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技术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云计算的技术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云计算的技术体系

云计算的技术体系范文1

关键词 软件无线电 无线电监测 云计算

1 概述

无线电应用日益广泛、电磁环境日趋复杂,无线电监管的工作难度在持续不断地增加,如果能得到目标现场的信号完整采样,并将原始采样数据完全存储,以软件无线电的处理思想进行后期分析,将会给无线电监管工作带来质的改变。

这种全新的监管模式随着高性能的软件无线电接收机、遍及超高传输速度的网络、能提供强大的存储和计算能力的云服务的诞生将逐渐成为一种可能。

1.1 无线电监管

无线电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在全国或全世界的无线电通信和其他无线电业务领域内以最合理、最公平、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式地使用、利用或保护有限的无线电频谱/卫星轨道资源,使得各种无线电通信网和各无线电台站能够经济、有效地在各种无线电环境下不受干扰地正常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服务,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水平,推动国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无线电监测包括日常的电波监听、测量、测向和定位、电台识别和干扰查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识别发射信号的相关技术参数和操作特性,查找和验证未授权的无线电发射机或无线电台站,确保符合或遵守国家无线电管理有关规定;调查、记录有关干扰源、背景噪声等电磁环境情况,判明并解决干扰问题,保护合法无线电台站用户的权益,查处非法无线电台站的干扰等。小到一场考试、中到一场大型活动(如: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保障、大到国家安全保卫。

当代无线通信的复杂性和设备的广泛性对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各国都建有自己的监管机构和技术体系,如:美国设有一个监控中心、全国设有13个监测站;我国设国家、省、地市三级管理和监测建制机构,并设有短波、卫星、超短波三张监测网,部分监测网设有多个遥控监测站。

除卫星监测之外,主要设别有扫频仪、宽频接收机、定向天线等,主要对无线电发射的基本参数,如频率、电平、示向度、仰角、测向质量等系统地进行测量、传输。鉴于历史延承及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通常最后只记录结果数据,而不是监测到的某个信号的原始数据,如果一个信号从此消失,而监测系统无法解码时,存在无法回溯等不利情况的发生。

1.2 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论坛(SDR Forum)(非盈利的推动软件无线电技术发展的国际组织)给出的软件无线电的定义:“一个无线电系统中,天线以后就数字化,对信号的所有的必要的处理都由存放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中的软件来完成”。就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可编程控制的通用硬件平台上,利用软件来定义实现无线电台的各部分功能:包括前端接收、中频处理以及信号的基带处理等等。即整个无线电台从高频、中频、基带直到控制协议部分全部由软件编程来实现。

SDR被认为仅具有中频可编程数字接入能力。发展历史无线电的技术演化过程是:由模拟电路发展到数字电路;由分立器件发展到集成器件;由小规模集成到超大规模集成器件;由固定集成器件到可编程器件;由单模式、单波段、单功能发展到多模式、多波段、多功能;由各自独立的专用硬件的实现发展到利用通用的硬件平台和个性的编程软件的实现。

软件无线电的主要特征的尽可能靠近天线、尽可能宽带高速的完成接收到的信号的数字化,之后主要依靠软件来实现信号的处和应用。

澳大利亚万瑞(WinRadio)公司就有系列的采用SDR结构体系无线电接收机产品,其中WR-G39DDC模块覆盖HF/VHF/UHF/SHF 20KHz~ 3.5GHz宽频软件接收机,带有两个可同时工作的独立的DDC信道,每个信道的瞬时带宽达4MHz,可用于录音或其它数字化处理,接收机还提供16 MHz宽的实时频谱分析仪。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大动态范围、高灵敏度、快速扫描、高精度等性能,不仅可以作为监测接收机,也可以作为快速搜索(1GHz/s超快搜索速度)接收机和测量接收机。可采用USB接口可方便地连接到任何IBM兼容PC机,一台可以控制多个接收机组成多信道系统。

1.3 高速互联网时代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念框架体系基本源于美国军队在1968年开始组建的阿帕网(ARPNET),就在这个互联网原型诞生后的70年代,一系列沿用至今、在今后得到巨大发展的技术一一诞生,如:TCP/IP协议、以太网,同期微电子及计算机技术也在高速发展,它们相互激荡和促进。在经过约四十年的发展,系统和系统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的互联从很困难到现在到处都能得到广域、城域接入,接入方式和接口形式五花八门到现在互联方便的以太网为主,速度从几K提升到10M、100M、1000M、10G、并将步入40/100G。无线局域网技术也有了高速的发展,速度在802.11n上已经能达到300Mbps并开始展望600Mbps,将来也会有更高的接入速度。

此外一个重要的特性,高速接入的时代同时也是越来越多需要协同工作或跨地域的系统都逐渐在向TCP/IP网络靠拢并得到良好地承载的时代。更多的终端嵌入了TCP/IP网络接入功能,并实现了联网工作。

云计算的技术体系范文2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促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实践过程中,有着诸多问题需要重视。本文简要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实践问题,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 信息化建设 实践问题

如今已经进入到了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信息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大的地位,可以促使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但是大部分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因为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流程不够规范等,进展比较的缓慢,需要综合考虑,科学应用云计算技术。

1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作为一种计算方式,它的基础是互联网,通过这种方式,来将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共享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在云计算模式下,存储和运算工作不需要由本地计算机或服务器来完成,有一些大型计算机分布于互联网中,可以更好的存储和运算,也就是个人计算机和私有数据中心的任务,分配给互联网上的大型计算中心,这样计算机就可以充分共享相关的服务资源,如安装、维护等等。

2 云计算信息化平台设计

2.1 服务提供方式设计

云计算中,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是IT技术,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如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将IT基础设施提供出来,这样企业基础硬件资源需求方可以得到满足。平台即服务将开发平台和开发环境提供给企业,这样企业应用开发的效率就可以得到提高。

2.2 转移服务方案设计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将云计算技术应用过来,也可以向云计算平台来无缝迁移现有的业务数据或已有的企业内部系统。首先要科学分析企业的IT环境,按照核心业务系统和辅助支持系统来划分企业现有业务系统。云计算集成,通过对开发实施和维护资源进行减少,这样在核心业务上,企业就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企业如果构建了IT系统,就可以转移现有系统或数据,只需要向云计算平台中转移企业原有系统即可。

2.3 运维设计

如果是中小企业,刚刚起步发展,没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专业人员较为缺乏,没有应用较多的IT,没有较高的个性化需求,那么通用性就需要重视,个性化专业性可以稍微忽略一点,通过共享云,来将企业信息化建设给开展下去。对于成熟的企业,有着较为稳定的生产流程和业务流程,通过IT服务,需要促使生产效率得到提升,竞争力得到强化,那么云服务中的计算资源是企业所需求的,也就是运行在平台上的应用程序被企业所独享,可以自主定制和管理独享程序的相关流程。

3 云计算信息化建设模式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3.1 安全问题

首先要对数据安全性进行审查,避免有风险出现于用户的接入过程中,供应商需要将管理员的详细信息给提供出来,以便对系统管理员充分的了解;因为在云计算环境下,可以共享所有的用户数据,那么企业就需要将一系列的加密措施应用过来,以便有效隔离企业的数据;其次是筛选安全数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些核心数据存在,为了保证可以安全转移于云平台中,企业需要首先向云平台中转移非核心数据,没有问题之后,方可以对其他核心数据进行迁移。最后是容灾备份计划,为了避免有崩溃风险出现于云计算提供商系统中,企业需要向自己的数据中心实时备份自己的数据。

3.2 网络问题

对于云计算来讲,要想提升云计算的效率,就需要保证高速网络连接不会出现中断问题,如果无法连接到网络,或者没有较快的网速,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为了避免云计算应用受到在线和离线问题的制约作用,就可以将在线交付和离线应用的模式给应用过来,也就是即使处于离线模式下,用户依然可以在本地虚拟服务器中存储相关的业务数据,之后恢复网络连接之后,向服务器中在线传输数据,这样数据同步就可以实现。因此,在将云计算技术应用过来时,供应商就需要将离线应用方案提供给企业,并且为了保证可以稳定和可靠的使用,需要不断的测试,这样方可以不间断的使用在线服务。

3.3 费用问题

部分企业将一次性付费模式采用过来,这种云计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来了诸多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应用按需付费的模式,企业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对计费体系进行构建,对比每月的租金和管理费用,计算何时方可以平衡收支,避免有预算超支问题出现于云计算中,并且为了避免日后出现超支问题,对于一些不需要的IT服务,就不要接受。而将按需付费模式应用过来,企业在衡量计费的时候,就可以从TCO角度出发,这样更加的全面,云计算的隐性支出成本也可以得到考虑。

3.4 内部管理问题

对于云计算部门的人员,企业需要大力培训,丰富他们的知识,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为了与互联网的发展要求所适应,企业需要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替代过去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将客户或者服务对象的导向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将单个功能的系统发展到大系统大业务,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共享资源和信息,整合业务流程,推动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云计算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将其应用到信息化建设中,可以促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强化和提升。在具体的实践中,有诸多问题需要注意,如信息资源的安全、费用以及网络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建设方案,对于各种问题综合考虑,以便更好的开展网络化建设,将信息化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推动企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振坤,李杰.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2(5):123-125.

[2]王志兵.云计算助力企业信息化建设[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3,21(4):44-46.

[3]冯波.云计算技术应用问题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2,2(8):55-57.

云计算的技术体系范文3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设计了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从六大核心概念到十大核心概念,新增加了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4个。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课标对学生的运算能力的要求似乎有所降低。过去的数学计算要求快而准,而现在所有的运算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帮忙实现。加之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片面追求算法多样化,导致学生的运算能力正在面临大幅度下降。但运算始终是中小学教学里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关系到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也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核心概念重新增加运算能力的原因所在。运算能力不仅仅是算数,还有从更高的角度通盘来考虑一件事情。所以仅仅停留在运算的巧和快上,就会误导对运算能力的理解。在信息技术教育下,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当下中小学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行有效的运算教学,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客观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运算教学中的利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因为它的直观性、可视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借助信息技术能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信息技术使得教材“活”了起来,它能动态地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既丰富了教学形式,更促进了课堂模式的转变。但在运算教学中,如果学生过于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就会大大削弱计算能力。如计算机给运算尤其是大数目运算带来便捷,但计算机终究不能代替人们思考。有些混合运算还需要动脑思考先算什么,还有探索规律等,更体现了它的局限性。

2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的导入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青岛版数学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导入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学习留有较大的空间。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得当,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兴趣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运用不当,则会淡化数学课堂的数学本质属性,影响课堂的效率。如教学幻灯片中那些无关的画面,尤其是动态的小图片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对课堂教学造成了干扰。因此需要教师有效使用教材中的情境图,不同的课例教学也应采用不同的导入形式。笔者认为运算教学导入不宜太长,这样才有可能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究时间与空间,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探究算理和算法上。

3 重视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

运算教学由计算原理教学和技能训练两部分组成。算理,即计算的原理或者道理,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法,即计算的方法,是解决“怎么算”的问题。算理为过程,算法为结果,算理是为算法服务的。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让算理与算法并重,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些教师对“算理”和“算法”的处理,存在一定的偏差,单纯地讲“算理”,片面地追求算法的多样化,却缺乏对“算法”的提炼,或用“算法”讲“算法”,忽视“算理”的教学。可以通过先让学生实际动手画一画、摆一摆自主探索,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直观地呈现分小棒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在突出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最后还要不忘优化算法。

新课改以来,笔者经历了从算法多样化到优化的尝试过程,发现学生的运算能力在大幅度下降,也一直在探索与思考:到底要不要算法多样化?要不要优化?答案是肯定的,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学目的,关键是通过算法多样化“存异求同”的过程,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各种思维表象,达到帮助学生发展思维,主动优化算法,感悟算理的目的。多样化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不止一种,让学生学会“变通”,不一条路走到黑;择优是为了明确算法,体会算法的普遍性、合理性与简洁性。多样化是让优等生吃得好,择优是让中下游学生吃得饱,让他们至少能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技能。

4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由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规律可以知道,学生把新知识经过同化和顺应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习很重要,计算教学探究得再好,算理理解得再透彻,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练习,一切都将是空谈。在明确了算理、优化了算法之后,要形成计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还需要一定数量的练习。笔者在设计练习时力求多形式、多趣味、多活动、多生活,避免单调、机械的重复训练,尽可能地让计算的技能训练富有趣味。一是计算的题型要多样化,不仅有计算题,也要有判断、选择、改错、问答题和趣味题;二是练习手段要多种多样,如找朋友、谁能把小车推得又平又稳(算式接力)、动物诊所、夺红旗、接力比赛、数字卡片、抢答练习、开火车、让鱼儿游回大海(计算回归生活)等。借助多媒体小游戏,可以将以上练习得以动态实现,既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又训练了计算速度与准确率。

为了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还可以采用重点、难点突出练,常错易错反复练。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学生检验习惯的培养。检验得数,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验算并及时纠正错误,既是为了提高运算结果的准确率,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做事严谨、过程完整的习惯与态度。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充分认识到它的利弊,才能让它为数学教学更好地服务,才能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兴趣,理解算理,加强训练,达到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琴.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策略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4):87.

[2]孙德政.重视学生运算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品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163.

云计算的技术体系范文4

关键词:云计算;安全;防护体系

所谓的云计算,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计算模式,这也是新一代计算机出现的核心技术。云计算能够为用户提供一种更为安全、快捷的计算机服务。基于这种技术,用户能够通过链接设备的方式在任何地方访问网络应用程序,也可以实现不同地点的资源共享。相比于传统的计算机软件,云计算的优势显而易见,它的成本低、灵活性强、易操作,同时也能够为计算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如软硬件服务、存储服务和操作平台共享等服务。

1 云计算体系结构

云计算作为一种网络系统,是通过各种网络技术,如网格、集群、分布式文件一同等,将类型和型号不同的计算机设备以软件集合的方式统一在一起工作,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网络访问功能。云计算系统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存储设备,而是一种数据访问服务。一般来说,云计算体系结构分为基础服务层、虚拟层、应用层和物理层这样四个方面。基础服务层指的是对云计算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管理,调度不同的应用服务,从而实现设备之间的协调工作,达到高效而安全的利用计算机网络;虚拟层指的是用虚拟的计算机技术对各种硬件设备进行资源的整合、分配,实现资源优化,更好地管理系统;应用层指的是云计算体系结构中最灵活的部分,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对云计算系统进行拆分、整合,拆装成不同的服务接口来提供所需服务;物理层指的是一种基础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也是云计算体系结构中最为基础的一部分。

2 云计算安全风险分析

计算机系统本身就是虚拟的,具有无边界、流动性强的特点,因而云计算体系系统也面临着许多潜在的危险,主要包括:滥用云计算技术,不安全的操作带来的是服务受到攻击、数据泄露、账号被盗、服务遭堵等。这些潜在的危险给整个计算机体系带来了极大的麻烦。网络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突出。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去思考,解决此类信息系统的安全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运行安全、物理安全、操作系统的安全、应用体系的完善、网络规划和子网的划分、重点主机的防护系统、网路中的访问与隔离系统等。所谓的重点主机指的是在网络系统的内部中存在重要的用户终端,如单位领导使用的主机就是重点主机。这种危险突出表现在云计算中。因为云计算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提供动态的计算服务,采取的是“服务和约”式的商业模式,在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处理上存在较大的漏洞,严重威胁到了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信息安全。人们对云计算技术安全性的担忧从未停止过,谷歌用户信息遭泄密的事件以及亚马逊“简单存储服务”等事故的发生更是加剧了人们的担忧。实际上,这种安全问题的频发也成为影响云计算发展的巨大阻力。要想云计算体系能够健康的发展,就要全面分析云计算体系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不断构建云计算信息的安全防护体系。

3 对云计算安全防护体系相关问题的研究

从安全防护的需求出发,结合云计算技术自身的特点,不断研究各种安全技术手段,建立一个涵盖基础服务层、虚拟层、应用层、物理层多个方面的安全防护体系,才能够对云计算体系的信息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3.1 应用安全

所谓的应用安全指的是云计算系统中包含的具有不同作用的应用系统的安全。云计算系统的灵活性、虚拟性和开放性在某种程度上给应用系统带来了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开发商在云计算体系的开发上充分考虑到这点。云计算的应用体系庞大,很多数据敏感企业已经率先进行了云计算应用。如证券、银行、税务等等部门。这些部门的安全性要求很高。所以应用安全是云计算安全的第一步。

⑴终端客户安全。要想有一个安全的云计算平台,终端客户的安全就必须要受到重视。由于云用户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较差,往往在操作的过程中受到安全侵扰。这就要求云计算平台设计安全防护软件系统,从而保障终端客户的安全。

⑵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另一种保障云计算体系安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的方式。比如采用强制认证、协同认证等不同认证方式相结合色手段,利用身份验证保障安全,从而有效地遏制不法用户的入侵,提高云计算体系的安全。

⑶应用本身的安全。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更加依云计算体系。而这种体系是由各种应用体系综合形成的,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不同的应用系统就导致其安全防护的错综复杂。这就要求开发者对不同的应用系统采取不同的手段来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如通过防止网页篡改、过滤网页和邮件、设置防火墙等措施来加强虚拟网络的安全,或者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水平,李纪真,张凤琴,李晓波,余侃民.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安全体系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1(12).

[2]胡光永.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安全存储策略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10).

[3]张大朋,蔡克,张敏,徐震.云计算数据安全支撑平台架构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1(S3).

云计算的技术体系范文5

关键词:云计算;应用;安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28

1云计算内涵及其体系架构

1.1云计算内涵

云计算指的是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集成化、虚拟化管理大量信息,形成资源池,满足用户在数据方面各种需求的一种数据处理技术、商业服务模式。实践证明,云计算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分配资源,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部署管理。在美国,云计算被划分为基础设施(Laa)、软件(Saa)、平台(Paa)服务三个层次。现今,为提供优质服务,很多公司(微软、IBM等)已开始建立多种云服务平台。

1.2云计算体系架构

就经典云计算体系架构来讲,其主要由三个层次(云服务层、物理层及虚拟层)构成。其中,云服务层主要是统一管理与分配虚拟层中的全部设备,其可将三种服务提供给用户;物理层在云计算计算模式中占据着最基础、核心的地位,对云平台正常发挥功能至关重要,其作用为存储介质、提供计算能力;虚拟层主要负责虚拟化处理物理层中的设备,且划分物理层中的存储功能和物理层中的计算能力,以为系统系统分配数据资源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虚拟层还调度设备,换句话说,为实现云服务提供有力保障。基于云计算计算模式,能够有效分离用户数据资源使用权和数据资源管理权。云计算平台的存在可集中、统一管理数据,用户访问和使用数据资源时可借助移动终端、互联网终端。深入研究云计算服务模式,笔者发现云计算实质上为超级计算模式,其一互联网为中心,其利用虚拟机(内部互联,数量为一组)存储数据资源、服务及应用,进而构建出优质系统(具备超强的计算能力和并行计算能力)。就当前来看,云计算具备多种应用服务模式,例如:云主机租用、云存储、在线软件租用服务、应用平台服务等。

2云计算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安全问题之泄露用户信息

传输数据、存储数据与管理数据时,用户借助云平台。由此可见,用户数据信息安全性与云计算系统安全性存有密切的关系。在实际调查中,笔者发现黑客入侵、系统功能出现异常、病毒入侵等因素会导致云计算系统泄漏、丢失用户数据信息,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从安全等级标准角度来看,大多数云计算系统并不符合要求,用户数据信息很有可能被泄露、丢失。

2.2安全问题之漏洞和攻击

互联网网络迅猛发展背景下,计算机系统经常出现安全问题――漏洞、攻击,云计算体系亦是如此。就应计算系统而言,其是大量数据资源聚集的场所,拥有众多用户。正因如此,云计算极易受到黑客的攻击。另外,高度集中的运行环境增大了云计算体系发生漏洞的可能性。漏洞、攻击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云计算系统运行安全性,且不利于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

2.3安全问题之服务

由上文论述可知,云计算体系提供基础设施服务、软件服务、平台服务三种服务。服务不同,其的服务模式、运行方式也不同,且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不同,比如:软件服务中存在数据泄露、数据丢失等安全问题,平台服务中存在用户身份验证、信息缺少备案、平台存有漏洞以致用户访问权受限等安全问题。较以往的网络安全问题来讲,数据资源的高度集中是导致云计算发生安全问题的关键性因素。此外,云计算较为虚拟,增大了应用风险。

3防范云计算中安全问题的有效策略

3.1注重管理云计算中心和用户信息

云计算中心在云计算体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云计算所有服务的安全性取决于其的安全性,因而处理好云计算中心安全问题尤为必要。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其一,提升事件处理制度的安全级别;其二,对安全审计计划加以优化;其三,加大监控云计算运行工作的力度;其四,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安全问题。同时,为减少用户数据信息泄露事件,应加强管理用户数据信息,将数据信息的隐私性、完整性、安全等级等提升,例如:设置数据信息访问权限、加密数据信息、安全隔离防护用户重要数据信息、完善用户数据信息管理体系等。如此,用户数据信息的保密性及安全性将会明显提升,有利于保护用户的利益。

3.2创建云计算安全管理机制

云计算应用存在的安全问题各式各样,因而创建云计算安全管理机制时应充分考虑隐私保护、技术体系、数据完整性、技术体系等内容,有机结合网络、数据、云平台运行管理安全。待测评安全之后,重点解决某些安全问题。基于现存的云安全标准之上,对云安全指导体系加以构建,以解决安全等价测评层面的问题。对于云计算平台运行管理,应高度关注用户数据信息管理,将访问认证和安全审计引入其中,以提升云平台运行的安全性;对于数据安全,应落实好备份数据和恢复数据工作,安全存储数据,加密数据,保护剩余数据等;对于网络安全,应实时防护网络,促使网络安全管理得到加强,以免云平台出现漏洞、受到攻击。如此,完整、科学的云计算安全管理机制可得到构建。

3.3完善云计算安全防御体系

在云计算的内部系统受到外界的攻击及病毒的入侵,或者系统出现漏洞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云计算的安全防御机制,来解决云计算带来的安全问题,建立一种安全的保障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创建安全机制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障安全质量,云服务的供应商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入手,分别为数据的实时监控、病毒的防御过程、网络内部的部署,在对系统的中的数据进行监控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到先进的监控技术,与此同时还可能用到的技术包括数据的恢复技术、系统异常诊断技术、修复技术等。这不仅可以保障数据的安全高效的传输,而且可以提高系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在内部系统受到病毒的侵袭时,需要建立高级的预防病毒攻破的系统,可以有效的防止病毒的传染,不仅可以对病毒进行隔离,而且可以彻底的清理。针对系统内部全方位的安全建立及完善部署安全防御机制,避免黑客对其进行攻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以云计算应用及云计算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为中心展开了相关探讨,且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策略来预防云计算中的安全问题。经仔细研究,笔者得知云计算属于新型计算模式,其具备超强的计算能力,可准确、高效处理大量数据资源,在很多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攻击、病毒、系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云计算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对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因此,为解决云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云计算应用的安全性,有关人员应积极研发、采取措施,以保障云计算更好地服务用户。目前,云计算应用安全方面的研究较少,希望业内人士积极参与到该课题研究中来,以为其“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玮,王丽宏.云计算应用及其安全问题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S2):186191.

[2]房秉毅,张云勇,吴俊等.云计算应用模式下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浅析[J].电信科学,2013,(03):4147.

[3]关友亮.云计算应用及其安全问题分析[J].通讯世界,2016,(13):5152.

云计算的技术体系范文6

【关键词】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技术路线分析

国家工信部提出了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的构想,毫无疑问,这将极大的促进我国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发展,为无线电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建设有较强的技术要求,需要采用新思路、新模式的关键技术。因此,探讨和研究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的技术线路和要点,同是引入数据云计算和挖掘技术,是无线电“四个体系”建设的关键。通过本文,笔者一方面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技术路线应服从“四个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

我国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建设要 服从我国的无线电战略目标,任何技术路线的设定和建设都离不开战略的指导。因此,首要的工作是明确无线电管理的战略目标,根据工信部提出的加快无线电“四个体系”建立和完善的目标,要积极探索无线电管路的新型工作思路、工作方法,通过技术创新和工作创新推进我国无线电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工信部要求我国的无线电管理要支撑其各个系统的工作,分层次地进行动态组合,从而建立完善的领域新管理法律法规,并提高无线电管理的技术标准,达到高水平的无线电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和高效的管理行政体系。同时,加强管理“四个体系”之间的数据交互、融合、挖掘和分析工作,增强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升无线电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此外,由于无线电的发展,尤其是物联网的兴起和监测网的建设,造成无线电的影响因素增加,对于无线电产生了极强的信号干扰,从而使得原有的管理系统不能再满足更高水平的管理要求,因此,建立并完善无线电“四个体系”的工作要依据技术为依托。

二、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2.1 从软硬件上提升基础技术能力

优化现有的技术和设施能力,通过总结无线电中的管理经验,有针对性的加强设施和技术上的缺陷;参照无线电业务的不同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升合法的无线电管理服务;整合现有的管理资源,统筹管理,根据当前的无线电管理技术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另外,增强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发挥无线电管理的优势,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利的保障。

2.2 形成有效的“四个体系”运行机制

深入挖掘现有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信息的沟通,在技术设施设计、突发事件应急等方面完善制度;加强无线电管理技术的发展研究,增强相关研究部门的研究能力,以高等研究院校、研究所为主导,鼓励技术创新,发挥研究人员的主观创新能力,提升研究成果的应用化;相关管理部门要未雨绸缪,加强隐患和问题的监控力度,并设置有效的应急机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完善责任承担制度,形成科学全面的无线电管理机制。

2.3 建立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的人才梯队

人才是管理工作的关键,要设置无线电管理机构、相关高校与研究机构、相关企业三个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机制,挖掘、培养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机制的人才;同时要鼓励人才之间的交流,并建立培养机构的师资队伍,发挥有经验管理人员的“传帮带”作用。

无线电管理机构在技术支撑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

三、无线电管理“四个计划”建设的技术路线发展方向

我国当前的无线电管路“四个体系”的核心技术要求是:尽快地实现无线电信息的接收、存储、交互、融合、挖掘、分析技术,同时要在原有的无线电监测和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把握好总体的技术要求才能符合战略目标的要求。首先是要搜集国内外的无线电信息,并进行信息分析,呈现出无线电监测的实时信息、频率、电台等数据,形成无线电的整体态势分析和展示能力。在无线电管理的数据分析,是一项工程量巨大的工程,因此需要借助计算量巨大的计算技术,云计算的动态和可伸缩计算能力、群体智能、服务化特征等特点都为海量数据和复杂数据的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云计算的处理优势正好可以配合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数据处理,因此在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的建设中应当采用云计算技术作为其核心技术,充分利用其计算优势解决无线电管理中面临的难题。

四、“四个体系”建设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4.1 Hadoop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Hadoop云计算平台采用分布式和分层结构,其具体的结构分为数据层、模型层和应用层三层结构,其中数据层是整个管理体系的网络数据,包含着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如电台站数据、监测数据、线电台站数据、监测数据等;而模拟层是利用数据层管理“四个体系”中的数据,并通过处理数据层输出的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其包含的数据;应用层则是利用模拟分析的结果,对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的需求数据进行应用定位,并对无线电管理决策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案与评估能力。

4.2 Hadoop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和缺点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完美地解决了海量数据和复杂数据的处理,给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尤其是Hadoop分布式云计算技术因为技术优势明显,尤其是其对于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不高,同时具备可伸缩性和高容错性,技术成本较低,因此可以作为“四个体系”建设的核心技术。但是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云计算技术需要强大的宽带网络作依托,一旦网络条件不好,就很难就行数据的处理;再者云计算技术存在着延迟的问题,而且延迟的影响远大于宽带的影响;另外云计算的安全性也是制约“四个体系”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云计算存在很强的虚拟化安全性威胁,同时其数据来源较为复杂,在应用的广泛性上也会引发新的安全威胁。

五、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国家提出的建立并完善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是无线电管理应对新形式挑战的重要战略构想。因此在进行体系的构想时,在参照国家战略要求的同时,采用合理的技术路线是体系建立的关键,云计算和数据挖掘技术为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有望完成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和跨越。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本文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郑晓明.试论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的创新与逻辑关系[J].管理论坛,2012年10月.

[2]何廷润,孙美玉.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建设的技术路线分析[J].管理论坛,2013年2月.

[3]张虹,刘利华副部长.加快建立健全无线电管理四个体系[J].人民邮电报,2012,(7).

[4]马子健.对有力、高水平的无线电管理技术支撑体系的思考[J].管理论坛,2013年3月.

[5]刘磊,陈荣梅.无线电管理后“十二五”时期的体系建设思考[J].中国无线电,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