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市场调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机构市场调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机构市场调查

医疗机构市场调查范文1

关键词 一次性 卫材 系统化 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156

加强对一次性卫材的管理不仅能加速资金流动,减少资金占用增加存货周转率,降低资金占用水平,又可提高医疗机构资金的变现能力和获利能力。通过对本地区几家较大三甲医院调查,每家医院每月卫材采购量都在近百万元或百万元以上,每月库存量也都在百万元左右,其中有较多的库存积压,都在不同程度上占用较大资金。调研中大部分医院都是采用一级器械库向科室调拨发放一次性卫材的方式,采购入库后按品种类别分类管理,没有考虑库存卫材应计算的成本,库存金额大,占用资金成本高,所以降低库存卫材数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计算保本储存天数和保利储存天数等相关指标,发挥财务杠杆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实际上不同数量的存货卫材对医院财务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同的作用,有的库存卫材尽管品种和数量较小,但金额巨大,如管理不善将造成较大损失,相反有些卫材虽然品种数量较多,但金额较小,即使不做很细致的管理也不致对医院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此类情形适用于财务管理中的ABC分类管理法,即按照一定的数量金额标准将医疗用卫材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量灵活掌控的存货管理方法,A类卫材特点金额较大,但品种数量较小,即日常所说的高值卫材,B类卫材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即常耗卫材),C类卫材品种和数量繁多,但金额却很小(即低值卫材),一般而言三类卫材的金额比重大致为ABC=0.70.20.1,而品种数量比重为0.10.20.7。由于A类卫材占用医院较大存货资金,只要能控制好A类卫材,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同时A类卫材品种数量较小,各医疗机构完全有能力按每一个品种进行细致管理,建立高值卫材跟踪监控制度,而对于B类卫材进行常规管理按品种类别分类进行管理,对C类卫材进行一般化管理,加以灵活掌控即可,定期核算库存金额和数量。

医疗机构市场调查范文2

[关键词]融资租赁 医疗设备 筹资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面对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医院对先进医疗设备的需求激增,如何保证基础建设投资、改善就诊环境,医院面临严峻的资金瓶颈问题。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以其独有的灵活、方便的融资服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院决策者所重视。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是指租赁公司根据医院要求购进医院选定的医疗设备后交付给医院使用,由医院在使用期内分期支付一定金额的租金前提下取得设备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在租期结束时医院仅支付非常低的设备残值后即可获得设备所有权。

一、 融资租赁在医院筹资中的可行性

1.我国大部分医院的资产负债率偏低,医院负债主要是应付款,用于引进优质医疗设备方面的负债资金,比例并不高。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进行,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补助大幅减少,同时医院的药品、医疗设备检查、医疗耗材等都作了大幅度降价,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大幅缩减。

2.先进医疗设备的的充实和更新,可以为医院提高诊疗效率、降低误诊率,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扩大医疗服务规模,改善医院收入结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购买先进医疗设备,改善就医环境,提高竞争力是医院最紧迫的任务。但医院资金短缺,单靠医院自筹资金,花大笔资金来采购大型医疗设备非常困难。与此同时,医疗设备供应商需要尽快把设备卖出去,使资金回笼。设备租赁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其资金要寻找投资渠道,医疗设备的租赁为设备租赁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三方都可获益。

二、 融资租赁的优点

1.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租赁设备的租金是分期支付的,按月、季或半年支付,这样医院可以有效配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程序简单,手续灵活简便。融资租赁比银行贷款手续更简便,信用审查手续简便,融资和融物合为一体,大大节约了时间,使医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设备使用权,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在操作上非常灵活,可以有多种方式适应多种情况,因此运作项目方便、快捷而且成功率比其他融资方式要高。融资租赁还可采取灵活的付款条款,例如:延期支付,递增或递减支付,使医院能够根据自己的资金安排来定制付款额,比银行贷款到期一次还本的负担轻,降低了到期还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

3.具有平衡债务负担的功能。融资租赁不体现在医院的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目中,通过这种从租入设备直接产生的效益中提取租金付给租方的方式,减轻了各会计期间债务偿还的负担。

4.融资租赁可以加速医疗设备的更新,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

5.边使用、边受益、边还租金。通过融资租赁,医院仅用少量资金取得所需的先进医疗设备,即可“借鸡下蛋,以蛋还钱,最终得鸡”。

6.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缓解医院资金短缺。通过售后租回,可将医院已有的存量资产盘活,增加流动资金。

三、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主要方式:

1.简单融资租赁:医院选定医疗设备,向租赁公司提出租赁要求,租赁公司买回设备,双方签订租赁合同,医院按照合同偿还租金。租金结清后,租赁设备以低价转让给医院。这种方式是各医疗机构常用的租赁形式。

2.售后租回:医院将设备出售给租赁公司后,又将该设备从租赁公司租回。医院出售设备时取得了设备的全部价款,而租金是分期支付的,从而获得了所需的资金;租赁公司通过售后租回交易,找到了一个风险小、回报有保障的投资机会。

3.杠杆租赁:租赁公司出资20%-40%的资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60%-80%的资金,共同购买医院选定的设备,医院定期支付租赁费用。杠杆租赁的对象多为金额巨大的物品。

四、医院融资租赁的程序

1.医院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定所需的设备。

2.医院选定租赁公司,向租赁公司提出租赁申请,租赁公司根据医院提供的资料对医院的资信、资产及负债、经营状况、偿还能力、项目可行性等等进行审查评估。

3.医院就设备规格、型号、性能、价格、质量、技术指标、供货日期、交货方式、付款方式和索赔与仲裁等问题达成协议,与租赁公司、设备供应商共同签订购货合同,与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

4.租赁公司向设备商购买设备。

5.设备商交货给医院,医院按照合同条款进行验收。

6.租赁期内,医院按租赁合同规定的租金数额、支付方式等,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

7.租赁期满,设备低价转让给医院。

五、医院在运用融资租赁应注意的问题

1.因为融资租赁的大型医疗设备价值较高,而且融资租赁的资金成本除利息外,还包含租赁公司的利润、租赁服务费、保证金的利息、名义货价等,因此融资租赁的资金成本高于银行贷款的利息,所以医院要事先进行市场调查,准确了解设备市场价格,综合考虑医院的偿债能力,选择医院急需而又资金流入大的设备,使今后的租金来源有可靠的保障。

2.医院应选择信誉良好、经验丰富、实力雄厚、服务规范的租赁公司作为合作伙伴,以使租赁合同能顺利执行,医院能顺利地开展医疗业务。

3.租赁合同一经签订,在租赁期间任何一方均无权单方面撤销合同,无故毁约则要支付相当重的违约金。融资租赁合同涉及经济、法律、财务、金融、租赁等多方面,需要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认真审查、签订、履行合同。

4.租赁公司为防止设备过时而带来的变现风险,通常会要求医院所购设备在技术上必须具备先进性。

笔者所在的医院这几年一直在进行基础建设投资,一次性投入资金购买大型医疗设备有压力,在2008年和2009年医院通过市场调查,根据所处地区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和病人的医疗消费水平,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设备科与财务科等部门紧密配合,经多方论证与科学决策,成功地与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拉赫兰顿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合作购置了内镜中心清洗消毒系统等二十余套设备,首付20%,付款期5年,为医院提升了硬件条件。设备投入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医院利用融资租赁,加快设备更新,增加医院核心竞争力,各医疗机构应冷静分析自身的体制和相关医疗政策,采用最适合自己的筹资方式,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医疗机构市场调查范文3

关键词: 军队;中小型医院;职能

在市场经济、医疗体制转型期,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并存,军队医院如何适应高新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卫生保障的需要,如何适应国家区域卫生规划和市场调节下驻地人民健康保障的需要,如何适应形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中小型医院面临的严峻课题。本文就军队中小型医院的职能做一分析。

1 军队中小型医院发展现状

按照目前的规模和水平,军队中小型医院,指大部分中心医院及驻军医院,一般在各地市处于较高水平,有2~3个当地领先的学科,其编制床位在300~500张左右[1]。他们承担着全军的平战时医疗、预防和保健任务,在保障我军官兵的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1 军队中小型医院的优势及特点

1.1.1 贴近部队 中小型医院是医院系统与部队的“接口”,其地处偏远山区,有较强的基层医院意识,能及时为基层官兵、地方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卫生宣教活动,定期体检、疾病普查,为部队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

1.1.2 灵活机动 由于军队中小型医院包括驻军医院,其机构简单、人员少,为战时卫勤保障提供有利条件,其转移速度快,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并能及时有效地开展战场救治。

1.1.3 任务明确 军事卫生的保障是军队医院的根本任务。医院不仅要适应和平时期军队卫生保障的变化,更要适应战争时期各类救治的需要。对这方面的训练和研究应成为现时军队医院的主题;更多地进行军事医学的学习,更多地开展战场救治的演练,更多地从事战伤防护的研究,真正体现保障的功能[2]。

1.2 中小型医院存在的问题 军队中小型医院受技术力量薄弱、医院编制体制调整、当地经济状况和私营医院发展程度的不同影响,存在的不足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2.1 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历史、医院规模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小型医院人才严重匮乏,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一是人才来源本身不足,二是一些突出人才受事业发展或市场经济等影响,不断流失,纷纷向大医院或发达地区医院流动。特别是具有实际水平或专长的高级人才更为缺乏。

1.2.2 编制体制调整 随着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军队医院的人员、床位逐年减少,保障任务相应繁重。在这种形势下,为完成日常医疗工作,军队医护人员担负的工作负荷也将日渐增加。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是军队医院面临的新问题,也是日常医疗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1.2.3 私营医疗机构迅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营医院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个人诊所建立更加迅速,设备也相当齐全,形成了医院林立、私人诊所遍地开花的局面,使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军队中小型医院的绝大部分固有门诊患者被这些医疗机构争夺过去。造成了大病到大医院、小病到私人诊所的局面,把中小型医院逼进了夹缝中,给军队中小型医院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2 对军队中小型医院特色发展战略的思考

2.1 打造特色品牌 中小型医院只有坚持“小综合、大专科、创特色”的办院方针,从“针”字上下工夫,才能摆脱医疗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创自己的优势项目,用“小综合”来推动“大专科”的发展,用“大专科”来提高“小综合”的整体竞争能力,赢得患者、赢得市场。这与企业发展依靠拳头产品一样,即品牌效应。用品牌吸引患者,逐步扩大知名度,在局部形成与大医院抗衡的优势。

2.1.1 创新意识是创立品牌的前提 中小型医院一般属综合性医院,由于历史的原因,都是以内、外、妇等常规专业科室为主体,但这也是无法与大医院抗衡的致命弱点。必须打破常规,树立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坚持走创立特色专科的发展道路。要制定品牌专科发展战略,调整现行专业结构,进行医疗人才资源重组,确定品牌创立的“四专”思路,即“院有重点专科,专科有特色专病,专科有知名专家,专家有特色专长”。

2.1.2 拓宽服务领域是创立品牌的途径 中小型医院条件差,就诊人数少是事实,为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市场经济中拓宽服务领域,增加经济收入,因地制宜,发挥医院自身优势,如发展特色科室、增设科室(口腔、美容、理疗、中医中药等)。这样既可满足群众就医的需求,又可增加经济效益[3]。

2.1.3 人才策略是创立品牌的有利保证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医疗市场的一切竞争,包括技术、服务、营销等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的素质、综合人才的竞争。因此,中小型医院应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建立长远的人才培养滚动库,高额投资,重点扶植,为医院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2.2 搞好医院经营管理 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医院健康、稳步发展,管理是核心。新形势下,医疗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必然要转变旧的管理观念,采用新的管理模式适应和促进医院的发展。

2.2.1 增加收入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科教与人才建设;不断地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口碑,才能拥有众多的患者。增加服务项目,通过市场调研,根据患者需要,每年要开发一些有市场、社会经济效益好的新项目,成为医院新的经济增长点。购置高新设备,提高医院诊断水平,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以增强医院竞争能力[4]。

2.2.2 控制成本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包括购入、领用、固定资产消耗、报废等制度,严格管理,防止资产浪费和流失。降低成本,减少无必要的投入,健全投资科学论证制度,做好成本核算。如对大型投资项目,要做好市场调查、投入与产出预算、临床效果评估、回收期长短预测等。药品购入,要完善制度,增加药品品种,及时购进新药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高药品竞争能力。降低管理成本,撤并亏损临床医技科室,控制行政后勤人员;实行职能科室办公费用定额;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并狠抓落实;采取措施,减少行政费用支出,如接待、旅差等。

2.3 加强形象工程建设 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是医院建设发展的需要,是医疗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广大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渴望。其宗旨是“一切服务于病人”,方便患者,便民利民,提高医院整体水平,重塑医院新形象。医院是提供驻地部队医疗卫生保障并同时确保地方群众的基本医疗,坚持全心全意为我军官兵以及地方群众服务的宗旨为办院方向,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范化要求和高尚的救死扶伤的医德医风相结合,通过医护人员言行举止、服务质量的体现,创造一流军队医院。军队中小型医院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医院领导班子要有创新改革意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使命感。转换医院经营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机制,强调辩证的哲学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变“进来”为“出去”,“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护理质量为核心,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适应自己医院发展的规划,使医院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姜志高.军队中小医院建设发展思考.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2(1):40-41.

2 强文芳.试论新形势下军队医院经营之路.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2(1):10.

医疗机构市场调查范文4

医院市场部目前做了哪些工作呢?发传单、挂户外牌、以及进行车套广告的维护等。挂多少牌?做多少车套广告?以及内容如何组织,设计等?更大程度上应该是策划人员的宣传工作。而执行这些工作,更多的是要求体力活(很多单位是将类似工作直接交给广告公司来完成的)。本院的具体挂户外牌等工作,交给几个身手敏捷的人,应该可以搞定。

市场部是否能够正常运转?能开展有效的市场开发工作?决定于医院制定的市场思路、市场开发人员基本的素质高低和市场部管理水平等。如果说策划工作要求的是有创意,求新,侧重于文字表达能力、平面设计能力等方面,是点对面的宣传工作;那么市场工作则基本上是根据市场开发工作的需要,侧重于公关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是进行点对点的宣传工作;工作本身更多的要求市场人员较高的个人素质,以及较好的工作主动性、自觉性等方面。如果市场人员总是等着别人来安排其工作,同时其又不能很好的与人沟通,那么这样的市场人员原本就不合格。

一般单位用人,是因为“岗位”而选择“人”、用“人”;而我们现在的市场部工作是因“人”而设置“岗位”。如此,市场部工作怎么开展?市场部的业绩考核如何进行?

二、本院市场部的工作职能描述

1、调查市场、分析市场、总结市场规律,制定市场开发工作方向。

①、通过适当方式深入市场调查,分析、总结市场规律;②、及时收集本医院病人信息,进行客观统计分析,找准市场方向。

上述工作,一是为了更好的明确市场工作方向,二是检验市场工作的业绩。当然,对医院策划部来说,也有必要进行市场分析工作。

2、适当的时候,进行医院全员营销培训,逐步提高医院整体营销水平。

医疗服务营销,不同于有形产品的营销。产品营销,可能是与生产者关系不大的工作;而医疗服务过程是病人来医院后的具体医疗行为,涉及到医疗服务的各环节,联系到提供医疗服务的所有医务人员。如何让病人来医院接受比较满意的医疗服务,自然就涉及到相关医务人员的营销观念,以及具体的营销行为。

提高我医院医务人员的营销意思、营销水平,进行医院内部的营销培训工作、营销工作,有时候更重要。

3、客服工作。

规范医疗服务,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客服工作,提高医院现有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促进医院的良好口碑,从而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客户服务工作也是销售工作配套的惯例。

三、明确工作职能,有计划的有效率的进行市场开发工作

1、通过举办系列活动进行市场开发①、策划、组织、举办各种活动:如大学生青春期健康讲座活动(女大学生人流总是比较多),针对农村市场的大型免费体检活动,以及其他各种公益活动等;策划、组织、举办各种公益活动,对市场人员要求的素质更多。工作本身涉及到市场人员对相关政府职能部的公关能力,以及有效举行活动的执行能力,活动效果的分析、统计能力。

年后计划在湛江各高校,以及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有计划、有目的开展青春期健康讲座活动。为此,市场部还需要配备一名健康讲座人员。活动能成功进行,既是医院形象、医院品牌的进一步推广,也可以直接促进医院经济效益。

年后计划针对湛江农村市场,做进一步的市场开发活动。主要以乡镇、甚至有代表性的村为单位,组织一定规模的免费体检活动,或者专题讲座活动,进而发现病人,从而直接带来医院的经济效益。

适时组织、安排周边社区相关工作。

②、活动类人员要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医学类、市场营销类相关专业毕业,25岁以上,性别不限,沟通能力强,工作态度端正,团队意思强,从事市场开发工作一年以上,有医药、医疗器械,医疗市场开发工作经验优先。

待遇:底薪1000+提成工作计划:市场部安排2人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实施。

工作考核:按照计划开展活动的次数,以及开展活动的效果。

2、转诊类业务工作①、工作性质一方面是针对大的医疗机构的转诊业务,主要是大的医疗机构的收费高而病人相对承受不起的病人。这一块操作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我医院的收费也不低。

另一方面主要是针对小的诊所,门诊机构,大小药店等进行转诊业务工作。我院以前的转诊活动不大成功,我们更多的应该从自身找原因。什么样的人合适做转诊市场的开发?转诊患者的接待程序以及个性化的服务要求等等?以及我们对转诊医务人员的劳务报酬及时合理支付等问题。如果把转诊开发行为仅仅当成是下个通知给对方,以为通知到了就行了,其效果就自然不理想。至少,开展转诊业务工作要强调两点:市场人员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对转诊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能力。为了取得客户的信任,有些客户还要有计划的多次拜访。

②、转诊类人员要求: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年龄30岁左右,女性优先,沟通能力强,有兴趣从事医疗市场开发工作。

医疗机构市场调查范文5

【关键词】 中医药; 国外;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R1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62-02

1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

1.1 国外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情况

国外中医医疗机构主要分为中医、含针灸、诊所、中医门诊部,西医医院中医含针灸科、中医医院等。 这些中医医疗机构遍布全世界160多个国家或地区,在日本、朝鲜、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英国、法国、俄罗斯、奥地利、美国、加拿大、巴西、古巴等国家的部分医院均选择性设有针灸、推拿、中医科室或疼痛门诊,每年为数以千万计的各国患者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各地诊所数量差异较大,规模不一,科室设置迥异,在亚洲和欧美一些国家, 中医针灸诊所数量较多, 科室设置较全,通常配备中医诊疗常用的设施设备。 而在非洲、中医药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机构数量较少。德国大约每15 000人中就有1家中医或针灸诊所, 美国约有8 000多家针灸诊所,荷兰约有1 600家,法国约有2 800家,澳大利亚约有3 000多家中医诊所和近3 000家针灸诊所[1]。

国外的中医院数量较少 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些国家 新加坡约有20家中医医院。 近几年,德国、法国也陆续建立3所中医医院,均设有病床。在我国港澳台地区和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中药店内还开设坐堂医诊室[2]。

截止到2008年初,国外中医医疗机构有 5万多家 ,针灸师超过10万人 ,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名 ,每年约30%的当地人、超过70%的华人接受过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3]。从1987年到2005年, 我国为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54 700 余名来华学习中医药的人员。WHO在亚洲设立的 15 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有13个与中医药有关,其中7个设在中国[4]。

目前全澳有中医执业医生超过2500名 ,另有约3000名以中医为辅助医疗职业的从业人员。每年中医及针灸门诊人数最少280万人次。1985年法国的针灸师达7000-9000人,拥有近10个针灸专门学校,18个针灸、中医研究单位,6家针灸杂志,中医从业人员达 1万人[5]。西方人使用中医药的比例接近40%,50%的人受过高等教育,80% 以上病人母语为英语[6]。目前国际上中医药从业人员大约有30-50 万人[7-9]

1.2 中药业市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2009年我国出口中药产品销售额达到了8.3亿美元, 中草药贸易超过200 亿美元[4]。亚洲、北美和欧洲是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约占中药出口总值的2/3。这几个市场的中药出口近几年都稳步增长。2008年中药对亚洲出口4.86亿美元,对北美出口1.05亿美元,对欧洲出口9 270万美元,对非洲出口1 049万美元,对大洋洲出口889万美元,对南美洲的出口975万美元。目前,全球四个主要中药市场为东南亚及华裔市场、日韩市场、西方市场、非洲及阿拉伯市场。法国对中草药研究的力度低于日、美、德等国,每年用掉中草药达35 000吨左右[6]。中药在法国是不能作为药品进口的,目前一小部分中草药制品只能作为食品、营养品、补充食品等进人法国。较常用的中药饮片、中成药 ,以及针灸用品等均有销售。

目前 ,世界传统医学治疗市场每年达到 600亿美元 ,而且仍在不断增长。80%的非洲人求助于传统医学 ,而在中国、朝鲜、韩国和越南,传统医学已完全进入医疗健康体系。在发达国家,传统医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德国,77%的医疗单位建议病人用针灸治疗疼痛[3] 。中药产业规模小, 行业集中度低。中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

1.3 国外中医药立法

世界各国政府现在日渐意识到中医药学的重要性,积极推动中医药学在本国的发展。2006年召的世界传统医学政府论坛上,WHO和东盟力促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医疗体系,1996年美国批准针灸作为治疗方法。截止到2007年,中医药在中国、澳大利亚、阿联酋、泰国、越南、新加坡、加拿大、南非等8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合法地位。世界上有54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相关法案,92个国家颁布了草药相关法案。在朝鲜、 越南等国家已被纳入国家医疗保健体系,美国有42 个州对针灸进行了立法, 意大利、 奥地利、 巴西、 哥伦比亚等国也对针灸进行了立法,承认针灸的合法地位[3,5,7,8,10,11]。

随着中医药为更多的人接受,各国保险业也陆续将中医、中药、针灸纳入保险覆盖范围。韩国国家卫生保险制度中包括传统医学,政府在1980年将在韩国的中医称为“韩医”,允许其存在并纳入医疗保险范畴。日本于1976年经厚生省通过,汉方正式列入健康保险,210个方剂、140种生药在全国范围内被列为医疗用药(处方药),自1991年1月起,部分针灸费用可从医疗保险中支付。 2003年 9月英国补充替代医学委员会通过了中医跨行业注册,西草药、中医、印度传统医学、针灸等行业平等地参与立法注册,从而保证了中医的整体性和应有的法律地位。新的法令法规于2011年4月正式施行,成为第一个进行中医药立法的欧盟国家[12]。

1.4 中医药治疗病种

目前国外中医临床上主要使用针灸方法,中药的应用也正在逐渐增多。中医药治疗的病种较多,中医对下列疾病具有较好疗效:(1)呼吸系统疾病:如流行性感冒、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2)循环系统疾病:如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等;(3)消化系统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肠炎、药物性肝损伤等;(4)泌尿系统疾病:如慢性肾炎、非感染性尿频、尿失禁等;(5)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疾病、Ⅱ型糖尿病、肥胖症等;(6)免疫性疾病:如克隆病、多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7)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神经痛、弥漫性神经性皮炎、三叉神经痛、中风偏瘫、面神经麻痹等;(8)生殖系统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不育症、阳痿、、月经病等;(9)其他:;慢性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病等。

1.5 中医药教育

法国是开设中医私立学校最多的欧洲国家,也是开设中医私立学校最多的欧洲国家,2005年达到了40所,学制2-4年不等,每年培养的毕业生在500人左右[6]。法国就在7所医学院设立了针灸文凭,凡是应用针灸的医生必须获得由医学院颁发的针灸文凭。德国有中医学校几十所[13,14]。

国外中医药教育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与中国合作办学,引入中国优质的教育资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界的积极支持下,境外中医药教育发展较快。国外中医药教育现有1~5年各种学制,招生对象也包括一些医学专业人员,如医生、牙医、护士、治疗师、康复医学人员等;专业设置有中医专业、针灸专业、草药专业及养生康复保健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中国哲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医学史、证候学、中医诊断学、汉语、中药学、方剂学 、药用植物药、中医临床各学科、针灸学、推拿按摩、体育疗法、食疗与营养疗法等,总学时数约1800~5000h左右,主要为课堂教学,也有一定课时的临床见习和实习,全日制或业余。

1.6 中药研究

近年来,西方国家一些医药学术机构已开始重视中药的研究,以植物药为例,西方有40家植物药研究机构,500多个研究项目。在日本,许多汉方药企业建立的汉方研究机构从事汉方药物研究,建立了药材生产基地。在英国,Phynova公司以中草药为基础,开展抗感染和抗肿瘤研究。在意大利开展中医药治疗肿瘤、糖尿病的研究。估计有170多家大型国际制药公司在从事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药物的研究开发工作。美国NIH和艾滋病防治中心分别对300余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和有效成分研究,从植物药中寻找抗癌活性成分,取得了较多成果。俄罗斯在中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对中医药特别是中药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临床科研工作。国际上申请中药与其他植物药的专利数量亦在迅速上升。在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芬兰、新加坡、巴西、俄罗斯等积极开展中医药科研方法之研究、中医临床研究、疾病的中医疗法研究、中西医比较研究、中药药理及毒理研究等。

2 国外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医药学在绝大多数国家中属于非正规医学范畴,在西方发达国家仍然被归类为补充替代医学的一种, 在医学教育体制中均无合法地位。目前国内中医系统的杂志还没有一种进入美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医药学,虽然有许多国家建立了中医药、针灸学院,但课程设置多不完善,无材及考试标准,教育水平不高。

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尚未被国际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中医药也未进入国际医保主流市场,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缺乏,具中医药特点的国际标准规范尚未形成,中医药产品和企业国际竞争力弱,对中医药的基础性研究大都属民间机构活动,自然难以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国外针灸研究基本停留在临床疗效客观性,机理研究不够。

中药材饮片和制剂质量不稳定,影响临床效果[15]。中医药学在临床、科研、教育、中药等领域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我国中药产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我国中医药工业1300家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0% 以上,排名前10的企业销售额之和仅占整个中医药市场的23.7%, 而世界排名前20 的医药企业占据欧美市场的比重则达90%,占世界医药市场的比重达60%。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 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标准,与国外“洋中药”在技术含量、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差距明显。我国药用资源丰富,药用植物约有5000余种,但作过化学或药学研究的不过20%,600多种中药中不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药物,不能跻身国际市场。中药出口混乱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16]。

3 建议

3.1 加强国际中医药动态研究

应该建立一支研究“世界传统医学及中医药在国外”动态信息的专业队伍,系统收集、研究上述信息,作为领导决策的耳目、参谋与助手;成为中医药医、教、研、产、经、销机构的良友与顾问。

3.2 不断提高中药材及中成药质量、疗效

推出适合国际医药市场的中医药重点产品,如治疗疑难病症的中成药、养生保健营养型中药产品以及适合国外不同层次、不同科别的中医药人员学习需要的中医药学教材等。

3.3 拓宽与国外中医药交流渠道

在国外推广中医治疗,还需注意结合具体情况,比如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工作节奏等 ,来考虑疗程、中药剂型、中药品种等具体问题,与各国政府与机构合作举办国际或国外中医药大学,开展正规的中医药教育。

3.4 加强中医药涉外人员的培养 中医药走向世界需要一大批既懂中医中药,又熟悉外语及外贸业务的各种专业人才,包括市场调查人员、科研协作人员、合资管理人员、医疗教学人员、翻译写作人员、跨国经营人员等。因此,除中医学院原有专业外,有条件的科研、教学、医疗机构应注意开设涉外人员的培训班及专业。从而加速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

3.5 制订中药标国际标准

要成立专门机构, 组织专家制订符合中药特点的中医药标准,包括中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与再评价标准, 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及制剂的质量标准,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中药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等主要技术标准等,以形成以中国为主的国际认可的中药标准体系、中医药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审查标准和组织。

参考文献

[1] 王波.澳大利亚中医针灸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针灸,2008,32(6):226-230.

[2] 任硕兰,刘晓明,包文虎.国外中医医疗机构发展现状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5): 460-462。

[3] 刘德红,施永兴,陈继根,等.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贡献率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8):1752-1754

[4] 李泽庚. 段志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J]. 推动中医可持续发展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3):1-3,41

[5] 刘玉英, 靳全友. 中医药在法国发展概述[J]. 环球中医药, 2009,2(3): 237-238

[6] 张京红.. 澳大利亚的中医药市场与法规概览[J]..环球中医药,2009,2(1): 80-81

[7] 李红.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的特点和启示[ 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 21( 6): 359-361.

[8] 左言富.中医药在国外[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19( 3): 184- 187.

[9] 许小芬,胡正路.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 18(3):198-200,232

[10] 许中伟..西方国家中医药立法比较浅谈―在立法上针灸与中医药的分与合[J]..法制与社会,2007,.5: 366-367

[11] 李红 国外中医药发展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6:7-8

[12] 邢冲. 英国中医立法回顾与思考[J]. 环球中医药,2009,2(2):155-156

[13] 简柳军. 中医药在法国的现状与展望[J]. 新中医,2008,40 (12):107-108。

[14] 理查德•傅莱.. 中医药在德国的市场现状[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 7(2)::13-17

医疗机构市场调查范文6

这位负责人口中所称的“他们”就是开发移动医疗软件“春雨掌上医生”的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下称“春雨天下”)。而想不明白这一行业盈利模式的岂止君联资本,几乎整个行业和PE圈都对此问题深感困惑。

然而,网民们对移动医疗的热情接纳极大地鼓舞了PE的热忱。“好大夫在线”、“春雨掌上医生”、“全科医生”、“康康在线”,这些移动医疗软件的背后,都有一家或数家PE机构的身影。在这些PE眼里,移动医疗仿如一个未开垦的金矿。

据记者了解,目前有包括君联资本、蓝驰创投等十多家PE机构要么已经出手移动医疗行业,要么有了明确的投资意向。但对另一些PE而言,他们也愿意关注移动医疗这一新兴市场,但他们对投资很谨慎,目前只是“只看不投”的忠实观众。

不在乎盈利的PE

“我正跟投资机构谈话呢。”这是春雨天下CEO张锐接通记者电话后说的一句话。

作为去年11月22日才上线的一款软件,春雨掌上医生在运营之初便获得了蓝驰创投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到近期第二轮融资时,虽然企业还没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主动上门的投资机构却已纷至沓来。

张锐说,近日来他总是疲于应付这些投资人,每天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跟投资人打交道。

究竟投资人看中了春雨掌上医生的什么呢?是团队还是行业前景?

在创立春雨天下之前,张锐曾就任网易副总裁一职,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职业转变,这正符合许多PE的期望,但这并不是PE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在我们看来,医疗行业潜力巨大,每个人都渴望健康,而手机是最方便的随身工具,如果有一个公司能在手机上提供自诊或者挂号等服务,自然就会受到很多人的欢迎,解决大众就医难的问题。”某意向投资春雨掌上医生的投资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他们并不太在意春雨掌上医生能否很快盈利,而是他们能否迅速占领市场。

美国市场调查公司BCC Research的预测数据显示,全球远程医疗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98亿美元提升到2015年的230亿美元,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有望高达18.6%。

为盈利各想奇招

但是,PE要想在移动医疗领域有所作为并不容易,一不留神儿,PE的钱就可能打了水漂——如果企业不盈利,资本市场低迷,IPO前景黯淡,PE将向何处寻求退出机会?

作为2006年成立的移动医疗公司,好大夫在线网站已经在如何将移动与医疗相结合的道路上摸索了6年,但同样没找到中意的盈利模式。

如今,好大夫在线形成了以点评为主的经营模式,发展了几十万用户,收录了29万名医生,但在盈利模式上,好大夫在线依然没找到现实路径。

“如果说我们有什么核心竞争力,那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好大夫在线的创始人王航说,好大夫在线的产品主要有三种:第一是信息查询服务;第二是专家咨询服务;第三是预约挂号服务和电话咨询服务。其中只有电话咨询服务是收费的,网站据此和医生分成,其他的都只是看个热闹。

好大夫在线副总裁张熙曾用“很纠结、很痛苦”来形容公司对盈利模式的探索。

“我们从前至今犹豫的正是发展和盈利模式问题。”君联资本某投资人告诉本报记者,“如果未来做远程诊断与看病,面向患者收费,网站与医生分成,就会涉及到网络行医执照的问题,这是否合法,法律是否允许是个问题;如果面向医院收费,那么在医院之间能否实现公平,也将引发争议。所以,目前还很难找到突破口,移动医疗行业一时要想盈利恐怕还很难。”

盈利难,成为了困扰移动医疗整个行业的难题。

推出移动医疗软件“全科医生”的珠海市奥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CEO何方平说:“盈利模式总结下来有3种,一是广告模式;二是收费模式,由用户选择是带广告不付费,还是付费去掉广告;三是基础服务免费和增值服务收费。”但是,该公司迄今尚未实现盈利。

推出“康康在线”的移动医疗公司迈康信息也同样感到迷茫。其CEO李殿召曾公开表示说,公司经过分析认为,可能有4个途径可以挣钱:一是向医疗机构卖软件或通过出租网络平台来收费;二是同手机厂家合作,把移动医疗软件和手机捆绑,打造一种健康管理手机;三是和在手机应用的推广上是最有影响力的移动运营商合作,并向其收费;四是向普通百姓收费,但可操作性不高。

遗憾的是,虽然各企业都为取得现金流绞尽了脑汁,但至今也没见谁实现了盈利,这无疑将PE拉入了移动医疗发展的“瓶颈”当中。

冰火两重天

相比很多机构对看上去热闹的移动医疗的投资热情,也有机构非常谨慎,

“我们目前只关注移动互联领域里的游戏类公司。而且看的时候多,要投的时候就谨慎一点。”启明创司某合伙人曾私下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相比去年的火热,他们对移动互联行业已经冷静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