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交媒体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交媒体计划

社交媒体计划范文1

追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高等函授教育,通过邮寄教材、通信和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卫星广播电视教育,打破了传统函授教育的单一格局。第三阶段代为20世纪末出现的基于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具有双向交互性特征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我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中央电大”)也顺应了信息时代的技术变革和开放教育的大势所趋,开展基于网络的远程开放教育,并于2012年7月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可以看出,我国远程教育每一次的发展进步,都与现代传播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教学资源形式的现代化与多样化紧密相连,教学资源建设对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资源作为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基本要素,它同时具有支持远程教学、促进远程教学的双重功能,也是远程教育质量的保障和基石。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资源广义上应涵盖网络环境、计算机设施、包含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在内的各类教学媒体资源以及信息技术服务、学习支持服务等诸方面;狭义上教学资源主要指教学材料,当前,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材料具有多媒体特征,按照资源的承载媒介不同可划分为文字教材、视听教材、计算机课件、网络课程等。本文主要讨论狭义层面上的教学资源建设。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的内涵与特点

杨孝堂认为,多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是指在远程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专业教学规律,充分合理地确定各种媒体资源的建设使用方案,使各种媒体资源在使用时相互配合,发挥不同媒体的各自优势,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多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不同媒体形式的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及便于学生自主选择等方面。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应用远程教学平台等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数字化、交互式教学,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以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意识和习惯,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中央电大多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的具体方案

中央电大自1999年起开展“远程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以探索新的远程教育模式,其教学资源建设就采用了以印刷出版物(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电子出版物(课程教学音像带、CD光盘)和网上动态教学资源(电大在线教学平台)为辅助教学媒体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模式。

中央电大在建设和完善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制定了课程资源建设工作规程,使教学资源建设有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其多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设计思想、文字教材编写方案、视听教材编制方案、CAI课件和网络课程编制方案、教学过程建议与媒体使用说明等。其中,总体设计思想是指设计者在分析课程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对教学设计的要求,遵循多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的一般原则,提出课程在媒体选择与配合、教学方法与策略选择等方面的总体思想。文字教材编写方案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依据,具体提出文字教材编写内容的要求,拟定文字教材的编写纲目,并编写出样章。文字教材主要包括:主教材、实验教材、导学教材及学习参考等,类型分为合一型和分立型。视听教材的编写方案以文字教材的编写主干即各个知识点为依据,提出课程音像教材的内容要求,拟定音像教材讲授的具体内容,并依据拟定的内容合理地选择视听教材的表现手段。视听教材主要包括:音频教材(如录音教材、MP3等)、视频教材(如数字磁带、VCD、DVD、CD-ROM等),类型分为讲授型和案例、专题型。CAI课件和网络课程编制方案提出CAI课件、网络课程编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承载的内容、学习者的使用条件以及开发工具等。教学过程建议与媒体使用说明旨在说明各种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各种媒体教学资源完成课程的教学过程。基于上述教育资源一体化设计方案,中央电大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四、中央电大多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的实践经验

1.课程组是多媒体教育资源建设的核心和品质保证

按照中央电大教学资源建设要求,课程组应该由学科专家、远程教育或教育技术专家、经验丰富的教学人员、教材编辑人员和技术人员构成,组内分工包括课程组组长、主编、主讲、主持教师、教学设计人员、编辑制作人员等。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课程组严格按照既定的多媒体教育资源的一体化设计方案和流程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和共同协作完成。

课程组的工作直接决定着该课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学科专家负责对课程内容进行把关,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远程教育或教育技术专家负责设计出符合课程内容和学习特点的学习活动和资源呈现方式,使课程目标更好地得以实现,使课程的教学设计符合远程教育的教学规律。教材编辑和技术人员要了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课程教学要求,了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较高的制作和编辑水平,并参与一体化方案的研讨,能根据多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方案,配合课程组组长、主编、主讲制定多媒体教学资源编制计划,完成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编辑、录制和出版工作。

2.开好“三会”是保证教育资源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教育资源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三会”不可缺少:(1)大纲研讨会,便于确定教材的基本框架内容,为教材的编撰打好基础。(2)一体化设计方案研讨会,便于确定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等各媒体教材的配置情况,统筹各媒体之间的相互关联。(3)教材审定会,主要由编辑对教材提出修改意见,如教材的体例层次、语言文字要求、专业名词的统一规范、版权问题、量和单位的统一以及插图等。课程组及有关部门只有认真开好“三会”,不流于形式和过场,才能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3.精心制作是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成品的保障

社交媒体计划范文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20-01

多媒体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它作为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化为直观的教学信息。因此优化教学过程必须先优化多媒体设计,教学实践表明,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进行优化设计,更能优化生 物教学。那么,怎样设计多媒体呢? 

1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的功能选择、应用多媒体 

生物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借助媒体传递知识信息的过程。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设计多媒体必须 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的功能来选择。如初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个概念(光合 作用)、发展一个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一个写法(光合作用公式)。根据这个目标和媒体的功能。我选择的逻辑思路是(1)在教学中首先演示三个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淀粉 和氧气)、条件(光和叶绿体)。从而,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2)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观看光 合作用的录像片,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分析出光合作用包括物质转化过程和能量转化过程两个方 面,得出光合作用的实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投影片醒目地打出光合作用 的公式,使学生熟练地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这样由实验提供“现象”,录像深化“概念”,投影示范“公式 ”。在课堂上我将多媒体在目标导向下协调配合、各展所长、互为补充,运用多种手段方法向学生传递知识信 息,使学生感知全面、理解深刻,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

2根据不同课型的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组合多媒体 

在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组合并不是随意地凑合,而是要根据不同课型的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过程去组 合。现将常见课型组合媒体的方法介绍如下: 

2.1绪言课:其关键是使学生懂得生物研究什么和研究的意义,怎样让学生爱上这门课。组合媒体:(1)用实 验展现一些有趣的生命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2)用投影片和录像片提供史料。介绍生物科学史和成 就。与此同时,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3)生动、具体地讲述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及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学生 的学习信心。(4)板书学习要点。 

2.2形态结构课: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形态结构课是上好生理功能课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 位。(1)传统媒体:挂图、标本、模型等直观媒体,能够提供具体形象的教学信息。对上好形态结构课是必不可 少的。(2)电教媒体:投影、幻灯、电影和录像等电教媒体,能够克服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化静为 动;提供信息量大、图像生动、音响逼真。(3)通过板书、口述、习题等形式对形态结构课的知识加以整理和巩固。 

2.3生理功能课: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生理功能课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如何设计多媒体突出教 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尤为重要。为此,我运用了组合媒体:(1)用语言配合投影片准确地讲授生理特点。并 用投影板书进行分析、强调重点。如家鸽的双重呼吸特点。运用此教法效果良好。(2)通过录像对较抽象、较难 理解的生理现象进行具体化、形象化演示。 

2.4理论课:理论课是高中生物知识的核心,它起着贯穿全书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 理论的内容,产生过程和应用,又要培养他们观察、综合归纳、演绎推理的能力。此教学任务组合媒体易于完 成:(1)运用投影、实验、模型、图表等展现理论产生的典型事实。力求变抽象为具体。(2)运用语言质疑引导 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作深入地分析。并用演绎推理或类比的方法作出科学判断。(3)用录像片介绍科学家发现真 理的事实。使学生受到熏陶。如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孟德尔经过整整八年的不懈探索所揭 示的。其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在教学中先通过投影片介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提生理论的事实。 然后结合图解,由现象到本质地分析豌豆的遗传特点。介绍有关生物术语。力求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实现 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最后科学地导出遗传基本规律。 

2.5实验课:实验课要引导学生动脑、动手、独立操作,才能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提高分析观察能力 的目的。为达到此教学目的,我这样去组合媒体:(1)指导学生重点阅读教材,使其掌握实验目的和操作要领( 2)用语言或板书进行质疑,了解学生对实验的准备情况。(3)用录像片示范基本操作、展示装置结构,提示实验 步骤。(4)用投影片分析实验原理,指导填写实验报告。 

2.6单元习题课:一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必须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练习不同形式的习题,使学生掌握 和运用已学的知识。组合媒体的要点是:(1)用投影片浓缩单元教学内容。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2)用板书提 示重点、难点或易出错之处。(3)采用笔、口、板书、投影等多种形式结合进行练习。(4)设计小型书面测验题 进行教学反馈。评价教学效果。 

社交媒体计划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远程教育;视频;音频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接受教育的渠道日益多样化,远程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极大地解决了教育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问题,对于促进教育的公平也有重要意义。而远程教育的开展离不开软硬件设备的支持。多媒体远程教室作为构建远程教育体系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规划与设计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远程教育系统功能的发挥。因此,加强对多媒体远程教室规划和设计的研究不仅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而且是网络化背景下不断完善远程教育体系,拓展网络教育平台,加强网络设施建设的重要步骤。

1 多媒体远程教室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多媒体远程教室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远程学习者与高校教师的教学,因此其规划与设计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不能偏离既定的目标

1.1 多媒体远程教室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则

具体而言,多媒体远程教室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坚持开放性与标准性相结合。所谓开放性是指多媒体远程教室在规划与设计要具有很强的兼容性与延续性,具体的设计不能为产品或厂家所限,要有实时更新的空间。而标准性则主要是指多媒体远程教室的规划与设计要严格依据国际国内标准,而不能随意设计与规划。

2)坚持实用性与经济性相结合。一方面,多媒体远程教室是为了方便广大学习者学习,因而必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才有其实际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远程教室的修建、管理与维护均耗资巨大,因而在规划与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成本问题,要在确保实用性的基础上节约成本,对于关乎远程教室功能发挥的设备,不仅要有,而且要选择高质量的材料或设施,对于可要可不要的,要坚决摒弃,这样才能提高多媒体远程教室规划和设计的实效性。

3)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进行多媒体教室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为了追求先进而运用过于复杂的技术,而是要考虑到操作上的便利,要方面学习者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如在界面系统方面,尽量使用中文系统,而不能为了追求原版而弄成英文版的。第四,坚持稳定性与可调整性相结合。多媒体远程教室规划和设计必须坚持稳定性的原则,如果教室软硬件设施都不稳定,长期有效的远程教育势必难以开展。同时,设计中也需要为其留出必要的调整与发展空间,这样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可以及时调整。

1.2 多媒体远程教室规划和设计的主要目标

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建设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而我国也有自身的特殊情况,因此在多媒体远程教室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具体的目标:

1)起点要高。一方面,在软件系统方面,要保证先进性;另一方面,在硬件系统方面,也要保证稳定性与延续性,这样才能实现国内远程教育的大接轨,才能与国际接轨,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获得发展。

2)以实用、稳定与先进为基本方针,根据实际教学的需求,在系统高度集成、总体优化与安全稳定可靠三方面下功夫。

3)性价比要高。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住现代网络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充分考虑功能的扩容性和技术的升级性。

2 多媒体远程教室的设计方案

为了推动多媒体远程教室规划和设计的规范性,一般在开始投入建设前,都必须要有详细的设计方案。这是实现多媒体远程教室规划和设计规范化与科学化的必要途径。就设计方案而言,可以从整体设计、集体的系统设计以及系统讯号的处理三个方面着手:

2.1 总体设计

由于多媒体远程教室中学习者面对的是屏幕,因此教师可以坐在控制台前自由的操纵着各种设备,并通过扩音系统作一些必要的讲解,教学过程生动、直观,学生们注意力容易集中,理解的快,记忆更加深刻。而要达到以上效果,在总体设计上要求多媒体远程教室必须具备以下功能:第一,投影视频信号,主要用于播放录像机、dvd 的相关内容。第二,投影计算机的数字信号。主要用来进行计算机教学、培训与演示。第三,声音与画面输入与采集系统,方便学习者与教师在网上面对面交流。

2.2 具体的系统设计

一般而言,为了使设计具体化,可以把多媒体远程教室划分为五个子系统:中央控制子系统、常规多媒体子系统、摄像和视频切换子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灯光音响子系统。对于每一系统的设计都有其具体的要求:

2.2.1 中央控制子系统

中央控制子系统是整个系统设计中心,是

其他子系统得以运行的前提。一切媒体设备的调用、控制、管理等复杂过程都离不开高性能的中央控制系统。因此,在选择控制系统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稳定第一。稳定的中央控制系统能简化操作,保证各种设备按部就班的工作。第二,要关注系统的开放性与兼容性。目前国产的中央控制系统大多稳定性较差,建议可以采用国外的相关产品。

2.2.2 常规多媒体子系统

常规多媒体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完成日常教学与讲座。一般而言,这一子系统主要由投影机、电子白板、实物展示台、计算机、rgb矩阵、rgb分配器等组成,并有笔记本电脑的相关接口。具体操作中,两台投影机分别显示相关内容,投影机由中央控制系统通过串联端口控制,电子白板通过rs—232 串联端口连接到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负责控制白板在不同电脑间的切换。

2.2.3视频切换子系统

视频切换子系统一般包括摄像机、录像机、监视器和音视频矩阵等设备,主要用来完成多路视频的切换与选择,录制高清晰度的教学实况及教学内容,并进行网上直播、广播与点播。具体而言,一般需要三台摄像机拍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场景,每台摄像机需要配备变焦镜头与云台,以通过云台镜头控制器进行摄像控制。而音频矩阵主要用来处理相关的音频文件。

2.2.4 网络传输子系统

网络传输子系统也是远程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在于实现教学实况与教学内容的远程传递。一般而言,网络传输的实现方式分为硬件式(即配备视频会议终端)与软件式两种。硬件式传输速率较快,图像清晰度较高,但价格相对昂贵;而软件式对图像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速度、清晰度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其扩充性较好,灵活性较高,在实际的设计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2.5 灯光音响子系统

相对而言,灯光音响子系统是一个辅助系统,主要包括dvd、话筒、功放、调音台、混响器和音箱等设备,其功能主要在于配合教学和与摄像。一般而言,灯光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如投影教学、非投影教学、现场摄像等) 进行自由调节,以满足不同需求情况下照度及色度的需求。

2.3 信号处理

信号包括图像信号与声音信号两类。所谓的图像信号即指的是计算机信号和视频信号,其中视频信号包括摄像机所拍摄的现场图像信号,录像机信号,以及实物展示台信号。所谓的声音信号指的是有线话筒、无线话筒信号,录像机、有线电视等设备的音频信号,计算机的音频信号等。信号的处理渠道是多媒体远程教室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工作。因此,在规划与设计中,必须对信号的处理方式、信号的流动渠道进行必要的规范,这样才能使整个多媒体远程教室系统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刚,张霖.多媒体远程教室的规划和设计[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社交媒体计划范文4

(一)增强现实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1.增强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增强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摄像装置摄取使用者提供的识别卡片,捕捉卡片提供的信息、卡片的位置和活动情况,对捕捉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把摄取的真实图像信息和卡片识别信息经过技术处理后生成的虚拟3D图像一并通过显示设备呈现出来,通过使用者对卡片的触碰等,控制行为产生不同的效果,最终呈现出现实场景和虚拟影像的实时互动叠加(如图1所示)。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依赖于包括图像识别、空间定位、虚拟现实、计算机图像在内的各类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其中,图像识别技术识别使用者提供的各类真实信息,供计算机进一步处理;空间定位技术能够准确捕捉并识别卡片转动或移动的信息,为在投影平面中的映射位置添加虚拟信息提供依据;虚拟现实技术为建立一种同时包括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两种要素的环境提供了可能;而计算机图像技术则能够给使用者提供更加逼真的视觉效果。正是有了多种相关技术的融合使用,增强现实技术才能将计算机所生成的虚拟物体、虚拟场景或相关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情境当中,将用户所感知的当前现实情境进行“增强”与“扩张”,按照用户的要求将计算机产生的虚拟内容实时叠加到视频流,将三维虚拟物体放进用户的环境中。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系统模型更具灵活性和真实感。用户通过增强现实置身于虚实难辨的情境中,自身与真实世界的联系仍存在,这种交互方式增加了用户的沉浸感。2.增强现实技术的主要特点增强现实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现实和虚拟的自然融合。将显示器扩展到真实环境,使计算机窗口与图标叠映于现实对象;让三维物体在用户的全景视野中根据当前任务或需要交互地改变其形状和外观;对于现实目标通过叠加虚拟景象产生类似于X光透视的增强效果。第二,虚拟图像以三维形式呈现。通过对识别卡片信息的技术处理,利用计算机产生三维空间图像,用户对虚拟图像的可操作程度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和自然,为虚拟与现实的融合提供有利条件。第三,现实和虚拟的实时交互。使交互从精确的位置扩展到整个环境,从简单的人机屏幕交流发展到将自身融合于周围环境中。交互性不再局限于具体明确的位置,而是扩展到整个环境,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真实活动调整计算机产生的增强信息。

(二)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架构

1.传统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不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有多媒体教学环境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不能满足微格教学的需要。为了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往往需要被实况录制下来。传统的多媒体录制设备,只能单纯地录制视频和音频,无法多维度地录制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第二,不能实现优质精品视频课程的制作与传播。对于优秀教师的讲课实例,通常都需要拍摄成精品课程以进行评比或资源共享,现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到多种多媒体设备,传统的拍摄手段已经无法完美地诠释课堂教学的精华。第三,不能满足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广泛利用。受教学场地的限制,现有多媒体教学系统只能满足少数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如何更经济、更有效地扩大受众面积,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效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第四,不能实现学习者对复杂抽象实验内容的学习要求。现有的多媒体技术不能实现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真正交互,较为复杂抽象的理化生实验教学内容难以被学习者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而基于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2.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针对传统多媒体教学环境在示范性、共享性和演示性等方面的缺陷,基于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通过配合使用电子白板和自动视音频录制设备,解决教学示范性问题;通过以云存储资源服务器为中心的网络通讯技术,解决教学资源共享性问题;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解决教学演示问题。解决示范性和共享性问题的工作模块包括:①使用电子白板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完成基本的教学活动;②利用自动捕捉设备对教学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和录制;③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实时广播,与远程学习者互动交流;④对录制的教学活动进行编辑、加工,制作成精品视频课程,并通过互联网实时。解决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示范性、共享性和演示性问题,不是单一技术设备的叠加运用,而是根据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加以综合设计与运用。例如,有些教学内容强调对学习者感知能力的培养,重视示范和演示;有些教学内容则强调学习者的互动交流和共享。3.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使用使用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首先要进行前端需求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即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并确定教学过程的基本流程。分析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多媒体教学材料(识别卡片)。根据所确定的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选择偏重示范演示或偏重协同操作的识别卡片。识别卡片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后续信息的采集、处理、呈现以及互动等教学过程的展开。同时,依据教学过程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多媒体设备,支持教学活动的实施。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识别卡片和多媒体设备,随后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传统课程的教学实施偏重示范演示,实验类课程的教学实施则偏重互动操作,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识别卡片实施不同的操作,以呈现不同的效果。对教学效果的测评,也主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教学内容方面主要考核识别卡片的选择和功能是否得当、有效;教学过程方面主要考核在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情况。通过考核,可以丰富教学材料,完善教学过程,不断提升整个教学环境的利用效果。图2显示了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具体使用流程。教学演示问题是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的核心,需要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来实现。具体的流程包括:①视频设备采集识别卡片上的信息,通过增强现实软件系统地处理信息,将真实的图像和生成的三维物体图像呈现在显示设备上;②教师讲解的同时,配合变换识别卡片的角度和触碰卡片上的标记,显示设备上就会呈现出三维物体的不同角度,可以与三维物体进行互动;③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整个增强现实教学环境下开展的学习活动录制下来并进行编辑制作、网络直播互动和后期点评。增强现实教学环境的主体如图3所示。通过视频采集设备获取教师手中识别卡片的信息,通过增强现实软件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后,将多媒体教室中的现实环境和教师的真实影像信息与经过处理后生成的虚拟三维图像一并呈现在多媒体显示设备上,教师通过现场讲解,加以对识别卡片的触碰等控制行为,在显示设备上产生虚实结合的三维效果,最终呈现真实场景和虚拟影像的实时互动叠加,为学习者呈现实时、互动、虚实结合的立体教学环境。也可以将整个教学活动的资料进行多媒体编辑,利用互联网设置为教学云资源,以实现点播或直播的功能。远程学习者也可以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实现远程学习者与教学现场及其他远程学习者之间的三方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共享多媒体教学环境和学习资源。

二、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应用和意义

(一)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应用

基于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最大程度地提供了对复杂抽象甚至涉及危险的实验内容的教学支持。比如,物理实验中涉及很多宏观的、抽象的实验教学内容,生物实验中则涉及很多微观层面的教学内容,化学实验中更是涉及不少危险的教学实验内容。增强现实技术具有现实和虚拟自然融合、虚拟信息三维动态呈现以及现实和虚拟实时交互的特点,恰好弥补了现有多媒体技术的不足,将复杂抽象的实验内容通过技术处理,制作成相应的识别卡片(如图4所示)。在进行这些实验内容教学时,可以利用相应的识别卡片,通过使用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为学习者呈现更加贴切的学习资源,实现学习者与抽象学习内容的真实交互,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基于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在笔者所处的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得到了初步展示和使用,主要应用涉及基础物理和电子电路实验两个课程。本文结合设计的应用框架对两门课程进行了尝试性的实验。学生普遍感觉新颖、生动、有吸引力,直观教学效果良好,更深层次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通过对两门课程的教学实验,笔者认为,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环境支持的侧重点也不同。针对传统课程的教学活动主要解决示范性和演示性问题。例如,在基础天体物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对天体温度、密度、光度、化学成分的分析以及天体间彼此运动现象规律的分析,乃至黑洞相关知识的讲解,与较为直观的化学、生物知识不同,此类教学内容呈现虚拟、抽象的特点,是教学的难点。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以说教为主,缺乏示范演示,即使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也很难实现较好的呈现效果。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恰能发挥其优势,弥补教学不足。针对实验类的教学活动,则主要解决演示性和操作性问题。例如,在电子电路实验教学中,涉及电路设计、电子仪器的操作以及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等,不但需要大量的动手操作和学习者的相互配合,还涉及部分危险的实验项目和其他难以开展的实验课程。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使用,不但消除了操作的危险性,节约了设备资源,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注意力的持久性。目前,基于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初露锋芒,正在迅速发展。笔者认为,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使用,是在整体教学设计的指导下,加以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的配合,发挥增强现实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弥补教学过程中示范性、共享性和演示性的不足,是辅助教学活动的环境保障和技术支持。

(二)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意义

第一,创设了新型情境教学环境。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要求创设现实世界的真实场景与个体的交互环境,学习要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展开,如果创设的学习环境脱离现实世界,情境教学就毫无意义,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情境学习认为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比所谓的一般知识更有用,要求知识在真实的环境下呈现[14]。也就是说,情境教学环境注重知识构造的情境性和真实性,注重强调学习者在现实环境中获取知识的效果,因此,情境教学环境的关键在于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而增强现实多媒体教学环境为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提供了技术条件,它能够快速定制复杂、逼真的情境,较少受物理条件、经济条件等的束缚,能够通过叠加扩增内容的方式适时提供支撑,是辅助开展情境学习的理想工具[15]。第二,解决了复杂抽象实验教学的困境。在理化生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具昂贵且易老化、实验本身具有危险性等问题成为实验教学的最大限制,而单一的多媒体课件,则有体验感不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问题。将虚拟现实发展到实景体验的增强现实技术,为复杂抽象的实验教学提供了新途径,使复杂抽象的理化生实验内容不再是课件上的简单图片,而是可以实时互动的三维模型。增强现实为揭示一个模糊的现象、演示一个复杂的规律、解释一个抽象的科学原理提供可能。另外,抽象数学问题的可视化模拟等也具备与增强现实技术有机融合的条件。第三,提供了互动协作的学习条件。教学环境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互动协作的条件。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对教学过程进行辅助支持,对教学资源进行后期处理,不但为现场学习者提供互动协作的机会,也为远程学习者提供了实时互动的可能。增强现实技术构建的虚拟物体储存在计算机中,呈现于计算机的输出设备,具有虚实融合、信息三维动态呈现以及现实和虚拟实时交互的特性,使学习者具有极大的自由度,便于学习者进行实时交互交流和深度沉浸,同时也有助于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小结

社交媒体计划范文5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性质及学生特点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引言: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众多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进行了应用,保障了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其中,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来讲,主要采用的是信息化教学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性质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进行全面性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使得新型的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方式被重新进行设计,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众多新型高素质、高效率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性质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

时代的发展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性在增强。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来讲,它在新的形势下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方式、艺术类课程知识来进行融合性的教学,最终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实践类型应用人才。原因在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与艺术类课程需要进行有效融合,使得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内容获得丰富。但是,许多学校以及众多的教师没有开展好这种融合性的教学,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自主性,培养自己的才干和素养,使得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新型复合数字媒体人才[1]。

二、进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2.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需要应用有效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使得学习的质量和水平获得提高,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和进步打好基础。比如:我们以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中的《版式设计》为例子进行具体的说明。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将众多的课程元素融入到《版式设计》学习中,使得学生不断对于其中的知识进行学习、探究、拓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品味,使得他们充分对于这些资源内容进行积累,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渐渐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版式设计》中知识的实践化应用。同时,良好实践化设计比赛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将会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需要定期举办有关方面的比赛,使得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提高自身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综合素质[2]。

2.2优化教学的方法

对于教师来讲,需要应用多种方式来进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最终使得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具体来讲,第一,有效的应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展好微课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应用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才干。比如:我们以PPT的设计为例子进行具体说明。教师应用以上的方式可以对于PPT设计中的风格、样式、首页、页面之间衔接的特点等进行有效性展现,如:设计的形式法则、编排设计的特点、视觉的流程等进行有效性展示,使得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实践化学习。这种方式的应用易于学生理解、学习和沟通,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从前到后、从简单到容易进行有计划的学习。第二,教师需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有效性学习,增强对于学习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实践化应用。

2.3调整课程的目标

教师需要对于原有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比如:充分的结合众多的实践例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学习的质量和水平。如:我们同样以版式设计课程为例子进行具体说明。教师可以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方式将众多的影视剧和动漫作品作为教学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思考、然后进行这些素材的有效性版式设计实践,训练学生的实践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这种实践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性巩固,提高教学的效果,充分实现新型的教学目标,即培养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实践化人才。结论: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路进行探索,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的功能和作用,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学生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学生的职业发展打好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剑.高职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S2:119-120.

社交媒体计划范文6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角色设计;影响

一、数字媒体艺术对三维动画角色设计的影响

(一)数字媒体艺术让三维动画设计在传统设计上的突破

传统的三维动画角色设计,我们用的手工绘画,整个设计的过程从绘画到转换设计,或者修改,都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现在有了数字媒体艺术,我们能够通过电脑科技来进行设计绘画,需要修改的设计相比起传统的手绘设计更加方便,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在设计上我们也能够随意缩放,这样就会让设计得到更精细的效果。传统的动画设计更考究的是设计者的绘画技术,而数字媒体艺术更注重的是设计者的思想和设计方向,有了数字媒体艺术的支持,设计者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所以,数字媒体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技术,对于如今的三维动画角色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数字媒体艺术让三维动画设计的表现形式

媒体技术能够将声像等多种传达形式作出一个很好的结合,让我们告别了单一的图像、文本或者音频。作为艺术语言的表达形式,如今已经朝着多元化发展的方向迈进。现在的动画设计能够融入多种不同的元素,从而让动画更有艺术魅力在表现的形式上也不再单一。比如色彩设计上,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黑白的,而是色彩多样的,在一部动画上能够结合不同的场景配有不同的背景音乐等等。这就是数字媒体艺术为动画设计所带来的多样化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让动画设计更有感染力。对于传统的动画设计而言,感染力的突破就是一大发展,也只有数字媒体艺术才能够展现的效果。

(三)数字媒体艺术让三维动画设计有了动感的效果

数字媒体艺术和三维动画设计的相互结合使得动画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有了数字媒体,设计者的设计就不再是空想,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能够让动画的设计和制作不断发展,效果也越来越突出。因为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我们对动画效果的追求,曾经的二维动画已经逐渐失去市场,三维效果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更有动感的动画效果。以前我们所看到的动画人物,无论是形态还是表情方面,都是比较僵硬的,但是现在数字媒体艺术跟动画设计的结合之后,我们所看到的效果更加多样化,人物形态和表情更加丰富真实。另外我们还可以在一些电影上看到动画的插入。由此可见数字媒体艺术大大丰富了三维动画的角色设计,对于动画设计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动画设计的实际应用

在我国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才第一次数字媒体,此时数字媒体艺术已经在发达国家的设计领域取得飞跃性的进展了,但是我国虽然接触的时间较短,却在动画领域的设计中开始使用数字媒体技术了。数字艺术广泛的应用与我国的各个领域之中,电影领域、电视节目制作都取得了深刻的进展,同样是发展迅速的动画产业,三维动画设计与数字媒体艺术结合似乎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有许多案例可以参考。

(一)三维动画角色广告中数字媒体艺术的影响

广告推广应该是我国三维动画设计领域里面非常重要的业务。广告本身具有时间段、需要引人注意的特点,三维动画设计的成本较低,色彩较为明艳,能够在短时间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三维动画设计在视觉广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字媒体艺术对动画广告的影响多为科技要素的应用,充分利用数字媒体中的表现媒体对视觉冲击的效果,同时在短时间内把内容传输到目标受众的眼中,这都依靠动画设计中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年轻的一代都是看动画长大的一代,使用动画设计进行广告的推广业务,还能够保证广告的形式的贴近性原则,让年轻人乐于接受,自然而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游戏动画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的影响

今年来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许多领域的发展,其中游戏领域呈现出很好的势头,如今的中国社会已经对游戏产业的没有偏见了,以此游戏领域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游戏都需要进行相应的CG设计。CG的设计不止设计开头的LOGO设计还包括了开头与中间的过场动画,有时候还需要进行人物,游戏内物品,游戏背景等设计。在游戏中的动画设计也深受数字媒体艺术的影响,为了表现游戏内虚拟世界的质感与细腻感,需要用到感觉媒体,让每一个游戏中的人物活灵活现,让每一游戏中的场景美轮美奂。

数字媒体艺术已经很好的融入到了动画创作当中,这种动画的表现形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动画创作更加多样化。这也促使动画创作的形式发生了变革。现如今,很多的动画制作公司都已经意识到了数字媒体技术对动画制作行业的重要性。三维动画以及虚拟现实渐渐取代了二维动画的市场。因为三维动画可以更加自然的表现出人物形态,动画人物的表情也更加的丰富。数字媒体技术使得动画创作更接近生活,大大丰富了动画设计。

随着数字媒体的大力发展,三维动画角色动画创作也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面不断发展。这不但使得动画创作具有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同时也使动画创作更加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数字媒体艺术对三维动画中角色设计创作所带来的影响做出了简要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沿儒. 数字媒体技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分析[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

[2]孟威.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