[7]。此外,要积极利用好中西部工业园区与经济开发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利用外资的政策优惠力度,放大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中西部地区形成制造业的集群效应,推动当地工业化进程。

(三)深化自由贸易区与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改革

根据世界银行的各国外商直接投资“容易指数(0―100)”显示:我国得分637,远远低于美国的80、日本的816,甚至与印度的763还有较大差距。同时数据显示:外商在中国投资建立一个企业要花费65天,走18道程序,高于印度的46天和16道程序。此外,据经合组织的各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限制指数(0―1)”数据显示:我国是0418,远高于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值的0068,比印度的0263还高出很多。表明我国在外商直接投资放宽准入条件、简化手续、优化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深化自由贸易区与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改革,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和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大力推进外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质量。对条件成熟的改革措施要加快在全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推广。

(四)加快我国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当前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单一化、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国直接投资止步不前甚至有所下降的前提下,我国要加快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特别是要积极推动中美、中欧投资协定的实质性进程,有序推进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开展谈判,改善引资环境,促进投资的自由化与便利化,加大我国对欧美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五)加强招商引资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招商引资管理水平

加强招商引资的人才队伍建设,善于利用社会力量和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招商引资队伍,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科学化和合理化。提升招商引资管理水平,摒弃过去单纯的以招商数量和引资额来评价招商引资成绩的考核标准,从长期的经济社会效益出发,持续跟踪外商直接投资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效益影响。

[参考文献]

[1]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5):82-93.

[2]郭克莎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管理世界,1995(5):31-40.

[3]裴长洪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06(1):33-39.

[4]王晓红,沈家文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趋势展望[J]国际贸易,2015(3):41-48.

[5]姚国利香港企业对内地的直接投资与日本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比较[J]国际金融研究,1995(8):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