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特点

科技创新特点范文1

1.中小企业有着人员少、机制活、贴近市场、应变能力强等特点。大量的实践表明,众多的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最初都是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有着必然的密切联系。由于中小企业有着人员少、机制活的优势,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化经营中,思想束缚少于大企业,其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贴近市场、应变能力强的特点。在中国,通过技术创新发展成为行业巨人的成功范例已屡见不鲜。如北大方正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已占到国内汉字印刷排版系统市场的80%以上。此外,在中国53个科技工业园区中,众多的民营高新科技中小企业活跃在“0孵化器”中,提供着高新科技产品和实用新型产品。

2.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形式。大量的资料表明,小企业比大企业更适于进行技术转移活动,更容易它与外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在美国,在没有大学参与的R&D活动中,大、小企业R&D支出的回报率均只有14%,而在有大学参与的R&D活动中,R&D支出的回报率则分别约为30%和44%,表明中小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大学或研究机构提供的条件与合作。

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表现出较大企业更高的效率。我国中小企业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始终扮演着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力量的角色,成为推动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据统计,我国65%的发明专利是由中小企业获得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同样如此。美国约50%~60%的科技进步发生在小企业身上,80%以上新开发的技术是中小企业来付诸生产。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应用型产品出口国,其中,出口额的60%是由中小企业取得的,而且这些中小企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产品。

4.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在很多行业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学者阿科(Acs ,Z.J .)专门对1982年创新最多的34个行业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其中14个行业中小企业占优,尤其在一些新兴产业(如计算机等) ,中小企业的优势更明显。几年前,以美国工程科学院凯瑞塞( Kressel ,H.) 博士为首的一个研究小组曾对先进显示和可视系统、可植入器具和外科医疗器械、软件、环境测试服务、网络服务和进网设备、室外运动用品6 个产业进行的调研表明,在其中3 个产业,小型高技术公司(包括小实验室) 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在余下3 个产业,小型高技术企业也占据着重要位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的消费市场(如室外运动用品) 里,中小企业往往是惟一的产品和技术的提供者。

尽管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有众多的优势,但由于受其自身规模的制约,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很多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不足。首先是市场资金来源不足。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较难获得贷款,我国的中小企业中,约有三分之二以上企业的创业资金主要是靠所有者本人的积蓄以及向朋友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借款。再次是政府资金支持不足。中小企业从政府所获得的支持与其贡献份额在很多方面都是不相称的。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新增产值的76.6%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占GDP的份额超过50%,而其所得到的政府资金支持约为30%左右。资金的缺乏,导致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不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低于1%,而日本企业研发投入一般相当于市场销售额的10%。

2.技术、人才、信息缺乏,自我开发能力较低。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技术、人才、信息方面都处于劣势。而且由于自身开发能力有限,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得不借助于外来技术,通过技术转移等方式获得技术成果,但即使如此,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基本的技术人员,在技术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甚至在政府部门或有关组织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一些中小企业仍然因为缺少能理解和接受这些技术支持的人力条件而难以利用。

科技创新特点范文2

人口老龄化是指社会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人类社会逐渐趋向老龄化,老年病人占患病人群的比例也在增加,如何在了解老年内科病人住院中临床特点心理特点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进行讨论的问题。

1一般资料

100例老年内科病人中男60例,女40例,病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53例,呼吸系统疾病31例,糖尿病9例,其他7例,其中合并2种以上疾病的有17例。

2临床特点

老年内科疾病大多数具有老年病特征,一旦有感染、发热等诱因就可能把潜伏的其他疾病情况加重,由于老年病人不能完整叙述病史,症状和体征也不典型,给诊断带来较大的困难。另外,老年人机体各脏器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多脏器病变且发病急,进展快,病程长,病情重,恢复预后较差,并发症发生几率高,药物不良反应大,治疗效果差。

3心理特点

焦虑是老年病人住院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以首次住院三天内最明显,病人对自己所患的疾病,严重程度,何时可以出院等还不了解。因此可引起睡眠质量下降,食欲欠佳等一系列问题。而另一个重要心理特点是孤单寂寞,主要表现在住院时间长且缺少家人陪伴的老年病人身上,这种老年病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会主动与同室病友进行交流,家属家人工作繁忙探望时间较少,病人情绪明显低落。还有一小部分病人由于病情重,容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认为自己所剩日子不多,所以不能积极治疗配合。

4临床护理措施

老年病人自我保护能力下降,住院期间容易发生意外、摔道等,所以人性化服务要求高,当气温变化较大时应及时提醒增减衣服。老年病人患病后卧床时间长,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压疮等。在病情允许之下,建议老年病人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改善心功能状态,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方面由于病程长,消耗大,应该给予适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另外,老年病人病情观察应及时仔细全面耐心,做到预见性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老年病人的用药要强调个体化,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严密观察并及时进行处理

5心理护理措施

与老年病人交流要注意讲话方式,有耐心,态度亲切。针对老年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认真详细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在短时间内消除病人焦虑不安的情况,睡眠质量和食欲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对于孤单寂寞的老年病人应鼓励他们与其他病友进行感情交流, 并取得家人的积极配合主动关心病人,使病人认识到家人对他的支持和温暖。对于悲观消极病人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帮助,护理过程中更加细心,言行谨慎,不让病人感到病情加重,鼓励病人重新建立信心,在精神上战胜疾病,更好的配合治疗。

科技创新特点范文3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的转移,具有一批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工程人才队伍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关键。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适应现今工业经济发展要求的研究生人才队伍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于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出现代工业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工科研究生教育培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工科研究生的教育特点及培养现状

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研、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研究生要具有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创新思维和较强的科学与技术实验能力、工程和实践能力及较强的动手能力,这就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一直是按照培养研究型高级精英人才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市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工科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已由以往的充实高校、科研机构为主逐步转向充实生产企业为主。加之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研究生不断扩招所带来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在对工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师资不足、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最终导致培养的工科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尤其是针对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刻不容缓。基于这一改革趋势,结合工科的学科特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要切实突出实践性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从而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通过对工科特点和现阶段市场对人才需要的分析,要调整工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企业的技术进步为导向,将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努力培养我国现代企业所需要的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在进一步阐述与企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之前,有必要对其理论依据进行分析。

1.个人角度

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这是哲学的基础。以人为本的思想又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个人发展的程度与个人的素质紧密相连,同时它又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个人能力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都与人的个性发展分不开。依据哲学观,与企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要注重工科研究生个人的个性发展、实践能力、知识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并重,把工科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工科研究生的社会适应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个性品质。

2.社会角度

当今工业经济时代需要具有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与企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培养工科研究生将自我掌握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使其能够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此外,作为当今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工科研究生,与企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工科研究生更早地融入社会之中,掌握更多的社会信息,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三、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要切实有效地转变传统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依靠高校的自身力量往往难以实现。在高校自身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引入第三方的优势资源,可以弥补高校教育经费短缺、实验设备不足等缺陷。同时,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来加强第三方的科研攻关水平,从而达到“双赢”。为此,在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将在生产实践、资金、管理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纳入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来,利用企业产品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第一线的优势,为工科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

1.建立校企合作的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

新时期现代工业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应具备的个人能力,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实验操作和验证能力,而是能够推动科研社会化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上更应凸显出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是推进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措施。

2.“两段式”培养计划的制订

根据工科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在确保基础理论学习的前提下,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分为课程学习和实践创新教育基地研究两个阶段,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按企业生产需要设置,课程学习在学校进行,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在实践创新教育基地进行。

3.以企业科研攻关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教育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具有超前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并在此基础上突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在与企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将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按企业实际科研课题需要进行设置,把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使研究生更好地融入企业的科研需要中,缩短进入实际研究的磨合时间。此外,在研究生的论文课题选择上,要把先进性与应用性结合起来,课题尽量来源于企业和社会,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四、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效果

中原工学院经过近年的实践,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已经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成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摇篮

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建成以来,在基地研究的学生的研究课题都是来自企业实际需要的省、市级科研攻关课题,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新产品开发等一系列研究过程的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2.成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研发基地

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通过校企联合攻关和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研究两种模式,多次联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并多次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其他创新奖励。企业利用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这一平台,联合高校优秀的人才资源,提高企业科技攻关的能力,使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成为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产品技术水平的源动力。

3.成为高校加强学科建设的有力杠杆

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的建成对高校学科队伍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利用这一平台,高校将企业中有丰富科研实践经验的高层次科技人员选拔到自身的学科队伍中来。同时,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所设立的人才培养项目和科研项目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这就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与企业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能够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而且能够充实高校学科队伍、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4.成为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田”

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田”。在充分利用现有创新教育基地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符合工科研究生特点的教育规律,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努力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运行机制,尝试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的质量保障体系,为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温静.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2).

[2]刘娟.国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及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8).

科技创新特点范文4

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具有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新特点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理清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与着力点,有助于牢牢抓住和把握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实现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供战略支撑。

世界科技发展呈现新特点新趋势

当今世界科技正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孕育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态势,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研范式,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重要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显。大数据浪潮、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以及能源、材料、生物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将催生新的产业,引发产业革命性变革。

能源与资源领域面临再次转型和革命。现代社会将实现由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向依靠核能、新能源的逐步转变。能源输送效率、稳定性、安全性和智能化技术将全面提升,多种能源将实现互补与系统融合,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相结合将产生新型工业模式。

信息网络领域的新时代正在到来。新型信息功能材料、器件和工艺不断创新,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存储将取得突破。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兴起促使信息技术渗透方式、处理方法和应用模式发生变革,促进人机物融合,消费者将在更大程度上参与设计和制造过程,甚至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农业领域向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发展。高产稳产、高效安全、优质生产始终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题;生命科学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推动农业基础科学快速发展,农业生物组学和动植物分子设计育种已成为农业科技的前沿和热点。

人口健康领域孕育重大理论突破和产业发展。人类基因组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功能调控,特别是细胞命运调控机制等基本问题面临重大理论突破;传统医学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健康医学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材料与制造领域凸显绿色和智能。材料设计与性能预测科技发展迅速,环境协调和低成本合成制备技术受到重视,材料制造的工艺、流程以及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发面临新突破,材料更加绿色、高效、可循环利用。3D打印技术、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成为新的热点。

生态与环境领域形成全球监测与研究。全球范围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系统模拟正在形成,全球生态与环境研究正逐步向可测量、可报告、可评价和可动态模拟的方向发展。

空间与海洋领域向纵深发展。空间探测向更深更遥远的宇宙迈进,持续探索宇宙起源、演化、暗物质暗能量的本质;国际空间站主体建造完成,将不断产生新的科学认知和效益;围绕国家安全与海洋权益、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深海探索三大方向,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近海管理体系和走向深海大洋,海洋新技术突破正催生新型蓝色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发展需求助推重大科技突破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能源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制造业总体处于价值链低端,材料产业整体水平不高,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相关领域的研发,加快重大科技突破。综合判断,未来510年我国在以下方面可能发生重大科技突破。

量子通信。量子通信可能在城域与城际两个方向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星地量子通信和星地量子力学完备性实验检验等空间量子实验方面,我国有望在国际上率先取得突破,取得重大成果。

自主可控的基础软硬件平台。信息技术领域以重大信息化应用和系统整机为牵引,以重大产品为目标,攻克并掌握核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操作系统软件的关键技术,全面形成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的自主发展能力,扭转我国基础信息产品在安全可控、自主保障方面的被动局面。

干细胞整体研究。我国干细胞部分科研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望在细胞命运调控的基础理论方面取得突破,获得多能干细胞的新技术;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的大动物模型产业化前景明朗;干细胞转化工作得到加强,将形成稳定可靠的细胞治疗技术,实现规范化的临床试验与应用。

先进材料。高性能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质量有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铁、核电、大飞机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关键材料实现自给,并形成自主标准。铁基超导体和纳米孪晶强化等研究有望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形成新理论,并可望获得实际应用。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抓住新科技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新工业革命的战略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进协同创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强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重大装备和关键产品研发,实现对产业发展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未来支柱性、先导性产业。

抓住新科技革命和新工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抢占未来科技经济制高点。聚焦新工业革命的战略领域方向,瞄准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重要基础和前沿方向,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变革性创新,在战略必争领域取得先导性成果,在科学原理层面取得原创性突破。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不同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完善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与产业协同创新,推动科技与区域协同发展,推动科教融合。

科技创新特点范文5

>> 返乡农民创业的现代种植养殖技术政策及其经济效果评价研究 新时期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问题及政策支持 构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体系 江西省返乡农民工对创业扶持政策的评价调查及政策建议 现代建筑节能经济效益及政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特点及金融支持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府引导机制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产生的经济效益研究 科技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及研究 安徽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理论框架构建及支持体系 江苏返乡农民工创业调查分析与扶持政策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研究 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韩晓亮.山区农民创业问题研究――以黔江区、濯水镇乌杨村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 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 支持粮食生产 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J].农民科技培训,2014(6):48-49.

[4] 李启秀.贫困地区农民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5] 葛建新.创业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 李玉杰.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创业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 088-2 089.

[7] 吉文林.开始你的农业创业 农业创业培训教程[J].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0-21.

科技创新特点范文6

在二十一世纪,生命科技产业已经成为了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在进行科技产业园建设时,我们必须要重视科技产业园的设计,并且要加强对于“生态型”的科技产业园的开发建设研究。本文建立在分析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科技产业园建设热潮基础之上,对当前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进行总结和梳理,提出了进行科技产业园设计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理念,注重科技产业园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等等设计原则,并且探索了科技产业园区内在结构的重组手段以及重组途径,对科技产业园设计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近些年来,全球都处于知识经济发展这一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产业园区正在处于逐步由生产导向型转化为研发导向型的过渡时期,因此,科技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都会透视出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下的新特点以及新变化。这里所指的新特点是指科技产业园内应该提供更加人性化以及更加科学的办公环境,并且科技产业园区与城市的关系也更加应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进行科技产业园设计时,设计者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坚持以构建“居住、办公、生态一体化”科技产业园区作为其设计原则,如图所示:在江苏省生命科技创新园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很好的将商务服务配套区、景观核心以及研发区进行结合,这一设计使人们的居住、办公以及生态形成了一个整体。

并且在不断满足现代的科技产业园区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还要更加关注科技产业园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信息数能源开发利用、人性化塑造以及产业园区内环境生态构建。下面,笔者就对科技产业园设计的发展和趋势进行探讨。

一、科技产业园设计影响因素

科技产业内的竞争是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因此,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和形成也是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产业发展构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技产业园具有高端人员集聚、技术创新等等特殊的内质,科技产业园的空间特质以及产业功能够具有特殊性,所以,进行科技产业园建设必须要与科技产业发展宏观规律高度符合。科技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应该符合科技园产业活动以及科技产业园使用主体内在规律,追溯其根源应该符合科技产业从业人员群体特点以及科技产业园的使用企业群体。

(一)科技产业园设计影响因素之科技产业从业人员群体特点

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并且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年轻人,这些从业人员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地点就是科技产业园区,因此,科技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都必须要考虑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对于娱乐、交通、子女抚养以及居住等等方面的各种特定的要求。科技产业园设计工作中的选址设计一般都受这些要求的影响,并且从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科技产业园所依赖的物质环境。

(二)科技产业园设计影响因素之科技企业群体特点

科技企业作为科技产业园的最大使用群体,一种具有着“两高”的特点,也就是高比例的企业淘汰率以及高比例中小企业数量。科技企业的群体大多数都是从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与传统的产业不相同,这些企业的资源积累方式主要是由头脑风暴产生知识成本,并且将产生的知识成本转化成为企业的资本。因此,作为科技产业园最大的使用群体,科技企业创办的物质化成本比较低,这也就导致了当前的科技产业群体中小企业的比例比较高这一现象的产生。而科技产业园作为科技产业所提供的空间规模并不需要太大,但是科技产业园区的交通是否便利、科技产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内部设施是否完善等等会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

二、科技产业园设计的发展和趋势

(一)科技产业园设计发展和趋势之环境更加吸引人才

现在的科技产业园区内越来越为产业园区员工着想,很多科技产业园区内都根据员工的日常生活需要设置了员工公寓、餐饮中心、商业服务设施、高管公寓以及室内运动中心等等设施,例如江苏省的生命科技创新园,江苏省生命科技创新园在进行规划与设计时,在科技产业园内设计了员工的公寓以及餐饮、商业服务等等设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方面了科技产业园人才的日常生活。在科技产业园设计中,都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就使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完成后,在产业园区内就能够解决产业园员工的衣食住行等等问题。另外,很多科技产业园设计都将各个厂房以室内的形式接连成为一个整体,这就使我们能够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保证工作环境的舒适,与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科技产业园员工的工作效率。科技产业园设计中的这些环境都大大增加了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度,因此,近些年来,科技产业园设计具有环境更加吸引人才的发展和趋势。

(二)科技产业园设计发展和趋势之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

很多科技产业园设计人员在进行产业园设计时,都对产业园进行分区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们首先将科技产业园进行总体的规划,接着实行分期实施。近些年来,设计人员越来越多的在科技产业园内设置厂房居住区、配套服务设施区以及行政办公区等等。并且在科技产业园区内采用“大交通套小交通”这一方式,如图所示:

江苏省的生命科技创新园,在其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在中园区道路系统设计中,使中园区的道路系统由主要道路、次要道路以及园区步行道路组成,从而形成了一环五射的道路网格局,在大的交通道路中,套有小的交通道路。使每个产业园功能区都设有室内的交通街以及外环道路,这样做能够使得科技产业园内的各个功能中的交通自称为一个体系,同时又确保了跨区活动的流畅与舒适。在这里,笔者想要强调的是,科技产业园设计过程中的产业园区道路以及管网等等都要进行统一规划,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厂房生产线具有的时效性需求,将整个科技产业工业园区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期建设,最终实现了科技产业园对于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三)科技产业园设计发展和趋势之降低运营的成本

一般情况下,在企业入驻到科技产业园内后,只有低成本的运用才能够很好的保持企业投资收益实现最大化,因此,在进行科技产业园设计时,设计师更多的通过对注重生态环境效益的技术进行引入,从而实现企业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科技产业园设计时,降低运营成本设计主要体现在:通过利用科技产业园低能空调以及降低室内空调的负荷,实现降低空调的运行成本;科技产业园厂区引入自然通风和采光,并且运用风能和太阳能大大降低企业电能的支出等等。下面的图片以江苏省生命科技创新园为例,在整体上反映了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的趋势。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