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农业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发展特色农业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发展特色农业的建议

发展特色农业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城市化桓仁特色成功经验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化是一个深刻的、全方位的变革过程,它既包括农村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城市的流动,也包括城市先进的生产力向农村的渗透与辐射,还有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的彻底转变,以及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的全面覆盖。这些变革,是各级党委、政府推动发展亟需破解的重大课题。国家教育部已经将《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市场推动与国家治理》作为重大课题立项,作为课题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农业县的城市化在市场推动与国家治理过程中,不同地域展现出的特色之路,充分体现出多民族国家的社会文化、社会经济、社会民主和社会传统的多样性。本文将以阐述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的县城治理经验以及形成的特色风格,来引导中国农业县城市化发展的特色之路,对新时期探讨中国城市化道路给出较为成功的经验予以借鉴。

1桓仁县城市化形成的特色风格

桓仁县山青水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被专家誉为“高句丽发祥圣地、清王朝肇兴之地、中国易学标本地、国歌原创素材地”,是辽宁省唯一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县城。近年来,他们以体现特色为着眼点、以突出生态为着力点、以完善功能为关键点,依托独特的山水环境,不断完善城市发展定位与空间布局,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山环水绕、天人合一”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目前,桓仁县已荣获辽宁省最佳人居环境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旅游强县、中国绿色名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

1.1特色之一:浑江呈“S”形贯穿全县城,两岸的生态迷人宜居

浑江是桓仁县城的城中河,县城内长度15.7公里,河面最宽约650米,水域面积达612.3万平方米。桓仁县在浑江及周边的哈达河、富沙河、大雅河段上,每间距1.5或2公里,就修建一座风格各异的大小桥梁。新建的北江大桥、南江大桥既方便了市民的交通出行,又打造出了一幅意想不到的山、水、桥、天风景图。人在桥上走、船在桥下行的山水倒映风光,让这个北方县城更多了几分灵气与活力。他们还在沿江两岸,以渠、湿地和人工河(湖)等为体系,构筑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景观带,为市民提供了大量亲水、戏水空间,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旅游者。有画家到桓仁县写生,坐到城中河的岸边,廖廖数笔就勾勒出了“鸟在松间唱,鱼在江面跃;人在桥上走,船在水中游”的美妙意境。

1.2特色之二:凸显高句丽和满族文化风情,人文历史特色浓厚

桓仁县是多民族聚集地,拥有满、朝等13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9%。他们在县城建设上,着力突出高句丽建筑和晚清民居风格,凸显人文古迹、历史遗迹等地域文化的深刻内涵。为纪念第一任县令章樾,县里投资6000万元,兴建了占地12公顷的大型居民休闲娱乐公园。相继建设了具有民族风格的民族一条街,以及丽水佳源、鹂鸣山庄、五女新城等19个体现桓仁地方民族特色的居民小区;民族广场、唐聚五广场、桓仁历史文化浮雕长廊,以及隆兴门、朝阳门、迎薰门等一批人文景观;聘请名人题字刻碑,统一设计具有古城特色的街市牌匾,城市文化品味日益提升。

1.3特色之三:建筑物色彩总基调鲜亮活泼,自然风光显露无遗

结合本地生态特色,县城建筑物以暖色为总基调,墙面以浅米色、楼顶以深蓝色为主,多采用坡屋顶,每座建筑都有不同的特色和亮点,以此反映出新农村建设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同时,他们更加注重商住楼房结构、功能、色调的完善和统一,以保证整个县城建筑群的色彩和谐。在建筑物的高度上,不追求繁华大都市的建筑理念,严格控制主城区内的楼房层数,建筑物以6、7层高为主,最高不过20米,既高低错落,又显山露水,确保了视野的通透性和宽广性。现在,居住在桓仁县城的市民,除了冬天以外,一出门呈现在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抬头望青山,漫步见碧水;天上飘白云,地上绿草美。

1.4特色之四:道路网横平竖直均坐北朝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桓仁县大力实施城市道路拓宽和取直工程,先后新建和改造了民族路、长江街等31条城市街道,拉开了“三纵八横一环”的城市道路骨架,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1平方米。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完成了城区部分主干道电力、通信、有线电视“三线”落地工程;加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实现一县一热源;实施城区主次干道高标准亮化工程,路面宽敞路灯明亮。新建日供水3万吨的净水厂,保证了城区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用水需求。

1.5特色之五:公共设施沿纵横主轴线布局,处于县城的醒目位置

桓仁县涉及民生工程支出年均增长28%,仅去年就高达10.5亿元。他们把全县最好的建筑设施、最好的交通位置,留给医院和学校;把百姓最关注的民生工程项目和主要公用设施,沿县城的“十里金街”两侧进行重点布局。投资1.2亿元的县级医院,于去年底竣工使用,日接诊达400人次,有效缓解了周边乡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施“初中进城、幼儿进校”工程,今年计划投资8300万元,新建西城中学校舍2.3万平方米,扩建东山中学,把3000名农村初中学生全部集中到县城,以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1.6特色之六:特色旅游影响力不断扩大,服务业集聚区开始形成

桓仁县旅游远近闻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县风景区总面积609.45平方公里,拥有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旅游资源总量占本溪市的55%。为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十一五”以来,全县累计投资64.3亿元,完成各类地产开发257.6万平方米,建有八千平市场、鹏翔超市等9处购物中心和3条商业步行街。他们在中心区域建有满族一条街、鲜族一条街、特色小吃一条街、土特产一条街,打造成集商业服务、文化休闲、金融商贸、餐饮娱乐、行政中心“五位一体”的服务业集聚区。在商务、宾馆、旅店的吃住行上,拉开高中低档以满足不同的消费者人群。目前,桓仁有豪华的隆兴、假日等9处星级宾馆,可实现日接待7000人住宿就餐;500多家农家乐饭庄遍布全县,可口的农家饭菜,既无环境污染,又具山乡特色,令游客赞不绝口。

有诗人称赞桓仁县城的生态环境:“一面青山半城湖,胜似江南水乡图”。桓仁县城日新月异的变化,已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极大地吸引了省内外投资者和旅游观光客,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2011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7亿元,比2006年增长6.2倍;实现招商引资128.7亿元,比2006年增长11.4倍;旅游人数达362万人次,比2006年增长2.96倍;商品房价格平均为3200元/平方米,比2006年每平方米增加1600元,外地购房的人数大幅度增多。

2桓仁县高标准城市化建设的做法经验

“一条马路不到头,两个馆子没酱油;宾馆只有两层高,几盏路灯点半宿”,是过去对桓仁县城建设的真实写照。然而,近年来,经过桓仁县委、县政府不懈努力,全县上下苦干实干,县城建设今非昔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2.1准确定位,县城建设特色鲜明

“县城不仅要有宜居功能,更要有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准确定位至关重要。我们要把桓仁建成一座休闲旅游度假城”。这是县委书记蒲信子对县城建设的基本定位。桓仁县城地处山区,周边森林覆盖,城外有桓龙湖和高句丽开国之地五女山,城内有四条河流。当地以林下经济为主,盛产人参、林蛙和山野菜。根据这些地理特点和资源优势,桓仁县政府聘请专家反复进行论证,积极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根据当地特有的自然、经济和人文条件,紧紧围绕有山、有水、有文化的这一独有优势,把县城定位为“休闲旅游度假城”。正是这一准确定位,为县城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县城的总体规划设计提供了依据,使得县城特点突出,个性鲜明。

2.1科学规划,建设布局设计合理

一直陪同我们调研的常务副县长李友,深有感触地总结说:“通过桓仁县城建设的历程来看,县城规划是百年大计,专业性非常强,必须请知名的专家团队进行超前规划、高水平设计”。2007年以来,桓仁县政府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聘请加拿大UED公司、同济大学、辽宁省规划设计院、沈阳建筑大学进行总体规划和具体设计。明确了城市“西进、东扩、北改”的总体建设思想,并按照 “一街、两带、三城”的城市布局推进城市发展,沿长江大街两侧建设集商业服务、文化休闲、金融商贸、餐饮娱乐、行政中心“五位一体”的“十里金街”,沿浑江城市段建设浑江两岸江景花园,在中心城区恢复重建八卦城、在西江城区建设西江新城、在北江城区建设五女新城。

2.3落实规划,严格依法有序建设

“加强县城建设政府是主导,最忌一个和尚一个令,朝令夕改”,这是桓仁抓县城建设最深的一条体会。历届政府班子和政府各个部门都本着对法律敬畏、对专家敬重、对百姓尊重的态度,严格落实《城乡规划法》,认真按规划设计建设县城,能够做到依法决策、依法审批、依法建设、依法验收。尤其在组织领导上,县主要领导亲自抓,并担任规划、设计、建设的决策组织者,县城乡规划建设局一名领导始终参与规划、设计、建设的全过程,规划局的几名技术人员始终负责施工的组织、检查和验收。十年来,虽然这些县城建设决策者、组织者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但在县城建设中的角色始终没有改变,这也确保了工作的连续性,避免了县城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4狠抓管理,确保环境锦上添花

“三分建,七分管”,这是桓仁在县城建设中始终坚持的做法:一是统一管理。对乱搭乱建、乱贴乱挂、乱泼乱倒等进行集中治理,先后建设4个农贸市场,妥善安置流动商贩,取缔占道经营。二是统一保洁。县财政每年投入达300万元进行城区保洁,公共保洁面积达145万平方米,占主城区的80%。明确机关、企业以及家庭保洁区,实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并及时检查督促。三是统一美化。对主要街道和商业区的灯具灯箱、广告牌匾进行统一规划布置,城区公共亮化率达到98%。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灯光,给山水之城增添了一道道绚丽风景。对36个老旧小区进行绿化,城区人均公园绿地14平方米、公共绿地8平方米。保护环境、清洁环境已经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

总结桓仁县城市化城建设的基本经验,可归纳五点:

一是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为单纯追求政绩而朝令夕改;

二是始终坚持与周围自然生态和谐共生,不为单纯追求高速发展而牺牲山水环境;

三是始终坚持融入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不为单纯追求现代生活节奏而失去渊远的历史积淀;

四是始终坚持不断彰显自身独有的魅力,不为单纯追求大而洋、高而全而放弃原有的地理和资源优势;

五是始终坚持把县城建设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不为单纯追求经济指标而忽视群众的幸福指数。

3农业县城市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中、省、市城乡统筹总体战略部署,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期,顺应城镇化发展现实需要,顺应人民群众期盼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美好愿望,真正转变思维方式,细化工作措施,持续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的伟大实践。

3.1要用超前意识规划县城建设。

农业县的城市化建设要本着“后开发高起点,晚起步快发展”的原则,精心编制整体规划。一是要面向国内一流,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对发展战略、县城特色、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论证,对照国内先进经验和模式,做出国内一流的建设规划。采取公开招标的模式,确保规划优中选优。二是要借助“外脑”论证。论证中要聘请国内知名规划专家参与论证,把专家的智慧融合到一起,进行长远整体谋划和科学布局。三是要惠及百姓民生。对群众最关注的就业、居住、教育等领域,要在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规划要广泛征询群众意见,最大限度地集中百姓的智慧。四是要保护生态环境。本着为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重视县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规划设计,防止对人文古迹、历史遗迹、生物资源和自然景观的破坏。

3.2加快县城建设贷款的下拨速度。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责成农发行签署了定向贷款,用于推进城镇化和城市化建设,这项解决县城建设燃眉之急的举措,在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加紧运作,尽快把县城建设贷款拨付到位。

3.3及时解决县城建设的土地制约。

按照县城建设30平方公里的规划要求,各县土地缺口较大。在县城建设用地指标上,除要求立足自身解决之外,建议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盘活土地资源机制操作难,土地报批繁琐,用地指标短缺。破解这些难题,我们必须以理念的创新和行动的果敢来扎实推进,统筹综合考虑,加强与省市的政策对接和沟通协调,综合运用政策措施、引入市场机制等手段,下工夫破解各类矛盾和问题。

3.4及时开展现场观摩以借鉴成功经验。

建议选择适当时机,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等方式,请先进地区介绍经验,相互交流学习,共同借鉴提高,进一步推进地区性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作者简介]

发展特色农业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桓仁县;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建议

1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桓仁县目前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3个,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2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8个,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49个;建设以酿酒葡萄、优质米、大榛子、中药材、食用菌等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专业乡镇13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4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村镇4个,省级示范村镇5个;获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16个。桓仁县基本形成了农业主导功能突出、产业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被誉为山参之乡、贡米之乡、冰酒之都。

2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化程度不高,产出效益低

桓仁县农业产业多,资源丰富,但也存在着品种全面、产地分散、产出低效的尴尬境地。如京租稻米、平地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水平低,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2?2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生态农业发展能力有待提升

桓仁县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覆盖面窄,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小、随意性大,水、电、路、绿色防控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壤再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保护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3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成效不显著

桓仁县特色农业产业基础较扎实,但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卖原料及初级产品层次,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农业三产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融合程度低,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不强。

2?4农业品牌观念差,宣传展示营销力度不够

目前,桓仁县农业生产者传统农业意识还占主导地位,忽视品牌经营,营销方式落后,品牌意识不强,缺乏高新技术和产业宣传的必要投入,造成农业品牌附加值不高,增值效应发挥效果不显著。

3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3?1从打造桓仁特色产业做起,大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

坚持“生态、高效、特色、现代”的发展定位,?重点围绕具有桓仁特色的冰葡萄酒、桓仁山参、京租稻米、大榛子、软枣猕猴桃等产业,形成一地一品、一域一特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集群,依托“一村一品”专业村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玉米等低端无效、竞争力不强的农产品生产,重点增加有桓仁特色的品质高、销路好、市场缺的优质绿色农副产品供给。如依托三大基地建设,提升富尔江、雅河、六河三大流域的优质稻米生产优势,实施桓仁大米全程标准化生产工程,建立互联网+桓仁大米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做好桓仁大米品牌保护和市场宣传,让桓仁县产出的大米有品牌、有市场、可追溯。

3?2实施标准化生产,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

依托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扩大农作物标准化种植规模,为农产品打造健康、安全、营养的名片,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展标准化种植基地土地规模化流转工程,鼓励支持有丰富种植经验和3.33hm2以上种植管理能力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全面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套种、轮作技术。推动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开展质量安全保障工程,推进示范基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

3?3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业旅游深度融合

依托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品牌,深入挖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扩大休闲面积和休闲内容。充分利用现有景点资源,深入挖掘休闲农业内涵,推进农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在五女山、枫林谷、望天洞、大雅河漂流、虎谷峡等核心景区景点周围,依托抗联核心景区,将各个景点以“红色旅游”为主题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发展种植抗联特色食材,建设冰葡萄、京租稻米、大榛子、软枣猕猴桃等观光采摘园和农耕文明传承体验基地,辐射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丰富桓仁农业产业发展业态。

发展特色农业的建议范文3

论文关键词:移民安置 经济发展 研究建议

论文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文章建议库区以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建议安置区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和畜禽养殖,近郊地区可以建设观光农业,城镇化地区可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并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保护和有效利用。

一、移民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具体情况,着重针对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土地存量、土质状况、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和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提出发展的方向和阶段目标。库区、安置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薄弱环节,挖掘增长潜力,增强创新意识,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培育地方市场,拉动

就业并提升农民消费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二、中线库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库区而言,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可以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库区的柑橘种植已有较大规模,初步形成了沿汉江柑橘带,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柑橘经济。但是,库区的柑橘种植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是作为一个单一的柑橘供应地,因而农户需要独立面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带来的价格风险,实际收益并不能获得有效保障。因此,建议库区农户和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将柑橘生产作为当地特色农业,进一步将其做大做实做强。

渔业养殖是库区充分利用自身水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又一特色农业。随着库区水源地建设的深入进行,对水质环境保护的要求会提高,这可能导致渔业养殖成本上升。就未来一个时间段而言,库区渔业生产的关键在于市场保障和销售渠道的通畅,以实现价格基本稳定,保证养殖户稳收增收。

除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外,库区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库区可以结合水源区经济林绿化带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形成融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带,为海内外游客提供观光、度假、疗养、科学考察、探险与科普教育服务,从而开拓出一项新的绿色生态产业。

针对部分库区乡镇邻靠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交通区位优势,当地可以推动建立汽车工业园,集中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装配工业,逐步建成具有规模效益的“二汽”零部件外包加工生产基地。

三、中线安置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安置区而言,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部分安置区已具备良好的品牌农业基础,农产品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有一定知名度。下一阶段建议着重进行形象产品的品牌建设,使农产品技术研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单位收益。

针对邻近城镇的安置区,发展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利用邻近城镇的区位优势,当地可以建设大规模的蔬菜基地和果林基地,还可以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化的家畜家禽养殖场,不仅为城区提供农副产品,还能够通过“农超对接”远销外省。此外,近郊安置区可以建设独具特色的近郊农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在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同时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就业,进而加速了近郊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对于具备一定城镇性质的安置区,应当结合本地工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移民进行工作岗位培训,使移民有一技之长,能够比较顺利地在本地务工,实现移民农户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

四、移民区域经济发展小结

对于中线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移民地区不仅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硬支持”,还要争取并充分利用政策性“软支持”。库区和安置区应当主动在南水北调受益区争取适合自己的对口合作项目,引进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有发展前景和能够实现双赢的招商。不仅要将企业引进,更要实现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将其培育成为地方龙头企业,政策上可以考虑在初期给予一定财政扶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产品多样化,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扩展,最终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转贴于

同时,移民区域要争取在受益区获得市场保障,受益区可以针对移民区的农副产品、工业品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库区和安置区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可以通过与受益区建立的市场平台进入受益区,经过具体的销售渠道直接进入大中超市,实现无缝对接。

最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加大科技种植的普及,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将移民区已有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经验由移出区带入移入区,进而实现库区和安置区经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曾德国.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稳致富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07(6).

2、颜帮全,蒲晓东.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城镇化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1).

发展特色农业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资源县政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政府行为

本文以资源县为例,以其在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不足为对象进行研究,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资源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所具有的优势

(一)地理条件优越与区位优势明显

资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发展特色农业。该县处在珠三角的边缘区,华南四省(区)的中心位置,因此有利于开辟东南亚各国市场,为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创造有利条件。

(二)种植的品种新、效益高

经过几年的引种、试验示范,已筛选出适宜该流域发展的红地球、维多利亚、美人指、红玫瑰等欧亚种红提品种。红提种植从建园到收益,每667㎡投入0.7万元左右,第一年建园,第二年有收益,并能收回或基本收回建园成本,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受益时间长达20年以上。而百合、西红柿的发展也走上正轨。

(三)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该县属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农业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人工费用较大,劳动力便宜,相对减少了生产成本,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二、资源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规模较小,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该县红提、西红柿、百合等特色产业在生产上基本上是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管理。

(二)品牌培育不够,缺乏品牌战略意识

随着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品牌、没有特色就难以立足市场。

(三)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该县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

(四)营销网络系统不健全

由于缺乏健全的营销网络系统,农户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闭塞、销售渠道狭窄。因此该地区农业产品的销售都是以自主销售为主,导致销售价格不统一,农户之间的无序竞争,自主定价能力下降,销售效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三、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功能定位不足

该县政府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缺乏对特色产业的规划,招商引资渠道狭窄,这就导致了该县特色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在树立品牌战略的过程中,政府也没有很好的履行发展经济的功能。

(二)市场监管不力,农户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该县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未建立良好的市场准入制度。因为未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导致劣质苗木充斥市场,给农户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科技投入不足

该县之所以出现技术人才短缺现象主要是资金受限,政府在科技方面投入不足造成的。由于资金有限,该县农业部门的农技骨干无法获得先进的农产品种植技术,知识老化严重,无法适应新产品的种植与培育要求;同时该农业部门也没法吸纳和引进新生力量。

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县政府行为的建议

(一)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及有关招商引资等政府政策

资源县政府应根据当地所具有的优势条件,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政策,农业产业的整体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规模标准化,招商引资政策。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县级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本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要加强对于苗木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苗木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苗木要进行检测,严禁劣质苗木进入苗木交易市场,保证农户得到优质合格的苗木,使农户的权益得到良好保障。

(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要加大科技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加强对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和农户们种植特色农产品的技术培训以及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培训,在做好引进高产、优质特色农产品新品种的基础上,对不同时节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

(五)树立品牌培育意识,做好特色产品宣传工作

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是政府一项重要职能,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该县的特色农业产品进行宣传,提升其品牌知名度,为该县的农产品获得更多销售渠道、更大的销售市场,促进该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贾文雄.定西市农业比较优势分析及特色农业发展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

发展特色农业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 蔬菜产业;基础;制约因素;建议;广东茂名;茂南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138-02

加快发展蔬菜产业,是丰富人民“菜篮子”,保障市场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不懈努力,探索创新,力促发展,形成地方特色的产业格局,但在提升中,遇着短板和瓶颈问题,制约发展。现就本地区在发展蔬菜产业遇到的问题,谈谈解决问题的思路,以供参考。

1 蔬菜产业基础

茂名市茂南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是南方油城茂名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为茂名市市辖区之一。茂南区蔬菜种植分为常菜和冬种北运菜,2014年度蔬菜种植面积8 040 hm2,约占全区全年农作物面积的27%,种植蔬菜的农户数1.1万户,总产21.80万t,总产值3.2亿元,其中常菜年种植面积3 973.33 hm2,北运菜种植面积4 066.67 hm2(其中,菜椒年种植面积1 733.33 hm2、玉豆年种植面积1 466.67 hm2、长茄年种植面积400 hm2,菜椒、四季豆2项每年增加农民收入1亿多元)。茂南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 ℃,全年无霜期362 d,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 500~1 800 mm,有“天然温室”之称,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非常适宜冬种北运蔬菜的种植。茂南区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将冬种北运蔬菜作为重要一造来抓,大力发展冬种北运菜产业,通过建设示范基地,注重推广良种良法种植,推动产业集约规模化发展,现已成为茂名市冬种北运菜的主要生产基地,形成了以圆椒、四季豆、长茄为主导的冬种北运菜产业格局,建成以鳌头镇飞马村为中心的666.67 hm2圆椒标准化种植基地、以公馆镇下垌村为中心的333.33 hm2玉豆标准化种植基地、以山阁镇佳山村为中心的233.33 hm2茄瓜种植示范基地、以金塘镇尚垌为中心的200.00 hm2反季节通心菜基地、以镇盛镇茂山村为中心的100.00 hm2慈姑示范基地。

1.1 注重推广良种良法种植

茂南区蔬菜种植以常菜,冬种菜椒、玉豆、长茄为主,发展蔬菜产业,注重推广良种良法种植,圆椒主推“中椒系列”品种,茂南区所产圆椒,以果大、肉厚、脆甜、色泽靓、耐储运的特点著称;玉豆主推旺山8号、王中王品种;种植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地膜加稻草覆盖等技术,解决蔬菜多年重复种植病虫害发生多的复种难题,并在各主产区建设示范基地,开展农技培训,推动蔬菜产业发展。

1.2 注重培育组织带动

茂南区建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230个,组织引领蔬菜产业发展。茂南区菜椒年种植面积1 733.33 hm2,主要集中在鳌头镇、公馆镇、镇盛镇,其中,鳌头镇是该区菜椒种植重点基地,年种植面积866.67 hm2。鳌头镇飞马村是省级圆椒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成立的“鳌头飞马圆椒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鳌头镇冬种圆椒产业蓬勃发展,冬种圆椒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鳌头镇飞马“郑氏”牌圆椒、公馆旺山农民专业合作社四季豆远近闻名,口碑享誉国内外,产品远销国内北方市场。茂南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外省经销商保持长期订单合作,形成产销一条龙服务,统一指导生产、统一收购产品,与农民建立最低收购保护价协议,消除了农民卖菜难、市场风险大的隐忧,给蔬菜种植户吃了定心丸。

1.3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茂南区委、区政府把蔬菜产业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按照“强基地、建龙头、活贸易”的思路,打造蔬菜产业,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2012年出台三大措施促进蔬菜产业发展:一是地方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户种植热情;二是落实蔬菜种植配套设施,大力支持应用滴灌技术,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三是引导鼓励农民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

1.4 金融信贷强力支持

茂南区金融机构强力助推,以创新贷款方式支持蔬菜产业强力发展。信用社采取“依地授信贷款”和“直补保”等方式投放蔬菜种植贷款;农业银行推出了“惠农卡”贷款业务,用于支持蔬菜收储和加工环节,有力拉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同时落实相关优惠利率政策,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困难,推动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

2 发展制约因素

2.1 产业基地布局还比较分散,产业链条不够完善

茂南蔬菜虽然形成了一批主导品种,但总体上规模仍然偏小,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仍占有很大份额,不仅难发挥规模优势,制约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打造,产业经营中品牌意识不强,名、优、新、特产品少,同时,茂南蔬菜以鲜收鲜卖为主,缺乏精深加工,产业链短,附加值偏低,制约市场竞争力[1-2]。

2.2 主导产业龙头带动不强,合作社发挥作用还不够

首先是缺乏具实力的蔬菜龙头企业,对农业的支撑和农户的带动作用还不够强,企业、基地、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够完善。其次,农民合作社带动能力较低,还未能对生产、加工、贮运、营销等环节实施有效的组织与服务。

3 建议

3.1 加强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

做到基地开发广度与深度结合,开发资源与配套建设结合,生产开发与市场开发结合。注重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示范,发展设施农业,建立蔬菜生产标准化体系,完善无公害蔬菜种植栽培技术规程,健全档案、健全检测机制、健全监管机制。在农业投入品使用上实行“一增、两降、一禁止”管理模式(即增施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降低化肥和农药用量,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建立一批特色品种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达到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要求。同时,注重品牌注册,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3]。

3.2 适度发展农家乐、观光休闲旅游

利用城郊资源优势,发展连片蔬菜种植基地和设施农业的观光、体验性农家乐旅游项目;与网络信息相衔接,开发都市人租赁土地种植蔬菜项目[4]。

3.3 大力发展蔬菜加工销售

着重发展净菜加工、冷藏保鲜和精深加工,提高蔬菜产品附加值,突出区域特色。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商物流,拓宽蔬菜销售渠道[5]。

3.4 强化组织引领

利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转化科技成果,提高蔬菜种植技术水平;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快规模化发展,创造双赢局面。

4 结语

加快蔬菜产业发展,要以主攻地方特色蔬菜品种为方向,重点抓好基地、加工、营销3个环节,建立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牵引和支持;创新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培育注册名牌品牌,增强知名度和竞争力,实现产业领域延展,达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创收。

5 参考文献

[1] 于振华,陈立新,于杰,等.黑龙江省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J].北方园艺,2014(11):170-173.

[2] 李薇,张晶莹.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与对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303-307.

[3] 洪建军,林伟君,刘蔚楠,等.2014年广东蔬菜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5(12):9-14.

发展特色农业的建议范文6

一、项目概况

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在两村投资15亿元建设“春城”现代田园农业国际博览园项目。该项目规划总面积8.51平方公里(12765亩),其中耕地面积6772亩,规划使用建设用地1730亩,目前项目已租赁土地500亩。项目包括高端农业种养园区、农业科研基地、农业观光旅游园区和产业园四个部分,将以农业科研基地为依托,农业高新技术为手段,大力发展精品果蔬、特色花卉和珍稀蝴蝶等高端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都市休闲旅游和产业等产业高端。

二、企业请求

(一)希望得到政府大力支持,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二)希望通过农用土地流转方式取得农业种植、养殖用地和农业科研基地用地;通过参与土地综合整治等方式解决农民的集中居住、务工、产业配套并依法取得有关项目的集体建设用地。

(三)希望政府同意企业在适当地点发展20亩面积的肉牛养殖场,以解决种植业项目对大量的有机肥需要。

(四)希望政府完善园区内道路,污水、农灌、自来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

三、问题及建议

(一)建议按照相关扶持激励政策给予支持。

(二)项目计划用地区域处于快速通道东西两侧,建议将产业园、科研中心等基本建设项目放在快速通道以西区域。

(三)项目目前只是概念性规划,应进一步编制完善电力、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配套按我县相关政策执行。

(四)快速通道两侧200米范围内为建设控制带,禁止修建建筑物,建议在此范围内建设景观。

(五)项目计划建设用地面积较大,仅依靠、两村以土地整理方式提供建设用地,无法满足项目计划用地需求,建议应集约化、节约化使用建设用地资源。企业表示,将积极向上争取建设用地指标。

(六)项目规划范围内的大量土地目前已有业主租赁,建议由政府协调,帮助企业和业主达成协议,以土地再流转方式解决项目的农业用地问题。

(七)钓鱼项目所需渔塘,应在现有渔塘基础上进行改造利用,不得新增渔塘面积。

(八)项目位于禁养区内,不能发展畜禽养殖产业。

(九)项目临近金马河,是新津县取水区域的上游,必须作好水资源保护工作,防止造成污染。

(十)项目包含有AAAAA级风景区的打造,应编制完善相应旅游规划。

(十一)园区项目综合农业科技研发、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产业等产业,包含多个子项目,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特色性,但还缺乏鲜明的主题,建议应进一步理清重点,明确定位,发掘出园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