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媒体时代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媒体时代的概念范文1
人类信息的传播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形式(如声音、文字等)和技术手段(广播、通信等)来实现,这种载体和技术手段都称之为媒体。在数字化的今天,信息载体的形式没有发生改变,只是信息载体的存储、记录方式发生了改变,这种最本质的变化就是数字化。传统媒体主要是以模拟信号来存储、记录信息的,而数字媒体则是以数字化(二进制数)的形式来存储、记录信息。从这一点上来理解数字媒体就很容易:“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的形式来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信息载体包括数字化了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而媒体数字化也导致了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变化,传统的技术手段主要是书本、邮政、模拟电视等,而数字媒体的传播技术方式主要是指光盘、网络通信、计算机、投影仪等,其技术核心体现为数字技术。在通常意义上,数字媒体常常指前者,即信息的载体。和传统媒体相比,数字媒体最本质的特点是开放、兼容、共享,其表现形式更复杂,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有互动特性;其次,从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传播来看,传统媒体是大众化传播,而数字媒体改变了这种大众化传播的特点,它能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更分众化、精确化的传播,即能使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形式个性化,同时传播者还可推出个性化服务;再者,数字媒体时代完成了以往某些传媒单一媒体形态传输的特点到如今各类传媒多种媒体形态传输的转变,所以数字媒体也常常被称作“多媒体”。
2.艺术设计的相关概述
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而通过各种形式(如舞蹈、绘画、雕塑等)创造出来的。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艺术所下的定义:“艺术是用技巧和想象创造可与他人分享的审美对象、环境和经验”中,可看出不论何种形式的艺术都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艺术家们用艺术作品将现实生活加上自己的情感体现和表现出来,满足人类对艺术审美的需求。设计是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简单地讲设计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行为”。从设计的概念来看,首先,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这种活动过程是设计者想法的体现;其次,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从艺术与设计的概念中可看出,二者具有共同点,都强调了“创造”;二者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设计是要遵循于一定的规则,如平面设计,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如对称、对比、平衡、和谐、重心等)来进行设计,而艺术的创造则没有规则约束,它可以是“天马行空”式的自由创作。通过对艺术与设计的概念阐析,就不太难理解艺术设计了。虽然不能把艺术设计简单地理解为艺术与设计的相加,但可结合二者的概念及异同点来认识艺术设计。另外,无论是艺术还是设计,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都是通过技术创造出来的作品。透过艺术作品或设计作品,艺术家或设计者才能使人们分享他们的成果。艺术作品在于给人美的愉悦,主要与精神需求有关;而设计作品强调的是实用性,主要与物质需求有关。因此,对于艺术设计的认识,我们首先要清楚,艺术设计应融合“艺术”与“设计”各自最重要的特征,应强调作品的艺术性及审美性,也要强调设计的技术性、实用性。因此,就可以这样理解艺术设计: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从上述对艺术设计的认识与理解来看,艺术设计的“创作必须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必须创造出一种适应人们普遍心理、视觉经验和审美趣味的形式和内容”,艺术设计的作品不仅要有技术性、实用性,而且也要有艺术性。所以可以确切地讲,艺术设计是在一定条件限制下的所进行的一种综合性创造。
二、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艺术设计
艺术与设计离不开媒体的表现与技术的支撑,艺术设计亦然。在数字媒体时代下,艺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字媒体与数字技术。数字技术是数字媒体的核心技术,它使媒体数字化且更易编辑、存储和传输。在传统艺术设计领域,艺术设计主要包括建设学、工艺美学和图案设计;而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艺术设计领域,艺术设计涉及诸多方面,如多媒体、视觉艺术、动画设计、影视制作、广告、游戏、人机界面、包装设计、虚拟产品设计等。数字媒体时代不仅极大地扩宽了艺术设计领域的范畴,同时也给艺术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1.数字媒体时代下,“互动性”成为艺术设计最突显的一个特征
从字义上理解,“互动”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在传统艺术设计领域中,互动主要局限于“艺术设计者-制造者或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媒体主要作为二者互动的中介,只负责信息的传达,在这种情况下,制造者或使用者往往成为艺术设计作品创作中的被动接受者,可以说这种互动能够使双方发生作用或变化的程度很小。而在数字化的今天,数字技术及数字媒体本身具有的交互性突破了人-人之间互动的界限,发展成为人-机-人、人-物-人、物-物等不同形式之间的互动。这种多元化的互动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下“艺术设计者-制造者或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发展成为“艺术设计者-作品-制造者或使用者”之间的多元互动,制造者或使用者从被动接受的角色,转变成了主动参与的角色,在参与的过程中对作品的反馈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让制造者或使用者在无意中也成为了参与艺术设计的一分子。这种互动不仅让制造者或使用者的角色发生了一些转变,同时他们的参与也会带给艺术设计者更多的灵感,使设计作品逐渐趋于完美,呈现更高的艺术性与实用性。
2.数字媒体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体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它在艺术设计中尤为重要。由于视觉传达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所以“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媒体既体现了设计,又给设计带来了局限性;设计既受制于媒体,又是新媒体产生的动力之一”。数字媒体作为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型媒体,使得传统的视觉传达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视觉传达设计的外延得到扩展,视觉传达开始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变,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甚至四维立体空间,从印刷设计产品向虚拟平台设计的产品转化。数字媒体大大突破了传统视觉传达形式与内容的限制,将艺术设计带向超越时空的新创作思考领域,利用媒体的数字化特点可以容易地改写或决定新的媒体表达方式;同时,数字媒体的多样性使创作者的观念、想法、感情能够得到更完整的传达呈现。
3.数字媒体时代下,艺术设计手段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新的艺术设计思维
虽然艺术设计始终是以艺术作为出发点,但它不可避免地要触及技术问题。在传统艺术设计中,通常以手工书写或绘制的方式完成艺术设计方案,这是一项巨大且耗时的工程。在创作的过程中,名目繁多的设计工具、细琐繁杂的创作程序、加上手工书写或绘制产生的速度问题等等,都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阻碍设计者新的创作思维的迸发。而在数字媒体时代,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如电脑技术、数字技术、虚拟技术等,这些技术运用于艺术设计领域,使得艺术设计成为一种跨领域的创作,它打破了以往创作的习惯与逻辑思考,“所见即所得”的方式使得艺术设计者在各种与创作主题有关的虚拟情景中任思维游历,寻找最佳的创作点,进而迸发出丰沛的创作能量,完成各种极具创新意识的艺术设计作品。在数字媒体时代下,艺术设计手段方式在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也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艺术创作思维。
三、结语
数字媒体时代的概念范文2
何为新媒体时代?相关文献指出“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
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以上内容虽然只是浅尝辄止地点破了新媒体的时代的基本状态,但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即便是在地市一级的传统传媒行业中,新媒体也正以无所不在的方式,渗透于人们的视线之中。
那么,作为相对发展滞后的传统地市级媒体,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新媒体时代抢滩登陆呢?这其中的数字鸿沟又体现在什么方面呢?地市级传统媒体必须以各种方式抢滩新媒体领域
新媒体(New media)的具体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可以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纵观国内地市级媒体,不乏敢于弄潮,在新媒体时代抢滩登陆,取得优异成绩的同行;同样,也不乏品牌级别媒体,在新媒体面前,无法跟上时代,而失去市场、失去读者,淡出媒体行业的案例。
实际上,即使是从未考虑过于新媒体结合的传统媒体领导者,也会发现,实际上所谓传统媒体早已与信息化、数字化实现了深度融合,只是这些融合相对集中在制作层面。而面对市场,以地市级报纸为例,因为存在着管理体制、改革能力、市场驾驭能力等实际问题,从业者相对还处于故步自封、自我安慰,认为新媒体不会对传统媒体形成根本改变的自我催眠状态。
实际上,“纸媒已死,新媒体当立”已成为一种预言式的警示,如果传统媒体不能在新媒体的发展期进行抢滩登式的努力,那么在以数量级发展的新媒体面前,传统媒体的消亡几乎是一种可以倒计时来计算的必然。
实际上,以地市级媒体为例,各种官方的政务网以及民间的地方网站,早已在一定范围内确立了其自身的地位。而地市级媒体也以各种方式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或融入其他高级别媒体网站。但这种融合,大多是传统媒体文章复制、粘贴于展示,这种呆板、滞后的表现方式,只是将传统报纸翻页报纸,换成鼠标操作的网页阅读,这种网络平台的多媒体互动性完全得不到发挥。
一些传统媒体的领导者,因为缺乏对新媒体的了解,在主管上认为新媒体需要着巨大投入,以至于在尝试进入新媒体领域时,各种考察、报告、审批、人士建设、组织建设等传统问题,成为一种基本运作规律。
实际上,从国内已有的成功经验来看,新媒体的进入门槛并没有想象中的这样高额,在地市级传统媒体本身具有的市场、公信力、本土报道优势等前提下,完全可以通过与新媒体行业企业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与双赢。而微博等一些几乎可以不计成本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更可以被传统媒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中的数字鸿沟
在有着明显优势,操作有章可循,融合又势在必行的情况下,为什么许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进一步融合却寸步难行呢?从地市级报纸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上我们可以发现,管理体制、改革能力、市场驾驭能力等实际问题是阻碍这种融合的基本原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数字鸿沟的实际存在。
根据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定义: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
这种差距,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套用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发现,能够深入研究、了解,并对新媒体有着具体概念以及应对方式的从业者,大多是媒体行业中的“70后”、“80后”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绝大多数单位的骨干力量,已经从“60后”转移到了“70后”。
在传统媒体行业中“70后”的从业者,几乎亲历了中国数字时代从诞生到发展的全过程,绝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人,具备信息时代的操作模式与思维方式。但作为大部分单位的领导者,大多则是“60后”,这些领导者在传统媒体行业,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并在政治性和组织纪律性方面,具有后来者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
但在新媒体时代,这些领导者却相对缺乏前瞻性,以至于大部分地市级媒体在进行改革时,还多是在采取建立周末刊、法制版、增加娱乐八卦内容等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操作方式。而这些相对落后的媒体领导者思维方式,从某种方式上看,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一种阻碍。
数字媒体时代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信息时代 插画艺术 社会生活 文化基础
随着社会信息步伐的不断加快,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图像传播时代,插画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各种插画风格的装饰手段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选项,其中计算机是一种视觉信息数字化处理的新型媒体,是传统画布、画纸的一种延伸,其艺术表现形式是多元的,可以是静态的、动态的、甚至是相交式的。利用计算机这种数字技术进行插画创作有更多的表现选择性和更大的执行效率。数字插画已经成为当今一种新的设计时尚,以一种新的流行文化形态在大众面前呈现。
一、 插画的概念及延伸
插画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新事物,它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插画的产生是为了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信息,同时又起到一种装饰信息媒体的作用。插画的历史由来已久,考古学家在古老的岩洞、石壁和墓穴中发现的很多绘画图案,在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人们就用各种图案装饰着生活用品,例如拉斯科洞窟、敦煌莫高窟壁画、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半坡氏的人脸鱼纹盆上的图案等,这些图画虽然在当时并没有给它定义为“插画”这一概念,但它们既具有信息传递的功利性,又具有不可否认的装饰性,因此它们已经完全具备了插画的内涵。
首先,插画是现代传媒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视觉化造型表现,大多配合文字与图片,通过非语言的直观形象完成心与心的交流传达的目的,作为文字的辅助要素对文字具体的内容作说明。发展到现在,插画已从过去狭义的概念变为广义的概念,凡艺术性的图画和含有说明文字的插图都可称为插画。插画可以说是无所不在,从生活用品、广告传媒、出版影视、游戏网络、移动通讯等领域以及其他各种传媒形式中都能找到它的踪影。小到一张卡片,大到巨幅的广告,从小说插图到独立的绘本、从我们儿时爱看的连环画到现在盛行的漫画读本、从餐巾纸上的图案到公园草坪花圃组成的拼画、从礼盒包装到建筑壁画、从互联网的网页插图到手机画面、从字里行间的图画到空间陈列的环境装置,无不体现着插画的应用。
其次,现代插画已成为2l世纪的一门多载体实用艺术,在市场经济的强力推动下形成了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庞大体系,其影响力渗透到当今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层面。插画、设计和摄影三者之间是设计领域的铁三角关系,它们虽分属三个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形成不一样的学科范畴,但却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在广义的视觉艺术概念下,有着相似的语言母体;在现代文化语境下,借鉴、融合古今中外的文化资源、图像资源,更是各门类艺术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插画、设计和摄影相互借鉴语言元素、相互启发,极大地拓展了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插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商业价值是现代大设计领域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二、信息化时代的插画艺术的特征与优势
信息化时代的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为插画艺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观念得到新的发展,表现语言和展示空间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扩展。但是现代插画和传统插画还是有共通的一面,其共同点就是必须遵照视觉艺术的审美原则。艺术手段与艺术内容的统一,并符合人们视觉习惯的审美要求。
数字化手段的插画制作,大大提高了绘制效率,不仅使上色变得更快捷,同时使修改变得更方便。一幅画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处理成多种色调,多种肌理效果,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电脑可以模拟出越来越多的传统手绘技法,从最初只能画粗细均匀的线条,到现在PHOTOSHOP、等软件可以模拟出的油画画笔、水彩画笔、水粉画笔、水墨画笔等几十种笔刷效果,配合数位板和压感笔使用,可以根据下笔的力度画出带有粗细变化的线条。难怪插画艺术家尼克•辛吉斯也说:“在我的潜意识里,用鼠标画画,早已和用一支笔或一根油画棒没什么两样了。这一媒介使作起来更快、更好,而且现在也更便宜。
数字媒体时代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传统报业 数字化 转型 南方都市报
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108-01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书、微信等的普及,让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化,这使得传统的信息传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报纸业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由传统报业转到数字报业是报纸行业在未来发展行之有效的一条重要途径。以《南方都市报》为例,它的成功转型,让报纸行业窥探到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它的成功也影响着整个中国报业,成为中国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头军。
一、《南方都市报》的数字化发展概述
作为国内首家成功数字化转型的传统报纸,《南方都市报》已经成功推出了三种不同的网络精品阅读模式,分别为南都完整版、南都精华版以及南都播报。南都的这种网络阅读模式充分满足了受众个体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不论是盈利模式,还是报纸运作特点上都凸显出了鲜明的数字化特征。
报纸与网络相互结合是报纸行业的发展新模式。早在06年元旦,《南方都市报》就已经上线了他们的电子版本报纸。而后,《南方都市报》不断改革、探索发展路径,比如,推出他们的精华版和南都播报等等,07年中旬,《南方都市报》官方网站正式运营,形成了网报互动的新模式。《南方都市报》网站的成功运营开创了报业在信息时代的新模式。
而如今,《南方都市报》已经看准手机端的市场,推出了pad版本、安卓手机版本、苹果手机版本等等,这样,用户在进行新闻浏览时,就不用再下载客户端,直接在手机浏览器中就可以浏览了。而《南方都市报》在这之前在珠三角地区进行了较深层次的调研,他们首先在珠三角地区试水,结果大受好评,由此面向全国进行推广。随着人们对手机越来越依赖,手机新闻市场的扩大是必然的。
二、《南方都市报》的数字化转型对我国传统报业的启示
1.整合网络平台,突破区域限制
起初,报纸行业对于网络的探索仅仅只是将自己的东西搬到网络上面去,并没有对网络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但是,经过几年网络报业的发展,报纸行业不仅仅只是一味的在网上公布信息,更多的是,对网络新媒体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不再把自己的门户网站的建立作为主要目标,现在人们把网站当做一个平台,进行新闻媒体的资源整合,进行优化尝试。
对于珠三角地区的人们来说,奥一网也许比较熟悉,这是05年集团委托南都创办的综合性珠三角地区门户网站,是此网站的网址,作为一个门户网站,其功能自然不能停留在新闻,它是社区互动平台是交友平台等等,奥一网依靠南都强大的新闻资源,在中国推出了网报一体的概念,并且付诸行动,而在这之后两年,南都新开了数字媒体部门,这样就意味着南都官网―――南都网() 正式上线。
在网报一体的概念提出后,新闻已经不再同于以前的新闻概念,它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而新闻的生产也就不同于以往,互动平台的很多信息,都是新闻的来源,这种采编方式也就成为了南都立于成功地位的基础,而在社区讨论中,言论渠道的进一步拓宽是南都所要做的。通过这种社区互动的方式获取新闻咨询更是新闻生产方式的改革,造就了新闻生产的多样模式,而新闻在人们的讨论中互动中持续升温,进而扩大影响力,有利于自身建设。南都报对网络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引发民众讨论,加强舆论监督,更有利于加强自身的影响力,扩大综合实力。
2.“内容+ 渠道”下的理念更新
内容首位,渠道优先。不论时代怎么变革,报业传递给民众的信息内容是媒体行业所最需要注重的,只有有好的内容的支撑,才可以使得报纸的得以生存。而转观09年金融危机,在新媒体的盛行中,很大一部分报社进军全媒体,以内容为首位,加强各种媒介形态的融合。但是从目前看来,如果仅仅只是要依靠内容去打拼是完全不够的,更要拓宽渠道。就像人大博导喻国明(2015)说的:“报纸行业现在就像修路,而新媒体就是这条路,只有把最后的都修成功了,这才可以实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南方都市报》从06年的上线电子版本到现在的成功,它在报纸行业的数字化探索过程中以内容和渠道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新闻体系,这也是很多的网络所不具备的长处。所以,在报纸行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应该要与网络新媒体携手共创。同时,也要加强对受众的影响力,与广大受众积极互动。
3.探索全媒体路径,促进媒介融合
南都于09年新成立全媒体运营委员会,为了给传统媒体《南方都市报》增加发行量,增强影响力,也为了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南都还与电视台、广播进行合作,实现新闻资源的广泛传播,搭建起全方位的全媒体平台。
全媒体与网络媒体不同,它依靠的是各种形式的媒体,就算全媒体有了很好的发展,但还是不能忽略纸质版,要不断扩大影响力,以内容为王,提高竞争力。南都于09年中旬,每星期都会推出《深度周刊》,深度剖析新闻事件,给人们树立良好的新闻形象,也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尽到了一个媒体的责任。
将来的报纸行业,数字化是必然的,要加强网络与传统媒体的深入融合,以内容为首,全方位的提高影响力,搭建和谐的网报体系,整合资源,进行优质资源共享,加强报纸信息到网上信息的渠道拓宽,使得数字报业走得更远更好。
三、结束语
通过分析《南方都市报》从传统报业到数字网报的转型,给之后中国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作为一个成功的典型案例,南都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及生产力等都给中国传统报业起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南都的数字化探索和南都的成功也给我国报业报网互动模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颖.全媒体环境下传统报业转型途径探究[J].科技传播,2014(04):79-81.
[2]张英军,贾岳.发挥共震效应打造自身特色――报业新媒体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报业,2014(03):56-58.
[3]任昌辉.试论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及升级路径[J].东南传播,2014(10):77-78.
数字媒体时代的概念范文5
一、全媒体时代下数字教育出版面临的挑战
1.观念的转变。数字教育出版不仅是将传统的文字内容数字化,而是融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信息于一体,为多介质提供多媒体内容。数字教育出版包括数字化内容生产、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和在线平台、数字印刷等环节。这就需要出版企业转变传统观念,建立全流程服务的概念和服务体系。但不少企业却还停留在铅印时代的观念,因此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挑战。
2.技术的挑战。在全媒体出版浪潮来临时,数字教育出版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挑战。从所依靠的各类技术平台来看,除了传统的纸质、声像外,有基于互联网络和电信的GSM、CDMA、GPRS、3G、4G等传输技术以及WAP、流媒体等展现技术;从数字出版关键技术来看,包括跨平台阅读技术、MPR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内容加工技术、云出版服务技术和电子书显示屏技术等。只有扎实的技术支撑,才能更好地为内容服务。
3.出版企业能力提升的挑战。面对技术的挑战,出版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实现、管理和使用能力。除了具备技术相关能力之外,还需出版企业提升多方面的能力。有业内人士指出,应重点关注数字内容产品创新研发能力,内容聚合、整合和集成力以及数字产品营销和服务能力。
4.教育的挑战。传统教育出版向数字教育出版的转型,需要尊重教育规律,而传统的教育规律是否适用于全媒体时代、是否有新的规律可循等问题还有待研究。另一方面,在全媒体时代下,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能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式、发挥数字教育潜力,又是一个挑战。
二、全媒体时代下数字教育出版应对策略
1.合理定位。面对挑战,出版企业要认清自身、合理定位,以顺利完成转型。笔者认为,在全媒体时代,传统教育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可借鉴的模式,是转型为教学服务提供商。其转型的重点不在技术,不在平台,而在于内容和服务。面对广大消费者对数字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出版企业应充分依托传统出版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内容资源的提供商和服务商,从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构建新的出版模式。传统教育出版向数字教育出版发展,需要构建新的出版模式。目前国内外数字教育出版主要有:教材立体化出版模式、移动教材模式、电子书包模式、开放式教材模式、电子教材租赁模式、在线教育服务平台模式等。
也有业内人士从教育内容提供商向教育服务提供商转变的角度,提出构建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数字出版模式,包括用全媒体的出版模式满足对学习环境的个性化需求、用定制出版模式满足对学习内容的个性化需求、用先进的交互和协作模式满足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用科学的学习评价模式满足效果检测的个性化需求。已有的出版模式和相关研究值得借鉴,同时还需要出版企业开展相关研究,根据自身特点,构建适合自身的出版模式。
3.改进内部出版机制与流程。传统出版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要在原有纸质出版机制和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优化,避免重复建设。例如,在内容资源的出版过程中,出版单位在编辑、校对环节就要求相关责任人做好资源的标引工作,从而可省去后期数字化加工过程中的一大环节,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约成本。
4.积极寻找合作。面对各种挑战,出版企业仅依靠自身力量往往难以应对。实际上,电子阅读产品生产商、电信运营商、各类软件企业等,都在寻找各自在数字教育出版产业链上的利益分配点。因此,将与产业链各方的竞争转化为合作,将是出版企业数字教育出版未来发展的趋势。
数字媒体时代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数字时代;教育类图书;编辑工作
一、引言
教育类图书在我国传统的出版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但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数字阅读的出现对传统纸质阅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使得教育类图书的销量受到了一定影响,对此,相关编辑人员应当紧跟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进而实现教育类图书编辑的创新与转型。
二、数字时代教育类图书出版的特点
教育类图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图书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分成课本教材、培训书籍以及工具书这三类,从全球范围来看,教育类图书出版行业至今仍是出版行业中资源最好、前途最为光明的行业。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教育类图书编辑在以受众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的基础上,呈现出学术问题大众化、受众群体多元化、互联网概念融合化以及理论教育实践化的态势。
三、数字时代教育类图书编辑工作创新的方法
(一)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在传统的纸质媒体环境下,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已经习惯了相对固化的工作方式与思维模式,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也局限于对文字与图片的编辑,了解新技术、新科技的方法也仅通过纸质媒体,对当前数字时代的发展变化缺乏敏锐的嗅觉,造成编辑内容无法满足时代需求的情况发生。可以说,数字时代的发展不仅仅包含技术上的创新,还包括了较为深刻的观念转变与文化变迁,在这一时代变化的大趋势下,读者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跳出了传统的纸媒,转向了电子书、各类新闻信息类APP等新媒体知识宣传途径,这些知识获取途径使其了解知识的范围不断扩大,其思维方式也由单一的阅读模式向立体阅读模式加以转变,大部分的读者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有所区别。因此,当前图书的编辑工作已经悄然从曾经的“为一本书寻找作者”向“为一位读者提供更多服务”的方向改变,为了确保纸质媒体在数字技术不断占领生存空间的境况下仍占有一席之地,面对传统纸媒无法满足当前读者需求的情况,教育类图书编辑必须加快自身理念的更新速度,通过吸收学习新的与数字媒体相关知识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以便在数字媒体发展进步的浪潮下,令图书编辑由知识内容的搬运者转变为教育服务的供应商。具体来说,由于数字化图书具有知识量大、表现丰富、改变了传统图书一书一册的出版形式等特点,为了令教育类图书编辑能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拥有足够的竞争力,图书编辑应当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在充分发挥出传统教育类图书已有优势的基础上,使教育类图书能够与数字出版刊物的优点相结合,确保教育类图书能够适应数字化出版带来的变革[1]。
(二)加强编辑工作的互动性、及时性与智能性编辑人员是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为确保教育类图书能够在数字化时展下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编辑工作者应当加强与读者、作者之间的沟通,从而令教育类图书的内容质量更符合当前人们的具体需求。具体来说,首先,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下,诸如QQ、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网络互动平台的功能越加完善,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提升沟通的及时性。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具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交流成本低、实效性强等优点,编辑人员与读者、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为便利,在加强沟通的情况下,编辑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读者的心态与当前市场的具体需求。此时,编辑人员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教育类图书的作者,便于作者对图书作品的选题进行策划,概念进行创新,从而确保图书的内容具有足够的针对性,满足数字化时代教育类图书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其次,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为教育类图书编辑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此时,编辑工作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置于提升编辑工作智能化的方向。现阶段,某些电子书网站通过为作者提供智能化在线编辑平台的方式,便于作者为其数字化作品增添封面、添加视频、图片等内容,这种编辑平台在加强了作者对自身作品掌控性的同时,令作者承担了部分由编辑人员负责的工作,降低了编辑人员部分传统编辑工作应负担的工作量。对此,教育图书编辑人员可以对这种编辑平台加以借鉴,通过加强图书智能性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好地服务。举例来说,某教育类图书出版社出版的某一系列教辅图书通过构建与学生日常学习知识相关的知识平台,并在读者购买教辅图书刮开相应账户密码,从而进入平台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升读者吸收图书内相关知识的速度,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最后,当前的数字化图书具有一定的流媒体性,其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编辑人员应加强对数字化技术发展变化的关注程度,确保教育类图书编辑工作中能够充分运用最新的信息、多媒体等技术,从而令图书能够跟上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交互英语》为例,其数字化图书的教学平台中,综合应用了诸如语音识别、人工智能、高清影音传送等数字化技术,丰富了图书的阅读体验感,获得了较好的出版效果[2]。
(三)深入了解相关国家教育政策随着现阶段我国对外教育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华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这为教育类图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曾指出,到今年为止,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的巩固率应在95%以上,高中生的入学率应当超过90%,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也应维持在40%的水平,为提升我国整体的文化水平,还应当加大对继续教育、特殊教育以及民族教育的发展力度。同时,新课程标准为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成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对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其创新学习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此外,新华社曾经的《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明确指出了那些词语与说法不适用于公开发表的情况,这为广大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从上述相关政策可知,为确保教育类图书内容满足相关政策的具体要求,编辑人员应当及时对国家政策加以了解,明确掌握文化潮流与出版风向,从而为图书选题、语言规范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保证图书内容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比方说,201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在《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改革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函中》提出现阶段应使用“十四年抗战”的提法代替原有的“八年抗战”,这就要求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加强对国家相关部门政策的了解,及时对自身的知识体系加以更新,确保出版图书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四)提升编辑人员的个人素质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类信息层出不穷,部分信息中存在一些会对信息接受人员思想观念造成不利影响的内容。对此,编辑工作人员必须对自身的学术水平、思想政治水平加以提升,从而保障图书的质量符合时代文化的发展需求,特别是教育类图书与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编辑人员作为图书出版的把关人,应在熟悉课程标准、课程纲要以及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具备正确的大局意识、法律意识,确保教育类图书能够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下,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