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状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发展状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发展状况

农业发展状况范文1

[关键词]农业 消除贫困 坦桑尼亚

一、引言

农业一直是坦桑尼亚经济中的主要贡献者,在整个国民产出中也占有很大的份额。在1990年--2007年间农业对GDP总量的平均贡献率在48.5%左右(NBS 2007)。农业也是一个解决农村人口就业的主要途径。据估算,坦桑尼亚8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NBS 2007),农业也是经济中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57%。世界银行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战胜贫困,必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农业上。

本文的主要论点是:坦桑尼亚在消除贫困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成败与否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农业的业绩表现,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农村的贫困水平是城镇的2倍;第二,坦桑尼亚有超过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虽然农业在坦桑尼亚的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农业的增长速度却不令人满意。事实上,农业并没有将大部分农村人口从他们现在的困境中解放出来。据2000年1月的家庭收支调查显示,那些全部依靠农业的家庭往往比那些至少有一个家庭成员在非农业部门或者在其他现代产业部门的家庭更贫困。这似乎并不令人意外,鉴于坦桑尼亚农村经济的性质及其对农产品出口的依赖,2006年,坦桑尼亚的人均购买力为5美元,在177个国家中排名第159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及其生产力的增长被认为是实现持续增长、消除贫困的关键。发展经济学家和农业经济学家都认为农业生产力的增长是关键,如果农业产量的增长得足够快,就可以解决贫困问题(Rao, Coelli and Aladdin, 2004)。

二、 坦桑尼亚农业的现状

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2000年--2007年中,坦桑尼亚农业约以4.5%的平均水平增长,相比较,人口以3.0%的速度增长(2003年人口普查),这一数字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农业劳动生产力有小幅增长。

表1 农业实际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1996 3.9

1997 2.4

1998 1.9

1999 4.1

2000 3.4

2001 5.5

2002 5.8

2003 4.1

2004 6.4

2005 6.7

2006 4.0

2007 5.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1表现了农业增长率的波动。例如,在1996年--2007年间,农业增长率在2005年达到了最高-6.7%,在1998年最低,仅为1.9%。在同一时期内,主要的六种粮食作物每年以4.5%的速度增长,而出口农作物则以5.2%的速度增长。其他产业如畜牧业、林业等则相对表现较差。为迎合国家消除贫困的目标,农业被视为主要产业,若要达成该目标,农产品必须大幅增长(lazaro and temu 2003)。

三、影响农业增长的因素

1.农业生产的规模

在坦桑尼亚农业经济是由小农场主来主导的。最新的地区综合农业调查显示:大约有462万小农场主在经营农业,平均每个小农场主耕种1.78公顷土地。(URT 2001b)

在对农业现状的分析中,ASDS指出:小农场主使用了坦桑尼亚85%的可耕种土地,平均每户使用0.2公顷--2公顷。2000年/2001年的家庭收支调查显示: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评估显示52%的小农场主拥有不到2公顷的土地。

这些数据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坦桑尼亚有大量的未利用土地。据估计,在坦桑尼亚大约有4400万公顷的土地适宜发展农业,但为什么仅仅只有23%的土地被开发呢(URT2001a)?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在土地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为什么农民只耕种这么一点点?

如果通过减少对雨水过度依赖的农业,利用复种等方式,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是可以增加的。复种可以通过灌溉来实现。据估计,坦桑尼亚大约有100万公顷的土地适宜灌溉,而现在仅有15%的土地被灌溉(URT 1997)。若要通过复种完成如此密集的耕种必须要改进农业技术,加大对于农药和化肥的投入。

2.农业技术水平

现在坦桑尼亚农业所使用的技术都是较为落后的。农民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在依赖雨水的农业系统中,大部分都依靠手、用锄头耕种。据估计,仅有0.2%的农场主有一台拖拉机。在坦桑尼亚,约70%的土地都是依靠手、用锄头来耕种的,20%依靠畜力耕种,10%依靠拖拉机耕种(URT 1997)。如此低的机械化水平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在那些依靠畜力耕种的地区,也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农业经营。然而畜力割草机的最大缺点就是价格昂贵,这也是对农业机械发展的最大的限制,也就导致了农民们对家庭劳动力的依赖。

3. 农业信贷

在过去的8年中,虽然商业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商业银行对农业生产的贷款量却减少了一半,从1996年占国内总贷款的近11%减少到2001年的6%(世界银行2001)。研究表明,由于受到资本的限制,小农场主无法购买或者租用先进的技术投入农业生产。据测算,坦桑尼亚每年仅有5%的农民可以获得非家庭来源的贷款。农业贷款最大的制约条件就是穷人无法偿还的风险。

4. 可投入的要素及其要素价格

研究表明制约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民们无法获得足够的农业投入(URT2002)。1998年--1999年的地区综合农业调查显示大约64%的农民不使用肥料(详见表2)。

表2 1998年--1999年耕种季节内使用肥料的农民比例

肥料使用情况 农民数量 比例 (%)

使用肥料 1,662,800 34

-粪肥 1,054,600 (64)

-化学肥 398,300 (24)

-化学肥和粪肥 38,100 (2)

-堆肥 171,800 (10)

不使用肥料 3,082,000 64

总计 4,744,800 100

括号中的数字表明使用该种肥料的农民占所有使用肥料的农民总数的百分比

数据来源:URT 2001

同样,仅有约57%的农民会进行农作物害虫治理。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农作物害虫治理的农民中大约有34%都会使用诸如牛粪和树叶的非化学方法。然而,农民们避免大量使用化学要素投入的主要原因还是化学肥料价格高,他们现在能够从农产品交易中获得的低回报是很难去支持高额投入的。肥料的使用量下降一半不仅仅是因为取消了农业补贴,更重要的是因为农产品价格低。

在1991年--1997年间,投入补贴的减少实际上使得肥料的实际价格上升了2.5-3.9倍(世界银行2001)。这种增加,再加上较低的农产品价格,使得肥料的用量大量减少,尤其是像玉米这种粮食作物。农产品的低回报率是同该种产品的市场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讨论这些市场问题。

投入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及时的推广服务。在坦桑尼亚研发的主要问题在于研究者和农民之间的知识传承性差,推广机构的不稳定,以及由于当地政府对于推广服务的分权化管理而引发的制度性问题。

5. 农业生产的市场状况

农业生产的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市场正常运转,交易及贸易繁荣,会增加在农村地区流通中的现金流,从而使得农民获得更多脱离贫困的机会。阻碍农业部门增长的市场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农产品营销的信贷

(2)较低的产品价格

(3)缺乏竞争力的市场

(4)落后的交通网络(尤其在郊区)导致较高的运输成本

(5) 市场信息不易获得

政府基于市场自由化的政策将市场问题寄希望于私有经济。但是由于私有经营者较少,且他们只从事自己有优势的领域,这就导致一些领域形成了垄断或少有竞争,同时也导致了农民收入不足。据估计,坦桑尼亚农村人均收入为14,134,而坦桑尼亚总体人均收入为17,928;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人均收入为40,767,而其他城镇地区人均收入为30,426(NBS2002)。

增加收入的惟一方法就是提高生产者的议价能力,并改善农村道路网络。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保证市场服务的广泛覆盖和市场信息的充足。

6. 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

农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依赖于出口收入。传统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有咖啡、茶叶和烟草。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或者半成品出口,这就导致了产品价格较低,同时也限制了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较低的世界市场价格导致了农村人口的低收入。我建议政府应该鼓励对农村工业的投资。这些是可以通过实施相应的政策,并改善基础设施来实现的。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农业虽然重要,但是在过去的20年里,农业部门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农业生产的规模小,科学技术落后,农业信贷不足,可投入的要素不足及较高价格,农业生产的市场状况不佳,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较强。很多发展项目都聚焦在小农场主身上,而忽略了大中农场主(Temu and Phillip)。由于产业生产的规模较小,农业技术一直停留在使用手、用锄头上,这就使得农业一直是一个非常辛劳的苦力活,而无法成为经济的支柱。

根据以上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鼓励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学习先进技术,优化发展。这将促进农业的集约化,并促进农产品市场更加有竞争力的发展。同时也能加强农业同制造业间的联系。

第二,如果农业发展战略(ASDS)能够获得成功,今后的农业发展战略应注重大中型农场主。大中型农场主才是转变经济、促进农业集约化和商业化的关键。

第三,鼓励建立农民联盟。在自由的市场环境下,农民必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利,为自己的产品争取更高的价格。

第四,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与投入。放宽政策,提高农民积极性。从而促进坦桑尼亚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Mangisoni Julius, (2006).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Agricultural Performance in Africa. African Technology Policy Studies Network (ATPS); Special Paper Series No. 27. Nairobi, Kenya.

[2]URT, (2001), Tanzania Economic Survey 2001. 省略.

[3]URT, (2007a). Tanzania Economic Survey 2007, tanzania.go.tz

[4]URT (2007b).Agricultural Sector Achievements of the Third Phase Government 1995. 2005.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ood Security and Cooperatives. Retrieved from kilimo.go.tz

[5]Rao D.S. Prasada, Timothy J. Coelli and Mohammad Aladdin, (2004)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 employment and pover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1970-2000.. ILO, Employment Strategy Papers. Retrieved from.

[6]World Bank (2000): .Agriculture in Tanzania since 1986: Follower or Leader of Growth. IFPRI, Washington

农业发展状况范文2

论文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路径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独特的资源条件和产品品质,并且已具备一定的生产传统和产业基础,经过扶持和培育能够迅速在国内、国际形成较强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具有稀缺性、绿色性、区位性(结合WTO就是原产地原则)等特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色农业特殊品质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可以填补和开发现有和潜在的市场容量;同时,通过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形成的产品差异和质量识别也必然大幅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河南气候条件和地理资源优越,农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特色优势,发挥特色优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是河南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路径的选择对于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一、特色农业的经济学分析

1.推动农民增收

从种植业来看,目前我省农业种植大部分结构单一农业论文,特色不明显;小麦、玉米是主要作物,杂粮和蔬菜的规模种植较少,商品化率不高。按每亩地年产1000斤小麦和1200斤玉米,小麦每斤1元、玉米每斤1元的价格计算,一般种植业每年亩产值在2200元左右。刨除耕地、化肥、农药、机收等投入(每亩地大约需投入300元左右),收益约在1900元;加上每年的农业补贴,农民的传统种植收益一亩地也只有2000元。当前我省农村人地关系属于人多地少型,人均耕种面积不足2亩,传统农业种植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有限。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挖掘和培育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和效益,能有效推动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怎么写论文。

2.提升农业竞争力

特色农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区域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优质性、稀缺性和绿色性,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填补和开发现有和潜在的市场容量;同时,通过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形成产品差异和质量识别,使其特色品质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必然大幅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面临国内国际市场上激烈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能避开产品同质化带来的低效益和弱竞争力;这对于促进河南省由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转变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3.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

在当前公众对绿色无公害食品需求旺盛以及国际农业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广泛存在的条件下,特色农业只有通过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式,提升和凸显产品自身无可比拟的质量特色优势,才能够在应对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必然要求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变目前单户生产带来的农户市场参与不足、农业附加值低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状况,而特色农业发展促进机制体制的创新会进一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

由此,必须充分重视优质特色农业的挖掘和培育,不断拓展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产值,使我省农业“质”“量”齐增。这对于我省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积累了一定的特色优势,但资源优势开发不足

河南省特色资源丰富,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叶、花卉、畜禽、果蔬、木材、药材等在内近70种口碑相传的特色产品,如信阳毛尖、南湾鱼、樱桃谷鸭、杂交水稻、光山麻鸭、新县银杏、商城油菜、淮滨杨木、息县半夏、平桥石榴、固始鸡(鹅);泌阳、西峡香菇;灵宝苹果、宁陵酥梨、孟津梨;河阴、封丘石榴;荥阳柿子;灵宝牛心柿饼;西峡猕猴桃;仰韶杏;灵宝、新郑、内黄的大枣;信阳板栗;卢氏、辉县的核桃;方城烟叶;南召柞蚕;驻马店、南阳芝麻;开封花生;商城油茶;开封西瓜;中牟大蒜;淮阳黄花菜;淅川、永城小辣椒;固始“愣头青”白萝卜;杞县、延津胡萝卜;洛阳牡丹芍药、延陵腊梅、开封、南阳、郑州月季、信阳杜鹃;焦作四大怀药、内乡山茱萸;西峡山茱萸西洋参;南召辛夷;济源冰凌草;封丘金银花;辉县、林县山楂;新县银杏;正阳生猪、三黄鸡;南阳黄牛;郏县红牛;泌阳毛驴;周口槐山羊、沈丘清真牛羊肉;固始土鸡;淇河鲫鱼;原阳大米;确山红薯;道口烧鸡;驻马店小磨油;许昌腐竹;商丘酱菜;兰考泡桐等。以这些特色优势为基础,我省特色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农业论文,各地树立了众多的特色品牌,如华英鸭肉、文新茶叶、商城制鬃品、羚锐中成药、奥龙牌色拉油、安太食品、维维、十三香(调料)、利维康、莲花、宋河、金丝猴、辅仁等。但有些特色优势没有充分挖掘,没有形成特色品牌和产业化经营。

2.农业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发展层次较低

目前,河南省有562家企业被列入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家企业先后入围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与全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数908相比,只占不到4.5%的比例。从农业企业规模和农业产业链条的发展看,除少数知名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产业链条较短,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大多企业处于农产品初级加工阶段,技术含量低、产业附加值少、产品单一,核心竞争力不足。很多特色产品质量上乘,但由于技术、资金和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工和包装简单,品牌意识缺失,销售半径小,市场潜力和经济价值没有充分挖掘。

3.农户认知不足,组织化程度低,参与意愿与能力不强

在目前我国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单户种植(养殖)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形态;农户是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主体。对沈丘县石槽乡农户调查得知,大部分农民对特色农业的概念表现陌生,缺少品牌意识,没有提升产品质量的内在动力。观念的落后、技能的不足和市场意识的模糊使得大部分农民在农业发展中只能扮演“耕种者”的角色,在产品质量提升、特色提炼、加工和营销等方面严重缺位。同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速度缓慢,这一方面使农业生产停滞在单户耕作的阶段,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农业企业和众多农户之间的交易成本,难以在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怎么写论文。

三、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促进我省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深化认识、加强引导农业论文,坚持走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的战略,并进一步理顺和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供应,积极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发展,激发特色农业发展的原生动力,扶持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农业企业的发展,畅通特色农业发展的生产、加工、营销渠道;这是我省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

(一)深化认知,理顺职能,加强观念引导和政策扶持

1.把握特色农业发展规律,理顺政府职能

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资源先决、市场导向、规模适度、科技支撑、产业开发。作为主导的一方,政府有关部门应首先深化对特色农业的认知,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以更加科学地引导特色农业的发展。其次,通过理顺政府职能,形成特色农业生产的专业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围绕特色农业的项目培育和遴选、扶持体系的构建、特色产品的质量认证、标志和识别,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逐渐形成专门领导部门和专业技术机构并完善其工作机制,实现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垂直、高效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尤其是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力量,发挥其专业优势,推动诸如农民培训、技术推广、产品推介等方面的工作,形成特色农业生产的专业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

2.加强观念引导和政策扶持,提升农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能力

从观念上使农户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前景有所认知,增强其市场经济意识,提升其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参与意愿。对农业劳动力群体进行定期培训,使其具备特色农业发展意识,更新生产组织方式,促其形成专业化的经济合作组织。完善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完善管理组织方式、人员编制、薪酬待遇、服务农户的方式和渠道等,创建发挥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作用的机制。加强对农民信贷的引导,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还款方式和期限等向特色农业倾斜。

3.做好区域规划,科学布局特色农业

发展特色农业必须考虑地区综合条件,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挥,寻求最佳的发展方案。我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厚农业论文,特色产品的发展基础坚实,前景乐观。在特色农业的布局上,应构建机制,综合利用专门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对河南农业发展基本情况深入调研,依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生物资源、历史文化、农户已掌握的生产技术,以及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现有种类、质量和规模,制定科学规划;使各地具有明确的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方向,避免地域不适风险、市场风险、需求不足风险和一哄而上的风险。

(二)坚持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战略

1.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促使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

产业化经营为特色农业的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使原来小规模的家庭式生产转变为农业生产部门和关联产业紧密联系的社会化大生产;把传统的家庭为主体的独立经营变成由公司或联合体为主体的企业经营;将原来相互分割的农产品经营环节重新加以有机整合,形成一体化经营的格局。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可使地区潜在的相对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形成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点的主导产业。打造特色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完整的产业链,能提升特色农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会带动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

2.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农业标准化生产能有效克服当前农户分散生产带来的随意性,保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优质性,也有利于避开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影响怎么写论文。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发展特色农业,应着眼于生产、加工、流通三大环节,着力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凸显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高收益,促使农业标准化进入良性循环和高水平发展。

(三)构建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1.完善农地制度

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不全使土地分散耕作固化的状况很难打破,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农业企业的发展形成限制。应进一步完善农地制度,一方面,加强集体经济建设,发展和强化其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中的号召引导功能;另一方面,应健全农地流转制度,保护农户土地使用权权益的同时,通过流转使农业规模用地得到实现和保障。这对于促进特色农业的企业化发展有基础意义。

2.加大财政支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能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农业论文,促进农业产区与市场的衔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业市场效率,同时推动农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其营销网络的完善,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当前我省农业基础薄弱,水利、路网、通讯等不够完善,农业信息化水平低,需要大力改善和提高。另外,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所需的技术研发推广、农民培训等都需大量资金支出。应采取税收减免、投资补贴等方法,多方引进资金,多渠道增加对特色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供给。

3.鼓励和扶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

进一步制定易于操作的扶持政策,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企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主体,也是农业企业化生产的重要载体;应继续发展龙头企业的同时,扶持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金融支持、人力资源环境优化、相关政策的推介、产品购销平台的搭建,引导各种资源的有效联结,同时在企业品牌打造,相关政策适用等方面提供服务,促进农业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学英.关于发展我国特色农业的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2.

[2]李八月.加强和改进对特色农业的金融服务[J]. 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2.

[3]岑荣.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增收[J]. 南方农村,2007,3.

[4]齐城.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需求与供给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

农业发展状况范文3

关键词:吉林省;农民增收;收入结构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吉林省是农业生产的大省。2012 年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比接近15%,从全国角度来看,这一比例亦接近12%;从吉林省从业人员构成来看,2012年,吉林省从事农业相关生产的人员接近600万人,在总从业人数中占比接近45%,而加工业行业的从业人数不足20%,服务从业人数也不足40%,农业从业人数远超加工业及服务业。但是,近年来,吉林省的农民收入却年年下滑,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吉林省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总体来说,农民收入状况不如人意。综上所述,如何结合吉林省当地的背景和农业条件,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农民收入持续下滑的现状是一个现实而关键的问题。

1 吉林省农民增收现状

吉林省地处东北平原东部,拥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产粮丰富,总产粮约占全国的1/20,是我国主要产粮区之一,一些指标上拥有着其他省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在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的商品、调出量以及粮食的商品率等方面。而吉林省拥有人口接近2700万,其中接近1300万为农业人口,在全省总人口中占比接近50%,这些农业人口中,又以纯种粮食的农民居多,因此通过实现吉林省接近1300万农民的增收,不仅能够实现吉林的振兴,还能够保障我国国家粮食的安全。

1.1 吉林省农民增收概况

一个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农民的收入状况反映出来,收入越高,发展水平越高,反之,也越低。具体农民收入包含内容丰富,有工资性的、财产性的、转移性的收入以及家庭经营收入,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经营的收入,而家庭经营收入又分为农业的和非农业的收入。吉林省农民收入中,绝大多数为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占比不到1/10。农业收入是指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吉林省农民大多数都停留在这一阶段,没有发展其他产业,换言之,吉林省农业收入水平不够高,有待提高。由图1可以看出,目前,随着吉林省农业收入的发展,农民的人均收入在不断增加,比起2003年,其纯收入翻了接近2.5倍,已经由不到3500元/人增加到每年人均纯收入接近7800元,年增长率超过9%。并且收入构成趋向多元化,转移性和财政性收入不断增加,相比而言家庭经营收入持续下降。根据国家农业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下,人均农民纯收入要达到近万元每人,由此可见,虽然吉林省农民收入获得了增加,但是其水平还是需要提高,具体的提高方法主要有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来源等,通过这些方法增加农民收入,最终达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1.2 吉林省农民增收与江、浙两省比较分析

江、浙两省是我国较为发达的省份,无论是从经济总量GDP,还是自然、社会资源方面来分析,吉林省与之相比还是有一段差距的。分析农民增收问题,主要涉及农民纯收入、农民收入结构、自然条件等方面。

1.2.1 农民人均纯收入

分析吉林省和江苏、浙江两省的农民纯收入,据相关数据显示,2004~2012年,三省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三省的数据比较如图2所示。有图和表知,在农民纯收入方面,吉林省在总量和增长速度上都与浙江和江苏两省相距很大,以2012年为例,浙江省农民纯收入为14552元,江苏省为12202元,两省皆突破万元大关,而吉林省只有7509.6元。

表1 吉林、浙江、江苏2004~2012年农民纯收入比较

图2 吉林、浙江、江苏2004~2012年农民纯收入比较

1.2.2 农民收入结构

由表2、表3可以看出:农业收入一直是吉林省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其占总收入的比重55.5%,占吉林省农民收入的绝大部分。可是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下降速度非常快,从1999年的85.7%十年间下降到55.3%,平均每年下降2%,照这样的速度下降下去,不到8a的时间,2017年农民家庭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将下降到50%以下。江浙两省的农业收入只占总收入的20%左右,且总量上要比吉林省高很多。工资性收入是吉林省农民收入的第二大组成部分,而且工资性收入所占份额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由1992年13%增加到2012年的14. 3%,平均每年增幅为0. 2%。江浙两省农民的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据主要部分,这可以通过工资性收入的总量以及贡献率看出。吉林省政策性补贴的增长幅度显著,可以看出,自2003年开始政策性补贴在持续的增长,其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由2003年的1. 9%持续增加到2012年的14. 0%。可见国家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强。

表2 2012年吉林省农民收入结构表

数据来源:吉林省统计年鉴(2012年)。

表3 2012年江、浙两省农民收入结构表

1.3 吉林省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

1.3.1 农民收入总量不高

吉林省土地面积广阔、人口众多,两者皆在全国数量中占据了约1/5的比例,但是,吉林省的粮食产量更高,2012年,吉林省的粮食产量在全国粮食产量中的比例超过10%,并且是第20次在全国粮食产量中位居首位。国家统计局相关部门对吉林省农民收入的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其年人均纯收入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41元到如今2012年已经超过了7500元。但是,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其收入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包括:农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增长量也偏低,不能和城镇居民比。

数据显示,吉林省农民年均收入分布大多在3000~10000元,比例接近60%具体分布来说,年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在10%左右,年均收入在1000~3000元的,比例接近25%。3000~10000元的收入中,以5000为分界点,大约各占一半,而收入超过10000元的不足5%,如图3所示。而就具体的人均收入而言,吉林省农民的年人均收入偏低,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约占30%,其中500元以下的占比接近一半,而在1000元~3000元这个范围比例又接近40%,剩下为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的。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农民人均收入总体水平偏低,更不用说和城市对比来看了,因此,吉林省迫切需要增加农民的收入以及改善农民的现状,发展农村经济已经成为重要问题。

1.3.2 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

而对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并不是靠自身农业发展而获得的,更多时候是依靠于政府给予的补贴或者政府进行的政策倾斜,例如粮食价格调整保护,而发展起来的,这导致农民的收入增长只能增长一时,而不能一直增长,没有可持续性,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只有彻底解决了农民收入结构的问题,才能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因此关于农民收入结构的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只有的增收能力才是根本之策。实现“输血变造血”,增强自身活力。

从吉林省农业收入构成中来看,随着粮价上涨,农民的家庭收入获得了增加,与此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农民的主要收入还是农产品收入,但是,农产品具有低附加值、农业产品单一等缺陷,并且农产品收入对于环境天气的依赖性强,而农民通常没有很好地抵御自然灾害的措施,这导致吉林省的农民收入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不够稳定。

从表4可以看出,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均收入都有着良好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这是经济大发展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农民的剩余劳动力有了发挥的机会。具体来看,吉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构成指数分别为21.44%、42%以及36.56%,第一产业中农林牧渔的比例分别为59.07%、2.55%、36.77%以及1.6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三大产业中,农业的比例超出了其应占的比例,这导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偏小并且起不到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包括农民的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发挥、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得不到提高以及农产品的附加值得不到提高。

表4 2012年吉林省三大产业构成

数据来源:2012年吉林省统计年鉴。

最近几年,牧业产品价格不断上升,这导致了经营牧业的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吉林省牧业收入显著增加。例如,在2012年,牧业产品价格涨幅巨大,这带来了农民收入的显著增加,从表5数据上来看,人均牧业收入接近1500元,相对于之前约为1000元的收入,增长明显,增长比例接近50%。

表5 2012年吉林省农产品价格结构

由上面可以看出,牧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是近年来吉林省的农业政策方面一直都是重视种植业而忽视牧业,随着经济发展,部分农民看到了牧业发展的潜力,自主自发地投入到牧业中,去发展牧业,但是这种发展是不稳定的发展,为了全面促进牧业的发展,政府要做到:积极推行发展多元化农业;调整产业结构,重视牧业。

1.3.3 自然条件制约问题

吉林省地处东北平原东部,地势平坦,且我国最大的平原之一就在此地,因此吉林省发展成为了我国主要产粮区之一,主要种植作物为大田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水稻等。前文提到,其一些关于粮食产量的指标都位居全国第一,在吉林省,粮食收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对于粮食的种植离不开土地,因此耕地对于吉林省来说,意义非同一般,但是近年来由于政府政策影响,例如“退耕还林”等措施,使得吉林省的耕地资源变得稀少,农民多、耕地少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严重威胁着吉林省的农民收入。农业生产离不开耕地,特别是吉林省作为一个国家粮食供应大省,耕地资源的较少意味着农产品产量的减少,这不仅影响了吉林省的农民收入,造成吉林省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更加影响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2 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2.1 加大农业投资力度

对于农业投资总量的加大,要做到:增加投资力度;强化投资意识;引导农业部门的私人投资流入。具体来说,应该做到:

2.1.1 对农业投资力度方面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农业的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进行调整,通过这两方面可以确保农业以及农民收入的稳定发展和增长。

2.1.2 对于强化投资意识方面

主要在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投资意识,如工商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具体方法有:通过农业优惠政策等政策手段提高农业投资的收益率,从而吸引更多的商业资本;坚持和完善集体提留制度以及农村的集体经济功能以及准确把握公积金、公益金等的比例。

2.1.3 对私人投资方面

通过土地承包制度的继续和完善来鼓励农民的私人的、长期性的投资,使农民获得稳定的、持久的土地经营权。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合理、完善的农民收入利益共享机制,从而提高农民的私人投资收益。

2.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农民的收入。具体的实施措施有:除了原有的对大型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外,更进一步需要加大小型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侧面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在农业科技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以科技带效率,以科技创收入的方式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教育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扩大教育投入。具体方式有:加大义务教育建设,通过对基础,也就是农村青少年的发展促进整个农村的发展;对于农村的现有劳动力等,加强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农村的知识水平,同时这也是农业收入增加的基础。

2.3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

完善农业的科技创新,首先就要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在具体措施上要做到: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体系的建设要在吉林省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当地相关农业院校、科研单位的基础上,体系的建设还要把握重点,也就是对吉林省农业发展产生制约的关键性问题;要根据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实际,重点关注和鼓励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农业生产企业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支持方面包括财政、金融、技术等,鼓励其进行科技创新;积极探索高科技并加快实现农业生产科技化,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积极与国际创新接轨,鼓励集成创新和再创新,提高吉林省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核心竞争力;建立多元化农业科研体系,由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从而逐步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

3 结语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关键。分析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环境下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民收入总量较低,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还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加强农业投资力度、改善农民收入结构,加快农科科技创新等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 孔祥智,李圣军.试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J].教学与研究,2009(10):9-13.

[2] 秦长平,吴承春,伍莺莺,等.论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选择[J].科学管理研究,2008(04):34-35,42.

[3] 李宏.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8(04):113-114,117.

[4] 田爱梅.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01):266-267.

[5] 张丽英.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科技资讯,2010(14):229.

[6] 干碧峰.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01):75-79.

[7] 柯炳生.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N].农业日报,2010-12-9.

[8] 裴淑娥.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91-5892,5894.

[9] 张晓东,权淑霞.宁夏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8(01):61-65.

[10] 邹继军,曹海峰,张立明.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经营形式的探讨[J].现代化农业,2008(09):33-35.

[11] 曲军,胡胜德.工业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学术交流,2009 (10):98-101.

农业发展状况范文4

关键词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概况;作用;发展对策;浙江桐乡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施行,为桐乡市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桐乡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顺应形势,因势利导,大胆探索,创新服务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至2010年12月底,全市已注册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7家,平均每个镇、街道建立1~2家,占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的22.7%。为了解桐乡市农机合作社的运行情况和其在该市农业生产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全市农机合作社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在2011年3月1—5日对桐乡市规模最大的农机合作社——桐乡市石泾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调研。通过座谈会、走访、实地调查等形式对该农机合作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现通过整理、分析总结如下。

1合作社概况

1.1合作社成立近况

桐乡市石泾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8月8日,地址在桐乡市屠甸镇青云路4号,由桐乡市屠甸镇糜学江等20户农机户创建,该社注册资金5万元,共设20股。该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采取平等互利、入社自愿、进退自由原则组建而成。合作社目前拥有农业机械设备48台,总价值375.29万元。其中:工农-12型小型拖拉机7台;JS-554至754大中型拖拉机19台;久保田488及洋马CM-2e半喂入收割机4台;台州160B全喂入收割机3台;洋马VP6插秧机7台;上海230U型油菜直播机1台;3WG-Ⅱ型及3MF-50型机动喷雾器7台,办公面积60m2,新建车库面积300m2。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当地积极开展机耕、机播、机插秧、机排灌、机械植保、机收割等农机作业服务,社会化服务成效显著,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农机(农技)服务组织(合作社)。2010年,该社总作业面积2512.93hm2,总收入121.49万元,净收入5.23万元。

1.2合作社性质

桐乡市石泾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是按照自愿联合、经济参与、共同所有、民主管理的原则联合组建的,是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实现“单干”农户经营向“联合”的法人经营跨越,赋予了历史传统意义上的“合作社”以全新的内涵,为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有益的尝试[2]。

1.3组织结构和运行

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社员大会,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是合作社的执行机构,由3人组成,理事长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担任,监事会由3人组成,设监事长1名,是合作社的权力监督机构。合作社按民主与合作原则管理,以“一人一票”制为基础,重大事项必须实行民主决策。在经营上,按照公司制度运作,实行社员大会和理事会制度,由理事会直接经营。在管理上,实行部门岗位责任制、社员管理制度、作业服务质量标准、财务核算分配制度和机具维修保养制度等。

2合作社发挥的作用

2.1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合作社依托统一服务,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了节本增效。对农户来讲,由于合作社提供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生产成本约4200元/hm2(机械育插秧750元/hm2、机耕525元/hm2、植保统防统治1500元/hm2、排灌300元/hm2、机收割975元/hm2、运输150元/hm2),比人工作业减少成本支出1500元/hm2。同时合作社提供统一机械化育插秧和机械收割,还可以增加产量,减少收割过程损失。根据屠甸镇农经中心技术员所做试验对比,仅机插一项增产375~600kg/hm2。通过合作社的服务,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2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调查发现,合作社在社会化服务之中具有明显优势,它通过机具、资金、技术、人才等整合,合理调剂农机具的有偿使用,实行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连片作业,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的科技水平,充分挖掘了土地资源的潜力,使人、机、地的有机结合,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市场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3-4]。

2.3合理配置、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利用率

在农机使用上讲究合理的机组搭配,由于农机合作社既有个体灵活、利益直接的优势,又有信息广、整体功能强等优势,从而可以达到一机多用、合理调度、本地作业与跨区作业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机械利用率。

2.4促进土地流转

近年来,随着桐乡市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政府的大力号召下,土地流转面积逐年增加,至2010年底,全市流转土地面积3333.33hm2以上,接近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0%。石泾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农机具多、齐、机动性强、生产规模大等优势,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目前流转面积已达166.67hm2。大面积的土地流转,既避免了合作社农业机械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该市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并为最终实现实现农业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5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通过合作社实行机械化生产作业和土地规模经营,将当地很大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转,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投入到二、三产业中去,增加农民收入,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发展对策

3.1加强管理

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和合作社章程,明确人员、机务、财务、安全生产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要严格遵守运行规范。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职责清晰,责任明确,财务公开。通过抓规范管理,把目前还比较松散的合作社办成创业型的经济实体[5]。

3.2引进人才

合作社要发展壮大,打响品牌,除加强管理、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和借助国家的优惠政策外,还要吸纳商业投资,更要广纳各方面人才,特别是管理型与技术型的人才,有了人才保障,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6]。

农业发展状况范文5

乡村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乡村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的旅游产品。近年来,我国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据调查,迄今已有至少1万个村、约300万人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致富,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新的成长点,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亮点,但其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方面还有待完善。

从宏观环境来看,在国内很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并具特色的地方,当地政府已把兴办乡村旅游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出于扶贫解困等目的,部分地区违背了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发育规律,造成对自然旅游资源和原生传统文化的损害,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从资源开发来看,中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部分投资主体的市场认识狭隘,过于注重现实需求,追求短期利益,对资源只进行表层开发。有些地区急功近利,甚至放弃自己的原生态文化和民间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和流失;有些地方为建设观光型农业科技园,盲目引进技术和资金,但效益不高;有些地区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

从产品结构来看,目前各地的乡村旅游均在向集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但产品类型和内涵都有待加强,以进一步提高产品品位和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例如,部分以农事活动为依托的传统观光型农业旅游产品,仅停留在游客入园摘果、采茶和赏花上,可供游客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娱乐活动不够;部分以民俗风情为依托的乡村文化游,仅限于住“农家屋”、吃“农家饭”、游“民俗村”,知识性和趣味性不强。

从经营管理来看,由于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培训,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经营理念缺乏、相关业务技能和管理经验能力不足,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要求。经营者更乐意在建筑、设施、设备上花钱,而对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如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与质量等往往重视不够。

总体来讲,乡村旅游具有旅游行业的一般特征,即劳动密集性高、关联带动性强、就业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等,这些特征使乡村旅游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随着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的差异性要求的提高,乡村旅游也要因时而变,提质升级,在“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思路的引领下,乡村旅游应逐步过渡到旅、农、工、贸综合发展,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以持久地发挥乡村旅游振兴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作用。在具体实施产业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乡村旅游应关注以下方面的内容:

提高产业化认识是乡村旅游产业化经营的前提。中国农村受土地分散的影响,乡村旅游项目类型多,但规模小,没能组建成大的旅游企业集团,未能形成旅游服务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有不少经营者忽视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部分重要环节(农业资源基础、旅游基础设施、卫生环境等),简单认为通过开发现有农田、果园、住宅便能建成一个乡村旅游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是乡村旅游在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乡村旅游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经营,就必须提高乡村旅游地政府、企业、农民的产业化认识。

加强政府主导与科学规划是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重点。为丰富乡村旅游活动、规范乡村旅游业发展、扩大乡村旅游发展规模,从资金的投入、乡村旅游地方标准的建立、基础设施的建设到人员业务培训等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各地各级政府的主导。加强政府主导,对乡村旅游进行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既可减少乡村旅游的投资失误,避免无序开发和重复建设,又可以实现区域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乡村的健康、稳定发展。乡村旅游规划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乡村旅游布局区位的选择,二是乡村旅游的产品设计,三是乡村旅游的容量确定,四是乡村旅游市场特征与需求的分析,五是乡村旅游地形象的确定。

农业发展状况范文6

1山区地理概况及特色农业基本现状

1.1山区地理及气候概况

山区生态环境优越,区域特征明显,国土资源以耕地、林地、草场、水域等构成,地理地貌自山脉腹地、江河源头至山麓边段、江河下游一般分为高寒山区、中岳林区、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川4级梯形结构。耕地多集中于河谷、丘陵地带,林草地多集中于高原、中岳地带。地理、气候复杂,自然灾害频繁;耕地少,林草地资源丰富,土地保护改良与社会分配压力大[5]。

1.2山区特色农业现状

山区雨量充沛,水资源一般由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地域分布比较均衡,蓄水多集中于河流,但农业利用率偏低,开发潜力较大。山区物种较多,用途广泛,生物资源以经济植物和经济动物构成,经济植物分乔灌草藤菌类,包括中药材、果仁、果品、山野菜、食用菌等;经济动物分鸟兽虫蛇蛙鱼类,包括雉鹿貂狐熊貉蛇蜂鱼虾蟹鳖等。主要用途为医药、食品、工业原料、建材、化工、绿化观赏和动物天敌。利用特有的水土生物资源,依托中医药、绿色食品、有机饲料、林特产品等主导产业,山区广大农民在广阔的地域栽参种药,种植山菜野果及绿优谷物,饲养雉鹿貂狐蛙鱼等经济动物,采集加工山野资源,增加收入,推进了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但仍存在着农业资源浪费流失严重,后备资源不足;基础条件落后,抗灾能力弱;投资偏少,社会化服务机制不完善等实际问题,需要加以科学调整和优化,实现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和效益最大化。

2山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2.1培植保护自然资源

特色农业既能提质增效,又不断消耗资源,故在发展中应以生态效益为根本,以经济效益为动力,选择适宜开发的项目、规模、时序和方式,科学规划,扬长避短,循序渐进,稳步上升,不断优化资源培植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最佳配比,防止资源浪费枯竭和经济停滞下滑。鉴于特色农业对资源需求大,资源贮备不足的现实,通过封山育林、低改造林、“四旁”绿化、营造岭地针阔混交林网和田园河畔保护林带等,增加绿地面积,培植“乔—灌—草”三元立体林相结构,创造适于鸟兽虫蛙鱼栖息繁衍的环境,维护生物种群间环链型生态结构;充分发挥林冠截流和地被贮流作用,防风固沙,蓄水固土;实施“沃土计划”,清石客土,排渍截漏,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加固大小水利工程,提高其控制保障能力;严格限采地下水,严加管护河流源头的泉涌、湿地、植被,净化沿河两岸环境,防止水资源污染、破坏和流失;治理开发“四荒”,适度采集加工山野资源,保持资源持续利用。

2.2调整产业经济结构

以节本增效为目的,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绿优稻米、优质特用旱粮和特产经济作物种植,引用节水节肥技术,降低成本,改善农产品品质;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粗毛粮过腹转化,增加畜禽产品比重;科学开发参药业,实行粮药、果药、林药间作,立体开发;发展保护地生产,形成近郊塑料大棚、地膜覆盖,中远郊日光节能温室、“四位一体”格局,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反季蔬菜、优质果品、食用菌和时尚花卉的面市量;开发生态经济沟,利用沟内林(草、湿)地资源,实行经济动植物种养加结合,增添花色品种,达到特优新稀,增值增效。

2.3建设区域经济体系

在山区板块式梯级结构中,利用地缘优势,适区建立以骨干产业和产品为主导的功能性立体特色经济开发体系。高寒山区以封山育林为中心,配套以果仁生产、蛙鹿养殖和特产加工,构造高原生态经济体系。中岳林区以栽果种药为中心,配套以低改造林、药菌果菜培育,构造林果珍药立体经济体系。低山丘陵以珍药家植为中心,配套以珍草种植、畜禽养殖和山野加工,构造牧业珍品经济体系。沟谷平川以绿优粮经牧渔种养加工为中心,配套以沃土增肥、兴修水利和绿优加工,构造河湖绿优经济体系。城市郊区以设施农业为中心,配套以肉奶蛋蔬生产,构造围城经济体系。小城镇以工业园区和物贸小区为中心,配套以特色产品加工营销,构造城镇带动体系。交通沿线和重点景区,以旅游餐饮服务为中心,配套以二、三产业融合开发,构造沿线景区体系,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高效产业群和产业带。

2.4实施主导产业带动

在医药城建设中,协调各药业集团,在山区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和鹿蛙熊獾养殖基地,着力开发医药保健合成制品,带动参药鹿蛙开发;在食品业发展中,协调各食品产业公司,在山区建立果品、谷物、水产基地,生产安全环保型绿色饮品、谷物和畜禽水产制品,带动粮菜果菌蛙鹿渔开发;在饲料合成业发展中,协调各饲料、畜禽、水产公司,在山区建立饲料生产基地,生产无公害型有机饲料,带动大宗畜禽水产和特色经济动物养殖;在城乡建设中,协调各建材和民用制品企业,有计划地在山区建立林木、果仁开采加工基地,带动林特产品培育开发;在市场发育中,协调内外商贸业,建立内联产区、外通四海的特产品市场,促进山区特色精新产(制)品的内外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