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设计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层建筑设计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层建筑设计标准

高层建筑设计标准范文1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体系优化;效益;途径

一、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体系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体系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用标准三个层次[1]。

1. 1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是指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术语、计量单位、符号、图形、模数、基本分类、基本原则等的标准[2]。在某一专业范围内普遍使用的标准的基础标准例如《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1. 2通用标准

通用标准一般是指为标准化对象制订的共性标准,具有广泛性,涵概率比较高,适用的方面比较广,也可以作为专门使用的标准与依据,比如具体的卫生与环保要求、施工要求管理技术等,通用标准主要有《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1. 3专用标准

专用标准指的是针对标准化对象的通用标准的补充与延伸的专项标准,覆盖面较小。比如适用于工程的规划、施工等步骤的质量验收要求与方法,关于卫生、环保的要求与规定也属于专用标准的范畴。

二、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体系的应用分析

2.1要做好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的协调

建立健全的建筑给排水体系是建筑设计工程的基础,在室内给排水环节,需要遵循我国建筑室内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完全落实好建筑给排水设计步骤与应用程序。近年来,我国经过一系列的建筑给排水项目的实践,吸取了丰富的经验,矫正了相关的错误,并紧跟国际的科学技术,借鉴国外的优秀的案例与经验,结合实际进行给排水的具体设计。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一直结合实际的需求,进行科学化的体系构建。我国的建筑由于需求量巨大,对于排水资源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工程中,要充分利用实践人员的经验与专业知识建立完备而合理的排水设计体系,加快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体系的完善。

2.2规范设计标准,保证居民生活

随着经济体系日益完善与进步,对于建筑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使当前发展的趋势。对于高层建筑需要考虑防火设计,避免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我们应规范设计标准,提高标准体系的执行力,对于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协调与兼顾。这就要求相关建筑管理与设计人员遵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规范,健全高层建筑的管道体系,同时要将防火设计作为设计的重点来抓,保证室内良好的排水性,可以利用防火套管等措施进行防火,保证人们生活的安全性。

常见的民用住宅建筑的建设中要将生活给排水设计作为重点,我国建筑的排水设备地漏装置不合理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在设计中应把握用户需求,按照设计规范标准对地漏装置进行合理的设计,尤其是阳台、卫生间等地方的地漏设计。

在建筑空间设计地漏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应对管线的沉积性进行检验,不能忽视这个重要的环节,以防有害气体的产生,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我国的很多建筑设计都忽视了地漏设计,尤其是装修过多次的建筑,容易造成地漏数量的减少[3],一旦缺少地漏装置的支持,就会水分渗入地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损失与影响。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按照设计的规范标准进行管线的布置,先根据实际情况排水管线位置的确定,利用设计标准体系进行规范,保证管线处于适当的间距。同时要注意普通塑料排水管道的使用,防止因其管壁太薄而发出共振噪音,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三、建筑给排水应用方案的更新

在建筑物设计施工中,要遵循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基础,保护用户自身的利益,为用户提供便利与人性化的服务,实现建筑给排水施工中所有环节的协调。

对于高层建筑要合理的进行消防系统的设计,按照排水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与施工,工作,使用合适型号的排水管,有效的对火灾情进行控制。对于塑料排水管要进行管径的控制,还要根据实际需求设立消防水泵,保证居民建筑物内部的消防水栓的安全设计与施工,有效的对火灾蔓延进行防治,提现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经济性。

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要对地漏设计进行优化,按照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进行实施与设计,控制地漏水封的深度,与防涸功能的相适应,摒弃传统的

地漏设计的应用。在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对于特殊地段应采用特殊的地漏设置

比如在淋浴间工作中,可以采用DN75型号地漏,将地漏与存水弯配合使用,不提升了美观性,还对水封深度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给水管设计中需要采用正规化的土建支模,为了防止建筑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渗漏,土建施工过程中就可以采取相关的措施比如预埋套管的方式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排水管道在材料选择上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选用特殊的隔音材料,管道在施工中也可以加入减压阀门,从而更好的防止了共振噪声的产生,为人们创造一个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建筑物设计中还应结合节能性分析,近年来,太阳能环保系统的设置为建筑设计增加了可持续发展性,节水型器具的广泛普及与运用,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并减少了人们生活的经济开支。建筑设计人员应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作为根本,严格按照规范设计标准进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四、结束语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应严格遵循规范设计标准,同时要考虑节能设计原则。进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的控制有利于保证建筑设计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健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体系,落实好相关的建筑给水排水工作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我们应协调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各个环节,以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为基础,在实践中逐渐发展与完善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雄华. BIM技术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

高层建筑设计标准范文2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问题

在国内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推进的经济环境之下,物质文明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准,由此人们对作为衣食住行四大生活要素重要载体的建筑也有了更高的标准。而就高层建筑来看,由于其规模较大,且结构力学设计较为复杂,由此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由此,为经验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必须从设计入手,针对现今高层建设结构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其可靠性指标。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分析

(一)短肢剪力墙设计缺陷

就现实情况而言,当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者在设计短肢剪力墙的过程中,大多会出现增设短肢剪力墙的问题。根据国内对结构设计的全新规范不难得出,现今短肢剪力墙其截面高厚比应该处于5~8的范围内。根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经验与设计参数不难得出,在对其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应该设置过多的短肢剪力墙,以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二)抗震Y构设计规范问题

在进行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时,由于其高度较高,所以必须考虑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所以一直是高层建筑结构设置中的难点。现今国内对高层建筑设计年限的规定至少为50年,并且对其烈度与震级对应下的高层建筑抗震能力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国内生态问题的持续恶化,国内地震问题在近10年间已经多次发生,其震级与烈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如果仍然按照原有的设计规范,一旦出现地震事故,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堪忧。

(三)超高设计问题

超高是现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多由于建设方为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罔顾建设规范准则,过度增加建筑层高或加高建筑层高,这一问题将大幅度削减高层建筑的力学性能,对其抗震性与可靠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特别是在风荷载较大及地震烈度较高等极端恶劣条件时,建筑的稳定性很难得到保障,甚至将会严重威胁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扭转设计缺陷

高层建筑设计必须要尽可能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重心、刚度中心与几何中心处于同一位置,以避免产生由于偏心弯矩过大所导致的结构扭转坡外。但就现实情况来看,现今大部分高层建筑的设计都难以保证其三心处于同一位置,偏心问题普遍存在,一旦受到水平荷载的作用,建筑结构将很容易产生扭转破坏,这也就给其投产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优化措施

(一)合理选用结构设计方案

为确保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必须合理选用适宜的结构设计方案。首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建筑设计师所提供图纸以及国内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系统的确定其整体结构,防止所选择设计方案与建筑设计标准的冲突。另外还需要结合项目建设地点的地质情况、气候因素以及近50年来地质变动与水文情况对其结构细节加以优化,尤其需要根据工程规模对结构设计整体方案加以优化,在提高其结构稳定性的同时,确保设计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经济效益。

(二)完善抗震结构设计

在进行抗震结构设计时,应当结合项目区域地震基本烈度等级,对其抗震等级加以详细认定。必须对其抵抗侧向荷载结构组件的位置加以详细认定,确保其节点受力平衡与结构受力的合理分布。另外还应该保证建筑结构设计具有连续稳定性,并在保证其结构组件刚度与强度的同时,确保其经济合理性。在初步设计时,应该尽量对高层建筑的结构片面加以简化处理,在保障其基础强度、刚度的同时,增加基础的荷载传递能力。也就是说,必须避免其结构整体性的破坏与地基沉降对建筑的损害,进一步提升其抗震能力。

(三)优化结构性能设计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尽量符合结构性能的各项标准,大体涵盖以下几大方面:其一,优化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延性设计,避免其由于层高问题而产生变形与坍塌。其二,结合其水平荷载作用(主要包括地震横波、面波与风荷载),通过结构设计提高其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也就是说必须根据计算结果对建筑结构组件的弯矩调幅、塑性内力分布原则,确保建筑结构能够满足于性能化设计的各项标准。

(四)完善扭转设计

为避免高层建筑受到地震、地质水文条件与气候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扭转性损坏,在对其结构加以设计之时,必须对其结构模式与平面布局进行综合考量,尽量确保其质量重心、刚度中心与几何中心处于同一位置。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由于高程建筑需要满足预定的功能指标,因此在需要选择不规则平面结构时,必须将其长厚比与宽厚控制于允许范围中,并尽量确保建筑结构的对称,以提高其抗弯扭能力。

三、结语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与思辨性,能够为建筑的稳定性提供充分的保障。而就实际设计工作来看,由于其高层建筑设计需要较高标准,因此必须要综合考虑建筑设计规范与建筑工程实况,并选用优化的结构设计模式确保结构的力学性能,同时针对当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选用适宜的优化方案,以此在提高其结构设计可行性的同时,促进我国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参考文献

[1] 岳文萍,茂,刘飞飞.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90-91.

[2] 赵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门窗,2016(01):137-138.

[3] 赵华琪.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西建材,2015(17):18+

24.

[4] 王号.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5(01):233

高层建筑设计标准范文3

关键词:节能设计建筑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高层建筑能耗特点分析

1、能耗组成及特点分析

高层建筑容纳人数众多,信息处理量大。为保持正常的运作,高层建筑在电梯、空调、供水、供暖、管理等方面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主要的能源消耗形式包括电、煤、天然气以及集中供热的蒸汽和热水等。其中供暖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系统和办公设备系统是建筑能耗的4个主要系统。供暖空调系统耗电量占到整个建筑能耗的50%以上;照明系统次之,大约为20%;动力系统约为10%;办公设备系统约为10%。

2、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高层建筑基本空间由主要使用房间、交通联系空间(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辅助使用房间(餐饮和卫生间)以及设备系统等几部分构成,平面布局与空间组织相对固定,各部分功能空间对自然采光与通风的需求都不容忽视。因此,高层建筑能耗对气候的依赖性较弱,若通过调节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来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效果甚微。高层建筑的节能问题应从建筑自身出发(如平面形式、进深大小、围护构件、设备系统等),进行节能措施的探讨。

二、高层建筑设计常见问题

高层建筑设计中常出现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能力差的问题,建筑的护结构包括屋面、外墙、外窗以及地面等部位。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由于其竖向表面面积远大于横向屋面面积,因此,建筑屋顶、建筑外墙及建筑外窗的保温隔热能力成为了衡量其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影响建筑外墙节能的主要因素是墙体材料,以及影响墙体材料节能效果的墙体外饰面,东、西外墙遮阳,墙体构造形式等。

在研究中发现,高层建筑外墙应设置保温层,采用双层玻璃。由于西安高新区清扬国际大厦,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未设置保温层,使得该办公建筑供暖空调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高达60.27%。另外,当建筑外墙采用玻璃幕墙配合外挂铝塑板的构造做法时,虽然设置了聚苯板外保温但其供暖空调能耗普遍较高,如旺座现代城B座和D座,供暖空调能耗高达54.62%~56.08%。在窗户类型的选择上,分析可知,供暖空调能耗较高的都采用了单层单玻窗,能耗高达56.8%~60.27%。除此之外,还发现几乎没有高层建筑采取遮阳手段来降低供暖空调能耗,尤其是西向遮阳的问题,值得引起专业人员的重视。

三、设计对策

1、通风设计

关于自然通风的引入,一方面可以对建筑的空间形式进行组织,尽可能形成穿堂风,这一点在条形高层建筑中比较容易实现。对于点式高层,应尽可能组织两垂直墙面窗户之间的通风。自然通风的组织需要更大的窗墙面积比并形成风的通路。另外,还可以结合双层玻璃来实现降温。在国外,建筑利用通风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很多建筑在设计阶段均考虑了通风的构造体系,例如津巴布韦的Eastgate大楼、英国中部北安普敦近郊的巴克莱卡公司总部大楼等都采用了这种通风构造形式(见图1)。

2、护结构设计

(1)护结构材料。针对目前高层建筑护结构材料以实体围护结构和透明围护结构为主的现状,且基于高层建筑护结构并非承重结构,材料选取较为灵活的特点,对于实体围护结构,应尽量选用导热系数小的多孔/空心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配合外墙外保温和合理的窗墙面积比,控制由护结构保温隔热带来的能耗损失。对于处于寒冷地区与夏热冬冷地区交界的城市,应尽量减少玻璃幕墙的使用。

当实体围护结构达到保温隔热要求后,透明围护结构应遵循以下措施:尽量减少使用玻璃幕墙;控制合理的窗墙面积比,控制可开启面积以组织通风;选用节能的玻璃和窗框材料,注意控制密封性能。

(2)墙体外饰面。建筑外墙饰面是围护结构抵御外界气候影响的第一道防线,其材料的热工性能将直接影响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建筑墙体外饰面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主要通过围护结构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数表现出来:一是在房间制冷状态下,对房间能耗的影响;二是对墙体传热系数的直接影响;三是房间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对墙体内表面最高温度的影响。《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建筑外墙采用“浅色外饰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0.6)”节能措施时,计算外墙的总热阻时可附加“隔热措施的当量附加热阻0.2”,当外墙的传热系数由于其构成而不能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时,采用“浅色外饰面”的节能措施则可使每种材料包括200mm厚钢筋混凝土的传热系数值均可满足“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传热性能的规定要求。建筑的外墙饰面目前有瓷砖、涂料、石材以及金属幕墙材料等等,最典型的2类外墙饰面是瓷砖及涂料。节能设计中采用浅色外饰面或部分采用浅色外饰面显然是有利的。

(3)墙体外遮阳。除护结构材料的选择外,还可增加建筑遮阳,以减少供暖空调能耗。建筑遮阳包括水平遮阳、垂直遮阳、综合遮阳等方式,可结合立面设计意图进行设计,尤其应注意西向遮阳对节约建筑能耗的作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建筑的“东、西外墙采用花格构件或爬藤植物遮阳(透射比<0.5)”的节能措施时,计算外墙的总热阻时可附加“隔热措施的当量附加热阻0.3”,节能设计中应考虑“东、西外墙遮阳”,在夏天东、西晒非常严重的地区,东、西外墙遮阳措施有待加强。这方面可以借鉴热带地区城市,如马来西亚和香港等的设计经验。在这些城市,高层建筑遮阳措施的使用在带来较好遮阳效果的同时,也丰富了建筑立面,增加了城市景观。

(4)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在系统的能源使用方面,应尽量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垃圾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地热利用和沼气发电等,来减少对煤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和电、蒸汽、热水等二次能源的依赖。例如,使用分体空调的建筑建议增设地源热泵,这样可大大降低空调系统能耗;使用螺杆式水冷机组的建筑建议增加蓄冷装置,冷却塔的废热应予以回收利用;热泵作为一种新型节能技术,也应该在办公建筑中考虑采用;关于太阳能的利用,可以在冬季利用太阳能供暖、夏季采用太阳能制冷系统,全年中都可以使用太阳能光电系统和热水系统。

在信息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高层建筑因节约城市用地、信息处理量大、容纳人数众多而应运而生,但能源消耗巨大。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推行的今天,高层建筑生态化发展的重点是节能问题,可在设计阶段注意组织利于自然采光的平面形式,亦可采取节能灯具节约电能;通过改变空间形式、建筑角度等组织自然通风或改变围护结构构造等蓄存冷量;提高护结构保温隔热能力以减少供暖空调能耗;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给设备系统等。以上改进措施,如:组织自然通风、改善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应在节能设计中综合运用,以有利于高层建筑生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设计标准范文4

【关键词】超高层 控制 方案 工程造价

一、房屋工程造价对建筑建设的作用

有利于资金的合理分配。工程价格的构成具有一般商品价格的共性,即由工程成本及费用、利润和税金组成,但是与一般商品价格的形成有很大区别,主要的特点是动态性,任何一项工程从策划―前期研究―决策―设计―施工―竣工交付使用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影响工程造价因素很多,在决策阶段确定工程投资的规模后,工程价格随着工程的实施不断变化,直至竣工验收工程决算后才能最终确定工程价格。

强化资金控制。通过造价我们首先可以对信息来源进行优化和分析。对信息来源的准确分析是工程前期资金控制的前提。就拿投标来说,企业应组建投标组进行合理的分析筛选,而不是盲目的投入人力,财力去奔波。其次,在对房屋造价进行大概估算后,我们对各个项目投入资金比例的状况会有所了解,通过了解我们可以在房屋工程关键的部分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管理和控制,以避免管理过程中无重点的情况。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强化对资金的控制,最终使投资效果更好。

二、超高层建筑设计及施工对房屋造价的影响

根据材料分析,房屋工程设计的费用虽然仅占了全部工程费用的不到1%,但是在整个房屋建造的过程中,设计阶段对整个投资阶段的影响是最明显的,设计将会对房屋的结构、用料、造型产生决定性作用。只有采取稳定的设计标准和稳定的设计功能,才可以保障房屋工程的顺利进行。虽然超高层建筑有利于节省地面空间,将上部空间合理地进行利用,但是随着建筑的高度增加,房屋的造价将会因为很多因素产生波动。例如,超高层房屋的供水系统,以及承重骨架等的造价将会在房屋达到一定高度后迅增。另外,由于施工工程程造价管理是一种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督,所以,一般情况下,超高层的施工管理及各项施工人工、机械费用都会比高层建筑高很多。以下将分类分析各个因素对超高层房屋造价的影响。

(1)超高层建筑设计与造价控制的关系。控制工程造价和质量必须从龙开始。一个好的设计方案不但可以节省工程投资.也为确保工程质量创造了先期的条件。前期的设计对后期工程的建设以及施工管理以及施工工艺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此同时一个高素质的设计队伍和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对降低投资和控制工程造价,以及确保工程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先决条件和实现优良工程质量的可能性。高水准的设计,可以节约投资;低素质的设计,盲目追求安全系数,设计过于保守,肥梁、胖柱、密钢筋等。设计中的错、漏、补、超标准设计等只能是加大投资,浪费人力、财力、物力。设计质量的高低、设备的选型、材料的选用、设计标准的选择将直接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因此.水电工程要开展设计革命,耍强化设计管理。提高设计水平、优化设计方案。以达到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超高层建筑的主要受力特点。影响结构布置和机构尺寸的主要因素是水平力的作用――地震作用和风作用。地震作用主要是由结构自重产生的惯性力。主要影响因素为:结构自重、结构刚度以及机构的阻尼比。在高烈度地震区,地震起主导作用。对结构的要求是在具备一定刚度的同时应尽量减小结构自重。在沿海地区如深圳、厦门等,由于风荷载较大,对超高层其重要作用是风荷载。虽然飓风多年难遇,但是其对结构变形的影响以及结构舒适度的影响都是极高的。因此,超高层建筑队结构的刚度要求很高。

三、攻克难点控制造价

要想控制超高层房屋的造价,除了要从设计和管理入手,还要攻克许多实体施工中存在的难点。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超高层建筑具有其独特的施工工艺。只有精化施工步骤以及选择环保适用的材料,提升施工科技技术水平,才能真正在实体建设中控制超高层房屋的造价。以下将分析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几个难点及其造价控制:

(一)难点1――结构系统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型柱的使用,办公场所及会所等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二)难点2――垂直交通设计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只有在满足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通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的情况下,才能有效控制造价。为此,设计及施工管理人员往往需通过多方案论证比较,找寻最优化方案。高层建筑与其它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核心筒的施工是超高层建筑的核心,也是整个超高层建筑造价控制的重心。

(三)难点3――消防

消防难点:超高层建筑由于其特殊的构造和功能要求,致使其内部火灾荷载大,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救援难度大,形成重大火灾的隐患大。消防设计要点:防火―控火―耐火。另外在消防系统的设计上,我们一方面要考虑符合国家对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规范要求,另一方面要采用合理的方案,拒绝浪费多余资源

四、结语

房屋工程造价与房屋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这其中,我们不仅需要很多相关的工程知识,善于借用他人设计技巧,还要自我改善施工工艺。造价的控制依赖于的经济分析、财务分析、管理知识等,这是一项对综合知识要求很高的一项技能。在实际的运用中,高层建筑的设计风格、楼层数、技术应用等影响着工程造价,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工程造价,又要做好建筑的设计。总而言之,我们只有将工程造价的经济分析和建筑的实际施工相结合,秉着踏实但不乏创新的精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具体合理方案,这样房屋设计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设计标准范文5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物;设计;绿色策略

目前,绿色环保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建筑设计行业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的新时期,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城市面积扩大设计了,更多的是对城市立体空间进行研究,以此来增加城市容积率,由此引发了城市超高层建筑物建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超高层建筑物绿色设计分析,指出了绿色策略在超高层建筑设计工作中的必要性,并探讨相关设计要点。

1 超高层建筑设计概述

21世纪,人类面临资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超高层建筑物在这两大挑战中占据关键地位,这也使得超高层建筑物绿色环保设计成为建筑设计工作的必然趋势。基于这种社会发展背景,我们有必要对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策略进行分析。

1.1 超高层建筑绿色设计趋势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曾经做出了许多改造自然的活动,其中大部分社会活动都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一直到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保护环境也成为当今社会持续发展的指导性原则。绿色作为环保的代言词,它在各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筑领域当然也不例外,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发展理念和方向早已不再陌生,成为当今建筑设计发展的关键方向。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超高层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和建筑物数量的增多,实施绿色环保设计势在必行,也是建筑设计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在这个时候,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做到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加强生态环境设计,大力开发新能源、提高节能效益和水资源利用率。

1.2 超高层建筑设计绿色策略应用的必要性

近年来,节能、环保和低碳理念已成为当今市场发展的必然,也是市场需求推动下产生的一种特殊趋势。高层建筑作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建设超高层建筑与普通高层建筑相比节能效果显著、室内环境质量保障程度高、低碳效果突出等特征。由此可见,绿色超高层建筑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运营方面都有着显著效果,因此可以在发展中真正的达到绿色、生态、环保的发展要求。

2 超高层建筑设计绿色策略应用要点

就国外超高层建筑绿色环保设计分析,其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这种绿色建筑主要应用在个人房屋设计中,政府和企业很少采用。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绿色建筑逐渐发展为备受政府重视、关注的施工策略,并逐渐上升到国际层次。超高层建筑物作为特殊建筑结构形式,它的整体高度非常大,就我国的超高层建筑结构而言,大多建筑物的高度都超过了两百米以上。这过大的高度使得建筑结构中需要注重建筑物层次感的设计标准,同时对其进行绿色设计中具有一定区别,这里我们可以从空间、顶部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

2.1 空间组织设计

通常情况下,超高层建筑在现代化大都市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代表着整个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规模。因此在空间组织以及其外观造型设计都需要高度重视,从内容、特征等不同方面重视起内容。为了更好的达到绿色、节能、环保的建筑节能要求,在超高层建筑外墙设计中尽可能的避免选择玻璃幕墙,这主要是因为玻璃幕墙的采用大大提高城市光污染程度,同时该幕墙容易受到风力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其他质量问题。在超高层建筑施工建设中,裙房设计相当关键,虽然这类房屋对城市市容影响较小,但是它对街道的尺寸、人情化空间的创造意义非凡。一般来说,裙房外表通常都用来置放广告牌等色彩鲜艳的标志,这给裙楼立面设计提出了新要求。

2.2 顶部设计

超高层建筑结构由于本身高度高的特征,因此其顶部设计可谓是构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超高层建筑物设计中高度重视顶部设计,设计出能彰显建筑风格、城市品位的产品。对于超高层建筑结构顶部设计而言,独特的设计风格对整个建筑物形象来说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并且使得建筑物在形形的建筑群中更好的区别于其他建筑物。如要使超高层建筑的顶部在白天透射出天空的湛蓝,晚上成为灯塔,其顶部与主体立面形成退台,这就需要通过增加高度来进行视觉修正。运用“隐蔽”的手法:采用高高的女儿墙,精巧的屋顶,半透明的建筑材料将顶部的功能用房隐藏起来。顶部条纹在材料、色彩上和中段相呼应。主楼的平面呈切边三角形,为不等边六角形,顶部则收缩为三角形,就象一颗璀灿的钻石镶嵌于屋顶,装点着城市的天空。若在顶部不仅设置设备用房,而且再设置一个空中会所,集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即解决了隔热、遮阳、改善室内微气候以及节约资源等功能,又使人能感到前所未有的大气之感,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望尽全市风景。

2.3 结构体系

超高层建筑的应用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超高层建筑的楼层数量比普通建筑多得多,这样一来,超高层建筑在运行时消耗的各类能源总量也会随之增多,不利于生态环保;二,超高层建筑的室内环境相对较差,比如在建筑幕墙方面,现阶段几乎所有的超高层建筑都采用玻璃幕墙作建筑幕墙,这很容易造成光污染,降低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三,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难度更大,设计不当会造成建筑抗震性能降低,一旦发生地震,建筑内部人员的逃生几率会大大减小。

超高层建筑高耸挺拔,但对结构设计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地震作用是决定选择其结构体系的关键。显著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超高层建筑将工作和生活设施适当集中,一般性工作和生活问题在建筑内部即可解决,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根据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和不规则性,确定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合理性能目标,采用弹性、弹塑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对结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加强措施。人为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顺序和程度,达到合理的结构抗震设计。

2.4 建筑节能多元化

超高层建筑的能耗为一般建筑的数倍,这是个综合性的课题。包括: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选择低能耗的设备,智能化的管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管理资源,使建筑和设备方面的寿命成本最小,减少污染并达到可持续发展。从建筑设计角度讲,群体布局、单体设计、构造处理都是节能的关键。

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超高层建筑必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城市建筑发展方向,为了减少建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绿色城市建设的发展,在进行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必须要引入一定的绿色策略,通过对空间组织以及结构体系等方面实施环保节能的技术措施,加强建筑的节能多元化发展。使超高层建筑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节能、环保、绿色品质、景观特色以及实用价值的现代化城市建筑。

参考文献

[1]王尚平.超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性与防火疏散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

[2]王志强,李丽.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2).

高层建筑设计标准范文6

关键字:高层建筑 应急照明 设计

引言

在高层建筑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作为建筑内发生火灾时给现场人员提供疏散照明和指示的重要消防设施, 已经被广泛安装使用在各类建筑中,成为建筑消防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高层建筑中得应急照明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国内发生的几起大火,造成死亡人数较多,几乎都涉及到了消防应急照明,如洛阳的东部商厦、吉林的中百商场、上海高层住宅的大火等,在高层建筑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在发生火灾的时候都没有起作用,使高层的人员无法以最快的速度逃离。虽然人们普遍增强了高层消防意识,同时消防应急照明也得到了较快得发展。但是当前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对高层住宅建筑公共部分应急照明的设计,尤其是走廊、公共走道、楼梯间应急照明的设计仍旧存在混乱现象,同时设计方案也是五花八门,究竟哪种方案更为合理? 笔者对此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高层建筑应急照明的设置依据

(一)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第2.0.18 条,正常照明的电源失效后启用的照明。应急照明包括以下三种照明: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备用照明。

(二)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 版)第9.2.1 条,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楼梯间以及合用前室等应设置应急照明;

(三)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 版)第9.1.1 条,应急照明等的用电,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规定进行设计,一级负荷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二级负荷由两回路线路供电。一类高层建筑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 二类高层建筑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四)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第6.3.1.8条,消防控制室确认火灾后,必须能够及时的切断有关部位的相关非消防电源,并及时操作接通警报装置以及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2]

二、应急照明电源的类型

一类高层建筑的应急照明用电是一级负荷。因此一类高层建筑的应急照明必须是两个电源供电,这样如出现一个电源故障的时侯,另一个电源便不会在同时受到不必要的损坏。因此应急照明在正常的电源停止供电后,应及时的转换到应急电源进行供电。应急电源供电的转换时间不能够大于5s,同时有规定金融商业等交易场所内的应急电源的供电转换时间更是不能够大于1.5s。所以消防的应急照明电源根据其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专用馈电线路:即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

(二)柴油发电机组:即独立于正常电源的。

(三)蓄电池组,又可以根据不同的设置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自带电源型的应急灯,即应急灯内自带蓄电池;

②蓄电池组集中设置;

③蓄电池组分区集中设置。

(四)发电机组与蓄电池组相结合。由于发电机的投入时间在15s以上,不能满足应急电源的转换时间要求,因此将其与蓄电池(组)相结合,既可满足转换时间的要求,又可减少蓄电池的供电时间,在建筑中被广泛使用。

三、备用电源的设置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大多是以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进行使用,因此笔者设计高层建筑应急照明时要求机组必须要配套提供应急备用电源的自动切换装置,以保证备用电源在在市电断后的15s内迅速的启动并同步进行供电,同时还需要具有三次启动功能,备用电源的踪迹时间不能大于30s,在市电进行恢复后,需要适当的延时后再自动停机。但目前大多数的高层建筑工程在实际的运行中,为了确保高层见者的供电安全,大多将发电机的起动设定为手动位置;个别工程即便设定在自动位置,如不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的话,也不能确保发电机自动起动成功。选用柴油发电机组时一般选用风冷方式机组。需与土建及暖通专业配合解决进出风及排烟通道。在进出风通道难于解决时,可将排风机、散热管与机组主体分开,单独安装在室外,用水管将散热管与主机相连,但对于北方工程而言,并不适用。选型时注意应选择排烟少、耗油量小、需要通风量小的产品。

高层建筑中楼梯间内的应急照明,建议应急电源使用专用的回路,并采用树干式供电。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一般来讲位置最好是居于建筑物的中间位置,方便并利于配电。同时要注意的是备用照明及疏散照明,不应该使用一样的分支回路供电,同时要严格要求严禁在应急照明的电源输出回路中进行连接插座。

四、高层住宅公共照明设计方案

现笔者根据以上所述设计依据以及高层建筑应急电源类型、备用电源设置,同时《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第10.8.1 条“住宅的公共走道、走廊、楼梯间应设人工照明,除高层住宅的电梯厅和火灾应急照明外,均应安装节能型自熄开关或带指示灯的双控延时开关” 。现阶段的高层建筑公共应急照明的设计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以下三种方案中使用的应急照明灯全部采用进而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灯具进行设计)。

(一)高层住宅公共照明设计的三种方案

方案一:

走廊、公共走道、楼梯间的正常照明与应急照明需要分别各自使用一套灯具,灯具为普通的稀土三基色节能灯,在平时正常的情况下灯具均处于外电供电同时给应急灯具处于自带蓄电池的充电状态,同时电源由总低压配电室使用专用的回路从就近的双电源切换箱进行引入,因此,使灯具的启、灭只通过一组双控开关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就地控制以及远距离在消控室内进行控制,如出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通过消控室迅速启用应急照明。

方案二:

走廊、公共走道、楼梯间的正常照明与应急照明需要分别各自使用一套灯具,应急电源的灯具为普通的稀土三基色节能灯,电源由总低压配电室的专用回路至就近的双电源切换箱分回路供电。应急灯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外电供电并给自带蓄电池充电状态,正常照明灯具的启、灭使用节能型得自熄开关或者是带专用指示灯类型的双控延时开关;应急照明灯具的启、灭则是使用单联开关在远距离如消控室进行专门的控制,如出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通过消控室迅速启用应急照明。

方案三:

走廊、公共走道、楼梯间的正常照明与应急照明需要分别各自使用一套灯具,灯具为普通的稀土三基色节能灯,电源通过就近的普通配电箱进行线路的引入,而应急灯具在日常的正常情况下将应急灯具处于外电供电的同时将自带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在日常正常的照明时应急灯具启、灭全部使用节能型的自熄开关或者是带专用指示灯类型的双控延时开关;如出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需要迅速的切除外电,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而应急照明的灯具由本身自带的蓄电池供电进行相应的工作。

(二)三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方案一:节省灯具,但在正常情况下使用时不节电,尤其是在楼梯间,容易出现长明灯现象,这就要求有较好的物业管理。方案二:应急照明灯具仅为火灾时准备,一次性投入的经济性差,正常情况下使用时节约用电。方案三:节省灯具,正常情况下使用时节约用电,对蓄电池的可靠性要求较高,要定期检查;不能实现由消控室直接启动应急照明。

五、结论与建议

方案一、方案二更适合于集中电源型消防应急灯具,其主要由集中应急电源和消防应急灯具组成,且不自带蓄电池,根据国家标准《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2000),对集中电源型消防应急灯具性能有明确要求,其主要有:

(一)必须具有试验按钮以及试验开关;

(二)必须具有工作状态专用指示灯;

(三)用荧光灯作为光源时不能同时将启辉器接进应急回路;

(四)灯泡以及灯管在出现异常情况时灯泡以及灯管的内部元件的表面温度最高不允许超过90℃;

(五)灯具外壳必须要选用不燃或者是难燃材料进行制造,同时应急照明灯具内部的连线最好可以使用耐温不小于105℃的专用导线,以防自身出现起火情况。

在实际的高层建筑工程中,应急照明灯多数是使用自带蓄电池应急灯具,因此方案一与方案二就有设计过为繁复的情况出现,直接造成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同时自带蓄电池应急灯具,不仅具有外部的交流供电线路外,还具有专用的内部独立备用应急电源,因此完全可以达到一级负荷所要求的供电线路要求,正常情况下外部交流线路供电并给自带蓄电池充电,火灾时使外电,转为自带的蓄电池供电,连续供电时间保持不小于30 分钟,已能充分满足安全疏散需求。因此方案三既满足高层建筑对于应急照明要求的同时又节能,因此建议在高层住宅建筑走廊、公共走道、楼梯间的应急照明采用方案三的设计为好。

参考文献:

[1]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