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全期护理模式;围手术期;护理

    为了对采用全期护理模式对临床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使临床对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需要更加了解,为临床提供对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的最佳方式,使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心理状态和生命体征能够保持平稳,组织进行了此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抽取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确诊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在围手术期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全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并发症情况、生命体征情况、心理状态情况、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4月~2011年4月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来我院就诊的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患者男24例,女21例,年龄25~79岁,平均42.8岁;B组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龄22~81岁,平均41.4岁。抽样患者自然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将抽样中的90例临床确诊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5例。A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采用全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并发症情况、生命体征情况、心理状态情况、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B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生命体征表现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情况比较(,分)

组别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A组

61.7±2.3

57.2±2.4

63.1±2.6

59.2±2.2

B组

62.4±3.4

42.4±3.7

62.2±4.1

44.3±3.8

P值

>0.05

<0.05

>0.05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2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01月~2017年5月收治的手术方式治疗的肿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包含男47例、女35例;年龄20~67岁,平均(43.52±10.65)岁;手术麻醉类型分布:气管插管复合全麻者50例、椎管麻醉22例、局部麻醉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对应肿瘤手术治疗指证,82例纳入研究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加入其中,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纳入病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手术麻醉类型分布及一般资料差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给予肿瘤手术患者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着重强调手术室护理,护理主要措施内容如下:1.2.1术前准备护理(1)熟悉环境熟悉医务人员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做自我介绍,并向其介绍主治医生、医院环境等,病人在熟悉环境、熟悉医务工作者的情况下,能逐渐缓解内心陌生感,降低心理应激程度。(2)心理干预护患坚持多沟通交流,过程中尊重患者,多给予人情关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实施针对性强的心理干预措施,内心负面情绪缓解并保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进而达到更优的手术效果。(3)知识宣教让患者提前熟悉手术室环境,并在参观过程中讲解手术大致过程、麻醉方式、需要配合事项、术前禁食禁饮要求等,全面提升患者认知度。1.2.2手术室护理(1)环境护理临近手术前护理人员将室温、湿度调整到人体舒适度,以免给患者带来刺激或不适。(2)手术室持续心理护理手术室仪器使用、器械碰撞等因素都可能诱发患者出现焦虑、慌张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持续心理安慰,用转移注意力、心理交流(意识清醒者)、鼓励、肯定等方式、语言缓解不良情绪,尽可能降低手术应激反应。(3)体征监察术中注意患者血压、心率等体征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行针对性处理措施;手术暂停时注意遮挡切口、部位。(4)舒适护理[1]。1.2.3术后护理术后心理干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观察及防治护理、生活护理、切口护理、引流管护理、患者及患属日常护理指导、保温措施、出院指导等,过程中做好详细护理记录。1.3观察指标。手术室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情绪(麻醉阻滞起效前)变化,记录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效果消退后及时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应激反应护理效果对比。映射手术应激反应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血压正常率、心率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2%(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8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本次研究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着重强调手术室护理,采取术前宣教、心理干预、熟悉环境、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手术室环境护理、术中术后持续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血压、心率正常率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对照组更低,同时获得了更优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对肿瘤手术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强调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应激反应,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2-3]。

参考文献

[1]孔令珍.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732-733.

[2]潘莉玮.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降低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中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6):102-103.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3

【关键词】循证护理;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8.51±7.47)岁;循证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8.84±7.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和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介绍有关恶性肿瘤疾病的相关知识,按照医嘱给予用药指导,做好肝肾功能以及胃肠道的预防措施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按照常规的护理流程开展护理工作。循证组行循证护理。首先,成立循证小组。由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医生、影像技术人员以及临床药师等构成循证护理小组;②提出循证问题。小组成员需要根据临床的工作经验,准确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以及不良的心理情绪,进行总结和分析,将可能产生的严重影响以及难以解决的护理问题筛选出来;③提出护理方法。通过网络技术和设备进行数据库的检索,并且由小组成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临床症状,对于所检索的护理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选择适当的护理方法进行实施,具体的护理方法包括:①心理护理。利用语言以及肢体等方式,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到文艺活动当中,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②饮食护理。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要确保饮食的清淡和营养,在常规饮食的基础上食用适当的蛋白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进而确保维生素的充足。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对照组和循证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

循证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例(16.67%),显著高于对照组17例(35.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

循证组的护理满意度45例(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37例(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52,P=0.021<0.05)。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4

关键词:人文关怀;食管癌;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文实施研究数据来自于本医院诊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选于2016年4月~2018年3月,分组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收入30例):男女之比是16比14,年龄均值为(31.62±4.85)岁;试验组(收入30例):男女之比是18比12,年龄均值为(31.61±4.83)岁。统计对照组与试验组食管癌患者基础数值资料,得出P0.05统计结果,无显著差异,可以进行比较。纳入标准:①患者与食管癌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②患者或家属阅读且在知情同意书上面签字,经由医学伦理会对应人员准许。排除标准:①患者有精神障碍;②患者有严重肝肾相关功能不全。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干预: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按照医生嘱咐予以用药指导等。试验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干预:第一,环境方面人文关怀护理:护理工作人员应使患者病房保证清洁,依据室外天气状况,对病情湿度及温度予以适宜调整,定时进行开窗,使病房中空气保证清新,在病房内放置小装饰品,使病房环境更加温馨。第二,心理方面人文关怀护理: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多和患者谈话,对患者主诉注意倾听,认真回复患者提到的疑惑问题,将患者不良心理予以缓解,予以患者一定支持和安抚,促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第三,疾病认知方面人文关怀护理:护理工作人员可采取简单易懂的言语,并结合图文、视频等方式,为患者详细讲解疾病基础知识,将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提升。第四,口腔方面人文关怀护理:护理工作人员应指导患者采用软毛牙刷进行刷牙,保证口腔卫生,防止出现细菌滋生,在就餐之后需及时漱口,将口腔内残存的食物渣除去,如果患者发生口腔溃疡,则可以对其静脉输注适量维生素C,以使口腔溃疡尽快痊愈。

1.3相关指标

①计算并评估对照组和试验组依从总计值,依从:对临床治疗及护理服务配合良好;不依从:对临床治疗及护理服务抗拒且不配合。②计算并评估对照组和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总计值。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准确核对后并录入SPSS21.0软件中,计数资料(依从总计值、护理服务满意总计值等)表示成例数(n)或率(%)形式,开展X2检验,当P0.05时,体现组间指标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和研究两组患者的依从总计值试

验组依从总计值93.33%(28/30)与对照组有关数值66.67%(20/30)比较,前者更高,P0.05,体现组间指标显著统计学意义。

2.2对比和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总计值

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总计值96.67%(29/30)与对照组有关数值80.00%(24/30)比较,前者更高,P0.05,体现组间指标显著统计学意义。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5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177

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目前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 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1]。患者在手术期间体温过低会对其肾脏功能、心肌收缩力、药物代谢以及凝血功能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低体温现象在手术过程中非常常见, 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轻度低体温发生率可高达 50%~70%, 这是一种不良刺激, 会使患者的机体做出一系列的应激反应, 进而影响其生理功能及术后康复, 严重者会使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将手术室护理中的低体温护理应用到腹腔镜直肠癌术中, 能够有效稳定患者体温, 缓解上述的各种不良刺激, 促进患者机体尽快恢复。本文主要研究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 现将此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4年 6月~2015年 6月本院收治的 10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术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男32例, 女18例, 年龄最小23岁, 最大 75岁, 平均年龄 (49.0±10.4)岁;研究组男 30例, 女 20例, 年龄最小 25岁, 最大 73岁, 平均年龄 (46.0±9.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低体温护理, 具体如下:①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对其身体给予足够的包裹, 尽可能减少患者皮肤热量散失。②尽可能减少手术中患者身体的暴露时间及面积, 脚套好保温套, 调节好手术台上电热毯的温度, 确保用电安全。③为患者建立好静脉通道后, 要先将所输的药物或者血液等进行预热, 避免因为输液、输血的温度过低而降低患者的体温。④直肠癌瘤体切除之后要使用加温后的灌注液, 此外进行大面积消毒时将消毒液进行加温。⑤将二氧化碳加温到 37℃, 为患者建立气腹, 手术过程中为其提供加温呼吸器, 减少患者呼吸道散热[2]。

1. 3 观察指标及满意度标准 护理后,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鼻咽温度变化和护理满意程度。护理满意度采取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表进行评定, 非常满意≥90分, 满意80~89分;不满意≤80分, 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 +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中鼻咽温度变化情况对比 对照组麻醉开始时鼻咽温度为 (36.35±0.30)℃, 手术 30 min时为 (35.66±0.26)℃, 手术结束时为 (35.39±0.40)℃;研究组麻醉开始时鼻咽温度为 (36.40±0.31)℃, 手术 30 min时为 (36.32±0.30)℃, 手术结束时为 (36.29±0.46)℃, 两组在麻醉开始时鼻咽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30 min、手术结束时研究组患者的鼻咽温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 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8例, 满意20例, 不满意12例, 护理满意度为76.0%;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30例, 满意16例, 不满意4例, 护理满意度为92.0%,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6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小儿肺炎患儿来说,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患儿的康复,同时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 88 位肺炎患儿进行研究,回顾与分析了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与研究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一般研究资料

选取从 2014年 9 月 ~ 2016年 9 月收治 88 例小?悍窝谆级?,所有患儿都与小儿肺炎的具体诊断标准相符合。随机的将所有患儿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 44 例患儿,对照组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干预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式。主要的护理措施为:一旦患儿的体温有升高的趋势,每升高到 1℃ ,就要进行 10% 体液量的补充,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儿,就必须卧床休息。对于肺炎患儿来说,要多喝水,使饮水量能够保持在 80 ~ 100ml / ( kg?d) 之间;患儿的日常饮食主要以营养丰富以及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在初期可以食用流质的食物,然后逐步的开始食用半流质的食物。对于不能顺利排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患儿可以采取引流、对背部与胸部进行叩击、翻身以及雾化吸入等方式,使其能将痰液顺利排出。对患儿的通气功能进行改善,要使患儿肺泡的通气量得到增加,同时对缺氧情况进行纠正,使二氧化碳的潴留得到进一步的减轻,所以,要对患儿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进行清除,让患儿能顺利的进行排痰以及咳嗽。将两组患儿恢复体温的时间、改善胸片的情况以及住院的时间进行对比。

1.3疗效判定标准

进行胸片检查,阴影区域改变的不是很明显,这时判定为无效;胸片检查阴影区域有缩小的趋势,但是没有恢复到正常情况,这时判定为好转;胸片检查阴影缩小的较为明显,这时判定为显效;胸片检查阴影区域基本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时判定为痊愈。

1.4统计学分析: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使用 SPSS11.5 软件,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取 ?%p2 检验与t检验,数据用正负平方差表示,当 P < 0.05,其差异具才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干预组的患儿之中,有2例患儿治疗无效,占4.55%,有11例患儿治疗有效,占25.00%,有17例患儿治疗显效,占38.64%,有14例患儿痊愈,占31.82% ,干预组的有效概率是 95.45%;在对照组中,有12例患儿治疗无效,占27.27% ,有10例患儿治疗有效,占22.73% ,有11例患儿治疗显效,占25.00%,有11例患儿痊愈,占25.00% ,对照组的有效概率72.73%。将两组患儿护理的有效概率进行对比,对照组明显的低于干预组,P < 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8.37??.23天,恢复正常体温的时间3.87??.88天;干预组住院时间5.53??.85天,恢复正常体温的时间2.33??.35天,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