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范文1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和途径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5年9月底,中国已建成城市商业银行113家,资产总额达到18833亿元,占所有银行机构总资产的比重为5.1%。营业网点数接近6000个,从业人员则超过了1O万人,业已成为中国银行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全国的11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是由城市信用社、城市内农村信用社及金融服务社合并而来,所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从诞生之初起就具备了其先天不足的弱势:(1)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比较薄弱;(2)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地方性特征明显;(3)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不完善;(4)个别地区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突出。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挑战大于机遇。外资银行的进入势必导致进一步瓜分国内市场的加剧,各家银行将倾尽全力争夺市场份额和客户群体,这对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是不利的;同时外资银行先进经营理念的实施,先进管理模式的引入,先进产品和服务的全面展开,先进人力资源战略的运用都将给正在发展中的城市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
二、城市商业银行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1.运用资产重组手段进行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
不良资产比重过大、资本充足率较低是目前压在城市商业银行头上的两座大山,而通过资产置换、不良资产剥离等手段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的问题。
2.以体制联合与合作形式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做强做大
从当前商业银行的状况看,彼此间加强联合与合作,走联合发展之路是一种必然选择。这不仅是顺应金融体制深化改革和银行业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商业银行应对“入世”挑战,寻求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客观要求。
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结成战略联盟是一种较为紧密的联合形式,成员之间从业务往来、经营战略,对外关系上开展全方位的合作。首先,联盟成员间业务上加强合作,建立联盟内统一的电子联行系统,开办通存通兑等业务。其次,在经营策略上,联盟成员应协调一致,避免内部过度竞争。这一种做法就是在全国按大经济区组建城市联合商业银行。
3.采取市场并购手段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追求成长有两条途径可循,一是寻求内部增长,即在内部追加投资,扩充资产总额和金融产品生产规模;二是追逐向外扩张,通过并购迅速提高资本和资产规模,并借助协同优势提高竞争力。 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之间通过收购、兼并等多种途径进行资本和资产的优化和重组势在必行。城市商业银行属于银行业中的“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除与不利地位,因此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迫切要求通过资本和资产的重组,实现资源的整合。
4.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良性发展
长期以来,城市商业银行的产权不是很明晰,内部治理机制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近几年来,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优化股权结构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起点,城市商业银行如果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国内外高素质的战略投资人,就可以实现股权的多元化,降低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的“一股独大”的地位,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商业银行“内部人控制”现象。另外,如果城市商业银行能够实现上市就可以建立起常态的资本补充机制和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讲,资本补充和公司治理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借助外力的推动,通过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城市商业银行至少可以借鉴国内、国际先进经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打破原有体制的束缚,尽快建立健全市场化运行机制,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二是可以引入先进管理技术、管理理念和公司制度;三是学习国外同业产品,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四是补充资本金,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另外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进行行更有效的资本运营,进而更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间的联合以及并购重组。
参考文献:
[1]赖小民.《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第三次会议材料[R].
[2]王辉民. 城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济南金融[J].2006.
[3]阎冰竹. 城市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金融[J].2005,1.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范文2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宁波银行 发展构想
一、城商行发展背景与历程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银行业体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作为银行业第三梯队的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化解城市信用社风险的基础上组建起来,其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信用社,具有规模较小、地方性突出等特征。总体上来看这几年城市商业银行所走的发展路径不尽相同,有的城商行守住地方一隅,有的城商行则在积极寻求突破地域限制的可能性。但是在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中国的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城商行仍属于相对弱势的一个群体,在资产规模、科技信息化建设、人才储备等方面都力量微薄,既缺乏政府层面的支持,又存在着本地经营的条件限制、跨区域经营的资格限制,这无疑使相对弱势的城商行群体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
以宁波银行的发展为例,宁波银行成立于1997年4月10日,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06年5月,宁波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2007年7月,宁波银行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批上市的城商行之一。同年5月18日,上海分行正式开业。至此,宁波银行已经顺利实现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和跨区域经营三大发展战略。截至2011年4月末,宁波银行已拥有121个营业机构,其中包括8家分行,1个总行营业部和112家支行。从区域位置来看,宁波市经济开放程度高,民营经济活跃,富裕客户众多,金融服务需求强劲,信用文化良好,为宁波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运营环境。但也正因如此,人民币大幅升值、出口退税取消等政策会对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目前,大型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在全国密集布点,在此竞争位势下,宁波银行如何在“红海”中找到“蓝海”,如何找寻契合的扩张路径和建构新的竞争优势,是每个城商行管理者需要深入研究和反思的重要课题。
二、城商行业发展构想的目的性与必要性
城商行相比大银行来说具有经营灵活、对市场变化反应快、决策迅速的特点,对资金需求迫切的企业来说拥有强大的吸引力。宁波银行作为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已经超过2700亿元。宁波银行对宁波地区的客户的资信状况、投资需求掌握准确,并在长期经营中和客户建立起长期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其所拥有的种种优势对江浙发达地区内资金需求迫切的中小企业来说拥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必须性,在获取信息方面也具有地域优势和时效优势。而对于江浙中小企业而言,城商行的融资渠道为他们展开了全新创业的基础。
但是,目前宁波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所占比重远远多于宁波银行,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宁波银行自身也具有经营风险高等内在缺陷。探究城商行的未来发展走向,在城商行现有的发展规模上另辟蹊径,打破国有银行垄断地位,对于促进我国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非常现实而紧迫的必要性。
三、宁波银行优劣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1.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可将宁波银行的优势概括为以下几点:
(1)目标和战略清晰,主要是以个人和中小企业为目标;
(2)区域发展具有针对性,主要选择江浙沪地区,在宁波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而宁波地区具有良好的信用环境,民营经济发达等诸多优势;
(3)拥有的特色产品较多,长期盈利业务稳定;同时业务与宁波地区关联大,比如宁波地区所有驾校的缴费、部分企业工资发放等;
(4)作为为数不多的已上市的城商行,上市之后发展速度加快;
(5)与业界同行相比,资产负债率较低,资本收益率较高,具有较合理的财务结构和抗风险能。
2.相对于而言,宁波银行的劣势概括为以下几点:
(1)网点相对较少;
(2)内部管理结构有有待改善,服务质量和员工素质有待加强;
(3)国际业务与其他规模与国有银行有差距;
(4)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外资银行竞争力依然不足。
3.根据以上优劣势分析,结合以宁波银行为例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特点,根据不同战略分析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政略发展定位有以下建议:
(1)坚持“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
定位于优质的中小型生产企业,选择产品前进良好、主业突出的中小型企业作为目标客户,大力发展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中小型企业客户,这些企业往往拥有较为优质的产品和制造基地以及比较稳定的市场及现金流。
坚持原有的“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避免直接与国有银行等争夺市场资源,而采取差异化战略进而转向服务本地中小企业,满足其融资需要,提升客户满意度和银行信誉,打造自身品牌知名度。
(2)与其他城商行寻求合作机会,扩展业务
实施异地发展战略时如果考虑到在外地新设网点所需的巨额费用和营运资本,可以先积极同外地银行开展业务合作。因此区域内城商行的联合对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就成为应对未来金融激烈竞争的最佳途径。这一形式的采用可以解决宁波银行业务受地域限制的问题。另外,针对宁波银行业务网点少的问题,可采用本地不同银行间的联合,即宁波行与其他中小股份制银行联合,实行通存通兑。同时,也解决了开设新分支机构、新设业务网点的成本加大问题。
(3)立足地方经济特点和新发展起点,发展不同的特色产品
据调查,城商行业务中个人方面特色产品是白领通,小企业主要是信用贷款,大企业主要是国际业务。城商行可以在对服务对象等分类的基础上推出特色服务及特色产品。
在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方面,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理财,咨询和顾问全方位服务,与其建立新型银企战略伙伴关系。根据宁波经济发展的特点,选择中高端零售客户和个体经营业作为零售业务的目标客户。宁波银行针对中高端客户推出了“个人VIP”和“白领通”,是我国商业银行中较早推出的面向公务员和有稳定收入的专业人员提供的个人无担保贷款产品;针对个体私营业主推出的“贷易通”、“个私通”和“金算盘”为宁波市数量庞大的个人私营业主提供了便捷的融资通道。这些具有特色的金融创新服务在满足目标客户的融资需求,努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零售业务产品体系,在宁波市建立了比较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为个人和个体私营业主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
(4)注重消费者反馈,提升服务质量
积极听取客户的想法和建议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要保证。调研过程中,从一位刚毕业的在宁波本地工作的本科生处了解到公司要求员工办理工资卡必须是宁波银行的,储蓄卡收10块钱年费,除此之外还要收小额代管费,少于500每季扣3块,这样的收费规定令很多市民不满。积极听取客户意见,在细节处有所改善,保证原有的本土客户是近一步发展的前提。
(5)加强人才管理,弥补不足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人力资源的竞争上。宁波银行建立了灵活高效的个人业务营销体系,宁波银行专门组建了个人营销经理、个人业务经理和个贷操作员三个团队,通过分工与配合,巩固和发展个人客户,这种个人银行营销与运营架构在全国商业银行中独具特色。宁波银行要谋求发展,更要推行人本管理的模式,通过学习借鉴外资银行人才培训工作的经验,加强员工队伍的素质建设,建立员工培训积分制,开展多层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学习、敬业和持续发展能力,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个人金融业务队伍,从而最终实现总体战略目标。
此外,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和布置一线业务人员,提高其综合素质,比如更多的安排宁波本地人作为宁波银行前台员工,以此方便一些年幼或者年长的本地客户;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期持久的培训制度,将培训纳入全行的整体规划,对一线员工进行经常性的服务技能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避免出现客户知道员工还不知道的情况。塑造学习型的员工队伍,使员工的素质超前于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小林,张吉光,李三亮.城市商业银行发展: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J].金融发展研究(5).
[2]柏宝春.我国商业银行垄断与竞争效率分析.山东财经学院学报[J].2003(4).
[3]蒋蔷.中国城市商业银行SWOT分析与战略定位[J].经济研究参考,2007,3(29):21-22.
[4]孙岩.交通银行沈阳分SWOT分析[J].财经界,2007,2(1):33-36.
[5]宁波市统计局网站[EB/OL].[2007-05-16].http:///read/20070516/23329.aspx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范文3
作为我国银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决策链短、业务创新灵活,其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全国有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但随着金融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地域限制和风险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金融监管政策变化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资产质量的历史包袱和高额运营费用的压力,面向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利率风险,以及来自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甚至是国际银行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
信息化是支持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城市商业银行要应对不同的挑战和机遇,就必须采取适合其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现状
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包括综合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新一代呼叫中心以及其他中间业务系统。目前,综合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发展迅猛,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都已经建成或在建中;中间业务系统发展缓慢,而且“同质化”现象严重;网上银行系统建设同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要缓慢很多,仅有个别城市商业银行正在尝试中;呼叫中心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应用加速,功能也在不断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其潜力没有充分发挥;数据仓库与商业智能系统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
此外,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市场升温,金融信息化的大环境促使整体IT水平相对较弱的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开始与领先的银行接近,在分散模式向集中模式转换的大趋势下,不论国有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系统建设的根本目标和功能都很相似,使得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市场逐渐升温。
二、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规划
2004年5月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推动信息化发展进程,促进金融改革步伐”为主题,共同就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战略、构建善治的IT治理机制、信息资源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在充分调研城市商业银行信息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与会专家提出应本着“以安全可靠为前提,融合先进有效的管理思想,兼顾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制定出适合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发展规划。笔者认为,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城市商业银行应重视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步骤逐步开展信息化建设。要重视系统框架与平台建设,避免重复投资与信息孤岛,保证信息系统建设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二)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支撑下,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将成为城市商业银行未来信息化的重要着手段。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要兼具管理与业务功能,既能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响应能力,还能进行风险控制、成本与效益等统计决策分析。
(三)由于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组织架构,信息化必须支持大会计及综合柜员制。也就是说,在一本会计总账的指导思想下,对系统业务进行统一之下的多级核算和跨系统清算,同时由单独柜员综合处理会计、出纳、储蓄、信用卡等业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契机,采用业务集中处理模式也将成为一种趋势,实现区域范围的大集中处理模式,打破部门界限,实现信息共享就成为必要。总行负责系统管理和维护,支行专职业务数据录入,总、支行权责明确,促使银行的经营方式从分散走向集约化。信息化还必须支持银行实行全面管理会计。全面管理会计包括预算、核算、结账和报告,一个完整统一的银行财务管理平台,能够实现管理的扁平化,并为解决银行管理和战略两个层面的信息化问题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基础支持。
(四)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对信息化投入有严格的要求,对保护投资有着先天的敏感。因此,适应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集成性与拓展性必须相辅相成,也就是说,能够利用银行全面集成的、标准的应用平台,避免多次数据输入、多个接口和多次开发,并具有极强的扩展性,支持未来混业、跨国、多渠道、增值及联合经营模式。
(五)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城市商业银行IT信息化必须适应多访问渠道的集成服务标准的信息分类,并参照国外经验及人民银行的标准设计出相应的信息分类体系,实现会计信息和统计信息分离。
(六)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借助专业咨询公司实现信息化发展。目前,112家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水平差别较大,信息化建设状况参差不齐,加之人才匮乏,借助专业金融IT咨询公司为自己规划,信息化建设会大大降低成本。
(七)银行信息安全工作必须继续升级与强化。从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安全状况看,大多信息安全工作不成体系。对网络安全存在认识与投资上的偏差,错误认为信息安全就是网络安全,仅重视安全工具投资而忽视管理投资。随着高科技犯罪的不断发生,信息安全工作正逐渐成为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由于自身情况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实现其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可能也会有所不同,信息化的路线图也会不尽相同,这是银行发展路径的不同选择,但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即实现城市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河南省财经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方渝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趋势.2004.8.
[2]张学陶,陈辉民.城市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发展研究.2004.2.
[3]白雪峰.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与发展战略.2003.10.
[4]周正平.试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市场的重新定位――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战略.2003.6.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范文4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转型;主动负债;非信贷资产
中图分类号:F830.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4-0057-05
一、引言
跨区域经营、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的一系列制度变革及其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国内银行业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业界都存在一个共识――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粗放式增长是维持目前城商行快速增长的主要源泉。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红利”则为其粗放式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黄隽、张春林(2012)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及相对垄断的市场结构是决定商业银行粗放式信贷扩张的主要因素。国外学者(阿布瑞姆,2008;希拉,2008)的研究成果同样表明了宏观经济条件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决定性作用。在这种宏观经济条件及增长模式下,2004―2011年国内城商行的资产增长速度达到28.72%(高出银行业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市场份额由2004年的5.4%增至2011年的8.8%,税后利润更是以43.3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在经历2009―2011年异地分支机构的快速扩张后,城商行的总资产在3年间增长了1.4倍,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并已成为国内金融体系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然而,正如不可依靠粗放式增长模式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样,生产要素投入产出的边际递减效应及宏观经济红利的逐步减弱①决定了未来城商行的可持续增长必须依靠集约式增长,依靠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提升。在经历快速的规模扩张之后,国内城商行的业务结构及盈利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城商行未来应对利率市场化及不断加速的金融“脱媒”趋势是否有利?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国内城商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2009―2011年城商行负债结构及其变化分析
国内城商行根植于地方经济,有限的经营牌照决定了城商行的发展依赖于特定城市经济,同时也受制于特定的经济总量及金融发展水平。中国多样性、层次化的城市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衍生出多层次的城商行规模水平:既有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大型城商行,也有大量资产规模不足千亿、甚至不到百亿的中小型城商行。由此可见,针对城商行制度供给的规模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国内城商行做大规模(陈一洪、刘惠川,2012)。在跨区域经营受限的情况下,国内城商行通过其他各种途径实现规模扩张。林再兴、陈一洪(2012)对广州银行近3年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考察发现:随着规模的扩张,广州银行负债中存款占比由2009年的91%迅速下降至2011年的66.52%,而同期卖出的回购金融资产及同业融入资金在负债中的比重则达到31.56%,成为广州银行存款之外的最重要资金来源。
负债是包括城商行在内的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其规模扩张的基础。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独特项目,存款一直是国内城商行最为传统、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吸收包括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对公存款及其他机构团队对公存款在内的存款资金是支撑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这种被动型负债资金,在居民及企业储蓄意愿强烈且不断上升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为国内城商行负债扩张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通过对国内64家城商行样本的研究发现,2009年64家样本城商行存款占负债的平均比重高达89%,其中小型城商行更是高达92%。国内城商行普遍存在融资渠道单一,对存款这一被动负债资金来源依赖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在跨区域经营受限、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下,依托存款的单一融资渠道日益凸显城商行的融资困境。本文将通过对国内样本城商行批发式融资(主要包括同业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拆入款项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三种融资来源)占负债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的考察来揭示国内城商行的应对策略。
2011年,本样本包含的70家国内城商行总资产达到8.18万亿元,占当年国内城商行总资产的比重达到83%;70家样本城商行中有30家位于东部沿海,33家位于中西部,7家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样本城商行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根据2011年末各城商行的资产规模分为大、中、小型三种类型,大型城商行的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中型城商行介于500亿到1000亿之间,小型城商行不超过500亿。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9年国内城商行批发式融资占负债的比重平均仅有7.17%,小型城商行只有4.62%,国内城商行对存款以外的资金渠道开拓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商行的可用资金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规模的可持续增长。大型城商行的这一占比接近11%,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随着城商行规模的扩张,对存款以外资金来源的依赖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城商行而言,寻找存款以外的资金渠道是其突破规模扩张瓶颈的重要手段。
随着城商行整体规模的提升,主动吸收来自同业及金融市场资金的负债扩张得到多数城商行的认可,批发式融资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2011年末批发式融资的占比较2009年末翻了一番多,达到了15.32%。中型城商行依赖批发式融资实现负债规模快速扩张的轨迹更加明显。2009年中型城商行平均负债规模为375亿元,批发式融资占比为6.99%,2010年平均负债规模激增60.8%,同期批发式融资的占比达到14.81%,至2011年则进一步提高至20.24%,与大型城商行的这一比值基本持平。中型城商行的总负债规模增长明显,2011年较2009年增长了118.13%,同期批发式融资占比增加了13.25个百分点;小型城商行的负债规模增长了73.49%,批发式融资占比增加了4.96个百分点;大型城商行的这两个比值分别为68.75%和9.68个百分点。可见,大中型城商行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对主动负债融资依赖性提升。
与存款这一被动性负债资金来源相比,批发式融资等主动性负债赋予城商行更高的灵活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者可以根据货币市场利率走向及本行流动性管理需求判断是否需要主动融入资金。不过,相比西方商业银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CD)、欧洲货币市场借款、欧洲金融债券、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多样化的融资工具,国内城商行的主动负债融资工具相对有限,集中于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资金融入、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同业存放等融资工具,这与国内欠发达的金融市场息息相关。
然而,无论是小型城商行还是大中型城商行,批发式融资在负债中占比的提升都表明了国内城商行吸收主动负债的增速高于存款。这一方面多样化了其资金来源、优化了负债结构、提高了城商行流动性及资产负债管理空间;另一方面,对于其应对未来利率市场化也具有一定的意义②。但部分主动负债成本较高,金融市场利率波动,对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依赖性的增加会降低城商行整体资金来源的稳定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下,少数银行经营状况的恶化可能会影响并扩散至相关银行,从而加大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刘春航、苗雨峰,2012)。城商行运用批发式融资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业务扩张及盈利效率,张健华(2012)基于前沿分析法对1999―2008年国内银行机构的盈利能力及资产扩张能力进行考察指出,拆入同业资金比率较高的银行,无论是盈利效率还是业务扩张效率都比较低,从零售市场(包括居民及企业)吸收存款较多的商业银行更加有效率。金融市场业务经营运作的不成熟及相应人才的匮乏,进一步对城商行扩张非存款类资金能力提出严峻挑战。如何优化负债结构、开辟存款之外资金来源渠道、保持应有的流动性、确保资金成本可控和盈利能力可持续,是城商行在这一融资模式下应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此同时,目前存贷比这一刚性监管指标对城商行继续施加存款刚性压力,网络布局及客户基础的先天不足将使其在未来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融资能力继续受到挑战。
三、2009―2011年城商行盈利结构及其变化分析
负债结构及盈利结构是城商行经营运作这一“硬币”的正反面,负债结构反映其资金来源、渠道这一面,资产结构则从筹措资金的使用这一面反映城商行的经营运作。“金融脱媒”的加速及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性推进,给国内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商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
考察城商行盈利结构首先应关注其资产配置结构,因为资产的配置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盈利结构,不同的资产配置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盈利结构及模式。国内城商行业务及盈利渠道的单一性决定了信贷资产在多数城商行的资产配置中占有主导作用。因此,本文首先对样本城商行2009―2011年信贷资产占比进行初步统计。
统计结果表明,随着整体资产规模的快速提升,城商行对信贷资产的平均配置逐年下降。2009年国内样本城商行信贷资产占比平均为50.41%,至2011年末占比仅为43.72%,可见随着样本城商行规模的提升,其资产的配置也趋于多样化,逐步摆脱了过去信贷资产独大的局面。这种趋势在样本中型城商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19家中型城商行2009年信贷资产占比平均达到52.67%,2010年迅速降至40.18%,2011年则仅有38.44%,是三类城商行中信贷资产占比最低的。
高信贷资产占比以金华、嘉兴、台州、湖州四家地处浙江的城商行为代表,近3年其信贷资产配置均在60%左右,信贷资产主导型资产配置特征十分明显;珠海、厦门、龙江、包商、昆仓等5家城商行则是低信贷资产配置的典型代表。截至2011年末,除包商银行外其余4家银行信贷资产占比均不足20%、平均仅有17.5%,但包商银行仍然保持在26%的相对较高水平。高信贷资产配置城商行代表除台州城商行2011年资产规模刚好突破500亿之外,其余3家均为小型城商行;低信贷资产配置城商行代表除珠海城商行外均为大中型城商行。
对典型城商行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城商行资产的配置特征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下文将进一步分析两家低信贷资产城商行的资产配置及其收益情况。
两家城商行是低信贷资产配置的大型及中型城商行的代表,虽然都在非信贷资产的配置上投入较多资金,但其投资收益却大相径庭。
观察低信贷资产城商行的非信贷资产配置可以发现,多数城商行在返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等业务上投入大量资金,还有部分城商行集中于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两种资产配置上,另有部分城商行则在上述两大类非信贷资产的配置上采取较为均匀的配置策略。BS银行与MX银行属于均匀但偏向资金业务资产配置的城商行。两家城商行近3年的信贷资产配置平均占比分别为30%和23%,在中央政府债券、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理财产品等金融市场资产的配置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两家城商行金融市场资产的配置都从2009年的不到40%升至2010年的50%左右,2011年回落至44%左右。金融市场资产的占比远超过信贷资产占比,3年平均占比分别为45%和43%。
但是,两家城商行在金融市场资产的经营运作结果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差异。BS银行近3年金融市场资产的投资收益连年翻番,由2009年的7.7亿增长至2011年的29.87亿元,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也由2009年的37.14%增至2011年的54.64%。金融市场业务已成为其支柱业务,贡献了2011年营业收入的54.64%,其利息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37.63%。回顾2007年及2008年,其金融市场业务投资收益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达到47.05%及40.92%,可见,BS银行较早确立了金融市场业务和信贷业务两大业务作为全行经营发展的重点,并通过积极主动的资产配置及经营运作实现了金融市场及信贷业务的两翼齐飞。相比之下,同样将大量资金配置在资金业务的MX银行,近3年金融市场业务账面投资收益均为负数,并且随着金融市场资产配置的增加,投资亏损也同步上升,这反映了MX银行在金融市场资产内部配置及交易、运作策略上的不当。因此,对于那些期望通过金融市场业务实现经营转型的城商行而言,积极主动增加金融市场资产配置的同时,需要敏锐把握市场利率的波动,做出正确的投资策略,确保金融市场业务的投资收益。
事实上,国内金融市场业务中最受认可的地方法人银行应属南京银行。早在2002年之前,南京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开始初露头角,但资金业务在当时的南京银行业务中仅仅作为补充,没有体现以利润为中心。2002年5月南京银行董事会开始酝酿资金业务的第一次转型,即如何使资金业务成为南京银行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2002年9月南京银行在城商行同业中率先成立资金业务的独立专营机构――资金营运中心,实现从管理职能向经营职能的转变,开始直面银行间市场的挑战。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南京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已形成本外币、债券与黄金、衍生金融产品联动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金融市场业务组织架构、品牌、运作模式、人才队伍逐步成熟,为南京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国内70家样本城商行近3年负债及资产结构的考察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城商行规模的提升、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转变,国内城商行无论在负债结构还是资产结构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国内城商行由过去较为单纯地从零售市场(包括居民、企业、机关团体)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向零售市场存款与批发式融资并重发展,批发式融资在负债中的占比稳步提升,这一变化趋势在大中型城商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资产配置方面,城商行由过去信贷资产一家独大慢慢转向逐步增加非信贷资产配置,拓展除信贷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领域,突出表现在对金融市场业务的开发上。以包商银行、南京银行等为代表的城商行较早重视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在资产配置上向交易性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上倾斜,并通过积极、主动、有效的投资策略获取投资收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多元化,从而为其应对利率市场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城商行作为国内银行业金融体系增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小微企业金融产品、服务、组织架构等方面的有益尝试及实践为丰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面对外部发展环境及监管政策的变化,国内城商行亟需突破、转型,要在立足“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广大市民”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围绕中小微企业信贷这一核心业务开展综合化金融服务;要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在争取零售市场存款的同时,积极、主动融入银行间市场,拓展同业合作渠道,为未来批发式融资积累丰富经验。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经营转型、战略为先。战略的制定、贯彻、落实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执行有力的发展战略有决定性的先导作用。多数国内城商行均能针对本地区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明确阶段性发展目标。然而,正确的发展战略需要强有力的执行方能有效落实,其中投资者或者主要股东的素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内城商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往往引入了地方财政、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复杂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各方利益诉求难以调和。即使地方财政一股独大也可能因为其自身的利益诉求而影响战略的制定及执行,从而影响城商行的发展路径和业务选择。如果股东过于注重短期效益,那么经营层将很难从长期利益的角度推进可持续发展。因此,战略为先需强调多方对长期与短期利益冲突达成共识,不能以牺牲长期战略转型为代价取得短期规模与效益的增长。
第二,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先。可持续的价值创造是构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落脚点。只有与自身定位、战略目标、客户群体相适应的商业模式才能推进可持续发展(林再兴、陈一洪,2012)。对商业银行而言,商业模式是其经营活动的基本模型,是指导其价值创造的完整商业逻辑框架。
近二十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不乏打造较为成功商业模式的先例,先后出现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商业模式,兴业银行的同业合作、银银平台商业模式以及近几年颇有建树的民生中小微行业金融及合作社商业模式。以招商银行为例,在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占比普遍不足20%的情况下,其储蓄存款及零售贷款余额占比在2010年末就分别达到35.95%及34.65%,位居国内商业银行之首。
当然,差异化商业模式的建立可以通过创新来实现,如兴业银行在国内率先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北京银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支持等;也可以立足已有的较好的经营模式,通过组织架构的完善、流程的再造、产品的整合与创新、服务的改进等深入打造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如国内城商行近年来对中小微金融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包括立足供应链的金融服务、围绕集群行业打造的行业金融服务(陈一洪,2012)以及社区化经营思路(陈一洪、刘惠川,2012)等等。
商业模式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即将来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国内城商行在继续立足中小微信贷业务,充分发挥地方中小法人机构人缘和地缘优势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未来吸存成本提高对资产负债及利率定价管理的压力,要建立更加科学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及利率定价系统。与此同时,消化资金成本上涨压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特别是提高防范中小微信贷业务中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风险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要延伸金融服务领域,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做好中小微企业的财务顾问、财富管理专家③,与中小微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真正成为这些企业的成长伙伴④。
注:
①数据显示,2003―2011年,我国GDP实际增长了1.5倍,年均增速达到10.7%。普遍的观点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8%的中速增长区间。“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不再“保8”,而是设定了7%的更加平稳的增长目标。
②从国外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变化可以发现:随着存款成本的上升,商业银行存款的增幅明显下降。同时,非存款资金来源,即拆入资金在负债中的占比得到显著提高。以美国商业银行为例,1975年其负债中存款占比平均为88.67%,利率市场化改革后,2000年其存款负债占比降至67.96%。
③比如民生银行专门给小商户开辟了财富大课堂,并已成为小微金融服务的一个品牌。
④同样有借鉴意义的是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城市合作社模式。民生小微企业合作社是把同一类型的小微企业整合成一种有组织的经济体,让这些企业抱团发展,共同融资,一起抵御风险。合作社具有合作基金,由合作社成员、地方政府及民生银行共同出资。截至2012年12月,民生银行已在上海、天津、青岛、苏州、武汉、厦门、温州、泉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了近2500家城市合作社,会员超过9万人,涵盖了衣、食、住、行等与老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的行业。按照管理层的设想,未来民生银行将整合上万家城市合作社,联合更多小微企业,打造专属信贷产品、小微俱乐部、专属组合产品、专属结算服务、信息服务及撮合五大基础平台。
参考文献:
[1]黄隽,张春林.什么决定了中国商业银行的高盈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6).
[2]林再兴,陈一洪.国内城市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路径分析与启示[J].金融发展研究,2012,(12).
[3]刘春航,苗雨峰,朱元倩.银行同质性的度量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金融监管研究,2012,(2).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范文5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发展战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十多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一百多家城市商业银行、更多的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所构成的现代银行业体系。城市商业银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城市信用社改组或改造而成的地方性中小银行,被称为中国银行业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后的“第三梯队”。成立以来,在监管部门政策引领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城商行经过自身不断努力,整体上保持了快速、稳健的发展势头,其资产质量、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和风险指标等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截止20lO年末,负债规模同步增长,全国城商行负债总额73703.34亿元,比2003年增加59580.84亿元,增长4.22倍:存款规模快速提升,全国城商行各项存款余额60943.51亿元,比2003年增加49218.38亿元,增长4.2倍:贷款规模稳步增长,全国城商行各项贷款余额35899.64亿元,比2003年增加28173.09亿元,增长3.65倍:盈利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国城商行共实现利润766.89亿元,比2003年增加712.67亿元,增长13.14倍。
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商行由于缺乏机构网络优势,靠“拼价格、拼关系、拼费用”的单一业务发展模式和服务模式,难以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抗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城商行发展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将迫使城商行重新调整战略规划,加快发展模式转型。因此,如何科学实际的制定战略规划,指导城商行采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战略定位,绕开比较劣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做到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走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发达国家银行机构发展经验和我国城商行的发展情况,城商行的发展战略定位可以概况为四种:一是综合定位,做大做强,发展为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如北京银行等。二是依托区域优势,发展成为在某个经济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银行,如广西北部湾银行。三是依托大股东资源,与大股东资源整合,提供某类专业特色产品的银行,如昆仑银行、平安银行等。四是坚持差异化,“深耕”市场,做深做透,在某方面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银行,如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等。在明确发展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制订明确的发展愿景、银行使命、战略目标和保障措施,并保持战略的长期性和持续性,不应随意彻底改变既定发展战略。
城商行应坚持差异化的市场定位,避开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的“红海”,积极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蓝海”,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某一市场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培育业务经营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我国城商行经历了从成立初期盲目模仿国有银行“垒大户”,到逐步重视“中小企业“,寻求自身特色的过程。未来几年,将是城商行深化差异化竞争的过程。因此,城商行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环境、金融业务发展的空间和经营管理水平确定重点服务或者合作对象,扬长避短,寻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特色化市场定位战略,坚持走差异化经营、特色化发展道路,形成自身特色和比较竞争优势。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市场定位方面。坚持实施差异化和特色化战略,逐步细分市场,打造业务品牌和产品品牌,形成业务特色、产品特色和区域特色,并初步形成比较优势。立足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市民、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路子,积极转换发展方式,既追求规模的适度扩张,更追求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效益和人均创利能力。努力建设“经营业绩好、资产质量好、内控管理好、遵纪守法好、社会服务好、公司治理规范、资本充足、跨区域经营”的良好银行、精品银行。
二、业务发展方面。基本战略为“一个中心、两个基础”,即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与创新为基础。坚持不懈地创新传统业务,提升服务客户能力;坚持不懈地发展新兴业务,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做强做大传统业务巩固和扩大客户基础,通过创新和大力发展新兴业务完善和拓展银行功能,实现新兴业务收入的较大增长,初步实现经营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初步建立现代化商业银行的基本框架。
三、人力资源方面。创建人本化银行,引进先进理念,深化改革创新,注重机制建设,实施人才兴行战略,通过吸引、留用、激励并发展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塑造一支敬业、高效、才能卓越与充满激情的人才队伍。围绕战略目标实现,强化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员工与银行的共同发展。
四、风险管理方面。以“健全体系、有效制衡、助力发展”为指导思想,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体现“风险为本、内控优先”的要求,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框架,构建集中、独立、矩阵式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以技术系统为平台,以相互制约为核心,以专业化分工为手段,以信息的采集、反馈、反应体系为基础,加强流程控制,逐步推进制定并实施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并将建设先进风险管理文化,提高制度执行力和营造风控氛围贯穿始终,建立有效平衡风险与回报的内控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五、科技信息方面。构筑现代信息科技体系框架,逐步实现业务品种多元化、服务个性化、渠道网络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建立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科学制度体系及安全防护体系。
六、品牌建设方面。强化产品系列的包装与整体策划,强化产品特质的一贯性和内涵的连续性,系统化地提高新型组合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力争连续不断的推出有较大影响力的拳头产品。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范文6
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商行由于缺乏机构网络优势,靠“拼价格、拼关系、拼费用”的单一业务发展模式和服务模式,难以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抗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城商行发展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将迫使城商行重新调整战略规划,加快发展模式转型。因此,如何科学实际地制定战略规划,指导城商行采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战略定位,绕开比较劣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做到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走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城商行成立之初,虽然都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市居民、服务中小企业”。但在追求“做强、做大”攀比心理作用下,一些城商行在既无特色产品、风险控制能力,又无地缘优势、赢利保证的情况下,盲目跟风进行更名、跨区域经营,造成城商行同质化发展严重。因此,城商行发展战略必须从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型。城商行应结合自身特色和所处环境,制定清晰准确的战略定位,克服盲目“攀比”心理和做大做强的误区。结合发达国家银行机构发展经验和我国城商行的发展情况,城商行的发展战略定位可以概况为四种:一是综合定位,做大做强,发展为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如北京银行等;二是依托区域优势,发展成为在某个经济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银行,如广西北部湾银行;三是依托大股东资源,与大股东资源整合,提供某类专业特色产品的银行,如昆仑银行、平安银行等;四是坚持差异化,“深耕”市场,做深做透,在某方面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银行,如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等。在明确发展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制订明确的发展愿景、银行使命、战略目标和保障措施,并保持战略的长期性和持续性,不应随意彻底改变既定发展战略。
城商行应坚持差异化的市场定位,避开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的“红海”,积极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蓝海”,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某一市场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培育业务经营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纵观国外银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随着市场开放程度加大以及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国外银行竞争战略经历了一个从无竞争、无差异化竞争,到初步差异化竞争再到深化差异化竞争的发展历程。我国城商行也经历了从成立初期盲目模仿国有银行“垒大户”,到逐步重视“中小企业”寻求自身特色的过程。未来几年,将是城商行深化差异化竞争的过程。因此,城商行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环境、金融业务发展的空间和经营管理水平确定重点服务或者合作对象,扬长避短,寻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特色化市场定位战略,坚持走差异化经营、特色化发展道路,形成自身特色和比较竞争优势。
(一)市场定位方面。坚持实施差异化和特色化战略,逐步细分市场,打造业务品牌和产品品牌,形成业务特色、产品特色和区域特色,并初步形成比较优势。立足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市民、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路子,积极转换发展方式,既追求规模的适度扩张,更追求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效益和人均创利能力。努力建设“经营业绩好、资产质量好、内控管理好、遵纪守法好、社会服务好、公司治理规范、资本充足、跨区域经营”的精品银行。
(二)业务发展方面。基本战略为“一个中心、两个基础”,即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与创新为基础。坚持不懈地创新传统业务,提升服务客户能力;坚持不懈地发展新兴业务,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做强做大传统业务巩固和扩大客户基础,通过创新和大力发展新兴业务完善和拓展银行功能,实现新兴业务收入的较大增长,初步实现经营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初步建立现代化商业银行的基本框架。
(三)人力资源方面。创建人本化银行,引进先进理念,深化改革创新,注重机制建设,实施人才兴行战略,通过吸引、留用、激励并发展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塑造一支敬业、高效、才能卓越与充满激情的人才队伍。围绕战略目标实现,强化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员工与银行的共同发展。
(四)风险管理方面。以“健全体系、有效制衡、助力发展”为指导思想,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体现“风险为本、内控优先”的要求,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框架,构建集中、独立、矩阵式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以技术系统为平台,以相互制约为核心,以专业化分工为手段,以信息的采集、反馈、反应体系为基础,加强流程控制,逐步推进制定并实施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并将建设先进风险管理文化,提高制度执行力和营造风控氛围贯穿始终,建立有效平衡风险与回报的内控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五)科技信息方面。构筑现代信息科技体系框架,逐步实现业务品种多元化、服务个性化、渠道网络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建立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科学制度体系及安全防护体系。建成科技系统技术领先、客户服务渠道广泛、业务品种多样、风险控制严密、系统运行稳定的现代化金融科技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达到金融机构的领先水平。
(六)品牌建设方面。强化产品系列的包装与整体策划,强化产品特质的一贯性和内涵的连续性,系统化地提高新型组合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力争连续不断地推出有较大影响力的拳头产品。逐步细分市场,合理切入相关市场,实行差别化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打造业务品牌和产品品牌,打造业务特色、产品特色和区域特色,并初步形成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