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农业产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农业产业发展范文1
今年信阳茶文化节期间,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信阳调研时指出:小茶叶大产业,小茶叶大民生,小茶叶大文章,小茶叶大形象。这是对该市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的充分肯定。
政策扶持激发发展活力
如何从茶业大市向茶业强市转型跨越,信阳市把茶产业作为一项强市富民工程来抓,提出了新时期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营销市场化,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抓龙头、抓产品开发、拉长茶产业链条。
创新思路,多渠道筹集茶产业发展资金的机制。市、县(区)、乡(镇)三级政府设立了l亿多元的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整合各种涉农项目资金10亿多元,利用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外出成功人士回乡投资,盘活民间资本,通过茶农资金互助、创新金融产品、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渠道筹措茶产业发展资金,较好地解决了茶产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
以土地产权流转为纽带,打造互利合作发展的机制。通过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土地资源,使宜茶土地向茶产业龙头企业转移,向承包大户转移,使土地资源、资金、技术得到最佳结合。以土地流转为纽带,茶农与茶龙头企业、承包大户、专业合作社紧密联系起来,龙头带动,服务茶农,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建立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促进发展机制。以开阔的视野,大力引进和推广茶叶新良种、栽培管理新技术、加工新机械新工艺,积极研发茶叶新品种,大力进行茶叶产品的深度开发,使茶产业迅速上质量、上水平、增效益。
建立奖惩激励扶持茶产业发展的机制。将茶叶基地建设任务纳入县区目标考核、年度考核,采用多种手段,重奖先进,重罚落后。制定激励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资金向重点项目倾斜,捆绑使用,重点扶持龙头茶企业,积极培育了一大批省级和市级茶叶龙头企业,促进了茶产业迅速发展。
数字显示,经过该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信阳茶产业发展的节奏加快、质量提高、规模扩大,综合效益也显著提升。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信阳已有茶叶生产企业730多家,百万元资产的茶农470多户,茶叶专业合作社近500家,茶农近100万人,从业人员近120万人;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44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8家,全国重点产茶县8个;茶叶年产量已从2006年1.5万吨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4.6万吨,年总产值从8亿元增加到55.8亿元,茶农人均种茶年收入由不足1000元增加到3000多元,亩产值由2006年的1000多元增加到4000元。
产业链条纵深发展
由于长年茶叶产品品种单一,夏秋茶鲜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利用,制约了信阳市茶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如何把小茶叶做成大产业,成了信阳人面前的一道考题。
2009年年底,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信阳调研时敏锐发觉河南茶产业存在资源低效利用问题,大胆建议信阳尝试红茶开发,增加农民收入。红茶试制成功后,卢展工亲自将其命名为“信阳红”。
卢展工的一番红茶点题,使得“信阳红”横空出世,走俏市场,也给信阳茶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场思想观念上的革命。信阳将在巩固扩大绿茶、红茶产量,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向生产乌龙茶、黑茶、花茶等进军,不断拉长延伸茶产业链条,茶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茶叶深加工程度得以提升,茶色品种日渐多样。目前,信阳毛尖茶饮料、环宇绿茶天然纤维内衣、茶多酚胶囊已投放市场,茶叶深加工品种也由过去单一生产炒青、烘青、蒸青等绿茶,发展到可加工生产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等全产业模式,茶产业结构正日趋合理,后发优势逐步显现。
信阳红“诞生”仅仅10个月,产值就逾2亿元,据介绍,如果以“信阳红”的开发生产为引领,掀起夏秋茶、中低档茶叶生产的新,全市茶叶产量、产值和茶农人均种茶收益将实现“三个翻一番”,即到2015年,全市茶叶产值70亿元,茶农人均种茶收入5000元。其中,红茶产量达2万吨,产值达20亿元。
跃上发展高地
怎样更好地把品种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如何创新机制、拉动整个茶产业链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一直是制约信阳茶叶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信阳红”的成功在于抓住了产品结构调整的机遇,从以前夏秋茶鲜叶的大量闲置,到制成红茶的合理利用,信阳茶产业的链条不断拉长。从单一的绿茶产品,到拥有中国红茶后起之秀的“信阳红”,品牌效应不断放大,产值不断增加。
在保护和使用好信阳毛尖和“信阳红”公用品牌的同时,信阳大力实施品牌名牌推进战略,目前已成功培育出4个中国驰名商标、9个省级著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农产品和6个河南省名牌农产品。五云、文新、蓝天等龙头企业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形象,已在河南18个地市和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品牌形象店200多个,设立营销网点1200多个。
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文新茶叶公司)是一家集“文新”牌信阳毛尖茶种植、加工、科研、营销于一体的综合经济体,是成功研发“信阳红”的24家企业之一。目前,“文新信阳红”已经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充分认可,直营和加盟店总数430多家。2011年,“文新信阳红”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60%。
这要得益于国家农业产业化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综合开发政策的实施,对信阳茶产业的发展及文新茶叶公司整体实力提升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正是在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国家农业产业化综合开发政策的支持下,文新茶叶公司得以迅速发展。2010年,“文新”牌商标被认定为“国家驰名商标”,文新茶叶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数字农业产业发展范文2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条块分割,机构缺沟通,技术缺交流,项目缺合作,人、财、物缺整合;农科教、产学研联系不紧、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新品种和新技术难推广到位;农业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存在多头、重复、分散的问题。如何将农业科技资源整合起来,实现高效运作,各地纷纷采取不同措施,为实现“三农”的增产增效增收奠定坚实科技支撑。
山西:“五长”联席会议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平台
山西省政府动议实施的“三长”加“二长”组成的五长联席会,将统筹协调全省农业科技的各类资源,探索和实践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运作,形成合力助力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平台的构建。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2010年9月28日,山西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确定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逐步建立涵盖全省,支撑和引领17个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实现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10个百分点的目标。该体系的建设,为解决农业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条块分割、农科教、产学研联系不紧、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但也存在专家来自农科教不同部门,体系运作机制不畅等问题。为此,山西结合本省实际,构建了首席专家负责产业技术体系,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家任副首席负责协调专家团队和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运作机制。
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之初,山西即酝酿实行农业厅厅长、农大校长、农科院院长“三长”联席会议制度,农业厅作为召集单位,召开联席会议,通过产业技术体系领导组和办公室形成一个高效的协调机制,把体系建设有效运转起来。2011年6月22日,该省召开“三长”联席会,确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技术推广为抓手,着力服务山西农民增收翻番终极目标的工作思路,并提出把“三长”联席会议制度扩大为三加二,把财政厅、科技厅也纳席会议单位,形成“五长”统筹全省农业科技资源的运作模式。由此形成全省农业科技资源统筹一盘棋,农业科技投入、科研技术团队、农业项目得以集中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搭建的平台,实现高效运作,为实现“三农”的增产增效增收奠定坚实科技支撑。
四川成都:五年建成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在2008年建立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009年开展“成都市统筹城乡科技推进行动”的基础上,成都市加大科技服务资源整合力度,2011年正式建设“成都统筹城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将全面整合四川省级相关信息平台、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信息化技术、科技人才、科技成果技术等资源优势,完成在成都市所有社区和行政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示范。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信息化无缝对接与服务。
综合平台的运作模式为“政府主导搭建,通过市场化手段开展增值服务”,与过去的网上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相比。目标是实现公共服务多元化、专业化、网络化发展,功能将由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成果服务等延伸到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城乡互动、电子村务、数字化社区、远程教育、呼叫中心等增值服务中,最终成为成都城乡统筹信息服务的门户。平台的建设不仅对于深化成都市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科技公共服务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以此为依托还可尝试建立形成政府统筹、科技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从而推动成都城乡统筹进程。
数字农业产业发展范文3
关键词:电子商务流通农业产业化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世界各国相继开始建设国家基础信息网络,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也随之应运而生,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的关注与参与,逐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电子商务是一个以Internet/Intranet(互联网/内部网)为架构,以交易双方为主题,以银行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库为依托的全新商业模式。交易各方将自己的各类供求意愿按照一定的方式输入电子商务网络,电子商务网络根据用户的要求,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相关信息并提供给用户多种买卖选择。
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弱质产业,历来存在着生产经营分散,产品竞争力不强,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加入WTO,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当前,流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软肋”,严重地制约着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在农业领域应用电子商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及时传播市场信息,帮助农业生产者特别是农民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如下好处:
一、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
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基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农业生产者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信息交流,农户往往凭借自己往年的价格经验来选择生产项目,确定生产规模,因而导致农业生产安排被动,进而造成一些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农业生产整体的稳定性和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即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依据平均利润率的产业化组织原则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即形成生产和流通利益共同体,把农户与市场联结在一起。通过电子商务强大的网络功能,跨跃时间和地域的障碍,使农产品供需双方及时沟通,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合理组织生产,以避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农业产业化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按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并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按市场机制组织活动。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环节,提高农业效益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尚不健全,因此农产品销售仍然存在着渠道窄、环节多、交易成本高、供需链之间严重割裂等问题。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化,Internet将市场需求信息准确而又及时地传递给买卖双方,同时根据生产的需求信息传递给供应商适时补充供给。在业务模式上,提供了交易市场、农产品直销、招标等交易模式,自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真正实现电子商务的效能,减少市场存在的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农用薄膜等各种生产资料的供需矛盾。同时,拓展了传统买卖方式,使传统商务的有形市场走到了网上,由相对时间段营业的现货市场转为全天候开放的模拟市场,提供了交易自动撮合、库存和查询、数字签名、网上支付等,大大地缩短了供应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形成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我国农产品交易链及其通路过程存在环节多、复杂、透明度不高、交易信息对称性较差等问题。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生产,但市场和流通是决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农产品流通不畅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产品的卖难及农产品的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从流通环节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信息不灵,盲目跟风。市场信息的形成机制和信息传播手段落后使农户缺少市场信息的指导。二是农产品交易手段单一,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现在传统的方式主要是一对一的现货交易,现代化的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不普及,期货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形式更少。通过建立以计算机联网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实现网络营销和网上支付。保证了各地农产品销路畅通、供销协调,扩充农业信息量。透明化的价格可以提高网上交易量从网上获取产品和价格信息将增加产品的可比性和价格的透明度。由于不同地理位置产生的价格差别也将因不断增加的竞争而减小。这将在生产资料价格上有利于农民,但是不利于其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这就造成这样一个特别的现象:哪里存在许多有差别的农产品并有经常性的供给,哪里就需要生产资料供应专家为其服务。
数字农业产业发展范文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2016年12月26日,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正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主动顺应时展大势,更加坚定清醒有为地做好经济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2016怎么看?2017怎么干?本刊收集整理了部分参会者发言,采访了部分行业人士,感受到大家压力大、劲头足、信心满。
陈晏(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全力保持”三个高于“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好这次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保持铜仁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高于过去、高于武陵山区的良好态势,谱写好铜仁加速发展的新篇章。
铜仁2017年的经济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稳”是铜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民生等各项任务,确保经济增长,投Y就业、物价、社会稳定不出现大的波动。
“进”是铜仁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的方向,也是目标。2017年我们依然要围绕主题主线,在大局稳定的情况下,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切实做好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确保经济增长目标数字保持在13%,提升3.5%的目标。速度不能慢下来,投资不能掉下来,招商不能停下来,干劲不能松下来,目标不能降下来。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的动力。着力点是降成本补短板,降成本就是千方百计把企业成本降下来,以及高耗能企业的转型升级。补短板主要是教育卫生以及实体经济、脱贫攻坚这几块短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发展绿色发展示范区的要求,加快提质建设一批农业园区,重点引进一批生态农业企业,努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
全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为经济加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是推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重点推进高耗能企业的绿色化信息化改造;二是全力发展绿色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以及装备制造等;三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明年我们要到位的资金是1050亿。
做大投资增量。通过抓好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把投资总量尽可能做大,谋长远的发展。
熊德威(贵州省环保厅厅长):贵州生态保护在于“两个舍得”
从2011年到现在,贵州的经济增速已经六年排在前三位了,这个数字是实实在在的。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试点,颁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设立“贵州生态日”,实现环保督查巡查全覆盖,全面完成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启动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和绿色发展指数,新增16个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2%。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这些也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在贵州这1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增加到2万亿甚至是3万亿的GDP,我们的环境会怎么样?这个课题很深很大。2013年提出“两条底线”要守,后来又提了一句要求,环境质量只能越来越好,不能变坏。我们理解,现阶段的状况就是底线,只能变好不能变差,这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比如大气优良率,贵州2016年全年达到97%,这个数字再往上很难了,但是不能往下降。2017年贵州要开展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等系列措施,坚持铁腕治污,保证环境越来越好。
最近有新闻媒体问我关于贵州环境保护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总体来讲,贵州在生态保护上体现了“两个舍得”:第一舍得投入,投了500个亿来搞设施;第二舍得放弃,去产能,包括在招商引资当中一些污染的企业,坚决不引入。
王剑(贵州省经信委副主任):力争2020年国防科技工业规模进入全国前十
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我们备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我省军工及民口配套企业广泛参与了国家实施的重点航空航天项目,在大运飞机、“探月三期”、“北斗”、“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及导弹防务等任务中,承担配套了电池、电机、电连接器、高精度电阻器、精密传动件等关键部套件,顺利完成国家系列导弹、无人机、高级教练机、航空发动机等军工主机产品交付。
我省军民融合产业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我省国防科技工业规模以上(2000万口径)总产值持续保持了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15年,全省国防科技工业(含民)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6.5亿元,同比增长了12.3%。
2016年底,“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和“全省军民融合产业招商引资大会”召开。陈敏尔书记在“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上指出,“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既是重大政治责任,也是重要发展机遇。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既是我省对国家战略的重要贡献点,也是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我们将扎实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和“贵州制造2025”,结合实施供给侧改革和“千企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我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做精做强军工主营业务,大力发展“民”业务,积极培育“民参军”企业,充分发挥大数据引领作用。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8%以上,国防科技工业规模力争进入全国前十位,民、民参军工业总产值合计占比超过50%。新增2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培育50亿元以上领军企业3家,20亿元以上骨干企业5家,1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10家,新增“民参军”企业200家以上。
徐再高(石阡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做特做强温泉经济推动快速发展
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做特做强特色产业和重点城镇,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要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抓好产业、建好城镇,加快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布局。
石阡旅游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等14个国字号品牌。2016年,石阡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共接待游客42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44亿元,与2015年相比,同比增长42.6%和41.7%。
把石阡建成一个四季休闲、夏可养生、冬可避寒的慢生活体验城市,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计划旅游人次72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60亿元以上,争创两个5A级景区、两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
要完成以上目标,首先要高端规划,多规融合。在规划前要摸清家底,搞好策划,在规划中要注重把政府的意志、资本的意图、群众的意愿和专家的意识整合起来,要把城镇、土地、环保等规划融合起来。其次要创新业态,丰富产品,重点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风情、冬温泉”的旅游产品体系。同时,抓好“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脱贫攻坚”等,推进全产业融合发展。最后,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旅发委的统筹协调职能,调动涉旅部门支持配合旅游业的发展;深化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改革,调动各方积极性;推进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抓大商,引大资,抓好相关优惠政策的兑现,降低旅游企业成本,鼓励政府投融资公司参与景区建设和开发,鼓励和扶持旅游企业上市新三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彭能文(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总监):让游客畅享赤水生态 带走“生态赤水”
旅游正在逐u成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2017年元旦,赤水旅游在传统淡季再次实现突破:游客接待人数达61653人次,同比增长53.26%;经营综合收入实现7489.78万元,同比增长55.23%。
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指出,“要迎接大众旅游时代,大力发展旅游经济。”近年来,赤水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持续性“井喷式”增长,旅游景区功不可没。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景区市场营销,组建营销中心。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旅游”的优势,与腾讯、携程、驴妈妈、去哪儿网等“大块头”网络平台公司实施战略合作,利用优势资源对赤水进行推介,提升赤水作为休闲旅游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完善景区服务体系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将按照5A标准整合提升景区基础配套设施,突出旅游交通、游客中心、景区停车场、星级旅游厕所建设,建立智慧景区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舒适的旅游环境是每个景区的标配,所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旅游景区环境。牢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避免短期效应、急功近利行为,促进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赤水旅游长远发展的一个抓手。我们致力于以“党建带管理”模式创新景区管理服务,以创建文明景区为目标,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为了丰富景区新型业态,我们还在食、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开发和打造了低空飞行、智慧旅游房车、“四渡赤水”红色文化背景主题VR体验馆等14种新业态项目,让游客既能畅享赤水生态,又能带走“生态赤水”。
谢定光(威宁自治县石门乡乡长):“产业党建”引领农业转型升级
学习了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感到很振奋。我们石门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是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乡镇,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开放程度不深、过度依赖投资拉动,而群众主要收入来源是传统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靠天吃饭。
当前石门乡正以“党支部+企业+十户一体”模式引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党建”,以“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的发展方式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统筹对各类产业的发展规划、跟踪落实、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打造“一村一特一电商”,线上线下销售结合,实现“网货下乡、黔货出山”。
在石门乡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以 “五个一批”为抓手,以“一圈两线五园区三十三寨子”为重点建设内容,以“111122”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目标(即1万亩烤烟、1万亩蔬菜、1万亩马铃薯种薯、1万亩中药材、2万亩经果林、2万亩草场),农业已经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和好的业态。
为保证农民得到实惠,石门乡进一步规范了贫困户与产业园区的利益分配机制问题,产生利润的60%给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30%给企业作为管理费用,10%作为村集体经济,用于村公益事业,产业园区的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十户一体抱团脱贫,五子登科精准小康”。只有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展高效、绿色、生态农业,同时培育具有市场意识的新型农民,夯实村民自我管理能力,政府也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理清各类清单,农民才能真正富裕起来。
王砚(贵州视动互联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做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行业好手”
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中提到要“拥抱大数据时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这对于像我这样的民营企业家来说,振奋人心。
正如书记所说,向大数据要新的生产力,就要把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与发展数字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公司是在高新技术应用领域中专业从事软件开发、软件定制、软件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比如:互联网系统平台搭建,移动端开发,OA办公系统、软件定制开发、多媒体展览展示(一体式触控展览系统)、场景三维效果宣传等,都是我们的主营业务。
我们把发挥大数据作为发展的思想动力,在引领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从而达到引领技术研发创新。同时,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商用价值、政用价值与民用价值,在智能终端产品、公共服务、公职人员管理、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真正做到了“让大数据在服务人民生活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
目前,我们已经有了许多成功案例。巴铃水生态科技展馆、安龙扶贫云系统、黔西南州数字信息化运用管理系统、贞丰精准脱贫可视化平台、贵州财经大学校园全景平台、兴义动感水世界网上售票系统、兴义一格精品酒店全景订房系统等。
这些成功,与我们拥有一批长期从事软件开发、软件定制的专业人才分不开,他们都有北上广从事过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丰富经验,具有雄厚的技术开发实力,全方位满足互联网时代下市场信息化需求。
如今,公司已经取得多项国家认定软件著作权,我相信,只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给民营企业提供的大好政策和良好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我们公司必定能够真正“拥抱大数据时代”,做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行业好手”。
何兴德(紫云自治县新山村党支部书记):欲晓山中事 须问打柴人
学习了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2014年,我和村干部通过不断走访群众,反复做群众思想工作,于当年12月份成立了新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两年过去了,新山村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种植茶园4500余亩,注册资金281万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足不出“村”即可就业的问题,摘掉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
但我知道,这还不够。
省委书记陈敏尔在讲话中谈到,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稳住农业农村这个“基本盘”, 对此我深以为然。
新山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要实现脱贫致富,还需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欲晓山中事,须问打柴人;要知群众事,先进农家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能坐在办公室,不能停留在文件上,不能空喊口号。只有真正走进农家,沉得下,融得进,才能摸清基层“结石”“暗礁”在哪里,才能真正体察民情,使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体现民意、反映民情。
数字农业产业发展范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路在这里”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半年度市农业农村局工作总结和下半年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1年半年度市农业农村局工作总结和下半年计划
今年以来,我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成立“7+1”工作专班,奋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4.5%,居全省第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20.1%,居全省第2;实现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9%,全省排名第4。
一、上半年工作亮点
一是稳产保供有力推进。实施“两个高于”、“两个不低于”的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市本级粮食扶持资金较去年增长10.6%。目前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04.68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81.7%;其中早稻面积同比增长4.1%,实现“十连增”。全市生猪存栏51.09万头,同比增长111%,完成年度任务的76.3%。二是数字化改革加快实施。全市3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列入省农业农村厅向省府办报送的“揭榜挂帅”推荐名单(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共13个);在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多跨应用场景第一批“先行先试”名单中,我市共25个项目入选(包括渔业),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市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工厂23家,120个种养基地完成数字化改造。三是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临海市上盘镇(西蓝花产业)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玉环市列入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全市6个县入选2021年省级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建设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一。“台九鲜”授权主体数达115家,在全省首届乡村美食节上,我市获奖数居全省第一。台州作为全省唯一地市,列入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单位。临海、天台、仙居获首批农业农村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试点县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肥药实名购买活跃指数和定额施用活跃指数走在全省前列。四是美丽乡村蝶变升级。在玉环市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玉环上栈头村探索的农民持股模式得到了刘省长、李书记的批示肯定,浙江日报头版报道。全市累计建成市级精品村220个、精品示范区11个。第六批6个重点村绩效评估取得全优的好成绩,其中三门县亭旁镇包家村评估成绩全省第一,我市前六批优秀率居全省首位。五是共富机制有效激活。研究出台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意见、农民持股计划等,拟定农民持股计划试点项目12个,涉及404个村、低收入农户1994户。与市委办联合汇编《台州共同富裕“36法”》,将以《新台州》杂志专刊印发。全面落实扶贫“新九条”政策,拨付第一批扶贫救助基金和“周转房”建设市级奖补资金276万元,全市共65个乡镇(街道)设立扶贫救助基金,共募集资金8183.9万元,帮扶低收入农户12625人次,“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实现动态清零。6月10日-11日,市县两级挂牌成立乡村振兴局。六是乡村改革亮点纷呈。黄岩、三门稳步开展乡村集成改革试点县建设,方案已获省政府批复同意,全市积极申报争取列入第二批试点市。宅基地机构设置走在全省前列,椒江、温岭、玉环和三门已成立宅基地服务中心,全市实现农民建房“一件事”网上办理。
二、下半年计划
(一)更大力度推动稳产保供。狠抓粮食生产进度,落实晚稻以及冬种计划,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建设,确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8.1万亩和总产10.45亿斤的目标任务。加快生猪项目投产,推动新建场建设、空栏场复养、现有场挖潜,确保生猪存栏增加到67万头。
(二)更高标准开展数字化改革。对标对表做好“1+5”系统省定建设任务,加快推进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建设,瞄准“揭榜挂帅”优化3个场景应用的建设方案。加快推进“三区一镇”、“三农”新基建等数字化提升,建成数字农业工厂12个;完成35个种养殖基地数字化改造和3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建设。
(三)更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发挥特色产业资源优势,新创建3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产业化联合体,完成2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验收,启动市级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加快线上、线下“台九鲜”官方旗舰店布局,积极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持续扩大“台九鲜”品牌影响力。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建设,深化“肥药两制”改革,打造绿色优质农业。
(四)更优品质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深化片区组团行动,加快推进精品示范创建。鼓励县(市、区)多层次开展美丽庭院示范创建,重点打造一定数量的美丽庭院样板区块。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清三整三提升”行动,认真做好2020年省资源化站点绩效评估准备工作,全面开展农村厕所问题摸排整改。持续深化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确保优秀率继续全省领先。
数字农业产业发展范文6
这次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张鸿、县人大副主任贾玉玺、县政协副主席赵明山带队,组织10个农村乡镇主要领导、相关部门领导和部分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参加的考察组专门赴*考察现代农业,充分说明了县委、县政府已将农民收入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收入增长方式转变实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构的重大调整,是生产关系的一项重大变革,是推动生产方式向前发展的一次革命。这场革命要靠解放思想、艰苦创业,也要靠科技助推,更要靠各级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去抓落实。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1、坚持在“一片一业”思路的指导下,研究好农业结构调整应该调什么的问题。回顾目前农业发展现状,我县又回到了90年代末的发展思路。当初,县上提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三高农业”的思路,全县地膜小麦、地膜棉花、大棚蔬菜等一些产业相继起步,但十余年后,我们通过学先进,又回到了以前的路子,而*则坚持了十余年。我们现在研究农业结构调整,不能满足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定要打破区域界限,充分发挥区域特征。目前,我县区位要按四个片区来划分:西片的南岔镇、西湖乡、*乡农业基础条件和区位特点比较明显,而且相近,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应以一个产业为主;南片的锁阳城镇、布隆吉乡应考虑发展一个产业;东片的三道沟镇、河东乡、腰站子乡应考虑发展一个产业;双塔、七墩两个移民乡的农业基础条件较差,应考虑发展一个产业。全县的四个片区要按照“以片为主、一片一业”的思路考虑农业结构调整,要研究如何按照总体思路走下去的问题。
2、坚持在“251”增收目标的前提下,研究农业工业化生产模式的设置问题。“251”增收目标是我县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即:东半县、南半县和移民乡要发展“双千元田”;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的西半县要在发展“双千元田”的基础上,发展“五千元田”和“一万元田”。全县要按照这样的增收目标,研究农业工业化模式的设置。各乡镇及产业协会要主动走出去,帮助农民寻找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销售市场,完成订单农业,进行工业生产模式建设。工业生产模式建设过程中,要在籽种、原料种植、收购、管理、销售等各环节引进工业化管理。
3、坚持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研究政府在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中的作用问题。要研究西部地区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将“有形的手”伸入市场。在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中,政府要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4、坚持在生态立县战略的前提下,研究经济林和生态林在经济优势上的转化问题。在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将政府在生态建设上的责任和义务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