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金融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金融的发展范文1
农村金融需求具有众多普遍存在的显著特征,不仅包括客观上的如季节性、分散性、额度小、缺乏抵押物以及信息的局部性等,还包括主观上的如较高风险厌恶、低贷款申请成功预期等。这些特点对农村金融市场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引起了国外学者的长期关注。Stiglitz和Weiss(1981)认为农村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信贷配给成了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Braverman和Guasch(1989)认为,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特征,而融资需求也与其保持了时间上的一致性,因此,金融机构与借款农户之间存在很大的协同风险。Besley(1994)指出,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抵押物及辅机构,导致了合同很难强制执行。Hoff和Stiglitz(1997)认为信息不对称、高的交易成本以及缺乏合适的抵押物是制约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MarkDrabenstott和LarryMeeker(1997)以美国为例,分析了美国农村金融需求的三大特点,并强调了进一步发展美国农村资本市场对农业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措施包括加大社区银行的信贷规模、繁荣农村股票市场等。另一部分学者从需求的角度研究其对金融市场抑制的影响。Kon和Storey(2003)发现,由于金融机构在授信过程中存在信息甑别机制的缺陷,从而会使得贷款申请者低估自己成功获得贷款的概率,导致“无信心申贷”。Baydas等(1994)、Pretrick(2004)、Boucher(2008)认为在贷款拒绝率较高且交易成本较大时,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会自愿放弃贷款申请,从而形成了需求型金融抑制。从理性人的假设前提考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信贷行为也必须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部分学者认为:是否选择借贷及以何种方式取得贷款都应视为在特定条件下的农村经济个体最优化选择行为。Long(1968)建立微观经济模型分析结果认为,农户借贷行为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风险偏好,另一方面取决于利率与投资收益率的对比。Iqbal(1986)从农户追求效用最大化目标出发,建立了一个两期的选择模型,借贷行为通过影响第一期的预算约束影响当期投资与消费水平,进而影响下一期的消费与净收入。模型分析的结论显示,农业技术变化快的地区农户具有更大的借款倾向,并且其获得贷款的利率也更低。在农户信贷方式选择上,学者们认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分隔现象,即存在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分隔与并存。Kochar(1997)、Swain(2002)在农村市场分割的条件下建立了农户信贷选择行为模型,并分析了印度农户的正规与非正规金融需求及贷款获得情况。Pal(2002)做了类似的研究。该文将农户的信贷选择分为四种:不借款、只从非正规部门借款、从非正规部门及正规部门都借款及只从正规部门借款,并进一步实证分析了印度农户借贷选择的影响因素。Gine(2005)假定从正规部门获得借款需要固定的成本,通过建立最优的选择模型,得到了农村做出不同融资选择的资产及个人素质条件,并运用泰国的数据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二、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明确政府应充当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十分关键,其直接影响到一国农村的金融发展方向与制度设计。政府与市场的竞争关系是经济学理论长期争论的焦点,强调政府干预观点的理论起点是市场失灵,而强调市场机制的理论起点则是不当干预导致了资源错配或低效率。因此,对政府的角色和作用的界定必然要植根于某种理论的解释之中。一是信贷补贴理论下的“政府主导”观。该理论从分析农业的脆弱性出发,认为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因而需要金融部门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然而在储蓄能力低并且存在金融高风险、高成本及低收益特征的环境下商业性金融自然避而远之。同时,民间金融的高利率又使得融资成本高企,在农业产业低收益率无法支撑高成本的情况下,不仅不能发挥支农效力甚至还会导致农村经济主体贫困程度的加剧。基于上述逻辑,该理论认为应该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及扶持农业部门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其一,通过建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直接投入;其二,对商业性金融进行信贷补贴,并压低贷款利率;其三,对民间金融实施管制,破除高利贷现象,同时增加政府主导的正规金融机构,确保低利率资金的供给。“政府主导”观点忽略了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导致了储蓄动员不足、对外部资金的过分依赖、不良贷款率过高等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是,低息贷款可能引起更为严重的金融排斥与寻租现象(Adams1984;Hayaha和Ruttan1986;WordBank1993;Tsai2004)。二是金融市场化理论下的“政府退出”观。上世纪80年代,在Show和McKinnon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基础上,认识到农村储蓄规模不断加大,从而逐渐形成了依靠市场机制配置农村金融资源的思想。该理论思想主要从农村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的角度切入,指出政府主导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或者说“政府失灵”的结果(Tsai2004),致使金融市场运行效率低下、金融机构发展难以持续。主张应降低政府的各种干预及主导作用,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使民间金融合法化、实现利率市场化。该理论对传统的政府主导观念产生了颇具影响力的冲击,并引导一些发展中国家朝着金融自由化道路发展。三是不完全金融市场理论下的“政府介入”观。Stigiliz和Weiss(1981)将信息经济分析方法引入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考察。他们指出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为了克服市场失灵提高市场效率必须引入非市场因素。政府的介入能纠正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促进有效市场的形成。该理论认为政府应该发挥以下作用:其一,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稳定,对金融市场进行规制,促进有序竞争格局的形成;其二,鼓励借款人通过合作或为其提供担保弥补信息不对称的不良影响;其三,逐步有序地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其四,适当扶持金融机构发展,保留具有特殊性目的政策性金融。
三、对构建普惠制金融的讨论
农村金融的发展范文2
一、相关关系原因分析
(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从2000年开始,在我国农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撤出县级及县级以下地区。从而导致农村金融供应机构以及资金供应出现严重缺口,与当时农村经济机制改革产生重大矛盾,随着矛盾的日益尖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积重难返的威胁。
(二)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一是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还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二是缺乏有效的宏观政策支持;三是缺乏对农村进行教育、医疗、法律等公共产品充分供应;四是应加强农村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行业冲击金融市场
在农村,私人借贷极为普遍,构成了农村借贷的主要方面。农户的支出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教育、生活、医疗和生产,当入不敷出时,农户往往更倾向于通过私人借贷的方式获得资金。有数据显示,农户从正规金融获得的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重不到1/3。这主要是因为通过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借款非常困难。调查显示,农民借贷的问题并不在于利率的高低,而是根本借不到钱。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显然有其必要性,但问题是非正规金融游离于法律之外,可能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四)存款保险体系不健全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稳定的重要保障因素,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防止挤兑危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现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缺乏相关的存款保险制度,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政策建议
(一)改革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外部支持环境
现有农村金融监管力量,分别来自于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往往出现职责上的分工问题,或者造成监管漏洞,监管不到位,或者监管过度。因此应该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农村金融改革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一是需要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支持,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还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二是需要相关准备金管理,再贷款利率等方面的宏观政策的支持;三是需要对农村进行教育、医疗、法律等公共产品充分供应,促进农村商业金融服务的改善;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协调发展
金融改革始于城市,这就造成了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改革脱节。农村金融改革落后于城市金融,农村金融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农村经济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来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经济发展的过程在逐渐地削弱二元结构特征,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也成为政府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心。池小萍在“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一文中提到,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服务地域的广阔性而导致经营管理难度较大,而使以利润为导向的金融机构望而却步。因此,应注意农村金融系统改革与城市金融系统改革推进的协调性。
(三)完善我国农村存款保险制度
鉴于我国目前存在的良莠不齐的农村信用环境,设置强制投保可以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并且强化准入机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将经营效益差的信用单位排出农村金融市场,确保农民的财产安全。
(四)注重农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小额信贷组织创新。
虽然非正规农村金融市场充斥了正规农村金融市场,但我们不能否认非正规农村金融市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同性质市场的存在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双方会不约而同地改善经营模式,加强管理,而最终获益者为广大农民,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例如,进行以利润为导向、成本收益平衡、运行效率高的小额信贷组织创新,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利率的方法从多个渠道减少对捐赠的依赖。
(五)区别化对待,满足不同地区的农村建设要求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状况、耕作环境、教育水平等方面差异显著,因此出台政策应区别化对待,切勿“一刀切”。比如,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按照行政区的等级划分,逐层削减规模,使农村信用合作社真正的深入农村,切实为农民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农民办理事务的成本,又能提高合作社的工作效率,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农村金融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乡镇企业;农民;变革策略;市场经济
[DOI] 10.13939/ki.zgsc.2015.03.12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三农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进和发展。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其核心是增加农村收入,而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的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则又与农村金融的环境制度有关,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当前,限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农村金融机构缺少,融资力度有限,贷款难等问题。为此,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需要从建立完善的农村融资机制入手,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本文将对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基于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1 当前形势下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
1.1 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有限
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是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有相应的农村金融的服务支持。但是,从目前的相关统计来看,仍然有很多地方乡镇没有相应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仍有待提高。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撤并进程比较快,很多原先已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撤并过快,没有适当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学区,增加了农村接收金融服务的交通距离,给农村的融资和金融借贷带来了不便。此外,由于农民居住分散,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设置大多向县城和中心城镇集中,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由于网点稀少,部分乡镇农民办理金融业务最近的要走10 km,远的要走28 km。根据已有机构的研究成果可知,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以及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设置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总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要本着为农民服务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活实际,有效保障农村金融服务和机构的覆盖力度。
1.2 农村融资服务中的融资难问题
在我国金融体制不断改革完善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总体有很大提升,对于服务三农问题的解决产生了一定的价值。但是,从三农发展的总体服务体系来看,农村金融服务中的融资难问题也比较突出,融资的效率和质量均有待提高。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融资难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信贷抵押担保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涉农金融机构产品单一,运行机制不灵活,对农村的金融支持还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贷款比较困难,特别是大额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难的问题仍很突出。就融资的对象来看,不同的融资群体所获取的融资情况也不尽相同,对于农村合作组织来说,相对能够获得较多的融资服务,但是对于单个农户来说,融资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于薄弱群体或者农村贫困户来说,融资的难度更大,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具有嫌贫爱富的倾向。三农问题是国家的基本政策导向,需要从公平正义的角度推进农村金融发展,给予充分的政策关注和支持,切实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1.3 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总体不够均衡
相比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融资情况来看,当前的农村金融服务中已经没有了统管统筹的现象,对于农村金融供给中的大包大揽问题也不再明显。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农村金融服务得到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对于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情况带来很大的变化,对于金融资源的总体配置和信贷投放等维度容仍然有着供需不均衡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经济和乡镇管理体制的改革,撤并整合的加速推进,导致了大量的金融服务机构撤并,很多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也加速萎缩,总体农村的金融市场得不到有关银行的支持和关注。据统计,全国有8213个乡镇只有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地金融市场个别垄断状况非常突出村信贷资金总量不足。农户贷款额度、期限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农贷利率定价偏高、农村贷款抵押物缺失。所以,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性需求缺乏,难以有效满足农村发展、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在后续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中,要充分考虑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给予倾斜性的政策照顾,有效提高对三农发展的金融需求。
2 探索农村金融发展的改革新策略
2.1 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三农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农村金融产品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农村金融产品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也就要求当前的农村金融服务提供相对差异化、多样化的产品。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首要任务需要明确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融资需求特点,要坚持以农村市场为基本的导向,以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为基本导向,不断加大新型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对于有利于地方经济和金融机构自身发展、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的信贷创新产品,要大胆试行,积极探索服务农村市场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机制。鼓励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农村市场情况,把在城市中成熟的产品,包括银行卡、保险、理财、信托等,通过委托等多种方式推广到农村市场。当然,还要积极探索适合农民知识水平的电子金融服务,引导农村的金融产品服务逐步走向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基本方向。为扎实做好农村金融的电子化服务,需要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培训,完善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引导农民提供电子化金融服务的应用意识。
2.2 加大农村金融管理和风险防范力度
回顾当前的农村金融服务和管理,其中不乏存在着一些制度漏洞和使用问题,农村金融服务的安全性问题比较凸显,为此,需要充分考虑加大农村金融管理和风险防范力度。我国农村金融贷款、存款等服务的保险制度通常是由政府主导设立的,由相对独立的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服务,但是由于资金来源和管理部门的多方主体特点,农村金融服务的独立性和风险的可控性等方面有待提高。对于农村金融产品服务的过程中,要适当照顾农民等弱势群体,为其提供相对完善的金融风险防控和监管机制,同时要尽量做到不为盈利而开展相应的保险服务。建议设立农村金融市场的相互援助机制,由各级金融机构自发组织成立,而不仅仅是由官方承办。,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机构信用,稳定农村金融秩序。
2.3 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供应能力
随着我国三农政策的不断加力,农村农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民对于金融产品的服务需求将不断提升,需要的贷款额度和贷款的方式都有很大的提高,为此,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供应能力。从农户方面来说,贷款的手续费用高,贷款程序繁琐,也抑制了贷款的需求。同时,对于农民的贷款需要提供相应的抵押物,但是农村的抵押物的来源相对单一,抵押物的交易程序相对繁琐,同时因标的额过低而产生相应的额外费用,不利于调动农民的贷款积极性。在贷款供给能力提高的前提下,更加应该全面简化繁杂的小额贷款申报程序,扩大农户小额贷款的发放范围和金额上限,满足农民生产及加工、运输、经商等方面的贷款需求。同时,要持续深化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巩固其支持“三农”主力军的地位,以改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为突破口,创新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业务和服务。
参考文献:
[1]许丹丹. 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2]薛永刚.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效果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3.
[3]霍焰. 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互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4]李. 城镇化进汉程中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5]赵洪亮,于丽洁,孙健.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与出路――基于商业银行与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合作的展望[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9):67-68.
[6]姜晓霞,史进学,孔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J].中国市场,2013(10).
[7]陶红斌.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4(8).
农村金融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发展 对策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ural finance.
以后,“农村金融”作为一个概念被广泛运用。农村金融对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实现城乡一体化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30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农村目前已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民间资金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1.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截至2010年11月末,全国已有10个省份实现了乡镇金融服务机构全覆盖,30个省份实现了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共计减少服务空白乡镇732个,减少机构空白乡镇579个。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以后,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收缩了县(及以下)机构,金融机构网点数量锐减,即使留下来的网点也只有存款权,没有贷款权。一是随着农业贷款总量逐年增加,农村资金供给数量严重不足。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大量流出,邮政储蓄成为农村资金流失的主渠道;农、工、建、中四大国有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吸收的农村资金通过系统内上存转移到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各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发展不平衡,农村信用社成为了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便开始了商业化经营,将资金大量流向收益相对较高的城镇和非农部门,而真正需要贷款的农户和农村小型企业却无法从农村信用社得到贷款。三是农业贷款主要支持农户贷款,农村工商业贷款基本未涉足。四是农业保险投保率较低。农民缺乏花钱买保险受灾得补偿的意识。而保险公司以营利为目的,不愿投入大量的精力营销农业保险。五是民间借贷活跃,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作用。
1.2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1.2.1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农民和微小企业贷款难仍未有效缓解。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足,农村金融机构和人员质量偏差,风险偏高。农村金融机构员工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和队伍素质问题日渐突出,公司治理普遍存在缺陷,内部控制机制较弱,经营机制不灵活,信息技术覆盖率较低,资产质量普遍低于城市金融机构。农村贷款投放不足,“三农”金融服务较弱,农村资金外流仍然严重。
1.2.2农村金融改革乏力
当前农村金融带有明显的“扶强”特性,对中低收入农户和欠发达地区支持不足。此外,公益性扶贫小额信贷组织仍未得到实质性的鼓励和支持,它们面临无适宜的合法身份、无制度性的融资渠道、无机构人员能力建设支持的“三无”发展瓶颈的制约。
1.2.3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需要改善
目前,农村金融各相关借贷主体的诚信观念和行为欠佳。农村诚信体系缺失,担保体系还不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比较缓慢,电子化硬件设备投入严重不足。
1.2.4农业保险仍处于初级阶段
近年来,保险业在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农业保险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农村社会面临的风险总量也在不断增加,中青年劳动群体所面临的职业风险加大,重大疾病给农村劳动力带来的威胁等,迫切需要通过发展农村保险,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
1.2.5民间借贷缺少法律和制度的监管和引导
受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渴求及贷款难的双重挤压,近几年相当部分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纷纷将融资渠道转向民间借贷,民间贷款方式灵活,手续简便,贷款审批灵活,快捷高效。但也存在一定负效应,主要是民间金融不受法律保护,民间融资易诱发债务纠纷,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甚至会影响农村金融稳定。
2.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2.1农村金融发展必须和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对象是大量分散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交易规模小,次数多,缺少担保和抵押,信息不畅,农民文化素质低,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等特点,要求金融服务简便、灵活、及时,农村经济中农业投资周期长,收益低,存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村金融需求往往因正规金融供给短缺和非正规金融成本过高而难以满足。因此,政府要介入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以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为前提。
2.2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农村金融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需要强化对金融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协调。政府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公正透明的司法环境,切实为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服务。加快农村企业和农户个人诚信建设,要在全社会弘扬诚信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激励机制。构筑信息交流平台,从而有效地突破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瓶颈制约,为金融机构通过技术手段有效规避金融风险提供有力保障。
2.3建立高效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构建一个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为主,以其他金融为辅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巩固和发展农村金融网点。基于县域农业银行较大的自,增加其对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运作机构,加快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推行小额贷款业务。
2.4创新金融产品
为适应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机构要加快农村信贷产品的创新,丰富农村金融产品。一是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逐渐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转变,非农产业贷款和消费型贷款不断增加,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发展时,不能只考虑种养业的发展,要兼顾全面,全方位、多层面给予支持;二是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为了不断增加收入,会想方设法寻找项目、发展生产,满足农户贷款的总量需求;随着规模农户的增多,农业科技的引进,信用社要充分考虑农户扩大再生产的需求,妥善处理好信用与额度的关系,允许农户在确定的贷款额度内循环使用,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5规范民间融资
如果民间融资达到一定的规模,就可以称为典型的“金融二元结构”。民间融资不是宏观紧缩时期的暂时现象,即使在宏观政策相对宽松时期,民间融资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民间融资有其特定的风险识别、风险定价和风险控制的更为有效的机制,对于特定的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来说都有存在的空间。同时也为非正规金融滋生和发展提供了空间。缺乏监管。要使民间融资合法化,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来规范约束民间金融的经营行为,促使民间金融在农村地区更好的发展,才能降低农村民间金融当前存在的高利率现象。此外,政府还可以增加财政税收。
2.6构建新型的农村金融保障体系,防范化解农村金融风险
农业保险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范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增强农村金融服务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环节。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可以促进农村保险事业的发展,改变农村基层金融落后的状况,吸引优质资源进入农村地区;通过信贷与保险的结合,促使农村金融部门的贷款风险进行分散和转移,保证农村金融资产安全,加大支农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农业市场分析《农村金融改革未来五年还需迈大步》
——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
农村金融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农民贷款
[正文]: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贷款难的原因以及化解贷款难的政策建议。
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总的看,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的结构和运作机制存在严重的缺陷,机构网点少,产品和服务单一等。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作出规划,提出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目前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1、了解农民对资金的需求。农户与城镇居民不同,城镇家庭只是一个消费单位,不从事生产活动,而农户即是消费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因为从事生产,就有资金的流入流出,播种季节需要投入资金,收获季节有资金的流入,而资金的流入流出时间并不统一,如果在需要资金的时候借不到钱,生产就会停顿。
2、农村金融机构单一,金融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户需要。目前,农村金融机构除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外,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即存又贷的金融机构,但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以来也存在呆坏帐过多,包袱过重,经营效益低下等问题。同时,农村信贷的小规模、长周期、信息失真、抵押品不足等特点势必造成较高的交易成本和信贷风险,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贷款的积极性,造成了农户等中小经济体的金融需求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满足。
3、农民缺少抵押物,农村抵押担保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担保物――农民最具有价值的土地、房屋和宅基地,均不能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农村房产不能办理符合贷款担保抵押条件的《产权证》,农村土地、荒山、塘堰等承包经营权很难实现交易,加之信用担保体系还没有覆盖到农村市场,在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抵押担保机制的条件下,必然导致农村贷款风险增加。
4、政府的扶持政策还不匹配。农业是弱质产业,受自然灾害和市场影响,风险较大。农民是弱势群体,其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差。但目前农业保险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严重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各级政府也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农户损失得不到补偿,导致农民贷款没有任何政策性和商业性风险补偿渠道。各种直补等财政扶持力度较弱,农民贷款风险依然较大,增大了农民在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难度。
二、农民贷款难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是农业生产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缺乏吸引力。目前,农村资金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以及部分规模生产农户改进生产品种和工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特点,这种资金需求收益能力不确定,潜在风险很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吸引力。
二是农村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信贷标准。目前,农村企业信贷需求满足呈现两极分化的不平衡状态。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资金自我满足程度高,却往往成为金融机构竞相争取的客户资源;处于创业期的农村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发展前景不确定,还款来源不稳定,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多方面的原因,很难得到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持。
三是各类新形式的贷款需求还不能成为信贷投放渠道。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消费信贷需求出现了快速增长,但消费需求的非生产性和增值性特点,在现有农村金融体制下,短期看还无法形成有效需求。作为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其较强的流动性,无论是工作地还是在居住地,都不能被金融机构认可而成为其信贷对象。
四是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支农能力弱。农村信用社是服务“三农”的社区性金融机构,一直是农村信贷资金的主要提供者。但是由于长期承担政策性金融业务以及其他历史原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积累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严重削弱了其支农实力,支农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三、化解农民贷款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要解决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关键是通过财政、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农民提供多形式、多种类的金融产品,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资金支持。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从国际经验看,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利润率,不可能依靠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模式来实现,必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生产单位层次和规模。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推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龙头化企业等规模化生产方式,形成经济聚合作用,一方面降低金融资金的交易成本,消除农民信贷畏难情绪;另一方面,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积极性。
2.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推广力度,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和瓶颈阶段,突破这个阶段必须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的资金投入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投资周期长、收益低,虽然长期看有利于农村金融的整体发展,但现实中这些贷款需求却无法满足商业金融的信贷标准。这一领域要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投资、政策性金融信贷和商业金融的合作形式来实现。
3.加强农村经济保障体制建设。针对农业的弱质产业特点,要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再保险,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实施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手段,切实降低农业生产风险;通过推广农村合作医疗,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降低农民生活风险。降低农村生产生活的不确定性,在诱发农村经济主体的生产、生活的金融需求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农村金融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农村金融 发展路径
一、相关研究成果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成为经济热点问题,其发展也极为迅猛,其各种模式不断发展壮大。2015年10月印发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结合,有利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互联网金融进军农村市场提供了催化剂,表明了互联网金融对于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互联网金融是从哪些方面更好地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是我们探究的问题。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探究,学术界也有很多观点。李敏从金融服务便利性、拓宽授信覆盖面、降低金融服务价格、扩大农民选择范围四个方面探究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金融普惠的实现 [1]。祝国平等从困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矛盾入手,着重从金融覆盖率、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与信用环境等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对解决农村金融固有问题的作用机制[2]。刘志平提出互联网金融在近几年迅速崛起发展,对我国农村金融、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启示[3]。
本文主要研究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并从下文四个方面论述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农村金融以及经济的发展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二、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农村金融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公平发展、健康增长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的落后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地区由于金融机构数量的缺少、金融服务低、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和资金短缺、融资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健全
我国农村的地区的新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基本覆盖存取款、小额贷款以及支付转账结算等业务,但是仍然存在融资模式比较单一、渠道固定化、金融产品种类单一等问题,并且在理财、证券、保险等业务上,适合农民需求的产品少之甚少。同时,由于政策扶持体系的不完善,商业银行改革以来,不少金融机构撤离了农村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数量的缺乏,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农民接受金融服务更加困难。
(二)农村互联网基础设备薄弱
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发展受到限制。尽管3G、4G等移动网络得到了大规模覆盖,农村部分地区也已接触到淘宝、支付宝、网上银行等金融产品,但相对于城镇,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备、制度不健全等,互联网普及率仍很低,阻碍着农村金融与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具体见表1: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保持稳定,截至2016年6月为31.7%。但是,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5.6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中国力争在202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2%,相对于2016年的31.7%来讲,52%是个很大的飞跃。这些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农村的互联网普及待进一步完善。
(三)农村金融市场的信用结构有待改善
当前,我国城市地区已经全面创建了征信系统,但是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一,从信用意识方面来看,城市与r村教育程度的差异,决定了农村对信用需求与远低于城镇,农村的信用意识有待加强,信用结构需要改善;第二,从信用评价角度来看,农村用户的信用信息并没有进行统计与记录,很难进行考量,对于借贷也没有信用保证。因此,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三、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
互联网金融指的是通过或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工具进行资金融通和支付及相关信息服务等业务的行为。刘[4]在理论上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发展的融合,互联网具有开放共享、人人参与的理念,并在实现大数据获取和分析上具有先天优势,金融则是实现资源的跨期配置,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两者具有天生的融合性。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大数据金融、众筹和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等六种模式,得到不断创新和丰富。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不断拓展至农村市场,对于农村金融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下面从金融服务的便利性、金融服务的价格优惠、融资的可获得性、完善农村金融基本设施四个方面来讨论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的促进实现作用。
(一)互联网金融有利于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近年来,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上网费用的下降等,使用智能手机的农村网民的规模一路升高,详见下图2一是:转账、结算等业务无需去当地实体金融机构去办理,只需用手机银行或者网络银行即可办理,二是:一些简单的金融产品以及物品的购买,可以用移动支付,如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
(二)互联网有利于农村金融服务的价格优惠
互联网金融从以下方面降低了金融服务的价格,一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缓解,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运行成本;二是:互联网金融提高金融机构的业绩,从而降低了农村金融成本。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以及交通线的不便利性,在对各种信用信息收集时需要跨越较大的地理区域,消耗大量的时间及金钱,增加交易成本。而互联网金融可以利用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将不对称的信息扁平化,对农村用户的基本信用信息、违约记录,以及网络行为、消费行为等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并综合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处理,更加准确地掌握农村用户的信用信息,使得金融市场的配置效率更高。
(三)互联网金融有利于农村融资可获得
P2P网贷平台、互联网化的金融机构、基于互联网的电商平台,再加上移动运营商的推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村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农户融资的可获得性。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信息问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的处理。以下是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四种发展模式,如表1:
(四)互联网金融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的基础设施
互联网金融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的基础设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快完善农村支付体系、有利于农村征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农村的金融知识的教育水平。
现在,农民取粮食补贴金可以从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支取出,手机会收到“种植补贴XX元”,让农民更加放心,这也表明了农村的支付体系更加健全。农村用户等弱势群体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还是信息不充分,也或者是获取信息花费的成本高于收益,导致其不贷款。网络技术的发达使得对于农民信息数据的分析更为标准化、结构化,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同时,科学技术、经济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拥有智能手机,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大量有关金融方面的知识,提高农村的金融教育水平。
四、结束语与建议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国家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但在当前阶段,农村互联网金融暴露出一些问题和风险隐患,引起各界社会的密切关注。应在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上降低农村的互联网成本,提高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加强农村 的网络知识教育以及金融知识的教育,加强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的强度;完善国家对农村的信用激励机制,完善信用体系;增加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网点覆盖率,为农民融资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敏.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农村普惠金融的实现机制、难点及对策[J].浙江金融,2015,12:14-19.
[2] 祝国平,程呈,刘军君.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3: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