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交媒体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交媒体价值

社交媒体价值范文1

我们越来越发现,无论是在Facebook,还是在人人网,普通用户都和他的好友资源一起,正在成为商家广告的免费宣传者。播放视频,参与投票,答复事件,评论或者仅仅是点一个按钮来说明“喜欢”,好友都能实时接收到你对一个品牌的态度。最后,绝大多数用户都会关注广告所推介的信息。因为,这是朋友推荐的。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这种基于真实人际关系的互动行为正在深刻地烙上现实商业的印记,并出人意料地取得当事人的良好口碑。但是,在营销领域中,让普通人群从广告旁观者变为广告参与者的新媒体――SNS,却因为比传统营销方式拥有更多维度,让效果评估成为难题。于是开篇中“上墙”短讯的呼吁,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尼尔森(Nielsen)报告初揭SNS社交媒体广告价值衡量标准面纱

2010年9月起,全球最大的市场研究公司尼尔(Nielsen)选取人人网为研究媒体,对戴尔、耐克等知名广告主的广告投放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跟踪监测。在经过粉丝来源渠道分析、粉丝对品牌的认知与评价等项目调查之后,发现广告的首次传播(B2C)和好友的二次传播(C2C)最终聚集沉淀用户成为品牌粉丝,而粉丝在品牌偏好、购买意愿、推荐度上都显著高于非粉丝。

据尼尔森《SNS社交媒体广告监测研究报告》摘录称“社会化广告+二次传播对粉丝数量的积累有绝对影响”,“品牌广告确能造成传播效应,但用户之间的传播更有效”,“变身为粉丝离不开品牌的推力和好友的拉力”,“粉丝显著提升品牌在偏好,购买意愿,推荐的影响力”。尼尔森的《SNS社交媒体广告监测研究报告》在刚刚闭幕的“人人啸应-解密SNS社交媒体广告价值”营销峰会上进行了全面曝光,引起整个网络营销领域的关注,同时也为SNS衡量标准提供了理论之源。

从尼尔森的报告可以看出,“好友”显然是SNS营销的关键词之一,是二次传播的主体,是粉丝的构成元素。在人与人之间这个真实关系的链条上,一旦将营销信息渗透到用户的关系网络中,则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品牌的传播者,成为成就SNS营销价值最大化的关键。

真实,是SNS营销之本。人人网,正是这种真实关系模式的专注应用者,同时也是最大受益者之一。基于尼尔森的报告,人人网所代表的中国SNS行业为将SNS营销的各个维度进行系统化、标准化衡量,找到了方向。

付费媒体、免费媒体、自有媒体推动Web3.0进程

以互动为本质的主流网络形式Web2.0并未满足商业时代的诉求。而进化的SNS社交媒体却凭借独特的社会化广告产品和传播机制,赢得了市场的关注。

正如尼尔森产品研究部高级总监洪恒隆在谈到Web3.0时所述,“Web3.0发展有三个方向,一是social,即如何拓展社交圈;二是随时随地和无所不在,即移动社交化。三是内容即广告,有价值的信息的转载传播,能够更好地体现网民的劳动价值。”显然,拥有超过2.1亿用户的中国SNS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华语世界Web3.0的代表之一。

SNS,已经不仅是推广渠道,更能够成为品牌栖息地。与传统门户网站营销模式和衡量方式的不同,SNS不再单纯追求流量、曝光和点击,而是搭建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立体深度沟通的桥梁。奥美(Ogilvy One)在2010年的一份《朋友、品牌和社交媒体在中国》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社交媒体环境中,品牌和朋友之间的区别已经模糊化。关键在与像朋友一样对待消费者,才能让他们变成品牌的传播者。

“SNS社交媒体能够自动将用户的品牌参与行动转换为新鲜事,产生二次传播,而这些曝光量、点击量、行动量以及粉丝数量,在你的付费媒体之外构成了免费媒体部分。如果品牌愿意为留下粉丝、沉淀这些曝光和点击而开设品牌公共主页,那么自有媒体也自然而来。”人人网全国营销策划中心总经理李普庆认为,付费媒体(Paid Media)、免费媒体(Earned Media)、自有媒体(Owned Media)是SNS的三驾马车,拉近了从Web2.0到Web3.0的距离。

同样,由尼尔森报告所引发的SNS社交媒体广告价值衡量标准的建立,也不仅是衡量付费广告的曝光、点击,还包括由用户的后续行为所产生的二次传播量、最终获取的粉丝数及粉丝的活跃度等维度。

二次传播、粉丝数及活跃度源于消费者精准对接

市场研究者和媒体共同努力,为市场主体――企业提供了可信赖的评估体系。在尼尔森报告基础上,融合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人人网的营销实践建立和完善的“人人啸应――SNS社交媒体广告价值衡量标准”,对符合SNS特性的付费媒体、免费媒体、自有媒体进行系统化衡量,从而满足了品牌对广告投入回报率的需求。

“戴尔(Dell)零售品牌线产品贴近时尚白领以及大学生形象,在Web3.0时代,他们更多的网络行为是沟通、分享,因此戴尔非常重视SNS营销。”戴尔大中华区消费及中小企业业务部市场部总监陆F轩表示,“戴尔在选择社会化媒体时有三个标准:用户覆盖,运营能力和技术创新。中国最大的SNS平台人人网涵盖了戴尔的营销对象。品牌主页粉丝在8个月内突破了60万,他们是戴尔的朋友,也是很珍贵的品牌资产,为此总裁Michael dell先生还专门发来了贺电。”

耐克(Nike)媒介策划经理吴欢伦也对与消费者在SNS社交媒体上实现精准对接表示认可。“消费者在哪里,品牌就在哪里。”吴欢伦表示,如何更有效地到达消费者是品牌的目标所在,“在SNS上,品牌和消费者是双向的、双赢的选择。粉丝数固然重要,但这些粉丝是否是我们希望影响的人群以及他们的活跃程度更加重要。人人上丰富的互动形式让传播、沟通更为频繁,耐克在与Facebook和人人网等社交媒体的合作中,充分体验到了投票、照片和视频分享所带来的成功。因此,我们欢迎第三方加入进来对SNS的广告效果进行评估。”

在谈到粉丝和二次传播的关系时,公司的看法让人耳目一新。奥美(Ogilvy NEO)客户服务部总监李元任表示,SNS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可贵之处。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品牌在SNS社交媒体上进行了探索和深入的挖掘尝试,“把消费者从被动的旁观转化为主动的参与,从而因互动而熟悉并成为朋友,这就弥补了传统广告客户对消费者的核心感知滞后的劣势。”李元任认为,粉丝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更承担了广告人的部分义务。

知世营销大中华区上海公司总经理范文毅则认为,SNS并不是新媒体,而是品牌和广告人多年梦想实现的平台。SNS第一次实现了让品牌掌握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这种营销方式就像消费者之间的耳语一样亲切和可信赖。SNS系统会为用户拣选关注的信息类型,这就大大提高了二次传播的精度和准度,“二次传播是最重要的部分,但获取免费媒体也是需要通过付费的社会化广告和公共主页才可以实现。”范文毅认为,自SNS之后,所有媒体的平台都会是一个开放的趋势,而广告主也更加认知到与消费者互动沟通的重要性。

人人啸应SNS社交媒体广告价值衡量标准迷局破解

“人人啸应”是SNS社交媒体广告价值衡量标准的精准提炼和形象写照。在社交媒体中,以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社交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独特社会化广告产品及传播机制,使得品牌让每个人都成为传播者成为可能。广告主不仅能够买“付费媒体”(paid media),还能通过用户向朋友的传播行为得到“免费媒体”(earned media),以及通过品牌主页拥有“自有媒体”(owned media)。SNS社交媒体广告的衡量标准不仅是付费广告的曝光、点击,还包括由用户的后续行为所产生的二次传播量、最终获取的粉丝数及粉丝的活跃度等维度。

品牌市场人、广告营销人,网络媒体人所共同期许的概念,已经悄悄落地。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认为,“人人啸应”是人人网对其五年来SNS营销成绩的一个总结和规范,是对整个行业的一个重大贡献。自人人啸应之后,整个SNS行业也将迎来一个新的营销发展时机。

社交媒体价值范文2

拥抱数码革命的老牌时装屋

在众多大牌奢侈品中Burberry可谓当之无愧的激进派。早于2009年,Burberry就推出向品牌经典标志风衣致敬的社交网站平台artofthetrench.com。创意总监Christopher Bailey表示,“Artofthetrench.com歌颂我们标志性的风衣: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外衣的故事,或许是首次邂逅一件外衣的故事;我喜欢这个主意,让来自世界每个角落的人都可以分享自己与其风衣的故事和图像,以及对于Burberry风衣和穿上它的不同看法。”而网站浏览者除了能选出最喜爱的相片评论,还能转载至其社交网站(包括Facebook和Twitter)分享观点,甚至可将精选相片上传至网站,共建一个全球性的反映个人风衣风格的图像库。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性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展示得一览无遗。

从数字互动宣传到T台时装秀现场直播,再到运用全新技术打造全球性“零售剧场”环境以及各种创新的社交媒介活动,Burberry在社交媒体和电子媒介的探索之路上高歌猛进。在Facebook上,Burberry已经拥有1000多万粉丝,Twitter上的粉丝也达到70万。Burberry的试水经验引得其他大牌纷纷效仿。Dior在中国的开心网上进行了全球广告中国首发,就吸引了超过63万用户访问;甚至在苹果的App Store里,用户已经可以下载Gucci、Valentino、CHANEL、Tiffany等品牌的应用软件。

诱人而危险的“双刃剑”

通过社交媒体的极速传播,奢侈品牌的公众认知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这把“双刃剑”可以通过短时间内“刷屏”达到宣传品牌的效果,同时也可能因为一条负面消息瞬间让公司深陷舆论漩涡。最显著的反面教材当属Dior前创意总监约翰·加利亚诺辱骂犹太夫妇被捕事件,该则负面消息在Twitter上掀起网友1.6万次的大讨论,对品牌的危机公关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此外,社交媒体之于奢侈品牌的作用,除了在“叫好”之余,是否能够“叫座”?为奢侈品带来实际的销售和盈利,才是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社交媒体与电子商务(E-Commerce)的结合也将成为奢侈品营销新一轮的进化趋势。Facebook这一社交媒体巨头寻求全新收益来源的诉求可以作为最佳佐证,尤其是在今年5月首次公开募股的结果难如人意之时。该公司决定开始针对原来向品牌提供的免费服务进行收费。商户若继续使用Facebook服务,则必须购买广告,换言之,这一举措也开放了商户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易渠道。

然而对于Facebook试水电子商务的举动,不少品牌持质疑态度。他们认为Facebook有很多渠道可以盈利,但电子商务的前景并不乐观。众所周知,几乎没有人会在点击了“喜欢”按键后还会去访问粉丝主页。社交网络链接在增加访问量上的作用上已十分有限,更不用说实际的盈利可能性。在媒体平台不断探索盈利模式的同时,品牌们对于社交媒体所提供的商务平台也各有评论,褒贬不一。Nordstrom去年在Facebook上尝试了短期的限定范围商务测试。

社交媒体价值范文3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 灰色理论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校内教学研究项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性课程考试改革与实践”(编号:KJY2014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25-01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许多高校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1]。目前高校评教主要采用统一的评价结构,这影响不同学科评教的合理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不同其他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各个课程比较重视艺术设计和软件的综合操作能力,采用统一的评价模式难以评价该课程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另外,在评教过程中,评教样本较少,不适合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灰色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以小样本为基本出发点,实现对系统行为的正确认识[2]。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是根据该专业的教学目标为准则,判断课程教学效果与目标的实现程度。由于教学评估过程中既有已知明确的信息,也存在许多未知信息,因此,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

1.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设计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是评价指标的设计,评价指标应该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既有客观指标,也有主观指标,根据国内高校评教体系,我们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分为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二级指标分别表示为:教学内容(反映学科的新思想和新成果;内容充实、深浅适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准确性和科学性)。教学方法(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态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了充分准备;教学认真、有耐心;教学中充满活力;遵守教师行为规范)和教学效果(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学生掌握了本课程知识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灰色理论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主观与客观结合的方式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主观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客观方法采用熵权方法。采用灰色理论进行评价的基本思路是对教师评价数据进行灰色聚类,判断教师教学质量属于哪个灰色类。下面以某次评教的4名教师得分为例,来说明灰色理论综合评价过程。首先构建评价特征向量,如表1所示,表示4名教师在各个评价指标上的得分(按照百分制计算)。

表1 教师的各个评价指标得分

其次,对原始特征向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标准化后的数据在[0,1]之间。接着求序列差、最大差和最小差,以表中最大值作为参考序列,求出每个评价指标值与参考序列的差值,序列差Δij。接着可以求出教师的关联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教师的灰色关联系数

关联度越大表示教师教学质量越接近最优值。教师的灰色关联度为:

教师1为0.61107,教师2为0.62644,教师3为0.62864,教师4为0.60978。

最后进行白化权函数聚类,将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等灰类,可以计算出这4个教师的评价得分都属于“良”类。

结论

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不仅需要一个系统科学的评教体系,也需要有一定的评教水平,但是目前对教学评教体系的研究还不完善,有许多问题还不清楚,这说明评价系统是一个信息不完备、不确切的灰色系统,本文正是基于此而采用灰色理论评价方法,这能够提高评价效果。

参考文献:

社交媒体价值范文4

很多企业期望通过在社交媒体的交互来贴近、赢得客户。企业必须首先明确的是,在运用社交媒体时,消费者参与交互的最大动力在于获得切实的价值。

贴近客户是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当前的企业热衷于通过社交媒体计划来做到这一点。但客户是否对此同样热情呢?确切地说,大多数客户并未通过社交媒体与企业保持联系,他们更加注重实际。如今,在社交媒体内或者社交网站内的客户活动越来越虚拟化,在这个由客户控制和双向交流的环境中,客户和企业并未与彼此的期望保持同步。要想成功发挥社交媒体的潜力,企业需要设计出能够在时间、关注点、许可及数据方面为客户带来具有切实价值的体验。

迅猛发展与使用现状

让我们来看一下消费者和企业接受社交媒体的速度。2010年,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大得令人吃惊。Facebook的活动用户数量高达5亿多,其中70%来自美国以外。到2010年3月,从微博在2006年以来,通过微博发送的消息数量超过100亿条。同年7月,这一数字增长了一倍,达到200亿。在亚太地区,仅2010年2月就有50%的上网用户访问了社交网站,访问总人数达到2.403亿。

企业对这个全球化的社交媒体现象有切身的体会,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很明显,社交媒体是客户汇集而且企业希望进入的地方。社交媒体对于企业贴近客户具有无穷的潜力,通过社交媒体,企业有望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如预计的那样,我们的调查结果指出,各企业都纷纷开展了社交媒体举措。近70%的高管表示,如果他们的企业不参与其中,就会被抛弃;而超过一半的人相信,他们的竞争对手正在通过社交媒体成功地赢得客户。

尽管消费者对社交网站的接受程度非常高,但企业也需要明白,这些数字可能并不可靠。我们的调研显示,只有少数消费者(占5%)几乎始终回复别人的评论或者发表自己的帖子,人数最多的群体(占75%)为偶尔参与者,而沉默观察者(占20%)仅在一旁观察。创新的企业应确定经常参与的作者,利用他们的影响力进行品牌传播。

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社交媒体是与好友和家人保持联系以及了解新闻和获得娱乐的方式,而不是与品牌进行交互的工具。企业需要明白,不足一半的客户有可能在社交媒体环境中与它们交互。当然,对于特定行业或业务类型的目标市场,这一数字可能有波动。对于企业而言,真正的机遇在于吸引那些不愿意参与的人群。企业需要努力以公开和诚实的态度与这些客户沟通,了解他们最看重什么,并给他们提供好处,吸引他们采取行动。

认知与现实的差距

将社交媒体用作吸引客户的渠道对传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理念提出了巨大挑战。CRM战略是以流程和技术为支撑的,其目的是管理客户关系,从整个客户生命周期内获取最大价值。这些战略一般注重于客户管理所需的运作响应能力。但是,在使用社交媒体时,企业对客户关系不再有控制权。企业需要以新的战略抓住这一变革机遇,即社交CRM,它的理念是企业要抛弃管理客户的做法,代之以推动客户看重的协同体验和对话。

了解客户处于社交平台的独特环境时最看重什么,是制订社交CRM战略的关键第一步。对于认为消费者与其联系是为了保持对其品牌的关注的企业,我们调查的结果可能出乎它们的意料。事实上,消费者更感兴趣的是获得切实的价值,这意味着企业可能会将其对客户亲和力的期望和与消费者交流的意愿混淆。

65%的企业将社交媒体视为新的收入来源,但同时许多企业认为,获得折扣和优惠券并且购买产品或服务是客户在社交网站上关注企业的最次要原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消费者表示获得切实的价值是他们与企业交互的首要原因,这对于希望通过社交媒体赢利的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消费者将“查看评论和产品排行”列在第三位,这是客户在决定交互之前研究产品信息,是购买过程的一部分。

如果消费者认为有益处,感觉到他们能够信任企业,并且确定社交媒体是能够确保他们获得所需价值的正确渠道,他们才愿意与企业交互。这种价值的形式可能是优惠券或特定的信息。通过社交媒体与企业保持交互可能导致消费者的归属感(这是一种情感方面的无形获益),但对亲密感的希望并不是推动力量。希望通过社交媒体对话与客户保持更密切联系的企业,可能错误地预计了亲密感对于客户交互动机的作用。与企业交互和与好友交互并不一样,大多数消费者并不是积极的品牌拥护者,他们与企业保持联系主要是为了与品牌社区保持联系。

企业认为社交媒体交互将提高客户忠诚度。然而,许多客户表示,他们需要先有对企业的忠诚才会参与交互,而且对于这些交互将有多大的影响力持不同看法。在IBM 2010年全球CEO调研中,88%的CEO称,在未来五年内,“贴近客户”是企业最关注的问题。这一推动力在本次调查中也得到了反映。近四分之三(70%)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社交媒体获得客户将有助于提高客户的拥护度。然而,消费者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一。只有38%的消费者认为通过社交媒体与企业交互会显著影响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28%的人保持中立态度,而33%的消费者表示他们通过社交媒体与企业交互不会让他们感觉对企业更加忠诚。

此外,对于通过社交媒体与企业交互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消费,消费者的看法也不同。不到一半的消费者(49%)认为参与交互后他们可能会购买企业的产品,27%的消费者认为社交媒体交互不会影响他们的支出,而24%的人保持中立态度。另外,近三分之二的消费者表示,对品牌或企业的热情是通过社交媒体与企业交互的前提条件。这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可能仅与他们已经熟悉并喜爱的品牌交互。换句话说,参与交互的消费者已经与该品牌或企业建立了亲密感,而且仅通过社交媒体参与不一定会提高忠诚度或增加支出。

社交CRM建议

企业需要仔细考虑如何创造一种自身品牌独有的社交媒体体验,为客户提供价值,并且利用社交社区的强大能力。为成功推出有助于改变客户关系的社交媒体计划,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认识到社交媒体是改变游戏规则的力量。我们认为,对许多企业来说,社交媒体将变成网关,甚至是与客户联系的主要沟通渠道。在企业设计社交媒体计划时,它们需要以统一的观点,充分考虑客户与企业接触的其他情景。

明确社交媒体和其他渠道的区别。社交CRM的目的是实现客户参与,为客户和企业双方带来收益。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应适应客户拥有控制权的现实。

创造无缝的客户体验――跨越社交媒体和其他渠道。如果你知道客户在一个渠道中,就需要知道他也在其他渠道中。这意味着社交解决方案不应被设计为孤立的计划,而需要全面地与其他面向客户的举措集成在一起。

开始从客户角度考虑。不要问你的企业为何需要参与到社交媒体中,而应询问客户为何会选择在社交平台中与你的企业交互。改变社交交互战略,注重为客户提供他们寻求的价值,这样客户就能与你保持亲密感。

如果不确定客户价值是什么,就询问客户。对话和参与是社交媒体的作用,企业需要设计创新的方式,通过投票、激发想法和提问来获取客户对你的看法,让客户通过对他们喜爱的想法或创新进行投票而参与其中。事实上,让客户对成效投入将帮助建立你所寻求的拥护度和品牌黏性。

从社交媒体中获益。企业应该使客户能够快速、轻松地通过社交媒体体验,让他们直接与企业打交道。企业还应该制定社交商务活动,利用对时间敏感的优惠或折扣激发特定的客户采取行动。要想使客户参与其中并成为回头客,社交媒体的内容必须新鲜,并具有相关性。同时,企业应该为那些与好友共享内容的客户提供奖励,从而实现社区平台的病毒性传播优势。

迫切希望贴近客户的企业纷纷在社交网站上建立网页,视频和微博。然而,如果这些企业不关注绝大多数客户真正看重的方面,它们可能会错过机遇。事实上,对于需要一个合理理由参与交互的75%的“偶尔参与者”来说,为他们提供切实的价值可能是最强的吸引力量。

社交媒体价值范文5

在过去二十年,我的工作就是研究品牌如何进入消费者心智,品牌在消费者中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总结起来是两条:第一,主动的资讯模式;第二,被动的生活空间。90后的资讯模式是腾讯QQ、网络视频和网络游戏等,生活空间为寝室、教学楼、操场等;而80后的资讯模式是微博、微信和百度,生活空间为写字楼、公寓楼和电影院等。所以在中国消费者中做好传播,得一手抓生活模式,一手抓资讯模式。

在今天的资讯市场,不是说电视、报纸没效果,而是产生效果的门槛变得非常高。如果说你记得什么品牌,可能是蒙牛、伊利或雀巢等;如果再让你往下数,我问过很多人没有一个人能数得出超过上百的。在互联网时代,对消费者来说资讯越来越丰富,但能让消费者记起特定资讯越来越难。

移动互联网确确实实已经到了,今天最大的媒体是什么?是手机。80%多的资讯从手机上来,手机在冲击所有媒体、电视、报纸和户外媒体等,如今60%网络流量来自手机。我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需要记住三句话:第一,广告即内容,内容即广告,内容要促成足够的话题性;第二,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在传播,最关键的是能否撬动起消费者主动在社交媒体上引爆传播;第三,媒体是个生态圈,非孤立存在,这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底层架构,我认为最有效的移动互联网传播法则是生活化媒体和社交化媒体组合产生的化学能量。

在今天资讯模式时代,当预算没有多大时要采取方法,比如:小米手机的雷军挑战乔布斯,在微博微信世界中上千万粉丝互动。一场营销大战下来,小米手机广告费非常低,今年小米手机卖了300多亿人民币,广告仅花1.5亿左右,8000多万投在框架传播,4000万投在微博微信上,小米广告占整个手机销售额的0.5%,远远低于传统手机行业的10%。

再比如今年年初,一月份春运有个抢票软件,如何从北京一路引爆全国成为媒体热点。抢票软件当时在每栋楼里投了一个广告,控诉12306,消费者在这个网站上经常扫不到票,最后告诉你“猎豹让你在五分钟抢到票”,其实这很简单,无非就是引发北京市的刚需。这个广告甚至打到铁道部小区,后来12306每分钟瘫痪一次。后来致使12306瘫痪的人在铁道部小区落网,之后铁道部直接派人到猎豹浏览器所属公司,结果是停了猎豹浏览器,于是整个事件在微博上炒起来。之后微博上又流行另一个话题“工信部叫停猎豹浏览器”,大家知道在微博世界一旦有“有关部门反对”很多人都很感兴趣点进去详细看,发现浏览器能帮你五分钟抢到票。就在这场大战中,生活媒体引爆了微博媒体,这个社会事件引发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的访谈。最后的结果是,在这一事件中,猎豹浏览器市场占有率由0.4%上涨到4%。在中国创造4%的市场一个月至少可以赚2000万人民币。紧接着,“顶住就意味着一切,猎豹浏览器没有人能阻挡回家的路”第二轮广告出去,这使得网上舆情一边倒,中央电视台访问铁道部,铁道部甚至都不敢讲话,第三个叫“猎豹浏览器送你回家。”

在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就是内容,内容就是广告,打出去一定要引发一种流行;第二,部分话题打出去一定要引起社交媒体的关注,最后成为社交媒体的热点,你要在社交媒体持续发酵,现在所有传统媒体是跟着社交媒体做,然后去跟踪报道整个事件,所以社交媒体持续发酵又引爆了全媒体的生态发酵。其实也就投了几百万人民币,最后你会引发了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事件,这就是在今天的中国如何以小搏大。

怎么去引爆整个传播过程,关键要想到我们如何结合社会公众事件,如何结合社会公众情绪,这时候你面对的社区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怎么与这些消费者共鸣?

今天的消费者为什么活着,比如我们这代人为什么活着?梦,为了实现价值而活着。这些90后认为活着就是乐。我们已经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代表先进的价值观,这些80后、90后代表了什么价值观,你说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奋斗,那太老土了,最可怕是是人家说你土说你笨,生活是随时随地可以乘飞机到任何地方喂鸽子;生活是有人要取悦你,而你只取悦你自己;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寻开心。当你要引发社交媒体时,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用落后的价值观引领先进的价值观不会成功,“人因为变老而停止享乐”在微博世界行不通,微博世界是“人们因为停止享乐而变老。”

社交媒体价值范文6

《IT经理世界》是国内最早关注CIO这个群体的知名商业杂志。从1998年创刊到现在,力所能及地在传统平面媒体的框架内建立起了针对CIO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优质的内容、持续10年的中国优秀CIO评选,各种主题和类型的论坛活动。

“我们通过优质的内容与读者已经建立起了精神层面的联系。现在是通过社交网站把这一切放大化、更优化和创造新服务的时候了――经营好读者资产,给CIO想要的”,《IT经理世界》社长黎争表示:“在社交网络领域,我们不是早到者,但社交网络将出现分化,不同的人将会使用不同的社交网络”。

CIO这个特定商务群体的社交需求,与一般网民的社交需求有明显的不同。CIO更愿意与自己的同行进行高效精准的交流,获得对自身工作有价值的内容、服务与朋友。这些需求成为e 行网产品规划和运营的核心。e行网执行总经理殷勇表示这个核心体现为三类平台化的服务:

首先是个性化的内容获取与管理平台。CIO可以通过个性订阅,获得价值内容。通过收藏管理,极方便实现个人的个性化内容管理;通过CIO知识库方便的按照商业根词汇、人进行查询,形成海量价值。

其次是开放的知识与经验分享平台。CIO可以发表观点,等待别人讨论;CIO也可以主动邀请好友参与话题讨论;同时基于别人的观点、文章,发起讨论。

第三是高效的社交平台,实现CIO自我价值增长。CIO既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也可以很容易被找到。

从2008年至2011年短短3年间,社交用户增长到了19亿, 社交网络的增长速度是当年电子邮件所无法比拟的,但商业模式确是大多数社交网络面临的共同问题。从某种层度上而言e行网是幸运的,在正式之前的试运行期间,其推出的社区话题、主题社区、精准位置广告、销售线索等特色营销服务得到了不少知名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