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牧业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牧业的发展范文1
由*伟业集团创建的从田间到餐桌有机循环产业链模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通过专家审定,具有重大推广意义。为充分发挥我市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从田间到餐桌有机循环产业链模式,加速推进全市有机农牧业的发展、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推广有机循环产业链模式的重要意义
有机循环产业链模式即由养殖小区的奶牛所产的有机牛奶、分子肽乳经加工销售到市场;所产的公牛犊提取血清、胸腺肽、胎盘素、脾脏转移因子等生物制剂作为科研用品;犊牛肉加工成高档营养保健食品销售;利用牛的粪便生产沼气和种植蘑菇,沼气室和蘑菇棚产生的废物再加工生产成有机肥,用有机肥改良土壤;在改良的土壤上种植粮食、牧草和中草药,中草药用于生物制药,生物药品和有机牧草再用于奶牛养殖。形成了一个完全闭合的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有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有效实现了再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了周边及奶牛产业链各节点农户的收入,保证了奶牛副产品及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和循环利用,改善了土壤环境;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探索奶牛有机循环产业链模式、推动乳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从源头上保证了食品安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农产品技术壁垒不断增强,出口门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发展有机农牧业对打破国际绿色壁垒,抢占市场先机,拓展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具有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明确推广有机循环产业链模式的工作思路
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生态立市,有机富民”的发展理念,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以富民强市为目标,按照“横抓基地,区域推进,纵抓龙头,产业延伸”的要求,以工业化的理念大力推进有机农牧业的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有机农牧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一)抓好规划编制。各县区要结合实际,抓好有机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要选择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乡镇、村组先行试点,再逐步推广。规划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二)搞好综合开发。要把有机农牧业开发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和全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要积极推广*伟业集团经验,以开发秸秆资源,利用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实行“内循环体系”和“外拉体系”即源头原料基础营养体系和技术质量标准体系的紧密结合,最终实现有机农业资源的整体利用和有机农产品的综合开发。
(三)培育龙头企业。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扶持办法,努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产业龙头企业,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到项目区建设基地,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强产销联合,建立企业和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三、强化措施加快推广有机循环产业链模式
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依靠科技、行业联动”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有机循环产业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一)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对有机生产知识和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让全社会了解有机循环产业链与循环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共赢的途径和方法,努力营造推进有机循环产业链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示范推进。要依靠我市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采取“政府引导、项目带动、业主为主、市场运作”方式,加快推进“从田间到餐桌有机循环产业链”的试点工作。各县区要结合实际,结合近几年实施的相关项目,推出一批有机循环产业链的示范基地或示范点,确保推广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三)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在有机农牧业加工、流通、新品种引进、肥源培植、沼气池建设、农民培训、知名品牌的创建等环节上给予必要的扶持,鼓励社会投入和群众投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加快有机循环产业链模式的推广步伐。
农牧业的发展范文2
近年来,海东地区把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全区农牧业发展呈现出设施农业规模扩大,规模养殖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基础条件步伐加快,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理念得到强化,农民创业促就业水平稳步提高的特点。
1 发展现状
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迅速,农畜产品规模化、商品化进程加快。马铃薯、油料两大优势作物和八个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52.47万亩,较“十五”末提高了6个百分点,占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的84%。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得到壮大,草食畜年饲养量突破312.35万头只,猪、牛、羊的商品率已分别达到81.39%、46.4%和68.35%。
农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534家,注册资金达到4.29亿元,拥有会员5.47万人,带动农户10.28万户,建立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40余万亩,经营各类农副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种达50多种。已认定地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2家,年产业化经营收入达9.05亿元,年加工农产品20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24%,辐射带动农户12.5万户,占到总农户的41%。大中型农牧业企业达10多家,总资产达8亿多元。
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全区农机总动力达120.2万千瓦,较“十五”末增长13.5%;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农林牧水专业技术人员1878名,农村实用人才近10万人。年实施八项兴农工程累计达751.55万亩次和36.84万人次。建立高产种植示范区85万亩,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4家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聘请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15名国内知名专家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技术顾问。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农村土地流转助推劳务经济加速。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框架基本形成。6个示范园区核心区规划总面积4.4万亩,完成投资8.49亿元,实现产值4.2亿元,入驻企业61家,辐射带动周边特色基地100万亩,累计流转土地面积30.83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9.54%。农村土地流转拉动农村劳动力53.3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5.25亿元,劳务人均收入达4732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8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87%。
2 制约因素
资金投入不足。发展特色农牧业投资总量小,资金缺口大,种、养基地建设、水源涵养和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设施农牧业建设标准低,保鲜、贮藏设施滞后。特色农畜产品行业标准制定和无公害农畜产品产地认证、申报工作滞后。
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特色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品种单一,市场占有率低。现有的龙头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带动力不强。
农业装备水平不高。特色农牧业生产适用机械和专业服务队组织较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尚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劳动者技能水平不高,市场观念和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3 对策建议
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优势种植业。继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推广青贮燕麦、玉米等农田种植高产饲料作物栽培技术,使种植业从“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把设施农业和全膜覆盖栽培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和浅山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将土地流转作为规模经营和示范园区建设的切入点,加大流转力度,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大力发展农区养殖业。一是加大畜禽良种化。大力建设原种(保种)场及扩繁场,以农户为主体、村为单元大力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二是加大养殖规模化。普及先进、健康、生态养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加大生产标准化。加快制定并全面执行行业标准,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畜禽产品及基地认证工作。四是加大饲养生态化。着力推进规模养殖场沼气池建设,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五是加大设施现代化。大力推广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着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和订单农牧业。积极培育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农畜产品经纪人及营销队伍。
集中力量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集成资源、集中力量、集聚优势,全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坚持走“建园区带基地,兴产业促增收”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跨区域带动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以“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农业园区建设质量和档次。
农牧业的发展范文3
昌都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其气候的显著特点为:气温低,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旱雨季节分明;由于水热条件的地理性和地形变化大,气候类型众多,属典型的“立体型"气候。年平均气温7.6℃,气温呈南高北低趋势;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全年无霜期38―161天,年平均日照时间2139―2776小时;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400―600毫米,降水量由东南向北逐渐增多,且多集中于6、7、8三个月,具有旱季时间长,雨季分明的特点。
近年来,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依靠科技农牧业生产连续六年丰收,打破了徘徊不前的局面。农牧业是昌都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它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社会其他行业的发展;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西部大开发中,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认真做好林业工作,使昌都林业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昌都乃至我国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都有着特别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农业连续6年丰收
1994年以前,昌都粮食生产一直徘徊在2亿斤以下,中央第三次工作座谈会以来,农业生产连续获得丰收,每年以2000多万斤的速度递增。单产由300斤上下提高到420斤,但是人均占有粮食水平增幅不大,仅从1995年的人均占有357.9斤提高到1999年底的490斤。 这几年粮食产量增幅较快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
一是投入增加;二是种子工程增产效果显著,在同等条件下,良种增产幅度在30%以上,甚至一倍;三是各项基础设施的改善,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去冬今春全地区维修水渠5899条,水塘1967座,新修大小水渠112条、水塘42座,增加灌溉面积1.28万亩,基本保证了生产用水;四是强化基础地位,加强领导;五是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在大力推广良种、化肥深施、增肥节种、病虫草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同时,加强了组装配套技术的推广和技术培训。
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实行农牧结合,压缩粮食种植面积,扩大饲料种植面积。根据建设生态农业,防治水土流失的要求和各种气候条件等因素,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还草还林,对各种气候条件保证率不到50%的海拔在3900米以上的耕地全面还草,将耕地面积稳定在60万亩。根据这一思路,三江两岸和三江的一、二级支流两岸的台地化为粮食主产区。该地区耕地面积达到40万亩,粮食产量占到全地区粮食总产量的80%以上。通过对该地区基本农田的全面改造,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全面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建设高质量的稳产田。到2005年,这一区域平均单产达到700斤,生产粮食2.8亿斤,同时将这里建成饲料、饲草生产基地,成为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的高产优质高效农牧经济发展的腹心地。
畜牧业发展的4项措施
畜牧业是昌都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但畜牧业又基本上是以天然草地为支柱的粗放型牧业,牲畜终年在天然草地放养,仅在冬春才有极少量的补饲。截止1999年底全地区各类牲畜存栏达345万头(只匹),肉类产量达到45219吨,奶类产量达到50261吨,毛绒总产量达到1079吨。人均占有肉奶分别为156.4斤和169.7斤。
近年来,畜牧业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落实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进一步明确草场的责、权、利、建、管、用,彻底打破草场大锅饭;
二、加强草场建设。全地区共完成草原三灭30万亩,草场围栏18万亩,草原施肥150万亩,人工种草10万亩;
三、高度重视抗灾工作。目前成畜死亡94887头(只匹),死亡率2.7%,死亡率比去年同期减少0.3%,新生仔畜成活810429头(只匹),成活率90.4%,比去年下降0.5%;
四、加强疫病监控和对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
昌都畜牧生产区主要集中于丁青、类乌齐、江达、边坝和39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将这一区域建成夏秋架子牛羊放养基地,冬春将架子牛转移到气候相对较好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实现改放养为圈养,改零散养殖为规模化养殖,加快牲畜生长,加快出栏,加快周转速度,提高商品率,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天然林保护和林副产品开发
昌都地区是第二大林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有林地面积123.49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221.78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362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31.71%。金沙江流域的森林植被是构成长江流域和三峡库区绿色屏障的第一道防线,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昌都地区林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如下:
一、“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高原宽谷区。该地区地貌为高原宽谷类型,气候属高原温带湿润――半干旱类型,基本特点是冬寒夏凉,冬春干旱,霜期长,降水量相对其他地区要多,且集中于夏季。本区林业建设的方向是天然林保护、荒山封育和营造多功能防护林;
二、“三江”中游山地区。该地区属于山地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森林主要分布在“三江”及其支流两岸海拔3000――4400米的山地。本区林业建设的方向是天然林保护,种植经济林木和发展森林旅游;
农牧业的发展范文4
一、推广畜牧先进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养殖场(小区)要大力推广先进畜牧生产技术,努力提高养殖效益。充分利用良舍、良种、良料、良方、良医等“五良”配套技术,在畜禽圈舍的标准化改造、饲料的科学调配、良种畜禽的引进和改良、疫病防治、饲养管理方法的改进和提升等方面下工夫,提高养殖效益。同时,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通过消毒、发酵等措施加强对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提倡在养殖场(小区)兴建生物有机肥厂,处理畜禽粪便。也可以推广“养畜—沼气—种粮—养畜”、“养畜—沼气—种果树”、“养畜—沼气—种草—养畜”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力争实现秸秆节约化,能源清洁化,人居环境卫生化,村容村貌整洁化。
二、加强技术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农民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掌握不断变化的科技与市场信息,了解国家政策和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趋势和需求。新农村呼唤新农民,新农民呼唤新技术,新技术要靠众多的基层科技人员来推广,新农民要靠基层技术人员来培训。畜牧业及其关联产业所需技术相对容易为农民所掌握,是可以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就业领域,对于缓解人多地少,减轻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畜牧业推广体系和畜牧队伍建设,实施畜牧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工程,大力推广畜牧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三、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在国内外时有发生,不仅危害着畜牧业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要把动物疫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摆上更重要的位置,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之中,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24字方针的要求,落实“政府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各项措施,严防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保护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
四、推进标准化生产,确保畜产品安全
农牧业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农业特色产业;短板;发展建议
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是一个以藏族为自治民族,包括彝、汉、蒙古、纳西等21个民族的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2个藏族自治县之一,是四川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县。1994年被确定为国定贫困县,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17年被确定为深度贫困地区。全县幅员面积13252km2,具有非常明显的森林、水能、旅游、文化资源优势。优越的气候资源、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造就了木里“动植物乐园”之称,天然出产牦牛、藏香猪、藏香鸡、松茸、虫草、贝母、核桃、蔬菜和中药材等大量高品优质农特产品。“十二五”以来,木里县坚持“农业稳县”战略强基固本。2016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63万hm2,粮食总产量达5.18万t,肉类总产量达1.11万t,农牧渔业总产值达10.4亿元,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11.64%。木里县突出农牧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建成近4.00万hm2核桃花椒基地、333.33余hm2中药材基地、166.67hm2皱皮柑基地、5个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藏香猪养殖片区、26.67余hm2羊肚菌(食用菌)和28万棒黑木耳试验示范基地,引进并培育了伊绿藏香等4家农业龙头公司,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89个、家庭农场36户,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2016年州级示范社。造就了一批爆款产品,如200元/kg的藏香猪肉,20元/个的皱皮柑,200元/瓶(500mL)的青刺果油,200元/kg的羊肚菌,400元/kg的松茸,200元/kg的土蜂蜜。这些都展示出了木里县农特产品的巨大发展潜力,也给予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极大的鼓舞和信心,给广大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木里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3769元增加至2016年的8152元,年均增长16.65%。虽然木里县普遍具备特色优质水果、错季蔬菜、中藏药材、食用菌和特种养殖等产业的最适生态区,有大力开发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先决条件,农牧渔业能充分形成循环产业链等优势。但是,木里县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缺乏产业支撑,劳动者素质较低,生产方式落后,优势资源利用率低,精品农产品较少,产品附加值低,农民增收来源比较单一。2017年,木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全国低4240元,比全省低3051元,比全州低2316元。截至2016年底,全县仍有79个贫困村、4204户贫困户、19270名贫困人口,贫困村数占行政村总数的69.9%,贫困发生率为16.5%,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木里县广大百姓特别是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狭窄,收入增长缓慢,成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最大短板。
1存在的短板
1.1自然条件恶劣
木里县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结合部,地质、地貌复杂,是青藏高原地质结构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地段之一。全县平均海拔3100m,境内最高海拔5958m,最低海拔1470m,相对高差4488m,大部分乡(镇)海拔在3000m以上,而且人口大多居住在3000m左右的二半山和高山地区。主要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青稞、燕麦等农作物为主,667m2产量在100~200kg,667m2产值在400~1000元。木里县有农业人口12.25万人,实有耕地面积15305hm2,人均耕地面积0.125hm2,人均土地产值不到1000元。所种粮食基本都是自产自消,基本没有转换为经济收入。
1.2基础建设滞后
木里藏区“一步跨千年”,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加之投入严重不足,交通、教育、卫生、通信和水利等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已成为制约木里藏区跨越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例如,全县有效灌溉面积0.55万hm2,仅占耕地的45.7%;旱涝保收面积0.30万hm2,中低产地占90%(其中瘠薄型占60%),耕地地力等级基本在6级以下。农业靠天吃饭是普遍现象,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欠账太多,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变。
1.3产业效益低下
虽然木里县有核桃花椒、蔬菜、特色水果、畜牧业、中草药及林下产品等优势资源,但是,规模上万亩的产业只有核桃花椒,规模上千亩的产业只有中药材、皱皮柑,其余农特产业都是零星、分散发展。除核桃和皱皮柑取得一定成效外,其余都未能很好地转变为经济优势。即便是核桃和皱皮柑,也是效益低下。已建成的近4.00万hm2核桃产业化发展基地,总产量达4426t,产值达4768万元,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创收不到380元;已建成的166.67hm2皱皮柑基地,产量约500t,产值400万元,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创收只有31元。
1.4劳动力素质差
木里县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青壮年文盲率约为25%,集中表现在文化素质低、思想落后、观念陈旧、劳动技能差以及经营能力弱。加之农村青少年通过就读“9+3”后基本脱农,使得全县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明白人”很少,导致贫困群众难以适应现阶段规模化、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增收困难。例如,牦牛坪乡下坪子村现有1264人,受过高等教育14人,高中教育17人,初中教育150人,分别占全村总人口的1.1%、1.3%、11.9%;唐央乡里多村现有人口447人中,中专以上文化的只有27人,20~50岁青壮年劳动力文盲和半文盲率分别达85%、80%。
1.5缺乏龙头带动
深化农村改革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滞后,目前只有农业公司4家,农民专合组织89个、家庭农场36户,缺乏龙头园区、企业、专业合作社、品牌产品等带动,专业合作组织在维护种养殖者利益、引导生产方向、组织产品销售、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功效发挥不够充分,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深度、广度不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还处于低水平阶段。
1.6市场意识淡薄
总体来看,木里县群众因受各种条件限制,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效仿、等客上门、忽视调查、不重视品质、不注重包装、无注册商标、不进行广告宣传以及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问题,使得农产品价格在市场开拓、提高产销量、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1.7“等靠”思想严重
一是木里县闭塞落后,接触外界信息和影响相对较少,民风相对淳朴,老百姓期望值较低,脱贫致富的愿景不强,缺乏主动发展意识。二是各级部门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群众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不高,“要”的现象突出。三是木里县属藏区,中央和省州都比较关心和重视,给予了大量的特殊支持政策,部分贫困群众不思感恩奋进,却滋生了“等靠”的思想。
2发展建议
2.1突出生态为本
牢固树立“生态是木里第一资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持定力,久久为功,走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夯实木里县特色农产品的生态本底。
2.2突出规划引领
以争取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享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政策为目标,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立足县情,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好木里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做到串点成线、联线成片、集聚成块,并做好与园区规划、城镇化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交通规划等规划的衔接,着力实现“多规合一”。
2.3突出多产联动
立足丰富的动植物、自然风景、人文风情等特色资源,积极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助农增收的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和创意农业,以及电子商务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农旅”“农文”互动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
2.4突出结构优化
按照市场化、特色化、规模化、效益化标准,充分利用特色农林牧渔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种养、立体农业以及林-草、林-药、林-粮等相结合的轮换套种模式,建设优质精品基地,生产优质精品产品,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2.5突出基础配套
充分利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历史机遇期,把藏区新村作为综合载体,按照“五新同步”要求,统筹整合藏区新居、易地移民、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等项目资金,加强田网、路网、渠网、电网、信息网、物流网和冷链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标准示范基地等建设,全面夯实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础。
2.6突出标准生产
以四川省农科院、攀枝花学院帮扶为依托,充分发挥“院县合作”机制,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突出抓好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农业标准生产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示范片、示范带、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力度,确保每种产业至少要有1个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10个示范户。
2.7突出规模发展
全面加快和深入推进农村产权“七权”同确工作,积极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实施“三资”入股分红、“一地二主”等机制模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成片成带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重点培育壮大核桃、中药材、特色水果、畜牧业、特色经济作物及高原水产品等农牧民增收主导产业,力争到2020年发展4.67万hm2核桃花椒、0.33万hm2中药材(食用菌)、0.33万hm2皱皮柑、0.67万hm2油牡丹,20万头(牦)牛、50万只山羊、10万头藏香猪、100万羽藏香鸡和10个水产养殖基地。
2.8突出产业经营
以种源建设、生产基地建设、加工能力建设、新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为重点,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大力推广“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合作社+基地+零售商+农户”等经营模式,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断延伸产业链,到2020年力争引进、扶持县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农民合作组织达50个、家庭农场100个、电商200户,着力搞好加工、研发、冷藏、物流、仓储和销售等环节,不断拉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加工率和商品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2.9突出品牌建设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深入推进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全面实施,鼓励企业、协会、个体户积极申报创建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力争到2020年木里县“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达10个,国家地标产品达5个,无公害产品50个,绿色产品50个,有机产品50个。由政府主导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农博会、展销会、招商会和产品推介会,高标准打造农产品包装,积极向外推介和促销,打响木里县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不断树立和提高品牌信誉和形象。
2.10突出人才支撑
一是以四川省农科院帮扶为依托,加大与中国林科院、四川省林科院、凉山州林科所等科研单位和藏香伊绿等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规划、优良品种选育、科技人才培训、特色品牌打造和产品加工营销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切实解决群众缺技术的问题。二是出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政策,大力鼓励农民工、农民企业家等人才返乡创业,推动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逆向流动和优势资源的就地转换。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人才引进一批、四川省农科院等单位支援一批、定向招生培养一批、县内培训提升一批,力争到2020年每村培养5~10名特色产业发展专业人才。
2.11突出资金保障
改变过去产业发展资金离心、分散、撒胡椒面等投向模式,充分发挥资金规模化、集聚化效益,统筹用好产业发展基金、每村10万~30万元产业周转金,每户贫困户3万元以下贴息贷款等基础上,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或风险金,向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等发放贷款贴息,解决群众缺资金的问题。
2.12突出模式创新
农牧业的发展范文6
[摘要] 本文研究我国农牧渔业增长的实证分析和演化模型。根据我国1949到2006年的农牧渔业发展统计资料,借助于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了我国农牧渔业产值增长模型,并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农牧渔业还将持续减速增长十几年,但其增长速度将渐渐减慢。
[关键词] 我国农牧渔业统计数据 实证分析 经济演化模型 经济预测
一、引言
任何一个经济系统,其发展演化的历史轨迹都蕴含着它的某些必然规律的影子。我国农牧渔业发展历史的统计数据,是一个巨大的经济系统发展演化的历史轨迹的一个方面,它蕴含着我国农牧渔业运行规律的某些客观形式。利用我国农牧渔业发展历史统计数据(中国统计年鉴),借助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找出我国农牧渔业发展演化规律的形式的某些方面,建立我国农牧渔业演化的一个计算机仿真模型,是一个有意义的工作。以此模型为基础,根据经济学原理,可以解释这个模型各个参数的经济学意义,从而通过对各种参数的调节或变动所导致的经济发展路径的偏移进行计算机仿真展示,把握住我国农牧渔业发展演化的某些客观必然趋势,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预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增强我国的经济安全保障。
本文是这一工作的第一部分。
二、我国农牧渔业发展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和经济演化模型
我国农牧渔业在建国30年所打下的坚实基础之上,在改革开放近30年经济腾飞的态势下,高速发展。用计量经济学软件,我们对其1949年~2006年的农牧渔业产值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1.先进行数据截取:1949年至2006年的我国农牧渔业发展演化数据作为模型创建样本;用以预测2008年至2020年的我国农牧渔业发展主要指标取值。所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数据。
2.然后对主要经济指标(在此取农牧渔业产值)系例数据作出散点图(图1中的圆圈表示)。
3.据数据散点图进行回归分析。函数形式设定:因为经济系统常态发展具有最大可能值(经济系统的最大负荷)和对负荷的一定的占据速率(经济增长速率),因而有可能具有如下的函数形式:
首先确定各参数的粗略估计值。L是曲线最大极限值即经济系统的负荷, b是曲线的增长速率因子即经济系统对其负荷的本征侵占速率,a近似是曲线的缩小因子即经济系统内在的交易费用等耗散因素的作用强度,据这三个参数的意义其估计值可近似由统计数据的演化态势进行估计。我们取为:L=56670,a=4000,b=0.16。
在此基础上,借助计量经济学软件,对统计数据回归函数的参数进行优化估计,得出精确的统计数据回归函数完备表达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步骤可能进行多次,以便使残差最小。最后得出的优化参数值是:L=56671,a=4001,b=0.16,残差值为129432411。
于是我们得到我国农牧渔业发展演化的数学模型(亿元):
图1 我国农牧渔业总产值及其演化模型预期值(亿元)
4.据拟合曲线进行主要经济指标在未来十几年(取2008年至2020年作为预测区间)的取值预测(图1中的加号表示)。
5.据回归曲线进行经济系统演化态势分析:由仿真曲线可以看出,我国农牧渔业加速增长期目前已经超过临界点(仿真曲线的拐点即经济增长相变点);但是,仿真曲线显示,缓慢减速地增长但仍然单调上升相还有着巨大的区间(一直延伸到2020年以后);在接近极限点附近(56671亿元),就是我国农牧渔业结构的变革期。2008年至2020年我国农牧渔业产值年增长率预测如图2和表所示。
图2 预期的农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率(2008-2020)(亿元)
图3实际的农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率(1949-2006)(亿元)
表 预测各年度我国农牧渔业总产值(10000亿元)(2008-2017)
6.仿真各种参数取值组合条件下经济演化路径。当各种经济要素发生变动时,对经济系统的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模型中的三个参数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L(负荷系数)减小因素:国家动乱与内外战争,重大自然灾害和疾病流行。
a(缩小因子)减小因素:物质能源人员流通渠道建设与信息化建设;产权界定清晰;交易费用降低。
b(增长因子)增大因素:科技进步;制度进步;预期机制进步;人力资源开发;历史文化回归;各种闲置要素利用;专业化分工加深;比较优势发挥;市场机制健全;企业家要素开发;公共部门资源效率提高;自然资源利用外部不经济减少;国际贸易加强;理性水平提高;道德水平提升。
仿真参数变动条件下经济系统运行的轨迹如何偏移既定路径及其规律性,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L的减小会使模型增长曲线纵向压缩;a的减小会使模型增长曲线左移;b的增大会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结论:我国农牧渔业系统是一个稳健的、运行良好的、功能强大的复杂自适应演化系统,它的总产值将在不发生国内外战争或严重自然灾害的条件下,持续减速增长十几年,但是,它的高速增长期已经渐渐消逝,需要在接近其极限值附近时,进行经济结构变革,才能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时期。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