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学问题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学问题分析范文1
1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与针对性不强
我国在医学院校中开设医学统计方法课程已有60多年的历史。在医护类专业学生医学统计方法应用能力的培养上,高职院校受本科医学院的影响比较深,一直以本科教材的压缩版为蓝本,选择基本的“医学统计方法”进行教学,其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指标计算、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等,但一般将重点放在抽象概念的讲解、公式的推导、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假设检验等方面,而且在内容的组织上也比较零散,没有一条前后贯穿的主线,也没有考虑学生毕业后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本课题组的调查结果(结果另文报道)显示,医护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后主要用到的依然是上述的基本统计方法,但问题在于他们普遍不知道怎样正确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推断方法,以及如何准确解释和表达出统计分析结果,而统计学中的概念、公式和统计指标的计算(多采用SPSS软件和Excel软件处理)等内容几乎没有用到,这说明在医学统计方法教学中存在内容选择上的缺陷,针对性不强,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2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对于数学基础较薄弱的高职医护类专业学生来说,公式繁多、概念抽象和逻辑性强等因素的存在而使医学统计方法的内容难以理解和掌握。目前高职院校医学统计方法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没有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原则,师生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最常见的形式是先介绍统计原理,接着讲授统计公式及其推导,最后举例说明。其最终结果是将课程的重点引向统计学中的计算上,把医学统计方法当作“数学”课来上,而忽视了学生统计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当前,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采用SPSS软件分析统计数据,这在客观上要求各高职院校在医学统计方法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和SPSS软件教学。王春平等[4]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统计原理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对内容进行认真裁剪,只是将教材内容照搬到课件上,将黑板变成“白板”,没有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多媒体教学尚且如此,遑论采用SPSS软件教学了。虽然有的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软件,但所占的课时比重太小,可仅看作是实践教学的一个小小的补充。
3忽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医学统计方法对高职医护类专业学生来说,只是日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主要用于对医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鉴于此,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医学统计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不是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目前高职院校由于受本科院校的影响太深,在医学统计方法教学中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全面性,轻视实践教学而导致实践学时安排很少,而且实践教学内容多为单项技能训练,而非综合技能训练项目,忽视了对学生统计学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戴士弘[3]认为学生的能力是训练出来的,而不是通过老师讲授获得的。由此可以看出,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只能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不强。
二、解决高职医学统计方法教学中主要问题的对策
1深入调查研究,重新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课程教学目标虽说从属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它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样,都应涵盖职(执)业资格证书、典型工作岗位和职业岗位迁移三个方面所需的相关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尤其要突出能力目标,因此在制订课程教学目标前,必须认真研究医护类专业近几年的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积极针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跟踪毕业生成长轨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涉及的医学统计方法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就可以制订出针对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目标。这样的课程教学目标既侧重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又包含了执业资格考试所需的一些基础知识,同时也兼顾了毕业生就业后的发展需要,指向明确,能促进学以致用,这就从根本上为高职医学统计方法教学指明了方向。
2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目标一旦确定,接下来就是要思考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问题,不仅要实现,而且要实现好,教学内容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体。内容的选择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不应囿于教材,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因为课程是有生命的、原生的,而教材是次生的,是课程生命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的历史记录[5];同时要考虑授课对象专业上的差异,如护理专业除介绍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一些常用统计方法外,还应增加护理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如量表研制与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等,充分体现出专业的特色。此外,教师还应对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合理裁剪、加工和序化,使它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如在介绍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时,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将均数、标准差、方差分析和q检验连贯起来讲解,这样学生就明白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指标、这些指标如何计算、如何进行假设检验以及在多个均数总体上有差别时还需进一步通过q检验来判断两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这个过程实际上与工作中的应用过程高度一致。经过这样处理的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前后贯穿、简便实用并且由易到难,但不失其魂。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专业教师非常熟悉教学目标和内容,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组织教学内容。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是应该做并且能够做好的。
3充分应用软件,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统计学问题分析范文2
近几年来,数学问题提出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它被视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中心[1~3].例如,我国2011年数学课程标准在问题解决的课程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数学问题提出的重要性在2000年美国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中也有所提及[5].
鉴于数学问题提出在数学课程与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数学问题提出的相关研究.例如,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水平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中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还有待于提高[6~7].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关系的调查研究,揭示了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8~10].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评价的研究认为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可以从提出数学问题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新性3个方面进行评价[11~21].但是,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评价,从数学问题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新性3个方面是不全面的,既然数学问题的复杂程度也代表了一个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高低,因此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的复杂性也应是其数学问题提出能力高低的一个评价方面.同时,对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数学问题提出观念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学者Philippou和Nicolaou对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观念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启示[22].他们调查了塞浦路斯五年级和六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自我效能观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塞浦路斯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自我效能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该研究仅仅调查了学生的自我效能观念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学生其他的问题提出观念.例如,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的重要性的认识,对数学问题提出的兴趣,以及对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形式的认识.同时,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是否能够被有效测量,将直接影响研究者深入探索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该研究将首先界定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问题提出观念的概念,并构建了一套数学问题提出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调查了沈阳市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观念的情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数学问题提出是指,新数学问题的提出和已有数学问题的重新阐释,它可以发生于数学问题解决之前、之中和之后[2].学生在数学问题提出的过程中经历信息的理解,信息的转换,信息的编辑,信息的选择4种心理过程[23].信息的理解发生在学生根据一些数学表达式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之中;信息的转换发生在学生根据一些数学图片和表格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信息的编辑发生在没有限制条件下,学生根据一些数学信息、数学故事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学生根据某一个答案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观念是个体所持有的主观认识和理论,它包含所有个体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却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的认识[24].在观念概念的基础上,研究者认为数学问题提出的观念是指学生对于数学问题提出的重要性、兴趣,以及数学问题提出学习过程中的信心等的主观认识与态度.
三、研究方法
1.样本
调查了沈阳新民市69个五年级小学生和朝阳北票市48个五年级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数学问题提出观念的情况.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测试前已经学习了因数与倍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梯形的面积、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的加减法等相关知识.另外,由于参与调查的学生所使用的数学教材存在少数的数学问题提出的情境,所以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有一定的了解.
2.测试过程
为了避免部分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仍然不清楚,测试前,研究者先讲解一个数学问题提出的例题:“服装店中,一件上衣的价格是60元,一双鞋的价格是82元,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如果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时候存在困难,调查者可以给出一个例子:一件上衣和一双鞋一共多少元?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该情境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例题讲解之后,研究者强调这次测试不是一次真正的考试,其目的是了解他们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水平,因此考试的时候不要紧张.在测试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题意等不是很理解,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提示.数学问题提出测试结束后实施数学问题提出观念的测试,两个测试一共用时约50分钟.
3.测试工具
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测试包括6个算术领域的问题提出测试题(测试题2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的运算类型加以限制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在数学问题提出过程中对信息理解的能力).从问题提出情境的表征方式来看,有图片、答案、算式、语言描述和表格等.例如,编写两个应用题,使其计算方法(列式)都为1.6×8.数学问题提出观念问卷包括20个五点李克特观念问题,涉及学生对于数学问题提出的重要性,数学问题提出学习过程中的信心,以及对于数学问题提出的兴趣等.这20个观念问题从设计方式上分为10个正向问题和10个反向问题.例如,“尽管我很努力地学习,但是我在提出数学问题的时候还是总遇到困难”为反向问题;“我认为能够从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到很多”为正向问题.
4.评价标准
数学问题提出测试从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和复杂性4个维度评价.流畅性指提出正确数学问题的个数【评价一个数学问题是否为正确的数学问题,首先,评价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是否满足题意的要求.其次,评价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是否为一个可解的数学问题(一个数学问题不可解是指这个数学问题的数学信息不充分或者和已知条件相矛盾).最后,评价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是否符合生活实际】.对于某一个测试题,学生提出一个正确的数学问题,则得1分,否则得0分.变通性指学生根据某一个问题提出情境提出的两个数学问题的类型的变化程度,如果两个数学问题都错误,或者其中一个错误,或者两个数学问题都正确且属于同一个类型,都得0分,如果两个数学问题都正确且不属于同一个类型,则得1分.数学问题的类型根据该数学问题的总的语义类型来确定.加减法的语义类型分为变化、合并和比较3种类型,乘除法的语义类型分为等量组的聚集、倍数、矩形和组合[25].例如,“小明带了100元,买了2条围巾和1双手套,剩多少元?”和“买2副手套和1条围巾共多少元?”,前一个数学问题的语义类型为变化,后一个数学问题的语义类型为合并,所以该生测试题1的变通性维度得1分.新颖性是指学生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比较有新意,具体的评价方法是如果提出的某一类正确的数学问题的个数占所有提出的正确数学问题的个数的百分比小于10%,那么这类数学问题就被评价为新颖性的数学问题.该维度中,数学问题类型的划分方法与变通性维度中数学问题类型的划分方法相同.学生提出一个新颖性的数学问题,则得1分,非新颖性的数学问题或者不正确的数学问题为0分.复杂性是指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数学问题所包含的语义类型的个数.某一个测试题中,学生提出的两个数学问题中至少有一个数学问题包含两种语义类型,则得1分,至少有一个包含3种及以上语义类型的数学问题,则得2分,其余为0分(两个问题中至少一个问题错误或者两个数学问题都正确,但是每个问题仅仅包含一个语义结构).例如,一个学生提出两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动物?”和“草地上有5只母鸡和8头牛,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条腿?”,第二个数学问题包括合并和等量组的聚集两种语义结构,该生复杂性维度得1分.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测试4个维度的分数重复累计,流畅性和创新性维度的总分各是12分,变通性维度总分是6分,复杂性维度总分是10分(测试题2要求学生根据指定的算式编写数学问题,因此,评价学生根据该问题情境提出的数学问题的复杂性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测试的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40分.
数学问题提出观念问卷中,反向问题反向记分.例如,对于问题“尽管我很努力地学习,但是我在提出数学问题的时候还是总遇到困难”,选项“非常不同意”记5分,选项“不同意”记4分,选项“不知道”记3分,选项“同意”记2分,选项“非常同意”记1分.正向问题正向计分,例如,对于问题“我能够正确地评价提出的某一个数学问题是否正确”,选项“非常不同意”记1分,选项“不同意”记2分,选项“不知道”记3分,选项“同意”记4分,选项“非常同意”记5分.数学问题提出观念问卷的最低分为20分,最高分为100分.
四、研究结果
1.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结果
从测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提出正确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测试的4个维度得分率情况分别为,流畅性:87.5%,变通性:45.7%,创新性:12.3%,复杂性:20.3%.可见,在问题提出的流畅性维度上,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的分数还是较高的.但是,也不乏一些学生提出不符合要求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测试题2中,根据问题的要求,学生需要提出应用题,而有的学生却提出文字表述题,如:“8个1.6的和是多少?”在测试题4中,根据问题的要求,学生需要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可以包含加法或减法)的应用题,而有的学生却提出:“小明存250元,小丽存300元,小明比小丽少多少?”在测试题5中,学生需要根据情境中隐含的规律提出问题,但有的学生却提出:“第四天,他用23根火柴搭了几个正方形?”显然这个数学问题不符合题中隐含的规律;在测试题6中,有的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只母鸡一天下10个蛋,那么5只母鸡一个月30天下多少个蛋?”可见提出的数学问题不符合生活实际.与数学问题提出的流畅性维度相比,学生在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创新性和复杂性维度上的表现不容乐观.学生倾向于提出和课本类似的、练习中常见的、简单的数学问题.例如,对于测试题1,类似于“买2双鞋和1副手套共需多少钱?”的合并问题为36%;类似于“2副手套花多少钱?”的等量组聚集问题为26%.
2.数学问题提出观念的结果
从数学问题提出观念问卷来看,部分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的观念不容乐观.例如,对于观念问题4“尽管我很努力地学习,但是我在提出数学问题的时候还是总遇到困难”中,有38%的学生选择同意或者非常同意,表明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好数学问题提出缺乏一定的信心.对于问题19“我愿意提出和课本上类似的数学问题”,高达62%的学生选择了同意或非常同意,这可能是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的创新性较差的一个原因.但是,学生很喜欢数学问题提出的活动.例如,对于观念问题15“如果数学课堂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问题提出活动,那么数学课堂就会变得更加有趣”,90%的学生选择了同意或者非常同意.
3.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观念之间的关系
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首先,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观念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上正相关(=0.21,P=0.02);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创新性与数学问题提出观念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上正相关(=0.27,P=0.00).其次,对于数学问题提出的4个评价维度,创新性分别和变通性(=0.29,P=0.00)和复杂性(=0.40,P=0.00)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上正相关(研究中只计算了数学问题提出的变通性,复杂性和创新性之间的相关性,而没有把正确性包含在内,因为变通性、复杂性和创新性3个维度是以正确性为基础的,即,只有正确的数学问题才能评价其变通性、复杂性和创新性).最后,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观念能够从很大程度上预测他们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R=0.21,F=5.47,p=0.02).
五、讨论
通过该研究,可以得出,学生倾向于提出一些常规性的、熟悉的数学问题,而不擅长提出创新性、复杂性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教师把培养问题提出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落实在各学段的课堂教学之中.
首先,教师不仅要提供丰富多彩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欲望,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同时也要教给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一些方法,在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给予一些帮助.例如,在学生提不出数学问题的时候给学生提供一些例子,在学生总是提出类似的数学问题的时候,提供学生从另外的角度提问的例子,鼓励学生对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评价与反思.此外,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促进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提高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于各类考试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作用,即在考试中增加一些数学问题提出的测试题.当然,在考试中,增加什么形式的数学问题提出的测试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次,既然数学问题提出观念和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要重视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观念的培养,要让学生认识到,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同等重要.提出一个好的数学问题也是聪明程度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同时,要更多地鼓励学生,树立学好数学问题提出的信心.
统计学问题分析范文3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089―01
儿童文学是站在儿童的角度,适应儿童的阅读习惯的一种文学体裁。其语言的表达大多通俗易懂、文章的内容趋于活泼生动。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推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在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对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把握不够。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当中,部分教师误将诸如“夸张”的儿童文学手法与其他文学普遍使用的修辞技巧相混淆,影响小学生对儿童文学的误解,制约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儿童文学作品涉及各种不同类型的题材,为了避免使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对不同的题材进行相同的解释,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儿童文体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
2. 没有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现如今,好多语文教师没有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儿童文学课文教学越来越工具化。很多语文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儿童文学当成来进行教学,甚至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字词句的理解上,以及创作背景的搜集上,完全是一种工具化的教学。其次,儿童文学成人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教师在对儿童文学进行分析时,不考虑主体的特殊性,用分析的方法对儿童文学进行模式化的分析,导致儿童文学越来越功利化。这两种教学方法脱离了儿童文学的审美趣味,将小学语文的课堂变得越来越僵硬化,失去了课堂的活跃气氛,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1. 加强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教育。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因而教师要建立适合现代教学的儿童文学观。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弄清楚儿童文学的主体特征,要明白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提供和创造的文学体裁,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大量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这样,在对自己素养提高的同时,才能帮助学生儿童文学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2. 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进行教学。与不同,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显著特征。小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比较独特,想象力比较丰富,这些心理状态在文学作品中就反映为儿童情趣。作品中的儿童情趣对儿童能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在小学生的成长方面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及对新鲜事物的新奇感,使得他们在阅读儿童文学时产生快乐的情绪,因而儿童情趣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紧扣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进行教学。在进行儿童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儿童文学的文体构成要有所了解,对它们的所属范畴要清晰明了,准确掌握这些文体的分类依据以及内外部形成原因。鉴于儿童文学的体裁特征,教师在教学之前要把握各种文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便于在日常教学当中更好地教学。
4. 加大儿童文学在教材中的入选力度。为了保证教材质量,教育部应该加大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入选力度。在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时,也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多选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文学作品。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结合儿童的生活实践对儿童文学进行科学合理的选编。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高效地掌握儿童文学的内涵,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统计学问题分析范文4
摘要: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外开放思想的影响,女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都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女大学生问题”已经是社会的敏感话题之一,为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现就本人工作实际,结合调查问卷所反映的情况,对我院某学部女同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分析,写出此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女同学;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一、民办高校女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消费缺少计划性,盲目消费、攀比现象严重
1.学生的家庭收入与她们的实际支出不成比例。
问卷显示,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1.2%的学生来自城市,58.8%的学生来自于农村或城镇;有61.3%的学生是独生子女,34.6%的同学家里有两个孩子,还有4.1%的学生家庭中有三个和三个以上的孩子,负担较重;被调查学生平均日常生活费在600元左右,高则1500-2000元,少则200到300元。绝大多数女同学的伙食费基本都能控制在300元以内,但是其他方面支出较多:一半左右的学生平均每月有200元以上用来购买衣物和化妆品;平均每月有50元用于电话费;购买学习资料的费用还不到30元;而用于上网、招待同学或其他娱乐费用却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2.存在攀比心理。
攀比消费是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往往相互影响,相互攀比,他们消费时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消费行为,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不管自己是否需要,也要追随去购买,满足自身的虚荣心理。
3.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近几年来,由盲目追求物质需要而导致大学生偷盗、出入不健康娱乐场所,甚至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的现象在高校频繁发生。
(二)恋爱现象普遍,恋爱观不正确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0%以上的同学承认自己有或曾经有过男朋友;其他同学也绝大多数希望自己在大学里找个男朋友;只有几个同学表示不愿在大学里交男朋友。当问到她们现在的男友能否是她们以后的人生伴侣时,80%的同学的答案是:“不知道,顺其自然吧!”恋爱的原因更是多种多样的:20%左右的学生回答说是“家里带来的”(对方原来和自己是一个学校的),大学里又继续这段感情;30-40%的同学认为感情一旦来临就像洪水一样势不可挡,只有全权接受;甚至还有10%左右的学生认为如果在大学里不谈一次恋爱,就是不完整的大学经历,同学们还会瞧不起,认为“自己没有魅力”;更有的同学扬言道:有一个好男友就如有了一个活银行、活饭卡、搬运工……对自己好处多多,遇到困难时还能充当“护花使者”,在同学朋友面前非常有面子;还有的同学面临着“我爱的人不爱我”这样的困境,整日单相思,或者“我的爱情鸟已经飞走了”这样的尴尬局面,无心学习。他们绝大多数承认谈恋爱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影响学习的,但是明知这样,还是不能很好的处理这种关系,十分无奈。当问到她们是否有过“性”经历或者对大学生发生性关系的看法时,有15.8%的同学承认自己和男朋友发生过性关系,并且认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这是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出于隐私原因,我认为这只是一个保守数字,实际情况可能比问卷反映的还要严重。
由前面的数字可以看出,女大学生恋爱自主性强、恋爱动机简单化、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等问题,这就使我们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摆正爱情与学习的关系、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和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波折是在所难免的。前面所提到的单相思、爱情错觉、失恋等等恋爱心理挫折对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一种考验。如果承受能力较强,就能较好地应付挫折,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二、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及分析
(一)从我们的高校管理本身为主,为大学生的消费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据调查,大学生获取消费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媒体,大众传媒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主渠道,成为联结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的桥梁和纽带。媒体把外界的消费信息毫无保留地传输给了大学生。但是,处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消费心理不够成熟稳定,易于不加辨别地全盘接受外界的信息,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盲目消费。因此,要为大学生营造健康消费的社会氛围,必须呼吁各种媒体宣传正确、积极、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
(二)从家长入手。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消费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要为孩子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行为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为子女提供正常的消费支持,这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经济支柱,可以免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要掌握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内容和结构,对于大学生的消费提供合理的建议,帮助大学生做好预算安排,并及时纠正一些消费误区。家长要转变“无私奉献”的无遏制供给观念,适当提供给大学生的消费,同时,还应该把上一代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言传身教给子女,切忌自己平时消费时大手大脚,无预算,铺张浪费等不良消费行为,帮助子女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
综上所述,“女大学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和家长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管理者,配合社会、家长解决好此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志伟.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及企业营销策略[J].商业研究,2002,4
[2]卢思锋,何耐铭.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郭奉元.简析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J].消费经济,1998,3
统计学问题分析范文5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厌学;对策
当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这虽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随之,在广大农村地区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他们的教育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障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性质的问题,而是已逐渐演变为一个社会性质的问题。
一、现状
1、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同时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只有小学层次的文化水平。
2、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他们大多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多数有厌学的情绪。
3、留守儿童心理情况。大多数留守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 “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二、原因分析
1、宏观层面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各地区相继出现第一批大规模的民工潮。经济政策的不平衡导致沿海沿江城市相对发达,民工流动集中,从而形成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民工越流动越穷。其次,农业发展的后知后觉,土地国有化,导致农民无地可种,无房可住。房价上涨,市场经济又剥夺了农民的劳动所得。本来就薄弱的农业基础开始动摇。外出务工成了首选。都奢望能在城市有所出息。
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对社会不公平的怨恨心理,加上农村教育的落后,父母的关爱的缺乏,以及社会环境负面因素的影响,便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2、微观层面分析
(1)家长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表现不足。留守儿童年龄尚小,其社会性并未完全成熟,依恋父母情感是他们的基本需求。但由于父母或者父母一方长期在城市务工,对孩子的呵护不够;同时这部分父母由于受教育水平不高,没有对孩子形成科学的教导,仅仅局限于交代孩子“好好上学,听爷爷奶奶的话”之类。当孩子遇到实际问题时,父母并不能给予具体指导。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性格变得内向与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抑,最终产生厌学情绪。
(2)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关注不够。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矛盾性,一方面提倡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实行的仍是应试教育,升学率是评判一个学校优秀与否的唯一指标。因此,学校和教师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相对淡化对学生身心教育和感情上的沟通。同时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限,学习环境不好,教师水平有限,无法激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教师潜意识中对这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会出现不关注他们或者过度批评他们。而孩子正处于敏感的青春期,他们会注重自我,很在意别人对于他们的评价。对同学之间相处的小矛盾和对老师表扬别的同学却没有表扬他等都表现的很敏感。这部分孩子经常被这些问题困扰,但是缺乏有效的沟通者或者直接不愿意说出来,他们往往直接表现出不想去学校上课了,由于爷爷奶奶有过度宠爱孩子的心理,也就答应他们不去上学的要求了。
相对而言,留守儿童心理承受能力比城市里的孩子要差,也表现的过分敏感、性格内向。如果他们没有达到目标,就很容易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三、 对策思考
1、完善教育制度
通常来说,学校是传授知识教育的最直接来源,而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并不发达甚至非常落后,老师自身的教育水平也不高,学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教育设备落后,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教学环境。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创造更多的福利吸引城市里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培养较高素质水平的农村教师并提高他们的津贴。同时可以发展留守儿童寄宿制,寄宿制发展能解决隔辈监管的不利因素,也为学生安全提供了保障。寄宿制的发展,又给学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学校必须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并给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寄宿条件,这更进一步要求政府和各界的大力支持。
2、政府应长期关注留守问题,建立长效支持机制
彻底消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目前部分城市建有留守儿童的学校,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但是在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上,这些学校还是不能和城里孩子的学校相提并论。针对仍然留守的儿童,我们首先要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努力提高他们的技能;其次社会各界应对这部分学生给予充分的关爱,例如不在校园周边设立网吧和游戏厅,最大程度上为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干净的学习环境。此外,政府应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困难学生补助等实际问题,着力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监护人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使社会真正和谐
3、平等沟通,守护留守学生的自尊心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多数在城市务工的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仅限于次数不多电话。他们在电话里也只询问孩子的成绩,并未对他们的身体,心灵与过多的关怀。鉴于此,作为家长,应该改变以往的观念,与孩子平等沟通,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回家看望孩子,当孩子遇到实际问题时,应该给予指导,而不是一句“问爷爷奶奶”。父母尽可能留一人在家教育和监护孩子,建议每周给子女打一个电话,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每月给孩子写一封信增强亲情,决不能用金钱代替情感;每月与班主任通电话沟通一次、询问孩子在校情况;每学期尽量回来和孩子见一次面,或让孩子利用寒暑假到父母身边,培养健康心理,形成良好习惯
4、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承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教师既当先生又当保姆。通过进一步确立“留守儿童不等同问题儿童”、“教师无小节,事事关教育”、“不让一名学生掉队”等教育理念,从单纯追求教与学转向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提高教学内涵质量,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喜欢和留恋的场所,从而乐不思“家”。同时,不仅仅局限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也要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情况,弥补因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一些教育缺失。
儿童时期是快速发育体格、接受教育、培养健康心智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要在学校里享受义务教育,在外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在家庭中在父母的爱心呵护下感受亲情的温暖。而农村留守儿童偏偏最缺乏的就是父母的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人格心智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让这些儿童健康成长,享有和其他在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一样美好的童年,学校和社会需要做的很多。孩子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少儿强则中国强,他们需要良好的成长环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将来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贡献。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深切地知道,留守儿童比其他孩子更需要关爱,更需要沟通,他们的父母已经不在身边了,所以社会更需要给予他们更多关注。解决好孩子的问题,他们的父母也才能在外面更安心地工作,为城市化建设贡献力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社会的民生问题,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之所在。(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
[2]孙志飞.德育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探析[J].理论观察,2009(1).
[3]刘秀英.农村“ 留守学生”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妇联,2004(10).
[4]王德文.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11).
统计学问题分析范文6
关键词:胶体;分散系;教材比较;文献统计
胶体是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中的重要课题,多数中学教师经常选择该课题来实施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并已设计和实践出一些较好的课例,但在具体教学策略、情境设计等方面研究较多,缺乏对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必要的剖析反思,导致较难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针对胶体教学内容确立教学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探讨胶体的教学研究现状、确立胶体的教学问题、提供胶体教学改进和优化的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进行备课研究及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一、基于文献统计分析“胶体”教学
钻研教学案例是开展文献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胶体”“分散系”等为关键词搜索到20篇近期较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文[1-20],包括教学设计的文本资料和教学现场的文字实录,能够呈现具体、典型且含真实问题情境的实际教学过程。在反复通读文献后,从知识呈现顺序、问题情境设置、学生活动和教学例证素材等方面对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差异与不足,分析确立“胶体”的教学问题。
从知识呈现顺序的角度分析,在20份教学案例中,有16份案例(占80%)教师采取了演绎方法:介绍分散系概念及分类从分散质粒径比较胶体、溶液、浊液制备Fe(OH)3胶体丁达尔效应及其原理胶体的其他性质及应用,引导学生基于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变化原因;有4份(占20%)采取了归纳方法:先从胶体、溶液、浊液的形成过程归纳分散系的概念从分散质粒径分析丁达尔效应的原理从生活实例归纳出胶体相关性质从具体物质归纳出分散系的9种分类及依据。由此可看出两种取向的教学观:①强调分散系的分类、胶体的概念、性质及应用等具体知识的教学观;②强调从分类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等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观,强调胶体与分散系的关系,落实分类观、变化观和微粒观。
从问题情境与学生活动的角度分析,20份案例呈现如下特点:①当给出生活中胶体、溶液、浊液相关实例和分散质粒径范围后,教师往往会提出:这三者分别是什么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呢?这三者的稳定性如何?能否采用过滤方法区分胶体和溶液?这类问题,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三者性质差异是由于分散质粒径不同引起的;②教师一般还会基于实验情境组织教学过程:探究FeCl3固体分别分散在冷水、沸水和NaOH溶液中的现象差异,如何解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渗析法分离胶体和溶液的原理是什么,进而让学生按分散质粒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认识到聚集状态对物质性质的影响;③教师也会基于生活情境设计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胶体相关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或生活生产问题,如解释卤水点豆腐、胶体净水、FeCl3稀溶液止血、河海交接处三角洲的形成等,让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胶体的组成、性质及用途间的联系。但关于胶体聚沉、渗析、电泳现象的教学深度不一,其教学要求是什么,值得进一步探讨。
从教学例证素材角度来看,按照教学环节进行分析:①导入环节:有15份案例选择复习溶液和浊液知识(以盐水、泥水为例)作为导入,引出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在给出分散质粒径范围后导出胶体概念;有3份案例选择列举生活中常见分散系实例,并从分散质、分散剂状态对分散系进行归类和举例,重点以液态分散剂为例导出胶体概念;有1份案例选择纳米材料导入,基于纳米尺度引出胶体概念;有1份案例选择由丁达尔效应的发现史引出胶体概念;②实验探究环节:有16份案例选择“制备Fe(OH)3胶体”的探究活动来讲授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有3份案例选择“NaCl固体在酒精中分散”的探究实验来讲授胶体的形成与本质;有1份案例选择“提纯混有NaCl杂质的淀粉胶体”的探究活动来讲授胶体的形成条件、丁达尔效应及渗析现象;③课堂小结环节:有14份案例选择“胶体的应用”结尾,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有2份案例选择“溶液、胶体、浊液的联系及转化”做结尾,升华分类观、变化观的学科思想;有4份案例选择“纳米材料”等学科前沿资讯做结尾。综观20份教学案例,教师选择不同的例证素材,重点讲授胶体的制备及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与胶体,但可能让学生在初学阶段建立起“胶体的本质是有丁达尔效应”的迷思概念,而未能认识胶体的本质;如何选取教学例证素材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
通过从不同角度对文献案例的分析,现有教学中具有差异性的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如通过知识呈现顺序角度可确立“胶体知识教学过程如何落实分类观、变化观等学科思想”;通过问题情境及学生活动角度可确定“胶体聚沉、电泳、渗析现象的教学要求是什么”;通过教学素材例证角度可确立“选择怎样的例证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胶体的本质”。
二、基于教材比较分析“胶体”教学
教材是教师备课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通过比较我国现有的三套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模块中“胶体”在内容选取和组织呈现上的差异,分析确立胶体教学的相关问题。
哪谌莩氏中问嚼纯矗人教版先阐释分散系的定义及分类,再以液态分散系为例,按分散质粒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并通过“科学探究”探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形成原因,最后通过“科学视野”拓展介绍胶体的电泳、聚沉现象;鲁科版通过“联想・质疑”中呈现的丁达尔现象引出分散系、胶体的概念,并阐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和聚沉现象,最后通过“知识点击”介绍胶体与渗析;苏教版通过举例直接给出分散系、胶体的概念,通过“活动与探究”介绍胶体的净水功能,最后通过“资料卡”简单描述胶体的应用。可见三套教材:①都强调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但介绍丁达尔效应所选用的例证素材不同,人教版和苏教版都通过比较光束通过CuSO4溶液与Fe(OH)3胶体时的现象差异引出鉴别方法,鲁科版通过比较光束通过盐酸、Fe(OH)3胶体和AgI胶体时的现象引出丁达尔现象;②胶体的电泳、聚沉和渗析的教学要求不一:鲁科版中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和聚沉现象以主体知识形式呈现,渗析则作为拓展了解;人教版通过实验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并介绍胶体的聚沉、电泳现象及应用;而苏教版仅以资料卡形式介绍胶体的应用,如表1所示。
结合表2分析,胶体知识呈现差异主要体现在:①导入部分引入胶体概念所用的逻辑顺序不同,人教版和苏教版注重与初中已学的溶液、浊液对比,鲁科版偏向于从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引入胶体概念;②教学内容选择上,三个版本教材都有Fe(OH)3胶体制备与性质实验,渗透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径、表面积特点,但鲁科版深度研究了胶体的聚沉与渗析;③应用拓展部分,三个版本教材都介绍胶体在日常生活、纳米材料和医药领域的应用,注重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理念的渗透,其中鲁科版更突出学生动手探究活动。
再从胶体、丁达尔效应、胶体制备和例证素材四方面对三套教材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
(一)介绍“胶体”所选取的内容
苏教版仅介绍了胶体概念,通过“活动与探究”栏目中实验1介绍用激光笔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未阐释其原理是丁达尔效应;实验2介绍Fe(OH)3胶体的净水功能,但未提及胶体的电泳、聚沉、渗析等现象;而人教版和鲁科版则较详细地介绍了“胶体”的组成、性质和应用,这是因为胶体作为一类重要的混合物,因其具有特殊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且促使学生把研究物质世界的视角从纯净物转向混合物。
(二)介绍“丁达尔效应”所选取的例证素材
苏教版并未出现“丁达尔效应”概念,但提及用激光笔鉴别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实验;人教版阐释了激光笔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现象差异及其原理,从现象产生原理的角度定义丁达尔效应;鲁科版呈现可见光束照射盐酸、Fe(OH)3胶体的现象差异,从直观实验现象的角度定义丁达尔效应,选择无色溶液(盐酸)还可避免出现CuSO4溶液因呈蓝色会吸收可见光导致未出现“光亮通路”的现象偏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选择恰当定义方式进行“丁达尔效应”的教学: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已对光的散射原理有一定了解,则可采用人教版中“原理式”的定义,否则宜采用鲁科版中“现象式”的定义;教师在“丁达尔效应”的例证素材上建议将蓝色CuSO4溶液换成蓝色及绿色以外的溶液,以遵循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三)介绍“Fe(OH)3胶体制备”的内容
苏教版中并没有介绍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人教版中将“Fe(OH)3胶体的制备”编排在胶体与溶液、浊液性质对比的实验之后,体现了基于“制备-结构-性质-用途”学科思想研究物质的思路。而鲁科版中,则将胶体制备的内容编排在练习题中,强调知识应用与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表3所示。
(四) 阐释“胶体的应用”所选取的例证素材
苏教版多数是介绍胶体在国防科技、医药制备、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情况,除了胶体净水功能这一案例,其他例证素材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不紧密;而人教版和鲁科版选取的例证素材相对而言比较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如豆浆、牛奶、果冻、洗涤剂、制备豆腐、制造墨水等,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学会从学科角度出发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表4所示。
三、 教学建议
(一)把握“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相关内容的教学要求及深广度
对胶体课题教学问题的分析,既要通过理论层面的探讨,如胶体知识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功能与价值、胶体化学在学科前沿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又要从实践出发探索利于学生理解胶体本质的教学设计及活动实施。20份文献和3套教材中胶体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同,如何落实教学要求是值得教师关注的教学问题之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21]中提到“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分析,学生仅需知道丁达尔效应,但为了后续学习盐类水解,学生也需了解胶体的介稳性,而聚沉、电泳则不做要求。因此,教学应该参考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的要求,准确地把握胶体教学的深广度及教学要求。
(二)选取“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相关内容的教学例证素材及探究活动
胶体由于具有特殊的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例证素材引导学生从学科视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本质。教师应对实验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拓展,充分发掘实验的探究内涵,通过具有一定梯度和内在逻辑的问题组,将实验内容或思考问题设计成教学活动,开展学生讨论、分组辩论赛等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继良,桑寿德,谭宇鹏. “课程即资源活化”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以“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为例[J]. 化学教育,2014(1):18-21.
[2]李发顺.实验对化学概念学习的促进作用――以“胶体”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2013(10):33-35.
[3]江敏.让学生体验与自然的交流――从“胶体”的教学实践谈对学科教学的思考(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9):1,5-8.
[4]江敏.让学生体验与自然的交流――从“胶体”的教学实践谈对学科教学的思考(上)[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8):1,5-8.
[5]左京平,贺珊珊.挖掘实验功能促进化学基本观念形成――以“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为例[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3(3):5-8.
[6]蒋新芳.探析分散系的丁达尔效应[J]. 化学教学,2013(3):58-59.
[7]张兴前.“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探究性教学设计[J].新课程(下),2013(2):26-27.
[8]严国建.“物质的分类――胶体”教学片段赏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2):37.
[9]保志明.理性思维帮助形成基本观念――“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学与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4):10-12.
[10]赵秀美.多媒体辅助探究性化学教学的实践――“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案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2):52-54.
[11]吴晓红,张建琴.“分散系及其分类”情景教学设计课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0):80-81.
[12]白云文.“胶体”教学设计[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10):31-32.
[13]志信.对“红光照射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实验”的探究[J]. 化学教育,2010(7):76-77.
[14]贺京.“物质的分类――胶体”教学设计[J].新课程(教师),2010(2):79.
[15]何彩霞.在把握化学概念本质中促进学科观念建构――“分散系及其分类”单元教学的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2-65.
[16]马云云.人教版必修1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及反思[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7):39-42.
[17]彭伟桥.胶体本质的探究性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09(1):42-44.
[18]张莉娜.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分散系及其分类[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42-45.
[19]陈寅.“胶体”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07(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