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采购管理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采购管理基础知识范文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6.085

1 《生产与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1.1 《生产与采购管理》是其他核心课程的先导课程

《生产与采购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是物流专业《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和《配送管理》等核心课程的先导课程,为其提供基础知识。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作业控制、生产过程组织、车间布局、采购计划制定和供应商管理的能力,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1.2 与《生产与采购管理》匹配的工作岗位多

通过《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的学习,为很多工作岗位提供适配能力,例如生产计划员、生产助理、生产调度员、采购专员、招标采购主管、供应链专员等。而且这些岗位相对物流同等级别的其他岗位来说,薪资、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要好,学生对这些岗位更有兴趣。

2 《生产与采购管理》教学现状

2.1 课程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大多仍注重生产和采购的理论知识,用大量的课时讲生产理论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实践内容。例如在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制定时,只讲制定计划的方法,但是并不叫如何利用这些方法来真正的制定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这样学生学习后仍然不知道如何制定计划,甚至不知道计划长什么样子。

2.2 课程实训场地不能满足课程需要

《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中很多实训任务离不开车间、生产线和生产现场,但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场地的投入有限,大多集中在第三方物流中常用的仓储、配送等方面。这种情况下,教师授课时更多地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所授知识理论性强,实践性差,学生毕业后适岗能力差。

2.3 教学评价缺乏创新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生产管理类课程的考核大多采用期末试卷考试的形式进行,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表现的考核,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改革

3.1 课程改革的思路

《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改革采用项目化教学的形式进行,根据适配岗位的工作内容设置工作任务和项目。以公司实际的工作案例作为情景,让学习融入其中完成任务,掌握知识。

本课程根据生产和采购各设置一个情景,生产情景为某汽车座椅有限公司业务遍布全??,员工总数2670人。工厂分布在长沙、珠海和哈尔滨3个城市,2017年公司准备在重庆新开分厂,该公司销量一直不错,现需要就公司其中的两种产品普通座椅和豪华座椅,设计车间和库房布局、编制生产计划等工作。其中普通座椅和豪华座椅的BOM表见表1。在实际授课时,通过销售计划来启动生产计划的制定。

采购情景为某校委托系学生会负责采购教师用文具(书、打印机、墨盒、笔、剪刀、笔记本、计算器,封笔,U盘,电脑,托盘),学生会需要根据学校的日常消耗制定采购计划并进行采购,期间的采购方法选择、供应商选择和采购计划都由学生会完成。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根据需要再详细给出其他情况,课程选择两个情景的主要原因在于,让学生直接去采购生产座椅要用的安全气囊、调角器等难度大,因此重新设置学生经常接触,较为了解的文具。另外这样的情景设置,让学生实际地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让弥补了学校没有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不足。

3.2 课程内容安排

通过行业调研和行业人事经理访谈确定与《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形成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细分后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作为每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归纳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形成项目。本文将《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划分为四个项目,分别是生产车间设计、生产计划制定、供应商管理和采购计划制定。生产车间设计包括车间布局、库房布局、生产过程组织和流水线设计四个任务,共8课时。生产计划制定包括认识物流需求计划(包含ERP)、认识能力需求计划、制作BOM表、生产计划制定步骤和生产计划制定五个任务,共14课时。供应商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标准、供应商调查、采购谈判、供应商选择和供应商维护五个任务,共14个课时。采购计划包括认识采购计划和采购计划制定两个任务,共6课时。

3.3 课程考核

本课程摒弃传统的期末试卷考试的形式,采用过程化考核,每个项目结束后设置考核任务,每个任务根据重要程度给定比重。学生的课程成绩计算方式为每个任务的得分乘以任务比重后求和。本课程生产车间设计比重为0.2,生产计划制定比重为0.3,供应商管理比重为0.2,采购计划制定比重为0.3。

采购管理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国有企业 采购管理 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272-02

一、国有企业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2005年国有企业采购领域发生了很多变革,传统采购正在向现代采购转变,但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采购中还存在着一些与现代采购要求不相容的地方,影响了采购的效率和有效性,主要表现在:

1.部分企业没有明确的采购计划,缺乏对采购需求的分析。有些企业采购上随意性很大,没有明确的计划,并且缺乏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衔接。采购与预测和物料需求计划结合不紧,不能有效根据生产需要组织采购,实现物料供应计划与当前需求的平衡,并与企业的库存投资和策略相一致。

2.很多企业仍未与供应商建立起双赢机制。虽然很多企业都认识到建立长期供应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采购活动中仍注重谈判、比价、压价,缺乏从关注谈判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还没有建立起双赢机制。

3.部分企业没有把采购管理上升到战略性高度来考虑。一些企业还没有把采购策略和合作伙伴的选择评估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中的一部分。有些企业管理者还认为采购只是后勤部门的小事,不会影响发展大局。在公司的合并、兼并和联合,技术规划,新产品开发,资本项目、投资计划以及资源输出等方面,大企业的采购部门发挥的作用或者承担的程序都很少。

4.集团企业的分散采购忽略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在一些大的企业集团中,最初的模式是由专职采购部门执行统一的采购,公司集团壮大了,许多子公司开始自行组织采购,特别是在实行了全面经营核算的集团公司里,子公司不满意统一采购而自行采购的情况非常普遍。这种情况分散了采购量带来的价格和售后优势,忽略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其后果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人工成本的增加,还给企业文化带来不利的影响。

5.有些企业缺乏有效的工具和信息平台进行采购跟踪、评估、分析和科学决策。由于采购信息没有实现有效共享,导致企业响应用户需求的能力迟钝,无法对供应商产品质量、交货期进行事前控制,经常引发经济纠纷。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工具进行采购的跟踪、评估、分析和科学决策,包括请购单处理、采购单处理、询价单报价单处理,运输处理、收货处理、质量控制等。

二、规范企业采购措施

我国招投标法律颁布很长时间了,但仍然存在很多漏洞。温州市国资委出台了《采购办法》,对企业采购进行了规范,这在全国比较超前。我们企业也进行了规范。

1.建立统一的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平台的核心是合理配置集团内各种采购资源、建立统一的标准以降低成本,新的采购组织机构正是在这种统一的标准下开展各项采购工作,并且新的采购组织机构能够促进统一采购平台向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2.建立统一的机构库。培育专业的工程招投标中介市场,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及监督。发挥中介机构技术力量强、专业分工细、经验丰富的特长,使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规范地进行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从建设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今后凡是有一定规模的建设项目都应由工程招标机构进行招投标。

3.实行统一评标专家库制度。长期以来,温州市评标专家库按行业和地区分设,范围太窄,评标专家资源不能共享,再加上评标专家与行政主管部门、投标企业联系紧密,难以公正评标。去年,我们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将有关部门和各地区的评标专家资源整合,组建了统一的评标专家库,按专业、技术等级和地域分类,分片设置评标专家子库。全市所有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评标专家都必须从市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确定。

4.实行统一的监管和投诉处理。各部门在履行好各自职责的同时,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要依法受理符合条件的投诉,并及时作出处理决定。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不得违法设置审批事项、增加管理环节;应当合理确定行政监管边界,不得非法干涉招标人自主编制招标文件、组建评标委员会、确定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不得非法干涉投标人自主投标和评标委员会独立评审。招标机构可以依法跨区域开展业务,任何地区和部门不得以登记备案等方式加以限制。各级监察机关要加强对行政监督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依法履行职责、非法干涉招投标活动等问题。各级审计机关要依法加强对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招投标当事人招投标活动的审计监督。

三、加快采购管理改革,建立现代采购管理体制

采购管理改革应尽快提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日程上来。鉴于目前中国企业的采购管理基础薄弱,问题较多,必须从采购管理的基础工作做起,如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标准化、制度化管理,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建立供应商信息档案等。

1.重更新采购观念,对采购工作重新定位。就我国企业的采购管理现状而言,要想使采购组织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采购管理现代化,首先必须更新采购观念,实现采购观念的现代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采购首先要面对的是供货市场。研究供货市场及交易方式,是更新采购观念的核心。只有深入研究供货市场,才能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深入研究交易方式,才能规范交易行为。同时,企业应提高对采购的重视程度。采购部门与采购人员更新观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研究并掌握供货市场的变化规律,研究交易过程,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规律。

2.采购人员的选聘与培训组织目标的实现是由人决定的。实现采购管理现代化的一大前提,是采购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企业的采购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一是思想素质低,、假公济私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文化素质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跟不上采购管理体制的转换,更难以利用现代化工具对物资的质量、成本等作出正确的评估。要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采购部门必须充实人才。同时,采购人员应尽量年轻化。采购部门的发展要与企业的长远规划目标相一致,以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要求。采购人员的素质一方面取决于受教育的水平,但更重要的知识则来自于岗位学习和企业提供的培训。采购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并掌握各种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提高。培训是提高采购人员素质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培训有多种方式,可分为专门培训、在职训练、现场训练、个人工作总结、相互交流经验、对采购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等。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的战略规划、发展历史,尤其是品牌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专用材料的各种基础知识;谈判技巧及信息搜集的基本训练;各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时,应编写适应企业现状的采购培训教材

3.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采购主要由采购部门执行,但采购不仅仅是采购部门的事,它需要企业各部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参与。例如,对于采购物品质量的控制,就离不开质量管理部门的参与,这一方面需要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采购部门与质量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供货信息的收集,同样需要众多部门的积极参与;在各部门提出采购物品的要求时,一般来说都已经有了部分供应商的信息,包括供应商的名称、价格、质量等,这种信息向采购部门的及时传递,是建立和更新供应商档案的一个必要条件。采购与企业的生产部门、质检部门等是紧密相关的。所以,采购部门应经常与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接触,收集各种需求信息;同时,企业其他部门也应积极参与采购管理,提供信息及建议,使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于采购工作的进行,并提高采购工作的有效性。若要实现采购管理现代化,仅仅加强和完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是不够的,还应有完善的存储设施及安全的存储条件。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采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采购的质量、速度、劳动生产率,减少货损货差,还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动危险性。

4.采购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标准化是相对于“例外原则”而言的,它对企业中的程序化、常规化的工作作出合理的规定,使系统按预定的模式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减轻高级主管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摆脱日常事务的困扰,立足于高层管理,集中精力于战略思考与决策,以免主管人员事必躬亲、疲惫不堪。标准化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既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控制的准则。国有大中型企业在采购管理制度的建设上比较落后,亟须加强与健全以下制度:采购工作管理制度,以使采购人员明确其职责,这也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的标准。采购的标准化作业程序,以把采购工作纳入制度化、程序化管理。仓库管理员工作职责,以使仓库管理员明确其职责,保证原材料按质、按量地存放,满足生产的需要。仓库管理制度和标准,以使仓库实现标准化管理。采购质量控制制度,以对采购各环节提出质量要求,确保对采购质量的有效控制。采购统计报表管理制度,以使采购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相关人员。采购物资ABC管理制度,以对纷繁复杂的原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企业应对所有物资进行分类,根据物资的资金占用、用途及特点等,确定合理的采购审批权限,并严格执行。根据每批物资的采购金额,规定审批合同的权限。企业应对物资进行标准化编码,统一管理。供应商管理制度。通过对供应商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合理选择供应商,以降低采购成本。

5.建立采购信息搜集系统。市场效率的发挥取决于信息的充分交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采购工作效率的提高,依赖于一套比较完备的采购信息搜集系统。采购管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逐步建立能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反馈采购信息的渠道,以高效、实用地收集采购信息。在条件成熟时,可引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以下方面:对供应商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输出,可做到准确、高效;采用计算机系统建立仓库日记账、台账,使采购部门能够及时掌握联机库存信息,从而大大减少采购决策时间。

6.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对供应商的管理是目前企业的采购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采购工作是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众多供应商进行交易,对供应商的管理是采购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供应商的管理包括:对供应商信息的收集、对供应商的分类、供应商档案的建立和更新以及与供应商的日常联络等。由于采购是处于买方市场中的购买行为,一般来讲,交易费用大都是由供应商支出的,即在谈判成交的过程中,供应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采购方不需要支出一定的交易费用。目前,多数企业由于在采购管理中的相关支出不足,采购人员置身于供应商提供的优越条件的包围之中,无法独立、客观地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失去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致使采购工作的效率及效益都不高,不能建立良好的信息渠道,无法与供应商形成建设性的合作关系。因此,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是目前采购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小结

国有企业采购管理改革要求改变这种“买方市场”的观念,时刻树立采购的危机意识,有选择地与供应商一起进行合作创新,使供应与采购双方有机地配合协调。企业应与供应商一起去降低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形成长期、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企业在选择供应商作为合作创新的对象时要慎重,必须对其产品的各种指标、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商誉可信度、厂址地点等进行综合评估,使采购和供应双方始终保持一种动态的良好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孙庆龙.特许经营连锁企业采购管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2.熊雄.DY冶炼公司采购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徐亚梅.L公司物资采购管理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4.王廷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昌源公司采购管理模式设计[D].兰州大学,2007

采购管理基础知识范文3

情景模拟教学法让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采购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采购管理方面的相关技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接轨、素质教育与社会需要的接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采购管理》的教学重点,对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有关实践进行探索。

二、情景模拟法的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物流采购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实际应用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了解采购管理流程,理解采购管理实务的基本分析工具和模型,正确处理采购信息,并有能力制定采购决策,解决实际物流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讲授物流及其相关企业采购管理的综合技术和策略技巧,基于课程教学目的和内容,突出采购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核心,通过对《采购管理》课程部分章节构建情景,包括招标采购和合同签订、供应链采购、采购谈判、采购人员素质要求等章节,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收到了良好的反映效果。

三、应用情景模拟法创新《采购管理》课程教学实践

(一)情景模拟法在招标采购和合同签订章节中的运用

招标采购是指采购方作为招标方,事先提出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企业参加投标,然后由采购方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一次性的从中择优选择交易对象,并提出最有利条件的投标方签订协议等过程,整个过程要求公开、公正和择优。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具有竞争性质的行为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公认和遵守,物品的采购多为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的流程可以概括为:招标准备:采购人、机构、专家等组成采购小组,采购小组编制招标文件,并经采购人确认后报相关建设行政部门备案;投标报名: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函,公开招标的,在指定的报纸和相关的媒介招标公告,邀请招标的,应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投标方,并向其发出邀请函;对符合招标公告规定的招标供应商进行报名登记和资格审查并发售招标文件;开标:通知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参加开标评标,收取保证金和投标文件,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及地点公开开标、唱标并记录;评标:组织评标委员会,召开评标准备会,评标委员会独立评标、编写评标报告;定标:采购人确定中标人,定标结果公示,发中标通知书,组织中标人与采购人拟定合同条款并由双方代表签订合同。

具体操作:首先由教师在课堂上给出背景案例。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如以某公司招标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为例。然后把学生十人分为一个小组组成一个公司,选出小组长,全班一共分为6个小组,第1、4组为采购方,第2、3、5、6组为投标方,1、2、3组和4、5、6组分别组成两个队。按照课程进度,首先要求采购方查阅资料给出招标公告,其中包含招标项目名称、性质和数量、投标人的资质条件、投标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以及获取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的办法等。投标方在开标时间内做好标书。在开标时按照程序,两个队同时进行情景模拟招标。在此之前,教师要对招标公告、招标书、投标书、采购合同以及整个开标流程进行检查与指导,完成整个招标过程。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个完整的招标采购情景,真切体会招投标流程,不断加强学生对招标采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教学目标。

(二)情景模拟法在供应链采购章节中的运用

供应链采购是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的采购。与传统的采购相比,供应链采购有其更大的优越性。为便于学生有更直接的感官认识,借助经典的啤酒游戏,设计两个相反的情景,即供应链各角色互相独立和互相沟通共享信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供应链采购的实质以及供应链信息分享与战略联盟的重要性。

啤酒游戏的流程:“啤酒游戏”的供应链只涉及一种商品-啤酒,供应链的节点企业共5个,包括最终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和生产商,模拟现实社会环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订单传递以及啤酒的交付。订单是向供应链的上游方向传递过程即由顾客需求零售商发出订单批发商收到订单批发商发出订单分销商收到订单分销商发出订单制造商收到订单制造商生产啤酒;交付是向供应链的下游方向流动,即由各节点企业的仓库和位于两个仓库之间的两个延迟(运输延迟一和运输延迟二)所构成。每一次分销(还有生产订单)都需要两轮才能让它们最终传递到下一阶段。每个角色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收货,各角色从上游渠道的供应链节点企业接收啤酒,即将运输延迟一的货物放入自己目前的库存中,同时将来自上游运输延迟二的货物放入运输延迟一中;第二步,接收订单,各角色查看从下游来的订单,并按订单要求发货至运输延迟二给下游,同时记录库存或缺货。第三步,走订单,各角色将上一轮所下订单(发出订单)移至上游(收到订单),并下订单,决定本期的订货量。第四步,记录订货量。

具体操作:由教师分发模拟指导资料,并详细讲解模拟过程及要求,开展两阶段实验。参与课程学生每10人一组,每个角色2个同学,全班一共分为6个决策小组,对于每个供应链小组,每阶段要完成20回合的运作,模拟一回合代表一周,每一回合中各角色必须按步骤进行,最终根据总成本最低的原则评选出单项冠军和团体冠军。首先要求各角色之间不允许有信息交流,他们之间的唯一可以进行交换的只有订单的数量;其次,再进行第二阶段的实验,允许各角色之间进行及时信息沟通。通过对比两阶段的情景模拟,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是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是利益共同体,供应链厂商之间必须高度协作与同步,才能根本性改进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三)情景模拟法在采购谈判章节中的运用

采购谈判是指采购方与供应商就购销业务有关事项进行反复磋商,达成协议的过程。要想谈判成功,首先就是要站在供应链管理的战略高度,要有双赢、甚至是多赢的谈判。当然,谈判总要对自己有好处,有策略和技巧,同时,谈判又是一项费时费钱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为提高谈判的成功率,谈判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企业采购谈判人员除了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及广怀外,还必须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谈判策略与技巧,以达到通过谈判使采购充分满足企业的需求,并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采购谈判的策略有:避免争论策略,谈判中出现分歧应保持冷静,防止感情冲动,尽可能地避免争论;适可而止策略,在实际谈判中,有可能自己处于有利地位,这时要网开一面,穷寇勿追,让对方认为你是留有余地,可在某些条款上争取最大利益;以退为进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和需要,有意识地将既定好的一些缓冲的内容作为让步,来获得我们想要的得到的一些条件,从而让对方的配合达到我们的希望或者目标;保持沉默策略,这一策略适用于处于被动地位的谈判人员,是为了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忍气吞声策略,若谈判中占主动的一方咄咄逼人,这时表示反对或不满,只会使谈判不欢而散,此时可先采取忍耐的策略,然后慢慢挫其锐气、以柔克刚最终变弱为强;多听少讲策略,让对方尽可能多的发言,充分表现他的观点,确定与我方的期望值以及目标有多少差距,通过听,找到适合对付对方的具体方法;先苦后甜策略,通过构造长期比较理想的愿景,在实际谈判中让对方暂时做出优惠或让步,达到谈判目的;规定期限策略,规定期限是增加对方的不安和焦虑感,如果能将此心理运用在谈判中,许多的问题将迎刃而解,达成最后的协议。

具体操作:首先由教??对采购谈判策略进行讲解,并辅助播放一些有关采购谈判的视频资料。然后分组,每组5个人,每两组为一队,进行模拟采购谈判。要求每个小组都要用到至少两种不同的采购策略,每一队表演结束后,要求其他组写出该队都用到了哪些策略。整个情景模拟最后采取计分的形式对每小组进行量化考核,纳入平时成绩。这样,学生即能积极融入课程,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参与热情很高,利于掌握谈判策略。

(四)情景模拟法在采购岗位人员素质培养中的运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的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越来越重视采购工作,把采购管理提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上来,注重对采购人员素质的考核。采购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体现如下:品德、知识面、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预测能力、创新求进、适应性强等。思想品德素质是采购员的基本素质,是指采购员胸怀坦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把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把好进货关;知识面广要求采购人员应该具备承担采购任务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包括政策、法律、市场、社会心理学、自然科学知识、文化基础知识等;分析能力要求采购人员能分析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分析供货商的销售心理,从而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表达能力要求采购人员必须具备长语短话,言简意赅的表达能力;预测能力要求采购人员必须扩充见闻,能察言观色,能对需求的未来供应趋势未雨绸缪;创新求进是指有创新的思考力,力求突破现状,改善个人的工作方法和效率等。

具体操作:首先由教师将这些素质的含义讲解给学生,然后重点针对某些素质设计情景,如表达能力:假设你代表采购方去供应商参观考察,希望对方能准确理解你的产品需求,请当场演示自己将如何向对方介绍,让其他同学来作出评价。在此过程中,按十人一组,分别表演不同情境,由其他组的同学来进行点评打分。

采购管理基础知识范文4

1.1供货厂商良莠不齐,质量与安全难以保障

由于一些实验气体供应厂商唯利是图,加上自身管理混乱,出现了许多违反相关法规的情况,带来了安全隐患。(1)所供实验气体的质量和纯度等未达到老师订货要求,导致出现损坏仪器、影响实验结果等情况。(2)所供气瓶瓶色不清,缺少安全帽、防震圈以及钢印和检定等标识,甚至出现专用气瓶盛装其他气体的现象。(3)运输气体的车辆不符合国家要求,如使用缺乏运输资质、没有防护措施、没有警示标识或破旧的车辆运输实验气体。(4)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气体和气瓶的基础知识,未参加相应培训、无证上岗,野蛮装卸气瓶(如将气瓶平放在地面滚动前进、手抓开关总阀移动钢瓶、放置气瓶动作过大损坏地面等)。

1.2日常管理存在缺陷,气瓶处置渠道不畅

(1)一些历史遗留气瓶由于原有标识缺失、存放不规范、相关人员离校未办理交接等原因,导致出现气瓶表面锈迹斑斑、阀门难以开启、气体类别无法识别等情况,无形中提高了处置难度和风险及处置成本。(2)一些气体供应厂商因缺乏处置资质或担心在处置过程中出现伤人事故(尤其是处置内装不明气体或危险气体的气瓶)、处置成本高等原因,不愿进行回收。个别气体供应厂商虽然愿意回收,但其处置费用也极其昂贵。这种种原因使得废旧危险或不明气瓶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置,只能存放在实验室内,这就像是定时炸弹,增加了实验室的危险系数。

2实验气体定点采购管理的实践

2.1建章立制,强化规范管理

根据前期调研,原来给学校供气的气体供应商有20多家,其中大部分气体供应商的资质和供气质量存在问题。为了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校以及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浙江大学实验气体定点采购管理规定”,文件明确了实验气体采购形式、供应商车辆监管、实验气体采购报销等事宜,为推行实验室气体定点采购和相关工作的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

2.2把好进口关,强化源头管理

依据“实验气体定点采购管理规定”,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对供应厂商的资质进行遴选。在对实验气体供应厂商的资质、规模、经济实力、技术力量、安全保障、售后服务、社会信誉和气体的种类、质量、价格等进行综合评估,进一步明确供应厂商在保证气体和气瓶质量、完善标识、规范运输等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确定3家实验气体定点供应厂商,有效期2年。学校将实验气体定点供应厂商提供的能供应的实验气体名录(种类、规格、纯度、价格上限等)在校网上公布,要求实验室原则上必须从这3家定点供应厂商中选择采购,具体价格由用户和定点供应厂商自行协商,但不得高于定点供应商提供的价格上限。对于实验气体定点供应厂商不能供应的气体,实验室须经申请并由本单位和学校管理部门审核后方可采购。

2.3加强车辆管控,确保校园安全

为加强实验气体运输车辆的监管,保障实验气体定点供应厂商的权益,保障校园安全,对校园内运输实验气体的车辆进行管控,要求3家定点供应商及经学校审核同意的实验气体供应商的运输车辆只能在规定时间段内持证(或报备手续)进出校园,以避开上下课时的人流高峰;其他运输气体车辆一律不得进入。

2.4规范财务报销,减少违规现象

为杜绝极少数师生因贪图便宜违规采购气体以及非实验气体定点供应厂商违规将气体运入学校等情况,学校还在财务报销环节进行审核把关。除了盖有“浙江大学实验气体定点供应专用章”或“浙江大学实验气体购买核准章”的发票,其余发票一律不予报销;并要求单次采购付款价值1万元以上的(含1万元)实验气体,报销时用户需提供与供应厂商签订的销货协议和货物清单。

2.5强化验收退货,确保气体质量

定点供应厂商能供应的实验气体由其送货上门,采购单位需进行验收。对于实验气体名称标识不清或不对应、气体钢瓶颜色缺失或缺乏检定标识,气体钢瓶缺少安全帽、防震圈和“实验气体状态标识牌”等情况,采购单位应拒绝接收,并及时将相关情况报告所在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

2.6合理处置气瓶,减少钢瓶数量

实验室内气瓶存放量过多、废旧与不明钢瓶的处置途径不畅等问题大大增加了实验室内的隐患,为解决这些问题,我校与3家定点供应厂商达成协议,对于之前已购的气瓶,可联系定点供应厂商进行更换;对于废旧气瓶,可联系定点供应厂商进行回收;对于暂时不使用的气瓶,可联系定点供应厂商提供免费暂存保管服务,这一举措解决了实验室内短期不用气瓶的存放问题,并打通了气瓶回收处置的渠道。

2.7加强监督,强化考核制度

为了加强对气体供应厂商的约束和监督,促进气体定点供应厂商间的良性竞争,学校通过走访,听取师生意见反馈等方式,对实验气体定点供应厂商的服务和产品质量进行考核,及时了解供应厂商的履约情况,并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备案,为2年后再次招标时提供遴选依据。对于严重违反协议规定或被据实投诉3次以上,学校可提前终止与定点供应厂商的合作。

3结语

采购管理基础知识范文5

一、连锁企业行业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连锁经营行业正处于快速扩张期,目前全国连锁行业的管理性人才缺口至少为60万,国内实际培养总能力还不足人才需求的1%,中国连锁业管理型人才未来3-5年内将长期面临人才荒窘境。据《名牌时报-超市周刊》进行的连锁企业人才需求调查显示,营运、采购、店长成为连锁企业三大稀缺人才。有78.57%的企业需要营运或采购人才,在这其中,71.43%的企业需要营运人才,50%的企业需要采购人才,而对营运和采购人员同时需要的企业占所调查企业的42.86%;有53.57%的企业需要能适合店长职位的人才。

二、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一)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连锁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门店数量的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大量的基层和中层门店管理专门人才,这与高职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方向十分契合。高职院校设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主要面向各类连锁经营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营运管理、采购管理、服务管理、物流配送管理、业务推广、营销策划等相关工作,掌握现代连锁经营的基本原理,熟悉连锁企业购销存业务流程和人、财、物、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连锁店经营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连锁企业行业标准

因为多数连锁企业提供给高职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门店基层岗位,如收银员、理货员、营业员等,以及门店主管及见习主管,能够在连锁企业总部职能部门担任管理岗位的高职生很少,所以,高职生未来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门店中、高层管理岗位。因此,我们对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连锁企业门店主要岗位的行业(职业)标准为依据。

(三)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标准相衔接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大多数还是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还是由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承办,还没有纳入学校教学的一部分,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没有实现很好地衔接。高职院校连锁专业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好地适应连锁企业的需要,就要解决连锁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问题。根据《零售业职业经理人(店长)职业标准》,初级零售业职业经理人(店长助理)要求了解零售业发展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现代零售经营理念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零售市场分析与企业定位、门店管理、营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零售组织管理、采购管理、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一)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根据连锁企业门店基层岗位、门店主管、店长助理等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参考《收银员国家职业标准》、《理货员国家职业标准》、《营业员国家职业标准》、《零售业职业经理人(店长)职业标准》等行业标准,笔者认为连锁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有:

1、销售技能

掌握商品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各种销售技巧;观察判断、计算能力,掌握顾客消费心理及其变化规律;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理货技能

商品陈列技能,熟练商品陈列的各种方法和技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商品陈列的位置达到销售的目的;掌握卖场主要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技能、商品标价技能。

3、收银技能

点钞技能、收银技能,熟练收银机的使用,掌握识别伪钞的能力,掌握条形码技术、包装技能、顾客应对技巧。

(二)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计

高职连锁专业应采用产学互动、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进一步明确教学的目的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在构建教学体系时我们应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因此,我们可以将连锁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1、专业平台课程:从事连锁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首先应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具有一定的经济分析能力与管理分析能力,掌握分析消费者心理的基本方法,能应用统计技术进行企业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分析和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因此,连锁专业可以设置《管理学实务》、《经济学原理与实务》、《基础会计学实务》、《统计技术》、《市场营销实务》、《消费心理学及实务》等专业平台(基础)课程进行以上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2、专业技术核心课:因为连锁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有收银、理货、销售、门店管理、配送管理、采购管理、信息管理技能。所以,连锁专业技术核心课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围绕以上核心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开设。专业技术核心课可以设置《连锁企业商品管理》、《理货管理实务》、《连锁企业门店管理》、《门店实习》、《连锁企业推销技术》、《连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连锁企业采购管理》、《连锁企业物流管理》、《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等。

采购管理基础知识范文6

项目管理工程师当今社会急需的人才,需要在各行业工程专业的学生、执业工程师和经理中培养更好的项目管理人才。本书的目的不仅是目前项目管理的原理和技术教授,同时也讨论项目管理标准、流程和要求,比如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等。

本书每章开头由一个基本主题引入,该主题可被具有本科基础知识水平的读者理解,然后由此深入到更复杂的主题,到章节的最后,主题的难度深入到适合研究生水平。对于在行业中执业的专业人士和经理,本书还提供了项目管理实际应用的真实案例和项目管理的原理。本书讨论的项目管理发展领域包含:负责投资项目审核审批和招商引资的政府机构及相关部门,从事项目评估、投资决策工作的企业相关部门,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和投资管理部门,从事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的企业或部门,从事建筑房产、IT通讯机槭、石化、科研等企业或部门,以及自创企业。

书章节内容为:1.在工程中的项目管理需求;2.工程项目管理环境;3.重点项目管理工件;4.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5.要求和范围管理;6.时间管理;7.成本管理;8.质量管理;9.人力资源管理;10.通信管理;11.风险管理;12.采购管理;13.利益相关者管理;14.道德和工程职业化。

这本书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及工程技术问题和商业问题的整合,旨在消除笼罩在项目管理工程师这个行业的神秘面纱。本书适用于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行业内的执业工程师和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