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木建筑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木建筑专业范文1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建筑设备工程;课程内容;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6006802一、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1]可知,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桥梁、矿山建筑等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土木工程专业与建筑设备工程的联系
房屋建筑是土木工程内容之一,而建筑设备工程是房屋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必须与建筑、结构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建筑物的应用功能。各种建筑设备工程都离不开管道,在建筑物中要安装这些管道,不可避免的要穿越墙体、楼板和基础,土建施工中要预留穿过楼板的孔洞,如果没预留,临时凿洞,既浪费劳动力又影响施工质量,这些说明了土木建筑工程与设备工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土木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对设备工程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
三、土木工程专业建筑设备工程课程内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与土木工程专业联系不大,与专业其他课程有重叠
建筑设备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应用性专业技术课程。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各种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之间关系的能力,从而能做出适用、经济的建筑设计。该课程并不要求土木专业学生掌握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相关各类工程的设计计算。如在课程中,设置了室内给排水管网、室内供热管网,以及通风管道等有关建筑设备工程设计计算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而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不要求学生具有建筑设备工程设计的能力。
此外,课程中对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工学基本知识的讲述占用了一定篇幅,这三门课是建筑设备工程的专业基础,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建筑设备基本知识,而该课程本身内容较多,且在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流体力学和电工学课程中已有讲述,课程中这部分内容的设置既占用了学习时间又分散了学习精力[2]。
(二)课程中与土木工程专业有关的内容范围较小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土木工程既包括房屋建筑工程也包括桥梁隧道工程,因而与土木工程有关的设备工程既有房屋建筑内的设备工程,也有与桥梁道路有关的室外设备工程。现有的《建筑设备工程》教材主要包括建筑给排水、供暖工程、通风空调、电气照明等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房屋建筑内的设备工程,只涉及了与土木工程专业有关的部分内容,而对于与房屋建筑外的土木工程有关的设备工程没有讲述。如课程中涉及到供暖工程,只讲述了室内采暖,没有室外采暖管网的布置敷设以及施工安装等内容,而这些内容涉及到管沟的建造以及与室外构筑物、交通线路、各种管道的相互协调等,与土木工程有一定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王利霞土木工程专业建筑设备工程课程内容改革研究
(三)课程中关于各种系统工程施工图识读的内容较少
对土木工程专业而言,建筑设备工程课程重点应放在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结构的关系,以及建筑设备与建筑施工技术的结合上,而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图能充分反映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现有的教材中,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教材很少,各种专业使用的建筑设备工程教材内容基本相同,教材中没有完整的室内外给排水施工图、室内外供热管网施工图、空调和通风系统施工图,以及这些图纸的识读方法,教材中关于各种建筑设备工程施工与土建施工相互配合的内容也较少。土木专业的学生看不懂设备施工图,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实现设备与结构、建筑外形的相互协调。
四、土木工程专业建筑设备工程课程内容改革建议
(一)删去各个系统水力计算内容,删去课程中流体力学和电工学相关知识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涉及内容繁杂,包括采暖、通风空调、室内给排水、燃气供应以及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热工流体知识。内容几乎涵盖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所有内容。内容非常多,而建筑设备工程课程对于土木专业来说并非主干课,教学时数较少,因而在较少的时间要学习较多的内容,教师和学生都很吃力,且效果不佳。因此,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应删去供热、给排水、通风空调系统的水力计算以及流体电工等专业基本知识和内容。
(二)增加室外管网的布置敷设及施工内容
建筑设备工程包括各种管网,如给排水管网、供热管网、通风空调管网、燃气管网等。建筑设备工程与土木工程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各种管网布置、敷设及施工与土木工程的相互协调上,这些内容也应该作为建筑设备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不仅要讲述室内管网的布置敷设,而且还应增加室外管网布置敷设及施工安装等相关内容。
(三)将各种设备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图的识读作为重点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建筑设备工程主要应强调应用型知识,在教材中,应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数据、施工方法、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验收规范要求等知识,应把施工方法及施工、土建的配合作为重点内容,在教材中应增加各种系统的施工图,强化学生的识图能力。
五、结语
在土木专业中,建筑设备工程是一门应用性的专业技术课,针对该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以及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要求,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减,突出重点内容,编写出专业针对性强的教材,以培养土木专业学生具有协调建筑结构与设备施工的能力。
参考文献:
土木建筑专业范文2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类课程;教学改革
建筑是关于建造的艺术。现代建筑的创作离不开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紧密合作。当建筑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很难将技术和艺术剥离开。一方面,建筑艺术语言要符合建造技术的规律,建筑艺术的实现以技术为依托;另一方面,现代观念认为技术的极致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的关系以及两者的合作方式有时候很难简单界定。对这两者关系的回顾与研究有助于双方增加了解,摆正各自在设计合作中的位置,更好的创作建筑。本人多年从事建筑工程的设计和建造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感到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之间的合作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成果的优劣。要想改善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的关系以及两者的合作方式,应该深入到学院教育的体系之中,从观念到专业知识体系,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逐一调整,力争优化本科教学。
一、现状分析及问题的提出
目前,大连海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建筑学类课程有《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美术基础》《建筑装饰与装修》《建筑阴影透视》《计算机CAD技术》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在课程开设的时间段,在彼此的支撑关系上都缺少关联性,使得各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缺少相互渗透。考察其他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得知,这些课程的关系是由《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来统筹和协调。学生建筑设计的能力方能反应出他们对其他建筑类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而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没有开设诸如《建筑设计基础》这样的龙头课程,因此各门课程的内容就显得很松散。另一方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涉及建筑设计,它决定学生整个毕业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是我们没有相关的课程,缺少“建筑设计基础”的铺垫,却需要“建筑设计”的成果,很多学生无所适从。再者,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周期是15周。其中,建筑设计环节为4~5周,而我校学生对于建筑设计知识的严重缺乏,结果耗费很长时间设计的方案仍然不可行。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环节上的失误和遗憾。而至于在设计中让学生将技术和艺术巧妙的融为一体,将建筑和结构合而为一时表现出完美品质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我们应该迅速行动起来,改革教学体系和内容。
二、改革措施
1.建立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知识模块
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建筑工地,整理目前实际建筑设计及施工领域中,结构专业在建筑学专业领域中所暴露的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分析这些内容和数据,筛选出应该在学院教学环节中可以和应该解决的模块,通过论证,纳入到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调整的范畴,从而打造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这样会从整体上支撑土木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有利于拓宽和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论素养。
2.完善土木工程专业中建筑学知识的内容体系
首先,走入社会,分析教材。梳理各门课程是否存在内容交叉、内容重复、知识点遗漏等问题,通过整合和改革优化教学资源。其次,研究同一课程群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构建相互支撑关系,加深和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再次,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规范考核内容。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以考虑:
(1)增加课时数:如《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内容上,大纲的要求建筑平、立、剖面的设计只有四课时的内容,而毕业设计环节需要学生设计一个诸如中小学校的项目,显然四课时不足。
(2)调整教学内容:如《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建筑制图,而结构制图的内容属于真空地带,所以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结构图的表达错误和漏洞很多,故内容有待调整。
(3)增加实践环节:如《建筑美术基础》课程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全凭理论式教学。因此学生所有的毕业设计中建筑立面的设计和平面设计都失去了对应的构造关系,更无从谈起建筑美学的考量。这些充分暴露了教学环节的不足和缺失。
3.促进教师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及业务水平
信息和知识是当前的时代主题,以往教师自己在家“啃书本”的备课模式被网络时代所抛弃。信息化时代,一个人身单力薄,很难完成复杂的工作。通过交流知识、交流研究方法和途径、交流研究的成果,教师才能更快地提高自己,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完善和与时俱进,学生对于建筑知识的掌握才会更加系统和全面。从而在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环节中,建筑设计的综合表达能力才能有所加强,为以后在专业领域和跨专业领域的合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永灿,吴发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建筑,2008,34(3):214-215.
[2]马芹水.改革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培养创新能力的高索质人才[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89-91.
土木建筑专业范文3
关键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考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80-02
1991年,我国即开始了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型学位不同,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具体实践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就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而言,其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硕士和在职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相比存在较大差别,过去对学术型及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经验不能够完全照搬过来。目前,针对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许多高校仅仅是在既有学术型培养方案基础上进行学位课程设置的改动,忽视了实践环节,致使专业学位特色不鲜明。现有的培养方案及培养环节并不能适应实践需求,以提高研究生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针对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现行的培养方案并没有突出两种学位的差异性,针对性不强。针对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其培养方案应着重强调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以及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基于土木工程行业需求及土木工程学科特点,明确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与目标。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建创新实践基地、设立创新基金、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强调企业参与质量评价等举措,以完善培养环节、优化培养流程,进而提高研究生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提升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目的。
一、制定明确合理的培养计划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制订本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时,应面向工程实践,突出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紧密结合。基于土木工程专业特点,以某一具体建设工程为例,包含了建设工程的前期决策、工程勘察与设计、工程项目的建造、工程投入使用与后期维护等重要环节。针对上述不同环节,需要具备不同专业技能的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如在工程建设的前期决策阶段,需要有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才;在进入工程具体建设期,则需要具有土木工程施工背景的技术人才;在工程投入使用及后期维护阶段,则需要工程检测评估、工程结构维修加固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才。因此,有必要针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建造、使用三个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定位及目标。
二、建设面向工程实践的学位课程体系
本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考虑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科研究背景与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确保本专业学位课设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创新实践基地,针对不同企业实际工程需要,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选修课程内容,突出因材施教和差异化特点,充分体现本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前沿性与实践性,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培养目标,面向工程实践,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如下图所示。
三、创建研究生创新基地
基于学科特点,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建设可与施工企业、设计院或工程检测企业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模式,创建研究生创新基地。依托设计院,研究生可参与设计方案制定,熟悉大型分析软件的使用,学习复杂结构的计算分析,了解设计规范的应用与工程表达;依托施工企业,研究生可参与施工企业的生产、科研和管理工作;依托工程检测企业,研究生可参与工程检测方案制定,对检测结果进行计算与评估,对工程病害进行分析与处理。通过上述专业实践,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设计师、土木工程建筑师、土木工程检测师。
四、实施“校企双导师制”
健全与完善导师遴选与考评制度,实行导师退出机制。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目标,解放思想,淡化“唯科研成果论”的做法。一方面,基于校内导师现有科研项目、经费等情况,合理选聘专业学位校内导师。加强对导师的遴选与考核,并实施导师退出机制,确保专业学位校内导师的质量。另一方面,从合作企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作为企业导师,以充实导师队伍,弥补校内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以“导师负责制”为基础,努力推进“双导师制”,实现校内、校外导师共同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五、建设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
根据本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抓起,制定合理培养方案并严格执行,切实实施实践基地建设和研究生工作实践,严格论文选题与实践相结合,严把中期考核环节,细化考核指标,对培养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考评。在培养评价体系中,引入校外企业评价机制,结合校内、校外评价结果,完善培养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对本专业学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进行跟踪与回访,建立就业发展数据库,为调整和完善培养环节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针对土木工程学科特点,结合企业需求与本学科发展方向,明确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培养定位与目标,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建设、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培养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的建设等方面,完善专业学位培养环节,优化培养模式,进而提高培养质量。重点突出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全面实行校企双导师制,不断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科研攻关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常宝英.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70-172.
[2]邓松.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91-93.
土木建筑专业范文4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耐久性;牢固性
中图分类号:S9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是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指标中最为重要的指标,通常是指建筑物的结构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能够阻止建筑物受到破坏并保证建筑物完整和坚固的能力。主要包括了建筑结构的承受性、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以及建筑结构的牢固性。而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水平、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都与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息相关。因此,必须对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分析有重要作用。
1.分析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是提高其结构安全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许多大规模的建筑群都能够在传统建筑设计方案的指导下,以较少的资金和原材料完成建设。虽然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案也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方面进行考虑设计,但是相对于国际水平,我国的建筑结构安全性并不高,抵抗意外事故或人为外力作用的能力不足,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性,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除了应该按照标准设置安全度以防意外发生,更应该提高设置建筑设计的安全度,最大限度减少意外事故的出现。
同时,随着结构安全性问题的涌现,国内建筑行业不少专业人士对于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依然提出了很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意见,得到了很多关注和讨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加强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还有助于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适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提高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国家高发展密切相关,对是国家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提高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性[1]。
2.影响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的相关因素
2.1土木建筑结构的承受安全性
木建筑结构的承受性具体是指建筑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是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木建筑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个是土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一个是建筑物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检测。因此,必须提高土木建筑结构的构件承载安全度的设置,从而提供结构的安全性。
2.2土木建筑整体结构的牢固安全性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记忆犹新,而如今又发生了雅安地震,以其强大的破坏性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令人无比的心痛。实际上,导致灾区严重损毁的原因,除了因为地震级数较大外,当地土木建筑物的不牢固性也是罪魁祸首。因此土木建筑的安全性与建筑物的牢固性同样密切相关。建筑的牢固性是指在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足够的前提下,结构整体必须具有良好的牢固性。建筑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可以保证土木建筑在受到局部破坏时,减少建筑大范围破坏或连续倒塌。提高土木建筑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从设计以及施工两方面入手。建筑结构整体牢固性的主要指标是是结构物的延性以及结构物的冗余度。
2.3土木建筑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一般来说,土木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是指土木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能够保证建筑物正常发挥使用功能。现代土木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而混凝土在人们的长久印象中是十分耐用,因此在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考虑方面,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更多的是考虑建筑结构的构件的承载力,相反对外界环境作用下土木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比较忽略。事实上,根据权威机构的材料表明,普通的混泥土建筑只有不到三十年的使用寿命。因此,只有在土木建筑结构设计时,就应该综合考虑比如湿度、霜冻、雨水、有害物质的侵蚀等外界环境因素对土木建筑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在土木建筑施工的同时,提高施工安全标准,在土木建筑投入使用后,相关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也应该注重。只有正确认识到土木建筑结构耐久安全性的必要性,加强关注,才能真正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2]。
3.我国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业相关单位对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缺乏重视,导致土木建筑结构质量较低;二是面子工程太多,往往采用较少的材料和资金进行大规模建设,结果是建好的建筑群安全部不够,质量马马虎虎;三是在土木建筑工程设计时,对土木建筑结构构件的安全设置太低,而且没有充分考虑外界环境因素对结构耐久安全性的影响,造成结构构件性能不佳,安全度降低;四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没有按照建筑行业规定进行施工,导致土木建筑结构质量和安全度降低。五是在土木建筑投入使用后,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和修理,导致土木建筑寿命缩短,安全度受到影响。所以,需要迫切提高我国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3]。
4.如何提高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安全系数是对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进行评判的标准,也是土木建筑结构安全度的重要标志。针对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以下三个方法可以借鉴。
4.1提高土木建筑结构承受能力的安全性
因为不同土木建筑物结构房梁端点的构造不同,相对应的房梁和墙体之间的关系也截然不同,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内力分析方法,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精准分析,从而提高土木建筑结构承载能力的安全程度。
4.2提高土木建筑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整体牢固性是指土木建筑结构在受到外力破坏时,即使发生局部破坏,建筑物整体依然完整不会发生倒塌。合格的建筑方案以及安全牢固的整体结构可以避免土木建筑结构在面对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减少破坏程度。因此,应该通过合理的构造方法,加强土木建筑结构的韧性和整体牢固性,防止灾难事故的发生,具体如可以在土木建筑中使用钢材加固结构等。
4.3提高土木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土木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是指结构的使用寿命,其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结构耐久性的设计主要是以外界环境的侵蚀破坏为对象,对土木建筑材料的老化进行综合考虑的过程。事实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土木建筑材料虽然强度很高,但其耐久性却比过去要差,因此也导致出现越来越多的因为结构耐久性问题而发生的安全事故。因此,应该通过实际情况的综合分析,选择高性能、高厚度的混合材料投入建设[4]。
5.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是值得广大土木建筑施工人员应当考虑的问题。因而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充分认识到分析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是提高其结构安全的重要举措,认真分析影响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的相关因素,总结我国土木建筑结构安全的现状,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着力提高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付林,曹广占,龚景毅.混凝土结构安全性问题的探讨[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6,02:12-14.
[2]黎国超.关于土建结构安全性问题的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03:119.
土木建筑专业范文5
关键词:土木建筑施工;问题;对策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建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当前,建筑业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而土木建筑施工涉及到的流程复杂,牵涉到的部门、问题繁多,为了确保土木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建筑企业需要对施工流程及施工现场进行合力调整,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从源头上扼杀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确保施工安全。
1 土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进度控制难。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不仅与施工流程有关,而且与各流程的时间安全息息相关。因此,要控制施工进度,就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进行调控。但是,当前我国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多以总包和分包的形式存在。总包单位在对工程进行分包时,由于项目单一,并未制定施工进度方案,对施工进程作出明确规定。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分包单位无法按照进度完成工程任务,各企业之间缺乏协调统一,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而工期延长,直接导致施工成本、管理费用的增加,进而影响到企业效益。
(二)现场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对于任何一项工程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土木建筑工作涉及到露天、高空作业,环境复杂,现场情况多变,加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构成不确定性,为施工增加了许多安全隐患因素。且大多数建筑企业未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和管理机制,施工人员对“安全”认识不够。此外,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场施工人员文化素质整体偏低,未接受专业的安全知识培训,施工过程也是依靠经验进行;二是企业未设立相应的安全管理部门,或是不能合理配置施工现场人员,导致安全人员紧缺;或是施工现场安全设备陈旧,导致其防护作用也将大打折扣。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认识不够、作业时缺乏有效防护措施,都是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三)施工技术指标缺乏稳定性。施工技术是影响土木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先进的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混凝土技术、基坑开挖技术、预应力技术等内容构成了建筑施工质量评定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相关技术指标却无法统一,不同的建筑企业根据实际制定了不同的施工技术指标,又与国家规定的技术指标存在一定差异。这也造成当前所使用的施工技术指标缺乏稳定性,给土木建筑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施工过程涉及到的任一环节技术无法达标,都会给整个土木建筑工程留下安全隐患。
(四)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公害问题。当前,雾霾天气的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国民越发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土木建筑工程大多集中在居民区,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碎石、噪声等建筑垃圾,严重影响建筑工地周边市民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大多数建筑企业对于环境公害问题缺乏充分认识,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忽略了对周边环境及生态的保护。
2 解决土木建筑施工问题的对策
(一)合理控制土木建筑施工进度。合理控制土木建筑施工进度,不仅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期,而且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合理控制施工进度,首先需要根施工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与总包、分包单位签订施工进度合同,确保各企业均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工。其次,建筑企业要随时跟踪并掌握施工动态,并与各分包单位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二)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一直都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点。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为建筑企业施工安全问题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建筑企业自身需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加大安全管理力度,重点放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上,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及安全生产培训,要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事故发生率。具体来说,施工过程中,要督促现场人员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施工设备管理人员,要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避免因设备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建筑企业应设备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统筹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加强安全管理部门与其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并密切配合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
(三)提高土木建筑施工技术。施工技术的提高,是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消除安全隐患的基本途径。因此,在施工前,建筑企业可根据项目的要求和目标,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建筑设计院,设计并绘制出专业的图纸。在施工过程中,企业根据图纸进行规范施工,不仅有助于保证施工进度,而且有助于确保施工安全。土木建筑工程流程复杂,涉及到的施工技术繁多,因此,企业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可将其与信息技术进行结合,利用信息技术将影响施工的各项因素进行整体分析,以便选择最恰当的技术进行施工。此外,建筑企业需要在施工现场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操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
(四)注重保护建筑工地周边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认识到建筑垃圾对于环境影响的危害。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倡导绿色和低碳,采取科学的方法控制粉尘、噪声等污染的产生,妥善处理已经产生的垃圾,保持施工现场环境整洁。同时,还可以引进最新的绿色低碳环保施工技术,以技术手段减少污染废弃物的产生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3 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当前土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建筑企业和相关人员的关注。土木建筑施工流程复杂、涉及部门多、管理难道大,建筑企业需要结合具体施工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控制施工进度,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引进先进、绿色、低碳的施工技术,才能在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土木建筑专业范文6
【关键词】土木建筑;节能;措施
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人类活动对于能源有着的较高的需求,进而加大了能源的消耗,基于能源保护的角度,对于如何做好土木建设的节能设计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对土木建设节能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土木建筑节能的基本概述
时代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基于能源节约保护的角度,现代化土木建筑节能主要是在建筑物在实际的规划设计建造过程中,通过对相关节能标准加以执行,并对节能型的相关技术工艺以及材料设备等加以采用,并将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以及采暖供热性能全面提高,进而将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加强。
土木建筑节能在对居室舒适环境加以保证的前提下,通过对节能型技术进行合理的利用,并采取科学化的管理,将土木工程建筑长期的消耗降低,进而实现现代化土木建筑的节能化要求。
二、土木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虽然我国作为能源大国之一,有着较为丰富的能源,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我国人口数量相对较多,人们在对能源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常常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进而造成我国资源不断减少,于是现代化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能量资源的合理化运用。
现如今,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人类的社会活动逐渐趋向于复杂化的发展,进而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带来了极大的社会效益,但是对于当前生态环境的破坏逐渐加快,进而对人类生存的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土木建筑虽然对于能源有着相对较高的消耗,但是其建筑材料却有着相对较低的使用率。
因此基于环境保护以及能源节约的角度而言,现代化土木建筑节能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三、当前土木建筑节能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节能建筑在实际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均有普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节能型建筑在未来的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具体他体现:
(一)缺乏对建筑节能全面的认识
我国节能施工技术在1997年开始推行发展着,有着相对较晚的起步,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推行的过程中,相关的房产开发企业对于节能型建筑往往存在一定举行向的认识,部分开发企业认为对节能材料加以使用,将会增加其投资的成本,难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加以保证,以至于节能建筑的推行发展不是尤为乐观的。
(二)有着较窄的应用范围
当前节能型建筑推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有着较短的开发时间,同时也有着较为落后的节能施工技术,当前节能建筑的相关技能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以至于节能建筑难以从根本上推行发展。
(三)土木建筑节能工作较为复杂化和量化
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在实际的推行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工作量相对大,同时又有着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以至于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难免遇到一定的阻力,部分施工操作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难以实现,进而直接对土木建筑节能性的发展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作用。
总而言之,土木建筑节能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仍然存在更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和发现,需要更多相关人士的共同参与和解决。
四、土木建筑节能具体措施
土木建筑节能不仅仅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对于节能环保的倡导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始终是当前土木建筑节能发展的首要目标,对于如何做大土木建筑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具体方法做起:
(一)对管理模式进行完善
土木建筑的节能建设,就要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处理,一方卖弄就要建立并完善现有的的制度和法规,并及时的补充现有制度上的一些漏洞。一方面就要对推广对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创新使用的力度,做好土木建筑节能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另一方面就要对现有的节能措施进行完善,并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全面的改善,进而对有效的约束体制加以构建,将其对节能措施应用的相关扶持力度加大。
(二)始终坚持人性化的基本原则
土木建筑节能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就要始终坚持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将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生态环境加以改善,将建筑施工的质量显著提高,并对人民的生活质量加以保证。在对人性化建筑基本原则加以遵循的同时,更要保证土木建筑各个施工环节中有着相对较低的投资成本,并对资金的预算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对施工关键技术规范的重视度,保证建筑有着一定的实用性和价值性。
(三)将施工人员的技能全面提高
土木建筑节能中,更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技能,对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进行招收,并将建筑施工人员的相关施工技术全面提高,做好施工人员定期的培训,增强施工人员节能的意识。
(四)加强建筑节能工作中节能队伍以及政府部门的协调管控
做好土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就要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中政府部门以及其节能队伍的协调管控,一方面就要保证节能主管部门对于现代化土木建筑节能的工作有着一定的统领协调性,加强其管理监督的工作;一方面就要对现有的机构职能、资金投入以及人员编制进行一定的完善并保证地方土木建筑节能监测体系的建立,对相关建筑节能政策的贯彻实施加以保证。另一方面则要将公共财政的节能研究力度加大,对较为科学规范的节能政策体系加以健全完善。
(五)将强有力的限制节能管理政策出台
将强有力的限制节能管理政策出台,就要对达标监督机制加以建立,对新建建筑的建筑节能执行力度进行强化,从根本上做好设计节能、施工节能以及监理验收和运行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并将监管的力度加大,从根本上保证现代化土木工程建筑节能化发展。
总而言之,现代化土木建筑节能建设过程中,更要对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体系加以建立,大力节能创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并将建筑节能知识大量普及,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创新处理,,对节约型的生活消费模式加以倡导,对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完善处理,确保建筑节能措施的最大化落实,并将市场能源费用征收机制改革加快,全面提高现代化公众节约意识的宣传工作和教育的力度,推动现代化土木建筑节能建设的全面发展。
结语: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土木建筑节能措施不仅仅将人们生活的水平和层次全面提高,同时也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并对大气环境有着一定的改善作用,对于环境污染有着降低的作用。同时现代化土木建筑节能措施对于当前能源消耗紧张局面的缓解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现代化土木建筑节能建设发展更要结合国内外的先进国家的节能技术,对我国现有的节能技术进行创新,并积极的制定更多的节能措施,进而保证现代化新科技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推动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全面发展,保证我国现代化能源的有效节约利用。
参考文献
[1] 单竞仪. 浅析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 [J]. 城市建筑,2012,1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