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范文1

一、农业机械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的关系

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的限制,机械作业实施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为农场规模扩大,农产品品质提高,形成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农业机械化过程将产生内生增长的良性循环效应,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过程,其中包含农业机械化过程。从各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形式看,尽管各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共同点都要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由于农业机械化是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技术进步过程,农业机械化投入是农业生产方式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新陈代谢过程。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农业机械化投资会引致知识的积累,农业机械投入与知识积累形成一种有形投入与内生增长相结合的复合资本品,又将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技术进步又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投资的效益,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高竞争能力。

农业机械化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农民传统的耕种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许多农民对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接受处在犹豫观望状态,一些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脸面,为了在人前抬起头,这种思想与市场经济的观念是格格不入的。2、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大中型农机具较少,小型农机具居多,配套率过低,农机作业范围狭窄,致使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在种植业和农产品粗加丁领域,机械化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役畜生产,但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对农业增产增效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从而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3、农户经营规模小型化和大中型机械大规模作业的矛盾突出。土地属分散经营,大片作业受到限制。4、作业成本居高,农民热情降低。由于油料涨价、机车空行程多、机车老化耗油增大等诸多因素,使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降低、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构成农机作业各项成本中,油料成本已变成主要成本。油料的价格变动对农机生产成本的影响最大,若成本过高,则农民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热情急剧降低。5、农机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县、乡、村二级农机服务网络缺乏服务手段,特别是在农机具作业过程小更显得无所作为,使服务水平与农机现代化水平不相适应,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严重不适应市场化、国际化需要。

三、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建设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已正式实施。围绕该法,完善配套措施和保障手段,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行业宏观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政策法规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保护力度。

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购置和使用补贴力度。从2000年开始,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折期。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进入反哺期和转折期的省(市)和地区将继续增加。因此,中央财政补贴应加大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以增加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除采取政府补贴、部分出资的政策扶持外,还可通过建立基金、提供优惠贷款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业机械化,发挥政策调控功能,以调整、优化我国农业机械装备结构,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依法对农业机械作业继续执行免税政策,对标准化、规模化机械作业实行一定补贴政策,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强农机经营主体的竞争力。

加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科技的投入力度。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应依法加大对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从事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应尽快建立农业机械科技开发专项基金,组织实施重大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重点解决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科研开发总体滞后,不能满足结构调整需求等问题。对市场需求大的短缺产品进行重点开发。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和示范推广,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部门、推广部门参与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结合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选择有一定基础、区域经济明显的市(县),进行重点示范和扶持,提高农业机械装备和机械化水平。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培训等服务。通过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示范作用。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规定,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超级秘书网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范文2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哲学分析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径探索

党的十报告强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①这是促进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则依赖于健康、有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一条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现实路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实现乡村向城镇化发展,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向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转移,是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它的实施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有利于农户联合与合作,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有利于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村、农业公用设施的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获得土地经营的规模效率,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实路径。辩证唯物论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人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路径的探索也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和农村发展的实际出发,以“不改变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性质”为前提。党的十报告强调:“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②这一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正确认识,为我国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提供了有力指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从国情出发,从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实际出发,在不改变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性质,并能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还能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对的发展,③因此可以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模式不同,对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也不同。目前,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践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分为分散流转模式和集中流转模式两大类。

分散流转模式对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分散流转模式以互换、转让、转包、出租和代耕代种等流转形式为主,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低水平模式。该模式由于主要发生在单个农户之间,且往往是从已经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的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户手中,流转到没有能力转移的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户手中,具有流转随意性较大、规模较小和时间较短等特点,虽然该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土地的弃耕和撂荒,但却难以使土地成片,难以实现规模经营,从而对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影响不大。

集中流转模式对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集中流转模式包括企业投资模式、农民集资入股合作社模式、托管模式、抵押模式等,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高级形式。该模式“可以把家庭优势与合作经营的优势结合起来”,④具体表现在可以通过合作社土地的规模开发与集约经营,促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及区域经济形成,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集中流转模式体现了农业合作制的特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合作制的运用,是在农民自愿互利的前提下,以农村城镇化与现代农业等方面发展为方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通过多种农民合作制形式,将分散的单个农户组织起来,将农业的产、供、销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及市场化等,这是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⑤

因此,各地不能只关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比例,而要从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现实和长远需要出发,依法、合理、有序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集中流转模式健康发展,促进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但是,因为地理环境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性,所以还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去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的要求

贯彻“以人为本”原则。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人的全面发展”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理论观点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实现的主导性要素是广大农民,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地方政府不能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借口,去损害农民的利益。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时,一方面要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把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出发点;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农户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进行。

注重中国传统土地文化的影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国传统土地文化中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在今天还有一定的影响,这既说明当今的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也说明中国传统土地文化有着历史的继承性,二者形成了这对当今我国农村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模流转的阻力。同时,考察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仅要看是否有利于先进工具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还要看是否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因此,要注重中国传统土地文化对农民的影响,引导农民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要求人们系统地看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目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任务紧迫。这就要求各地在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必须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均衡,使生产要素能够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等;要巩固与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技术的科研及推广,提高农民种植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育职业农民;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同时,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生产、加工与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⑥

结语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合理与有序流转,是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各地应着眼于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需要,发展适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以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作者均为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十二五’规划背景下河北农村城镇化建设与管理问题及法律对策”的阶段性成果,2011年度河北科技大学校立科研基金项目“土地经营权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2457204D-36,XL201157】

【注释】

①②《十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8页,第9页。

③詹慧龙:《农业农村发展的观察与思考》,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第4页。

④茆荣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3页。

⑤毕美家:《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制度研究—基于合作制的经济学与经验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79~180页。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范文3

一、前言

中原经济区地理位置重要,经济总量大,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中,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侧重于分析河南农业发展中的投资现状,旨在充分利用河南农业方面的优势,为把河南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提供建议。

二、河南农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一,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首先,农民收入低。2011年河南省农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604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4.6%;河南省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仅为4319.95元,仅占全国的82.7%。由此可见我省农民消费动力不足。

其次,地方财政尤其是粮食主产区财政困难,许多产粮大县同时也是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最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低。2011年河南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0515.8万千瓦,仅占全国的10.8%。由此可见,财政给予农业基础器械方面的支持远远不够,且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河南的有效灌溉面积比较低,利用率不高。

第二,金融支持不足。

银行体系内大量的资金投向了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及农村市场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分别比年初增加526亿元和789亿元,分别增长19.1%和11.1%,分别高于全省贷款增幅10.4个和2.5个百分点。有关农业方面的金融贷款虽然高于全省贷款增幅,但是从量上来看,仍然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第三,民间资本投入不足。

由于涉农业务风险较高、收益低,民间资本投入量明显不足,但是,农业产业化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企业,而龙头企业的发展必须以大量资金投入作为支撑[4]。这些都对民间资本大量进入农业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加快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快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和速度。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要增加和优化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整合现有农业项目和资金,重点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同时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加大对农产品检验服务和农产品市场网络、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资。

加大财政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要加大对河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河南布局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特色农产品产地市场,并在资金和用地指标上给予支持。

第二,加大金融涉农支持。

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保障作用,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要增加中央银行支农再贷款投入,提高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植能力,扩大信贷资金投入总量。调整信贷投资结构,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体系,扩大农村融资渠道,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建立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不断壮大信贷资金实力,解决农业发展资金供求矛盾[5]。

完善金融组织网络,培育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网络覆盖面。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组织和农户个人资金需求,要加大小微金融组织建设,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加快村镇银行的设立,适时成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互助基金[6],满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项建设对资金的需求。

第三,大力开拓民间资本投资。

我们应该制定更多的优惠措施,如需要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减免税费、以奖代补等形式来提振民营企业投资农业的信心;另外,可以通过“银”、“民”合作,实现两者互补,探索集群式、联保式、关系型贷款,从而更好的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对资金的需求。另外,我们的公司债券等功能也要运用起来,形成一个健全的投资产业链,让资金良性循环起来,带动农业现代化向深度发展。

四、结束语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范文4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1054);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nwnu-kjcxgc-03-50)。

[作者简介]周鹏(1988-),男,陕西横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区域管理;通讯作者:白永平(1961-),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区域管理。

[摘要] 文章基于熵值法测算了2001-2012年中国31省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重心转移和ESDA探讨其空间偏移和空间相关性,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研究表明:(1)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地区间差异明显,在空间上呈现从东部向西部梯度递减的趋势,同时,空间差异呈收敛态势;(2)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划分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发生了很大变化,重心轨迹整体上向西南方向偏移;(3)Moran's I值显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空间计量模型表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收敛情况,在对条件收敛存在的检验中发现不同因变量在不同区域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不同,其中,财政支农和交通区位对收敛的促进最显著。

关键词 ] 农业现代化;空间格局;ESDA;β收敛;中国

一、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 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04年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央的头号文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因此,2014年中央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2015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已成为经济地理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外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及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启示 [1-3 ];(2)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发展水平测算 [4-6 ];(3)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协调性的研究、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与土地变化、经济增长等关系 [7-11 ];(4)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12-13 ];(5)农业现代化水平类型划分 [14-15 ]。研究尺度从省域到地方,研究方法多采用层次分析法、耦合协调模型、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收敛性研究的目的在于检验不同地区的研究对象在研究期内的趋同和发散情况[16 ],目前已广泛应用在经济差异 [17 ]、金融发展 [18 ]、碳排放 [19 ]、城镇化 [20 ]等众多领域,这对探究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农业自然条件差异巨大,近年来为了促进农业稳步发展,国家采取了取消农业税、财政支农、农业补贴、利益补偿机制等诸多有利政策,那么到目前为止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是否存在收敛以及收敛的情况和机制如何?此方面研究显得很有必要。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了2001-2012年全国31个省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空间格局演变及相关性,最后实证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收敛性特征,以期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战略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数据来源、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

本以中国3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3)、《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2-2013),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 [4 ] [12-14 ],从四个方面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二)分析方法

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将统计学原理同图形、图表相结合对空间信息的性质进行分析、鉴别,以引导模型的结构和解法 [21 ],包括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具体计算方法见文献 [22 ]。

2. 空间计量模型收敛性分析。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β收敛进行分析,其中,β收敛分为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绝对β收敛是指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水平落后的地区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地区,条件β收敛是在绝对β收敛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其他影响因素,如果考虑了这些影响因素后,增长速度与初始水平仍存在负相关性,则表明该地区增长速度存在条件β收敛,可以用条件β收敛来检验绝对β收敛的稳健性。

(1)空间滞后模型

(1)

式中:yi,t为i省第t年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值;yi,T+t为i省第T+t年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值,T为时间跨度;α、β为待估参数,若β为负数,表明研究区域存在收敛, W为空间权重矩阵,p为空间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

(2)空间误差模型

(2)

式中:W为空间权重矩阵,λ为空间误差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μ为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项。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

根据表1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出31个省域2001-2012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有了很大提升,由2001年的0.2608增长到2012年的0.4987,增长了近2倍。历年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此外,新疆也高于平均水平。由图1可知,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在空间上呈现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梯度递减的趋势。图2显示,变异系数从2001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全国、东中部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西部地区空间差异呈先下降(2001-2006)、后上升(2006-2008)、再下降(2008-2009)、又上升(2009-2010),最后一直下降的过程(2010-2012),说明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空间差异有所缩小,呈现出收敛趋势。

变异系数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特征 1. 类型研究。利用ArcGis9.3空间统计工具采用自然断裂点法分别将2001年、2006年和2012年中国各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高到低划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中等水平和低水平4类,得到空间格局特征(图略)。

以2001年为基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空间格局,处于高水平的有北京、上海、浙江和福建,处于较高水平的有黑龙江、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广东。以上地区除黑龙江外,基本都分布在东部地区,这里土地肥沃、水热和灌溉条件好,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科技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处于中等水平的有吉林、内蒙古、陕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西、陕西、四川、重庆、宁夏、新疆,这些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商品率高,是中国众多商品粮基地所在地。处于低水平的有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土地贫瘠、耕地数量有限和低产田较多;青藏高原热量条件差、降水少、交通不便;甘肃处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貌复杂多样,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与2001年相比,2006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省域类型转换的不多,只有新疆和重庆分别由中等水平转换为较高水平和低水平。与2006年相比,2012年的江苏由较高水平转换为高水平,陕西、河南、湖南、湖北转换为较高水平,重庆由低水平转换为中等水平,其余的保持不变。与2001年相比,2012年江苏由较高水平转换为高水平,新疆由中等水平转换为较高水平,陕西、河南、湖南、湖北转换为较高水平。

综上分析可知,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变化较大,整体水平有所上升,区域差异明显,这也验证了前文的结论。

(三)重心演化轨迹分析

为了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重心时空演变规律,运用ArcGis9.3计算和绘制出2001-2012年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重心移动轨迹(见图3)。2001-2012年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重心有向西南偏移的态势,这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密切相关。2001年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重心位于河南省许昌县北部;2002年向南移动了4.718千米;2003年朝西南方移动了14.337千米;2004年向西北方移动了5.688千米;2005年向东移动3千米到达禹州市;2006年向西南移动了26.048千米,到达郏县,移动距离较远,移动幅度较大;2007年向西北移动了4.053千米;2008年向东南移动了9.714千米;2009年到达宝丰县,向西南移动了27.377千米,移动距离较远,幅度较大;2010年向西南移动了4.901千米;2011和2012年均向西北方向分别移动了13.863千米、5.324千米。

综上分析可知,农业现代化水平重心的移动方向基本以2年为周期,表现为2002-2003年、2009-2010年向西南方向移动,2004-2005年、2011-2012年向西北方向移动,出现大幅度的偏移分别为2006年和2009年,且向西南移动,这一方面可能与2006年中国取消了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进行财政、粮种、农机补贴等措施有关;另一方面,从2009年起,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安排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项目建设,启动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四)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收敛性计量分析

1. 收敛模型分析

本文测度了2001-2006年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 Moran's I(表3),2001-2012年Moran's I值全为正,且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该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性,其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2006年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该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关性在增强;第二阶段从2006-2012年呈波动下降,但集聚效果依旧明显。

Moran's I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如果忽略空间效应,估计有偏 [23 ]。因此,需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见表4。表4中,SLM和SEM模型的a1系数分别为-0.4167和-0.4112,显著性通过了检验,说明全国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收敛性明显,这与重心转移轨迹分析的结果相似。SLM和SEM模型收敛速度分别为0.0490、0.0481,半衰期分别为14.1462、14.3973,依据Log-Likelihood(越大越好)、AIC(越小越好)和SC(越小越好)值来判断模型的选择,发现SLM优于SEM,所以选择SLM模型。综上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β收敛,说明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的省份增长速度要快于水平高的省份,长远来看,地区间的差异会继续缩小。

2. β收敛模型检验

(1)β绝对收敛存在性检验。β绝对收敛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增长速度与其初始水平呈负相关,长时期内都将收敛于相同水平。通过计算各省2001-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从而反映出农业现代化水平β绝对收敛的存在性。其中,高增长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的云南、贵州、西藏、青海,中增长区域包括广大中西部省份及中部的海南、山东、江苏,低增长区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中心,包括周围省份,充分说明作为一线城市对周围省份具有显著辐射带动作用,但这种作用具有距离衰减,影响范围有限。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山东、江苏将进入低增长区域,整个东部地区基本连成一条带,中西部高增长区域省份也将增多,届时收敛性将进一步加强。

(2)β条件收敛。β条件收敛是在指绝对β收敛基础上增加一些变量,使各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收敛于各自平衡状态。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有:机械化水平、人力资本(人均教育财政支出)、财政支农(农业财政支出占比)、交通区位(公路密度)、工业化水平(工业产值占比)、农业结构(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这些变量取自2001-2012年平均数的对数。同样也采用SLM,得到的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β系数都为负数,表明全国及三大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都存在条件收敛,东部地区的收敛性相对较弱,三大区域间差异随时间的变化将逐渐缩小。各个地区的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和显著性不尽相同,从全国来看,机械化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呈正相关,但显著性并没有通过检验,表明机械化水平虽然对缩小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地区差异明显,各地区机械化使用不平衡 [24 ]。东、中部地区的收敛性较显著,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现代化收敛具有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受地形影响,农业机械化使用率低,未来一定时期还需加大推广机械化使用率,特别是对老少边穷地区,加强对农用劳动工具进行补贴,提高劳动生产率。

全国及三大地区的人力资本与农业现代化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人力资本有助于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而促进收敛,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系数与东、中部地区相比并不显著。农业现代化是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的产业,人力资本尤其是农业专家和技术员,对农业的发展起关键作用,未来一定时期应该继续加强对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就财政支出而言,其对农业现代化收敛的促进作用最大,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东中西部地区收敛性都显著,这是因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通过国家的财政支持,可以为农用生产资料、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等提供支持,缩小区域间差距,中央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对中西部地区政策的倾斜,从多方面融资,发展特色农业、生态节水农业,有效配置农业资源。

就交通区位而言,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收敛的影响是积极的,交通条件的改善便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拉近与市场间的距离。

就工业化水平而言,全国与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呈负相关,这与预期不符,这表明工业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散。而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却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收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较协调。所以中西部地区应该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就农业结构而言,全国和西部地区的系数为正,这表明其对农业现代化收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东中部地区的系数为负,说明其导致了区域间农业现代化水平差异的扩大。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就是粮食安全,国家应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保障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来测度2001-2012年全国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克服了已往一些研究指标体系不健全及权重赋值主观性。运用重心转移和ESDA探讨其空间偏移和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收敛情况。

2001-2012年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有了很大的提高,地区间差异明显,在空间上呈现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梯度递减的趋势,同时,空间差异有所缩小,呈现出收敛态势。从类型划分来看,东中西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变化较大,处于高水平的有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和福建;处于较高水平的有黑龙江、辽宁、天津、河北、山东、广东、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新疆;处于中等水平的有吉林、内蒙古、山西、安徽、四川、重庆、海南、广西;处于低水平的有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

从重心转移演变轨迹来看,重心有向西南偏移的态势,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全局Moran's I值显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

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收敛情况,发现存在β收敛,从而检验β绝对收敛的存在性和β条件收敛,发现条件收敛中各个地区的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和显著性不尽相同,从全国及三大区域层面来说,农业机械化水平,人力资本、财政支农、交通区位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均呈正相关性,特别是财政支出和交通区位对收敛促进作用最大,而工业化水平和农业结构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有正有负。

为此,中央需要调整财政支农结构,重点投向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创新。同时,各地区需要因地制宜,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生态、节水农业,注重同农业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依托科学技术对农产品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注重区域间合作,协调各地区农业发展,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水平,优化空间格局。

参考文献

[1]高照军,崔成镇, 郝运鹏. 国外农业现代化模式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启示[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9):80-81.

[2]谭国雄.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我国农业现代化应处理好六大关系[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1):62-65.

[3]殷晓岚.中日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及其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3(2):82-91.

[4]倪惠.新时期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

[5]雷玲,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D].杨凌:西部农林科技大学,2012.

[6]万忠,梁俊芬,康艺之,等.广东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评与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6):641-645.

[7]赵颖智.我国“三化”发展的内在关系与协调性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8]张东旭.城镇化与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流域的实证[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

[9]李裕瑞,王婧,刘彦随,等.中国“四化” 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议[J]地理学报,2014,69(2):199-212.

[10]Brown C,Waldron S. Agrarian chang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modelling of agricultural households in Tibet[J]. Agricultural Systems, 2013, 115: 83-94.

[11]Yang D T, Zhu X D,Modernizationof agriculture and long-term growth[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13,60(3):367-382.

[12]于正松,李同昇,龙冬平,等.陕、甘、宁三省(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格局演变及其动因分析[J].地理科学,2014,34(4):411-419.

[13]周迪,程慧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及趋同演变[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25-35.

[14]龙冬平,李同昇,苗园园,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J].地理学报,2014,69(2):213-226.

[15]陆相林.山东省17地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分类及区划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403-406.

[16]张子龙,薛冰,陈兴鹏,等.中国工业环境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的收敛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2):30-38.

[17]安祖责.浙江省市域经济差异及收敛性分析——基于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2.

[18]梁宗德.甘肃省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与溢出性分析[D].兰州:兰州商学院,2014.

[19]陈志建,王铮,孙翊.中国区域人均碳排放的空间格局演变及俱乐部收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4):24-29.

[20]马 卫,白永平,张雍华,等.2002—2011年中国新型城市化空间格局与收敛性分析[J].经济地理,2015,35(2):62-70.

[21]李建豹,张志强.曲建升,等.中国省域CO2排放时空格局分析[J].经济地理,2014,34(9):158-165.

[22]陈博文,白永平,吴常艳.基于“时空接近”的区域经济差异、格局和潜力研究——以呼包鄂榆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1):27-34.

[23]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地理科学,2006,26(4):385-391.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范文5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

1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1.1机械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变化,以适应农民农业生产的需求。在农业机械中,拖拉机的应用最为广泛,并且拖拉机的外观和内部也在不断的更新改造中。现如今的农业工具种类越来越多,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效率。机械的投入,提高了我国农业化水平,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2新型产品的使用率低

放眼农业机械市场,使用率较高的还是以前的机械,它们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新研制出来的农业机械前景并不好。在这样的状况下,新产品的研制也陷入到了瓶颈期,许多厂家不愿意耗费大量的资金在新产品上,没有新产品的更新换代或者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过长,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都是很大的阻碍。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一定要调整好市场供需关系,鼓励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的意义

2.1农业机械现代化促进了我国的农业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人力和畜力,耗费的时间较长,产品的质量不高。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使得生产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我国现在的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不高,与国外相比,还有一些劣势。但是我国也在积极的努力,使农村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解放劳动力,增加农业的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我国一直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一旦机械化生产在农村普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会加快,城乡之间差距缩小,让城镇与乡村共同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

2.2农业机械现代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传统模式的农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少、规模小。现在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前提下,农村的农产品数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农产品实现了规模经营。由于机械的投入,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逐渐减少,剩余的劳动力可以涌入到城市中,为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除此之外,放眼国际,高质量的农产品在市场上也更有竞争力,农产品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质量较高的农产品能够促进进出口贸易往来,也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能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3农业机械现代化提升了劳动生产率

在我国农村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还相对落后。在有的农产品,比如玉米的收割上还是传统的人工模式,生产效率极低,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大。然而在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收割,农业机械的使用很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它可以将农产品在短时间内实现收割、摘穗等步骤,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农民来说是一大喜讯,让农民摆脱了以往劳作的模式,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未来,我国需要做的就是要将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提升一个台阶,让农民都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模式。

2.4农业机械现代化加快了国家的发展

农业机械现代化正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标志。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的收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大科学技术和资金的投入,用机器来实现农业生产,不仅可以缩短农业生产的时间,还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经营。当国家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提升了,在国际的地位就会相应的提高。并且,农产品出口之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会更强。国家的社会经济水平会在此基础上稳步提升。

3总结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机械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也不能忽略当前的现状,针对农业生产出现的问题人们需要去面对,并且积极的解决问题。毕竟,我国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结合本国国情,做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推广,并且政府要对农业生产给予技术上和资金上的扶持,将科学技术融入到生产中去,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范文6

关键词: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度

一、引言

农村和城市是人们生活的两种环境,体现出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随后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中指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需要相互协调。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突破50%达到了5127%,这个中国社会结构中历史性的转折意味着中国聚集在城市的人口首次超过了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在统计学意义上中国已成为“城市化”国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优先程度和相互关系,城乡隔离的二元制度以及具有“城市偏好”的发展方式和模式的选择导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城乡关系不协调的问题。

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来看,钱纳里和赛尔奎因(1975)在论述发展的型式时,提出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的发展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带来人均收入水平(人均GDP)的提高,从而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进而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辜胜阻(1991)认为城镇化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为农业提供现代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资金,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和土地制度会对城镇化产生制约。韩长赋(2002)认为,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实现小康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必须城乡统筹考虑,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两个题目一起解。尹成杰(2012)认为城镇化是释放农业农村需求的重要战略基点,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实现城乡发展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在对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方面,郑鑫(2005)论述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认为我国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不够重视农业现代化,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刘玉(2007)认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主要因素在于农业与现代工业、服务脱节、农民与城镇居民脱节、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脱节。韩长赋(2012)认为工农城乡关系不协调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大社会经济结构矛盾,农业现代化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孙云霞(2009)通过构建区域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来计算两者间的协调度,结果发现我国大陆各省市区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区域差异明显。曾福生等(2011)通过选择反映城乡差距的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加权计算城乡协调度水平,认为湖南省城乡协调度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对农业农村发展投入不足是主要原因。

综合来看,学者们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结构转变等方面探讨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时,认为二者均为对方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也在资源配置方面产生一定的相互制约。对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学者们大多通过对历史过程的分析认为二者发展不协调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缺乏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其中已有的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性研究中,局限在城乡关系演变和城乡一体化评估,没有从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发展的角度对二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进行综合量化测评。

因此,为了量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并计算其系统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协调发展理论构建协调度函数,测算二者之间的协调系数,以此量化分析中国近20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协调情况。

二、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的构建方法

一个完整的系统由依照严格标准选择出来的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构成。通过测算每个层次的权重和得分,可以得到系统的综合得分。

(一)系统构建原则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多层次和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量化这些影响因素的效应,我们依据几个原则来构建系统。第一,科学性原则,即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观察、评议和测试等方式确立评价指标;第二,系统性原则,要求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指标具有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即各个评价指标能够全方面、多层次、高效率反映系统的主要特征和发展状况;第三,层次性原则,即评价体系应该能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反映出系统变化的实际情况;第四,可操作性,即数据来源需要确实有效、可以获得,降低指标之间的冗余程度;第五,可比性原则,即保证数据统计口径和测算方法的一致性,使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可比性。

(二)系统得分测算方法

本文主要应用AHP模型来确定各层次权重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计算各层次的综合得分。

在系统分析中,为了更全面完整地说明系统受到的各种影响,会选择多方面、多层次的指标来进行综合衡量。所选取的每个指标都反映出某种影响因素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之间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使得系统整体中的统计数据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重叠。为了解决在研究多个变量时因变量太多导致的相关性和复杂性,可以采取主成分分析法(降维),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在尽可能保持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将能反映变量信息的主要因子提取出来。本文应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算,主要步骤有:

第一,对每个子准则层指标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球体检验。KMO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系数,是对抽样充足量的测度;巴特利球体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是否是单位阵。如果变量间的偏相关系数过小、相关系数矩阵是单位阵,则表明变量不适合采用因子分析。当KMO检验系数>05,巴特利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概率P值

第三,建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计算矩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第四,根据特征值和方差累积贡献率选出主成分,一般认为,特征值大于1或者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因子,可以选作主成分因子。

第五,根据选择作为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和因子得分,计算出各主成分总得分。

将各子准则层主成分得分矩阵与权重矩阵相乘,得出指标体系综合得分。

三、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的评价结果

(一)城镇化系统

城镇化是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的动态发展过程。随着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化的发展逐渐从数量上的发展转向内在质量的提升。因此,在构建城镇化系统时,依照十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内涵,我们除了考虑传统的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外,还考虑了城镇生活设施、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等。具体指标见表1。

(二)农业现代化系统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力的过程,伴随着农业生产手段的改进、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优化等变化。因此,在构建农业现代化系统、评价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应该从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水平出发,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综合考量。具体指标见下页表2。

通过比较各层次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得到各层次权重(结果见表2),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农业现代化系统综合得分,见图2。

四、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发展的协调度

城镇化系统和农业现代化系统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和内在关系。两个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可以看成是为了实现系统整体有序发展的目标,各系统间相互配合、相互调整而形成的各自自身状态、相互比例关系以及相互影响关系不断变化的过程。对于两个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的评估,是对各系统实际发展水平的观测值与其两个系统协调发展时的协调值接近程度的定量描述。

五、总结与展望

本文选取4个维度26项指标构建新型工业化系统,选取4个维度22项指标构建农业现代化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两个系统的综合得分。利用两个系统的综合得分,文章建立了协调度标度函数测算两者之间相互发展的协调系数。结果表明,城镇化系统与农业现代化系统总协调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994-1999年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协调程度较好,即这段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离城镇化与其协调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偏差较大,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因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农业的弱质性和相对较低的农村发展投入回报水平,使得政策制定者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城市发展建设中,结果导致城镇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综合环境越来越好,而农村依靠政府投入的发展则缓慢滞后。2000-2006年,城镇化水平离农业现代化与其协调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偏差较大,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逐步改变,政府开始着力进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大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投入、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并逐步为进程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打造良好的务工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2007-2010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离城镇化与其协调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偏差又开始变大,农业现代化发展动力和支撑力不足。

总体来看,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效果明显大于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滞后于城镇化的发展。说明城镇化发展中后期不可能光依靠从农业农村获得资源要素的积累,而将城镇发展收益投入农业农村建设则会带来良好的效用。在我国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大环境下,协调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重点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包括加大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转变、带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产业链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1991:《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

[2] 韩长赋,2012:《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的几个问题》,《农村工作通讯》第16期。

[3] 刘玉,2007:《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城市发展研究》第6期。

[4] 南江波,2004:《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城镇化战略选择》,《生产力研究》第8期。

[5] 孙云霞、叶金国,2009:《我国区域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性评价研究》,《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第5期。

[6] 王维国,2000:《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7] 杨万江、徐星明,2001:《农业现代化测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 尹成杰主编,2012:《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

[9] 曾福生、吴雄周,2011:《城乡发展协调度动态评价――以湖南省为例》,《农业技术经济》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