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范文1
应该讲,医疗器械是个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以往由于过分夸大功效、炒作概念、忽略服务等等引发了社会的诚信和置疑,但从根本上来说,其运作的空间和利润的可观仍引得众多企业竞相进入,如今,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原本重点关注的医药方面的目光也移至医疗器械方面,以后的路子将会循着更趋专业定位,更趋市场细分,突出“服务+技术”、“体验+口碑”等原则或模式来进行。
据了解,2006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已达到600亿元,其中高技术医疗设备约100亿元,并且以每年14%--15%的速度增长。
行业统计数字显示,当前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总价值约为17亿美元。然而国产的医疗器械大都集中在附加值小的产品,那些高端的医疗设备被国外大集团所控制,我国医疗器械想生存就得有所突破。
医疗器械的市场到底在哪里呢?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市场容 量和消费额,以及新产品注册的数量。据SFDA南方所数据表明,2006年,全国共注册境内一二类医疗器械产品10087个,增长27%;三类医疗器械5137个,增长62%;港澳台医疗器械380个,增长110%;进口医疗器械4853个,增长51%。加上历年来累积的境内外注册产品,医疗器械品种堪称数量庞大。当前,医疗器械已成为继医药保健品类商品之后的第二大进出品商品。
截至2006年9月29日国内有724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据来源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国内的生产企业多是生产产值较低的品种,利润较低,国内医疗器械的利润80%被国处大型医疗器械公司所拥有。拿一次性输液、注射产品来说,目前市场容量仅30多亿元,却容纳了300多家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有业内人士估计,这些厂家里,真正盈利的只有10%左右。
今年国家拟出台针对高植耗材的价格管理政策,以后会逐步深化,对各种大型医疗设备价格进行管理。这也是因为目前一些医院配置大型设备热情过高,盲目配备高、精、尖产品,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现在的医疗体制改革要把现在大型设备治疗作为医院获取利益的方式改变成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一种成本支出,让医疗机构根据市场来选择功能、价格合理的医疗设备,而不是将大型设备使用的成本转嫁到病人身上。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了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理管理体系规范试点工作会议,初步确定了51家试点企业,将对它们的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现场检查和督导。
透过这次会议可以看出,一场由监管部门推动的器械质理管理体系规范运动已悄然揭开序幕。如同药品一样,医疗器械生产将全面强制性执行规范,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将不允许注册。
不久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了《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初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我国医药行业的首个召回制度也体现在医疗器械上。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医疗器械企业的GMP时代已经起步,这将有助于整个医疗器械市场的规范,加快与国际医械监管环境的接轨。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范文2
我们在分析医疗器械企业战略的时候,我们主要应该考虑的是战略管理的操作问题。企业战略又主要是由产品和市场范围、增长向量、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共同组成。然而,医疗器械产品经营也具备以上的特征,因此需要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医疗器械产品与市场范围
在医疗器械的企业中,因为其产品、使命和技术涉及很多方面,而且经营的内容也过于广泛,在这样的环境下,就需要我们找到一条企业经营的主线,然后根据医疗器械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阐述。
(二)增长向量
增长向量被称为发展方向。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与市场相结合,而且这个企业经营的运行方向,还没有涉及医疗器械企业产品的增长态势。然而增长量却指出了医疗器械在医疗器械行业中的方向。因此,医疗器械企业便通过这一条主线进行发展。
(三)竞争优势
在企业的发展中,竞争优势一直是所有企业所追求的,因为它能够直接表明某一产品与市场相结合。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能够促使医疗器械企业更好的发展。在整个医疗器械企业中,要想获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就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或者在设置防止竞争对手进入医疗器械行业的障碍和壁垒。
二、医疗器械企业的动态战略思维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在战略制定和选择方面都是我国企业管理者与国际上的管理者共同面临的问题,而且这种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企业通过有效的实施企业管理战略,才能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首先需要考虑国际和国内环境变化对医疗器械企业内部竞争的影响;其次需要考虑的是医疗器械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最后需要考虑的是企业战争的有效性并不取决于时间在先,并且还需要预测竞争对手的反映。
三、影响芜湖钰岭医疗器械公司发展的原因
芜湖钰岭医疗器械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目前主要经营医院外周(尤其是神经内科)介入产品,现已经拿到美国雅培医疗器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和强生(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外周介入产品的权。然而公司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因为安徽各家医院回款周期都很长,至少要六个月以上,公司虽然有扩大市场的想法,但是苦于资金压力也只好集中有限资源做好重点医院和科室。
(一)经济因素
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因素制约了公司更快的向前发展。就目前来看,人们消费的整体水平有限,这也给医院在购买设施设备方面带来了挑战,很多医院因为经济实力不够,买不起昂贵的现代医疗设备。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就是国家在医院的的投入上不够,造成了医疗器械的开发能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二)技术因素
因为我们公司的技术水平相对还较低,这也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发展。在目前的国内整个医疗器械行业来看,主要的产品还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16%,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产品的可靠性较差、性能落后。就如呼吸器,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仅200小时,而较为高级的可高达3000小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被仿制的可能性也就大为减少,同时也就大大提高了竞争壁垒。
(三)社会因素
谈到社会因素就涉及很多方面,并且较为复杂。其包括公司的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市场体制的完善、还有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变革等等,各种原因都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变革下,这些制约公司发展的因素将逐渐得到解决。
四、芜湖钰岭医疗器械贸易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
(一)确定发展的切入点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现代医疗器械的发展趋势,确定公司发展的方向和切入点。就目前医疗器械的发展趋势来看,应该将医疗数字化仪器装备的发展作为公司发展的方向。并且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特别重视能够影响全局的数字医疗核心装备和核心技术,这样也才能够抓住医疗器械的主战场。
(二)选择和确定核心仪器装备与关键技术的条件
1、先进的技术对公司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2、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然后通过不断努力去整合可获取的科技资源
3、在资金的投入上,必须选择力所能及,并且应用的范围较广,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的。然而在这个选择上基本总结为:必须考虑技术的引领性、行业的带动性、产品的可实现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性。
(三)发展的指导思想
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创新。认真把握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需求,并且不断进行创新研发,重视学科交叉,坚持医疗设备应用领域创新。走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道路。
(四)以数字化核心装备带动整体发展
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以数字化核心装备和关键技术来带动公司发展。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现代数字化诊断与治疗设备的系统设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推进医学图像获取、模式识别、智能控制与跟踪。并且不断去提取医疗信息,并且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处理。不断突破数字化医疗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制,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数字化技术基础和支撑。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范文3
“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威高的生日,每年捐献都在一两千万元,大家非常踊跃。”威高董事长陈学利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在他看来,威高的管理层应该有正确的“义利观”。
29年前,陈学利担任威海市环翠区田村镇福利院院长。为了改善福利院老人们的生活,他从税务所借来2.5万元,创建一个医疗器械小厂。时至今日,这个原来的福利院小作坊已经成长为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制造企业,2016年销售收入达到336亿元。
更让陈学利自豪的是,威高正在不断打破国外医疗器械企业的各种技术垄断,解决着国人“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创业之初我们百分之百都是农民,没有技术、没有工人、没有市场、没有支持,这里面的艰辛、艰难和挫折,不是一句话、也不是一天能够说明白的。但就是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让我们走到了现在这条路上。”陈学利说。
打破外企垄断
4月19日,国务院总理考察山东威海港,到了威高集团。他嘱托,要通过扩大规模等,进一步降低费用,惠及更多患者。
经过20多年研发,威高目前可以为医院和病人提供高质量的透析整体服务,不仅大大降低了治疗成本,而且治疗质量也有大幅提高。正是由于使用了威高自主生产透析器材、原料、管路和药液,中国血液透析病人每年节省的医疗费用达720亿元。
“目前全世界能生产这整套设备的只有两家,德国有一家企业,另一个就是威高。”陈学利说:“以前病人的生存率很低,平均只能存活两三年。未来很快能提高到17年,这也是国际最高水平。”
截至目前,威高拥有发明专利15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600多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达80%以上。其中120多种产品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100多种产品打破国外垄断,迫使进口产品大幅度降价。
在威高打破国外垄断的众多高科技产品中,骨科材料系列、血液净化系列、心脏支架、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等,都是高质量、高科技附加值的代表性产品。
作为一家在威海土生土长的乡镇企业,威高的关键突破始于2002年。当时陈学利到美国洽谈合作,看到了国际上最先进的采用可降解药物涂层技术的心脏支架,深受触动。在国内,这种产品一直依赖进口,一个心脏支架的价格高达5000美元,中国人要做这种手术实属不易。
当时中国市场上的高档医疗器械基本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威高只是个生产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等常规医疗产品的民营小厂,人才、技术、资金等很多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研发高科技产品的需要。
但经过3年刻苦攻关,2005年1月12日,我国第一支药物涂层心脏支架终于在威高诞生。产品问世便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一举打破美国强生、波士顿等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威高也成为全世界第三家能够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
“虽然我们最早只是乡镇企业,但仍然要开拓前进,不能随波逐流。高科技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让越来越多的百姓从中受益,何乐而不为呢?”陈学利说。
100亿次注射都要安全
从1988年生产一次性输液器开始,目前威高有50多个系列,500多个品种、8万多个规格规格的医疗器械产品。
陈学利认为,威高虽然代表了现阶段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最高水平,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威高想要突破仍然很难。为了达到更好更快的创新效果,威高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借力创新、自主孵化”等多种渠道和办法。
目前威高已走出国T,在国外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包括美国介入器材研发中心、德国人工心肺研发中心、日本影像设备研发中心、英国医用耗材及医用敷料研发中心、法国血液净化设备研发中心,形成了国际协同创新发展格局。
在国内,威高参与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院士工作站等,并组建山东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科院等20多家单位组建创新联盟,正在申报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据介绍,威高每年投入十几亿元,先后从欧美日引进了30多条世界先进的生产线,成立了自动化设备公司、模具公司、详细测绘、剖析国外设备、重新优化生产公司及工装,消化吸收再创新,基本做到制造第一台时国产化率50%,制造第二台时国产化率80%,逐步掌握了核心技术,最终实现了国产化。
陈学利表示,一个成功的企业,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威高每年生产100亿只注射器材,不管是静脉、肌肉注射、穿刺、麻醉,都需要与人体直接接触,这就要求100亿次注射都要安全,每只针都要合格。
“中国人现在比较浮躁,但我们这个行业容不得半点儿马虎。威高提倡‘工匠精神’,就是要认真精细地做好每一件产品,踏踏实实夯实根基,赢得用户和市场的信赖,企业才能走得更长远。”他说。
一千亿计划
“要想看好病,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发展医疗器械事业是大好时机。”陈学利说。
他介绍,在威高接下来的产业布局中,将以医疗器械和药业为主,适时、适机兼并重组相关产业链条上有发展潜质的企业。同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高层次地整合研发资源,力争在医疗器械和医药等关键领域取得技术和研发的重大突破。
与此同时,威高将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以国际合作为契机,逐步实现管理理念、经营机制、人力资源、技术、产品、市场等全方位对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0年计划实现销售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陈学利说。在他看来,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20年之内,我觉得国内市场每年的增长不会低于20%。”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范文4
点 评 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董院长
河北省消协投诉部主任孙常军
项目素描
最近一两年,翻开创业致富类报刊,收看电视节目,常常可见类似的广告宣传:开家体内清洗店,小投资高回报;气血循环机,商机无限好……因为该项目最核心的设备――气血循环机,“可对人体诸多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对老年人高血压、关节炎、风湿等病症具有显著疗效”。在广告中,投资气血循环机这一项目被描述为投入小、利润高、无风险、收效快且市场前景大好、造福社会的创富好项目。如此难得的“好项目”,自然一现身就引得众多投资者追捧,一时间,掀起了一场“气血循环机”热潮。
投资者遭遇
浙江的江先生是一位经营服装生意的个体户。2005年初,他尝试着寻找新的投资项目。在一些刊物上,他看到一则“安徽英赛科贸公司”的加盟招商广告,推广一种以“气血循环机”为主要产品的加盟连锁。在与该公司接触后,江先生仍把握不定。“但是他们不停地给我打电话,并一再许诺,年赚百万没有任何风险。”江先生说,最终让他决定加盟的一个因素是,英赛公司承诺,“一年后,若经营不善,未拆封的货可以100%退货”。
有了退货的保障,2005年8月,江先生与英赛公司签订了合同,成为金华市内“养生专家气血循环机”特许加盟市级总经销,并开起了一家专卖店。然而加盟后,江先生就发现,现实与英赛公司的描述有着天壤之别。
江先生称,这种气血循环机是一种按摩类的产品,相关资料显示,使用这种产品可以治疗许多疾病。英赛公司一再夸口有非常好的销路,且《加盟招商手册》中关于专卖店的“投资回报分析”显示,专卖店月销售量在15~30台以上,月毛利润接近2~4万元。但事实上,这种产品没有市场,询问者寥寥。
“《加盟招商手册》上写的许多支持也没有兑现,他们除了打几个电话外,没有其他实质性的支持了!”江先生告诉记者,专卖店苦苦经营了整整一年,最终只卖出两件产品,而他付出的租房费用及装修支出将近3万元,算上进货成本,投入达到10多万元。
“像我这样的情况,按照合同符合100%退货的。但我联系了英赛公司后,没想到他们的态度相当恶劣,跟当初拉你加盟时的态度,完全两个样!”江先生称,英赛公司的许多人员把他当皮球踢,始终不同意给他100%的退货。
对于江先生的投诉,英赛公司如何看待?记者拨打了该公司的多部电话,但不是没人接就是找不到人。经过一番波折,记者最终联系上了拓展部的王部长。王部长表示,公司的杨经理一直在跟踪服务,江先生的失败,在于他自己没有用心经营。另外,店里的店员和店长配合也不到位,这样的话,久而久之顾客就很少了。“我们曾两次发出整改通知,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配合”,王部长称,江先生在经营上是有责任的,目前公司的客服部正在与他进行协商。但记者多次打电话给客服部负责人,却一直没有人接。
“我投入10多万元,怎么可能不用心?另外整改通知也从来没有收到过!”对于公司的说法,江先生感到非常不解。
投资“气血循环机”的,不在少数。控诉“气血循环机”的,也远不止江先生一人。最近一两年,和“气血循环机”相关的投诉案件屡屡发生。在这些案件中,被投诉方多以特许经营或资者租赁的模式运作。江先生陷身其中的正是前者,而最近海口警方刚刚立案侦察的一起案件则属于后者,涉案公司(海南仁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组织员工通过接头散发宣传单或电话拜访的形式,向客户(通常是中老年人)推荐“气血循环机”,并称免费体验。一旦客户前往体检后,公司员工就会向客户详细介绍气血循环机的保健和治疗效果。一旦客户被其描绘的产品功效吸引后,就趁热打铁告诉客户,产品不销售只出租,客户只要每台预付1500元押金,公司便代租给宾馆和保健中心。租金每月分红,投资人得30%,公司得70%。1年后,如果不续租,可退款90%,10%为设备损耗费。
要是你小有资金又愿意亲力亲为,你可以像江先生一样投资一家店铺;要是嫌自己操持太过麻烦,你可以只负责出资,让公司为你代为租赁。如此有前景的产品,如此灵活的投资方式,能不诱人吗?
专家点评
就“气血循环机”这一项目和投资者的遭遇,本刊记者请教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于不少公司声称的“疗效”,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董院长认为,目前的气血循环机吹得太神了。其实,气血循环机这种物理保健,对健康有一定好处,但说它能治病肯定缺乏依据。比如说针对高血压,厂家究竟有没有实际数据来证明对多少人有效,使用多长时间见效,是否有其他辅助治疗手段?这都需要一个综合的检验。可在广告宣传中,生产企业和经销单位总是用所谓专业术语或模棱两可的词语来表达,这样才便于蒙骗消费者,同时尽量避免承担责任。
河北省消协投诉部主任孙常军表示,如今市场上的气血循环机产品名目繁多、鱼龙混杂,功效难以得到证实。由于其价格都比较昂贵,建议消费者和投资者不要被其华丽的广告宣传迷惑。
对于动辄开价数千元,广告促销言必称“包治百病”,几年前才露脸而今陡然升温的“气血循环机”,医学界和医疗器械生产行业的专家发出忠告:买家用家要三思,投资者更须谨慎。
专家们一致认为,首先,“气血循环机”的产销必须纳入医疗器械产品范畴来加以严格管理;其次,作为一种医疗器械,“气血循环机”也并非男女老少皆宜,没有获得国家医疗器械专业质检认证的产品,不得顶着“气血循环”的旗号来混充医疗器械销售。近来常有不少市民在选购时深感疑惑,卖家的说明几乎如出一辙,均言能“加速人体体内气血活动,调动体内器官功能,促进气血畅通”,能“改善人体微循环,治疗气滞血瘀类痹症”,怪就怪在此类“具有医治功效”的显然应归属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管理的产品,为何如今在一般百货商店、体育用品商店甚至街头巷尾的小商铺里都可以上柜销售?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范文5
一、充分认识加快医药工业发展的紧迫性
我省医药工业增长与国际、国内医药经济基本同步,2001年医药工业产值48亿,位居全国18位。今年上半年,我省医药工业比上年同期增长30%。汇仁、江中、天狮、桑海、赣南等各个骨干医药工业企业有目标、有项目,发展势头很好。目前我省医药工业产业占全省gdp约2.2%,在中部6省比例最高,且医药发展显著高于全省gdp增长速度。医药行业在我省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是我省医药工业通过近年的积累,初步具备同国内外医药企业竞争的物质基础;二是我省中成药业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发展潜力很大;三是医药行业具有高成长性,特别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中药、化学原料药的出口带来机遇。我们调查后认为,在客观上我省医药工业具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经过努力三年翻番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但仍存在制约因素,主要是:
1、我省医药工业企业改制工作急需抓紧。这几年我省医药工业的发展,得益于汇仁为代表的民营经济、股份制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到2001年底,江西医药工业的国有资产比例达52%,远高于全国26%的平均水平,企业包袱重,活力小,竞争水平差,制约了全省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2、我省医药工业企业gmp认证工作亟待加速。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推行gmp认证,没有按期通过的药品生产企业,将被强制关停并转。我省146家医药工业企业中,目前仅有17个企业获得22张证书,有46家企业立项新建厂房。已通过认证的企业比例位居全国下游。
3、我省医药工业企业总体上缺乏新产品跟进。江西已经培育了5个年产值超亿元的药品,是中药单品种过亿元最多的省份,但这些产品同类竞争比较多,新产品开发投入少,新产品总数和档次不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江西医药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水平落后。并且,江西医药工业企业供应本地市场的品种不足20%,对临床的贡献率低。
二、主攻现代中药产业,建设中药产业强省。
中药工业是我省医药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医药产业优势在中药。我省已形成了四大中药集团,全省中成药总量在全国排名第8位,培养了一批知名中药产品,中药工业是我省医药产业的发展的支柱。发展中药工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发挥我省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现代化产业,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1、中成药产品现代化。我省夏天无、草珊瑚、肠炎宁等许多中药产品富有地方特色,在全国绝无仅有,但没有技术优势。发展我省中成药产品现代化,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做江西特色产品的标准研究,做出有效成份,拓展新功效、新疗效,提高产品品位;二是做现有产品的新制剂、新工艺研究,获取专利保护和行政保护;三是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2、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规范中药材种植是中成药质量的基础,中药材的种植离不开中成药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资金和市场。一是要以企业为主建立药材基地,推行sop操作管理,从药农个体种植转向工厂化生产,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二是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质量标准研究,控制中药材产品质量;三是省药监部门将对gap药材给予政策支持,对企业生产的地产药材和大宗药材核发药品批准文号,让质优的中药材占领市场。
3、创立中药饮片品牌。长期以来,中药饮片加工业技术简陋、没有质量标准、管理粗放,影响中药饮片企业做大做强。我省樟帮、建帮中药饮片炮制底蕴深厚,品种资源丰富,有条件建好全国性的饮片生产基地,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中药饮片产品。对些,药监部门将采取两项措施:一是组织企业制定中药饮片质量标准,谁制定质量标准,谁获得省药监局颁发中药饮片生产批准文号;二是取消分散在医疗机构、药品零售门店、个体药农自行加工方式,扶持专业中药饮片企业扩大规模,做出品牌。
4、建立中药提取物企业。中药提取物是供中成药生产的原料,目前中成药生产企业均是自建车间,自行生产供应本企业所需要。中药提取物的生产模式应当向向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对此,药监部门将引导和支持建立专业中药提取物企业,允许有条件的中药生产企业对外供应提取物,组织制定中药提取物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在中药材原产地就地加工,可减少中药材运输成本、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污染,降低中成药生产企业生产成本,延长中药产业链。
三、各个门类协同发展,再造医药投资热点
在重点发展中药产业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各个医药工业企业技术积累和技术优势,因企制宜,实行一企一策。基础薄弱医药行业门类,如果找准发展突破口,扬长避短,同样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1、选择性地发展化学药品行业。我省曾经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大省,东风、江药、国药是我省化学原料药主要企业。加入wto后,化学原料药的出口通畅,价格上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药监部门考虑采取的措施:一是支持化学原料工业企业盘活的产品资源,提高产量,努力扩大出口;二是帮助化学制药企业申报小品种原料药生产批文,走特色经营之路;三是引导企业仿制疗效独特的合成药物,以改变剂型为主,争取在江药建立全国缓释、控释制剂生产基地。
2、生物制品行业采取“拿来主义”。生物制品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我省有博雅、江中、赣南等4家企业,原有行业基础、研发水平、资金比较薄弱。因此,我省宜采取合作方式,直接引进新生物制品,降低研发和投入的风险。赣南的转移因子的深度开发,是属于国家一类新药的抗癌生物制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应当予以重点支持。
3、提升医药器械行业产品技术水平。近年我省医疗器械工业平均每年47%的速度递增,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生产规模全国领先。我省医疗器械工业机制灵活,但产品档次低、利润少、发展潜力有限。药监部门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帮助企业重点开发自毁式医疗器械产品,提高我省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含量;二是配合进贤县政府建好医疗器械工业园区,吸引资金投入光机电医疗器械产品,改变结构单一、技术落后的状况,使医疗器械产业成为进贤经济发展的支柱;三是协同有部门,组建医疗器械协会(或商会),加强行业自律,协调企业经营行为,减少同类产品恶性竞争行为。
4、鼓励投资药包材生产行业。长期以来,药包材生产在我国一直处于弱势行业,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新《药品管理法》对药包材管理制度进行调整,视同药品一样严格管理。药包材占据药品成本比例越来大,有的已经超过30%,隐藏着很大的利润空间。药监部门将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扶持我省有基础的市、县建立药包材生产基地,吸引各方资金投入药包材行业,申报药包材产品项目,先入为主,抢占药包材市场先机。
四、注重医药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新产品开发是医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新药、中药保护品种对医药产业的贡献率越来高。医药新产品开发投入大,周期长,对有前景的项目,建议给予财政支持,由政府设立医药经济发展基金,提供科研经费支持,或设立专门的医药经济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扶持好的医药开发项目。作为药品研制的监管机关,药监部门将审批职能转化服务职能,着重帮助医药工业企业解决三个难题:
一是合适项目难找的问题。我省很多医药工业企业新药品研制积极性很高,但苦于项目难找。药监部门要发挥掌握新药政策,新产品来源信息集中的优势,为企业进行新药政策把关,提供准确、可靠、适用的新产品开发项目信息,为企业选准项目出谋划策。
二是新产品申报难的问题。申报程序控制严、研制资料要求高是新药研制的共性,省药监部门要发挥新药审评专家委员会作用,为新产品实验资料把好审核关,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对骨干医药企业的新药项目,省局领导和药品注册人员,将加强同国家药监局的沟通和协调,帮助企业做好工作,加快审评速度,缩短审评时间,尽快获准产品批文。
三是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鉴于我省医药科研状况,开发医药新产品应采取企业自主开发为辅,合作开发为主的方式,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供需见面平台。药监部门要做好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牵线搭桥工作,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由企业与科研机构自主签约,企业出题,科研机构做题,成果归企业享有。
五、监管和服务相结合,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医药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必须予以严厉打击。2000年以来集中开展的药品、医疗器械市场整治活动,促进了医药经济的健康发展。我省对进贤县非法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打击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非法生产、销售一次性医疗器械活动基本肃清,合法医疗器械企业扬眉吐气,投资者信心大增,进贤县两个现代化医疗器械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全省医疗器械产业由此步入健康快速增长期。目前,市、县药监机构组建基本完成,集中统一的药监网络覆盖全省。全省药监部门要始终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与重点医药工业企业的联系,建立联系通道,帮助我省企业树立产品质量信誉品牌,及时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问题,打击非法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祛邪扶正,弘扬正气,保护合法企业的权益,维护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建立公平竞争的医药市场经济秩序。
六、发展我省医药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突破体制颈瓶,加快gmp认证步伐。国有企业体制不改革就无法吸纳外资,外资不进来就无法完成gmp履行,体制改革进程与企业gmp改造进度密切相关。目前有能力进行gmp改造的企业基本上属体制改革企业。我省gmp认证的问题是认证时间紧迫、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力量薄弱。桑海、天狮等骨干医药工业企业对改制的呼声很高。解决这个问题出路是:一是下放医药工业企业,调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投资gmp改造的积极性;二是整合老国有医药工业企业的优势品种、优良资产、优秀人才,分立企业,由药监部门给予《许可证》和药品批准文号的支持,使国有企业“脱壳解包”,吸纳资金进行gmp改造;三是对有品种资源的小型医药工业企业,以合资、兼并、划转、出售方式,改为民营医药企业,减少政府负担;四是对于无品种资源优势、负净资产、设备落后的小企业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破产处理。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范文6
【关键词】智能穿戴;技术;应用;展望
穿戴智能技术从监控物理活动和睡眠情况的腕带开始,最后到服装的内置芯片和能上网的眼镜,开启了再一次的科技转型,智能手机脱离PC也来源于此。该技术系通过计算机和先进的电子技术,把时尚电子产品作为服装及衣着的附件,完成各种相应实用功能的前沿高科技信息技术,该技术系将时尚电子产品利用计算机以及电子技术的先进技术,制作成为服装或者一桌的装饰,将各种实用的前沿的高科技信息技术结合到一起,是一由传感器、驱动器、显示器和计算机元素组成的物理世界,这些元素无缝嵌入到我们生活中的物件中,构成通过不间断的网络连接在一起的提供了有趣的数字世界的智能环境,为我们带来全新的更舒适和便利的生活方式。其硬件集成度高、嵌入系统更智能,还包括其他配套的创新材料、图形设计、传感与无线传输技术等。为满足用户不中断正在进行的任务,它还能进行多任务操作。它将伴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娱乐中随时提供帮助,就像穿戴一样平常。
一、智能穿戴相关主要技术
智能穿戴技术系统并非简单地把计算机微小化后直接穿戴在人们身上,它需要运用与发展很多关键技术才能真正发展起来,以满足人们的应用需求,主要有:高效能源技术,无线连接技术,无线自组网络技术,移动数据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
二、智能穿戴技术及其产品研发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展望探讨
作为当今科技前沿与热点之一的智能穿戴技术,目前主要以概念性产品为主,多数的研究领域是健康关怀、监控系统和助理系统。尽管该技术系统市场前景广阔光明,甚至有望再现智能手机的辉煌,虽然众多智能穿戴技术系统已经面世,但与大众用户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仍有距离,人们对该技术系统的要求远高于当前所达到的水平,直接影响了用户的购买行为,智能穿戴技术系统成熟之路还很长,真正迈入规模商用尚需时日。要想取得突破性发展,在这项技术发展成熟普及前,制约因素、限制条件、发展定位等仍有诸多关键问题需明晰理顺。
(一)科技水平及成本水平等其他因素的限制
目前昂贵的价格、成熟度还不够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期望水平和性不易做到较高性价比的功能选项,使得它还未能迅速普及。产业成熟与技术积累还需较长时间。智能穿戴技术设备是日常电子消费品,支撑其发展的电子技术、感应技术更新换代极快,电子消费品市场制胜的法宝就是高性价比,相对于手机、电脑,智能穿戴技术设备的集成度高、感应设备多、电池技术先进、成本会较高。智能的高性能与低价格不易平衡,这成为智能穿戴技术设备扩大市场规模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消费市场不可预见的混乱和错位
传统手表市场的特征基本表现为小众、高端、精密机械与奢侈品,会在商场与珠宝、金银饰品一起销售。数据表明,消费者中的10%会通过携带品牌机械表表明身份;消费者很少佩戴像石英与电子手表一类的低端手表,而采取手机计时。智能手表想要重新进入市场,就要面临激发消费者30年前的戴表热情。
(三)无边界竞争难免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
智能手表将手表、智能手机终端、电子医疗器械等方向结合到一起,没有固定边界,行业竞争边界模糊,不光包括传统的老牌手机品牌,还有电子消费品、互联网厂商,以及医疗器械领域,还包括新出现的创业者、设计者或者山寨厂家更是数不胜数。
(四)应用服务、用户接受度等市场与消费习惯制约是难点,用户使用习惯尚需培养
目前,不少流行的智能穿戴设备并不能为用户提供优良的用户体验。谷歌眼镜作为业界标杆性的产品,在体验上也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眼镜的电池使用时间仅为5小时左右,语音指令交换的准确性较差,屏幕在强光下无法辨清,无法调节音量或显示屏亮度,无法关闭WiFi或蓝牙,无法重新排列用户界面上的应用卡片或设置优先级等功能设计缺陷,都极大地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
(五)技术制约是瓶颈,产品的硬件尤其是电池技术亟待升级
技术太快、电池太慢,遇到与智能手机类似的问题,在新电池技术出来之前似乎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智能穿戴设备的整体硬件技术的逐步成熟,已经拉低了行业的进入门槛,这场变革也将看似毫无魅力可言的电池推上了舞台的中央,所有的智能穿戴技术系统都受到电池技术的制约,这不是计算能力的问题,但电池相关技术的裹足不前,已成为制约这一市场的关键,仍是硬件技术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和薄弱的环节,亟待突破。电池技术不间断运行这些设备很自然地带来了能源供应的问题,这些设备应该是电池供电还是无电池供电系统的呢?如果这是一个无电池供应系统的设备,那么何种能源供应技术可以被应用?目前主流的智能穿戴设备主要以眼镜和腕表为主,这样的产品形态极大地限制了电池的容量,而电池微型化技术仍很欠缺;其次,智能穿戴设备必须具备承载大量数据信息的交互能力,而在信息数据交互的过程中电耗巨大,势必对电池功耗优化以及能够长时间续航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虽然电池技术近年来的发展相对缓慢,但一些可穿戴技术领域的先锋人物却期待着能在未来几年实现突破。今后五年可以摆脱对电池的依赖的远程充电这样的技术将会推动行业的发展。但现在最大的挑战还是要生产出足够小的电池来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