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课堂小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欧姆定律课堂小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欧姆定律课堂小结

欧姆定律课堂小结范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涉及的单位;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理解应用公式时要注意“同体性”和“同时性”,会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解释、推断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研究过程,从而能较熟练地运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间的正比、反比关系。

(2)初步学会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交流讨论,互相合作。

(3)学习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规律的方法,体会这样做的优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欧姆当年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关系的简史,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让学生在自我实现中增强成功体会。

二、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

三、教学难点:

欧姆定律的实验设计及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以及结论的得出。

四、教学器材:

调光灯、小灯泡、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电阻各一个、导线数根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物理情境进行讨论,提出问题。

如图的电路,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小组内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的方法:①改变电源的电压,②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③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等。

实验验证,学生观察灯的亮度的变化

师:灯时亮时暗说明什么?

生:电路中的电流有大有小。

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二)大胆猜想,激活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你猜电流的大小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提示。学生联系已学内容以及刚才的实验现象,猜想:电流与电压的大小有关,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因为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最后,根据猜想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两者有关:

过渡: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猜想”这两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急切盼望问题的解决,产生主动探索的动机,

(三)设计实验

1、课件出示思考题

(1)根据研究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方法,这个问题应采用什么方法研究?

(2)选择使用哪些器材?

(3)该实验应分几步,具体步骤怎样?

2、学生激烈讨论,明确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必须设法控制其中一个量不变,才能研究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即控制变量法。

学生讨论,提出本实验必须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保持R不变(确定应该用定值电阻而不用灯泡),研究I与U的关系;第二步,保持U不变,研究I与R的关系。对于第一步,改变U(用电压表测),观察I(用电流表测量),且电压的调节可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来实现(阻值为R的电阻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或者通过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移动变阻器滑片来实现。

师生共同讨论: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比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方案要好。

(四)分组合作,深入探究

在此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像科学家那样兴趣盎然地开始按拟定的方案实验,边做边想边记。教师巡视,注意他们的设计是否合理,仪器使用是否得当,数据记录是否正确,作个别辅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和教师、教材、同学、教具相互作用,进行信息交流,自我调节,形成了一种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和一个思维活跃、鼓励创新的环境。学生的思维在开放、发散中涨落,在求异、探索中又趋于有序,这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五)综合分析,归纳总结

例2、家庭中使用的是交流电,当人体通过交流电的电流达到50mA时,就会导致人体呼吸麻痹、心室颤动。假定某人身体的电阻为2kΩ,算一算,当通过50mA电流时的电压是多大?

初次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的计算题,规范解题的要求。

(七)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让学生回顾本课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指明这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思路;物理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同时也进行学法指导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欧姆定律课堂小结范文2

论文关键词:课堂小结,梳理归纳,渗透思想,巧设悬念

首先,课堂小结是对本节课新知识的梳理和归纳,对所学概念、性质、规律等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例如:前几天听的九年级物理《测量电压》一节,有的老师在课的结尾列知识网络作为小结(如图1)。

以上小结简明扼要,知识脉络清晰,体现了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个知识框架,学生很容易理解电阻和变阻器的相关知识。

其次,课堂小结是对本节课所渗透的物理思想及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进行梳理总结。这是深化学生思维的重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升华所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关键在于他对整节课知识的产生、发展、延伸过程中所体现的物理思想及方法的认识程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一堂课的收获不仅仅是记住了几个物理概念,解决了几个物理问题,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是可以用不同策略的。这些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渗透着物理思想及方法。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对常用物理思想和方法有一定认识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才真正得到了升华。例如:在学习光学、磁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有建模思想,在速度、密度、压强、浮力、功率、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等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要用到控制变量法。以《电阻和变阻器》一节的教学为例,很多执教老师在小结过程中很自然地渗透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的应用。这样,通过精彩实用的课堂小结,学生对本节课中渗透的物理思想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便有了深刻理解,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便会灵活运用。

另外,在物理习题课、讲评课及某些新授课中,对于典型习题的小结也非常重要。比如:一题多解,变式训练,经典的生活背景题目等。在小结归纳时,让学生在经历同一问题有不同解法的过程中,体会殊途同归的感觉;让学生体验生活现象物理化的过程中,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对这些问题的小结,就是学习过程的反思和升华。对于多题一解问题,电学中的动态电路分析就是典型的一例,老师在这类课上就要通过对题目进行归类处理,归纳出方法:分析简化电路→电阻变化→电流变化→局部电路两端电压变化→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通过小结,让学生能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再次,课堂小结是对本节课进行纵横的综合联系,抒发学习感受。现在的初中物理课堂,学生都要经过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免费论文下载经常听到学生在谈收获的过程中说出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了和其他同学互相帮助、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了与他人交换意见的重要性等等。前几天的优质课评比过程中,听到一位老师在进行“科学探究 欧姆定律”一课的小结时,有的学生说:“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动力,电阻是电流的阻力,要想增大电流,就要增大电压动力,减小电阻阻力。同样,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就要增大学习的动力,同时要减小学习的阻力。”通过联系、类比学生能抒发自己的学习感受,老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这也体现着课堂小结的重要性。课堂小结是课堂结束前的又一个,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品质。按照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学习知识的思路,抒发学习过程的感受。

最后,课堂小结还能巧设悬念,启发探究兴趣。在课堂小结时可以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让学生有一种“且听下回分解”的期盼,通过悬念把学生引入“别有洞天”的洞门口,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自觉兴趣。从而使这堂课的小结成为下一节课的开端,使前后知识相互衔接。例如:在对《阿基米德原理》一节进行小结时,可以向学生质疑“怎样才能让密度比水大的金属铁漂浮在水面上?”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这无疑对活跃学生的思维,训练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有价值。下课后学生一定去探究讨论,甚至有的会自发地去做一些探究小实验,这样就为下一节《物体的浮与沉》中浮沉条件的应用作了铺垫,埋下了伏笔。通过这样的小结,学生将在开动思维机器、深入分析探究直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启发了求知欲望,从精神上和知识上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画龙点睛的功效,切忌流于形式。课堂小结更是一门艺术,小结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精心的设计,才能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才能使初中物理课堂实现精彩“落幕”。

参考文献:

[1]赵冬梅.几种常见的语文课堂小结方法[J].黑河教育,2012(6):23.

[2]户聚军.浅谈课堂教学小结的作用[J].中国教师, 2007(S1):25.

欧姆定律课堂小结范文3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掌握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情况下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2)掌握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3)了解平均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动势的即时值.

2.通过推理论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来研究问题,渗透物理思想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与哪些因素有关.

2.在论证过程中怎样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思想是本节的难点.

三、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在发生电磁感应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要求学生回答出:切割磁感线时用右手定则;磁通量变化时用楞次定律.

(二)教学过程设计

1.设问.

既然会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那么,怎样确定感应电流的强弱呢?既然有感应电流,那么就一定存在感应电动势.只要能确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确定感应电流了.

2.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情况.



(1)如图所示,矩形闭合金属线框abcd置于有界的匀强磁场B中,现以速度v匀速拉出磁场,我们来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在水平方向ab边受到安培力Fm=BIl的作用.因为金属线框是做匀速运动,所以拉线框的外力F的大小等于这个安培力,即F=BIl.

在匀速向外拉金属线框的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P=F•v=BIlv.

拉力的功并没有增加线框的动能,而是使线框中产生了感应电流I.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可知,拉力F的功率等于线框中的电功率P′.

闭合电路中的电功率等于电源电动势ε(在这里就是感应电动势)与电流I的乘积.

显然Fv=εI,

即BIv=εI.

得出感应电动势ε=Blv.(1)

式中的l是垂直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ab),v是垂直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速度.

(2)当ab边与磁感线成θ角(如图2)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可以把速度v分解,其有效切割速度v=v•sinθ.那么,公式(1)可改写为:

ε=Blvsinθ.(2)



这就是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公式.在国际单位制中,

它们的单位满足:V=Tm2/s.

3.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时.

(1)参看前图,若导体ab在Δt时间内移动的位移是Δl,那么



式中lΔl是ab边在Δt时间内扫过的面积.lΔlsinθ是ab边在Δt时间内垂直于磁场方向扫过的有效面积.BlΔlsinθ是ab边在Δt时间内扫过的磁通量(磁感线的条数),对于金属线框abcd来说这个值也就是穿过线框磁通量在Δt时间内的变化量ΔФ.这样(3)式可简化为



(2)在一般情况下,线圈多是由很多匝(n匝)线框构成,每匝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均为(4)式的值,串联起来n匝,则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可用



表示.这个公式可以用精密的实验验证.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

(3)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几个应该说明的问题.

(1)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中感应电动势ε的大小不是跟磁通量Ф成正比,也不是跟磁通量的变化量ΔФ成正比,而是跟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反映的是在Δt一段时间内平均感应电动势.只有当Δt趋近于零时,才是即时值.

(3)公式ε=Blvsinθ中,当v取即时速度则ε是即时值,当v取平均速度时,ε是平均感应电动势.

(4)当磁通量变化时,对于闭合电路一定有感应电流.若电路不闭合,则无感应电流,但仍然有感应电动势.

(5)感应电动势就是电源电动势,是非静电力使电荷移动增加电势能的结果.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强弱由感应电动势的大小ε和电路总电阻决定,符合欧姆定律.

(三)课堂小结

1.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感应电动势可由ε=Blvsinθ确定.

2.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感应电动势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



3.感应电动势就是电源电动势.有关闭合电路相关量的计算在这里都适用.

4.同学们应该会证明单位关系:V=Wb/s.

五、教学说明

1.这一节课是从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入手展开的,其目的在于渗透一点物理思想.

2.这一节课先讲动生电动势再过渡到感生电动势,其目的是隐含地告诉学生在某些情况下两者是一致的、统一的.

欧姆定律课堂小结范文4

关键词:片段法;“微元”法;合作“演出”;引导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232-02

引言:

试比较“导线的功能是……”和“给你一根导线,你能做什么?”的授课方式有何不同,很显然,前者是“速成法”,后者是“探索法”,其对学生思维的影响度是截然不同的!而教材中有大量的“片段”是涉及这种情况的,如果“导演”们能和“演员”们把这些“分镜头”合演得更加精彩而使其形成相对独立的“微元”部分,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这就是“微课法”。

一、片段法

讲授新课时,有一些知识可以构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而这些知识是与学生的经验知识相近或衔接的,因此,其利于教师的引导、师生的探究和讨论,故称片段法。比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其本质是功能原理,因此,可以由功能原理出发进行引导、探究和讨论。

(一)挖掘教材建构模型

挖掘教材建构模型可按以下流程进行:

1.把教材划分成一个或数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模型。

2.分析和研究上述模型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系统有无衔接关系。

3.研究模型内或模型间的逻辑关系并设计相应的引导系统。

例如:电路元件的特性方程[1]一节按上述流程为:

1.把教材按元件可划分为:“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及“电源”元件等。

2.根据学生已学过的课程,学生掌握了“电阻”元件的知识和电源元件的部分知识,其余部分仅仅是概念性了解。

3.“电阻”元件的逻辑关系是欧姆定律,其余分别为电容器公式、法拉定电磁感应定律及部分含源电路欧姆定律。

把上述逻辑关系作为模型间的引导系统,设计以电阻元件的模式为其余元件引导的类比模式。

(二)合作“演出”完成探究

上述工作完成之后,按逻辑顺序引导,完成探究。

例如:“电感”元件的特性方程的探究过程如下:

11.小结:在学习中,用类比法等方法学习,可以使我们提高学习效率。

二、“微元”法

在授课过程中,有一些“简单”的概念、公式或原理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有相似性或类比性,经教师适当地引导或师生做简单的讨论即可得到结论,故称“微元”法。

(一)研究教材挖掘素材

研究教材挖掘素材可按以下流程进行:

1.研究教材中具有“微元”部分的元素模型,挖掘教材以外的素材,扩展“微元”模型的内涵。

2.研究“微元”模型及素材的逻辑关系,设计“微元”模型及素材的引导系统。

例如:质点运动的参考系[2]一节按上述流程为:(坐标系以直角坐标系为例)

1.经研究教材中具有“微元”部分的元素模型有:质点、参照系及坐标系等概念;经挖掘教材以外的素材有“垂直”、“相互独立”、“勾股定理”等使直角类坐标系有更丰富的内涵。

2.“垂直”、“相互独立”、“勾股定理”等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以“勾股定理”、“相互独立”、坐标系结构为引导系统。

(二)合作“演出”完成探究

上述工作完成之后,按逻辑顺序引导,完成探究。

例如:质点运动的参考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1.教师问:你们熟悉的坐标系有哪些?答曰:直角坐标系。

2.教师问:直角坐标系的两轴垂直,确定了两轴方向的坐标量有何关系?答曰:无关系或互不影响。

3.教师问:直角坐标系中的任一条“斜线段”(画图)都可以看作那种几何图形的一条边?答曰:直角三角形。

4.教师问:在直角坐标系中,上述直角三角形中的两直角边分别与两轴平行,因此,它们有关联吗?答曰:没有。

5.教师问:他们对斜边都有影响且都有“贡献”吗?答曰:是的。又问:你们觉得类似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可以用勾股定理表达式给出吗?学生思考之后答曰:可以。

三、解题思路讨论法

在习题课中,解题思路的讨论常常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其在解答习题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在讨论课中,解题思路又是学生很愿意回答的一个“话题”,加之,解题思路的讨论占整节课程的比例又很小,往往是十分钟左右,因此,其仍然属于“微课”范围。

(一)研究题意梳理逻辑关系

其流程为:研究题意并用逻辑关系解读题意并设计解题方案的引导系统。

(二)合作“演出”完成探究

例如:应用高斯定理求静电场(点电荷)场强[4]解题思路的讨论过程如下:

1.教师问:(高斯定理的数学表达式已板书于黑板上)上述解题过程的含义是什么?答曰:通过高斯定理公式求解点电荷电场强度表达式,又问:该题解题过程的逻辑解读是什么?答曰:用某种方法将电场强度 E从高斯定理表达式“提”出来然后求解,再问:从积分规则看,从积分号里提出来的“量”有何要求?答曰:常数或不变量。

2.教师问:对点电荷来说,你们认为,场强在什么闭合曲面上会是常数?答曰:以点电荷为球心的球面上。又问:方向如何?答曰:垂直球面。问:满足上述条件的闭合面有什么特征?答曰:对称。

3.教师问:求解此题的解题思路大体可分几个步骤?答曰:三步。又问:第一步是什么?答曰:设计符合电场对称条件的闭合面。再问:即对称性分析,第二步呢?答曰:闭合面上电场方向与该面垂直。

4.教师问:即cosθ=1,第三步呢?答曰:把高斯定理应用在此闭合面上解题即可。

5.教师问:后续讨论并小结。

四、总结

微课法常常是讲述法中的小插曲,其作用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使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郭木森.电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17.

[2]刘克哲,张承琚.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3]吴俊林.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6.

[4]张三慧.大学基础物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7.

Talk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Teaching Method" in Basic Physics Teaching

NIU Chao-Ying1,LIU Shu-hong2

(1.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Shaanxi 712000,China;

2.Basic Course Department,Shaanx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Commerce,Xianyang,Shaanxi 712000,China)

欧姆定律课堂小结范文5

【关键词】阅读 自学能力 培养

一、正确认识阅读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作用

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不少师生不重视对课本的阅读,而是热衷于题海战术,特别是学生往往只凭课堂上听老师所讲的定律、公式就忙于做题,造成了基础知识不牢、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良后果。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做起。学生到学校是读书,而不是“听书”;教师在学校是“教书”,而不是“讲书”。教就是引导学生怎样读,怎样思考、分析问题。学生只有自己读懂书才会有收获,靠老师灌是没用的。

二、教师要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

教师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了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平时要多为学生阅读课本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教法,改变填鸭式的“满堂灌”,同时,作业题应少而精。习题是永远做不完的,重要的是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的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学生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例如在讲授“欧姆定律”这个内容时,教师可只通过演示实验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得出定律,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阅读课文后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小结。这样,既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本,又可使学生自己实验、思考、讨论和研究问题。通过这样的锻炼,提升了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也让学生有了自觉学习的习惯。

三、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

物理课本中既有对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现象的分析、概括;既有定量的计算,又有要动手做的实验。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像),还有图画“语言”(插图、照片)。阅读过程中,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数学的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得画图等等。学生刚开始是不易读懂的,因此,教师必须用心加以引导,要求学生从头到尾仔细阅读,并给予指导。必要时,在课堂上还得边读边讲重要的句子、结论,要求学生用笔划出来,对一些叙述较复杂的段落还要予以分析解释。例如“压强”这一节,学生阅读课文后,对课文提出的概念、定义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实验过程和现象也有所了解,并能做大致的分析,这时,教师可通过提问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研究,使他们进一步理解P=F/S,并能灵活运用,而不至于去死背条文。物理公式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规律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初中学生不易看懂,也往往把它们当做代数来看待,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帮助他们弄清其含义。因此,先要训练学生当“翻译”,经常要求他们将某一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译”成文字语言,或将文字语言“译”成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例如将欧姆定律I=U/R公式“译”成“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等。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自学能力

欧姆定律课堂小结范文6

作者:胡伟

一、教师要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

一方面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了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才能不断攀登科学的高蜂,另一方面在平时要多为学生阅读课本创造条件。学生自学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现在中学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重,学生每天平均自习的时间只有2至3小时,学生感到做作业都来不及了,哪有时间去看书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一堂课如果一讲到底,学生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连思考余地都没有,有些问题即使上课讲了,学生也做了练习了,但一考查起来还是不懂,这说明只有教师的讲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己消化才行,另一方面,作业题应少而精,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重要的是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少灌输,多诱导,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习和钻研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上《欧姆定律》这课时,教师只通过演示实验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得出定律,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阅读课文后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小结.这样既可以在课堂上有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又可使学生自己实验、思考、讨论和研究问题,更促使学生去认真钻研教材。

二、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