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小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小结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结构识图;技能培养
1 为什么要提高识图能力
一般而言,建筑专业以“培养一线的建筑项目项目施工人员”作为自己主要的培养的目标,以项目造员、质检员、资料员、施工员以及监理员等作为主要的就要岗位群。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是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地读懂施工图纸中的工程语言,并能够进行现场资料编制或是现场施工管理,以避免因读不懂图纸而使建筑工程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结构识图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2 结构识图类课程的现状分析
学习的初级阶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对建筑结构基础制图知识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兴趣,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复杂化和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就会认为基础识图和专业识图是两部分互不先关的内容,因此没有对两者给予极高的重视。有的学生的识图学习只是停留在基础阶段,只依靠基础知识的学习就能够获得一个不错的成绩;而有的学生则忽略了基础识图知识的学习,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识图知识就可以了。这些想法都会造成教学实践与教学理念的严重脱节,对学生专业识图能力的培养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通常而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识图中所涉及到的图纸无外乎建筑施工图纸、结构施工图纸、设备施工图纸以及装饰施工图纸这几种类型。但有的学生单单只认识建筑施工图纸,导致了学生专业识图能力的片面化、表象化,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3 如何提高学生的结构识图能力
对于学生结构识图能力的培养而言,建筑工程施工图的绘制是最为重要的一种练习手段。在绘制建筑工程图纸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熟悉各种制图标准,搞清楚建筑施工图的形成模式和图示方法。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建筑工程施工图形成主要是以动画教学方式为主。在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之时,教师要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完成具体的施工图设计项目,如完成绘制“我的家”建筑施工图任务。教师要对施工图的具体设计深度、大小、图纸张数以及图纸标注等都要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家是一种什么样的建筑,是平层、多层还是别墅,是农家小院式的亲民建筑还是环保生态的绿色建筑。此外,还要学生对建筑物的具体建筑面积、户型、层高、外形、材料、颜色等进行想象。通过“我的家”工程图纸的绘制,就会形成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现如今,以考核识图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指向灯。传统的考试内容主要是以理论考核为主,不能对学生全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核,而现在的考核方式则降低了理论知识所占比重,将较大权重的考试成绩分配到了学生平时的识图读图过程中。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考核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避免了学生考前临时突击现象的出现。总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建筑行业的一线人才,工程的建设离不开图纸的指导、图纸的完成与解读又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所以熟练的绘制与解读施工图纸是每一个技术人员所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制图、识图能力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建筑施工与构造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系统性,因此学习难度也较大。再加之现代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新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方式也陆陆续续出现,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调整专业教学理念和教学课程,以适应现当代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学校仍然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墨守陈规,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的脱节,从而严重影响到了学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在教学中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和手段,并通过“教、学、做”加强学生对施工图的理解和识读。如在建筑构造和识图项目教学中,以学校实验中心楼图纸为案例,分为基础和地下室、墙体、楼地面、楼梯、屋面、门窗、变形缝七个部分。在老师指导下识读相应构造内容并进行现场对照大量观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在实训周以学校另一座建筑为例,要求学生分组分别通过丈量测绘出各构造施工图。另外还安排学生按照构造图要求用卡纸、草板纸、塑料板、三合板等材料,在模型制作室按比例缩小制做成建筑模型。再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和识图项目教学中,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板式楼梯) 的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柱、梁、楼梯等结构件,每个构件又涉及施工图识读、图纸会审、钢筋下料、脚手架搭设、混凝土施工等任务。其中结构施工图的平法标注是难点和重点,其要求学生要明确柱、梁、剪力墙、楼梯等结构件中钢筋的详细构造,进行钢筋抽样,列出钢筋表,并计算各种钢筋的下料长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建筑识图能力,高职院校就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高职院校在选用建筑图纸的时候要选用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典型图纸,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和制图、识图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建筑结构识图课程与建筑材料课程、施工课程等先关专业课程的联系,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晓丽.关于提高学生建筑工程识图能力的建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4).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小结范文2
关键字:铝合金模板、早拆架、受力分析、模板拆除、安全可靠
引言: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模板量也越来越大。目前木模板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多的周转材料。但随着低碳节能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减少木材的用量,保护森林资源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于是铝合金模板作为一种新型工艺材料,已在成都、武汉、深圳等地得到运用,但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砼仍然存在一些质量通病。如何选择合理支撑体系,确保模板架体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确保结构施工安全。本文将以一栋26层高层住宅楼为例讲述从铝合金模板早拆架支撑体系的受力分析研究模板拆除方法。
1、铝合金模板早拆架支撑体系设计
本工程铝合金模板早拆架支撑体系设计如下:
梁、板、柱、墙模板为定型组合铝模板。梁、板模板支撑采用外管为φ60×2.0 L,内管为φ48×2.0 L的可调节钢管支撑。标准层梁最大截面200×650 L,楼板最大厚度为100 L。可调节钢管支撑楼面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楼面板,楼面龙骨,转角型材和支顶。墙身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墙身板,穿墙螺丝,钢背楞,K架板。铝型材(型号6061-T6);钢背楞(Q235)
2、铝合金模板早拆架支撑体系受力分析研究模板拆除方法:
2.1楼面架体受力分析研究模板拆除方法
从图中可以看出铝合金模板受力为:施工荷载及楼面混凝土铝面板(RXK-1016)加强结构(包括工字筋RXK-1003 及边框RXK-1001)楼面龙骨楼板单顶支撑。
由于模板拆除必须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中关于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在铝模早拆体系中,立杆间距一般在1.2m左右,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强度达到50%后即可拆除顶模,只留下支撑杆。一般情况下48小时以后可以拆除顶模。支撑杆的拆除根据留置的同条件试块来确定拆除时间。
首先拆除与楼板单顶支撑相连的楼面龙骨开始,先拆除销子和楔子,然后可以拆除铝模板,每一列的第一块铝模被搁在墙顶边摸支撑口上时再拆除邻近铝模,然后再从需要拆除的铝模上拆除销子和楔子,利用拔模具将铝模分离开来。拆除的铝模要有序堆放。拆除顶模时必须确保支撑杆保持原样,不得松动,此时楼板单顶支撑只承受施工荷载的楼面砼重量以及上层支撑传来的荷载。随着剪力墙砼强度的增加又分担一部分荷载,当楼面砼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质时,即可拆除单顶支撑。
2.2梁底支撑受力分析:
梁底支撑受力为:施工荷载及楼面混凝土梁混凝土自重铝模板自重梁底支撑
由于模板拆除必须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中关于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在铝模早拆体系中,立杆间距一般在1.2m左右,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强度达到50%后即可拆除顶模,只留下支撑杆。一般情况下48小时以后可以拆除顶模。支撑杆的拆除根据留置的同条件试块来确定拆除时间。
拆除顶模时必须确保支撑杆保持原样,不得松动。拆除方法同楼底模拆除方法,梁底模拆除后再进行梁侧模的拆除。?
2.3墙板支撑受力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铝合金模板荷载分析:混凝土侧压力铝板(RXK-1016)加强结构(包括工字筋RXK-1003 及边框RXK-1001)背楞穿墙螺丝斜撑。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即可拆除侧模,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完1.2小时后可以拆除墙柱侧模。先拆除斜支撑,后松动,拆除穿墙螺栓,用扳手松动螺母,取下垫片,除去威令(背楞),轻击螺栓一端至螺栓退出砼,再拆除铝模连接的销子和楔子,用撬棍撬动模板下口使模板与墙体脱离。模板拆除顺序:墙身模板梁模板楼面模板;楼板逐块拆除,杜绝整片下坠导致模板损坏;墙体模板应从底部开始拆除。
3、模板拆除的施工注意事项
3.1铝模板系统安装前应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有关施工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施工操作要点和相关安全要求。
3.2模板拆除顺序:墙身模板梁模楼面模板
3.3登高作业时,连接件、销子、楔子等必须放置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严禁放置在模板或脚手板上面,扳手等各类工具必须系挂在身上或置放于工具袋内,不得脱落。
3.4对号安装就位后,用可调斜撑调整模板的垂直度、竖向可调支撑调整模板的水平标高;利用穿墙对拉螺杆及背楞保证模板体系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
3.5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保留竖向支撑,按顺序拆除墙(柱)模板、梁侧模板、梁底和楼面模板,进入下一层的循环施工,梁板模板的早拆头及立杆支撑待砼强度等级达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方可拆除。
3.6铝模板用于高耸的建筑物施工时,应有防雷击措施。
3.7铝模施工时应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安全方面的操作规程。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小结范文3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1.施工后浇带
用于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者,称为后浇沉降带;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者,称为后浇收缩带;用于解决混凝土温度应力者,称为后浇温度带。后浇带一般可同时考虑几种作用,但终究是临时性的措施,待将该处混凝土补齐后,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施工也有特点。
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一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上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2.后浇带 施工技术
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
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些,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浇筑混凝土,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避久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3.后浇带施工技术工艺分析
3.1后浇带两侧的隔断做法
后浇带两侧宜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钢筋支架的钢筋直径及间距设置视构件断面大小而定,以支撑稳定为原则,铅丝网的网眼一般不宜过大,以避免灌注混凝土时跑浆,如网眼偏大,可在网外粘贴一层塑料薄膜,并支挡固定好,以承受灌注混凝土时的挤压力,并保证不跑浆,待混凝土凝固后,薄膜即可撕去,钢筋支架亦可除去,而铅丝网则留在后浇带两侧,即永久留在后浇带内。
3.2采取措施确保后浇带处钢筋的准确位置
后浇带一般预留700-1000mm,常用者为800mm宽,是考虑施工操作的需要,钢筋应保证准确位置而连续不断,对于板、单层钢筋下应设置垫块,双层钢筋应设置支架,对于梁、底部钢筋亦应加垫块,上部钢筋一般直径较大,可不用支架,但应注意的是在后浇带部位应设马道通过,不应直接踩钢筋。
3.3后浇带补齐混凝土后的整体连接问题
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隔断,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应局部干硬一些,即水灰比小一些,既保证槎捣密实,又不跑浆,使侧面混凝土强度和其它混凝土一致。在浇注混凝土前,应将后浇带处侧面混凝土凿毛,清刷干净,底部碎屑清除彻底。
3.4后浇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
当高层采用天然地基,或以摩擦为主的桩基时,由于高层沉降量较大,应待高层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浇注后浇带;当高层主楼基础座在卵石层或基岩上,或以端承桩为主的摩擦桩时,由于高层沉降量较小,可根据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确定在高层主体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灌注后浇带。
3.5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
前述后浇带主要是指后浇沉降带,或者同时也是收缩带和温度带,即同时起到三种作用。如果后浇收缩带单独设置,则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宜在设带后的两个月之后,这样估计可以完成混凝土收缩的60%以上,如确有困难时也不宜少于一个月;如果后浇温度带单独设置,则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宜选择在温度较低时,不要在热天补齐冷天留下来的后浇温度带。
4.小结
我国目前的施工技术水平还处在低水平,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得不到保障,我国的建筑施工水平能够有效提高受到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质量必须要强化,并进行一些技术措施和方法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科]
【参考文献】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小结范文4
关键词:机电设备 技术管理 措施方案
机电安装工程涵盖了机械设备、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自动化、仪表、建筑智能、消防、电梯、管道工程等众多专业。施工管理从设备材料采购、检验到安装、调试、竣工验收、投产运行各个阶段。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是机电安装的核心内容,技术复杂、工艺严格、关键工序多,是施工管理的难点,同时还涉及到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与应用。
1.施工前的管理
1.1.设计图纸管理
图纸设计是施工前期最主要的工作,对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来说,图纸设计管理主要是保证设计图纸的完整性,工程施工设计图纸,要充分体现施工设计图的系统性、协调性、有效性。设计图的系统性,系统的图纸能概略表明各项工程施工的组成系统及关系。设计图的协调性,要求各项工程图纸之间能相互说明,互为解释。各图纸的标注重复是允许的,但必须保证这些标注的协调一致,保证各图纸之间的协调一致,是工程设计的重要方面。施工图纸的有效性,必须在设计单位的资格证书允许范围内的设计,这样才是有效合法的设计施工图纸。
1.2. 工程材料管理
材料管理是工程施工的重点, 工程开工前, 材料应采购到位。材料在订购前,要对材料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和资质进行评审,以免因材料的供应不足、材料质量不过关或由于运输路线复杂而延误工期。施工单位在材料到货后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材料检验,证件合格齐全,对不合格的产品应退换,对质量有争议的材料和设备应给予复检【1【。
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技术人员必须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认真进行图纸自审和会审,制订正确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项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机具、费用也会不同,因此,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电气工程主体施工阶段的管理,严把电气管材、线盒的质量关,将不合格材料拒之于工程之外。如镀锌钢管的壁厚,厚管不小于2.5mm,薄管不小于1.5mm,镀锌层应完好,PVC管应采用中型以上,一般采用重型管,必须是阻燃型。每次进材料都应填报审表,经监理审查同意后方能用于工程。为不影响结构、保证保护层厚度,预埋电线管不能敷设在钢筋的外侧,管路在同一处交叉不能超过三条,线管不能并排绑扎在一起。管与管、管与盒连接应牢固、紧密,要防止堵塞,绑扎必须牢固。住宅部分的墙体上一般均有开关和插座,墙体定位必须准确。强弱电的线盒间距符合要求【2】。
3.施工质量管理
由于工序质量、分项或分部工程的质量形成并决定工程的最终质量,并且最终质量是一次性的,不可更改的。因此,作为大型机电安装项目的质量管理,必须有一个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工程实体形成阶段、施工层次和影响的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人员素质、机具设备、施工环境、材料进场和使用等方面,对质量控制进行全面策划和控制。因此, 有必要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主, 生产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工长和各分包负责人构成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特别对四新技术尤其重视。
4.施工进度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进度管理是反映整个施工队伍组织水平的高低,反应能力的快慢、施工设备的利用率等各个方面。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需要将施工总计划中的各个小部分目标和控制点按施工流程分解到每一项、每一天的工程目标中,并严格按照计划编制详细的周、旬、月计划,项目管理者必须不定时检查施工进度,督促施工者按照计划完成相应工作,找出进度偏差和原因,及时动态调整计划,保证机电安装工程按期竣工。
5.施工合同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合同又称机电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简称施工合同,是发包人(建设单位或总包单位)和承包人(施工单位)之间,为完成商定的机电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3】。合同的主要目标是在规定的工期之内,按规定的价格完成符合相关质量、规模和范围、标准约定的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就是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预期的效益目标,否则将造成损失。为了更好的进行合同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建立符合要求的合同管理系统,制定完善的、可行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注重相关人员合同管理知识水平的提高,做好合同签订时的管理,为履行合同打好基础,认真履行合同,加强合同履约管理【4】。
6.竣工验收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按工程总承包合同范围和批准的设计文件规定全部内容已完成约定的内容,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验收,检验各分项工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工业建设项目工程的设备能够生产合格产品,民用建设项目能够达到系统的功能正常使用,在检查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
7.小结
总之,机电安装工程基本上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过程中,但其主要部分是在主体结构工程结束以后才进行施工,因而具有工期短、边施工边进行的特点。因此,不仅需要健全的工程项目组织,而且要建立严格的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机电安装应急预案,同时还要为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力、物力、资金等所需资源提供有力的、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衽,2009
[2]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小结范文5
【关键词】 房屋建筑 地基基础工程 施工技术
前言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两个方面就是工程实体的质量和施工的管理质量。工程实体的质量是指建筑工程的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要具有较稳固的建筑地基基础,也要同时满足业主对于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要求。施工的管理质量主要是指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工程的施工人员所具备的素质水平以及管理水平。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性的增长,人们对于所居住地方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就更加重视起建筑工程的质量的高低水平,这对于工程施工人员在重视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方面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1 地基基础施工的概念
地基指的是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基底的下方产生的变形的不能忽略的部分地层,基础是指把建筑物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下部分的结构。地基支撑建筑物荷载,要能够防止强度破坏以及失稳。也必须能够控制地基的沉降低于低级的变形允许值。以满足以上的条件为前提,尽量使用相对埋深不太大,通过普通的施工程序就可以建造起来的基础类型,也称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如果地基不能够满足以上的条件,就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处理之后在作为建造基础的被称为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如果以上的地基基础形式都不能满足要求,就要考虑借助特殊一点的施工手段埋深大的基础形式,也就是深基础(常用桩基),来达到把荷载更多的传到深部的坚实的土层里面的目的。
2 影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主要因素
1) 地基基础缺陷种类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以及耐久性等等方面的影响。
2) 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度以及使用要求等等的具体情况对于地基基础变形的实用性。
3) 地基的基础变形和结构变形的数值以及发展速度和趋势。
4) 地基基础缺陷与加固上部结构的可能性以及经济性。
3 基础性工程的常见问题和成因分析
3.1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房屋建筑工程里面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中的一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分为两点: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混凝土在施工之前没有把枕木摆放在同一条垂直线上面,造成了力量分布不均导致的裂缝;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外部原因导致的混凝土水分蒸发太快而导致的拉力过大而形成的裂缝。
3.2 结构漏水
檐口和山墙与变形缝处也是常见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漏水地点。产生这种漏水的原因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外界的温度变化太大导致的,这就属于自然原因了;另一个方面是因为施工的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错误的操作导致的,这就是属于是人为的因素了。
3.3 施工材料质量低劣
施工材料的使用对于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是有着关键的作用的。一般施工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在施工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没有把标准的施工材料要求标注出来,这就导致了施工材料的使用错误;第二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自己降低了施工材料的标准,把次品作为材料偷工减料而导致了工程质量低劣。
3.4 通风孔道阻塞
通风孔道阻塞的原因是因为施工设计过程当中没有做出合理的设计而导致的,或者,也可能是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人员不小心把杂物堆积在了通风的孔道中,这也就导致了通风孔道的阻塞。
虽然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工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除了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也是最为主要的。不合理的地基基础和地基施工的质量问题往往会导致房屋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缺陷甚至事故。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管力度,提高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加强公司内部员工的道德修养教育,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
4 加强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有效措施
4.1 对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做准确的勘查
建筑工程是一种对施工技术要求较强的工程,必须对工程进行勘查。要提供出准确的工程勘查报告来更好的更全面的反应建筑施工选址的地质水文情况,此外,想要对建筑施工的地基基础质量和缺陷做有效的预防,必须先详细的了解到整个工程的施工的现场所处的地形和地质水文条件等等,与此同时,也要对地质情况做勘查。在施工过程当中结合建筑物的结构特征,详细的分析它应该具有的功能,科学并合理的做建筑工程勘查工作,来完成勘察的最基本目的。勘查工作为工程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可靠地资料,这可以作为整个工程的参考,在建筑工程中的勘查工作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都是很重要的,不同忽视并且无法被其他方式取代,所以要保证勘查的准确性,对勘查工作保持高度的重视。
4.2 合理的设计工程地基基础的施工方案以及流程
在施工方案的设计过程当中,设计工作者要首先了解工程的勘察报告里面的所有内容,对其中提供的所有参数建议,以地基承载力为最重要,将其作为参考依据,详细计算地基基础实际的土压力,为了验证工程前期勘察报告的真实性,可采用荷载试验做个验证。工作人员在进行大中型的工程的建造时,若是地基类型是天然地基,要对它的地基承载力设计的科学性与否进行审核。若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地基沉降,要立即停止施工,召集有关部门,一起来研讨,及时的调整工程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或者弥补。避免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尽量防止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4.3 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类型
工程施工的地基基础作为与地基的连接结构,它承载着很大的压力,其中包括地基以及上部间距物给其施加的压力。当建筑物的竖向体系向地基传递的时候,如果地基的本身承载能力没有办法达到标准,就要采用独立性的基础,若是建筑物比较的软而上部的建筑物又比较高,就要采用筏形的地基基础。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扩大地基接触面积,也可以得到比独立性地基更好的稳固性。对于比较好的建筑图纸,例如粘土土质,可以选用钢筋混凝土人工灌制来做地基连接。若是地基的承载能力不够就是属于松软的地基,可以先做地基处理,准确的计算了他的承载能力后,选用桩基和沉井基的方法来做地基基础施工。
5 小结
总之,百年大计,质量为本。房屋建筑的质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财产安全都息息相关。随着现在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业越来越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提高,房屋建筑工程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且他的地位也逐渐突显,现在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是现在建筑的一个主要的技术之一,它关系着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性,也影响着现代建筑工程的整体性发展。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质量管理是其中的关键以及核心。一定要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以及管理。所以,要积极地加大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技术的科技以及成本投入,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质量,提高房屋建筑的耐久性,这是推动现代文明社会的需求,也是重要措施的一部分,这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以及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 谢咏峰.浅析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22):134-136
[2] 杨舟海.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2,18(22):54-56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小结范文6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施工管理;
一、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所需要的劳动力、工种数量多,各工种配合复杂,参与建设各方关系密切,施工管理及协调控制复杂,从施工准备到竣工交付使用,复杂多变,涉及纵横方面的关系较多(设计、总包、分包、材料、设备)加强与主各相关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要建立一体化的施工管理组织协调机构,以实现施工系统内部各方的协调和外界环境的协调。高层建筑由于建设规模庞大,工期一般需要2、3年及其以上。由于建设周期长,在施工期间有可能遇到各种风险,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高层建筑中的广泛应用,用量大、品种多,增强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复杂性。由于高空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工序交错复杂,且多在城市中心地段施工而施工现场狭小,非常容易造成各类安全事故。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大量使用复杂的施工工艺技术,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要求更为严格,特别是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处理较为困难。
二、施工组织管理基本措施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份好的施工组织管计划往往能指引该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前必须合理安排施工,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合理地安排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尽量扩大施工面,妥善安排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季节,做到常年均衡施工;统筹安排标准层施工,施工中应尽量采用新材料、新机具、新工艺,科学地组织施工,努力提高标准化、机械化和工厂化水平,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制度,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设计变更和材料的代换多,推行工程监理制度有利于发挥综合监督、管理工秩序;合理选择垂直运输机械;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加强安全防护工作(高处作业、防火、防毒、防雷、防触电等)、加强施工用水和用电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合理确定施工方案;严格坚持基本建设程序等。
三、高层建筑施工设计与技术要求
高层建筑施工设计要保证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完整性。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完整性,一方面要求设计图纸数量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求设计图纸内容的完整性。例如涵盖建筑工程主体施工、电气工程施工、给排水工程施工、防雷消防工程施工等方面。在电气工程施工平面图、给排水及防雷消防设备工程公共平面图中,都要标出与土建工程施工的相关内容。例如墙、柱间尺寸、柱的编号;还应说明各房间的各名称及屋内层高、开门的位置、开门的方向等,以便施工时的协调配套和方便。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要充分体现施工设计图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的系统性,要求图纸是系统的图纸,系统的图纸能概略表明各项工程施工的组成系统及联系关系。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协调性,要求各项工程图纸之间能相互说明,互为解释。说明各种设备、设施的平面位置、说明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说明各种原材料的特性、参数的设备材料表。各图纸的标注重复是允许的,但必须保证这些标注的协调一致,保证各图纸之间的协调一致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的重要方面。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有效性,必须在设计单位的资格证书允许范围内的设计,这样才是有效合法的设计施工图纸,才可成为施工结算的有效依据。
施工技术是完成高层建筑的重要保障之一。对高层建筑全盘及施工个阶段进行认真切实的技术管理,全面科学组织施工,依据设计和国家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完成高层建筑的施工任务,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施工组织设计分基础部、主体部和装饰部三大部分独立设计,指导施工全过程。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复核工作,认真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程序衔接科学化。高新技术认真把握,重要新技术项目要制定相应的有效技术措施:如采用高强度混泥土现场拌制、现场泵送,就要采用相应的新标准以确保高强度混泥土的强度和质量。做好测量工作。测量工作是确保建筑产品按图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尤为突出。因此,必须配备经过专门训练的专职测量人员和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为施工阶段提供完整可靠的资料保证。制定完整的技术措施,从标准上、工艺上知道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
四、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要求
计划管理(进度控制)。计划管理是一项全面的和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全过程和全员管理的特点,即全面计划管理。结合高层建筑规模大、基础深、层数高和间距较密的特点,做好计划管理能更有效地推进高层项目的顺利施工。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项工作的总称,由于市场建筑施工存在着复杂的纵横关系,非一个施工单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物全部功能的质量,从设计、施工一直到竣工使用,必须将参加建设的所有单位组织起来,统一协调,分工合作,才能建立起保证体系,确保建筑产品的全部功能质量。一方面,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素质,从全面质量管理角度对工程质量明确目标,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进行质量管理。另一方面,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做好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坚持分项、分部工程质量和验收,及时评定,保证分项工程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档案。材料管理(成本管理)。所有进场材料及时验收。经项目部技术员、材料员共同检查验收,严格控制、保证所有进场材料数量足、质量好。
对进入场地原材料及时复试检测,原材料只有合格方能在市场建筑工程中使用,对有特殊要求的原材料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选用塔吊、混凝土泵等先进设备要有专业人员操作,并定期检查,以确保工程按时开工以及施工质量要求。选用合格标准的配套机电设备,配件和供应商的原材料,保证施工质量和顺利完工。
五、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要求
高层建筑作业是存在危险源较多、风险较大的工序,作好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及安全管理、安全监护工作极为重要。高处作业应结合工程特点,以及在建工程周边的环境,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严格执行。
深基础施工。由于高层建筑的地基是整个建筑体的基础,所有要根据上质情况,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所有措施要进行设计计算,对已挖完成部分基坑,在雨后、解冻或复工前,均要观察土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排除险情后方可施工。
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涉及的安全技术范围较为广泛,既有一般要求,如设置安全标志,张挂安全立网、安全平网等,也有各种专项安全防护措施。施工时应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方可作业。
总之,建筑高出作业是一项风险较大的作业,除了以上的一些要求以外,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在施工现场,只有做好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安全监护,安全防范等工作,才能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给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从而提高效益,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