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范文1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虽然说我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据着主体的地位。但是我国的农业经济相比较于工业经济来说发展起步的时间是比较晚的,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实行之后,我国的农业经济才取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现在我国的新农村政策的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也是越来越多,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进行发展。但是在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当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主要问题就是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急需进行解决以及改善的问题。
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法与经济发展不相符合。随着现在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得到了十分有效的建立以及实施。但是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却没有及时的进行改革以及更新,也就导致了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现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不相符合的,这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了现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收到了一定的制约以及限制。不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使得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方法的有效展示收到了极大的制约,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现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当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多的,但是其中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现行的国家经济体制的不协调是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急需进行解决。
2.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农业一直都是我国的主要产业,并且一直都是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的。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我国政府针对农业出台并且实施了很多的制度,并且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明确的提出了要求以及相关的只是,这也为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树立了坚强的后盾。但是在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实践过程当中,很多的农业经济管理问题都没有得到应该有的重视,很多的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度是完全不够的,这也就导致了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效果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再就是我国的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点主要就是体现在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落后,并且在执行力度上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我国的农业经济进行发展的同时,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也是需要进行相关的提升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忽视,是会直接的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产生影响的。
二、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的不断发展,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之下,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有这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新型的农产品销售体系。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农民进行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我们在农业经济管理当中需要构建一个新型的农产品销售体系。现在笔者针对新型农产品销售体系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进行简要的介绍。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的主要目标有三个,那就是高效、安全有序以及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想要实现这三个目标,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就应该具有着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个就是营销主体的规模化以及组织化,第二个方面是交易方式的现代化,第三个方面是批发市场的功能齐全,第四个方面是物流配送系统的高效率,第五个是以连锁超市为主体的零售业态,第六个是交易行为以及市场秩序的标准规范化。
2.信息化应用更加的广泛。随着现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以及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逐渐的对各个行业的传统工作模式进行了改变。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我们应该努力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这样有助于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行推动。现在在我国的农业经济当中信息化的规模在进行着不断的扩大,信息化已经开始逐渐的向着我国农业经济当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对于农业技术成果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变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帮助。推行农业经济管理有助提高现在农业管理的水平,所以说现在我国的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农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进行相应的提高,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对于收集以及整理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科研等多方面的信息都是能够提供便利的。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是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有效手段,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农业可以的开发以及利用。
3.农民合作社的改进。农民合作社就是把农村当中的农民联合起来,这样能够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对于生产成本以及交易费用都能够起到相应的节省的作用,并且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农民市场谈判地位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所以说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农业经济管理,我们需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及发展。通过相关的研究,笔者得出农民合作社当中的人力因素、制度因素、物质因素、商誉因素以及关系因素与合作社的发展是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的,并且对于农民合作社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其中商誉因素以及物质因素对于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是有着更大的影响的。人力因素主要就是有社长的文化程度、担任社长的年数以及是否生产大户决定。制度因素则是由农民合作社当中的机构设置、会议记录、公开财务运营以及盈余分配等相关的情况进行决定的。物质因素有农民合作社的办公场所、服务设施以及注册资金来决定。商誉因素则主要由农民合作社的注册商标以及相关的名牌产品和绿色认证等决定。关系因素则是由农民合作社与政府当中的相关部门以及村里的组织关系来决定的。通过对以上关系的分析,笔者针对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大对于社长等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社长的专业技能以及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对于合作社当中的组织机构衱利润分配等都是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制定,需要做到让每一户农户满意。对农民合作社当中的物质资源进行适当的增加,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盈利能力以及自身的服务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当中的支柱产业,随着现在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迅速的,但是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却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农业经济,本文主要就是介绍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作者:李成梅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青云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薛敏.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06:218.
[2]于果,马秉南,董洁.浅谈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J].品牌(下半月),2015,06:12.
[3]朴香玉,崔洙男.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7:266.
[4]谷尚菊.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漫谈[J].农民致富之友,2015,18:28.
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范文2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趋势
1南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南县农业机械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走在全省、全市前列,通过40多年的努力,南县农业机械化工作成绩显著。
1.1农业机械化程度全面提高
截至目前,南县已基本实现了水田耕作机械化、排灌机械化、水稻收获机械化、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农用运输机械化、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化、植保机械化以及养殖机械化。截至2018年年底,南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74.78万kW;农业机械总量11万多台(套);农机服务收入9.18亿元;现拥有大型拖拉机2125台、小型拖拉机4587台、收割机3274台、插秧机695台,以及排灌机械3.0万多台、植保机械1.8万台、渔业机械1.2万台等。自2009年开始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来,截至2019年上半年,南县已有农机专业合作社68个,规模大、名气响的有25家。2018年以来开展机插、收割、耕种等作业面积达165万hm2,为农机手增收2.6亿元。
1.2农机推广服务市场体系日臻完善
南县在20世纪70年代就是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当时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已经比较健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面构建了更为完善的农机推广体系,当时南县有耕牛9万多头,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拥有1.3万台农机,耕牛数量大大减少,成为南方13省水田翻耕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县。到20世纪90年代,南县建立完善了农业机械管理、油料配件供应、农机维修、驾驶员培训和农机推广等全方位服务体系,南县水田作业除播种外,机械化率在90%以上。2018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81.14%,名列全省前列。并不断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站点建设,南县12个乡镇均建立了农机推广服务站点,每个乡镇配置了2名专业服务人员,做到及时指导、帮扶到位。同时,还不断加强农机监管和售后服务体系的督导,由于监管到位,近年无一起重大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田间作业事故率为0。专业服务人员亲力亲为,强化售后服务,无因售后服务不到位而导致上访、问责及耽误农时等情况出现。
1.3农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40年来,南县农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一直居湖南省前列。1976年成立的南县农业机械化学校,至今共培训农机操作驾驶人员和维修人员4万多人。南县完成农机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1项获1993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科技发明进步奖”,有1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其中,水田耕整机、4L—60型水稻收割机、2FS—2545型水田化肥深施器填补了国家3项农机空白。南县农机部门于20世纪80年代自行研制的1ZS—25型水田耕整机为全国首创,曾获国家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推广成果二等奖。2FS—45型水田化肥深施器于1990年获国家专利并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和“丰收计划”。1997年,原八百弓乡农机站被农业农村部定为全国水田化肥深施器唯一定点生产厂家。2005年,河口农机配件总厂生产的液态模锻填补了省内空白。南县是全国小龙虾种养大县,位列全国三强,截至目前种养面积已达3.67万hm2。为了提高产值,降低生产成本,2018年全面推行了稻虾种养全程机械化,收到了非常可喜的效果。目前,南县伟业机械现拥有专利技术167项,被评为国家高新企业,其研制的2F—1.8型施肥机、2BY—20型油菜联合播种机、9T—200型水下割草船、IP—4600型液压平田机等产品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并成功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创汇5000多万元。
1.4政策性扶持为南县农机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1986—2004年,南县共完成国家和湖南省下达的农机推广项目和课题30个,对南县农业机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6年11月至2000年年底,南县农机局承担了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农机配套项目,国家投资84.83万元,较好地促进了实施区域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2000年6月,湖南省农机局下达给南县农机局韩国贷款项目资金75万美元,到2006年9月,通过湖南省利用韩国政府贷款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引进韩国现代挖掘机5台,国外采购半喂入联合收割机11台,国内采购碧浪全喂入联合收割机22台、田间管理机械3台。2004—2018年,南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亿元,带动农机市场投入6亿元。
2农业机械化如何主导“三农”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影响南县农业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生产模式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1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优调强
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降低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门槛,产业结构调整更为灵活有效。原来温饱型的以水田为主的粮食生产结构,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到目前的适用经济型农业结构,粮经作物比由原来的60∶40发展到目前的40∶60。在20世纪80年代的农业产业结构中,粮食型水田作业面积占70%,发展到目前旱土面积占55%,水田作业面积占45%,这些都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
2.2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一是农时结构明显改善。农业机械化进程开始之前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原来“双抢”需要时间40d左右,而现在由于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双抢”高峰期不到10d。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也增强了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了水灾、风灾对农作物的侵害。十多年来水产养殖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推广使用增氧机,彻底解决了高温缺氧造成的翻塘现象;通过推广使用饲料机械产品,大大提高了喂养的科学化程度;通过推广使用鱼塘清淤船,避免了鱼塘淤塞降低产量。
2.3农民收入结构和致富模式发生深刻变化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经完全改变了农民的收入结构。南县各乡镇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成外出打工风气,到现在有近13万农民外出打工。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每年能赚回10亿元以上的打工收入,“劳务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随着现代农业种养模式的普及和推广,农业机械迅速渗透到各个环节,包括生产、贩运、销售等各个方面。截至2019年,南县农机经营大户达6680户,其中拥有20万元以上农机设备的大户近450户。从2002年开始,农机手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或自发开展跨区作业,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收入上亿元。由于南县农机现代化进程在全省领先,也使得部分农机大户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较早起走,掘到“第一桶金”,并迅速成长壮大。十多年前在长沙市的108个轮窑中,超过50%的人员是南县人。
2.4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厚实的物质基础
一是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更新,其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业种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农业生产是以原来1/3的人用原来1/3的工作量来完成的。二是农业生产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2000年,南县4台第一代收割机投入使用时,乡村还没有道路可以走,农民随后自发改善机耕道。近年来政府出资大量修建机耕道,形成连片种植习惯。三是农业物流模式发生着深刻变化。现在农民买农药、化肥,打一个电话,就有农用车送货上门。现在的粮食、棉花、禽、蛋等农副产品,农民足不出户就会有贩运户开着农用车上门收购。四是农民生活方式和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后,农民休闲时间更多,农民以其他方式赚钱的途径也更多,农户家家有电话或者手机,大多数购置了电脑,多数农民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易。
3南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
3.1机械马力发展的大型化趋势
南县农业机械出现了由大中型取代小型的明显发展特征。例如,收割机由最初的割幅1.30m发展到目前的2.38m,从前几年的全喂入式发展到目前的半喂入式,机械动力逐步从30马力增加至80马力,收割面积由原来的每台每天0.67~1.33hm2发展到目前的每天收割3.33~4.00hm2。
3.2农机作业服务发展的专业化趋势
南县的大中型农业机械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配套服务越来越完善。例如,有的农户从专门的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全年从事农机作业服务,农机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95%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机专业户。
3.3农机服务形式的多样化趋势
有的农机户从原来的单一的收割、运输或者机耕等作业方式发展为从收割到运输、机耕等实行全套的一体化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能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户,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范文3
在农机化主导作用发展的今天,唯有促进农机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更好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作时间,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1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其重要性
1.1 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
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我国农业的思想相对较为落后,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认识不足,对于现代化设备的接受能力较差,同时,农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购买能力不足。从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的市场情况来看,鱼目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受到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多会选择价位较低的产品,但这些机械质量不过关,在使用中常会出现各类问题,导致利益损失严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市场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农业机械的良性发展。除此之外,我国农业机械的使用以小型自用为主,大型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严重短缺,导致农业生产效率迟迟无法提高,农业机械化宣传力度与售后服务也跟不上,使得农民对此认识不足,影响了我国农机推广的发展进程。
1.2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
机械化的出现使农民从繁重的工作中脱离出来,走向城市,走向其他工作,促进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农机化的使用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面对日益变化的大环境,农业机械发展势在必行。在发展中必须要明确机械长期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树立“服务农民、发展经济”的理念,对于在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及时治理,促进机械水平的提高。以期更好的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2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我国农业经济实力提升,国民综合实力提高,农机设备的投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对农机设备有了新的认识,对农机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2.1 节能型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快速发展
节能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其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也必须朝着节能型发展。简单来说,就是要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提高农业机械的性能,根据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降低污染,促进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也就是说要采取现代化的技术来促进农业机械化技能的提高,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高质量生活的追求。
2.2 环境日益好转
由于国际化的重视,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级政府都从自身出发,加大了农机开发与监察工作,在农机购买、农机使用上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制度的出台,技术的提高大大改善了我国农机市场环境,增强了农民对农机使用的信心,激发了农民购买的积极性,加速了农机设备的发展进程。
2.3 技术水平升级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粮食的优质化高产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对于高技术含量的农业机械要求也会逐渐增加,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要迅速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3 农业机械化的设计方向
3.1 选择性能较好的发动机燃料
作为农业机械最主要的构成,内燃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柴油与汽油是内燃机最主要的燃料,但这类燃料燃烧污染严重,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在未来农业机械的设计上,必须要考虑到环保的问题,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降低能耗,减少废气的排放,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避免温室效应。
3.2 增强易拆卸设计
农忙季节,农业机械必然会超负荷工作,但很多农业机械很难修理,尤其是一些复杂的零件,对农民来说修复难度实在太大,因此在进行最初的设计时设计师要不断完善设计质量,使其可以便于拆卸,方便使用,降低材料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实现环保的目标。
3.3 提高可回收性
“可回收”就是环保的另一种说法,这就要求农业机械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初期就要考虑选用可回收的材料进行回收,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在产品淘汰后零部件仍然可以二次使用,进而节约成本,减少浪费,降低能源损耗,达到环保的目标。
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范文4
关键词: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基于工业社会要求的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在世界许多国家还没有全面完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网络化为趋势的信息化产业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技术同时不断深入到农牧业生产的各环节中,形成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农业”,给农牧业这个传统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1]。农牧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深入增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且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2]。加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农牧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有力手段[3],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途径。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信息技术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没有农牧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农牧业信息化应当成为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一种必然和必须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农牧业信息化是一项亟待探讨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5]。
1 农牧业信息化的概念
1. 1 信息化信息化概念包括信息和信息化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3个层面和6大要素。所谓3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6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6]。
1. 2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广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7]。贾善刚指出:农村信息化的概念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过程。
梅方权年认为,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应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依靠网络化和数字化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8]。
农业信息化可以从4个方面来加以描述和概括:一是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三是农业技术操作自动自控化;四是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5, 9]。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格、多媒体、人工智能以及“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等。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计算机网络等[5, 10]。数字化作为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数字农业主要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过程的数字信息化(数字化实施和数字化设计)以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1, 11]。农业信息化实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与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进程。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和贮存等方面的技术。
根据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业自动化技术等[4]。数字农业的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重要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和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笔者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涉农领域(农、林、牧、副、渔)所有对象的数字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以及农民生活的数字信息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3S”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的数字信息化,并付诸实施于农田精耕细作、病虫害防治、林区规划管理、畜禽渔业的生产操作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的网络信息化等方面,集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网络科学等高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领域。
1. 3 畜牧业信息化
畜牧业信息就是对畜禽品种资源的遗传育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制、器械设备、畜产品加工及其经济利用的有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信息,主要包括各种畜禽遗传育种信息、饲料营养信息、畜禽经济信息、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疾病防治信息以及专家人才信息等内容。根据畜牧业结构和研究内容,畜牧业信息可以划分为畜牧业自然资源信息、畜牧业生产信息、畜牧业科技信息、畜牧业经济信息、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畜产品加工信息、疫病防治信息、饲料营养信息、器械设备信息和单位属性信息等类别[12]。畜牧业信息化指的是在畜牧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畜牧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工具,实现畜牧业的科学化与智能化过程。畜牧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
畜牧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领域:一是畜牧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包括畜禽疫病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各个方面;二是畜牧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包括与畜牧业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势、畜禽供求、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物资购销和物价变动等;三是畜牧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快捷与方便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方法和手段,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四是畜牧业市场流通信息化,指畜牧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动物产品流通(需求量)及收益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13]。畜牧业信息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畜牧业信息服务系统化和网络化;畜牧业生产设施装备信息化;畜牧业技术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畜牧业管理决策信息化;畜牧业劳动者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等[14]。
笔者认为,畜牧业信息化是指畜牧业饲养设施的操作自动化及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和畜牧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等,运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3S”技术、通信以及网络技术,实现精细饲喂、科学育种、饲养环境的监控、疫情监测、疾病防治以及产品溯源等。
2 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2. 1 国外发展状况世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及科学计算阶段;第2个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阶段;第3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
农业自动化技术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已广泛应用于工厂化养殖、工厂化蔬菜花卉生产、仓库管理、环境监测与控制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如配合饲料全部生产流程的自动控制、日光温室中温湿度控制、灌溉及采收自动化控制。通过研制和使用农业机器人,代替人从事一些繁重的农事操作,如苹果收获、挤奶、喷药、组织培养以及作物育种等方面。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将计算机应用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典型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有: 1975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创建了AGNET联机网络,现在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美国国家农业书馆和美国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信息研究系统CRIS可提供美国农业所属各研究所、试验站和学府的研究摘要。
美国计算机在农牧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譬如:畜禽饲养的计算机化,有管理猪生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农业机械化的计算机以及在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计算机在温室环境方面的应用最显其能。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林水产省就“人工智能与农业”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列出了知识工程在农业中应用的一整套实施项目;日本已建立了一些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如植物工厂的蔬菜生产管理系统(菠菜、番茄、黄瓜、茄子、西红柿和草莓等已进入批量生产)、陆田水田耕作、畜牧生产、家畜卫生系统、农业工程和机械管理系统等。
德国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已广泛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等监测和自动控制各种试验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和强度、风向风速等各项要素,均自动监测和记录;德国还研究出许多用计算机编程控制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装有遥感地理定位系统的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在室内计算机自动控制下完成各项农田作业[15-16]。
荷兰在畜禽养殖基础设施以及温室种植方面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荷兰的科研人员在十多年前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奶牛自动饲养管理系统Porcod系统的基础上研发成功母猪自动饲养Velos管理系统[17]。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各方面: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管理系统、农业专家系统、“3S”系统、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精准农业、生物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图书馆技术[15, 18]。
2. 2 国内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少数农业研究机构开展了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从此农业信息化逐步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得以发展应用,具体发展阶段[19]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阶段
阶段时间主要内容起步阶段1981-1985年科学计算、科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普及发展阶段1986-1995年数据处理(EDP)、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和MIS系统开发提高阶段1996-2000年国家在“攻关”和“863”项目中都分别设置农业信息技术重大专题和课题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农业信息化技术全面向农业生产实际渗透
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不少成果已得到应用,有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20]。
中国国家科技部从1990年开始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数字农业”渐成气候,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和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等部门继续加大对以“数字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以“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内容为切入点,组织实施“数字农业科技行动”。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的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从而加速了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1]。
2003年,科技部“863计划”在生物与现代领域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技术研究示范”重大专项。这些专项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数字农业产品、开发数字农业技术平台、集成示范应用为目标,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及示范应用体系。在农田信息自动采集、农田植物生长模拟与数字化设计、稻麦品质遥感检测、数字化种植技术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1]。“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22]。由农软开发的农牧场管理系统、育种分析系统和目前尚待完善的实验室数据分析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已在部分科研管理部门和现代化农牧场推广使用[15]。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23]。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利用也是从单机到网络的一个发展过程。在单机应用方面,主要用于生产管理和决策应用[12]。我国畜牧业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资源优势,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道路[24]。
3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有: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网络成本较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技术实用性差,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完成,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25]。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我国的农牧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12]。我国畜牧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用户的有效资源严重不足;畜牧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也正是当前实施畜牧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畜牧业生产部门及基层畜牧场,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传统畜牧业的束缚,信息技术的普及远远不能同其他行业相比,从事畜牧行业的人员平均素质也远低于其他行业部门,尤其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及边远的农牧场,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26]。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及完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4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1)网络化。信息技术发展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融合的高新技术。
2)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进步很快,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将得到长足的进展。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
3)数字化。数字化内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原来的模拟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实现了在计算机网络上的高保真和快速传播,可以制成数字视频和音频信号在网络上传递,实现远程教育等;二是表现在科学计算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25]上。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数字农业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逐步建立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通过系统集成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在我国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和不同农业生产管理类型地区,对数字农业技术进行集成应用示范,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发展,加速农业生产由传统、粗放、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和数字化方向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加速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并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远程化、自动化和虚拟化[1]。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集约化、专业化和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已经成为必然[27]。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把畜牧信息及时与准确地传达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生产、管理和畜产品营销网络化,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26];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模式,使农民依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路;加强对畜牧信息化工作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积极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24, 26]。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所衍生的“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均是数字农业的不同侧面,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28]。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应逐步实现农牧业生产的操作的全面自动化以及完全智能化,并最终进入网络化农牧业。
5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必将大大推动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数字农业及相关技术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因此将数字农业确立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符合时展的需要。数字农业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它将极大解放农业生产力,改变农业作业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质的飞跃[1]。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
强大的计算能力、智能化技术和软件技术,使农业生产中极其复杂和多变的生产要素定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改善了时空变化大和经验性强的弱点。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与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与有效的宏观管理[5]。信息自动化技术使现代的养殖业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是形成统一标准化饲养的一种优化养殖方式。它有利于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有利于解决人畜混居、相互交叉感染问题;有利于减少与外界接触,减少传染病的预防发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畜禽养殖环境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畜禽的品质;有利于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畜禽生产的宏观管理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从而促进畜禽业迅速发展,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29]。同时,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补料、补水和补光等作业,节约劳动力。另外,通过多媒体模拟,可以在最适宜时期扩大生产,在市场行情最佳时销售,从而获得最大利润[30]。
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和高效益化;通过计算机对来自于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迅速地去控制系统中的某些设备、装置或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检测、记录、统计、监视、报警和自动启停等,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和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4, 23]。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改造,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加快新品种选育,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止水平,减少损失,增加产出,获得更大的效益,这将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水、土、气等自然资源,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29]。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6 结束语
推动农牧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牧业生产的全面自动化及数字化;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利于农牧业生产的集中管理,有利于降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不稳定性;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从而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缪小燕,高飞.“数字地球”与“数字农业”[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04, 15(2): 30-33.
[2] Xu Zenghu,i Li Yingbo.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 intensive: the Case from China [C]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Management, 2007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hengdu, 2007: 1-5.
[3] 付鸿瓒,解鸿博.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 J].
现代情报, 2008(6): 76-78.
[4] 佚名.农业信息化技术[EB /OL]. [2009-03-16].
http: // countryside. com. cn/[5] 胡伦赋.农业信息化研究[J].现代情报, 2002, (11): 43-45.
[6] 黄胜海,邹剑敏.对我国畜牧业信息标准化建设的探索[J].中国禽业导刊, 2003, 20(14): 9-11.
[7] 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EB /OL]. [2009-03-16].
http: // sd - taishan. gov. cn/sites/yantai/articles/F00000 /1 /1155301. aspx.
[8] 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9] 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N].中国财经报, 2005-12-28 (6) .
[10] 杜桂莲,张勇.浅谈农业信息化[ J] .现代化农业,2003(11): 23-24.
[11] 熊海灵,杨志敏.试论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 J].农业网络信息, 2004(5): 27-29.
[12] 邹剑敏,黄胜海.对我国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 2007(1): 4-9.
[13] 张晓航.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 J].今日科苑, 2007(16): 30.
[14] 陈新文.为畜牧业插上IT的翅膀[ J].中国畜牧杂志,2003, 39(6): 42-43.
[15] 赵静,王玉平.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 J].图书情报知识, 2007(6): 80-85.
[16] 佚名.农业信息化[EB /OL]. [2009-03-16]. http: // wzma. gov. cn/directionary/showarticle. asp? id =121&sort.
[17] 佚名.解放养猪业生产力的新技术-数字化养猪[EB /OL]. [2009-03-19]. http: // agr.i com. cn/doc/2008 /3 /19 /150228. htm.
[18] 吕晓燕,卢向峰,郝建胜.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 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4, 16(11): 121-125.
[19] 刘世洪.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0] 张建立,张建鑫,世昌.数字农业概述[ J].农技服务,2007, 24(9): 116.
[21] 佚名.数字农业和精确农业[J].北京农业, 2006(6): 4.
[22] 吴吉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EB /OL]. [2006-07 -26]. http: // soft6. com /tech/9 /97096. ht-m.l[23] 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EB /OL]. [2006-02-28].
http: // tzag. gov. cn/documents/docdetai.l asp? doc-umentid=137491&sub_menuid=101.
[24] 徐婷婷,付龙.加快畜牧业信息化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7(11): 118.
[25] 杜桂莲,张勇.浅谈农业信息化[J].现代化农业, 2003(11): 23-24.
[26] 刘宇,蒋国滨.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4): 18.
[27] 赵颖波.让信息化促进现代畜牧业建设[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07(2): 1.
[28] 卢钰,赵庚星.“数字农业\"及其中国的发展策略[ 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4): 485-488.
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范文5
关键词:云南农业;现状;发展趋势
1 云南农业的发展现状
云南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2654元,比全国农村居民收入低很多。新农村建设遇到很多障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第2、3产业的效益不断提升,第1产业的产值比重也在上升,由1990年的168.1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50亿元,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云南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其一,云南位于我国的第一阶梯,地势较高,属于山区农业。云南省的总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1%,而山区面积在全省面积中占绝大多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成交通不顺畅、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水平低、科技化水平低等不良后果,从而使云南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但是云南省丰富的水资源和物种资源又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了一些名贵的农产品和一些珍惜的物种基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好了基础。其二,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与邻国的交界线有4000多km,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形成一种资源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形势,有利于该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三,因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云南省已经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服务业。
2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云南省的农业基础脆弱
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地质构造疏松,地势高,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发展和科技投入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比较多。
2.2 云南省独特的地貌形式引起交通闭塞,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有很多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严重影响了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在由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换过程中的产业化机制还不够成熟,分散经营的传统经营模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科技投入少,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是制约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另一桎梏,云南省的科技队伍量较少,科研水平落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销服务脱节,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4总体投入不高且投入渠道单一
一是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带动农业发展。二是农民缺乏投入产出比的意识,多数地区的农民知识投入能维持一般再生产的量。三是投资机制不健全,股份制、引资渠道机制并没有建立。四是优于支持农业的款额被挪用,挤占。
3 农业发展趋势
3.1 加快产业化发展,扶植特色经济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部边陲,虽然存在一定的发展弊端,但也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其区域优势,我们需要扶植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畜牧业、花卉、旅游等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同时大力引进一些新品种,合理改造产业结构。再加上云南省地区差异明显,城乡差异大,可以在不同地区重点扶植一些有区域优势的产品,增加农产品的档次。
3.2 根据市场化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市场化指根据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改变因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产品过剩或者不足等现象。其核心和实质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这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林、牧、渔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大力发展饲料加工,扩大水产养殖面积,种植安全营养的植物;另一方面体现在农业产业链上,实现产销一条龙,这样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盲目所带来的弊端,改善分散经营引起的不良后果,增加对市场预见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 扶植乡村工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加快云南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业、商业和工业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展私营经济,在不同地区建立私人工业园区,培养私营大户来带动小型私营经济的发展。二是重视小城镇的建设,鼓励农民相互交流,进镇进城从事非农产业,既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速度。三是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协调并重,以创造出更多的生产资本。
参考文献
1 毛玉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 范小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与农业固定观察点工作重点[J].我
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范文6
关键词 农业机械;发展现状;问题;对策;云南昭通;昭阳区;乐居乡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09-02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of Leju Township of Zhaoyang District in Zhaotong City,it was considered that farmers of Leju Township had lack adequate awareness on the promotion and us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and had backward farming idea;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slow,purchasing power was low,and the maintenance was difficulty after the upgrade;degre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cale development was low;the us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fficiency was low;capital was under-investment;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progress was slow,etc.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s;countermeasures;Zhaotong Yunnan;Zhaoyang District;Leju Township
1 乐居乡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乐居乡位于昭阳区城西18 km,土地面积84.57 km2,东与旧圃镇相连,西和鲁甸县龙树乡接壤,南与苏家院乡交界,北同洒渔乡、苏甲乡毗邻。乐居乡大部分地区处于洒渔河谷平坝,地势平坦,南高北低,洒渔河流经北部边缘,多箐沟丘堡。最高海拔温家大山北侧2 529 m,最低海拔马龙村1 891 m,年平均气温11 ℃,土壤有黄壤、黄棕壤、紫色土、水稻土,呈微酸性,是昭阳区粮食主产区之一,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
境内有为乐居乡、苏家院乡灌溉人畜引水的主干渠一乐居大堰,渔洞水库南干渠、北干支渠,有国家级大二型水库――渔洞水库(其坝基位于乐居乡行政村的官坝冲自然村西300 m处)。
1.2 社会经济状况
乐居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19个自然村,101个村民小组,2014年末有9 138户,共36 336人,其中农业人口18 755人,主要居住有汉、彝2个民族。全乡共有耕地1 140.1 hm2,其中水田506.8 hm2,旱地633.3 hm2,有果园550 hm2,有林业用地3 760 hm2,占国土面积的44.5%。全乡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粮、畜、果、烟、劳务经济”五大支柱产业,2014年末,人均占有耕地26.67 m2,人均有粮587 kg,人均纯收入3 800元。
2 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乐居乡农业机械化发展突破了地形限制,从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村运输机械为主转向以重点推广耕作机械、着力解决农业生产耕种收环节的机械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主。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和农业科技的普及,效率高、易操作的小型农业机械进入田间地头,农业机械化在对小康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乐居乡农业机械化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5年推广耕整机1 263台。但是,乐居乡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当前的农机化发展并不是高速、高效的,农机服务产业化经营滞后,主要表现在缺少一个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健全的农机经营组织体系。农机服务组织在相关的农机销售、维修、燃油供应上存在着中间环节薄弱的问题。
3 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乐居乡农业机械化发展突破了地形限制,从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村运输机械为主转向重点推广耕作机械、着力解决农业生产耕种收环节的机械化,乐居乡农业机械化保持了强盛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乐居乡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目前还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
3.1 思想认识不够,耕种理念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