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1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 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2
二千多年来,中医经络学说服务于华夏子民,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空劲气功外气疗法是祖国医学的实践创造,并形成了完备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其疗法理论与中医学一脉相承。
空劲气功外气疗法是对中医理论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所以,空劲气功外气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治病的方法手段之一。中医是在其基本理论指导下,以中药等来实现防病治病的目的,而空劲气功外气疗法则是在同样理论指导下,应用外气以独特的治疗方法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外气疗法中,外气的必经之路是经络,如经络不通则调补无门,也无法送达应到的脏腑,脏腑之间也无法相互支援调制。所以可以说,外气治病时疏通经络就成了外气疗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外气治疗时,新病、急病者经络一般原来就是通的,往往可以直接进行调补。久病者每多是由于经络不通而久治无效的。经络不通则气滞,气滞日久气血凝聚可导致经络阻塞,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症瘕、积聚。所以,对久病者每应先疏通其经络,再行调补,病势将随着经络的日益疏通而有所好转,否则将会久治不愈。对重危病人则应测其经络是否疏通以知预后。
空劲气功外气疗法中要运用各种辨证方法,经络是脏腑的延伸,循经部位的病变性能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如脏腑有病反映在经络上为压痛点,所以还要用脏腑辨证加以补充。不论用哪种辨证方法着手,都要辨证到脏腑,落实到经络才便于外气施治。
外气是通过施治部位去影响机体发挥作用的,因此选择适当的施治部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般来说,患部确定就可以对患部施治,或辨证明确就可辨证施治。但疾病有全身性疾病与局部疾病之分,还可能并发有多种疾病的;不论按经络辨证或是气血辨证还得找个着手点,这就牵涉到选择施治部位的问题。
由于外气有辐射性,覆盖面较大,结合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特点,施治部位的选择以宁粗勿细,宁少勿多为原则,粗则选择方便,多则有些穴位可能相互起抵消作用。
由于外气有穿透性,其深度与功力成正比,因此有时可直接对脏腑、器官或组织位置发气,如五官有病,或肝脾有病,可直接对着五官或肝脾发气。
但外气的穿透力毕竟有限,且会被表层吸收一部分,所以在对深部脏腑发气时经常用双手对发,即一手对着脏腑前面一手对着脏腑后面。
由于四海和气街(脑为髓海,头气之街、膻中为气海,胸气之街、胃为水谷海、冲脉为血海,腹气之街、)是气、血、髓汇聚之处,有统帅本身气、血、髓的作用,实质上主治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疾患,所以可以对着这些部位发气施治。发气时由于这些部位面积较大,所以手要远开一些。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经络是外气进入机体的主要通道,经脉是经络的纵行主要通道。因此,凡经络病变,都可在有关经脉上施治;凡经脏腑辨证确定的某脏腑病变,也可从与该脏腑联络的经脉施治;凡经经络辨证确定的某经脉病变,也可从该经脉施治。
但是在对经脉的施治中,往往要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下手点,这就是穴位。所以从经脉施治,还要归结到从穴位施治。
从经筋治劳损、关节痛、屈伸不利,主要是“以痛为输”,即那里疼痛,那里有压痛,那里不利索,即从那里施功。尽管经筋与经脉无直接联系,但它受经脉气血所营养,受经脉的调节。所以在施治时除了局部选穴外,还可按经络循行路线适当选取一些远到穴位作为配穴;而这些穴位的选取,根据神经走向的特点,应选的高于局部选穴。
全身有几个穴位由于其与气及经络有直接关系而有整体调整作用,因此治病范围极广,在外气疗法中也用的最多。这些穴位的穴意可以概括如下:
百会:举升阳气。
大椎:疏通脉络。
命门:补益肾气。
关元:补益元气。
膻中:补益宗气。
足三里:补益正气和中气。
合谷:理气行气。
可见它们囊括了各种气的补益作用,调整气机作用及疏通气道――脉络的作用。因此,在外气疗法中对一般疾病只取其中一两个穴就可以治疗诸虚百损;对初诊者一般先发气百会和大椎以疏通经络、举升阳气(即胃气),然后再作进一步的细微调气。
因为“气至病所”,实际上不论对人体那部分发气,该气都会参与内气活动,自动趋向病所,“气至而有效”起到治疗作用,所谓上病可以下治,下病可以上治,左病可以右治,右病可以左治,不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是发气部位距离病灶有远近,“气速效速,气迟效迟”,疗效相对来说有几分钟时间上的差别。按说经络感传速度为0.1米/秒,则1.70米的人,从头上接气到脚上只需十几秒钟,但气走到关节处及肢体弯曲处都要降慢速度。因此,实际要几分钟才能从头到脚。问题不在于此,在于一路上气会被多个组织所吸收,特别是被有些隐藏的未发现的病灶先吸收,这样就影响了疗效。所以,除了应用全身要穴外,还要根据病情选用其它穴位。
空劲气功外气疗法在治疗疾病时应用的治疗方法,既复杂又简单,复杂的地方是各人各病不一样,就是一种病症治疗方法也不一定是一样方法,在临床上按中医辨证施治要求来用于外气施治,属于功能性病变的可以采用启动方法,起到调理功能和恢复功能,不属功能性病变的一般来讲不启动为好,有如脏腑一类疾病启动的话,从治疗效果上来讲反而会差一些。因为,脏腑功能性病变是需要调理和外气发放使其体内气机内动其效果要比外动来的好,肢体功能受阻和肌张力减退,就要用调理成内动带动外动的方法效果才会理想。达到功能逐步恢复正常。总之一句话:辨证施治。
中医与空劲气功在基本理论上有许多共同和通用之处,两者融为一体,在具体的实践与应用中广泛应用经络理论作为治疗和辨证的依据。中医与空劲气功在学科发展上相辅相成,在临床诊疗方面相互补充、自成体系。
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3
生物电疗法,以中医经络学为原理,生理学为基础,把古老的中医学同现代西医反射学、生物电学技术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
将专用“生物电疗仪”输出的电能经过人体调控后,根据人体经络的走向与病症所处部位,采用适当电量运用各种手法,用电能刺激经络,使电能迅速传导,瞬间打通人体受损、萎缩的经络,使人体气血畅通,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生物电疗法是近期产生的,远期疗效和和科学的测定,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4
事实上,在古人那里,经络即不是具有形态结构的物质实体,也非古人所描画的循行线路。我们认为,经络的本体在于经气,循行是其运动方式,线路是其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不具有实体性的,是经气的属性。而经气又是人体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综合之象,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象,并不是某一种或某几种有具体形态结构的物质。经络学说是古人用直观、感性的方式对生命活动的体悟和阐释,是中医学理论有机体的一部分。如果要以现代科学来解释的话,研究的注意力应在经气这一表象之下的物质及运动,这是多个系统甚至整个人体都要参与并密切联系、混然一体的生命活动。
1 经络不是具有形态结构的物质实体
1.1 经与脉的不同
《内经》中对于“经络”与“脉”的名词在应用上区分不是很清楚,常常是经脉连用或经脉混用(多是以脉代经)。这样,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使现代人认为经络与脉相同或“脉分经络”(即经络由脉而来),或认为经络象脉一样是有形实体,其实不然。
首先应该看到,中国古人对于世界的认识不同于古希腊人,不是通过分析还原的方式,而是通过观物取象,以象会意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中国人注重的不是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而是运动变化上的差异。对于运动特征上的共性往往给予相同的描述,即在象的意义上它们是同一的。如《管子·水经》云:“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可见水之所以是地之血气,是取其“通流”之象,故经脉连用甚或以“脉”代“经”是不足为奇的。其次,又是由于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从未形成过真正意义上的概念(即西方或现代意义上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概念要求内涵和外延明确,逻辑推理清晰,中国古典的名词是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古人讲究“言以达意,得意而忘言。”对于每一名词的具体含义,要视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不能一概而论。第三,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对经络循行的形态描述来看,在汉代,即《内经》成书的年代,人们已能分清楚经络与血管了。长沙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所描画的十一条经络循行路线显然不是血管。而《灵枢》中对于经络循行起止的描述异常清晰,并且与脏腑相络属,深浅内外有别。如此清晰的描画,显然不是基于对血管系统的解剖所得。即便是非常不注重解剖的古人,对血管的基本的解剖知识还是有的。第四,经络的本体是气,而非血。这一点将在下面“经络与气血的关系”中作详细论述。第五、经络的出现与针灸临床实践密不可分,至少在汉代,针灸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可见在当时,汤熨、针石、酒醪为三种主要的治疗方法。汉代桓宽在《盐铁论·轻重》中也有:“用针不调均有无、补不足……灸刺稽滞,开利百脉。”足见汉代的针灸水平已很高。在针灸实践中若以血管为经络,岂不是大错而特错,非但治病不能,还会损伤血管,古人恐怕不至于如此愚昧。第六、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在这里,血脉是与经络并提的,不能不察。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经络与血管是两回事。值得指出的是,也许在远古时期,人们无法区分血管和经络,但在汉代二者之不同已是显而易见的了。如果现在我们又认为经络是血管,岂不是倒退?
1.2 从与藏象的密切关系中看经络
经络与藏象密不可分。《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脏,外络于肢节。”经气的运行,无处不到,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将人体各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值得指出的是,中医的藏象理论非是解剖基础上形成的脏腑组织结构理论,而是藏之于内,象之于外的以象为核心内容的学说。以心为例,《素问·六节藏象论》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灵枢·五味》有:“谷味苦,先走心。”《灵枢·脉度》有:“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可以看出,中医学中的“心”是广范联系而又充满运动变化的一个整体的象。这一广泛联系及运动的实现者则是经气,故没有经络则不成藏象。而没有藏象又无以为经络,经气的形成及运行正是五藏六腑及全身各部的生命活动的体现。经络学说与藏象学说紧密联系,形成中医学基础理论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从上述对于心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学中的脏腑非解剖学中的实体器官,那么与之密不可分的经络必不可能是一个实体的系统。一个实体的通路作为一个抽象的象的内部联系统,这即不符合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又不符合西医学的解剖常识,简直是中西医学机械组合的畸胎。
1.3 实际应用中的经络不是物质实体
首先,在针灸实践中,《灵枢·九针论》中提出的:“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血恶气,刺厥阴出血恶气,刺少阴出气恶血。”这里指的是针灸对人体阴阳气血的补泻调节作用。其“气”和“血”都是指象名词,不具实体意义。若以解剖结构论经络,“气”、“血”又当如何解呢?若以实体物质论“气 、“血”,则中医理论将无法自洽。而《灵枢·终始》对行针有这样的描述:“……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
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可见要等到气至并不是一件易事,而“气至”本身就说明气本不在针下,是由它处而至。若以经络为实体论之,经气在经络这一系统中的运行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何以要待气至呢?而许多中风病人的患肢在行针之时得气是非常之难的,有的甚至不得气,若以实体论,能说这些病人的患肢经络就不存在了吗?在临床中除取经穴外,经常运用而行之有效的穴位是“阿是穴”,如以实体论经络,阿是穴是不在经络之上的,如何又能得气呢?还有,针灸有勿刺大劳之人、勿刺大怒之人、勿刺大虚之人等禁忌之症,当此之时,病人非但不能得气,还会晕针,难道此时经络就不存在了吗?
在中药学中,药物的归经及四气五味等特性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若以实体论经络,四气五味又作何解呢?在中医诊疗之中,按经络辨证所得之证往往是一综合之象,并不与某一定的物质结构有关。如《伤寒论》中对太阳病的论述:“太
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显然是在疾病的外部表现基础之上得出的综合之象,而不是以太阳经的实体解剖结构为基础所作的病理分析。 由经络学说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经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一实体组织系统。如以实体论,则有许多无法解释的矛盾。
1.4 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使之不具有物质实体性
要对经络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得不对经络学说的形成作一下考查。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亚原子粒子的微观世界,基因工程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西医学已将人体分解得淋漓尽致,如果真有一个有别于其它结构的经络结构存在,是不可能不被发现的。在运用如此尖端的高科技手段之后仍然没有找到经络的物质实体,只能说明这是一个观察视角的问题。也就是说,西医重在分析人体的组织结构,从分析还原的角度看问题,而经络恰是在这一角度所看不到的。那么,现代人用最为精密的仪器也未能找到的经络,中国古人又是怎样发现的呢?关键在于,古人是通过直观体验,用比类取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从无应用解剖手段,进行分析还原的习惯。中医学理论即是在极其简单的解剖基础上通过观物取象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庞大的体系,重在研究物质结构之上的各种生命活动的综合表象,中医学理论的内容是以各种各样通过直观体验所得之“象”为核心的。古人对经络运行的认识,可能是长期针灸实践的积累,也不排除出自修行内炼的体验的可能,但都是从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象上把握人体的结果。当然,表象与结构之间是有差别的,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更不能由表象推断出新的结构或物质。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古典哲学是中医学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相应观念及对整体观、运动观的强调几乎渗透到中医学的每一层面,同样也指导着经络学说的形成。而现代科学及西医学是不具备这一基础的,所以,在其领域中既发现不了经络,更找不到物质意义上的经络。
综上所述,用西医的观点(即现代科学的观点)看经络,想找出物质实体上有别于其它组织器官的经络是不可能的,任何这种尝试都将是徒劳的。
2 经络的本体是经气
2.1 经络与气血的关系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记载:“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又云:“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都说明其对经络的描画即是经气的运行路线,经络的本体是经气。而《灵枢·五音五味》云:“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这一论述似乎正支持了现代人关于“经络是气血运动的通道”的论点,然而,仔细考察一下便会发现其似是而非之处。上文已经指出,经络不可能是一“通道”,这里重点谈谈经络与气血的关系。此处的气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气血,并非指经络之中既有气的循行,又有血的循行。《太素·任脉》中杨上善注道:“手足少阴太阳多血少气,以阴多阳少也。手足厥阴少阳多气少血,以阳多阴少也。手足太阴阳明多血气,以阴阳俱多故也。”《灵枢集注·五音五味》中张志聪注道:“此复论人道之归于天道也。青、黄、赤、白、黑,五音五行之色也。赤主夏而黄主长夏,故黄赤者多热气,热气者阳气也。青主春而白主秋,故青白者少热气也。黑主冬令之水,而阳气深藏,故多血而少气也。三阴三阳者,乃天之六气,亦合于四时。”二人均以阴阳释气血,是很有见地的。
我们认为,要对经络气血多少的描述进行正确的理解,就必须对中医理论中的“气”有正确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气的含义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外在表象,不是具体的物质。(这一点将在下文“经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中作详细论述。)而人体生命运动又具有多重特性,包括如精、津、血、脉、营、卫等各方面的生命活动,故《灵枢·决气》中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在《灵枢·营卫生会》中又有“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即精、气、津、液、血、脉及营、卫等都是气之下的范畴,这些名词在中医学中绝不仅仅是一个个的实体名称,它们还代表了生命活动的一定形式或状态,其外在表象也是气。这样就不难理解经络之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之象,在不同的区域体现着不同的藏腑的运动,故有阴阳特性的不同,即上面所说的气血多少的不同,而决非指经络之中既有气的运行又有血运行。
2.2 营卫之气的运行形成了经络
要正确理解经络,就必须正确理解营卫之气。目前中医基础理论中认为营气是“行于脉中之气”,并且,“与血可分不可离,故常常‘营血’并称。”却又认为“营气在脉中运行的具体路线是:营出中焦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也即:既认为营气行于脉中,又认为其在脉中运行的路线是经络路线,这显然有些前后矛盾。并认为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却也能随营气运行,“只不过营在脉中走,卫在脉外行而已”。[1]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有些不妥。张志聪早在《灵枢集注·营卫生会》卷二中就指出:“夫经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者,论营卫二气分阴阳清浊之道路也。……阴阳之道,通变无穷。千古而下,皆凝于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句,而不会通于全经,以至圣经大意蒙昧久矣。”营气可以行于脉中,卫气可以行于脉外,但营卫之气也可以按经络运行。根据《灵枢·营气》记载“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随,常营无己,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又对营气的循行描述为:“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说明营气沿十二经络依次流注,运行不息。不但如此,《灵枢》还指出卫气的循行也遵循十二经。《灵枢·卫气行》对卫气循行描述为:“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由此不难看出,营卫之气的循行路线即是经络路线,按经络运行的营卫之气即是经络之气。
2.3
经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
对于经气的理解应先从古典哲学中的气谈起。气是“中国先民们对于自然界云烟等的直接观察,或对人自身的嘘吸等的直接经验,是象形的直觉思维。”[2]当气的观念被引入中国哲学后,便失去其具体的意义,变得抽象起来。《管子·内业》中对气作了以下描述:“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说明气代表的是事物无所不在、微妙至极的运动变化,且“不可止以力”,“不可呼以声”,即非有形实体。《庄子》则将气与形区分开来,他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重在对运动变化的把握,事物的这种永恒而又微妙的运动反映在人脑中,便形成了一个综合的象。所以,古人是取气之象来描述世界万物永恒运动的特性的,这时的气已经脱离了物质的含义,而只有指象的意义了。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当气这一名词被引入中医学之时,同阴阳、五行一样,仅是取其象的意义。《灵枢·决气》中岐伯在解释气的含义时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更为我们描绘出了人体生命运动的生动画面,而不见丝毫形质可言。而经气只不过是人体之气的一种,它同脏腑之气、营卫之气等有内涵上的相交之处,但它们是从不同角度来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经气是从广泛联系,循环运动这一角度表现了人体内部的生命活动,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某些特征,因而是这一角度上的人体生命运动之象。
综上所述,经络不是一个物质系统,它的本体应是不断运行着的经气,古人所描画的经络循行路线只不过是经气所表现出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不具有实体性的,是经气的属性。 3 结论
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5
既然人体大多数的疾病(意外伤害、遗传病除外)都是由于经络不通、经络功能失调所致,那么,只要保持经络通畅,身体就会健康无恙;及时疏通经络,就能达到减轻病痛、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在疾病和衰老面前,我们不应惊慌失措,要相信自己,真正认识到体内经络系统的巨大潜能,积极、主动地激发经络的功能,变被动医疗为主动保健,就可以将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312经络锻炼法是博采众长的科学锻炼法
312经络锻炼法在实践中之所以有明显的健身祛病作用,是因为这种经络锻炼法有着深厚的科学原理,是一种以经络学说为基础,博采众长的全新的经络锻炼健身法。
首先,312经络锻炼法吸收了古老的针灸学中的循经取穴法。根据人体经络的特点,从300多个穴位中,选出作用显著的3个精华穴位――合谷、内关、足三里,对这三个穴位进行按摩有四两拨千斤的大作用。此法将需有他人帮助才能完成的疏通经络的健身方法,如针灸、推拿、按摩等,改为由自己完成,因此这种健身法更简便实用。
其次,312经络锻炼法吸收了气功、太极等养生方法的精髓,将腹式呼吸纳入其中,体现了与单一养生健身法(武术、食疗、药疗等)的明显不同,因而也更完善、更科学。
再次,312经络锻炼法吸收了当今中外专家关于运动有益于健康的理论,依据经络学说,精辟地提出了以双腿运动为主要方式的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从而使这种经络锻炼法既含有千年历史积淀的厚重养分,又注入了现代科学的新鲜活力。
总之,312经络锻炼法是一种博采众长、独树一帜的健身法,经过10多年的推广普及,帮助很多人在健身祛病方面获益。因此,312经络锻炼法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值得信赖的科学健身法。
312经络锻炼法的益处
激活经络,提高人体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一个人免疫力的高低主要是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状态决定的,因此可以说,免疫系统是人体健康的保护神。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微生物的包围中,危害人体健康的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无处不在,大多数人都能够正常、健康地生活,这完全依赖于健全的并能正常发挥作用的自身免疫系统。进行312经络锻炼,激活经络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免疫系统的功能。
畅通气血,强身健体
经络贯穿于全身的各个部位,是一个遍布全身的纵深的网络。312经络锻炼法通过对3个穴位的按摩,腹式呼吸和两腿的运动,可以使全身气血畅通,促进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流通,进而起到濡养脏腑、加快新陈代谢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大大减少有害物质在体内积累和停留的时间,为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细胞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让人体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缓解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6
关键词:中医学,脉,经络,源流,汉英双语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H059;R229;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1-0054-05
The Origin and Translation of “Mai” and “Jing Luo”
in Chinese Medical Concepts
LAN Fengli LIANG Guoqing ZHANG WEihang
Abstract: This paper traces back to the origin of “mai” and “jing luo”, discusses thEIr available transl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from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Corpus of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 comments on different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jing mai”. Meridian, the standardized translation of “jing mai”, approved by WHO, indicates a twodimensional grid and therefore is contradictory to jingmais function of moving qi and blood; channel, a popular translation of “jing mai” in the West, is a polysemy word and is not clear and definite. The authors think that “vessel” can refer to a threedimensional tube of the human being and therefore is a strict and proper translation for “jing mai”, and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in the future.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mai, jingluo, origin,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Corpus
中医药学西传曾几经兴衰,但是几乎每次都是以针灸西传为先导。中国的针灸学,由来也远:针术起于砭刺,艾灸起于火灼。17世纪中叶,针灸经由日本介绍到了欧洲。针,即针刺,顾名思义,“用针刺”。根据这一含义,荷兰医生赖恩(William Ten Rhyne)创造了acupuncture (acu+puncture)表达“针刺”;布绍夫(Hermann Busschof)等人创造了moxibustion表达“艾灸”——该词由日语mugusa(moe kusa的缩约形式,意为“燃烧的草药”)和bustion(combustion的缩约形式,来自拉丁语combustio)的缩约形式组合而成。acupuncture、moxibustion自17世纪产生以来,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医英文术语中难得的一对真正统一、标准化了的译语,亦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MEDLARS, Med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中的医学主题词[1]。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公室成立专家工作组首次对针灸经穴名称进行标准化。经过10年艰苦不懈的努力,于1991年先后颁布了两套标准化方案,即A Proposed Standard International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WHO, Geneva) 和Standard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Revised ed. WHO, Manila),即《针灸经穴名称国际标准化方案》。实践证明,尽管该方案为针灸的国际学术交流与教学做出了宝贵贡献,但是其推行情况并不乐观,
经络学说主要来源于医疗实践,其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独特的医疗保健方法如针灸、按摩、气功等的应用是分不开的。
一 “脉”与“经络”概念的源流
经络主运行血气。关于“血气”,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著作中均有提到。《论语季氏》讲到人的一生分三个阶段:少年时“血气未定”;壮年时“血气方刚”;老年时“血气既衰”。说明这时已把“血气”变化看成生命的主要特征。《管子水地》篇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里把大地上的水流比拟为人体中的“血气”,说大地上的水流就好像人体“筋脉”中的“血气”。从认识的先后来看,这种颠倒过来的比拟很可能是先从大地上的水流现象类比推论到人体内的“血气”运行。
《吕氏春秋达郁》有这样的记载:“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这段文字提到了人体的一些基本名词:“肌肤”意指肉、皮,“血”与“脉”相联系,“筋”与“骨”相联系,这也就是医书中所说的皮、肉、脉、筋、骨,即“五体”。正如《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所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2]
“脉”是简化字,小篆写为,其本义为血管,如《说文解字》所释:“血理分衺(音邪,斜)行体者。”血理,意指血管文理,横斜分布于躯体,有似水流的分支别派。脉,原写作“脈”,又作“衇”。右边的“”,既表声,又表义;“血”或“肉”(“月”)旁,表明这是流通血液的,是肉体的一部分。在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中,多写作“”。“”是“ 氵”字的变异,“目”是“肉”字的变异,“皿”是“血”字的变异。字形的构造已说明,古人是将水流现象比拟血流,“”就是“派”的意思。可见,早期“脉”就是指血管,故又称“血脉”。如《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脉者,血之府也”,就是这个意思。
“经”“络”概念的出现较“脉”为晚,它们是对“脉”的进一步分化:即“经脉”“络脉”。从现有的文献记载看,把“脉”分为“经脉”“络脉”始于《黄帝内经》。如《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可见,这里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作“经脉”“络脉”及“孙脉”(或曰“孙络”)。《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较“脉者,血之府也”的论述,增添了内容:由单纯的“行血”扩展为“行血气”。“经”“络”,繁体字写作“經”“絡”,均从“糸”,“ 糸”旁的字原用于纺织物,现移用于“脉”亦是出于类比。“經”字的另一半边是“巠”,既表声又表义,《说文解字》释为:“水脉也,从巛(川)在一下;一,地也。壬省声。”意指地下水脉。经,《说文解字》释为:“经,织纵丝也”[3],即“经”字本义为纺织物上纵行的线。显而易见,用“经”来称说“脉”的主干,字源上反映着“纵行的主干”“地下水脉”和经脉的循行特点、运行血气之间的关联类比关系。“络”字的半边“各”,也是既表声又表义,《说文解字》:“各,异辞也。”意思是分歧各异,故用“络”来称说“脉”的小支。《黄帝内经灵枢》中的“所行为经”与“络脉异所别”对于理解其字义也是很有启发的[4]。
《汉书艺文志》中“经络”二字一起出现,“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这里似乎还将“血脉”“经络”作了区分。
由“脉”而“经络”(经脉和络脉)、由“血”及“血气”,与针灸、按摩、气功等的运用有很大关系。这些养生保健、治疗方法探究了人体中“血气”运行现象,从而对“脉”的认识大为丰富。关于“脉”字的本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血理分衺(音邪,斜)行体者”;到了五代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则补充作“五藏六府之气血分流四肢也”。这指出了“脉”中容纳的物质由“血”扩充为“气血”,同时指出“脉”内属于“藏府”、外络于“四肢”(肢节)的联系。这显然是吸收医学理论的结果。
其实,“经络”的概念,和很多中医基本概念一样,也是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在一定解剖知识(对“脉”的认识)和医疗实践(针灸、按摩、气功等的运用)的基础上,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以隐喻、类比的方式命名、形成。如《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所说:“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
二 “脉”与“经络”的英译
目前,将“脉”译为vessel,已在国内外学界普遍达成共识。中医学中“经脉”“络脉”和“经络”主要有以下几种翻译,
其中,meridian和collateral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化的“经脉”“络脉”的对应译语,channel和network vessel是中医英文著作中频繁使用的“经脉”“络脉”的对应译语,这两对译语均比较流行。文树德(Paul U. Unshucld)教授独树一帜,将“经(脉)”“络(脉)”分别译为conduit (vessel)、 network (vessel),将“经络”译为the vessels,“经络学说”译为the vessel theory。
目前,笔者按照尊重自然语言和自然翻译、尊重语言事实和翻译事实的原则,自建了“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文文本库20余万字,英文文本库400余万词。下面,看看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经(脉)”“络(脉)”的翻译情况,
说明:MAIN COLLOCATES (L1) & CORPUS FREQENCY指该词左侧第一位的主要搭配词及其在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
从语料库中可以看到,“经(脉)”还可译为inner meridians (jing)、 jing channel、 conduit-channel,“络(脉)”还可译为superficial meridians (luo)、 luo channel等。下面,就分析一下这几个核心词汇的含义。
Meridian[地图上的]子午线,经线[10]
channel通道;水沟,水渠,水槽[10]
vessel[术语] 血管;脉管;[植物的]导管[10]
conduit管道;导管; 水道;水管;导线管;电缆沟[10]
collateral(血管或神经的)侧支[11]
network网状系统[10]
结合前述中医学中“脉”与“经络”概念的源流,我们知道,经络主运行血气,显然,经络应是“三维”的、可以容纳气血的管道,而非“二维”的线。这也是为什么channel的使用频率远高于meridian的重要原因。正如卡普特查克(Ted J. Kaptchuk) 所说,事实上,用channel翻译“经脉”比meridian要好,因为channel表示三维的、可以容纳某种物质的管道,在含义上更接近原文;而meridian仅表示二维的线。[12]不过尽管如此,为了避免使用新的术语而引起混淆,卡普特查克博士还是使用meridian一词表达“经脉”。
那么,用meridian表达“经”错了吗?显然没有,因为“经”的本义为“织纵丝也”,即纺织物上纵行的线。且meridian对于地图上地球定位的重要性确实可以与“经”对人体的重要性相提并论,体现着“取象比类”,而取象比类又是中医学重要的方法论。这些层面是channel无法传达的。此外,channel在字典上有6个词义,对于不熟悉中医术语的人而言,用一个多义词表达中医学中一个明确的概念,不符合科技翻译的选词标准。
文树德教授可能因此才另辟蹊径,选择单义词conduit表达“经”,用vessel表达“脉”。鉴于“经络”概念起源于“脉”以及“经络”的特点,他大胆地将“经络”译为the vessels,“经络学说”译为the vessel theory。这是非常恰当的。从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对vessel的解释,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动物或植物体内三维的管道,均可称为vessel;只有blood vessel才明确地指血管。而“经络”就是中医学对人体内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症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功能的一种独特结构的称谓或命名。
collateral和network vessel是“络(脉)”的两个比较流行的译语,使用频率亦不相上下。前者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化的译语,后者则较直观、形象地反映了“络(脉)”的分布特点,且具有很好的回译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meridian、channel和vessel均可用于表达“经脉”。meridian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化译语,channel是目前流行较广的译语,但二者又均有不足之处:前者是二维的线,与经脉运行气血的功能相矛盾;后者一词多义,具有词义不明确性。vessel,指人体内三维的管道,是很严谨、恰当的“经脉”的对应译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兰凤利. 中医英译的历史回顾[J]. 中华医史杂志, 2008, 38(1): 8-12.
[2]李鼎. 全国医药院校试用教材经络学 [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1-2.
[3][汉]许慎 撰, [清]段玉裁 注. 说文解字注[Z].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644.
[4]李鼎. 针灸学释难 (增订本) [M].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8:2-3.
[5]欧明.汉英中医词典[Z].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香港: 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1986: 324.
[6]Wiseman Nigel, Feng Ye. A Pract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 [Z]. 2nd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2: 56. (Copyright 1998 Paradigm Publications)
[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tandard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Manila, 1991.
[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2007: 28, 34.
[9]Unschuld Paul U. HUANG DI NEI JING SU WEN: Nature, Knowledge, Imagery in an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Text [M].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167-171.
[10]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Z].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998: 948, 230,1711,30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