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服务市场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服务市场调研范文1
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倪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服务机构已步入市场服务竞争。医院经营管理模式已从“政策依赖型”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医疗服务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是主动出击还是左顾右盼,将直接影响医院可持续发展。在新形势下,医院应转变经营管理策略,主动出击,尽快做到“四转变”才能使医院在改革的激流中勇进。
倪鑫认为新形势下,医院管理者必须在新的挑战和复杂的形势面前,积极进取。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创新思路、创新经营、创新管理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转变服务理念,强化全体员工的服务意识。从病人求医转变成医患双求。如今医院经营管理的一切工作应围绕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医疗进行。医疗、保健、管理、后勤保障都要强化服务理念才能把医疗服务市场做好、做强、做大、做优,才能使计划经济下的被动医疗服务,即病人求医现象得到“改头换面”,让每个门诊、住院病人满意而归才能培养忠实的顾客,增加服务信誉感召力。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必须进行营销培训、危机感教育、医护人员价值取向等观念更新,从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医院生存发展“千斤重担大家挑”目标一致、协力同心才能最终赢得医疗服务市场。
第二,转变经营策略,提高医院市场核心竞争力。医院经营策略必须具有创新、开拓、前瞻性。在进行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市场服务定位并以市场服务要求规划医院发展方向、加强专科建设、强化质量内涵、提高服务水准、拓展服务范围、打造医院品牌、建设一支精简高效的管理队伍。并利用现有的资源,扩大经营服务范围,走多元化的经营服务之路,为病人创造优质、高效、方便的医疗环境和条件,使特色服务、特殊服务、特需服务能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
第三,转变管理机制,确保有稳定的医疗服务市场。医院的品牌体现在技术、质量、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只有综合素质很高的医院才有可能创出名院、名科,出名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医院市场服务反应机制、服务监控机制、内部协调机制,效能保障机制,从而让每一位患者按需求享有适应自己消费的医疗服务。内部市场做优、做强、外部市场才能做大、做响。由此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使医院的经营管理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四,转变服务模式,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医疗服务环境、服务模式、服务流程、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将进入新的格局。应对这一方面的变化,医院要做到五个改变、五个实现:
1、改变单调的就医环境,实现外部环境园林化、内部环境宾馆化、质量服务规范化。
2、改变传统的医疗流程,实现“量体裁衣”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个体医疗需求,即患者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不同标准的医疗服务。
3、改变以医为主的服务模式,实现以人为本、优化医疗流程、提供方便、安全的医疗服务,使医疗服务充满人性化。病人治疗、护理、生活、学习、休息被充分关怀照顾。所有医疗流程不是以院内工作时间为主,而是以病人为主。病人的利益和人格被得到充分尊重。
4、改变就医论医的服务形式,实现医疗与保健相结合、更多关心病人生理与心理健康、治疗后康复和保健服务,延伸保健服务内容。
5、改变顾客的消费意识。引导健康消费、驱动医疗市场、实现医疗服务优质优价,提升医疗服务价值。最终实现消费公平、患者满意、医患双方获得双利和双赢。总之,新形势下医院经营管理如何创出新路、迈出新步、取得新业绩,还有许多新的课题有待我们共同思考,积极探索,以利各医院在国家进行公立医院全面改革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品牌是商品的商业名称,是由企业独创的,具有显著特点的,用以识别卖主的某一名词、术语、标记、符号、设计或它们的组合,其基本功能是把不同的企业之间的同类产品区别开来,使竞争者之间的产品不致发生混淆。就医院而言,品牌是患者对医院价值取向的总结,也是一种品质和放心求治的担保。
医院的品牌
是医患关系的结合点
医院需要铸造品牌,从管理者的角度已经成为共识:1.医院被逐渐推向市场,医院之间竞争激烈,不被患者认可就被市场淘汰。能否打造一个消费者信赖的品牌,培养消费者对医院品牌的忠诚度,这是关系到医院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问题。2.技术特色可以被竞争者模仿,品牌却独一无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品牌。品牌作为一种高价值的无形资产,对内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外有利于新服务、新产品的快速推广。在资信如此发达,技术更新如此迅猛的时代,医院不挂品牌这面云帆,实难济沧海。
医院行业有其显著特殊性,如行业内部差异性大,医患双方风险高,而且供需双方信息严重的不对称,患者往往“病急乱投医”。因此,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在作就医决策时,需要品牌做指引,寻找自己“信得过”的医院。另一方面,品牌医院会倍加珍惜多年来苦心经营建立起来的声誉,总是努力去保证其质量,尽量让患者满意。这也是很多经济学家用以与品牌的批评者辩论的主要依据,即,认为品牌是消费者保证他们购买的物品高质量的一种有用方法。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患者需要品牌指引;医院为了生存与发展,着力打造品牌。这是一个很好的医患供需的结合点。因此,尽管实施品牌战略不仅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和艰苦的努力,而且要承担该品牌得不到市场认可的风险,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医院把打造医院品牌作为医院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商品市场化的年代,谁赢得顾客的钟爱谁就是赢家,这已经成为共识。不可否认,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胜任一筹,自然有利于在竞争中捷足先登。然而,在科技飞速发展,资信高速融合的年代,谁能一招吃遍天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赢得市场?靠品牌;如何铸造品牌?离不开高质量的服务。企业视顾客为上帝,医院以患者为中心,尽皆如此。
医院服务意识需加强
能否提供病人满意的服务,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很早以前我们就已经有这样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医院用“病人满意度”作为衡量医院绩效的指标,并且已经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质量指标,也是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病人感到满意时,就会增加信任感和顺从性,增强对不适合恐惧的耐受力对治疗产生良好影响”。反之,“可能导致出现并发症和不适感”。
然而,时至今天,医疗纠纷仍然时有发生,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评价仍然是褒少贬多,实在令“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白衣天使”们汗颜。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无疑还是服务意识。姬军生等总结当前医疗纠纷成因时,首先强调的就是片面追求医疗收入而忽视社会效益,明显的例子就是门诊和辅助科室工作人员简单匆忙的处理病人,不耐心解释,不保证质量;他直接指出医务人员“角色观念”还未完全转到“服务”上来” 。而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纠纷的原因更明显地集中在“工作不够热情”、“不够尊重病人”等这些服务态度的问题上。
长期以来“求过于供”的医疗市场状况使许多医务人员养成了盲目的优越感,即使是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某些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把自己当上帝,满脑子“求医观念、施医观念、恩赐观念”。患者在疾病的痛苦中需要的是体谅和关切,期望与医生之间的接触更为人性化。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医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傲慢、冷漠、缺乏耐心和进取精神,使得病人的预期与实际体验之间产生巨大反差,成为引发很多不该出现的医疗纠纷的导火索。
任何一个成功的品牌,都具有很高的顾客满意度和社会认同感。医患关系紧张,即便商标再漂亮,广告再煽情,品牌形象也不可能建立起来,终归只是徒劳。相反,当别人还没有认识到问题关键所在或者认识到但是没有下决心做好的时候,你成功地通过优质的服务打动了消费者,铸造出消费者钟爱的品牌,你必将是这场竞争的胜利者。
优质服务才是制胜战略
有效的、能让顾客满意的服务总是有针对性的,首先要了解顾客需要什么。早有专家提出患者四种就诊心理:1.求安心理。病人选择医院往往首先考虑医院在社会上的声誉和信誉,要求医院除了良好医疗条件还要有良好的资信,能保证患者接受治疗的安全性。2.求快心理。要求更短的诊疗时间,要求医院更有效率。3.不再追求“价廉”的心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辨别能力增强,病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医疗费用的高低没有以前那样敏感。4.愿意接受医院“关系营销”的心理。病人接受某家医院的服务感到满意,很愿意再到该医院就诊 。
医疗服务市场调研范文2
关键词:市场经济;医院;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医疗机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服务市场化、竞争化越来越强势。为提高医院技术水平、经济效益,以利于医院创新和发展,必须要从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入手,开展有效的成本核算运作,以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有双赢的推进。
1 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及实施的必要性
1.1 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 医疗成本,是卫生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的总和。由劳务费、业务费、公共事务费、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管理费 6 个部分构成。是对医疗服务、药品销售、制剂生产过程中所发生费用进行核算,其目的是真实反映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2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生的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医院自身医疗服务经营的收入。成本是一项综合性财务指标,成本的形成和费用发生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浪费,使各种耗费更趋合理。加强成本核算,从而以最少的耗费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方法计算成本,对影响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实行有效的控制。节约的成本,既可以用来发展医院,又可用于职工福利,更可以用来降低医疗价格,增强竞争力,求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投资。医院在投资建设重在项目上,做可行性成本预算,对其投入项目成本预算进行市场调研,对其投资成本和收回成本进行比对,为领导层提供决策投资重大项目建设的依据。成本核算,也有利于能评价医院内部各职能科室、各级别的责任人工作业绩,从而合理实施激力和惩罚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2 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医院成本核算单一不够科学化 医院变更因素很多,诸如医院服务项目多、病种多、技术更新快、成本变化、加之多数医院体制具有公立性。导致医院投入不计成本,医院经济缺乏科学管理,造成医院成本核算项目单一漏项现象。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的成本支出科目分为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两大类,漏了教学费用及科研项目经费这二大项目费用。具体明细科目的设置,并不能完全满足核算需求。如医院管理项目包括医院员工教育、新的科研项目的研发、正常医疗服务。医院管理费用,作为医院的一项期间费用,内容和含义也相当广泛,其中可能包括医疗成本,也可能包括药品成本,还可能包括管理成本,简单地将其按人员比分配,不能准确反映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从而导致核算方法与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相去甚远,成本核算结果不能令人信服。
2.2 对医院成本核算数据统计缺少成本效益分析 医院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成本,提高最大效益。目前医院人员配置一般为 1 -2 名专职或兼职成本核算员,现有人员配置,只能满足医院成本数据的核算或者个别科室的成本分析,没有更深层次地对成本核算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没有真正地从成本核算统计数据中找出内部管理不足及缺口,来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2.3 固定资产核算存在弊端 固定资产购进或调入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但有些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已经损耗,出现减值,应进行固定资产折旧,而使用大型医疗设备的专业科室,没有人负责对固定资产设备进行磨损程度核算,从而使账务人员难以判断固定资产折旧率,大部分医院,固定资产不区分,新旧程度统一核算,这样就造成庞大的固定资产数额,虚增了医院净资产,没有真正地反映出医院固定资产增值、减值,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财务状况及医院经济效益。
2.4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影响医院正常发展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后,有些科室为减少或降低成本,对医院教学、新的科研项目的研发、引进先进医疗设备或新的技术方面忽略了,怕在运作中增加成本投资,取消医院前期开发的先进科研项目,影响医院新科研项目创新及正常业务的开展,损害患者利益,影响医院发展。
3 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的措施
3.1 提高成本核算意识
医院实施成本核算,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消耗服务成本,减轻患者负担,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实现优质、高效、低耗运行的经济运行机制。同时成本核算主要强调医院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同时也加强成本控制环节,尤其对固定资产采取相对的固定原则,既正确体现现有固定资产实际使用状况及固定资产成本水平,又按照全成本核算的原则对新购进医疗仪器、使用年久医疗仪器及报废医疗器具对其收取或减除折旧费,鼓励科室发展新的科研项目、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利于医院发展。
3.2 建立成本核算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管理机构,能使财务管理与经济管理部门有机统一。以院领导为组织核心,自上而下地推行成本核算,实现医院经济核算和经济管理工作高效统一原则。使各种经济信息和决策高度集中。财务科或经济管理科以经济项目负责人的形式,分散到各个经济责任中心,使医院实现优质、高效、低耗运行的经济运行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3.3 对临床、医技科室建立二级管理库
对各职能科室,建立二级管理库房,对科室领用及实际使用的材料、易损及易耗材料等进行登记上账,并且按照预算计划进行发放,同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并每月进行统计将其结果上报成本核算项目小组,以便准确核算科室成本支出。
3.4 减少人事成本
医院的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由人事成本构成,所以要想降低医院的总体成本,就必须首先通过人事调整来实现。在改革医院人事经费中,要完善医院的分配制度,利用工资来激励员工。将医护人员的工资与其医护水平、医疗效果、医疗效率等挂钩,工资分配要有分别,效率高者工资高,效率低者工资也不可过高,通过工资来激励工作人员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一味的搞平等、均分,只会搞一刀切,会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在配置人力资源中,要改善用人机制,用人择优。在分配人力资源的时候,要结合医院的机构、岗位和职责进行优化配置,并通过成本考核和一定的奖惩来确定医院的责任。
3.5 控制医院资金成本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使医院要更加着眼于自己筹集资金,并进行合理运用,以实现医院的正常运营,因此资金成本也成为医院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降低医院的资金成本,也应成为医院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举措。
医院由于其经营管理的需要以及改革进步的需求,很多情况下需要通过借外债来达到目的,但是,医院要对负债结构进行合理安排和科学控制,医院的负债应该符合医院的总体效益水平,将资产负债保持在百分之四十之内,为了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和资金筹措中产生的成本,医院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减少银行贷款等措施来降低因利息而产生的费用,也可以增加企业的软负债来实现这一目的。同时,医院应该通过制定现金流向和流向记录表来记录医院现金流动情况,对医院的支付能力和债务偿还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对医院现金的了解,确保既保证医院的支付能力,又确保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对资金的流行,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要保证医院的资金用在效益好的项目上,例如可以适当减少大宗设备的引进,而多购买利用率高的中小型器械,通过降低药品价格,通过向患者让利来获得收入。
4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成本核算,不仅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同时也是推进医院经济发展与管理的必然趋势和手段。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人、才、物资源,促进医院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为患者服务。既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也要重视成本核算,在实施程中,追求经济及社会的双向效益,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医院成本核算的发展,提高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医院管理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素珍.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和发展[J].会计之友,2010(1).
医疗服务市场调研范文3
【关键词】 医院 财务风险 监测 防范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的卫生投入重点正从医疗服务等个人卫生服务领域向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领域转变,国家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费投入逐年减少,而医疗市场的竞争却日趋激烈,加上实行药品招标后药品利润空间压缩等因素,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者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医院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加大。财务风险不但影响医院正常资金运转,也损害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严重时可使医院陷入危机。如何监测和防范财务风险,成为了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医疗经营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或加大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
医院财务风险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客观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不确定性,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三是损失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条件的限制,财务风险影响着医院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医院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威胁医院的收益;四是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具体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收益风险。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医院外部的原因,也有医院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医院财务活动与外部经济环境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医院财务风险
医院的外部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经济水平、产业政策、金融市场状况、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状况变化及各级政府对不同医院的投资偏好等。这些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将会给医院带来财务风险。
2、医院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自身偏差所产生的财务风险
一是医院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过度,致使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或无法获得新的融资;二是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系统存在严重弊端,缺乏内部监督机制;三是医院规模异常扩大,业务迅速扩张,而接收病人的数量远未达到预期效果;四是管理不善,无法控制经营成本等。
三、医院财务风险的监测
1、医院财务风险的监测方法
医院财务风险监测的方法很多,从宏观角度分析有结构分析法、预测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等;从微观层面分析有财务状况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专家意见法、保险调查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风险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根据医院所处的经营环境、医院自身经营管理的基础、管理人员的经验、风格和能力水平等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何种方法。
(1)财务报表分析法。它是根据一定标准,通过财务报表对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搜索、寻找和辨别的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可靠性强以及符合医院经营管理人员思维和工作习惯等特点。
(2)指标分析法。它是指根据医院财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资料和其他方面提供的数据,对医院财务风险的相关指标数值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并从分析结果中寻找、辨认和发现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在使用该方法之前必须对有关指标设定一个临界值或拟定一个风险警戒线,即某一项指标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对医院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形成威胁,才能判定为财务风险因素。这一标准值的确定可以采用目前通行的惯例,也可以采用医院以前遭受风险袭击的临界值,还可以采用同类医院所用的标准,也可用经验判断法和集体评判法。
(3)专家意见法。它也叫定性分析法、经验分析法,它是指利用专家的经验、知识和能力所进行的风险监测和分析判断的方法。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并不是财务风险事项的所有方面都能加以量化,只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专家意见法恰恰是利用了专家的定性分析能力和经验。
(4)其他财务风险监测方法。比如分组分析法、背景查对法、相关联系法、风险调查表和业务流程法等等。
2、医院财务风险监测系统
(1)医院短期财务指标的监测。对医院来说,最迫切需要的是资金,没有现金流,医院将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医院财务风险的短期监测指标主要涉及现金存量。一是现金流量比率。该指标主要用于分析或估测医院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一般而言,如果现金流量比率大于1,即现金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表明从整体上讲,医院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要是有保障的。
二是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医院现金流量的构成主体,营业现金流入对相关流出的保障程度,是整个现金流量结构稳健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该比率大于1,表明医院有良好的现金支付保障能力基础,甚至处于过度经营的危险状态。
三是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的保障率。该比率小于1,表明取得的营业现金净流量水平不足以维持简单经营需要;而该比率大于1时,表明所取得的营业现金净流量不仅能够为简单再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而且有剩余能力用于扩大经营或对其他方面的现金需要发挥贡献作用。
四是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该比率大于1,表明医院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偿付到期债务;若该比率小于1,则表明医院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金融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
五是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自由营业现金比率越高、金额越大,表明医院的财务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医院价值与股东财富也就越大。
六是现金流量均衡匹配率。该指标是从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结构上对医院现金支付能力考察的一个重要的辅分析指标,包括现金短缺率和现金充裕率。
(2)医院长期财务风险的监测。在收集医院短期财务风险数据的同时,我们还需收集长期财务风险数据并对其进行监测。医院财务风险的长期监测指标主要考察医院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其中,核心是获利能力。获利能力指标主要有:总资产报酬率=,它反映单位资本的获利水平。成本费用利润率= ,它反映单位资本创造利润水平的高低。医院偿债能力的指标也不容忽视,这主要考察资金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再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获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
(3)医院筹资风险的监测。资产负债率的高低是衡量医院财务风险大小的一个较为直观的重要指标,应该就不同的医院规模来实行最优的资产负债结构与资产负债水平。这种最优的结构可以根据负债与资本的加权综合成本费用来确定。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医院合理负债额度的临界点来对医院的筹资风险进行监测。
合理负债额=
当医院的实际负债总额远远大于医院的合理负债总额时,从理论上讲,医院具有一定的筹资风险,缺乏持续经营能力,面临债务危机。
四、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
1、准确把握好负债的量与度,确定最佳负债规模
负债经营使医院获得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使医院承担了负债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利用资产负债率制定举债决策时,一是要充分估计预期利润和举债增加的风险,考虑流动资产的质量以及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二是要充分考虑自有资金(净资产)和借入资金的比例,可通过期望净资产报酬率来计算分析:
期望净资产报酬率=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100%
=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借入资金成本率
当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大于借入资金成本率时,增加负债会提高净资产报酬率;当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小于借入资金成本率时,增加负债会降低净资产投资报酬率。
2、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满足医院的资金需求
医院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一般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医院使用资金所负担的费用与筹集资金净额的比率称资金成本率。对于医院来说,资金成本率是评价投资项目、决定取舍的重要标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投资项目只有在其投资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率或净现值大于零或现值指数大于1时,方案才可行,才能获得预期的效益。
3、加强对营运资金的管理
借入资金的投向结构不同,产生效益的时间和水平也不相同。首先,应重视对长期投资的分析。一般说来,决策投入前应对其可能实现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以及由此展开的医疗业务占有的市场份额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实现较大的产出。其次,应对短期财务资源的决策进行分析。如在对医院购入材料的价格走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对医院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逐月分析资金流入、流出的项目和金额,以衡量短期经营状况,纠正出现的问题以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经营资金利用率。
4、加强审计监督
审计是一个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有力工具。医院可以采用内外部审计并用的办法。外部审计可以监督医院财务运行情况,减少财务人员营私舞弊的可能性,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降低财务风险。内部审计可以对医院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关联对比,找出财务工作中的弊病,通过对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等方面的审计,医院可以加强财务控制,最终防范并降低财务风险。
5、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抵御风险的机制
一般说来,报酬率与风险成正比。因此,我们要树立风险意识,正确对待风险。既不能片面追求规模效益而忽视风险,不考虑医院的承受能力盲目负债,又不能因害怕风险而裹足不前,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风险,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风险,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建立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及时进行分析预测。如项目开展前的市场调研、信息反馈、可行性研究、筹资方式的选择、项目的实施、效益评价等都应有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来约束,尽可能地把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风险减小到最低程度。
财务风险是现代医院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的财务风险也在加大。这就对医院的领导决策层和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医院要提高风险意识,通过预测、监测和控制手段来降低、消除风险或减少财务风险,只有及时有效地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对财务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才能确保医院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赛琴:企业财务危机的形成及预防[J].浙江金融,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