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知识范文1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
1.学生的因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否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在课后重视练习和巩固,拓展阅读量,才能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教师的因素。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知识主要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因此,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从而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
3.教学形式的因素。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任课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组织好课堂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弘扬传统文化美德。传统文化的美德包括民族品质、民族精神、民族礼仪等内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只有不断地渗透传统文化,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积极面,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美德,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传统文化美德走向世界。
2.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这要求中国人首先认同和熟悉自己的文化,并能够利用英语表达。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更好地开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传统文化设计教学活动,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有利于促进课堂互动,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从上面可以得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对此进一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策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思想认识。提高文化平等意识,保持民族本色,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英语去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放弃传统文化而去学习西方文化,而是要相互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丰富文化,以适应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2.做好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更加关注中西方文化,知道二者存在的差异,感受到二者的不同。只有掌握好二者异同点,才能更好地表达另一种文化。利用英语更加合理地表达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例如,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两种文化的对比讲解,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dragon这个单词的时候,应该将它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它是吉祥、富贵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却是邪恶的象征,通过对比讲解,使学生明白中西文化在理解dragon这个单词上的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不断丰富任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任课教师应该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并掌握常用传统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行规范的表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单词、词组的时候,教师要将其与传统文化的学习联系起来,强调其承载表述的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学习与春节相关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讲解有关除夕的来源,在学习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向学生讲解屈原的故事,这样能够使学生知道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学会用英语表述,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目前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有必要利用传统文化来充实教材内容。例如,可以加入孟母三迁、除夕、屈原、大禹治水等有关内容,还可以将一些简短、经典的文章加入到初中英语教材中,充实教材内容,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5.加大传统文化测试和考核的比重。例如,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掌握哪些传统文化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在笔试和口语测试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6.教学中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更为直观和全面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增加课堂容量,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课件、专题片光盘、网络教室资料库、互联网的中英文资料等,都有利于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使资料获取更为便捷,有利于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对比和学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
传统文化的知识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师;批判性
一、传统文化对教师的影响
人与文化一刻不能分离,人创造了文化,文化造就了人。不同文化对人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思想观念都有不同的影响。文化既是个体成长的环境,也是个体发展的手段,同时也可以是影响个体思想和行为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以传承文化为己任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更是无需置疑的。一般而言,传统文化对教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对教师职业形象的塑造上;二是表现在教师个体心理结构的建构上。
(一)传统文化对教师形象的塑造。
“教师形象是人们对教师教学行为表现的一种宽泛的界定,是教师特定姿态和风貌的一种表征。它折射出时代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反映了特定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追求。”①一定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必然会体现一定的文化传统。譬如,西方各国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只是一种职业伦理底线的保证,而在我国及深受儒文化熏陶的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国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就不仅仅反映在职业伦理底线的保障上,从某种程度上他们被视为道德的偶像、知识的化身。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教师的论述十分丰富,在教师地位上,荀子认为教师是一切言行的准则,所谓“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背),倍畔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士大夫过诸涂不与言”(荀子《大略篇》)并首次将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列;在教师品质上,要求“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师德修养上,强调“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对待学生要“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不耻下问”;在教师观上,强调“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理想人格;在师德规范上,要求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通过“立人达人”去启发每个人的内在自觉,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师德养成上,重视“慎独”、“内省”、“自律”②。正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这些高标准的道德要求与传统文化伦理特征密不可分,对于树立和丰富教师形象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批判性的缺失同样会在教师的职业要求和教学过程中有所反映,如孔子的“述而不作”,孟子的“言必称三代”,朱熹的“是知圣门之学,别无要妙,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而已”等言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去效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长久以来教师也贯穿着一种“孔孟之徒教授孔孟之道”、“唯古是法”、“遵古崇威”的价值取向;在教学内容上把古人的著述经典化,变成绝对权威,使得一般的教育对象或学子的学习只能囿于经学的有限范围;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育者“信而好古”,安然于“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为学之道。这些传统的教师规范往往将教师塑造成一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卫道士”形象。
(二)传统文化对教师个体心理的建构。
“民族文化心理及其结构作为人的一种‘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们利用物质工具和‘心理工具’改造自然、社会与人自身的过程中通过‘双重建构’(即‘内化’与‘外化’)并在同化与顺化的两种作用中积淀而成的”③。而个体心理结构的建构就是在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由此可知,在传统文化中“凝积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心理对教师个体心理发展具有稳定的、内在的影响。
推崇集体意识和个别权威及求稳、求静、不喜变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表层特征③。一方面,它是农耕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心理,要求个体服从强有力的绝对权威,从而抑止了个体自我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这种追求稳定、宁静、不喜变化的心理结构致使中国人形成一种以封闭性、单向性和趋同性为特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和服从权威的文化心理对于作为文化传承者的教师来说,影响更为深远。这种影响一般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第一,以传承文化为己任的教育完全“复制”和“同构”传统文化,学校组织全然沿袭传统文化家长制模式,在教育中追求“统一”、讲求“规范”、注重“权威”。传统教育中“强调整体,轻视个体”的整体化倾向,谋杀了教师个体主体能动意识和批判意识、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客观存在。更重要的是其“偏重人伦,以情为重”的人伦化倾向,致使教育领域的认识出现了事实判断让位于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局限于道德判断的现象,进而导致教师个体对日常生活、教学领域及自我的认识、判断和批判出现了偏差和扭曲。所以,此时任何一种判断首先表现的不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真假判断,而是涉及到个人或集体的价值层面的是非判断。
第二,只有通过社会认可,教师才能获得一种合法的身份。社会的这种认可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标准,并通过对教师教育理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等各方面的规训来实现。因此,个体在获得教师身份的同时就等于形成了一种与自己知识分子身份相违背的“身份性人格”④。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致使其在强化或者优化教师身份的同时恰恰就等于在弱化其知识分子身份⑤,致使教育领域中听不到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坚持独立自由的批判声音。
二、教师批判精神缺失的深度归因——传统文化的抑制
本尼迪克特有一个著名的命题:文化是人格在典章上的扩大。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人格是文化在心灵上的延续。教师文化作为一个群体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很小的子系统,它不仅形成于某一文化系统的孕育之中,同时其自身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也更多的取决于文化这个大系统的整体特征和作用。这不仅是文化与亚文化的一般关系,同时也真实的反映了我国教师文化与主流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这一角度思考,我们可以发现,教师批判性缺失的现状与传统文化及其影响下的教师文化的作用密不可分。
众所周知,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儒、释、道思想逐渐沉淀并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传统文化的一切特征均可以在它们的思想中找到理论根源。具体来说,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佛家与道家文化分别是这一主体的双翼。所以,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教师文化和教师个体批判性缺失的事实必然可以在儒释道三家的主要思想中找到依据。
(一)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批判性的先天不足。
“仁”是儒家文化的最高旨趣。孔子认为仁是诸德之全,是人生的一种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是“忠”和“恕”的合体⑥。
“忠”字在《论语》中出现了十八次,它的基本含义是对别人(尤其是对上级)尽心竭力。如:“为人谋而忠乎?”(《论语·学而》)“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论语·八佾》)等等。“忠”还常与“信”、“敬”等连用,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论语·公冶》)、“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公冶》)、“主忠信”(《论语·学而》,又见《子罕》、《颜渊》)。其意思都是指尽心竭力,也有全心全意、一心一意、忠心耿耿、忠诚等含义。它一般泛指人对人的态度,尤其是臣子对君主、下级对上级的态度。所谓,仁者爱人,“忠”则是爱君、爱人的表现,侍君、待民的要求。
“恕”字在《论语》中仅有一处,《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之相关的论述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由此可知,“恕”,有“推己及人”之义⑥,乃是体现“仁”之精神,实现“仁”之德政的方法之一。《孟子》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乃是对这一思想的发展,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由此可知,儒家文化是一种内倾性的文化⑦,其为人、处世的生活始终贯穿着一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且“己立则人立、己达则人达”的“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反躬自问”、“克己复礼”“自省”的道德修养方法。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忠”和“恕”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鲜明的特点,是对中国人心理影响最深的文化因子。“忠”的文化要求大则忠于国和君,小则忠于父和友,其文化形象分别是誓死效忠的“忠臣”、千依百顺的“孝子”、舍生取义的“知己”。“恕”的文化则更多表现在个体的思维方式和道德修养行为上,其所追求的文化偶像是克己复礼的“君子”、反求诸己的“圣人”。一方面,“忠”文化要求的首先是“忘我”、是“奉献”、是“牺牲”。传统文化塑造的是一种对客体于我的存在世界持“忘我”和“无为”态度的国民形象。这种文化对普通民众的要求仅有一点,那就是“顺从”,培养的国民也只有一种,那就“顺民”。顺民的顺从所营造的文化也只能有一种,那就是没有主体我参与的“听”的文化。另一方面,“恕”文化对个体内倾性的思维方式和道德修养的极度崇尚,使得国民尤其是社会精英——知识分子对自我德性养成及精神境界表现出过分的关注和过高的要求,往往使其终其一生也未能触及“内圣”理想的边缘,就更无法奢谈“外王”了,从而更加束缚了一批本有可能也有能力关注外在于个体存在的客观世界的知识分子的视阈。所以,从根基上全面的封杀了整个民族产生批判的可能。因为,批判需要主体的参与,它是主体通过“思想”,进而通过“言说”才能实现的。没有自我、局限思想、限制言说、主张听话的中国传统文化先天缺乏批判性。
(二)传统文化的双翼——道佛文化对个体批判性格的再次消解。
如果说,儒家文化是一种“入世”文化,关注的是政治伦理,还原的是周礼秩序。那么,道家文化则是一种“出世”文化,关注的是普世伦理,安顿的是每个个体的心灵。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倾性特征离不开道家文化的润色。如果说,儒家文化的内倾特征表现在思维方式和道德修养中,其外倾的特征只是在“未知生,焉知死”的人生态度中遭到放弃,“内圣”的旨归依然是“外王”的话,那么,道家文化的内倾特征则体现在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泯合天人、混同物我的无所谓“内外”的独抱孤怀的个性人格和艺术化的人生哲学上⑧。
在道家看来,“道”是世界万物的终极本源,即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尽管“道”是道家思想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但对其的定义,老子却认为,“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指出能用语言表述的道,不是永恒的道。他认为,“道”是永恒的,是不可用语言表述的,而只能凭直觉去体会。譬如,有学者通观《老子》,概括出了“道”的几个特征,即道是无形的、道是无名的、道是无为的、道是无欲的⑥。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处世态度,使国人的世界观少了西方人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对外界事物的探讨也没有了西方人追求“逻格斯”的那份执着,进而放弃了对外界事物的探索,所谓“德性”生活就只能仅仅局限于精神境界的提升上,甚至将放弃“外物所累”也视为道德个体追求内心宁静和心灵纯洁的手段。
庄子认为人意识到自己常常为身外之物所累,为时空所限的无奈,即所谓的“有待”、“有己”,指出要达到自由,就是要超越出“有待”、“有己”,从而达到一种“无待”和“无己”的境界。如何超越自我思想对自身的束缚、外物对自我的羁绊,庄子提供的方式是“遗物离人”。“遗物”,是指剪断自我同外物的联系,不为任何外物所累;“离人”就是剪断自己同社会的联系,不为社会和国家所绊。由此我们发现,道家是用消极“出世”的态度来追求一种仙风侠骨、逍遥自由的诗性生活。这种文化精神数千年来安顿着中国数以千万计的文人墨客或失意的知识分子的灵魂。
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使中国知识分子“进退自由”,进可安顿苍生,治国平天下,退可安顿心灵,因时顺势,“存,则吾顺事;没,则吾宁也”(张载《观棋》)。一方面,道家主张“无我”、“无为”、“无执”、“与时迁移”、“不敢为天下先”的“游世”态度,显然是一种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混世主义人生哲学。相比之下,它少了儒家那种“自强不息”愈挫愈勇的进取精神,少了儒士那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道家文化长久以来便是失意的知识分子灵魂安顿的唯一栖息之所,灵魂的安顿减少了他们对外在世界的关注、焦虑与不安,从而也就等于“瓦解”了批判意识产生的心理基础。试想,如果没有这一最后的心灵居所,焦虑、犹豫、彷徨的遭受挫折的儒生们又会如何呢?会不会能够促使儒学文化中“为他之学”(与“为己之学”相对)和“外倾性”文化特质的萌生和发展呢?
佛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主要集中在被儒道文化本土化了的禅宗思想里。禅宗思想既吸收了印度大乘空宗(一切皆空)和大乘有宗(佛性实有)的思想,也继承了我国儒家传统的人性论学说和道家主静说思想,它是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固有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佛家人生哲学模式具有超人人格的特征,主张心如枯井、随缘而安和与世无争⑥。佛教的这些思想对中国社会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宋代黄庭坚曾写道,“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赠张叔和》),这种鼓吹不思进取的人生旨趣对于批判性格的形成也是一种致命的打击。如果说,道家文化是对文人墨客的一种精神慰藉,具有一种上流社会附庸风雅的气质的话,那么佛家文化由于其 “砍柴挑水,无非妙道”的普及性、“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宽容性以及“顿悟成佛、直指本心”的便捷性,而成为了生活在下层社会普通民众的精神慰藉。譬如当生活无着、冤屈无处申诉的时候,人们往往将希望寄托于冥冥之中的力量,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和精神上的安慰。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就是人们在遭受委屈和心理难平时最常想起的话语。所以说,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融合实现了对全体国民灵魂的安顿,从而使我国的传统文化最终成为一种缺少批判性的文化类型。
显而易见,佛教与儒家、道家思想的融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倾性特征,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可互相补充。总体看来,没有儒家的“为己”,就不可能有道家“安时处顺、无为不争”的个性人格和佛教“随缘而安、心如枯井”的超人人格的存在。相应地,如果没有道家和佛家文化对千年来国民精神世界的安顿,那么儒家的这种“为己之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内圣外王”入世路径在大多数知识分子饱受挫折和迷茫之时就会遭到质疑、扬弃。
本尼迪克特认为,人的心理特征是由文化制度所塑造的,或者说文化是一组人格心理特征在规范、组织、习俗和制度上的投射⑨。所以说,从文化与人格的关系而言,批判性缺失的传统文化必然塑造一种没有批判性的国民性格,尤其是对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教师职业来说,其影响更为深刻。
注释:
①杨明全.反思型教师:教师形象演变的新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2,(9):50~53.
②黄永刚,张健华.关于中国传统师德的批判与继承[J].道德与文明,2001,(4):61~62.
③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21,124.
④身份性人格:是美国文化心理学派奠基人之一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提出的。
⑤本研究认为,知识分子应该热衷于哈贝马斯所言的那种“批判的知识”,热心于揭示限制与支配的条件,体现出为争取发展与进步的自由的解放的知识兴趣。而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教师不应该仅仅执着于经验分析的知识和解释学的知识。
⑥番万木,李孝华,上官司政洪.简明中国传统文化[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20,122,142,168.
⑦刘志琴.文化危机与展望——台港学者论中国文化(上册)[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3.
传统文化的知识范文3
关键词:智慧观 对比 中西文化
1、引言
智慧,一直是人区别于动物,甚至是人区别于人的一个重要尺度。人们对智慧的普遍认识和看法,广泛流露于古代经典的文学著作之中。并在当今人们生活的具体方面都有呈现。本文尝试从智慧的获得、智慧的管理,以及智慧的作用三个方面来阐述中西两大世界文化体下,人们智慧观的根本差别和看法。
2、关于智慧
辞海中,“智慧”一词有如下的定义:“对事物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而对“智力”一词的解释如下:“通常称‘智慧’。指学习、记忆、思维、认识客观世界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智慧通常体现为一种能力,并且是一种非机械的,对其他事物的反应能力,并以此区分人的智慧和动植物的智慧。早有《荀子・王制》曰:“草木有生而无知”,近有科学研究植物动物的智力,但仍很少称其为智慧。可见,智慧的外延广于智力,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人们通过理性思维、合理使用语言、信仰、直觉等来获得智慧。
“智”早在古代为会意兼形声字。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为聪明,智力强。《淮南子・真》中“智者,心之府也”;《方言》中“知或谓之慧”;而佛教中的“慧”意译为“智慧”,即“般若”,如 “慧眼”指佛教的五眼之一,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的智慧之眼。
代表欧洲传统的希腊语中的“智(sophia)”指哲学家的天赋。哲学家用“智”来投身当时社会生活不断追求真理;“实践智慧(phronesis)”在哲学上指在确定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手段中的智慧,意指政治家的才能;“知识(episteme)”意指一种科学知识的形式,在掌握控制自身行为准则的人们身上得以展现和发展。西方心智哲学和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对“智慧”的定义:以价值观为中介,运用智力、创造性和知识,在短期和长期之内通过平衡个人内部、人际间个人外部的利益,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环境,以获取公共利益的过程①。
3、智慧的获得:中国人智慧是积累的,西方人的智慧是神赋的
从出土的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上可以看出,“智”被写成“知”,由“矢”和“口”构成,象征着一个人像飞矢一样快速地获取知识,说明在古代中国人的认识里,智是从知发展而来。这样的认识论实际是一种“知而获智”的智慧观,并暗含了“转识成智”的思想。
从字形上看,“智”字在“知”的基础上添了一个“日”字作底,表达“日积月累”之意,更形象具体的体现了“转识成智”的思想。《荀子》有云:“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孔子在《论语・季氏》里,虽然承认“生而知之者”,却更强调“学而知之”和“好学近乎智”,而学的过程简单说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由此可见孔子思想也赞同“知而获智”的观点;子又曰:“致知则智明,智明然后能择”,这就是对“知而获智”观的一种简明解释。
对比西方传统文化典籍不难发现,关于智慧的获得和出处,与中国传统文化观有着较大差别。西方文化建立在“神”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圣经》的一神论,还是希腊神话中的多神,都是统治和掌管人类的高级力量。《圣经》中的上帝是人类的造物主,赋予人类包括智慧在内的一切;而希腊神话中有专门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是智慧与美的象征。在这样强烈的以神为基础的文化传承中,西方传统的智慧观认为:人的智慧是神赋予的。犹太民族自古被认为是上帝订约的“特选子民(the Selected People)”,被认为是富有智慧的民族,而犹太人也是最信仰《圣经》的民族之一。犹太民族的智慧精神以其特殊的身份标志得以保存:散居各地而文化留存。
《传道书》中认为:“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家增知识的,就加增加忧伤”,此观念是贯穿整个宗教思想的,从上帝禁止人类吞食“智慧树”之果,到亚当经受不住诱惑而获得“智慧”,上帝无时无刻不再告诉人类,唯有上帝主动赋予的智慧才不会带来灾难。当然《约伯记》也展现了上帝所通融的另一种智慧:质疑的智慧。这从上帝对约伯的偏爱即可看出,即上帝要求犹太人对他绝对崇拜,但又不希望是一种盲目的崇拜。这看似为悖论,实则不然,上帝对智慧拥有了绝对的权利,正如上帝对爱、对真理都有绝对的控制权一样,哪怕质疑智慧本身的智慧都是上帝赋予的。人只能在上帝赋予的智慧下分辨善恶美丑;爱上帝,才能得智慧的守护。
4、智慧的管理:中国人的智慧在道德统治下,西方人的智慧在意志的统治下
同样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从无可质疑的神那里获得的智慧,是绝对的智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当这种智慧观被统治阶级利用时,西方社会就成服于“绝对意志”、“君权神授”、“以法为纲”这些不曾在中国社会社会中占据主导的意识形态。葛拉西安的《智慧书》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式邪恶的智慧,若不适当地以中国的传统道德加以规范,它有可能让邪恶者变得聪明,让聪明者变得邪恶③。它建立在西方“人性恶”的基础之上,是基督教“原罪说”的直接产物。西方人尤其看重智慧,自十七世纪以来,对理性的呼唤有增无减,到了培根的时代,更是以一句“知识就是力量”的激昂口号掀起了酣然巨波,人们纷纷打着科学理论的旗帜,满足着自我意志的膨胀。从圈地运动的领土扩张到次世界大站,一个世纪的历史证明,西方在意志支配下的纯智慧缺少的正是中国式的道德约束。野蛮的战火毁灭了一个又一个文明,而唯有中国的五千年历史绵延至今。难怪早在上世纪末,孔汉斯(Hans Kung)曾提出了“三大现存的宗教源流体系”的理论,中国的各种宗教传统被称为“智慧型宗教”,以区别于中东的“先知型宗教”和印度的“神秘型宗教”②。
而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理性的地位远不如仁德重要。人的本质规定性特征是“德”而非“智”,而且“德”还被看作是“智”的根源。早期典籍对智慧和道德进行探索,认为二者联系紧密。《淮南子・览冥》中有语: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
因为中国的智慧观在事实上从属于道德观,所以它在追求实施等诸多方面都少了些外扩的冲击力,而倾向于内敛的智慧观,实践的智慧观念;而西方纯粹意志下的智慧观则更具有激发力,人们在追求智慧的同时就被赋予了更强的欲望。
5、智慧的作用:中国人的智慧用于修身养性,西方人的智慧用于征服扩张
对智慧获得方式和管理手段的不同带来了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对智慧作用的不同认识。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智慧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途径。孔子在《论语》中的相关论述记载了他关于完美生活的两个标准:智、仁。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孟子也提出“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韩非子・显学》中更是直言:“智,性也”。可见,“知(智)”只是修身的途径,而修身才是根本的追求。
这与西方智慧观有着绝大不同。我们可从古希腊哲学家对“智慧”的探索中窥见一斑。首先,古希腊哲学家对智慧的探索在于对其本原的研究,是本体论认识,是纯粹的脱离人的意志的认识。这就从根本上决定西方传统文化不可能将“智慧”的作用发挥到对自身的修养。因为在认识之始,它就脱离于人之外存在。其次,古希腊哲学对智慧的探索使亚里斯多德认为哲学智慧是研究“第一原因”的知识,开拓了思维从具体到抽象,是西方理性以及科学技术萌发的基础。这两点不同,决定了西方传统下的智慧观的导向是外扩的、探索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智慧下的征服和霸权行为。
6、 结语
综上,从智慧获得的角度说,中国人相信智慧的可积累性,而在西方人眼中,纯粹的智慧来源于神,是神授的。从智慧的管理手段来说,中国人认为智慧是从属于道德的,没有道德的智慧只能是邪恶,而不是智慧,而西方人的智慧是由绝对意志统治的,是受理性而非道德约束的。从智慧观的导向作用来看,中国人追求智慧的最高境界在内,在于自我的修养养性,而西方人追求智慧的最终目的在外,在于外扩的追求,目的的实现。
参考文献:
[1]Sternberg, Robert J.(2004).Words to the Wise about Wisdom: A Commentary on Ardelt’s Critique of Baltes.Human Development. Vol. 47.
传统文化的知识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212-01
任何高校都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是维系整个学校统一和学生团结的纽带,是这所学校立足的重要标志。师专生的文化、思想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学”,按照儒家文化:“个人是道德的,由道德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也是道德的。”因此,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学生是道德的,有道德的学生组成的学校也是道德的。不仅学生要服从道德,学校也更应该服从道德。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自身修养。任何一名学生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则和方法,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就一定会锻炼成理想的人格。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铺垫,学校的教育更应该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中,以培养出“为社会服务”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学校的教育应该坚持把促进社会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学校加强德育工作与传统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有精髓又有糟粕,我校的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吸取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学校在加大德育工作力度的同时,也应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当然,不是一味的继承,而是有选择性地继承发挥。我校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积极主动配合我校的德育建设。
当前,我校正处于由“四星级”向“五星级”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的教学体制在逐步的改变,引起了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改变。从学生整体上来看,他们的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部分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地对待个人利益。学校要发展,避免不了,要引进西方文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很大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了很大的冲击,其负面影响着正在成长着的学生。主要表现在:1.学生理想信念追求淡化,强调个人利益,以自我价值的体现为核心;2.道德观念淡薄,强调个人行为的随意性,轻视“道德、纪律”,将“道德、纪律”称之为所谓的“个性”;3.贪图安逸、享乐生活,追求新潮流、高等奢侈品;4.缺乏艰苦耐劳、奋斗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5.缺少诚信、互帮互助等等。学校的发展不仅要培养具有深厚学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文明诚信、服务于学校,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因此,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他们的自身道德素质,帮助他们建立健全“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有宽容”的理念是学校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校德育的管理离不开教学的管理。这就变成了教务处的工作内容,要想使学生的思想从根源得到发展进步,教务处应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纽带。教务处在安排学生学习的时候,除了专门上的德育课之外,还应该多安排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让他们在课余学习时间多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现在的学生,除了看一些比较幼稚的小说之外,其他什么也不看。更不用说看中外名著、古典名著等等一系列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书籍了。在课余时间我们进行了调查,有80%的学生根本不看什么所谓的“名著”,更不要说什么“孔孟之道”了。偶尔能听见“之乎者也”那也是在老师的逼迫之下来完成的。走了一个简单的形式,根本没有将其内涵吸纳为自身所用之处。学校的德育工作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去正确引导学生,使其爱上传统文化,只有先爱上它才能有学之说,有用之说。
传统文化的知识范文5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院校;历史教育教学;运用
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是有效提升学习群体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底蕴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中等职业院校受其根深蒂固的职业应用教学培养目标的限制,使得实际承载的针对全体在校生的通识性历史学科教学工作,逐步被挤压到了明显边缘化的地位,为了切实改良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相关任课教师尝试性地将传统文化,引入到中职院校通识性历史学科的教学实务中,意在提升中职院校在校学生的综合性素质水平,本文将针对传统文化在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简要的论述,预期为相关领域的教师提供借鉴意义。
一、传统文化引入中职历史课堂能有效增强学生做人本领
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工作意义,就是要帮助所有的在校生,切实提升做人本领以及综合性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的积累水平,在中职院校的通识性历史学科课程的教学实务中引入传统文化知识,将会对学生个体人文知识底蕴积累水平的有效提升,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有效净化学生心灵世界的同时,潜在性地促使学生实现健全化人格的建构目标。在华夏文明五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路径中,中华文化血脉中形成并积淀传承了一系列的先进发展成果。通过中国历代先民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切实投身的社会历史实践行为,逐步形成了以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为核心代表的修身原则和美德体系,以及敬业奉献、公而忘私的职业精神,以及一系列切实表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名言警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中华民众历来从事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生活品性,以及“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兼济天下的雄阔气概。在中等职业院校的现代化历史学科教学实务工作过程中,切实引入以上所引的传统文化发展体系中的优秀成果,可以切实从思想文化建设事业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发展高度,不断助力中职院校在校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提升自身的综合性做人本领。
二、传统文化引入中职历史课堂能有效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探索充分助力中职院校在校生,实现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升的有效路径,无疑具有较为深刻的意义。而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本身具备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且能够切实包含多个社会领域的内容,因而能够为学生综合性地展现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众多领域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所以能够为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创造全面接触社会生活众多领域的机会,助力学生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现有的历史发展阶段条件下,中职院校的现行的历史学科课本,在知识性内容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比较充分地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宗教、民族关系等众多学科领域的有关历史发展进程的记载和分析性知识内容,在这些内容的教材文本叙述实践过程中,往往以较大数量的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性理论,作为教材文本叙述内容的指导思想,在这样的教学工作环境背景之下,如果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适当结合传统文化对教材中承载的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解读,以及背景知识补充,可以实现对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在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使用,能够有效帮助中职院校在校生实现对知识储备水平,和综合性学科思维视野的有效拓展,切实促进学生更加充分地获取到历史学科的背景性参考知识,逐步提升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判断力、理解力,以及思维深刻性水准,最终切实促进学生提升自我的综合性学科思维素养的水平。要通过在中等职业院校的通识性历史课程的教学实务,提升中职院校在校生群体的综合性学科素质建设水平,就必须切实关注传统文化在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为中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充分的基础性支持条件。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简要阐释了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学科教学实务中的应用模式,以及具体作用,预期为相关领域的教师,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艺灵.浅谈中职历史教学走出困境的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2,04:162+62.
[2]马荣村.增强中职学校历史教育功能的意义及方法[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69-71.
[3]龚德胜.中职历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析[J].求知导刊,2015,01:12.
传统文化的知识范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 化现代艺术产业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艺术产业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特c
大众媒介是现代艺术产业发展的平台,我国传统文化在大众媒介中的传播方式不同于以往的其他方式,而是具有了几个新特性:一是媒介化。大众媒介拥有十分卓越的扩散能力,这就使得其拥有庞大的受众群和广大的受众范围,因此在大众媒介的作用下,现代艺术产业中的传统文化传播所辐射到的受众数量也是惊人的。如今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再次为人们所重视,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更佳,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力更强。二是市场化。现代艺术产业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其对市场的依存性,市场作为艺术产业的末端,对艺术产业的发展成果进行评价,并赋于其价值。现代艺术产业的发展是在市场的影响下进行的,其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也脱离不了市场,在市场作用下的传统文化更加趋于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三是灌输性。在艺术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已然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人们在与媒介长期的接触当中,耳濡目染,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符合媒介传播的目的,并且根据这一认知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使之趋于媒介的传播内容。
传统文化利用现代艺术产业走向世界。上世纪五十年代,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过一个当时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概念,那便是“地球村”。然而时至今日,人们逐渐体会到了这一概念,并为之超前性而惊叹不已。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播媒介的发展速度愈发惊人,其传播速度与二十年前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语,消息能够转瞬即至,时间空间的距离几乎可以忽视。随着沟通的便利化,各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更加频繁。为了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也为了使其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我们应当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利用,赋于其新的历史价值,此时现代艺术产业便是其发展的绝佳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创新意识,传统与现代割裂。市场经济的兴起使得传统文化所依赖的生存土壤受到了冲击,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形式渐渐走向衰落。于是各地区的文化部门开始为本地区传统文化的“申遗”之路奔波起来,然而这样只能解一时之渴。如果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传统文化最终还是免不了消亡的结局。因此要真正赋于传统文化新的生命,还应该从市场人手,发挥创新意识,使之成为受到人们喜爱的文化。我国当前“申遗”成功的传统文化遗产并不是太多,绝大多数传统产业只能面临自生自灭的困境,缺乏与现代艺术产业的紧密融合,使得传统文化不具备当前时代的创新特点,从而难以转变成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
发展定位不清,宣传力度不足。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产业的融合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对于两者融合发展的目标定位还很模糊,这就使得本就匮乏的优质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并在相关文化艺术产品打开市场的过程中,由于定位不准使得市场推广的成本居高不下,推广效果往往也达不到预期。与西方国家著名的文化艺术品牌相比,我国缺乏世界闻名的传统文化艺术品牌,在国际文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比较低,这与我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符的。此外,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产业融合还存在研究不足的问题,同时文化艺术产业的推广工作还不到位,这不仅使得我国大量文化资源被浪费,也极大地削弱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政策支持缺失。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影响重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产业的融合刚刚起步,传统文化艺术产业的规模还比较小,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也不多,同时对企业涉足文化产业的要求过高。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完成文化艺术产业的相关规章制定。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产业的融合发展,政府和相关文化产业部门更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以经济发展的视野来看,文化艺术产业正在逐步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并逐渐服务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文化艺术产业也慢慢被大众接受,然而从产业的发展角度出发,各界的关注还只是停留在对其的认知层面,产业发展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强化创新意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我国深厚的文化渊源,还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速的强心剂。然而我国传统艺术倘若不跟现代艺术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不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会导致自身的衰竭。对于传统文化与艺术产业的融合发展,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产业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的艺术表现手段和技巧,还应在形式、内容和理念层面进行创新。想要更好地发展传统文化,就必须使其适应于现代产业,与艺术融合,成为一种时尚。传统文化自身并不具备适应时代的能力,我们应当将其与现代艺术产业融合,加大二者在创新领域的投入,使其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其不断革新。例如,西安地区唐代壁画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我国的服装设计企业可以利用西安壁画群的传统文化价值,以西安壁画艺术形象的造型和色彩为装饰手段,借助现代服饰为载体,展现清丽淡雅的东方气质和韵味,使得我国传统文化通过与现代艺术产业的结合而重焕生机。再如,我国的一些设计公司或工作室,可以利用西安地区唐代壁画的造型和色彩元素,将其运用到产品包装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使得设计风格更强,民族特色更突出。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注重特色品牌建设和市场定位。产业管理部门还应当充分利用大众媒介的优势来推广传统文化艺术产业。首先,在广大群众中宣传我国传统文化,加强群众对现代艺术产业的认知,强化对二者融合的认同感;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产业结合的支持政策以及国外的成功经验,启发、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其次,积极对外宣传我国传统文化,加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使更多国际友人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产品,以达到凸显产品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目的。同时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产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特色品牌的建设,形成品牌效益,继而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要和现代艺术产业紧密结合,就要开发那些兼具历史价值和产业化条件的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和再包装,设计精品文化产业发展路线,逐步构建一、二线品牌梯队。
完善管理机制,支持传统文化的创新和现代艺术产业的发展。政府作为传统文化和艺术产业的融合发展的关键,应当主动积极投入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和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促进工作。首先,政府应当完善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带动文化艺术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其次,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艺术项目给于特殊照顾,使优质传统文化艺术的产业化顺利完成。再次,政府还应当合理利用各地不同的文化资源,发展对应产业,构建由政府主导的研究机构,负责各地文化艺术交流、建立市场监督机制。最后,对知识产权进行深度维护,优化管理手段,推广市场化发展。在保留传统文化元素的前提下,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研制和开发延伸产品。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①宋瑞波:《基于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山东区域特色动漫设计研究》,《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