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中的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中的礼

传统文化中的礼范文1

【关键词】 尊德重礼 文化心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传统一直在变化和发展着,但是所有的发展都是从一个共同的源头出发,历史连续性清晰可辨

很多人把当作中华文化走向独立和觉醒的伟大转折,认为中体文化从此走出历史传统、步入崭新纪元。真的有这么伟大吗?本文想换个角度来讨论这一问题。

在过去三千多年历史上,中国文化曾不止一次经历过类似的巨大转型危机,尤以春秋战国(前771年-前221年)和魏晋南北朝(220年-581年)两个时期为典型。这两次转型都经历了数百年时间,都始于对主流文化传统的质疑,终于对过去历史传统的回归;从汉代经学复兴到隋唐科举取仕,从董仲舒儒术独尊到程朱道统重建,无不表明中国文化在历经数百年彷徨后,最终回到了自身的大传统。尽管每次转型都不是机械的回归、简单的复旧,而是伴随着空前的融合、巨大的创新,但是在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方面,却并无二致。这就是本文所谓尊德重礼的中国文化大传统。

人们常说,宋明理学吸收了佛老,却忘记了另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它毕竟不像佛教一样消极出世、否定此岸,也不像道家一样超脱现实、追求逍遥。无论宋明理学受佛老多少影响,至少它与孔子一样尊重六艺,与孟荀一样坚守伦常,与汉儒一样捍卫三纲;这些正是它与佛老最根本的区别,也是中国文化终于回归自身大传统的标志。

为什么中国文化在经历了几次巨大挑战和危机之后,都能回归自身的大传统?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并未断裂。具体来说,过去数千年来,在表面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宗教势力变迁下,中国文化背后有一股巨大的潜流起作用。这股潜流我称为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其实是一股强大的文化无意识机制;不管你承不承认它,它都在决定着中国文化的走向;只要这种文化心理结构未断,中国文化总是会以不同的方式重回自身的大传统。

那么这种深层文化心理结构或文化无意识是什么呢?笔者曾总结为包括如下三方面:一是此岸取向,二是关系本位,三是团体主义。我认为,过去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化,是在这三重预设下建立起来的。鉴于这一文化心理结构至今并变,我们有理由相信,最近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化虽饱经西方文化冲击,并表现出类似于百家争鸣的面貌,但最终一定会像历史上一样,再次回归自身的大传统。

当然所谓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并非某个抽象、绝对的“本质”;中国文化传统一直在变化和发展着,但是所有的发展都是从一个共同的源头出发,后世与前世之间的历史连续性、继承性清晰可辨。所以,回归自身的大传统并不是机械地复旧,而是回到源头来寻找价值,依据传统来重建制度。同时,回归自身的大传统,也不是武断地排外,而是依据自身来吸取精华,站稳脚跟再向外整合。

中国的关系本位和团体主义的文化心理结构长达三千年而未动摇

假如我们将一个文化的结构划分为如下四个层次:第一,政治及意识形态,即政治体制及官方意识形态;第二,法律及社会制度,即一切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比如风俗习惯;第三,经济与现实结构,即阶层划分、经济形态、宗教形态、生活方式等;第四,文化心理结构,即数千年积淀形成的深层无意识机制。

在上述四个层次中,并未预设越是下层的成分就越重要,但是大体上可以认为:越是下层的内容,稳定性越强;越是上层的内容,可变性越大。特别是最下层的“文化心理结构”,作为数千年积淀形成的、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深层无意识,最不容易因为朝代更替、经济变迁、政治及意识形态变化而改变。前面所讲的此岸取向、关系本位和团体主义的文化心理结构,可以说是从西周以来长达三千多年而未动摇。这种文化心理结构是导致中国文化形成尊德重礼这一大传统的根本原因。

所谓此岸取向是相对于彼岸取向而言的。那就是过去三千多年来,中国人基本上一直生活在“一个世界”(借用李泽厚语)中,即以天地、六合为范围的此岸世界。即使是鬼神,也与人共存于这一世界。这与婆罗门教-印度教-佛教迥然不同,后者相信四大皆空、生死轮回、此世虚幻;也与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及伊斯兰教不同,后者皆相信此岸为上帝所造之幻影,死后灵魂及上帝之城才永恒真实;亦与希腊哲学及西方文化的世界观不同,后者相信感官世界变动不居、虚无飘渺,真正的实在超然独立于此岸之外。

中国文化的此岸取向,导致人们并不以死后世界为最高归宿,不以现实世界为摆脱目标,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成了“天人合一”。 用西方或印度文化的标准严格来衡量的话,亦可以说中国文化无“彼岸”。这是因为中国人的“彼岸”,严格说来并不外在于此岸,而即在此岸之中。

与此相应地,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关系就不是人与彼岸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有的“差序格局”特征。即每个人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构筑的关系网,代表个人生活世界的基础内容,这便是所谓的关系本位。关系本位,是以人情和面子为内在机制,重私德、轻公德,重情理、轻制度。关系本位代表中国人需要在相互关系中找到人生的安全感。

在所有的私人关系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即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共同体的关系,这个共同体可指家庭,也可指单位、圈子、团体、地区、民族、国家等,所以形成以关系为基础构成的“团体主义”,既可以表现为小团体主义、帮派主义、山头主义、地方主义,也可以表现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或种族主义。

中国大传统:礼大于法、贤能政治、重视德性、人伦为本、风化效应

中国文化的上述三重预设,即此岸取向、关系本位和团体主义,直接导致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在整合方式上形成了礼大于法、贤能政治、重视德性、人伦为本、风化效应等重要特点,这便是本文所谓尊德重礼的大传统。

首先,礼法。中国人的关系本位导致他们对于一刀切式的制度缺乏强大的热情和内在的信念。制度是死的、没有人情味,他们倾向于变通;礼是活的、有人情味,他们倾向于认同。这决定了礼治比法治在中国文化中有更大的适应性。古人云:“缘人情而制礼”,“礼因人情而为之节文”。所以三千年来礼制虽有巨变,但以礼为本、礼大于法的制度模式并未改变。文化人类学对于礼的研究表明,在人类其他许多民族,礼只代表一种历史传承下来、人们被动甚至盲目接受的习俗。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则不然。一代代人自觉、主动、积极地建设礼、维护礼、完善礼,以礼作为治政安邦之本,甚至视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这并非由于中国人不懂法治,而是由于礼治才是中国文化土壤中最有效的制度规范。但这不是要排斥法,只是在礼、法之间确立了主次轻重之别,法以礼为本。

其次,贤能。每个人都要经营关系和人脉,如果他跟我有宿冤或是我的死敌,无论多么有才华也不能信任或提拔。事实上,中国人永远不可能彻底抛弃任人惟亲,所以他们特别需要任人惟贤,以此来突破任人惟亲。贤能政治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中长盛不衰的治理之道,正因为在人际网络盘根错节、裙带关系根深蒂固的世界里,任人惟亲的可能性很大。是因为需要它,所以倡导它;是因为太需要它,所以一直倡导它。汉代的举孝廉,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的科举制,都试图把任人惟贤制度化。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其三,德性。在一个关系本位的文化中,人与人的相互影响最为强大,尤其上级对下属的影响“无微不至”。结果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以民从之”。因此,只有把有德者提升到领导岗位上来,才能真正让人心服口服,从而确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古人所谓“为政以德”、“授有德,则国安”正是基于对这一文化习性的窥破。因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是“赫赫师尹,民具尔赡”,所以“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谓“以德治国”,因为没有比“立人极”更有效的治理方式了。

其四,人伦。梁漱溟曾称中国文化为“伦理本位”的文化,并说伦理本位即关系本位。关系本位的差序格局,导致子思认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在所有关系中最为基本,孟子认为三代学校“皆所以明人伦也”;汉儒则将五伦扩充为九伦,合称“三纲六纪”。按照《中庸》的说法,五伦是“天下之达道”。数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以一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成就作为衡量一生成败的关键。对人伦关系的重视导致“三纲五常”成为后世两千多年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其五,风化。中国文化由于不以彼岸作为其终极归宿,使得人对人的攀比成为最常见的现象。人与人的相互嫉妒和攀比,导致中国人之间相互模仿,进一步导致流行各种风气。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圈子的内部都可能流行各自的风气。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毛诗序》云:“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历代学者也无不把“移风易俗”作为治理的首要任务。今天的中国式治理,往往仍要从狠刹行业或社会的歪风邪气开始。

中国文化在整合方式上的五个规律性特征,就是本文所谓尊德重礼的中国文化大传统;应该说它们都是由于其此岸取向、关系本位、团体主义等文化无意识机制而形成,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建筑于其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之上。当然我们也知道,战国特别是汉唐以来,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儒家阐发的大传统之外,还有道家、法家、佛家等开辟的新传统,但是这些新传统可以说是对德、礼大传统的补充,并以这一传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今天,在百年之际,是否可以说,由于文化心理结构并未改变,上述五个方面所反映出来的中国文化大传统并没有过时呢?或者说,以德礼为重心的中国文化大传统还会回归呢?如果是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说,虽然今天是欧风美雨盛行,自由主义争艳,各种思潮争鸣,但并不代表中国文化的常态,如何回归自身的大传统才是我们应当致力的方向。

(作者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

【注释】

传统文化中的礼范文2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步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就旅游发展的条件来看,我国资源是丰富的,不论是自然资源,亦或是人文资源,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过去的旅游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也为未来的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将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融为一体,开创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为我国的旅游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旅游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未来的旅游发展道路上,要想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就必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一个深入的研究。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的概况

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无论是从自然资源方面来讲,还是从人文资源方面来讲,都具有较大的优势,且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一般都与著名事件或者著名人物联系在一起,赋予自然景观一定的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景观吸引力,使得我国旅游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旅游风格,在世界旅游文化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促进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这是传统文化赋予自然景观文化底蕴,促进自然景观旅游的发展,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对旅游管理有着一定的影响,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承性,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对于社会事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传统文化对于旅游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旅游管理的发展也会促进历史文化的进步,这就是管理和文化之间的一种共生性原则。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旅游管理的影响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讲求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解放人的思想,,在对于问题的处理时,不仅要坚持历史的观点,同时也要注重人的尺度,在旅游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是传统文化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荀子有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讲求的就是对于人的重视,这就是教育人民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价值,注重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近年的旅游管理发展过程中,兴起了参与式管理,重视企业员工的价值,让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去,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与建设中去,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员工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种参与式的管理方法,可以让员工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要求加强对于员工的自身素质建设,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所有事物发展的基础,只有每一位员工的素质得到提升,那么整个企业才会得到好的发展。

2、以和为贵

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以和为贵,这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基于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于旅游管理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旅游管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综合性很强,涉及面很广,往往一条旅游路线包括多个环节,如交通、住宿、饮食、购物等等,同时还有工作人员与旅游人员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需要协调好各方关系,这就需要坚持以和为贵的管理思想,做好管理工作,以礼待人,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建立一个和谐的组织管理状态,坚持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一种和谐管理思想,无为而治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企业凝聚力,这样员工才可以以一种平和有礼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使得各方关系达到一个相对和谐的状态。当某些方面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也需要用礼仪对其进行教化,坚持“礼之用,和为贵”,注重柔性的沟通与交流,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的思想,做好现今旅游管理工作。

3、以德服人

古人崇尚以德服人,认为圣人的魅力对于事物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现如今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人物,领导者对于企业实施的管理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所以企业领导者要吸取古人以德服人的思想观念,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培养人格魅力,以自身作为榜样,影响他人,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他人进行感召,增强企业凝聚力,时时为员工着想,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将自己与员工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一颗善良的平等之心好过于严厉的措施,中国古代素有投桃报李的说法,领导者以德服人,得到员工的信任与支持,会使得员工尽心尽责的完成自身工作,促进企业发展。这是一种人心之间的互动,好过于其他一切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同时要建立有效合理的奖惩机制,不能单单以金钱的方式进行奖惩,要采用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方式来进行奖惩,这样才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带来长足的发展。所以每一个企业领导者都必须以提升个人素质,培养个人魅力,以身作则,对于员工体贴入微,将心比心,这样才可以使得企业凝聚力不断加强,从而为游客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传统文化中的礼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思想传承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具有广泛的内涵,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1何为传统文化?具体来讲,指的是在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某个民族保留的稳定形态的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由思想家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2

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中华民族的心理习俗。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很多历史承续和积淀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智慧,支配、指引和解释着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和日常活动。3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学科体系,但却是丰富多彩的,有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文化,为我国心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思想

儒家文化重视人格和对个人道德的培养,塑造了独立、自主、自强、自尊的理想人格,强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注重意志品质的锻炼,为个人设定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提倡通过效法天道、自强不息来实现自我价值。孔子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见贤思齐”,要通过内省认识真实的自我,加强对自我修养的反思和自我调控。4孟子在《告子下》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法家注重培养良好的法制和纪律意识。商鞅在《字分》中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明确指出“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必须加强对民众的“法治”教育,凡不符合法令的言论,不听;不符合法令的行为,不赞扬;不符合法令的事情,不做。作为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子,吸取了前期法家的诚信观念,崇尚信,宣扬信。诚信是法家思想最突出的特点,“立法禁、重执守、信赏罚”,在古代法家诚信思想中,已经出现了现代法治精神的雏形。

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在自然规律的指引下积极改造自然。道家思想要求人们要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待人要不骄不躁、诚恳谦虚。“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体现出道家处世平和、宽容、自然的态度。道家另一个积极的思想原则是虚其心,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和心事就是快乐,把心放空,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虚心方能容物,虚心方能容人。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人民对贪欲的异化越来越明显,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很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比如典型的焦虑症,就是由于紧张、忧虑、恐惧等生活感受交织在一起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还有常见的心理疾病忧郁症,表现为人们某种生活欲望受挫的失落反应。只要在生活中不过分苛求,不抱过多的不实际的期望,就能够保持良好的心境,从而不会不会再自寻烦恼,更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5

墨家思想的精华是其“兼爱”精神,所谓兼爱,就是强调人们具有“兼相爱, 交相利”的社会思想,通过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宽容和互助,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墨子主张“使天下兼相爱”,“兼爱”是对儒家“仁”的发展,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君与父不慈,直至盗贼之害人,都是互不相爱的结果。

二、传统文化思想在心理健康中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文化对于心理咨询的方法、过程和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心理治疗的过程或效果上,6中国人所呈现的“个人为中心的边缘型心理调节模式”,对人的心理调节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方式。7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积极的内容都涉及到心理健康,把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利用人们熟悉的心理调节模式,来改变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对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自强精神塑造健康人格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优秀的精神内涵,在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一直注重对子女的自强精神教育,也成为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强精神对促进个体人格的独立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十分重要。

首先,自强可以立志,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消极、颓丧、痛苦、沉沦等心理因素。志向和抱负是人学习生活中强大的精神支柱,在建立个人理想的基础上,锻炼勤劳、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梳理个人奋斗的理想和目标,总是能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状态,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困难,始终能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使自己拥有旺盛的精力,让生活充满乐趣。

其次,自强不息还可以使人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具备挑战精神,克服自卑感,让自己的心情能够处在一种适度的紧张之中,保证自己的心身健康。一旦缺乏自强精神,人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长期以往,甚至可能出现极度自疚和自责的情况,这对人的心身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

最后,自不息是自信心建立的基础。只有建立了自信,才能使人克服退缩和畏惧心理,不会妄自菲薄,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抵制因失败情绪产生的压抑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只有通过理想和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才会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健康的人格,减少心理上的压力,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以自律和自省意识调控自我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也就是说,人在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模仿他人时,会为自己建立一个榜样。环境在这种社会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只要控制了环境,就可促进人的社会行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自律和自省意识,强调的就是法制意识和纪律意识,要求社会公民遵守法制和纪律,注重自我行为的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法家的“法治”教育和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方法,对借助外部环境,通过内心内心的调整,起到调节自我行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检查思想是进行自我检定、探究自我深层心理的有效思维方法。如果能用正确的道德规范反省自己,学习和模仿身边优秀的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就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心理问题。

(三)以宽容心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在人际交往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个体直接体验到。如果在心理上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相反,如果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美国学者舒茨曾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三维理论认为,社会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在这三种需要中,最基础的是包容需要。也就是说,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对于强调个性的现代人来说,交往中的包容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非常重视的内容,强调心胸豁达, 要求人们能够懂得自我解脱,从而维持心理的一种平衡状态,保持自我内心世界的稳定。随着生活压力的与日俱增,中庸思想日益突凸出心理健康方面的价值。对现代人来说,学会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够及时控制外界的各种刺激,及时控制和调节,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

我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兼爱”“包容”“和合”等思想。强大的包容思想,也是中华文化得以长期延续、从未发生中断的基础,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等思想,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恒爱之,敬人者恒敬之。”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时常怀有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不要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宽容和宽恕,才会实现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

传统文化中新旧交融的特质,使得其不仅仅是“过去的文化”,更影响和预示着未来。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代代延续的,在这种发展与延续当中时时发生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融。8在心理健康中引入传统文化思想,不仅对提高当代人的心理健康素质很有帮助,从更深的层面来讲,对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1泰勒著,蔡江浓译:《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2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3罗鸣春、苏丹、孟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传承的四个途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7~12页。

4杨伯峻译著:《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80页。

5巢传宣:《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第61页。

6Sue D, Sue D W, Sue S. Understanding Abnormal behavior.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0:59~63.

传统文化中的礼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礼仪 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李桂杰(1964- ),女,辽宁北镇人,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学。(辽宁 葫芦岛 125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之上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的孕育之根,中国文化礼仪孕育了中国一代代炎黄子孙,即使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强化的现在,对中国传统的文化礼仪的学习也是无法回避的。

一、目前英语教育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忽视

目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多出于升学或职业的需求。因此,英语教学中有时会带有功利性。和英语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所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作为一名中国人,常常引以为傲的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教育的匮乏。学生的“四级”“六级”通过率在不断地刷新,但是对中国文化礼仪的认知也在逐渐衰退。很多学生,只过“圣诞节”“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等节日视而不见,对英语的盲目推崇和崇拜,却消解着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当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就事论事”地进行英语教学,注重对学生的语法、句式的教学,重视对学生英语口语的锻炼,讲求学生英语的实践性,但是往往忽视了对英语文化的教育,更忽视了对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礼仪的缺失,将会直接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仅仅对英语是一种“实践”而不是真正将其融入中国的国情之下,这一点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对我国今后的传统文化和英语实践之间的结合,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危害。

二、传统文化礼仪的重要性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传统文化礼仪在其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浪潮席卷之下,人的金钱观、世界观等观念在改变,但是传统文化礼仪,一直在国人的意识当中没有消失,可见,这些文化礼仪在中国人的潜意识当中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在世俗化影响下,难免有人迷失了方向,因此传统文化礼仪正在人们的行为中消逝。

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教师作为学生学业的领路人,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对学生的基本人格、伦理道德进行正确的培养。英语教学是一门外国语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对外国文化的传授,对外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正确宣讲,会导致学生的盲目跟风,也会导致自身对传统文化礼仪的误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礼仪中,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上最终是培养出正直、公义、诚实、善良、勤奋、进取、对社会有用的人。传统文化礼仪的教学,能帮助实现中英双向文化交流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提升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礼仪运用到英语教学中,真正发挥传统文化礼仪的作用,也真正让英语教学和中国的本国文化的结合恰到好处。

三、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正确对待英语教育及传统文化

要解决中国传统文化礼仪英语教学中体现这一问题,首先要在意识上进行纠正,有正确对待英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意识。意识是行为的起因,是行为的决定因素,所以在自身意识上对传统文化礼仪引起足够的重视,就能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贯彻正确的教学行为。教师应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仪怀有崇敬和敬佩之情,对中国古老文化有着热爱之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博大精神,是对教师自身教学素养的提高。教师切不可将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割裂开来,要以正确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将其充分融入教学之中。比如讲到圣诞节时,老师可以同时介绍中国人看重的春节,让学生在感受英美文化的同时,也不忘回顾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礼仪。或者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中,可以尝试让学生就自己的理解来谈谈对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文化礼仪的看法,或让学生以所学的知识在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对中西文化作出比较等。

(二)坚持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上述已经提到,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如何让学生更多地、更好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传统文化礼仪的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要求教师的基本功中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礼仪知识,通过大量阅读文献资料、查阅书籍、观看录像影片等,再将这些知识转换为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适当地表达给学生。其中包括在教案的编写当中,在教学过程的实践当中,在教学总结的反思当中等,都需要教师不断以将传统文化礼仪运用入英语教学的理念为核心,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坚持去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三)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有意将传统文化礼仪融入英语教学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尤其是英语这样一门语言教学,就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在磨合的过程中,将教学的效益最大化。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显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也无法完全实现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故而教师可以向学校提议,在课后让学生多参与教学的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拓展课外第二课堂文化教学渠道,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拓展自己的见识,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融入实践。学校可安排英语老师同汉语言文学教师合作教学,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小说、杂志等。在周末或节假日,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电影。当然,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中西文化研究的学者,来学校谈谈自身对中西文化的见解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多层面地接触,以便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四)加大英语教材改革的力度,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内容的介绍

对传统文化礼仪的了解和认知,除了在教师和学生上有所要求,还需要在教材上有所要求,教材是教学的纸质媒介,教师用自己对知识的梳理向学生教学课本的内容。目前的教材大多数是对英美文化的知识介绍,或者是单纯的英语知识的罗列和梳理,没有将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渗入到课本当中。把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割裂开来,这不仅仅不符合教学的原始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和教学的长期发展。由此而看,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革,来适应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教材编撰者可以在教材编撰过程当中,添加一些表述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英语词汇,像中国的春节、中秋、端午、腊八等传统节日,尊师重道、仁义礼智等的词汇,在涉及英语小短文,也可以翻译相应的中国经典语言故事等,将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礼仪的教学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是必需的,英语并非只与某一种特定文化相连而疏远其他国家文化的语言,只有意识到文化的世界性,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应该将传统文化礼仪传承和发扬。当然时代在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当中也必然会被认证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在英语教学中正确运用。当然,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积淀绝非一日所成,文化礼仪具有层次性,其输入也应遵循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的规律。故而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并不能急功近利,以单纯地达到目的来加快学生学习的进程,需根据语言教学的不同阶段,确定渗透的内容和方式,以课堂为平台,构建起符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形式。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新形势下,保留住自己的中华之脉,不被西方的经济浪潮所席卷而去,在保证自己中华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向世界展现中国人的优秀风采和灿烂的文化礼仪,实现当今和谐世界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刘琴.融中国传统文化于英语教学之中[J].考试周刊,2008(41).

[2]刘震.中国传统文化对文化导向型英语教学的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8(15).

[3]李霞.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中的思考[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1(2).

传统文化中的礼范文5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小说这类文学体裁首先是以故事的形式来构建整个文本的,无论故事是否好看都需要有谋篇布局,有谋篇布局文章就精练严整不敢散漫杂乱,但布局常有樊笼之弊,也就是说布局可能会限制人物的自由行动和事情的自然发展;可是现实的人生并没有什么布局,小说《无雨之城》布局严整精练如戏剧一般逻辑清晰合理。非常自然小说里没有多余的人物,也没有多余的情节。读者不觉得那一连串因果相关的情节正在创造一个预定的结局,只看到人物合情合理的自然行动,就如身临其境的现实生活的再现。《无雨之城》的故事情节是大家都滥熟的,归纳为一句话:拈花惹草的已婚男人浪子回头花好月圆。故事讲的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某地一个叫长邺市的省会城市,新任常务副市长普运哲仕途光明内心苦闷,不期遇上一位才貌双全,信奉爱情至上主义的女记者并与之发生了婚外情;其妻副市长夫人葛佩云发现后偷拍了这对通奸男女暖昧时刻的照片,却意外地被一名刁钻市民得到了,副市长夫人被得寸进尺地敲诈,在与敲诈者斗智斗勇的较量中副市长夫人能力意外地得到极大的拓展;适逢副市长普运哲又面临升迁的机会,在政治前程与性两者之间他自然地选择了前者,于是麻烦产生了……

故事的开端也是极生活化的写实,普家的小保姆本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但她是小说里的关健人物,是她在极偶然的一次清扫中把市长夫人的重要作品当垃圾清理时丢失了,这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本不足为怪的事情,可正是这次清扫使故事得以展开,由此引出了白己贺的敲诈行为,副市长夫人为应付这个恶棍而不断地与之斗智斗勇,最后竟因此行为发生了重大改变,并且随着普运哲官运的亨通,白己贺的敲诈程度也随之升级,夫人在斗智斗勇中极大地开发了她的潜能,能力发展到“老葛的智慧到底是越来越多了”。才会有普市长觉得她智谋增长意味着离婚成本与仕途风险会更大了,由此带来的损害会无法预测,于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晚上普运哲从楼上走到楼下,夫妻重归于好的“花好月圆”之事,虽然事实上的“花好月圆”并不代表她获得了丈夫的爱情与尊重。故事里的中级官员常务副市长普运哲有活力且极具男性魅力又处于官运的上升过程之中,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因为工作关系结识漂亮聪慧的女记者陶又佳双方互相吸引产生爱情,一时烈火干柴万事皆注意不到了。丘华是陶又佳的闺中密友,并不参与其中的利益之争,看似一个完全可有可无的局外人,但她见证着陶又佳和普运哲的爱情,是她察觉到了陶又佳对普运哲的细微变化,因此引起陶又佳对普运哲情感的怀疑,于是延展出陶又佳和普运哲后面的矛盾来:猜忌、跟踪、吵架等等,这就顺理成章地发展到最后陶又佳被甩的程度;他们婚外情的结局自然而无悬疑完全符合现实生活中的处事常理。客观地讲,白己贺的敲诈行为无意间竟造成一对夫妻破镜重圆的结局,也是万想不到的意外之极,从整个故事的构思来看却无懈可击地呈现出事情发展本该如此的圆融不二性。“大制不割”整个故事看似平淡无奇却不露作者策划的痕迹。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小说里的故事情节无论多么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甚至于怪诞诡异也不过是作者叙述自己观点的载体而已,作品并不需要纯客观地反映现实,但是也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的。现实的种种现象和可观察到的行为皆有其心理活动,心理现象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性使我们只能通过观察它外显的行为来解读,作家的作品一旦呈现,虽不能完全展现作者的价值取向但作者的心思几乎不可能在作品中隐蔽,它会像弦外音一样通过作品随处可见。

《无雨之城》的作者铁凝选择用平凡的题材,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对当今人们的社会伦理观的影响。作品描述的是当代中国人的一种普遍存在的、情感与现实生活冲突的社会现象,当情感与道德、金钱、世俗冲突时的种种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古往今来教育儿童的发蒙读物中“人”应具有的立足之本多是“学优登仕,摄职从政”,父母对子女们从蒙童时代起人格培养理念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在社会生活中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当官掌权。因此当官从政是一种大家普遍向往与认同的行为,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享有非钱财所能达到的尊贵,是个人的能力与学识被社会认同的的体现,也是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外在化体现;更何况在中国当官与发财常有必然联系,“三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在权力监控不足的情况下,掌控社会资源分配规则的官员们通过的方式在金钱方面的牟利也是有着惊人魅惑力的;因此,任何与当官这一事业相冲突的因素都是要排除的。自古以来的中国人社会主体心理都特别鼓励大家建功立业,为土地、财帛、权力等,即为“物”可以征战四方。像西方社会里为了一个女人(海伦),两国之间发动十年战争的事情决不可能发生在中国。中国传统民俗心理已塑型成“女慕贞洁,男效才良”,且个人永远是归属于某个群体的,不能有真正的独立性,个人情感的私密性也被公共利益关系化了,因此关系是处理各种社会事务的最重要结构之一,个人的情感也是在某人所属于的关系网内的基础上才可考虑的,男女个体间的谈恋爱是不允许的甚至是非礼的行为,即使是明正言顺的正常夫妻也不能太过恩爱,因为儿女情长会使英雄气短而有碍其事业发展与这相关的关系网内的所有利益群体的利益都将面临受损害的风险,乐羊子之妻“停机德”被立为贤妻的模范。男女婚姻之事遵循“幼嫁从亲,再嫁从身”的原则,男子可休妻而女子不得休夫,即便是夫死再嫁也得夫家长辈做主才行;家有女子再嫁会令娘家整个家族蒙羞,家族中常以无再嫁女为荣。不仅如此,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万恶为首”,女人在中国常被称为祸水,连阴险奸诈之事所选之字多有“女”字旁,亡国误国之君常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女人,不说男人之好色,而说女人勾引男人。男子眠花宿柳,视为风雅;男人妻妾成群而女人却被要求贞洁“从一而终”连望门寡也要鼓动她们守节而不能再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小人是指品德缺失的男人,女人置于其前不劳费神多释,其意自明。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心理的熏陶下,现代女子的地位虽然形式上提高到了与男子平等的程度,甚至现代社会流行的“怕老婆”事实上那也只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升斗小民才“怕老婆”(重视女人的价值);衣食无忧,前途光明的官吏是绝不会在乎女人的。文化是印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的。古之帝王有后妃,妃常新而后不轻动。官吏则效法帝王,正配夫人不动,妾如增减衣物一样是要常新的。后妃、妻妾之间发生矛盾往往被牺牲的是妾,“后”固然也受委屈,如:失去宠爱,难得有机会与男人有肌肤之亲的机会等,但其社会地位却因为是符合利益关系族群的期待,源自明媒正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绝对地稳固。因为她的地位是两个家族利益关系的基础,也是外人评价两个家族各种利益包括道德在内的参照,其实与夫妻双方当事人的个人情感体验已经关系不大了;陈世美的故事从古到今都有极强的趋向性,具有绝对的警示作用,违背传统常伦的无故抛弃原配贤妻的行为会使男人失去社会的立足点,不仅无存身进阶之地,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由于离婚的成本与风险都超出想象的高,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能轻动原配夫人的。延续至今,男人心中的妻子地位亦是不愿轻动的,这也可以理解为何好色男性身边总是女人常新却绝不提与妻子离婚的现象了,最好吃着碗里,占着锅里,参与其中的女人也都想争得“夫人”之位,可见“爱情”永远是激情之后的利益分配中的筹码之一。所谓贤德之妻在此变成最好能帮助寻欢作乐后的男人解决因此带来的麻烦。妻子在这里变成了一种意象,女人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已完全消失,彻底被物化成了某种关系中的一个位置。即使到了目前男女平等呼声如此高的情况下,流在血液里的传统的文化心理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权力与女人的取舍。女性在男性的世界里被完全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人”的成份已极少了,更多是被作为性资源的占有来看待,与占有财富是同一心理基础,只是表现形式有差异。爱情单纯地以男女双方情感为基础的“喜欢”在此文化背境下很难具有持久性,爱情的前提是双方心理上是完全平等的两个人,也即“人”的真正平等才有可能产生负责任的情感,如果误以为一时之生理、心理之需而产生的“喜欢”是爱情,就会使爱情处于一种无根的状态,只是当事人知与不知的问题。当在爱情中还夹杂着一些别的诉求组成的婚姻其风险性就不言自明了,这可能是当下围城内外的男女们都极难有幸福感受的根本原因,也是当今社会高离婚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今的中国官吏如普运哲之流虽受过现代高等教育,也接受一些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性解放之类的观念,甚至也真诚地谈谈爱情。但这一切的基点是在稳固自己官位(权力)的前提下才谈的,一旦这些和自己的官位(权力)相冲突时所有的一切情感、女人等立即变得可有可无,甚至会立即烟消云散,更有甚者会除之而后快,其结果是不用预测的。小说里的其它人也都如此,大家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同一性极高,其价值取向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价值观是指个人自认(或社会共识)正当并据以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合于标准即判为有价值,不合标准则判为无价值。徐复观在回答“文化在本质上有没有中西之别”的问题时说:“这个问题可以从两层去了解它,就第一层说:无论文明、文化,都是人造出来的,人在本质上没有分别,故文化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就第二层说:人的本质没有分别,但人在成长中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条件,便出现许多形态不同的人。文化的本质没有分别,但人性是个无限的存在,有无限的可能性,文化在发展中所遭遇的条件不同,便会发展成不同形态的文化。有的发展偏向这一方面,有的发展偏向另一方面。就第二层说,中西文化有所不同。”近现代的中国人正处于文化震荡的时代,文化震荡对人格及人的社会影响是多重的。一般说来,受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和特定的心理因素的制约,不同的个体对变迁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也不尽相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社会变迁或地理迁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转型人格即边际人。它是在新旧文化或本族文化与他族文化的碰撞、选择、冲突中导致人格分裂呈多变双重化的产物。边际人的心理处于一种失范状态,既有希望又常怀失望;既急需选择又别无选择;既要为适应新环境进行冒险,又要为承受旧传统付出忍耐;在边际人身上痛苦和憧憬并存,颓废和发奋同在。可以说,铁凝小说里的人物就是一类典型的“边际人”群体。

小说里的人物中并没有令人崇拜的英雄或模范,都是日常所见的平凡如邻居一般的人物,者副市长普运哲和女记者陶又佳“像是随意沦落在街头或者车站的一个普通市民的副市长原配夫人葛佩云、敲诈者白己贺、白己贺之女小学生白银、普家保姆、女记者的闺中密友丘华等,都是小说里不可缺少的关键人物。这些人物在当今社会还有什么探讨的价值呢?

作者描画世态人情,从一般人身上发掘他们普适性的价值;虽然故事的背景放在改革开放的现代某市,它所包含的意义却广阔而深远。中国人,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背境下的女性社会并没有给予她们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存在的价值,延续至今的文化心理依然使大多数人不能重视女性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真正应该具有的独立性,也就是法律上是与男性平等的,文化心理上是不平等的。男性与女性在责任和义务上的边界是混淆不清的,女性应得到真正的尊重与期待是不够的。因此,中国女人常靠外在的认同来证得自己存在的价值,为人妻之角色(位置)、丈夫、孩子等都是体现自己价值的载体之一,缺失载体就意味着失去了价值。

中国人讲究“夫荣妻贵”,葛佩云本来与普运哲是贫贱夫妻,其教育背景与思想观念皆更趋向认同保守的传统规则,中国自古形成的超稳定的夫妻关系使她无视时代的变迁,时来运转终于熬到“夫荣妻贵”成为副市长夫人后还保持着“像是随意沦落在街头或者车站的一个普通市民”艰难岁月里的形象,不知如何与时俱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身份”的会谈恋爱的时髦太太,不知祸由此生,简单宁静的生活从此无宁日矣。其结果是让那些自认为合时宜的女人们(陶又佳类)有机可乘,她悲忿之余也还是以传统的方式处理悲伤并没找普运哲吵闹争执,为了维护“市长夫人”之位置,不惜潜心学习照相技术,拍下了丈夫暧昧的照片,也是为了有机会为争取自己的权益做好准备的无奈之举,是被动卷入斗“小三”的行为中的。她并没有意识到可能会有“小三”威胁到她的利益而主动采取防范措施。当事情已经发生后也没有甘愿接受“为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的事实,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正室夫人主动给丈夫纳妾的“让夫”美德是有本质区别的。时代毕竟已经到了提倡一夫一妻制的现代法制社会,在重大利益面临受损的事实面前,她学会重新认识世界,正确地作出反应,充分利用种种手段自卫,并且很清楚,自己之荣辱成败的关键点在普运哲,而普运哲的致命点却是官职之得失,失去官职不仅一切尽失还有可能招致祸患,至于是否能得到普运哲的爱情是从来都不用想的事情,夫妻关系的稳定形式比情投意合对她而言来得更直接和更实惠。归根到底还是在争取物的层面上用功夫。现实的规则是我党的干部在升迁竞争考察过程中常常是一审定前途的,考察的关键时期后院落起火,结果对官员的前途是极难预料的。因此,她不动声色地准备材料,可惜出人意外地弄巧成拙,授人以柄。此举虽是本能的反应,但比之年轻美貌的记者陶又佳更厉害一层。真不愧是市长夫人,到底比其它人更了解行规并且这种可进可退的安排为普运哲自己回家留有足够的空间,可见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学习可以改变。虽然事实上的花好月圆并不代表她获得了丈夫的爱情与尊重。正因为如此,此时社会普遍认同的“花好月圆”心理期待就更加突显了事实上对“人性”的践踏与漠视。身处其中以物化的外在形式为生活准则的男女们就显得特别地可怜可叹了。

陶又佳美丽聪慧受过现代高等教育,满心满嘴都是爱情至上,向往着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男女双方只有死亡才能使恩爱夫妻分开的守一不移的忠贞爱情,她浓烈忠贞爱情的落脚点却是有家室的普运哲也就是别人的“合法丈夫”她就是客观上的“小三”身份,这本身就是有违西方基督教的基本教义的,于理不合,于法也不容;如果脱离现实的一切规则只是单纯地享受一对男女间的所谓“爱情”,那么此类爱情也是注定了处于无根状态的,因为任何宗教中的神都未见有护佑邪之事的记载;何况她骨子里还向往着能享受中国式的“夫荣妻贵”获得丰厚的社会合法分配利益(情感、名、利)。对她而言两者都无奈“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不可能有所得。可见陶又佳这样自认的新新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也与副市长夫人葛佩云也处于同一文化心理层面其实也脱不了“夫荣妻贵”的主导心理,想“转正”成为市长夫人,挤掉市长的原配夫人葛佩云的想法和做法原则上就是无法实现的;况且陶又佳以爱情为名进行的行为,客观存在着以损人利己的行为方式来抢夺别人的资源以满足自己所需的事实,与神圣贞洁的爱情精神更是毫不相干的。最后她的爱情发展到自欺欺人的心神不宁时,关于爱情的神圣面纱被彻底扯开,她与普运哲也不过是与所有普通通奸男女一样为满足欲望而的平凡男女,并没有因为身份的高贵与借口的高尚,的性质有何不同。此时,她也因为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一事实而采用了黔驴技穷式的手段,其技俩也不过一方面是普通“小三”们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想法设法缠着男人,另一方面也视与副市长的私情为自己既得的利益,提防着别的女人与副市长发生关系成为副市长的“小四小五”,容不得别的女人与自己分享与副市长的亲密关系,于是她的总方针是“对普运哲能拉就拉,得粘乎就粘乎,拉不过来再说,反正不能让那个吃糖的臭X好。”“偷的锣敲不得”本就名不正言不顺的非正当男女关系也想“恃宠逞强”如此忘形,矛盾产生与激化是必然的。这与副市长夫人为维护自己的权利所用的手段形式不同但心理基础完全一致,只是市长夫人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婚姻的合法权利更使人觉得可以理解并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同情与支持心理压力相对较小,名正言顺的行为心理成本的付出也相对较少;陶又佳虽然是找到了“为了爱情”的借口看似更符合人性但于情于法皆处于勃理状态,失败的风险异常地高且社会支持较少,社会认同度会更低且名不正言不顺的强夺行为原则上权益更无保障,她的行为造成的心理压力会更大。恋爱中的男女如果捆绑了太多的利益诉求很快会不堪重负并且必然波及到男女双方间的相处感受,此时“爱”会立即消失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去之而后快。包括后来的“恃宠逞强”希望能得到完整爱情的种种做法与男人的需求及仕途规律是完全背离的,发展到普运哲下决心甩掉陶又佳已经是水到渠成的心理定势了。因此,在清冷孤寂的清晨陶又佳拖着受伤的断臂被普运哲赶下了皇冠车,“市长夫人”成了遥不可及的梦幻泡影是预定了的现实。

敲诈者白己贺因为女儿小学生白银的一次拾荒行为极偶然地得到了市长夫人的作品,“认定它是政治和性的结合”。现在白己贺也开始追逐了,他隐约觉得就在前边不远的地方有什么正等着他,这实惠不是政治也不是生殖器,而是由这两种东西所造就的另一种实惠;于是以此为据最大限度地为自己争取利益,成为女人们鹬蚌相争后的渔翁。

铁凝把人物限于不大的区域,不多的人群范围内,细事末节都不是偶然的。正是这平淡熟悉的故事,使每个细节都令人关切牵挂。

参考文献:

[1]威廉 托德 舒尔茨(William Todd Schultz),《心理传记学手册》,(2011),广州:暨南大学出片社.

[2]郭齐勇,《中国儒学之精神》,(200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圣严法师,《禅的体验 禅的开示》,(2003),上海:上海佛学书局.

传统文化中的礼范文6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问题,无论是经营的制胜之道,还是圆融的大智慧,说到底,它的实质都是一个文化问题,而管理科学只有和当地的人文环境、历史传统结合在一起,其效力才能够达到最佳值。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事实上,古人已经给我们留下了相当多的关于管理的精神财富,这其中当然包括若干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因此,实行人力资源管理,要结合本土文化和历史传统,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促进我国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影响。

(一)人本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现代人本主义管理模式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体在组织中的重要性,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围绕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展开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目的在于使组织更富有活力,对员工实行民主的,开放的管理。

而我国传统文化中早在《尚书》中,就首次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而“人本”概念则由《管子》始:“夫争天行者,必先争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二)激励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侈靡》中“百姓无宝,以利为首。一上一下,为利所处。”以及《形势解》中“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焉。”;《管子》中“得人之道,莫如利之。”这些思想均体现出,在企业中,生产经营活动是由管理者和员工共同组成的团体来进行的。因此,只有使参与企业活动的人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高扬的热情,企业才能实现好的业绩。对员工进行物质奖励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

另外,激励机制不仅有物质激励,还有精神激励。这一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体现。比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成语,在管理学中可以引申的意思就是:激发出下属的自信心。帮助下属建立信心,未必需要威胁利诱甚至惩罚恐吓,对下属充满依赖感就可以成为激励他们自信的动力,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使企业振兴。

(三)用人机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只有一流的人才才会造就一流的公司。吸收人才对企业的高速、稳定、长期发展至关重要。确保一流人才的不断加入,是企业跳跃式高速增长的基础。

1.扬长避短。

唐太宗曾说过:“人的才能,各有所长,君子用人,就如同用器皿一样,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孔子曾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人矣。”孔子重视对人的认识,提倡知人。识人是用人饿前提,用人之所长,避其所短,人尽其才。而成语“大公无私”也说明企业只有找对人才能做对事。

2.专业化用人。

《管子.立政》“使能不兼官”说明了使用人的才能,在官不可兼职,在民不可兼业,都有专一性。人们只从事一种职业,专心致志,可以提高功效。

3.选拔人才。

很多史册都记载了关于选人程序的设想,例如,《大匡》中“凡表现好的民间人士,被州里称之,吏进之,君用之。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进,可罚也。”这将选拔人才的过程程序化了,并且合法化,有据可以,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4.职务说明书。

《论语。卫灵公》中“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说明对应聘人员的任职资质必须作出清晰地描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作出错误的决定,

二、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一)平均主义思想。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产生于小农社会,因此平均思想在民众中具有深厚的基础。小农平均思想主张结果均等,否定竞争,其后果必然是压抑进步,保护落后。这种平均主义在管理上表现为权力平均、责任平均、利益平均、风险平均。平均主义扼杀的是人的积极进取心与生存的危机感。

(二)人治高于法治思想。

荀子的“有治人,无治法”历来被统治者所信奉。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过分重视人情,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制度的执行力不到位直接影响企业的规范化、持久性发展。如果无法设计真正具有激励作用的制度模式,就无法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难以营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三)重传统轻创新思想。

有人认为中国人智力优秀是世界上公认的,但中国人的创造力评级在世界上却较低,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制约。中国传统文化容易培养不善于表现、竞争意识弱、攻击性差、缺乏冒险精神的个性特征,求同心理大于求异心理,容易压抑人的个性的自由发挥。

三、结语。

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过程中,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管理,又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精神应用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来,坚持以人为本、义利统一、以礼服人的原则,就能做到无为而治,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良好的生机。

参考文献:

[1]蔡一.管子———中国最早的管理学文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3-24.

[2]刘强.给年轻人读的孟子.蓝天出版社,200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