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收益测算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投资收益测算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投资收益测算方法

投资收益测算方法范文1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费,差异化定价,内部收益率率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5-0114-06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产品的更高层级,既能够产生社会收益又能够产生个人收益,社会和个人对硕士研究生教育都有需求。社会出于稳定和发展的需求,希望社会成员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其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价格需求弹性很小,因此社会需求对硕士研究生教育价格――学费的影响并不敏感。另一方面,个人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则是出于接受更高层次教育以获取未来更高收益的目的。其对硕士研究生教育学费的支出,相当于放弃了当期的消费用于人力资本投资,期望这种投资行为能带来更高的个人收益。因此,只有在放弃当期消费所带来的效用损失,小于或等于未来收益给个人带来的效用情况下,个人才会进行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所以个人对硕士研究生学费的接受程度基本上取决于其接受研究生教育后的收入水平。

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还在市场分割的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我国不同行业间和区域间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差异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5月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工资省际间最高相差2.13倍,行业间最高相差5倍。这就意味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其工资性收入会因其进入地区或者从事行业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学费长期受成本分担思想约束,使得我国高校不同学校、专业间硕士研究生学费差异并不大,这就造成了我国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学费成本相差无几,而未来收益却差异较大的局面,结果形成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各个专业之间冷热不均,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问题,制约了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本文将硕士研究生教育视为一项人力资本投资,将影响该项投资未来收益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等因素考虑进去后,通过一个案例来测算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内部收益率,并将之与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进行对比,从而为高校根据本校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就业去向测算不同专业内部收益率,并据此为学费差异化定价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简述

关于学费这个概念,通常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指受教育者向学校或教育机构交纳的培养费。《如教育大辞典》指出,学费是指受教育者向学校或教育举办者交纳的培养费[1]。另外一种观点以教育成本为基础,认为应该按照合理的比例划分,由学生及其家庭承担的部分支出。学费是“学生及其家庭按规定必须向学校交纳的基本学习费用。学费主要是用于补偿学校支付的高等教育成本中,按照合理的分摊比例,应由学生及其家庭承担的那部分支出”[2]。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家庭或者个人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理论以及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此理论始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斯通首先阐述了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和补偿[3]。他认为,高等教育的获益者不仅是政府和社会,个人和家庭是最重要最直接的获益人。受教育者由于接受了高等教育而获得了高于他人未接受高等教育的那部分收益,应该由家庭或其本人承担那部分成本。其实,这种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思想最初来自于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后来此方法应用于对教育的投资分析,而反映教育收益率水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内部收益率[4]。教育内部收益率是对一个人因增加接受某级教育而得到的未来经济报酬的一种测量,其最初的目的是测度教育的收益能否补偿教育的成本,通过对教育的成本现值与收益现值进行计算和比较,用以判断是否对某级教育做出投资[5]。

关于研究生阶段收费的必要性,目前学术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比如,实行收费制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而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需要增加经费投入,收费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6-7]。在此共识基础上,国内学者就研究生学费的定价原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陈迁指出,在确定收费标准时,必须划分出梯度和层次[8]。研究生教育的产品属性、学位类型、培养成本、教育质量、劳动力市场需求、工作补偿和地区经济差异等都是定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9]。而且有研究测算得出影响研究生收费标准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生均成本、地区经济差异、办学水平、专业差异、未来需求和国家投入,BP神经网络方法测算出的权重系数分别为1.2、0.9、0.8、0.4、0.26、0.24[10]。此外,不同专业和学科类型的研究生项目进行差异化收费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大量的研究都认为,应考虑不同学校、学科和专业及毕业后的经济收益,按照市场公平、投入与产出相关的原则制定标准,不能够“一刀切”[11]。比如,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层次、地域要确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对史、哲及数、理、化等基础学科或者基础性长线专业,应采取保护性资助措施,甚至可以对一些基础学科免收学费,以吸引优秀生源;而对专业学位或者应用性质的学科专业,如MBA、MPA、工程硕士等应遵循市场机制,其学费价格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调节[12-13]。

总之,从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学费问题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都支持硕士研究生教育差异化收费,只是在学费定价主体和定价机制上存在分歧。一部分学者指出,高等教育的定价主体应为政府,且政府应该采用获利原则对不同学校和专业实施差异性定价;另一部分学者指出,高等教育应该由市场定价,高等教育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但是就我国来看,高等教育市场并未形成,市场主体缺乏定价意识和能力,更无从谈及这一市场的社会福利最优化问题。所以,本文认为应该采取基于获利原则――特别是从内部收益率的视角来对硕士研究生学费进行定价。

而且,国内学者遵循获利原则对硕士研究生学费定价的文章,受数据可得性影响,绝大多数是关于定价原则和影响因素的讨论,并没有实际定价策略的定量分析;或者是采用平均意义上的数据进行探讨,其数据选择方式和计算方法并不适用于我国当前行业间和区域间工资差异大的特点,对高校进行硕士研究生学费差异化定价的启发性不大。因此,本文利用岳昌君(2004)的教育收益率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区域、行业、性别、岗位等因素对硕士毕业生未来收入水平的影响,计算出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收益率,并将该内部收益率与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进行比较,给出具体的定价策略,以作为高校进行硕士研究生学费差异化定价的依据[14]。

三、根据内部收益率法进行差异化定价

内部收益率法可以更为直接地反映项目投资成本变化与投资收益率的关系。本文将硕士研究生教育视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而学费则是这项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成本。采用内部收益率法,将建立起学费与硕士研究生教育收益率间的直接联系,从而为高校提供一个更加具有操作性的硕士研究生学费差异化定价方法。

(一)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收益率模型构建

根据后面的调查数据,我们这里假设2005年有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其22岁。如果其同年接受两年制硕士研究生教育,将于2007年24岁硕士研究生毕业。如果我们假设60岁为退休年龄,则根据内部收益率法,有如下公式:

上式左端为该名同学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后,在未来工作中所得的工资性收入现值;右端第一项为硕士研究生学费的现值,即这项投资的会计成本,第二项为若该名同学没有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而是直接以本科毕业生身份工作所获的工资性收入现值,即为这项投资的机会成本。其中Yi代表该名同学以硕士研究生身份就业后历年的工资性收入,Xi代表该名同学以本科生身份就业后历年的工资性收入,r代表该名同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的内部收益率。(1)式中的9.88%为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公报计算的我国居民自2008-2013年人均实际收入增长率平均值,用以代表该名同学未来年均收入增长水平。

(二)硕士研究生预期收入现值与机会成本现值

本文采用岳昌君(2004)的教育收益率计算方法,对2007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中的1694个数据样本进行测算,用以计算受性别,地区、行业、单位所有制性质、职业性质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收益率差异,并据此推算出工资差异。这一方法对当前我国行业和区域工资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高校根据本校不同专业毕业生因就业去向不同而造成的未来工资性收益差别,进行差异化学费定价,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具体而言,设立两方程如下:

其中,INC为从业人员的工资收入,SCH为受教育年限,EXP为工作年限,EXP2为工作年限的平方项,EDUi和bi分别代表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相应的教育收益率,基准变量为小学,SCH*DUMk表示教育变量SCH与虚拟变量DUMk的交互项;各类分类的基准分类为女性、西部地区、竞争性行业、城镇集体所有制、生产工人;ek表示教育收益率在不同性别、地区、行业、单位所有制性质、职业性质间的差别。

根据方程(2)经计算得本科生教育程度回归系数是0.6765,硕士研究生教育程度回归系数是0.8816。根据公式RREi=[exp(bi)-1]/di,得出本科生年教育收益率为:9.69%,硕士研究生年教育收益率为:11.78%。其中,bi代表回归方程(2)的回归系数,di代表第i级教育程度与小学教育程度的受教育年限之差。研究生di取12年,本科生di取10年。

下一步,按照前面的假设,对该名同学进行硕士研究生预期收入现值与机会成本的现值估计。假设该名同学毕业后进入京津沪广的事业单位从事办事员工作。根据方程(3)得出用于测算该名硕士研究生未来年收入的参数如表1所示;若该名同学以本科生身份进入京津沪广的事业单位从事办事员工作,根据方程(3)得出用于测算该名同学读研的机会成本参数如表2所示。

将该名同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年未来工资收入额、机会成本,以及2007年我国硕士研究生学费12000元,代入方程(1)中,得出该名同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收益率为10%。如表3所示,根据样本数据可以估计得到,在我国西部地区、竞争性行业,民营企业、一位女性生产工人的平均工资为5237元。而这里的学费数据是根据2007年全国60所211大学硕士研究生学费计算而得的平均数。

最后,结合2007年我国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来看,该名同学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后,其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内部收益率高于当年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1个百分点。假设这名同学的情况代表是某一专业的平均水平,则表明接受这一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所获得的收益率较高,而这必然引起考生出于对未来更高收益的要求报考这一专业,相应的高校也会因为该专业的报考人数较多,而开设该专业或者强化该专业固有优势,以便获得更多的学费收益。若高校仅是出于通过强化该专业固有优势以扩大招生规模,进行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话,这对于高校形成自身优势特色专业,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专业人才是有好处的。但是高校若出于为了获取更多的学费收益目的,在自身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开设这一专业,不但会影响本校原有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造成有限教育资源错配,还会使得这一专业人才培养良莠不齐,反而不利于这一专业的发展。

四、讨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回顾和总结当前我国研究生学费定价策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次从高等教育内部收益率的视角,揭示了我国研究生学费差异化定价策略。我们的研究发现,根据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测算不同高校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收益率,并与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进行比较,形成不同专业学费差异化定价是可行且必要的。同时,内部收益率法的使用使得学费定价主体能够更为方便地通过学费变化,调整不同专业的内部收益率,有助于缓解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冷热不均的现状,有助于形成我国高校更为科学合理的优势学科布局。

研究认为,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的专业,应参照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从增加教育成本角度适度提高学费水平,降低这一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收益率,从而减少报考该专业的人数,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加拥有该优势专业高校的办学热情,更加专注于优势专业的人才培养;又可以使不具有该专业办学条件的高校,因为报考这一专业的人数下降,而降低其开设这一专业的热情,这有利于该专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通过前面分析和讨论,我们发现利用内部收益率法测算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收益率,并将之与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比较,就能为高校提供一种较为简便的实行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学费定价的方法。进一步的,就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收益率与社会投资收益率的不同关系,为政府在硕士研究生学费定价主体和定价机制提出建议如下三点明确的政策建议:

第一,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的专业,政府应该将学费定价权部分交予高校,允许其根据人才市场薪酬水平以及自身专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自行定价。这样能够使高校办学拥有更多的教育经费支持,促使高校将教育资源配置到本校强势学科之上,有助于高校优秀学科的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也有助于适度缓解我国当前因为硕士研究生学费差异较小,造成的专业选择冷热不均的情况。同时,政府还应该提高对这些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助贷水平,保证其不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而放弃学业。

第二,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收益率低于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的专业,政府应该对那些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专业进行补贴,降低这些专业发展所需资金对学费的依赖程度,从降低这些专业硕士研究生自己支付教育成本的角度,提高其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内部收益率;同时,政府还应该适度增加奖学金额度,增强这类专业学生从事本专业研究的动力,从获得收益的角度提高教育内部收益率,尽量使得这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收益率与社会平均内部收益率持平。

第三,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收益率经常围绕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波动的专业,政府应该允许用人单位资金进入公办高等教育机构。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收益率不稳定的原因在于这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行业或企业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而这将会造成高水平专业人力资本闲置或者企业用人成本偏高等不利影响,也不利于这一专业的长期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允许用人企业资金适度进入公办高校这类专业之中,实现订单式人力资源培养,平滑经济周期波动对这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收益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六分册)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263.

[2] 王康平.高校学费政策的理论与实践[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58

[3] [美]约翰斯通.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与出路[M].沈红,李红桃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5-70.

[4] 李丹.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测算与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57-59.

[5] 丁小浩.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方法评析[J].教育与经济, 1998(4):17-20.

[6] 董碧莎,等.关于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制度的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3):110.

[7] 邓朴,石正义,冯文全.我国研究教育成本分担的多元化模式初探[J].经济体制改革,2006(4):160.

[8] 陈迁.对硕士生教育收费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71.

[9] 李淑霞,张海兰.制定研究生收费标准应考虑的因素分析[J].教育财会研究,2004 (4) :15.

[10] 王莎.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硕士研究生收费模型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3.

[11] 王玉云,康玉唐.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制度的负面效应及对策[J].文史博览,2005(10):49.

[12] 孟东军.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与学费政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7-49.

投资收益测算方法范文2

【关键词】 水煤浆; 基准收益率;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WACC

引 言

近期我国众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加,PM2.5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酸雨污染程度及温室效应也在加剧,环境问题严峻。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贫气的国家,煤炭在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占75%左右,其消耗过程中几乎80%未经洗选,而原煤燃烧灰分高、热值低、含硫量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水煤浆(CWM)是由65%~70%不同粒度分布的煤、30%~35%的水和约1%的添加剂,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混合物。其制备过程中脱硫,在燃烧中也有一定的固硫效应,同时灰烬含水,有利于除尘,燃烧时能大量减少CO2、SO2、NOx的产生与排放(莫资萍等,2005)。

水煤浆技术日趋成熟及自身的经济环保性使其市场前景广阔,但水煤浆的生产设备、配套设施以及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投入费用较大,且缺乏基本的经济评价参数,使得水煤浆项目在投资决策、项目融资等方面缺乏参考依据,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水煤浆行业的市场化进程。

一、基准收益率测算的理论及模型分析

基准收益率与项目的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资本金内部收益率紧密相关,是财务评价中最为核心的参数。有关基准收益率方面的测定,国内外学者基本上是以金融投资经济和企业价值评估研究领域的理论为基础进行的,并在评估实践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两大理论:一是以资本资产模型为基础的风险收益性模型,比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Ibbotson扩展方法、套利定价模型(ATP)及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等;二是基于因素分析和经验判断的方法,如扩展累积模型(The Buildup Summation Model)。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在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市场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考虑风险和收益的情况下来测定权益资本的收益率。CAPM是建立在完备的资本市场假设下进行的,在企业的价值评估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运用于上市公司的数据,β值的测定仅考虑了市场的整体波动给单个资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未能考虑非系统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套利定价模型(ATP)、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Ibbotson扩展方法和扩展累积模型均是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套利定价模型不完全依赖于完备市场的假设,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但影响投资收益的具体影响因素不容易确定,目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Fama和French在1993年提出套利定价模型中的影响因素有三个,即公司规模、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比和市场组合本身,但是规模因素和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比不容易确定;Ibbotson扩展方法比起CAPM模型,考虑了企业公司规模报酬率和公司特有风险报酬率等非系统因素,但公司特有风险报酬率要考虑财务杠杆收益稳定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多取决于评估师的经验;扩展累积模型是基于因素分析和经验判断来测定基准收益率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小型非上市企业基准收益率评估,但评估过程中带入了更多的主观性。

通过对几种常用模型分析,本文拟采用CAPM模型来研究水煤浆行业权益资本基准收益率并对风险系数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修正,考虑了股票市场中非同步交易及非系统风险因素,并用WACC和CAPM结合起来对水煤浆行业基准收益率进行测算。

二、基于CAPM模型水煤浆行业权益资本基准收益率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夏普和林纳特在马柯维的方差组合模型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在该模型分析下,一个投资项目在某一时间段上的预期收益率等于市场上无风险投资项目收益率再加上这项投资项目的系统性市场风险系数乘以该项目的市场整体平均收益率与无风险投资项目收益率之差。该方法最早用于证券股票的投资组合定价中,后来国内外学者常用于权益资本基准收益率的确定。

本文拟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测算水煤浆行业基准收益率,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e为水煤浆行业权益资本收益率;Im为社会投资平均收益率;If为无风险收益率;βe为投资项目系统性风险系数。

(一)无风险收益率If的测算

无风险利率是衡量整个市场上投资者可以获得的最低收益率成本,是最具有稳定性和保障性的。在选用该数据时常常考虑国家的国债利率和存款利率,但国债品种和期限较多,需要分时间段计算,银行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情况统一,具有权威性,能反映市场真实情况,且数据易取得。本文根据水煤浆行业投资周期特点,拟选用2003―2012年三年期的存款利率的平均值,则If=4%(见表1)。

(二)期望市场收益率Im的测算

期望市场收益率是投资者在投资时期望获得的报酬率,是投资者将预期能获得的未来现金流折现成一个现在能获得的金额的折现率。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期望市场收益率Im反映的是市场平均收益率,应用中的关键是确定市场组合。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目前确定期望市场收益的方法有:利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确定期望市场收益率、利用社会资本收益率确定期望市场收益率,以及利用股票市场上证指数收益来确定期望市场收益率。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是指GDP的年度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计算得出。期望市场收益率研究的是市场组合的资本投入所获得的收益率,确切地说,并不能反映资本所获得的报酬,只有在其他数据缺失或不容易获得时,作为近似的期望市场收益率来使用。

社会资本收益率可以作为判别全社会资本收入水平的依据。一般说来,计算全社会的资本收益率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统计法,即利用统计年鉴的基础数据,通过汇总和分析得出有关数据进行计算;二是函数法,采用比较多的是含技术进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测算。社会资本收益率可以很好地代表市场组合,但是社会资本总额既包括盈利单位资本也包括非盈利单位资本,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研究资本收益率,只能作为基准收益率的下限。

通过股票市场综合上证指数收益确定的期望收益率既可以代表市场组合又可以排除非盈利单位收益率的干扰。本文拟采用2003―2012年沪市的上证指数来确定期望市场收益率。在上证综合指数计算原则中,对股票的分割、送配以及股票新上市等情况已分别作了相应的调整,因此,可以直接按下列公式计算指数收益率ImT:

式中:ImT表示市场组合在T-1时刻到T时刻的收益率;IndexT表示市场组合在T时刻的收盘指数;IndexT-1表示市场组合在T-1时刻的收盘指数。

通过对2003―2012年股市的年线、季线及月线的上证指数计算确定期望市场收益率如表2所示。

期望市场收益率取2003―2012年按年、季、月综合上证指数收益率的平均值,则Im=13.45%。

(三)水煤浆行业风险系数βe的测算

1.系统风险系数测算

权益资本的系统风险βe反映的是水煤浆行业相对于整个市场组合的风险程度。当水煤浆行业平均收益率对风险的反应比市场投资组合的反应更大,则水煤浆行业投资项目相应的风险系数值就更大;反之,其相应的βe就小。水煤浆行业风险系数βe可由下式计算得出:

式中:I为水煤浆行业市场平均收益率;?滓m2为市场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

通常,在构造关于资产价格的时间序列时,总是假定资产的价格是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记录的。但现实中,市场总是存在着一定的交易摩擦,信息到达市场中不同投资者的时间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导致有些证券对信息的反映出现时滞,并且造成同一证券市场上的不同证券具有不同的交易频率,即非同步交易。非同步交易并不影响单个股票的期望收益,但会对市场组合的期望收益造成统计意义上的虚假现象,从而造成βe被放大或缩小。本文对水煤浆行业风险系数βe的测算,拟采用休尔斯和威廉姆斯针对非同步交易现象提出的测算方法:

2.价格系数修正

近年来,随着洁净能源的推广,水煤浆行业在我国市场化不断加快,但市场化程度并不高。目前,国内还没有以水煤浆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水煤浆项目多为煤炭企业的一条生产线,与煤炭企业的关联度较高。因此,本文从全国31家煤炭上市企业中选取以煤炭生产、洗选加工及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对样本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行修正。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可以使用两种产品市场价格的比值作为价格修正系数。

式中,P水煤浆、P煤取2012年每月市场价格平均值。

3.非系统风险修正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风险系数βe为系统风险,除了地区修正外,水煤浆项目还应考虑非系统风险,风险的主要来源有经营管理风险、决策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社会风险等。可采用方根法确定上述主要非系统风险因素的权重,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主要非系统风险因素对该项目投资收益率的影响程度。

(1)方根法确定权重。根据1―9标度法,对水煤浆内部决策风险A1、财务风险A2、项目经营风险A3、市场推广风险A4、技术风险A5五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后,可以得到如表3所示的判断矩阵。

所以上述权重可以采用。

(2)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主要非系统风险因素对水煤浆项目投资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并确定个别因素的修正系数,如表4。

4.风险系数βe的确定

从全国31家煤炭上市企业中选取以煤炭生产、洗选加工及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对样本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行修正,如表5所示。

股票市场所有上市公司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如表6所示。

所有上市公司风险系数观察值:

(四)水煤浆行业权益资本金收益率的测算

通过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中三个因素的测算,可以得出水煤浆行业权益资本金的基准收益率。

三、水煤浆行业基准收益率取值确定

水煤浆行业自有资金与借贷资金比例的确定依据所选研究样本2012年资金结构,取其平均值作为水煤浆行业的资金比例。经计算得借贷资金比率为46.95%(表7)。

水煤浆行业债务资金成本取我国2003―2012年中长期贷款利率平均值,三年期贷款利率见表8。

根据以上数据,将WACC结合CAPM可得水煤浆行业基准收益率如下:

四、结束语

本文运用股票市场综合上证指数测算了期望市场收益率,用休尔斯和威廉姆斯针对非同步交易现象提出的测算方法对水煤浆行业系统风险系数进行了测算,并用方根法对风险系数进行了修正,以WACC结合CAPM测算了水煤浆行业基准收益率。

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水煤浆行业的投融资决策、风险分析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水煤浆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但是,我国水煤浆行业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还没有纯粹的以水煤浆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本文的研究样本源于煤炭采选业中以煤炭的洗选、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且对借贷资金的比例没有进行更细化的研究。随着水煤浆行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水煤浆为主营业务的样本更容易获取,届时水煤浆行业基准收益率将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 莫笑萍,陈定江,胡山鹰,等.我国煤炭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化工,2005,25(11):12-16.

[2] 兰峰. 基于WACC结合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的再生水行业基准收益率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 李善民,徐沛.Markowitz 投资组合理论模型的应用研究[J].经济科学,2000(1) :31-35.

[4] 胡芝春,吕文汉,郭俊雄,等.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钢铁行业基准收益率研究[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2(1).

[5] 袁尧.建设项目财务评价行业基准收益率测算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投资收益测算方法范文3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投资绩效 则民营企业

一 、绪论

企业的投资绩效是公司财务学研究的重点。对上市公司投资绩效的评价,和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的来源,是投资绩效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本质上看,企业的投资是一种通过投入要素获得回报,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企业的各种投入可以归纳为几种不同的要素,包括资本,劳动,技术等。从实际的生产和运作的角度看,企业投资效益的最终来源,是投入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的产出。所以,从本质上看,企业投资的产出来源,投入的要素在产出中各自贡献的大小以及企业投资发挥作用的技术条件,或模式,是企业投资绩效研究的根本性内容。也只有从根本上改善了投入获得产出的效率,才能从根本上使企业获得核心的技术和能力,拥有竞争优势。

对于企业投资绩效的评价与分析,一般采用的是财务学方法。传统的财务学评价指标有净现值,内外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权益回报率,市场占有率,速动比率等。它们构成一套财务指标体系。但是,从财务学理论基于财务管理的视角,企业投资绩效的评价没有从投资行为的本质――投入产出这个角度出发去分析。这样,财务指标等无法从实际的生产与运作的角度反应投资绩效,因此也就无法对企业绩效的现实来源做出分析,并对其投资的贡献高低做出评价。要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企业的投资绩效进行衡量,从现实生产运作的角度而不是财务会计的角度对投资效益的来源做出分析说明与评价,需要采用新的评价方法。全要素生产率就是一个合理的指标和方法。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于20世纪50年代由经济学家提出的核算方法,最初运用于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投入产出衡量。将全要素生产率这一宏观指标运用于微观领域,已经有一些尝试,尤其是在对上市公司这一特殊企业群体的研究方面。例如,村上直树,申寅容运用非参数方法中的包络线方法对中国改革以来的企业整体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对决定因素建立了模型。李连发对中国上市公司从1995年~2004年10年间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回归,分组计算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得出了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一直增加的结论。但是,对我国公司的投资绩效这样具体的课题,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方法的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上市公司一般被认为是中国企业的代表性群体。民营企业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企业群体,其投资效率关系到中国企业未来整体的发展潜力和活力。因此,选择上市民营企业中的强者进行研究,是很有代表意义和前瞻性的。

综上,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拟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方法,借鉴全要素生产率的核算方法和理论,以及上述学者运用之于企业效率分析的方法;主要使用参数方法,借助计量模型,采用我国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的前十强的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方法下的投资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做出尝试性的研究开发。

二 、研究设计―理论和模型

生产率直观上的理解,就是投入与产出之比。即生产率=总产出/总投入。企业的投资和国民经济中的投资一样,其生产率的概念也是总投入与总产出之比。一般采用加权的方法,通过一定的模型来衡量多个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将总产出与某种方法联合核算的各种投入相比较的时候,我们就得出了全要素生产率(TFP)。

一般而言,企业的投入总会包括资本与劳动。这里的资本是实有的可投入生产的资本品。固定资产作为企业实有资本的最主要的实物形态,是资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但是,在具体的企业投资领域,起重要作用的是企业的投资资金,主要是企业的长期投资,包括股权和债权投资。这些投资不一定投入生产领域,但对于我们的核算而言,则主要是核算企业的投资效率而不是生产效率。劳动一般是企业雇用的员工所应得的工资。全要素生产率被解释为技术进步的反映是其重要特点。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可以用于测度技术投入,资本存量等各种影响因素。企业的研发投入,使企业赢得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其投入也可以在全要素生产率里得到反映。

企业投入产出的技术条件,反映为企业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形态有很多种,其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广为生产效率研究采用。在我们的研究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也具有微观领域良好的应用性质,所以也将被采用为基本的生产函数模型。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方法,一般分为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参数方法主要为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建模和测算。非参数方法运用生产函数和生产理论,采用指数,包络线和前沿生产函数等方法进行分析。鉴于我们研究的上市公司投资数据的特点,我们可以假设生产函数,我们的数据样本较小,故决定采用参数方法,进行测算。考虑到非参数方法的优势,可以作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企业资金投入应该是企业绩效的来源,但也可能在短期内对绩效产出不良影响,视企业投资的长短期限而定。同时我们认为R&D投入,以及企业现有的资本―固定资产是企业投资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和所解释部分。故我们将利用这两个解释变量构建模型。

综上,我们将采用四个解释变量,以解释企业投资的产出,并测度投资的贡献,也即投资的绩效。它们分别是资本(K),劳动(L),投资(I)以及R&D(R)。其中I为2005年投资的资金,为横截面数据,但考虑到计量可能的需要,也可以更多考察资金投入对企业投资绩效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本文分别统计了2003年,2004年,2005年的数据。令总产出(收益)为D,建立如下模型:

D=AKaLbIhRg(小写字母为方次,其中A为系数,a+b+c+g=1

其对数形式为:

InD=aInK+bInL+cInv05+dInR+e。TFP采用算术形式,即:TFP=D/(cInv05+bL)=T,nT=aInK+gInR+e。这是一个对数化的线形计量模型。可以用于横截面数据的回归。e为误差项。系数衡量的是各个解释变量的贡献,也即总产出对各个变量的弹性。

三、TFP计算和影响因素测算

本文数据全部取自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均为年报中披露的财务数据。年报来自巨潮资讯网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

模型中,产出D采用年报“报告期主要财务数据”中的“投资收益”一项。资本K采用“财务报表”中的“固定资产总计”一项 。劳动投入L采用年报公布的员工总数乘以4000的平均工资。I的数据采用年报中的“董事会报告”对投资数额和事项的披露。此外关于企业的R&D,整理自年报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年报对其一年投资经营,研发的费用披露。企业有无技术进步,以及技术进步的程度较难衡量。本文对企业投入研发新技术,建设新固定资产的投资视为R&D投入。

在进行计量分析前,对数据做了整理。其中万杰、南钢和苏宁投资收益是负值,难以判断其有效率,故舍去。考虑到对数化模型的需要,对于取0值的数据命为1,即未投资的假设为投入1元。这与实际几乎没有差别,在统计上也是合适的变量,带来了计量分析的便利。

使用Eviews3.1进行考虑滞后的计量分析得出:

CAP,INV05,INV05(-1),INV05(-2),RD04,STA,C,CAP的系数分别为4.679610,-1.296197,3.527347,2.557134,0.516820,7.675645,-309.0333,4.679610。Std. Error分别为7.738341,2.689390,7.913140,4.421311,1.127928,15.73256,627.0797,7.738341。R-squared:0.871084Adjusted R-squared :0.097588 。(注:CAP-资本, INV05-05年资金投入,STA-工资, RD04-研发费用。下同。)

不考虑滞后变量,仅考虑2005年投资回归又得:变量STA,RD04,CAP,INV05,C的系数分别为1.361193, 0.121284,1.540614,-0.211748,-35.10746,(R-squared:0.651877 Adjusted R-squared:0.373379)。标准误Std.Error分别为0.527623,0.058762,0.638413,0.095244,20.00394。

此表及以上表的Dependent Variable为APRO。

计算TFP值并回归,(除去非正常的)并回归如下:

R-squared:0.620546,Adjusted R-squared:0.512131,Dependent Variable:ATFP

通过回归发现,拟合优度尚可。DW统计量显示多重共线性得到消除。异方差的White检验在0.10显著性水平上未显示有异方差性。数据T检验和F检验均正常。由于数据可得性,模型还存在不够完善之处,但目前的效果尚可。

从模型可以看出,公司自有资本,尤其是固定资产存量,员工人数以及R&D投入,对企业的投资效益影响显著。固定资产存量和R&D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起着关键作用。而投资额对企业投资效益的负效应是意外的结果。实际上,考虑到巨额投资在短期内的占有流动资金等影响,可能在短期内是不利的。但如果有条件进行一个企业的长期的时间序列分析,应该能发现投资资金对企业投资绩效的作用。在以2005年投资收益为被解释变量,2003年~2005年投资资金为解释变量的有限分布滞后模型回归,并消除二阶自相关以后,得出了投资资金对企业投资绩效的积极长期作用的规律2004年数据的异常跟样本数据的特殊处理有关。变量INV03,INVO4,INV05,C,AR(1)的系数分别为:0.31546,-1.167853,0.185628,32.01193,0.520085(R-squared:0.633299 AdjustedR-squared:-0.28345 )。

民营企业在资金融通上有一定困难,其技术实力,人力资源质量都逊于大型国有企业。但本文研究的十大民营上市公司,不但表现出巨额投资,而且在研发上投入了巨额资金,令人看到了更新的希望。但是,这些企业的投资全要素生产率仍然偏低,在利用无历史包袱、产权明晰等优势的同时,加强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积累,提高投资效率仍是民营企业的发展重任。

四、结论

本文在前人对企业投资绩效的财务学方法基础上,基于投入产出一般规律的考察,尝试了利用宏观经济评价测算中的指标来测度企业投资效益的方法。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参数方法,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横截面数据的OLS模型,并进行了回归研究。回归结果表明,样本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不高,但R&D投入和企业固定资产,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对企业而言,资金投入更多是长远的收益,而资本,人力资源和技术无疑是企业投资绩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双杰:《企业绩效评估与效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美)戴维斯:《生产率测算》

[3](美)肯德里克:《战后美国生产率趋势》,1948-1969

[4](美)J.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胡兵乔晶:“对外贸易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 《财经问题研究》,2006,5

[6]李小平朱钟棣:“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中国产业发展论坛

[7](日)村上直树,申寅容:“中国企业的效率和生产率及其决定因素”,《世界经济文汇》,2006,5

[8]郭金芝:“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现状素描”,《商业经济评论》

[9]李连发:“上市公司多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06,2

[10]王宗军张俊芳:“企业投资绩效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1]李胜文李大胜:“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9

投资收益测算方法范文4

关键词:现金类资产 最佳持有量 货币需求 线性模型估计

在企业资产项目中,现金作为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着其他任何一种资产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现金管理中,对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估算往往存在多个误区,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制造业企业多采用存货模型估计现金需要量,忽视了现金持有的机会成本;第二,服务业企业多以备用金、差旅费、项目垫支等为依据计算现金持有量,未能考虑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第三,企业普遍狭隘地理解现金概念,未能从流动性控制的角度统筹管理货币现金、活期存款以及超短期证券资产①。这些做法一方面可能导致现金持有不足,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也有可能导致现金持有量超过企业实际需要,丧失投资收益。

因此,本文拟在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上,从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三个方面分析企业实际的现金需求,提出要从更为宽广的视角理解现金,应把现金、活期存款以及超短期证券资产视同现金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影响企业现金需求量的具体因素和财务指标,提出企业现金最佳持有量模型,并结合ZJ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一、企业持有现金类资产的需求动机

根据货币理论,企业持有现金类资产是出于三种需求,也即交易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所谓交易需求,是指企业为完成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交易行为而持有的现金,尽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交易活动可以通过非现金形式完成(如转账、账务冲抵),但是,企业的收入和支出往往在时间上并不完全匹配,而且在数量上也不对等。因此,在部分交易场合,企业仍然需要使用现金。并且,企业还需要持有现金来支付零星的经营支出。

企业持有现金类资产的第二种需求被称为预防性需求,这主要是指企业为应付风险或突况而持有的现金。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处处充满不确定性,企业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事先难以预料的突况,为了保证企业在遇到突况时能稳定持续经营,企业需要持有一定现金或变现一部分现金类资产进行预防,这就是预防性的货币需求。

第三种需求为投机性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价格的波动性很大,利率会随着货币供需的变化而起伏,因此,企业所持有的现金可以通过购买货币市场的某些金融产品进行谋利,谨慎的短线投资和合理的资产配置将为企业带来不菲的投资收益,通过这种途径形成的现金类资产实际上已经成为很多企业重要的流动性管理工具。

二、基于货币需求的企业现金类资产最佳持有量测算方法

从以上对三类货币需求的分析来看,企业应把现金、银行活期存款以及在超短期内可以变现的资产纳入现金管理的范围,并根据企业相关财务数据和经济运行环境指标进行持有量估算。本文提出以下企业现金类资产最佳持有量测算方法。

(一)明确与三类货币需求对应的企业现金持有量测算指标

仅仅明确三类货币需求来源,并不能直接测算出企业需要持有多少现金,要定量估计企业现金类资产的最佳持有量,首先必须选择能够体现企业货币需求的定量指标。从交易需求来看,由于这类现金资产主要用于满足日常交易和管理运行,因此,可选取企业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采购额、应付账款、管理费用等指标进行估算。从预防性需求来看,企业持有这类现金资产是用于应对临时性的突发事件,当此类现金不足时,企业不得不寻求外部融资,这将带来额外的融资成本,因此,可选取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作为企业因持有现金不足而导致必须临时融资的成本,以反映企业预防性现金需求。从投机性需求来看,可选择同期金融机构间同业拆借利率、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为企业因持有现金而丧失投资收益的成本(见表1)。

(二)企业现金类资产持有量测算模型

通过对企业持有现金类资产的货币需求分析,建立以下企业现金类资产持有量测算模型。

■(1)

该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中C表示企业现金类资产持有量(因变量),解释变量包括三类,其中T为基于交易性货币需求的指标,P为基于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指标,S为基于投机性货币需求的指标。α为常数项,ε为随机波动项。将与货币需求相对应的企业现金持有量测度指标代入(1)式,则得到具体的模型形式。

(2)

其中T1i、T2i、T3i、T4i分别表示分期企业年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采购额、应付账款、管理费用。P1i表示按照企业融资类别加权计算的企业综合融资成本,S1i和S2i分别表示同期金融机构间同业拆借利率、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由中国人民银行)。

以企业历史数据为回归样本,以最小二乘法估计以上线性方程,可得到企业现金类资产最佳持有量的测算公式。

二、企业现金类资产最佳持有量测算:以ZJ公司为例

ZJ公司是一家电力多种经营企业,主要业务集中在电力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和监理等业务,同时兼营电力设备制造、运输等业务种类。由于电力工程业务的特殊性质,ZJ公司的经营情况相对稳定,财务收支具有较强的规律性,现金类资产的持有量也比较大。因此,如何在公司经营过程中选择较为恰当的现金类资产持有水平,最大程度地解决满足业务需求和提高投资收益之间的矛盾,就成为ZJ公司亟待解决的财务实践问题。为此,选取ZJ公司2010―2013年4个会计年度(16个季度)的财务数据和经济运行数据,自变量共包含112个样本数据,通过(2)式得到估计方程。

Ci=47.56+0.000928T1i+0.00373T2i+0.00131T3i

+0.00236T4i+873.23P1i-158.90S1i-492.22S2i+εi (3)

(41.45) (20.91) (9.73) (15.43) (10.99) (6.14) (4.09) (22.01)

R2=0.919 F=198.33

估计结果表明,方程拟合度为0.919,F检验值达到198.33,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所有自变量的T检验值(上式括号内数值)均显著。为对现金类资产最佳持有量进行估测,将ZJ公司2014年第1季度财务数据和经济运行数据代入(3)式,得出ZJ公司该季度最佳现金类资产持有量为598.81万元(包括现金、银行活期存款、理财产品和其他超短期证券资产)。

三、结论和研究展望

基于货币需求的现金类资产持有量估算模型,不仅考虑了企业日常交易和运营管理的现金需求,同时还将企业用于预防突发性情况的现金需求纳入分析;不仅从企业持有现金的直接成本进行估算,还从企业因持有现金而丧失的投资收益这一机会成本视角分析问题,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现金测算方法,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得出的现金类资产估算量较为全面、准确。但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各个行业的现金需求规律各不相同,因此,本文所提出的现金类资产持有量估算模型,还应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具体特点进行调整,特别是需要把现金的季节性和周期性需求量波动反映出来。

注:

①一般来说将1年作为在财务管理上划分长期和短期的界限,这里的超短期可以理解为1个月以内的期限。

参考文献:

[1]张宇驰,郝洪.财务灵活性视角下公司治理与现金持有量关系[J].会计之友,2014(5)

[2]张军波,周伟滔.动态环境下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与经营业绩关系探究[J].财会通讯,2013(35)

[3]肖明,吴慧香,张群,颜瑞.基于宏观经济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3)

投资收益测算方法范文5

【关键词】 碳排放权; 总量交易机制; 分类核算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5-0054-03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变暖愈演愈烈,各国政府和相关组织都密切关注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我国国家标准委员会于2015年11月19日了《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并对10个重点排放行业如钢铁、民航、发电、水泥等提出了具体的核算方法与报告要求。新标准不仅吸收了其他国家在制定核算标准方面的经验,而且充分研究了国内碳交易试点的实际情况,让涉及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有了一致口径,是国家标准从零到有质的飞跃。2016年6月1日起,相关企业按统一的要求对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测量和报告。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二阶段分析

苑泽明等(2013)指出目前国际上的交易机制有两种:基线信用机制和总量交易机制[ 1 ]。基线信用机制中包括管理当局、排放企业和测算机构,在每个会计年度初期,管理当局为排放机构的排放量划一个基准线,会计年度结束时由独立的测算机构核定排放企业的排放量,并与期初的基准线比较,典型的是清洁发展机制(CDM)。总量交易机制中只包括管理当局和排放企业,在会计年度开始的时候,管理当局给排放企业发放一定数量的排放总额,在会计年度结束的时候,企业应当再将这部分排放量提交给管理当局。

目前可以将国内的相关交易分为两个环节:一是CDM项目阶段,二是基于总量交易机制下的交易阶段。在CDM项目中,有些发达国家的减排量达不到基准线,可以将一部分减排量在我国完成,付出的成本就是一定的资金投入和减排方法的使用权。在参与项目之前,企业将项目交由国家发改委审批,再由联合国理事会审查批准后可在CDM项目注册,会计年度末由测算机构测算减排量,取得认证的减排量就可以与发达国家交易。我国在出售时并不是直接与承担减排任务的发达国家交易,而是由国际银行等第三方完成,且这个阶段我国国内没有活跃的碳交易市场。

沈剑飞等(2015)认为我国正式进入碳排放权交易二阶段的标志是被联合国纳入强制减排行列并且碳市场建立和碳交易普及[ 2 ]。虽然我国还未被纳入强制减排的行列,但已经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减排压力,且随着我国七个省市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建立,碳交易市场已现雏形,一旦进入二阶段,就要建立相应的交易体系。政府应首先根据往年的排放情况,为各企业设定当期的可排放总量,期末时超额排放主体可从市场中购买所需的排放权,超额减排主体可以将超额排放部分公开交易,也可以留作以后年度待用。此时碳市场已经全面建成,各排放主体都参与进来,这就需要国家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来规范将要形成的碳市场及各交易主体的行为[ 3 ]。

三、碳排放核算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对于碳排放权如何在会计上进行核算,国内外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和经验。首先,在碳排放权的确认方面,将碳排放权确认为会计要素中的资产已经没有争议,有些学者认为碳排放权的不可视是由于“肉眼”的局限性,但它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测量,应该确认为存货,可是碳排放权的有效期限最长达五年,与存货的流动性特征不符合;大多数学者赞同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或类比“交易性金融资产”。李晨晨(2012)认为由于我国暂时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无法为碳排放权的买方卖方和投资者提供完备的金融交易服务,从而其流动性受到限制,所以暂时不能纳入金融资产;刘美华(2011)将碳排放权归类于企业污染物排放权,而排污权没有物理形态,目前先列为无形资产,将来市场条件允许时,再另设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其次,在碳排放权的核算方面,很多学者对如何设置科目、如何编制分录进行了研究。张薇等(2014)提出有必要从投资方与消费方两个角度分别进行会计确认,以获取碳产权为目的的消费方可设“环境资产――碳排放权”,以获取碳财权为目的的开发方(碳汇生产者)和中间投资方(原本用于消费的碳排放权有剩余而转为交易)可设“投资性环境资产――碳排放权”[ 4 ];沈剑飞(2015)则将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分为“CDM项目阶段”和“后京都时代阶段”,在“CDM项目阶段”直接在无形资产下设明细科目“碳排放权”核算,在“后京都时代阶段”根据持有意图,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持有的计入“碳经营资产”,作交易用途的计入“碳金融资产”。

笔者认为不论是从会计主体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持有目的的角度出发来区分不同的碳排放权,其实并不矛盾,都是对其实质的深刻解读,且随着京津沪渝等七大碳交易试点的建成和运行,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加入到减排的队伍中来,我国离2017年建成全国碳交易大市场的目标越来越近,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先从环境污染重、碳排放量大、减排任务艰巨的行业入手。工业是碳排放的行业巨头,随着《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的出台,希望本文对生产经营用碳排放进行生产排放和日常排放的细分,能为会计准则的构建提供参考。

四、基于碳排放权交易二阶段视角下的碳排放核算体系构建

(一)经营性持有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

在二阶段下,企业为了生产而持有的碳排放权要设置“碳经营资产――碳排放权”进行核算,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列报,并在实际耗用时摊销至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

1.碳排放权的初始确认

获得碳排放权的途径一般有期初监管者免费分配和从市场购置两种。对于期初的碳排放权,有“净值法”和“总值法”两种初始确认方法。“净值法”是指对政府免费发放的不予确认,仅对购买的碳排放权按历史成本确认,这种方法被国外学者指出会造成会计信息缺乏一致性的缺陷。因为不管是购买的配额还是免费发放的配额,都会产生排污的利益流入,而仅对外购的排污权确认,并不能反映企业排污的全部成本。因此,本文建议采用“总值法”对碳排放权进行初始确认,从公开市场上购置的碳排放权按实际支付的价款确认,而政府发放的排放额以公允价值计入递延收益。

(1)取得外购的碳排放权

借:碳经营资产――碳排放权

贷:银行存款

(2)取得政府发放的碳排放额

借:碳经营资产――碳排放权

贷:递延收益

2.实际产生碳排放的分类

新标准要求企业划分温室气体的核算边界,包括燃料燃烧排放、过程排放、净购入的电力与热力产生的排放和特殊排放四大部分,并在所确定的核算边界范围内对各类温室气体源进行识别,对排放源部分举例说明如表1。

在企业对温室气体来源进行核算分类后,会计上可以将碳排放分为生产排放和日常排放,设置明细科目进行分别核算。生产排放用于核算为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部分,包含:“燃料燃烧排放”中固定燃烧源的排放和用于货物运输的移动燃烧源的排放;“过程排放”;“净购入的电力与热力产生的排放”中用于生产的能源消耗产生的排放;“特殊排放”中用于生产活动的生物质燃料燃烧。日常排放则指维持企业日常运作而排放的温室气体,包括:“燃料燃烧排放”中企业人员出差往来产生的移动燃料源的排放;“净购入的电力与热力产生的排放”中用于日常使用大小电器能源消耗产生的排放;“特殊排放”中企业人员出差往来产生的生物质燃料燃烧的排放。根据具体的排放源实际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转入相应的成本费用。

(1)生产排放

借:生产成本等

贷:碳经营资产――生产排放

(2)日常排放

借:管理费用等

贷:碳经营资产――日常排放

3.政府分配额的摊销核算

期初收到政府分配量时,已经确认了碳经营资产和递延收益两个科目,如上文所述碳经营资产已经按照实际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公允价值转入了相应的成本费用科目,递延收益也应在每月末平均确认为利得。

4.期末剩余排放权的会计核算

期末企业有剩余的碳排放权未使用时,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留到下期使用或者在市场上转手。留到下期使用的部分根据“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减值测试并披露;如果拟出售,则持有意图已经改变,不是为了生产经营而是为了近期出售而获利,这时在会计上应按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碳金融资产”核算,并与原来的账面价值比较,增加的部分计入利得,减少的部分计入损失。

(1)期末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碳经营资产减值准备

(2)转换为交易性持有

借:碳金融资产――碳排放权

营业外支出(差额)

贷:碳经营资产――碳排放权

营业外收入(差额)

(二)交易性持有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

在二阶段,碳排放权除了为生产经营持有外,还有一部分是在市场上销售而获利,这部分性质接近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因此设置“碳金融资产――成本”和“碳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进行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

1.碳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

从取得时就意图出售以赚取差价的碳排放权,购买获得的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入账,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如果是政府免费下发的,仍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月末再转入利得。

借:碳金融资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递延收益等

借: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等

2.碳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每期末,应该对碳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重新测量,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碳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同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碳金融资产出售的会计处理

将以交易为目的的碳排放权出售的时候,售价和账面价值的差额以及持有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余额在贷方为例)也转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等

贷:碳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三)两种碳排放权的相互转换

毛政珍(2015)从成本管理视角出发,认为两种持有动机允许企业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后按最优效益进行转换。当购买新的碳排放权成本小于市场售价时,企业有动机将经营性持有转换为交易性持有;反之,当交易性持有碳排放权的售价小于购买新的经营性持有碳排放权时,企业也有动机将现有的交易性持有碳排放权转为自用。在前文的期末处理中对剩余的碳排放权改变持有意图而出售就是将经营性持有转换为交易性持有的一个特例,而将交易性持有转换为经营性持有时,按转换时的公允价值计入碳经营资产。

借:碳经营资产――碳排放权

营业外支出(差额)

贷:碳经营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

营业外收入(差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五、结论

随着七个交易试点的成立,越来越多的排放主体加入到节能环保行列中来,我国进入碳排放权交易第二阶段后,将建立类似于EU ETS的交易体制,相关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必经之路。本文设想将企业的碳排放权按用途分为经营性持有和交易性持有,经营性持有部分计入无形资产而交易性持有部分作为金融资产,阐述了从初始确认到最终处置这一完整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二阶段下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苑泽明,李元祯.总量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确认与计量研究[J].会计研究,2013(11):8-15.

[2] 沈剑飞,伊静,孙俏.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两阶段下会计核算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15(13):122-124.

投资收益测算方法范文6

关键词:价值投资 安全边际系数 投资标准

一、从价值投资理论去理解安全边际

价值投资理论也被称为稳固基础理论,该理论认为:股票价格围绕“内在价值”的稳固基点上下波动,而内在价值可以用一定方法测定;股票价格长期来看有向“内在价值”回归的趋势;当股票价格低于内在价值即股票被低估时,就出现了投资机会。

内在价值在理论上的定义就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流的折现值。

安全边际作为价值投资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换一种更通俗的说法,安全边际就是价值与价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根据定义,只有当价值被低估的时候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正,当价值与价格相当的时候安全边际为零,而当价值被高估的时候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负。价值投资者只对价值被低估,特别是被严重低估的对象感兴趣。安全边际不保证能避免损失,但能保证获利的机会比损失的机会更多。

安全边际并不是孤立的,它是以“内在价值”为基础的,在“内在价值”的计算中,预期收益率是最有弹性的参数,预期收益率的上升和安全边际的扩大都趋向一个结果,那就是相对低的买入价格。就实际操作层面而言,阶段性的仓位比例控制也可以视为运用安全边际的辅佐手段。巴菲特指出,“我们的股票投资战略持续有效的前提是,我们可以用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到有吸引力的股票。对投资人而言,买入一家优秀的股票是支付过高的价格,将抵消这家绩优公司未来十年所创造的价值。”也就是说,如果买入价格过高,即使是买入优秀公司的股票也难获利。

因此,安全边际理论就是告诉投资者一定要稳健投资,不要冒风险。在每次做投资决策或投资活动中,一定要将风险降到最小,同时,尽力从每次投资活动中都能取得收益的最大化。如果投资者理想的安全边际迟迟不来怎么办呢?那么,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市场进入新一轮周期的波谷。在一生的投资过程中,投资者不必要也不需要每天都去做交易,很多时候应该手持现金,耐心等待,由于市场交易群体的无理性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如2至3年的周期里,总会等到一个完美的高安全边际的时刻。也就是说,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总会带来价值低估和较高安全边际的机会,那么这个时候就是投资者入场的时候。如果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里累积了很多次这样的投资成果,长期来看一定会取得远远超出市场平均收益的机会。所以安全边际的核心就在把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二、安全边际系数的估算方法和投资标准

市盈率公司股价与该公司每股税后收益的比率,即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在市场周期性波动的波谷,股价下跌幅度要大于每股收益下跌幅度,市盈率开始走低。低市盈率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它的投资回收期较短,风险就会较小。低市盈率的股票,如果现金流量比较好,可以给投资者提供一个比较稳妥的现金分红回报率,即安全边际较高。当市场走向波峰时,情况正好相反。

决定个股市盈率合理水平只有一个指标,那就是公司的增长率。关于市盈率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美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即任何一家公司,如果它的股票定价合理,该公司的市盈率应该等于公司的增长率。举例来说,如果一家公司的年增长率大约是15%,15倍的市盈率是合理的,而当市盈率低于增长率时,你可能找到了一个购买该股的机会。一般来说,当市盈率只有增长率的一半时,买入这家公司就非常不错;而如果市盈率是增长率的两倍时就得提高警惕。

我们根据上述市盈率与安全边际的关系提出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测算安全边际系数。即MS=MV/IV

其中,MS代表安全边际系数,MV为股票市场价格,IV为股票内在价值。

IV=每股收益×预期;争利润复合增长率×100。

如果MS=1,则安全边际中性,如果MS>1,则价格高估,安全边际低,MS

上述方法重点在于计算股票现价的安全性和预测公司未来盈利的确定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1)静态市盈率pe和安全边际系数ms。投资股票的时候我们对价格的唯一要求就是便宜。那么股价是否足够便宜,需要我们考察一下公司近几年的净利润增减情况,保守一点的话可以考察每股收益eps的增长率,因为总是扩充股本的股票会稀释eps。得到eps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后,就可以计算安全边际系数。假设一只股票现在的pe是50倍,上一年年报净利润增长率是40%(保守的话可以用近5年算出的eps年平均增长率的数据),此时的安全边际系数就是50/40%×100等于1.25大于1,此时的股价就有高估的嫌疑,不值得买入。也就是说如果静态pe(50倍)和ms(大干1)都显示高估的话,就不要买入,此时投资的风险会比较大。对于成熟行业的成熟企业来说尤其适用,如金融业、资源行业等。

(2)趋势投机,成长性使你的买价获得安全边际

对于成长趋势较强的公司来说,要更关注买入价所对应的动态pe和ms。在牛市里做一下趋势投机来获取高收益是无可厚非的,那么怎么用这一方法来判断趋势呢?在买入一只股票后的持有阶段,我们要关注公司的季报和年报,如果业绩增长很快,如招商银行2006年净利润增长了87%,如果你的买入价对应的市盈率只有39倍,2006年底的ms=39/87%×100:0.44

(3)关于动态市盈率的估计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公司未来收益的确定性,我们不可能等到年底公布年报后再确定投资的对错,所以预测下一年年报净利润的数量就至关重要,如果象股票软件上(比如一季度)直接用一季度的每股收益×4的算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公司每个季度的收益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呢,尤其遇到经营受季节影响很大的公司就更没参考

价值了)。这个方法适用的前提是投资的是一家增长快速稳定的好公司,并且又很了解它,可以用一季度的每股收益加上上一年后三季度的每股收益来预计和更新现在的市盈率,但这样的计算偏保守(对增长确定性大的公司来说),若结果一旦好于预期,就是意外的更大的安全边际和收益。

(4)关于公司的年增长率。彼得・林奇提出了一个长期增长率概念,意思是不能看公司一年甚至半年的数据,而要联系几年的数据一起观察。在这个问题上需要避免的一个误区是,并非ms值越小就越是好公司,因为计算ms时所用的增长率,是过去三年平均指标这样相对静态的数据,实际上,决定上市公司潜力的并不是过去的增长率,而是其未来的增长率。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目前ms较小的公司并不代表其今后这一数值也一定就小。在这些ms数值很小的公司中,有一些是属于业绩并不稳定的周期性公司,但真正有潜力的公司其实并不在于一时业绩的暴增,而是每年一定比例的稳定增长。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其实,只要ms数值在1以下的上市公司,都是有潜力并值得投资的。

(5)如何计算复合增长率。复合增长率是指一项投资在特定时期内的年度增长率。计算方法为总增长率百分比的n方根,n相等于有关时期内的年数。公式为:复合增长率=(现有价值/基础价值)^(1/年数)-1。这个概念并不复杂,年增长率是一个短期的概念,从一个产品或产业的发展来看,可能处在成长期或爆发期而年度结果变化很大,这就导致单看某年度的增长率难以了解真实的增长情况。而如果以“复合增长率”来衡量,因为这是在长期时间基础上计算得到的数据,所以更能够说明产业或产品增长或变迁的潜力和预期。另外一个概念是年度平均增长率,它是项目期内的每年增长率的简均数,这对于评价投资项目的增长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没有复合增长率真实。复合增长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安全边际系数在价值投资中的实证检验

(一)采集样本行业的代表性公司如下表所示

我们以2008年12月31日为标杆日期,计算上述各个行业所选取的样本公司的安全边际系数,其中,股票市场价格以2008年12月31日收盘价为准(经过前复权处理),每股收益以2008年年度静态收益为准,在计算公司利润复合增长率方面,我们以招商证券数据库里可以查到的过去4年每股收益为准,计算复合增长率方法如下:复合增长率=(现有价值,基础价值)^(1/年数)-1。在本例中,公式为:05-08年度复合增长率=(08年每股收益/05年每股收益)^(1/4)-1,现对每个行业的数据库进行整理,得出的安全边际系数如下表3、4、5所示。

(二)安全边际系数的分析

我们仅列出了金融、有色和能源行业的安全边际系数,却没有列出运输地产行业的安全边际系数,这是因为地产行业的收益从2005年开始更多表现为递减,无法通过上述公式估算复合收益增长率,运输由于仅列出两家企业,且受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影响很强,所以也没有去估算增长率,可以去参考同类的石化公司。

在表3、4、5中我们发现,金融业的安全边际系数均小于0.5,到了2008年年底价值都被低估了。其中,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可以称得上是高安全边际的公司。有色行业的安全边际系数相对于金融业要高,其中中金黄金具有高安全边际。用友软件则是高估值,不值得买入。从能源行业来看,西山煤电和大同煤业都是低估值公司,大同煤业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安全边际系数超过了1.5,投资价值偏低。

四、2009年投资操作实践对安全边际理论的验证

按照上述安全边际分析方法,可以对各个行业进行分类。相对来说,金融行业的安全边际程度高,能源行业的煤炭业安全边际程度较高。各个行业中的中小盘股比大盘股安全边际高。价值显著低估的公司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平安、中金黄金和大同煤业。但在实际操作中,买入这些价值低估的公司股票是否一定可以获得超额收益呢?我们通过对上述所有样本公司的同期投资收益进行比较来验证安全边际理论。

我们有两种投资思路:一是在2009年初(2009年1月建仓),按照2007年股价达到最高峰时的4折向下分3次均等建仓和2次均等建仓(间隔每下跌15%),持有日期到2009年12月31日,计算收益率。二是按股价达到最高峰时的2折向下分3次均等建仓和2次均等建仓(间隔每下跌15%),计算收益率。根据统计结果区分行业和大盘股、小盘股(一、二、三线蓝筹股)的实际收益情况,并与前面的安全边际系数分析方法对比。以下是这些股票两种投资方式的收益表。

对每个行业的大盘和中小盘股票收益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煤炭、有色、运输等行业的中小盘股收益均高于大盘股收益,但在地产和金融行业却出现相反情况。如工商银行的收益甚至超越了兴业银行,万科的收益超过了保利地产、招商地产和华侨城。但是实际上,工商银行股价并没有下跌到2折水平,也就是工商银行的股价波动幅度并没有其他股票波动幅度大。因此,总的看来,中小盘股的收益还是超越了大盘股的收益。典型的如江西铜业、焦作万方的收益是中国铝业收益的3~6倍,大同煤业的收益是中国神华的4倍左右。

在上一部分里通过安全边际系数分析方法重点推荐的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平安、中金黄金和大同煤业在两种投资模式下确实获得了超额收益,尤其是兴业银行和大同煤业,在两种投资模式下都收益丰厚,证明了安全边际系数方法的有效性。从行业角度来看,有色行业虽然有所收益,但不及金融产业。值得注意的是,焦作万方和用友软件的安全边际系数都偏高,从理论上来讲都不值得投资,但其2折3次均等和2次均等建仓的收益达到了140%、123%和137%、120%。这可能是前面对复合利润增长率的计算产生了偏误,如果能够采取更科学的方法去测算复合增长率,应该不存在前后不一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