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

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范文1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影响这些风险的因素众多,来自不同层次。而金融投资风险控制和管理是企业金融风险的重要环节,需要深入研究金融投资风险的成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

企业金融投资风险

企业金融投资风险主要包括证券投资风险、基金投资风险和衍生金融资产投资风险等。下面对各种金融投资风险进行详细阐述:第一,证券投资风险。任何投资行为都存在风险,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如果企业出现盲目投资或者制定错误的决策,会降低回报率,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当企业出现证券投资风险时,会加大企业金融决策者的心理压力,从而容易制定错误的决策。另外,当证券价格不断下降,造成企业收入减少,有时企业会出现亏损现象。如果证券价格上下波动,则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如,当证券价格上浮时,企业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不会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企业投资比较随意、盲目,所以,在证券投资过程中,不能采取这种投资方式。

第二,基金投资风险。基金投资方式是我国企业比较青睐的一种投资方式,在基金投资过程中,小额资金先集中在专家手中,专家再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投资。全部基金投资是由多个投资人共同出资完成的,安全级别较高,但是还是存在一定风险。比如,企业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大量资金,为基金投资设置了一些安全问题,但是没有配置专业水平较高的投资专家。有的企业进行基金投资的目的是储备资产,在购买基金过程中,忽视基金类别,过分关注收益高的基金,但投资风险较高,这种投资方式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投资风险。

第三,衍生金融资产投资风险。衍生金融资产投资风险是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对传统金融投资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基金投资和证券投资方式相比,衍生金融资产投资的风险性更高。这种投资方式需要控制企业大量现金,影响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周转。如果企业采取衍生金融资产投资方式,会引起资产的波动,增加企业财务管理难度。比如,期权债券投资,如果操作正确,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如果操作错误,则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如果选择这种投资方式,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规则交易风险、价格风险以及被控制风险等。企业如果想选择这种投资方式,应该采取谨慎态度。

金融投资风险成因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利率变动。投资利率直接影响着金融投资收益,下调利率能增加金融投资资产收益,上调能减少金融投资资产收益。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该合理调整投资货币和资产间的关系,关注利率差变化情况,做好应对利率变动准备。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汇率变动。国家汇率的变动可能会增加金融投资风险。有的国家汇率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有的国外投资者面临着更大投资风险,即汇率风险。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面临的市场变动。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该考虑投资商品可能面对的风险,关注投资过程中市场变动情况。金融市场是金融投资商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金融市场变化,了解金融产品存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风险。金融市场风险的表现形式如下:对部分商品的投资和商品的投资者产生风险;对金融投资产生影响,有时甚至影响世界金融市场。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和管理市场风险。

金融投资风险控制和管理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必须合理控制和管理投资风险。虽然不可能消除金融投资风险,但是合理控制和管理投资风险,当风险发生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法,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为了加强对投资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合理评估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是金融投资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制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投资者至关重要。通过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报告,投资者可以了解不利于金融投资的一些因素,并事先做好准备,从而有效地降低金融投资风险,增加投资者在金融投资过程中的决策依据。风险是不断变化的,风险评估应该根据风险具体情况及时更新,从而不断降低投资风险对金融产品的不利影响。

如果企业在规划投资方案、制定风险反应机制时,完全按照金融投资风险进行操作,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投资者还需要考虑市场情况。深入了解要投资的金融产品的相关信息,制定科学有效的金融投资组合,将投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为了提高获利可能性,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时,根据制定的风险收益组合,对所要投资的金融商品进行合理评估,并检验所制定的风险收益投资组合是否科学,从而为后续的投资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在投资过程中,如果遇到投资风险,投资者能够马上做出反应,并制定有效的的应对措施,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增加投资者的投资经验。

控制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分类。金融市场在种类和性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每个商品面临的风险也不同。金融风险种类多样,即使面对同一风险,不同商品所做出的反应也不同。因此,要想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与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需要对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类。合理预测金融投资过程中商品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根据金融投资风险类别,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即对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金融风险进行分类控制。实际上,由于金融市场复杂多变,且投资者投资态度不谨慎,许多投资者在投资之前,没有对深入分析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就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单一金融商品中。这种错误行为,不仅增加了投资者投资商品的投资风险,也增加了投资者的受损概率。选择多样化的金融商品,形成合理的投资组合,再进行投资。另外,需要考虑投资过程中汇率和利率的变化,科学预测和评估投资组合中各种金融商品可能面临的风险,对金融商品进行合理预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规划和策略,这样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获得预期的投资效益。

建设投资管理人员队伍。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投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在金融投资过程中,需要培养和储备高素质投资研究人才。只有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职工,才能胜任企业的金融投资研究工作。同时,企业还需要培养大量投资管理人员,提高职工薪酬和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另外,企业需要对投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帮助企业领导者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范文2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企业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一、财务风险特性。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存在,而风险与利益并存,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管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和手段,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风险测评方法,只能降低财务风险而不能彻底消除。

(二)风险的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风险及其损失的可控性。尽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灭它,但是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和发生风险形成的损失并非不能控制。只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监控预警,防范措施得当,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即使发生风险也可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四)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企业每一项经营活动,预计带来收益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而且预计收益越高伴随的风险越大,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这种特性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并且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支付,具有抵税功能。因此,由于市场不完善的特性在特定时期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可以全面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则必然会使企业承担的利息支出过大,进而出现财务危机;如果走另一极端,一味的零负债经营,理论上是低风险,实际上比非如此,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周期性,意味着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的经营低谷期,仅靠自身没有银行的帮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比如史玉柱投资建设巨人科技大厦,投资规模巨大,超出巨人集团的能力,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结果大厦未按期完工,购房人追讨楼花款成了导致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实质上是巨人集团的筹资决策失误。

(二)投资风险。投Y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的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若项目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小。反之,投资风险较大。企业的投资风险可以根据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和期望值标准差来衡量。

(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其中,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给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给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预付款方式采购形成的货款支付而货物不能按时得到供给的风险;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治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存在不确定性。

(四)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企业的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收益分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状态和资产负债率。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新生的采购销模式,企业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结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和新业务模式而产生财务风险。外部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就无所适从。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把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多元投资,分散风险。企业实行多元化投资能够有效的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多元化的投资方法具体包括分配法和转移法。分配法指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和其他企业一同融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企业投资风险,避免企业因单独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有不确定性,企业可采用多种经营的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企业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也可以避免因企业经营单一而产生无法实现的预期收益风险。转移法是指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指企业可以将财产损失的风险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的方式,将投资风险一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

(三)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减少风险。企业应视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和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达到资本结构合理化。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即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四)合理决策,减少风险。企业在选择财务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同时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使企业能够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而债权性投资的风险低于股权性投资的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当然,回避风险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下转269页)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企业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一、财务风险特性。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存在,而风险与利益并存,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管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和手段,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风险测评方法,只能降低财务风险而不能彻底消除。

(二)风险的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风险及其损失的可控性。尽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灭它,但是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和发生风险形成的损失并非不能控制。只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监控预警,防范措施得当,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即使发生风险也可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四)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企业每一项经营活动,预计带来收益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而且预计收益越高伴随的风险越大,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这种特性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并且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支付,具有抵税功能。因此,由于市场不完善的特性在特定时期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可以全面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则必然会使企业承担的利息支出过大,进而出现财务危机;如果走另一极端,一味的零负债经营,理论上是低风险,实际上比非如此,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周期性,意味着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的经营低谷期,仅靠自身没有银行的帮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比如史玉柱投资建设巨人科技大厦,投资规模巨大,超出巨人集团的能力,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结果大厦未按期完工,购房人追讨楼花款成了导致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实质上是巨人集团的筹资决策失误。

(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的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若项目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小。反之,投资风险较大。企业的投资风险可以根据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和期望值标准差来衡量。

(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其中,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给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给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预付款方式采购形成的货款支付而货物不能按时得到供给的风险;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治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存在不确定性。

(四)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企业的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收益分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状态和资产负债率。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新生的采购销模式,企业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结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和新业务模式而产生财务风险。外部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就无所适从。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把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多元投资,分散风险。企业实行多元化投资能够有效的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多元化的投资方法具体包括分配法和转移法。分配法指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和其他企业一同融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企业投资风险,避免企业因单独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有不确定性,企业可采用多种经营的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企业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也可以避免因企业经营单一而产生无法现的预期收益风险。转移法是指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指企业可以将财产损失的风险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的方式,将投资风险一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

(三)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减少风险。企业应视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和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达到资本结构合理化。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即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四)合理决策,减少风险。企业在选择财务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同时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使企业能够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而债权性投资的风险低于股权性投资的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当然,回避风险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下转269页)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企业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一、财务风险特性。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存在,而风险与利益并存,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管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和手段,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风险测评方法,只能降低财务风险而不能彻底消除。

(二)风险的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风险及其损失的可控性。尽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灭它,但是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和发生风险形成的损失并非不能控制。只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监控预警,防范措施得当,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即使发生风险也可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四)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企业每一项经营活动,预计带来收益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而且预计收益越高伴随的风险越大,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这种特性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并且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支付,具有抵税功能。因此,由于市场不完善的特性在特定时期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可以全面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则必然会使企业承担的利息支出过大,进而出现财务危机;如果走另一极端,一味的零负债经营,理论上是低风险,实际上比非如此,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周期性,意味着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的经营低谷期,仅靠自身没有银行的帮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比如史玉柱投资建设巨人科技大厦,投资规模巨大,超出巨人集团的能力,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结果大厦未按期完工,购房人追讨楼花款成了导致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实质上是巨人集团的筹资决策失误。

(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的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若项目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小。反之,投资风险较大。企业的投资风险可以根据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和期望值标准差来衡量。

(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其中,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给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给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预付款方式采购形成的货款支付而货物不能按时得到供给的风险;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治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存在不确定性。

(四)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企业的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收益分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状态和资产负债率。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新生的采购销模式,企业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结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和新业务模式而产生财务风险。外部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就无所适从。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把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多元投资,分散风险。企业实行多元化投资能够有效的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多元化的投资方法具体包括分配法和转移法。分配法指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和其他企业一同融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企业投资风险,避免企业因单独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有不确定性,企业可采用多种经营的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企业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也可以避免因企业经营单一而产生无法实现的预期收益风险。转移法是指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指企业可以将财产损失的风险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的方式,将投资风险一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

(三)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减少风险。企业应视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和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达到资本结构合理化。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即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四)合理决策,减少风险。企业在选择财务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同时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使企业能够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企I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而债权性投资的风险低于股权性投资的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当然,回避风险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下转269页)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企业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一、财务风险特性。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存在,而风险与利益并存,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管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和手段,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风险测评方法,只能降低财务风险而不能彻底消除。

(二)风险的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风险及其损失的可控性。尽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灭它,但是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和发生风险形成的损失并非不能控制。只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监控预警,防范措施得当,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即使发生风险也可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四)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企业每一项经营活动,预计带来收益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而且预计收益越高伴随的风险越大,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这种特性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并且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支付,具有抵税功能。因此,由于市场不完善的特性在特定时期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可以全面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则必然会使企业承担的利息支出过大,进而出现财务危机;如果走另一极端,一味的零负债经营,理论上是低风险,实际上比非如此,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周期性,意味着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的经营低谷期,仅靠自身没有银行的帮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比如史玉柱投资建设巨人科技大厦,投资规模巨大,超出巨人集团的能力,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结果大厦未按期完工,购房人追讨楼花款成了导致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实质上是巨人集团的筹资决策失误。

(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的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若项目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小。反之,投资风险较大。企业的投资风险可以根据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和期望值标准差来衡量。

(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其中,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给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给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预付款方式采购形成的货款支付而货物不能按时得到供给的风险;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治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存在不确定性。

(四)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企业的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收益分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状态和资产负债率。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新生的采购销模式,企业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结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和新业务模式而产生财务风险。外部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就无所适从。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把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多元投资,分散风险。企业实行多元化投资能够有效的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多元化的投资方法具体包括分配法和转移法。分配法指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和其他企业一同融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企业投资风险,避免企业因单独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有不确定性,企业可采用多种经营的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企业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也可以避免因企业经营单一而产生无法实现的预期收益风险。转移法是指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指企业可以将财产损失的风险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的方式,将投资风险一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

(三)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减少风险。企业应视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和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达到资本结构合理化。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即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四)合理决策,减少风险。企业在选择财务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同时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使企业能够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而债权性投资的风险低于股权性投资的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当然,回避风险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下转269页)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企业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一、财务风险特性。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存在,而风险与利益并存,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管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和手段,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风险测评方法,只能降低财务风险而不能彻底消除。

(二)风险的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风险及其损失的可控性。尽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灭它,但是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和发生风险形成的损失并非不能控制。只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监控预警,防范措施得当,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即使发生风险也可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四)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企业每一项经营活动,预计带来收益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而且预计收益越高伴随的风险越大,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这种特性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并且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支付,具有抵税功能。因此,由于市场不完善的特性在特定时期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可以全面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则必然会使企业承担的利息支出过大,进而出现财务危机;如果走另一极端,一味的零负债经营,理论上是低风险,实际上比非如此,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周期性,意味着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的经营低谷期,仅靠自身没有银行的帮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比如史玉柱投资建设巨人科技大厦,投资规模巨大,超出巨人集团的能力,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结果大厦未按期完工,购房人追讨楼花款成了导致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实质上是巨人集团的筹资决策失误。

(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的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若项目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小。反之,投资风险较大。企业的投资风险可以根据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和期望值标准差来衡量。

(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其中,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给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给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预付款方式采购形成的货款支付而货物不能按时得到供给的风险;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治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存在不确定性。

(四)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企业的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收益分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状态和资产负债率。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新生的采购销模式,企业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结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和新业务模式而产生财务风险。外部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就无所适从。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把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多元投资,分散风险。企业实行多元化投资能够有效的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多元化的投资方法具体包括分配法和转移法。分配法指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和其他企业一同融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企业投资风险,避免企业因单独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有不确定性,企业可采用多种经营的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企业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也可以避免因企业经营单一而产生无法实现的预期收益风险。转移法是指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指企业可以将财产损失的风险通^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的方式,将投资风险一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

(三)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减少风险。企业应视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和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达到资本结构合理化。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即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四)合理决策,减少风险。企业在选择财务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同时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使企业能够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而债权性投资的风险低于股权性投资的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当然,回避风险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下转269页)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企业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一、财务风险特性。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存在,而风险与利益并存,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管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和手段,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风险测评方法,只能降低财务风险而不能彻底消除。

(二)风险的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风险及其损失的可控性。尽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灭它,但是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和发生风险形成的损失并非不能控制。只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监控预警,防范措施得当,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即使发生风险也可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四)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企业每一项经营活动,预计带来收益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而且预计收益越高伴随的风险越大,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这种特性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并且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支付,具有抵税功能。因此,由于市场不完善的特性在特定时期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可以全面降低企业的C合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则必然会使企业承担的利息支出过大,进而出现财务危机;如果走另一极端,一味的零负债经营,理论上是低风险,实际上比非如此,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周期性,意味着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的经营低谷期,仅靠自身没有银行的帮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比如史玉柱投资建设巨人科技大厦,投资规模巨大,超出巨人集团的能力,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结果大厦未按期完工,购房人追讨楼花款成了导致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实质上是巨人集团的筹资决策失误。

(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的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若项目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小。反之,投资风险较大。企业的投资风险可以根据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和期望值标准差来衡量。

(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其中,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给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给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预付款方式采购形成的货款支付而货物不能按时得到供给的风险;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治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存在不确定性。

(四)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企业的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收益分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状态和资产负债率。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新生的采购销模式,企业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结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和新业务模式而产生财务风险。外部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就无所适从。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把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多元投资,分散风险。企业实行多元化投资能够有效的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多元化的投资方法具体包括分配法和转移法。分配法指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和其他企业一同融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企业投资风险,避免企业因单独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有不确定性,企业可采用多种经营的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企业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也可以避免因企业经营单一而产生无法实现的预期收益风险。转移法是指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指企业可以将财产损失的风险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的方式,将投资风险一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

(三)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减少风险。企业应视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和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达到资本结构合理化。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即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四)合理决策,减少风险。企业在选择财务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同时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使企业能够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而债权性投资的风险低于股权性投资的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当然,回避风险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为达到影响甚至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可以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承担适当的投资风险是必要的。

(五)强化企业应收款的管理措施。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应收账款加速企业资金流出,它虽然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资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应在以下几方面强化:

1、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

2、建立销售责任制。

3、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

4、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

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范文3

(一)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的简介。1.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的定义。商业银行投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将资产让渡给其他经济主体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中,由于某种或多种因素发生变化,引起投入的本金和收益的结果出现变化的风险[1]。例如商业银行购买债券可能会有违约风险,投资贷款业务存在资金不能按期回流的风险。2.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的分类。立足于商业银行的角度考虑,它的投资活动主要包括贷款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贷款业务按照行业划分,分为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农业贷款、科技贷款和消费贷款等;证券投资业务的按对象划分,主要包括政府债券、地方债券、公司债券等。投资风险普遍存在于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在不同的投资阶段,投资风险影响因素不同,商业银行面临的投资风险的类型、风险的性质、风险可能导致的结果也会发生改变。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商业银行投资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

(二)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的概念。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了降低投资活动中风险发生的概率,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以求获得最大资金安全保障措施的总和。具体来讲,主要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风险的分析预测、评估考量等程序,找到投资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对风险进行防范,降低其可能带来的损失,从而保证投资资本的安全,实现最大收益的目标。

(三)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的流程。1.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的识别。风险识别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对投资项目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归类。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全面、准确、及时地将相关风险识别出来,商业银行才能根据风险的类型及其性质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保障投资活动的安全性。2.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的分析。一是收集数据资料,是投资风险分析的第一步。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与投资项目、风险因素相关的资料。要求资料直观、真实、准确,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统计性;二是风险度量,是投资风险分析的关键步骤,根据前期收集的数据资料,通过相关风险度量程序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考量,进而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作出定量、定性的描述;三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的最后一步,风险评价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投资活动的展开情况。在这一环节中,银行将上一程序的风险估算结果与自身的风险偏好以及预期收益进行匹配,从而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3.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的应对。在进行投资方案的风险评估后,就需要针对风险发生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的风险应对方式有以下四种:(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通过改变项目的部分计划,从而排除风险条件,使项目避免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这一方式主要针对投资项目中风险较大并可能带来严重损失的部分,例如商业银行面对一些高风险的债券投资项目,虽然可能会失去由此带来的高额收益,但从整体收益的安全性考量,适当消减是较为理性的选择。(2)风险接受。风险接受是指商业银行已经尽可能降低了投资项目的投资风险,但是对于一些难以消除或者不可能消除的风险因素只能选择被动接受,在商业银行的投资活动中,由于投资项目的复杂性,经常会出现人为力量难以消除的风险因素,此时商业银行就只能采取接受风险的办法。(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商业银行投资活动中常用的投资方式,是指将风险的后果连同相应的责任都转嫁给能够承受风险的第三方。例如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商业银行将部分投资业务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将会承担此项投资活动产生的收益、损失以及相应的责任,于是商业银行就将风险转嫁给了保险公司。这类方式主要适用于风险发生可能性较小,但是后果较为严重的投资项目。(4)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自身的风险偏好相适应。例如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方式达到降低风险目的,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检修、对职员进行培训,也是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4.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的监控。投资风险监控是指对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期评估监控,在这个程序中,要求商业银行的监控人员要做到全面、准确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所有风险,进行考察评估,一旦其风险的大小可能超过商业银行的预期,就需要立刻作出相应调整,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2]。

二、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制度执行力度差。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有效识别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失效是造成投资失效、案件损失的一个直接原因,而隐藏在内部控制失效背后的则是内部控制要素的缺失和内部管理机制的紊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对投资业务风险认识不足,内部控制薄弱,部门及岗位设置不合理,规章制度错略、模糊,相对业务发展滞后,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风险投资内部控制制度及操作规则,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

(二)投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资业务时过分重视对盈利能力的考量,而忽视对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要求,导致我国对于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的相关基础数据积累有限,银行无法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同时,由于大部分商业银行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针对投资业务的电子化建设缓慢,缺乏相应的业务处理和风险管理系统,很多投资项目由于信息失真,从而直接影响投资业务决策的科学性,也为投资风险管理方法的量化增添了困难。

三、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薄弱环节,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是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健全的风险信息管理系统是银行开展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只有经过科学的风险估算才能将风险的大小使用定量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加强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需要尽快建立高质量的、先进的数据库,同时加强相关数据的补充更新,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度量和评估提供理论和数据的支持。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过程中,规范风险管理信息时还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要把握有效性和充分性原则,有效性是指信息系统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实,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根据,充分性是指对全部的信息形成完善的系统,对所有信息进行全面性把握;二是要对信息系统的内容、格式进行统一规范,以实现风险管理的统一化、标准化。

(二)树立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这种内在的风险特性决定了银行在投资风险管理中必须体现在每一个员工的习惯行为中,所有涉及到投资业务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投资业务风险管控,绝不仅仅是投资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无论是董事会、高级管理层,还是业务部门,乃至营运部门,每个人在从事其工作时,都必须深刻认识潜在的风险因素,并主动地加以预防。而不少银行因投资风险控制不当而造成损失的案例中,原因大多不是因为它们缺乏风险控制的机制,而主要是由于员工投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所以,商业银行内部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文化至关重要。树立风险管理文化一是从提高员工法制观念入手,使员工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各项内控制度,使其风险控制观念成为自身的自觉行动,加强自我约束能力,养成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办事的习惯;二是加强员工对投资业务风险识别、计量、评估理论学习,培养员工对风险的敏感和了解,增强化解风险的能力,形成防范风险的安全屏障。

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景区旅游;投资风险;防范

一、旅游景区投资的理解

旅游景区投资的实质就是在旅游景区企业特定的发展规模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为了使旅游景区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政府部门或者旅游景区在企业的发展项目上适时的投入一部分资金以扩大发展需要。这样的资金投入是一个旅游景区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刺激旅游景区行业的一种常用手段。所以我们在研究旅游景区的发展与现实状况时很有必要去研究我国的旅游景区投资问题。

二、旅游景区投资问题现状

1.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度

虽然21世纪初就已经提出内部控制概念,但是我国企业管理尚且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更是无稽之谈。即使有些企业具有先见之明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也仅仅只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发挥内部控制的真正作用。同时,许多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一味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完全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内部控制制度难以真正贯彻落实到位,无法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2.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随着市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虽然我国现代旅游集团已经意识到增强风险意识的重要性,但是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同时,企业在进行风险控制管理方法时缺乏科学性,无法真正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不能有效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无法有效保证企业的财产安全。尤其是在对外投资方面,企业尚未建立衡量对外投资整个预期投资损失的风险评价模型及指标。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各种投资风险,显著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风险,严重削弱了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灵活应对能力。

3.企业的风险控制意识较为薄弱

我国现代旅游集团在经营过程中一味注重经济收益,严重忽略了对风险的合理控制。尤其是在投资方面,对投资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仍然停留在表面形式,尚未真正贯彻落实到位,大大增加了企业投资的风险,大大降低了对投资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效果。虽然企业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度,但是在该制度中尚未将风险控制真正具体落实到位,无法真正发挥风险控制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预防风险远远比治理风险来得更加重要。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投资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上存在较大的漏洞,对于风险管理仍然更加注重事后补救,大大降低了风险控制的质量,不利于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三、旅游景区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1.改革现有的投资体制

针对我国现代旅游集团的发展现状,要想切实做好投资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必须从根本上着手,不断加大加快体制改革的力度。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企业应该不断拓宽自身的融资途径,确保自身强大的资金来源。同时,建立必要的投资决策责任制,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相关负责人全权负责投资项目,如果投资项目顺利完成,为企业获取了更多的经济效益,适当为投资者提供奖励,一旦为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必须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2.实行科学投资决策制,确保投资项目的正确性

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企业投资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加强对投资风险的有效管理。在较为完善的制度下,能够及时发现企业投资项目中存在的漏洞,进行有效的弥补,从而显著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性,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选择最合适的投资项目,不能一味盲目跟从大众投资方向,充分考虑投资风险是否在自身可承受范围之内。另外,企业应该强化投资的调研论证,在投资之前做好全面的前期调研和分析工作。

3.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风险控制意识

由于企业自身以及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遇到诸多的风险是在所难免的。为了保证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不受到破坏,必须加强对企业投资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显著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因此,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显得至关重要的。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重构,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在风险预警机制的引导下,提高了企业对投资风险的预防,有效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显著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有效保障了企业投资的安全性。在风险预警机制下,企业加强对投资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研究与分析,进行有效的模拟,合理控制住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充分发挥了风险预警机制的积极作用,一旦发现任何状况,可以及时采取高效措施,将投资风险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显著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四、结语

对于企业来说,投资成与败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现代旅游集团必须加强对投资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选择恰当的投资项目,有效规避企业的投资风险,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实现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游珠玉.旅游项目投资风险分析及风险决策[D].天津大学,2006.

[2]朱忆文.我国旅游景区投资模式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3]刘红.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风险评估及防范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2.

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企业投资;风险;防范;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为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一般都会选择进行投资、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投资活动的合理实施,能实现企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优化和配置,增加企业经济利润。但由于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始终贯穿其中。如果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缺乏对风险的规避防范意识,没有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投资决策不科学,容易导致投资失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科学分析投资风险,制定科学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降低投资风险,以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一、企业投资风险的涵义

企业投资是指企业为未来收益而对现有资金进行运作的经济行为,其主要目标是未来获得与风险成正比例的预期收益,实现资本的升值。投资风险是投资活动的必然伴生物,属于一种经营风险,是指企业投资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其大致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由市场收益率整体变化所引起,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政策法律风险、社会风险等。非系统风险指某一特定原因对某一特定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其主要包括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生产风险等。

二、我国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1.投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投资环境是指影响或制约投资活动及其结果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投资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自然环境等。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由于投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投资成败。如金融危机及利率升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于利率升降不稳定而引起投资企业的利润波动起伏不平。

2.企业财务管理控制不力。当前很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科学,内部财务管理系统不完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薄弱,企业财务控制不力造成一定的风险,如资产负债率控制风险,企业负债过高,加重财务费用。另外企业管理层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控制的有效实施。

3.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盲目追求高额利润,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投资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财务危机,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企业投资决策不科学,缺乏科学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和可行性分析,未对市场预测、投资环境、经济效益等进行充分论证,导致投资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收益。另外一些企业投资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权责不清,风险防范和制衡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

4.企业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规模常指一定时期企业的项目投资总额。投资规模不足,缺乏竞争优势。投资规模过大,实施难度大。投资结构是指资金在各投资项目上的分布情况。企业投资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企业原主导产业的竞争地位和利润,运作费用大大增加,容易出现管理失控、新产业进入壁垒等问题。

三、企业投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企业采取合理措施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加强对投资活动的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遵循整体性、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投资原则,分析投资环境。企业投资活动首先应遵循整体性原则,着眼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充分考虑企业现有发展水平和能力。其次应遵循流动性原则,企业投资应在企业有充分闲置资金基础上进行。再次应遵循安全性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认真分析影响投资项目收益的各种因素,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度。同时遵循效益性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投资的经济效益和其对企业整体发展的影响。另外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应认真分析投资环境,准确把握其变化规律及趋势,提高对投资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2.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作为企业管理者,应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树立风险意识,充分认识企业投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采用科学的方法预测、控制投资风险,同时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全体员工应树立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共同参与到风险防控建设和内部控制中。另外在投资利益分配上,企业应兼顾各方利益,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责、权、利的和谐统一。

3.规范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财务管理贯穿企业投资活动的全过程,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重点加强投资活动的财务管理,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企业应建立系统规范的财务决策机制,严格规范项目投资程序,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不断发展变化市场形势,适时调整投资项目方案。如在企业资金流动性偏弱时,可选择变现性强和有竞争优势的投资项目,减少与主业经营无直接联系的投资项目。

4.注重投资组合和投资风险转移。投资组合即将资金均衡地投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分散在多个项目上,可大大降低投资风险。实践证明,通过联营、兼并、重组等方式都是投资的合理方式。基于风险管理的风险分担原则,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可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投资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具体实施主要采用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的方式。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单位承担,如将一些特定的业务交由专业公司去完成,对外投资时采用联营投资方式,与参与投资的企业共担风险。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投资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缴纳保险金,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另外企业可通过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来降低投资风险,投资尽量选择短期投资。

企业投资必然存在着投资风险,投资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风险,并随着投资活动的进展而变化。因此,企业应树立投资风险管理意识,进行投资时应合理预测和分析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降低投资风险的几率,保证企业投资活动的顺利运行,促进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企业投资风险;风险衡量;风险意识;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0-0087-02

投资是企业维持和提高竞争力的基础,企业为了更好地立足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会运用资金进行投资,以获取更大的收益。但是,由于市场的复杂性及未来的不确定性,任何一项投资活动都伴随着风险,投资风险的认识、衡量与防范措施也越来越受投资者重视。

一、企业投资风险及其种类

我国学者对风险概念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二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即认为风险既能够给主体带来威胁也能带来机会。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投资定义为:“企业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投资风险是投资活动的必然伴生物。企业投资活动一般与未来某一时间的经济有关联,但人们不可能对未来的发展分析得准确无误,这必将与预期结果产生偏差的不确定性,以致投资出现差错,从而导致投资风险的出现。企业投资风险就是企业进行投资时实际产生的报酬与预期报酬之间的可能偏离程度。企业投资风险大致可分两大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市场收益率整体变化所引起的市场上所有资产的收益率的变动性。它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政策法律风险、宏观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等。非系统风险指由于某一特定原因对某一特定资产收益率所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它主要包括:技术风险、生产风险、管理风险等。

二、企业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

要分析和衡量风险,首先要了解风险产生的原因。一般而言,企业的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盲目追求高额报酬造成的投资风险

企业盲目地追求高额报酬,构成了企业的投资风险。一般来说:风险和收益成正相关,风险越大,收益越大;风险越小,相应的收益也就越小。如果企业在投资时,只考虑收益因素,而忽略了风险因素,则有可能造成投资失误。如果在投资前考虑了风险因素,而且对市场做了充分的调查与研究,选择停止对该项目的投资,则有可能挽回不必要的损失。

(二)利率、汇率升降引起的投资风险

利率、汇率的波动将影响企业投资收益的变化。当银行利率下降时,一般来说企业的投资收益率将上升,此时投资将给企业带来的投资收益;反之会给企业的投资带来风险,甚至造成损失。当汇率下降,外币贬值,一般来说企业的投资收益率下降,等值货币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的数额将减少,减少企业的投资收益甚至损失;反之会给企业带来投资收益。

(三)企业对投资项目管理混乱而产生的投资风险

这种原因造成的风险具体表现在:

1.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例如:项目的施工图纸尚未设计完成就仓促上马;资金不到位就盲目开工;工程接近竣工,施工合同还未签订等。这些都会给项目施工造成工作纠纷、责任不清,拖延工期,增大投资成本,给企业造成投资风险。

2.投资概算不实,造成建设资金不足。企业资金核算不准确,导致工程不能按计划完成,使企业的投资不能很快的转化为生产力,给企业带来承重负担,增加投资成本,加大投资风险。

(四)由被投资方造成的投资风险

企业将自己的闲余资金或闲置资产投资于其他企业,希望获得更好的收益,但由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善而出现经营亏损,无法按时支付红利或偿还本息给投资企业,这样就给投资企业带来风险,造成经济损失。另外,被投资企业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投资协议,也会给投资企业造成损失。

三、企业投资风险的衡量与防范对策

为了更进一步地控制和防范投资风险,我们应当积极对其进行衡量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企业投资风险的衡量

企业投资在存在风险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衡量其风险的程度。下面介绍两种衡量方法:

1.投资报酬变异系数法。投资报酬变异系数,即标准差系数,是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下的投资报酬率与期望投资报酬率的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比上期望投资报酬率的值。其原理是系数越大,说明投资报酬率偏离期望投资报酬率的程度越大,受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也就越大,因而其投资风险也就越大;反之,系数越小,说明投资报酬率偏离期望投资报酬率的程度越小,受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也就越小,因而其投资风险也就越小。

(1)单个投资项目风险的衡量

式中:E(x)――投资报酬的期望值;xi――第i个可能的结果(如投资收益);Pi――第i个结果xi出现的概率;n――可能结果的总数;?滓x2――方差;?滓x――标准差,V?滓x――标准差系数。

(2)多个投资项目总风险的度量及预测方法

=

式中:E(xp)――n个项目的总期望值; wi――第i个项目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E(xi)――第i个项目的期望值;n――投资项目总数;?滓(xp)――n个项目的总标准差;?滓X、?滓x――项目i、j的标准差;?籽ij――项目i与j的相关系数;V?滓(xp)――n个项目的总标准差系数。

在实际运用中,各个结果出现的概率一般由专家预测、或者根据市场变化规律、行业特征预测或者根据企业历年的资料进行预测而获得。

(3)投资方案风险衡量的判断标准。对单一投资方案,决策者可根据方案的标准离差系数的大小,将其与设定的可接受的指标最高的限值对比,若低于最高限值则进行投资;否则放弃投资。对于多个投资方案,投资决策总的原则是:投资报酬率越高越好,风险程度越低越好。

2.模糊综合估计法。模糊评价方法首先将风险因素分为n个指标,比如市场风险、经营管理风险、技术开发风险、研究开发风险、宏观环境风险等。再对各个指标进行评分,并确定风险等级。如果指标为定性指标,不易取得具体数据,可采用市场调查或专家意见等法对定性指标确定一个数据。一般各指标的评分等级分为风险大(80~100)、风险中等(60~80)、风险较小(40~60)、风险小(1~40)四个等级。

设有m个被评价项目,有n个评价指标为X1、X2、X3、……Xn,评价的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各项指标的得分,指标的得分区间为[1-100],计算公式如下:

Yit=■×99+1(i=1、2、3……n;t=1、2、3……m)

式中:Xit为第t个投资项目第i个指标Xi的数据,Ximin为样本项目中第i项指标Xi的数据的最小值,Ximax为样本项目中第i项指标Xi的数据的最大值,Yit为第t个投资项目第i项指标Xi的得分值。当Xit=Ximin时,则Yit=1分;当Xit=Ximax时,则Yit=100分。

通过上式的转换,便得各投资项目各项指标的得分值,数据转换区间为[l~100]分。

(2)确定各项指标的权数,可通过风险管理部门或专家评分法得到各指标之间的权数。指标X1、 X2、X3……Xn的权数W1、W2、W3……Wn。

(3)计算各投资项目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Zt=■YitWi

其中:Yit为第t个项目i项指标的得分值, Wi为第i项指标的权数, Zt为第t个项目的综合得分值。

(4)根据Z的得分高低即可对投资项目进行排序评价。

以上两种方法中,投资报酬变异系数法当风险要素的变动呈线性型时,衡量效果很好,但为非线性型时,就不太准确了。模糊综合估计法就没有上述缺点,但其指标分类不够严密,一般只计算了主要指标,且关于指标的取值、权重的确定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特征依赖性很大。

(二)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

根据企业投资风险衡量,针对投资风险的成因,提出如下防范措施:

1.树立宏观经济意识。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份子,生存和发展必然受到宏观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作为企业的决策者或者管理者目光不能局限于本企业,应当时刻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税、金融政策的变化,要时常分析国内国际走向和趋势,提高对风险的预测能力,适时调节企业投资项目,取得管理风险的主动权,尽量的避免、减少风险的发生。

2.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企业在对某项目进行投资时,要深入地搜集相关资料,掌握准确信息,并对重点及比较大的项目进行必要的技术可行性和合理的科学论证,从而减少或避免因投资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3.加强对投资实施过程的管理。对投资实施过程的管理,企业应当集中财力、物力保证投资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杜绝“钓鱼”工程项目。为了保证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企业必须做好各项充分的准备工作,避免将投资战线拉得过长,导致资金过于分散,影响整体的投资项目的完成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