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茶文化的礼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茶文化的礼仪范文1
【关键词】中国;美国;送礼;文化;跨文化交际
中国自古就有“礼尚往来”、“礼多人不怪”等俗语,送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而美国人也勤于送礼。本文就选取了中美两国来讨论送礼礼仪的差异。
1 送礼方和受礼方
在送礼和受礼时,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心情是一样的,送礼方希望对方能喜欢自己的礼物,而受礼方也为收到了对方的礼物而高兴,但中美在实际的表现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1.1送礼方
中国人在送礼时往往会表现得非常谦虚甚至是贬低自己的礼物,即使礼物经过了长时间的精心挑选且价格不菲,也常常会说:“一点薄礼,请笑纳”、“随便买的,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也通常不会对礼物进行过多的说明,更加不会声张,有的人给受礼方说一声递给他就可以了,有的人甚至会一声不吭地把礼物放在房间的某个地方。相反,美国人在送礼时,即使是很小的礼物,人们也常常会对礼物进行一番介绍和说明,觉得很适合对方,希望对方也能喜欢。中国这种贬低自己礼物的行为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
1.2受礼方
在接受礼物时,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反应也截然不同。在中国,受礼方在接受礼物时一般都不会立马收下,而是要客气或推辞几句,在送礼方多次坚持后再收下。人们通常不会当着大家的面打开礼物,待到客人离开之后再自己打开慢慢欣赏。即使当着客人的面打开了也不会表现得欣喜若狂或是对礼物仔细观赏评论一番,认为这样做是不礼貌的,也会给人留下小气、贪婪、爱计较的印象。
在美国,只要不是在人数众多的公众场合,主人接过礼物时,要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物,欣赏或品尝一番,并表示喜欢、感谢,有时甚至会热情地邀请别的客人来一起观赏,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份收到礼物的喜悦。在收到礼物之后,美国人往往会在几天后写一封感谢邮件或者打电话致谢。晚辈在收到长辈的礼物后不写感谢信会被认为非常不礼貌。
2 从送礼的差异看中美文化差异
日常生活中的不同习俗和禁忌本质上都有其深层次的文化根源,一个国家的送礼礼仪也或多或少地带有本土文化特征。
2.1中国深刻的面子观念
中国在人际交往中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非常看重面子。林语堂在《中国人》中指出,面子它抽象,不可捉摸,但却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的最细腻的标准,它触及到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奇异之点。他在书中写到“统治中国的三个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惠,在这三个女神中,面子比命运和恩惠还有力量,比宪法更受人尊敬。”中国人好面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也特别看重人际关系的融洽,在人际交往中,给对方以情面,达成关系的和谐,就给了对方莫大的面子,反之就会驳了对方的面子。因此中国人比较看重礼物的实际价值,过于简单或是廉价的礼物会让送礼方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也没有给足对方面子,所以达不到增进感情的目的,甚至还会得罪别人。而美国更多关注的是个体本身,在人际交往中崇尚自由、平等。送一个人礼物表达的是对他的喜爱和肯定,并不认为礼物的价格会直接影响双方的面子。
2.2美国浓厚的宗教气息
美国被称为“上帝的伊甸园”。雷雨田先生在《上帝与美国人――基督教与美国社会》一书中做过这样的统计:“在美国两亿多居民中,基督徒占88%以上,95%的人声言信仰上帝,58%的人每天至少象征性地祈祷一次。”这些数据都表明宗教对于美国的影响非常深远,从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气息,送礼的习俗也不例外。由于不同的颜色在基督教中有不同的含义,美国人在选择包装纸颜色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考虑,通常是不会用红色或黑色的纸来包装礼物。美国人所忌讳的13、5、666等数字也都和宗教有关。
2.3谦虚VS自信
谦虚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北京大学的顾曰国先生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中国人日常交际的特点,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礼貌五准则,排在第一位的便是“贬己尊人准则”,即指谈及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因此中国人认为送礼时过多的介绍、赞美自己的礼物会显得不礼貌,适当的谦虚和贬低才更加恰当而受礼方也应谦虚含蓄地推辞几句。
美国人则强调自我价值,推崇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他们普遍比较自信,过分的谦虚反而会被看作是虚伪,也无法理解刻意贬低自我的行为。因此在送礼时,只要他们是精心挑选的,一般都会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挑选的礼物很好很适合对方,故而常常会对礼物做一番说明介绍。受礼方也会热情大方地收下,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喜悦。
3 结语
中国和美国的送礼礼仪有各自的特点,但总的来说,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送礼都要以受礼方的感受为导向。送礼方赠送礼物都是希望对方能够开心而不是让他窘迫,这样的送礼是出于一种礼节、出于一种爱,礼物的价值大小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真心相送,即使是一张小卡片也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友好。同样地,受礼方在接受礼物时无论是客气推辞还是欣然接受,也都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喜悦和感谢。
参考文献:
[1]孟晓红.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送礼礼仪.社科纵横,2009(2)
[2]林语堂著.郝志东,沈益洪译.中国人(全译本).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雷雨田.上帝与美国人――基督教与美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刘澎.当代美国宗教.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王文丽.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探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0)
茶文化的礼仪范文2
【关键词】李安;中西文化差异;融合
一、李安电影对“家”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李安从第一部电影《推手》开始,就喜欢用“家”这一主线来表述故事。看似固定在某一地点上的“家”,其实渗透着中西方关于“家”这一文化载体的不同内涵。其“家庭三部曲”的主要场景,大多体现在中国式的家庭中。中国家庭注重的是“同堂”的传统,这是一种“家国天下”的体现。然而在西方国家中,“家”主要以夫妻为主体,其子女成人后大都各自组建自己的家庭,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喜宴》中,儿子伟同并未跟父母住在一起,当二老飞到美国参加儿子按照西方习俗举办的婚礼,母亲为没有举办中式婚礼而落泪。“家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饮食男女》,更是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在中国家庭文化中,饮食占据重要位置,餐桌上的所有事物都渗透着中国人的传统和文化渊源,一双筷子、家人围坐着一张桌子吃饭、先老再幼等诸多“规矩”,都有可追根溯源的文化内涵。而在《冰风暴》里,美国家庭中“子女自由”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个想要严厉却力不从心的父亲正好诠释了西方崇尚自由的家庭观念。子女并不因家庭的存在而有较强的集体思想,他们有独立的选择,不是家庭必然的附属,这种观念使本该有的家庭温暖被忽略了。西方家庭中,父亲对于子女的管教显得束手无策,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是怀疑和不信任,对自我的满足和对自身的认同使家庭关系显得脆弱。直到生命消逝,人们才从自私中醒悟,决定相互温暖和依赖,最终得以自救。影片最后“回归家庭”的团圆结局,正是李安在影片中反衬西方家庭文化中缺少亲情和爱的表现,呼吁“家”的重要性。
二、李安电影对“父”与“子”关系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父亲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他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家庭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中西方文化中,“父”与“子”的关系显然大为不同,李安对于这种差异有自己的理解。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主为“父”,即“父权”,这是中国的传统。在李安的电影中,大多有父亲这一角色。最早的“家庭三部曲”其实也叫“父亲三部曲”,这三部电影中都有父亲这一典型的家庭角色,虽境遇不同,但他们均为传统的中国父亲。三部电影中的父亲分别是太极大师、大厨等,在各自的领域受人敬仰。不管是从《喜宴》中伟同为迎接父母到来而改变家中摆设,特别换上了父亲的书法作品,还是从《饮食男女》中父亲每周为家人相聚所准备的饭菜,都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中,父权是家中唯一而带有专治性质的,就好比“君权”,父亲在家中的地位最高,具有儿女和家族命运的决定权。《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父亲从未露面,但李慕白却充当着这种近似父亲的角色,坚持想要引导玉娇龙走向正途。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家庭是以夫妻为单位组成,中国文化中的“父权”就不存在了。《冰风暴》中的父亲一直想要严厉管教子女,却总在管教之后心生不忍,就这样反反复复,再加上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导致父亲无法建立权威的现象,更没有“家中父为大”的局面。《喜宴》中,艾伦在提到自己父亲的时候,随意的口气和长久未曾见面的事实,也证明了其父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李安电影里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是威严的,且受到子女的仰望,而在西方文化中父亲似乎是一种挑战、反叛,甚至带有“弑父”的情节。比如说《绿巨人》中,当儿子得知自己是父亲的实验品之后所做出的行动,能看出李安所表达的中西方文化中父子关系的差异。
三、李安电影对爱情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卧虎藏龙》《理智与情感》这两部影片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待爱情是保守的,而西方文化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自由的。《卧虎藏龙》中,俞秀莲对李慕白的情感来自外界的压力,直到最后他们的爱恋才被彼此放到明面上来承认。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父命为大”,直接掌管着儿女的婚姻大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种情况被普遍延续。再看《理智与情感》,同样是阶级化严重的“封建社会”,面对父母安排的婚姻,两位女主角的爱情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思想。大姐较为理智和克制,妹妹较为热情和直率,两人选择的恋爱对象和情路的坎坷,大多也是来自于社会的等级划分和现实的阻碍。但从本质上来讲,这些阻碍与《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四、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凸显与融合
(一)李安电影将中国古典美学融入好莱坞
李安在台湾的生长经历和在美国的求学过程,注定他是属于世界的。李安进军好莱坞,他的影片运用了好莱坞典型的叙事结构和单一的线性情节,在受众的观影体验上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中国传统文化对他儿时的熏陶,使李安站在国际的舞台上,把中国的古典美学融入到西方的叙事方法中,向全世界观众灌输着中国的文化和古典的美感。李安电影镜头的运用如同中国国画的渲染手法,讲究中国古典美学寓情于景的含蓄,也讲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他总是通过细节向观众述说着镜头表面下的深意,与此同时,李安也喜欢长镜头的环境描写,把人物所处的大环境用一种大景别的长镜头慢慢表现出来,观众不知不觉地走入他所描绘的世界。如《断背山》中用大景别的长镜头表现两个牛仔的放牧环境,蓝蓝的天空、延绵的绿色山脉、满眼的星辰、流淌的河水,两个牛仔无聊的生活,在这样一种自然柔和的氛围中滋生出的爱恋,是可以被大多数人理解的。异曲同工的安排还出现在《冰风暴》中,冰风暴在短时间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它所带来的冲击和破坏,似乎是在这种冷漠的社会背景下酝酿已久的。而在《绿巨人》中,绿色基调奠定了影片的悲剧性和压抑感。李安喜欢没有声音的画面,并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电影,在没有台词的画面中,凭借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加上环境所表现的情感基调,两者合二为一所表现出的张力和内在的情愫,正是李安所喜爱的。
(二)李安电影汇集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反思、交融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早已显现,李安作为一个导演,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在电影中体现出来。从第一部影片《推手》开始,李安就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表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既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学,也对中国封建思想进行批判;既表现西方的开放和自由,也在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公正看待问题。“家庭三部曲”的故事均发生在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父权”的家庭中,却也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推手》中,父亲与儿媳之间的摩擦,起因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双方无法相互理解,直至最后矛盾升级,父亲离家出走。《喜宴》中,父母来美国参加儿子的婚礼,却不知道新娘是“假”的。西方开放的恋爱环境,同性恋已被社会逐渐接受,相比中国传统的恋爱观来说是无法理解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显而易见,但反思和交融在李安电影中得到了很好体现。比如《喜宴》中,李安对人们在闹洞房中的表现是坚决批判的。《冰风暴》中,李安对于西方的性自由观念,以及“派对”等也是持批判态度的。《推手》中,儿媳开始学习太极,以及父亲偶尔去儿子家小住,表现了西方人在接受中国的文化,同时“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化解了家庭中的尴尬。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喜宴》《饮食男女》以及李安的其他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中国视角的“家庭三部曲”,还是西方电影的《理智与情感》《冰风暴》等,传统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被瓦解,再被重塑,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的电影中冲击碰撞之后,大多重组,最终走向平衡。
(三)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中国电影发展的意义
不管是赞赏的眼光还是批评的声音,李安电影在国际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华人导演,能站在奥斯卡领奖台上的并不多,且受到观众如此推崇的更是屈指可数。李安的经历造就了他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文化融合的探索。李安的电影在西方引发了“中国热”,或者说是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是一个被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毕竟并不是所有华裔导演在影片中表现出的中国元素,都会被西方乃至全球的观众接受和吸收。李安在好莱坞的大环境中,秉承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对于文化的公正和客观的诠释,是他被世界接受的主要原因。有部分中国观众对李安持完全批评的态度,这一部分人认为,在很多中国题材的电影中,李安运用了好莱坞的叙事手法,并且对传统中国的再现有失水准。比如《卧虎藏龙》中,李慕白最后对俞秀莲“莎士比亚式”的告白。但是,这种方式使得绝大多数西方观众深刻体会到两人之间的情感,并且感悟到中国武侠世界儿女情长的无奈和神圣。李安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他在思考和探索之后找到的平衡,一种影片外化的中西方文化的平衡,更是内在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所要达到的平衡和融合。
参考文献:
[1]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莫娃,付慧敏.阅读李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金洪申.家庭伦理与爱情伦理协奏曲——李安电影综论[J].电影文学,2007(02).
[4]黄文杰.李安华语作品解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03).
茶文化的礼仪范文3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十分热情好客,与亲朋好友在一起就餐图的就是热闹和喜庆。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我们常常看到划拳、行酒令、相互敬酒等场面。为了显示主人的热情好客,餐桌上的饭菜通常花样繁多,十分丰盛。中国饮食推崇群享方式而通常实行合餐制。大家围坐在一起,共享餐桌上的任何一道美味,体现出中国饮食方式的共享性特征,这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体现,说明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更注重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协调与分配。而西方人用餐,人们一是讲究吃饱,二是享受用餐的情趣和氛围。西方饮食主要以独享方式进行,奉行分餐制。大家虽然坐在一起,却各吃各的,分盘进行,充分体现出人际关系中的个性独立。对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西方社会来说,个人自由被当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必须遵守。[1]中西方餐饮礼仪各方面都被赋予了丰富而独特的饮食文化内涵,了解不同的饮食文化,为增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西方服饰礼仪差异
中西方服饰受不同环境、不同文化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的特征。由于受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形成了稳健持重、知足常乐、因循守旧的思想意识,使得中国人着装特别讲求和谐。像雍容华贵的唐装、使用方便的中山装,含蓄隽永的旗袍更是中国女性独具特色的民族服装之一,展现出东方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气质。而西方国家更强调个性解放,利用各种剪裁、色彩搭配等手段来完美身体曲线。服装概念以追求人体美为核心,服装突出个性、彰显个性。在正式社交场合,西方男士习惯穿着西装,搭配白衬衫和领带。当然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中西方服饰文化融合趋势空前加强。如今的中国人穿着打扮也日趋国际化,正式场合上的着装与西方的差异越来越小。但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根深蒂固的,因此服饰方面的差异也很难完全消弭。例如女士穿黑色皮裙在西方被视为是的符号,但在中国则没有这个概念。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礼仪专家在传播女士穿黑皮裙的禁忌,其实也大可不必,在中国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逐渐凸显的今天,我们不必一味屈从于西方的文化,正如我国目前利用孔子学院来传播中国文化一样,我们同样固守我们本土的服饰文化和礼仪,来影响在中国的西方人,让他们也入乡随俗,尊重我们的文化和民俗。
三、中西方称呼礼仪差异
茶文化的礼仪范文4
[关键词]文化差异 商务礼仪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75-02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商务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商务礼仪活动的价值,帮助人们适应现代生活中的社交活动,是广大民众热切关注的问题。在长期的商务实践中,笔者发现,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商务礼仪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拟从文化背景、价值观体系两个维度出发,深入研究文化差异带给商务礼仪活动的影响。
一、商务礼仪与文化背景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长期形成的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它在商务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①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务礼仪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商务礼仪从发展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其成熟的标志正是较为稳定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凝定。一部商务礼仪的发展史,可以视为各种礼仪规程生发、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每当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商务礼仪程序产生,我们的商务礼仪就向前推进一步;每当一种商务礼仪程序成熟,我们的商务礼仪知识就会有所丰富。正是在各种商务礼仪的不断产生和成熟的过程中,我们的商务活动得以有效开展,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探讨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活动产生的影响,必须从中国社会独特的文化背景入手。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我的礼仪传统。就中国的文化背景而言,“礼”是最为重要的特征。“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礼节,在具体内涵上是指中国古代的社会道德规范,在深层社会含义上是社会等级秩序的要求。”②但现代社会的商务活动早已不局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它面临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的服务对象成为当代商务礼仪活动主角。这一事实告诫我们,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就具体的商务礼仪活动而言,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其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人称模式的不同。在具体的商务活动中,活动双方会面的第一步就是相互寒暄、问候。如果对于对方的称呼方式以及待人接物的习惯未作充分的准备工作,极有可能导致商务活动陷入僵局。以中国文化背景与西方文化背景作为对比的双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更为强调长幼尊卑的秩序,同时对自身总是做一定程度的“贬抑”;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对自我的肯定,不仅直呼其名而且常以昵称取代全名。其次,时间观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文化崇尚轮回思想,西方人认可线性思维。前者催生了中国人在商务活动中拉长周期的惯性思维,也培养了中国人在商务活动中重视逐渐培养信仰的思维模式;后者则使西方人将是否信守承诺和接受事前约定列为重要的评判标准,他们的商务活动往往会作较早安排,并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相关问题加以处理。因此,常见的情况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下,急于进入谈判正题的西方人显示出的无奈和焦虑往往被中方误认为缺乏诚意;而寒暄的中国人被认为东拉西扯、不务正业。”③同时,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中西方的餐饮文化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人往往将餐桌视为商务活动的延续,并力求排场,与西方人讲究简约、节俭的商务宴会有较大差异。
仅从商务实践活动而言,文化背景因素对商务礼仪的影响是深远的,但也是不易被察觉的。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商务礼仪的演进轨迹难以准确勾勒。商务礼仪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被湮没在习以为常的活动中。商务礼仪的演进和文化背景的关系自然也无法被我们完全揭示,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背景的因素不存在。对某一具体商务礼仪形式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怎样在现实活动中,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认识商务礼仪活动的发展过程,探讨商务礼仪的发展规律,了解实际行动中人的心理状态,评价各种商务礼仪活动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还是一项值得继续进行下去的任务。
二、商务礼仪与价值观体系
商务礼仪文化的差异主要源于世界上各不相同国家间的文化传统的差异。自从泰勒提出了“文化”的定义后,“文化”就一直是学界的热点问题。我认为西方学者弗·詹姆逊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他在《:文化与政治》一书中明确说到:“所谓文化——即弱化的、世俗化的宗教形式——本身并非一种实质或现象,它指的是一种客观的海市蜃楼,源自至少两个群体以上的关系。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独自拥有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接触并观察另一群体时所发现的氛围。”④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了解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受其影响形成的中西方人的价值观体系也对商务活动的展开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西方的文化观念中,个人价值是其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社会是围绕着个人这个核心,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主观能动性。”⑤因此,在西方人的思维观念中,个人的利益被置于最高的价值层面。而奠定西方现代文明基础的“蓝色”海洋文明更是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其主要特征,受此影响西方人在商务活动中较少表现出顾及整体利益的“牺牲”行为,而是将如何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视为最终目标。与此相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价值观体系,作为源自“黄色”农业文明的国度,中国人更为注重一定范围内集体的利益。这是因为,在农业文明的原始阶段,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所有的农业活动,个人必须依赖于集体的力量。而海洋文明则不同,他们可以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伟大英雄的身上。价值观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受此影响孕育的中西方商务礼仪活动也被烙上深深的文化印记。这里所谓的中西方价值观体系的不同,不是一种逻辑上不同于当代或不同于西方文明传统的思维方式。其实质在于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礼仪活动准则,使得中西方人考虑问题的着眼点有所不同。
以中西方的宴会为例,中国人讲求排场,而西方人崇尚节俭。因此,在商务宴请中,中国的宴会往往是杯盘满盏、西方的宴会则简约、大方为主;中国宴会重视等级高低,西方宴请强调女士优先。尤其是在商务礼仪活动中,为增进双方的私人感情中国人更热衷于劝酒,西方在追求隐私化的同时更多地表现为迁就于他人的情感诉求。这样一些具体商务礼仪活动中折射出中西方人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商务礼仪的学习和实践中必须尊重不同服务人群的习俗,给予符合他们价值诉求的礼仪安排。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化,中西方的交流日趋紧密,我们必须正视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性。只有真正落实了、平等交往,才能有效提升商务礼仪的社会价值。商务礼仪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不是一时一地的不同,而是源自文化机制的差异。在21世纪的传媒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汇更加迅速,我们只有摆脱单向度的思维模式,才能在具体的商务实践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这一切的取得依赖于我们正确解读商务礼仪下的文化差异。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我们理解和认识商务礼仪活动提供了参考。从跨文化的高度认识商务礼仪活动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本文旨在为人们认识商务礼仪背后的文化差异因素提供启示意义。
注释:
①汪洪梅.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信息,2007(33):56.
②张荣翼.冲突与重构[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③张波.中西商务礼仪差异浅思[J].对外经贸实物,2011(3):69.
④弗·詹姆逊.:文化与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20页.
⑤王书柏.浅谈商务礼仪与文化差异[J].时代金融,2012(6):321.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3]李道魁.现代礼仪教程[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茶文化的礼仪范文5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英汉礼貌原则 差异
一、礼貌原则的相关理论
(一)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H.P.Grice)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他认为,人们为了确保会话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准则,特别是“合作原则”,以达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从而使谈话得以顺利进行。Grice(1975)在《逻辑与会语》中提出了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
1.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
2.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
3.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
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Grice认为,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人们可以故意违反某一(些)准则,说假话、空话,说不相干的话或歧义的话,等等。但他的理论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样产生和理解的,却没能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
(二)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英国语言学家里奇(Geoffrey N.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弥补了合作原则的某些不足,丰富发展了“会话含义”理论。Leech发现,很多情况下,人们违反合作原则的准则是出于礼貌的需要,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意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Leech把礼貌原则分为六类。
1.得体准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礼貌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中。它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协调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因此礼貌是人们进行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世界上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而文化差异必然导致礼貌原则的差异。如果各自仍按各自的礼貌原则行事,就会产生误解和冲突,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三)中国式的礼貌原则
Leech的礼貌原则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之上的,忽视了中国礼貌文化的特殊性。中西文化的不同在于中国人讲究“客气”,贬低自我,褒赞他人。而西方人,以英国人为代表,似乎无暇“客气”。所以中国的礼貌颇具中国特色。中国学者顾曰国(1992)吸收并借鉴了Leech的礼貌准则,归纳了五个中国式的礼貌原则。
1.贬己尊人准则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和“谦”,指谓听者或与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和“尊”。
2.称呼准则
指人们出于礼貌,在相互称呼时要按“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
3.文雅准则
即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
4.求同准则
即说、听者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
5.德言行准则
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对他人的付出,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
二、不同文化背景下英汉礼貌原则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不同的自我观
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念强烈。对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西方社会来说,英美文化似乎更加偏重于个人主义,他们不希望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个人利益、权利、隐私、自由、个性解放或自我实现,都被视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面子。而这种文化氛围使英国人或美国人更加在乎自己的消极面子。他们认为尊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是礼貌的,反之,则是不适合的,甚至被认为是粗鲁的。
汉文化则强调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实现合作或团结。因此,积极面子在中国文化中更为盛行。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他人和自我的关系不是那么清晰,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才会变得完整。汉文化人非常重视及参与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的面子。因此,汉语言文化中是礼貌的表现,在英语文化中可能会被看作是侵犯个人自主的行为。
(二)不同的文化价值
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西方文化突出得体准则,“尊人”不“卑己”。西方人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是礼貌的,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
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上,这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由上可知中国人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更重要的是维系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社会,而西方人注重的是利用语言来表现个体的存在和价值。
(三)不同的语言表达程度
Searle认为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也就是说,在交际中说话人并不是直接说出自己的意图,而是换一种说法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它普遍存在于语言中,具有共性,但每一种语言又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一般说来,话语越间接,语气就越委婉,给听话人留的余地就越大。但是我们不能一概以话语表达的间接程度来确定话语的礼貌程度,因为中西方在直率的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
使用英语的人通常会直接、明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因此交际双方不论在批评、邀请、馈赠、赞扬或拒绝时,一般都直截了当,他们的语言直接、直率、肯定。而中国人往往使用间接的、隐含的语言来沟通。只有明确说话时的情景并借助肢体语言、空间语言及上下文联系后,接受者才能弄清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观点或意见。正是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增加了中西方人际交往的困难。
三、结语
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性。但不同的文化背景给礼貌赋予了不同的文化特征。由于中西方两种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并尊重这些差异,采用不同的礼貌原则和策略,掌握礼貌用语,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J].In Cole & Morgan(eds.),1975.
[2]Leech,Geoffrey 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茶文化的礼仪范文6
关键词:团队 文化差异 团队凝聚力 文化维度
一、引言
所谓“文化差异”是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特定人群之间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准则的不同,从而使他们对于特定事物具有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它作为一种心理倾向在跨文化团队中经常会阻碍管理及日常的工作等。如一些管理者在跨文化活动,表现出的本文化主义的倾向,忽视跨文化的差异,阻碍了群体有效的交流与协作。文化差异会影响跨文化团队的管理,但不一定是负面的,主要表现在、价值观、教育水平、风俗习惯、文化敏感性、目标期望等等方面。
团队凝聚力是指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的团队对其团队成员的吸引力和聚集力,是以对团队核心组织者及整个团队满意程度为标志的向心力,是体现团队内部相互依存和协调能力的亲和力。这种固守在团队内部的全部力量,包括最重要的力量——团队组织吸引团队成员并凝聚力量的能力,就是管理心理学中赋予“团队凝聚力”的基本内容。
因此,本论文以团队为研究对象,以团队凝聚力为研究内容,从文化视角解释多元化团队的文化距离及文化差异,揭示团队凝聚力与心理背后的文化差异基础及其影响机制,力求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起具有理论及实际应用价值的团队绩效评价体系,以期对此方面的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理论与假设
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是分析文化差异的一个理论。文化维度是荷兰国际文化合作研究所所长霍夫斯泰德及其同事在对文化因素进行定量研究时采用的概念。它包括霍夫斯泰德1980年在调查53 个国家的11.6万名IBM 员工的工作价值的基础上,发展出基于西方文化的四个文化维度,即权力差距(Power Distance)、不确定性规避(Uncortainty Avoidance)、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和刚柔性(男性主义/女性主义,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ty)。之后霍夫斯泰德在1987年以东方文化构面为基础提出了“儒家思想”的第五个维度,即长期导向/短期导向(Long Term Orientation versus Short Term Orientation)。
权力距离指下属人员(或两者)感受到的上级和下属之间的权力或影响力的大小,指对组织机构中权力不平等现象的接受程度。高权力距离文化中多为层级式领导,拥有严格的评定工作价值的体系,决策过程中成员基本上很少有发言权,只需要完成上级指示,不愿超越角色多说多做,以免被视为是挑战领导的权威,这样就限制了成员对团队事务的参与。因此做出假设:认为拥有高权力距离价值观的成员就比低权力距离价值观的成员表现出更少的组织公民行为,因此也就不容易产生任务冲突。各团队成员只顾完成自己给予分配的任务,在相当程度上就减少了相互之间的合作性,因此会增大彼此之间的关系冲突,降低团队凝聚力。
不确定性规避表示人们对于不确定的结果或状态的规避程度。在高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文化体系中,人们比较不愿改变、不愿冒风险、畏惧失败,学会忍耐,接受不同行为的社会文化,认为冲突是不愉快的,从而可以减少冲突,提高团队凝聚力。
个人主义的文化环境下人们对个人的目标更加强调、重视,相反在集体主义的文化环境下相对更强调团体的目标。集体主义观念会使得团队成员把亲近的他人作为自我不可分割的部分,强调作为团队成员必须承担的责任和牺牲,偏爱团队工作,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融洽及团队的进展,从而减少冲突,能够提高他们的行为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有研究发现,集体主义价值观可以通过调节组织不公平感增加员工的团队凝聚力。
对于男性化/女性化维度,Hofstede认为其本质含义在于男女社会角色的不同,进一步延伸意义是男性化有英雄主义、果断力和物质成功等方面的偏好,而女性化则表示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谦和、关照弱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偏好。有研究发现性别取向对团队凝聚力存在显著影响,女性化特征与利他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男性化特征与公民道德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长期导向暗示人们的目标导向不仅在现在,更重要的是在未来,于是接受教育、节俭和毅力等儒家思想倡导的伦理价值成了影响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儒家坚持的是“忠”与“孝”的伦理.它是坚持固有传统人际关系原则的遵循与永恒。有研究指出,长期导向的关系交换能为组织带来相当多的利益,且有助于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因此,可以建立假设H:文化差异对团队凝聚力有显著影响,具体如下:
H1:权力距离与团队凝聚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H2:不确定性规避与团队凝聚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H3:集体主义与团队凝聚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H4:男性化与团队凝聚力显著负相关关系。
H5:长期导向与团队凝聚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三、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本论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验证以上假设,调查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访谈和小样本问卷调查,目的在于早期发现研究设计及测量工具的缺点并做修正,从而预测测量工具的可行性以及调研问卷设计的效度和信度。第二阶段利用修正的调研问卷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采用电子调研问卷和纸质调研问卷两种形式,对各种类型的团队总共发放450份问卷,问卷回收383份,问卷回收率为85%。
相关分析是说明客观事物相互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并用适当的统计指标表示出来的过程。Multiple R为相关系数,当相关系数为0.3-0.69时,变量间呈“中度相关”;0.7-0.99呈“高度相关”;1呈“完全相关”;当相关系数为正值时,变量间呈正相关;负值为负相关。在一般研究中,由于实验误差的关系,完全相关很少出现。R2为决定系数,可以用来评估变量间的解释能力。
本论文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各个文化差异本论文维度与团队凝聚力的关系,结果如表1所示。
权力距离与团队凝聚力的相关系数为-0.480(p
不确定性规避与团队凝聚力(r=0.072,p=0.188)、男性化倾向与团队凝聚力(r=-0.025,p=0.654),故假设H3b和H3d均不成立。
总结如表2,我们要高度重视权利距离、集体主义倾向、长期导向这三个文化维度,从而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四、研究建议
组织要发展,需要建设高效的团队和提倡团队精神,团队凝聚力又是团队文化的主心骨,具有高凝聚力的团队,既可以增强团队竞争力,对整体组织的发展又起着很大的协调和稳定作用,从而为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经上述实证研究后提出了如下几个构建高凝聚力团队的建议:
1.进行文化维度分析,识别不同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人们持有不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要协调管理好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就必须了解他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价值观、不同行为模式,也就是对团队中存在的两种或多种文化进行分析,找出文化特质,以便在管理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文化冲突和矛盾,推进文化融合。
2.合理构建团队成员
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文化差异与团队凝聚力关系紧密,确实会影响团队凝聚力,在考虑团队成员组成时,要重点考虑区域文化差异,这也启发我们在团队成员的挑选上具有同样技术能力、专业水平时优先选择其中的几个价值观、合作意识相似性的的人进入团队,从而保证组成的团队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倡导权力距离差距小,强集体主义倾向、强长期导向的团队文化,从根源上尽量回避团队中关系冲突的产生,提高团队凝聚力。
3.领导应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
对领导班子凝聚力的研究表明,团队绩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队领导者之间的意见一致性和高度合作,领导者应有意识的提高合作意向并体现出来,以身作则, 有很强的团队精神, 时时处处以团队利益为重, 为团队其他成员利益着想。会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不独断专行, 注意使用、培养、爱护、信任团队成员,会给予他的下属充分的信任, 对团队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在处理领导与下属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 以及团队内部的工作时, 能以事论事,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有利于缩短团队的权力距离,形成团结合作风气,提供团队凝聚力,最终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参与团队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进行跨文化管理和文化整合创新,实现“多元文化”团队到“单一文化”团队
跨文化管理是解决地域文化冲突的有效机制,文化整合创新是跨文化管理的核心。对于异质文化,通过设计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如跨文化理解、培训、沟通、建立共同愿景等方式,尤其是最大限度挖掘和利用组织资源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最大化地提高团队整体凝聚力;异质文化之间通过相互接触、交流、吸收、渗透,继而融为一体,形成新的具有跨文化特色的团队文化。经过整合创新,原有各方的成员文化既失去了自身一些特质,又从异质文化中吸收了一些新的特质,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团队文化体系。这种新体系在价值目标、行为规范以及人际关系的氛围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也重新平衡了成员和团队两方面的力量,使得所有成员的价值观、愿景、行为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团队文化产生影响的理念都趋于一致,使“多元文化”团队演变为“单一文化”团队,有利于提高团队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陈志霞.知识员工组织支持感及其影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刘畅.组织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