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成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发展成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发展成效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1

关键词 设施创新农业;成效;辽宁葫芦岛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319-01

设施蔬菜生产是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为加快蔬菜产业的发展,提升蔬菜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葫芦岛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项目为抓手,不断加快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现代特色设施农业,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创新栽培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近几年,设施农业发展迅速,葫芦岛市设施蔬菜连年为百姓创收,农户积极性空前高涨。随着资金的大力投入,葫芦岛市部分设施蔬菜的规模达到了沈阳农业大学的教学标准。

绥中县引进多膜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示范生产马铃薯新品种“早大白”,该品种早熟高产,提高了设施马铃薯的生产经济效益。3年累计推广设施马铃薯栽培2 785.53 hm2,其中大棚马铃薯栽培148.27 hm2,中棚马铃薯栽培2 637.27 hm2,实现总产量138 075 t,总产值22 906.1万元,新增总产值17 694.5万元,新增总纯收入15 158.9万元,效益显著。该项目已经有6 000余户农民直接受益,同时还带动了农资、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振兴葫芦岛市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绥中县高台乡的多茬黄瓜受到了农户的普遍欢迎,每年能够采摘3~4茬。该黄瓜品质好、产量高、效益大。

南票区金星镇温室面积达180 hm2,大兴乡80 hm2,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产量呈逐年上涨趋势;南票区的北边黄瓜已经形成区域性名牌产品,为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建昌县设施蔬菜生产形成了四大优势生产带:一是西岭上魏家岭、喇嘛洞、牛营子的番茄生产基地;二是东岭下玲珑塔、药王庙、小德营子、巴什罕的青椒生产基地;三是南岭下和尚房子、养马甸子、八家子、大屯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四是北岭上王宝营子、汤神庙的黄瓜生产基地。四大优势生产带架构了建昌设施农业产业化大格局。

2 发展高端水果产业,满足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葫芦岛市传统水果种植面积的扩大,水果产量正在逐年递增而果品质量却有下滑之势。发展高端水果产业,引领农民走上高端优质水果产业发展之路成为重中之重。通过探索与调查,葫芦岛市已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产销模式,并与大连佛伦德公司合作,以其生产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蓝莓、毛桃、大樱桃等高端水果,为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建昌县养马甸子乡一对老夫妇2个棚年化收益达15万元;连山区塔山乡预计2016年收入达30万元;绥中县王宝乡13.33 hm2温室蓝莓,年效益达到150万~300万元/hm2。数据表明,高端水果的引进,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更为农民找到了新的出路。相对传统水果而言,高端水果具有更高的利润空间,对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食用菌产业作为国际性的“健康食品”标志性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效益空间。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门路,食用菌对丰富菜篮子、改善人们营养结构、增进人体健康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建昌县已建成3个千亩食用菌产业园区,分别位于杨树湾子、葛家、大屯镇,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建昌县养马甸子乡的香菇产业远近闻名,成功地解决了当地很多农民的就业问题,带领农户实现小康,走向富裕[1-2]。

4 蔬菜产业链逐渐拉长,设施农业实现现代化生产

葫芦岛农函大玄宇食用菌野驯繁育有限公司为葫芦岛市龙头企业,带动1.54万户从事设施蔬菜生产,每年组织回收农民订单产品2.7万t,形成了良好的“公司+农户+客商”的模式;葫芦岛市玄宇合作社有成员210户,带动周边6 600户从事设施蔬菜生产,年加工订单产品6 000 t,是“合作社+示范区+农户+客商”的典型模式,形成了良好的生产、加工、销售渠道。

辽宁馨予现代农产品深加工公司以“互联网+公司+基地+农户”的蔬菜育苗、种养、加工、配送、服务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充分开展线上、线下(即O2O模式)产品销售途径,最大限度扩大葫芦岛市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及产品知名度。同时以沈阳农大、辽宁农科院为技术依托,建立公司的农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帮助农民建设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努力践行“惠民、惠企、惠社会”的企业宗旨,以良心回馈社会,用健康回报市民,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力量[3-4]。

葫芦岛市南票区一位农户引用了“蚯蚓处理污泥”这一生态项目变废为宝。每条蚯蚓每天要吞食和自己体重相当的污泥,通过吸收污泥中大量富含的有机物获得养分生长。污泥在蚯蚓体内经过几百次的消化,排除的粪便就成为上好的有机肥料,每100 t污泥可转化成30 t左右的有机肥。这种方法不仅科学环保,而且对改善土壤结构也是非常有效的。

目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葫芦岛市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了“三区、三带”的发展格局,呈现出了规模化、专业化和栽培品种互补、上市档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特点,有效缓解了淡季蔬菜供求矛盾,为保障蔬菜均衡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特色设施农业的开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参考文献

[1] 李中华,王国占,齐飞.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农机化,2012(1):7-10.

[2] 何芬,马承伟.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7(3):462-465.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2

龙头企业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50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6户,国家级龙头企业5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9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27户。销售收入超5亿元龙头企业5户,益海嘉里突破10亿元,金塔集团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并荣获“全国20家农村产业融合典型龙头企业”称号。全市龙头企业总资产近300亿元,固定资产达1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300亿元,占工业的39%,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特色产业初步形成

全市基本形成了水稻、辣椒、生猪、奶牛、肉禽、葵花6条龙型经济链条,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5%。2016年,又与世界500强华信集团、国内500强大生集团合作,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白城中加燕麦国际产业园,已有来自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际国内20余家企业围绕前端链条有意向进驻,加快形成超千亿元的产业链条,把小作物做成民族品牌的大产业,把白城打造成我国“镰刀弯”地区燕麦产业的领跑者、“东方燕麦之都”。

原料基地规模扩大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586.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76万亩,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基地300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00万亩,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74%。畜禽饲养总量达5400万头(只)。农业园区发展到77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520个。

品牌培育取得成效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市获得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128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9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9个,国家地理证明商标7个,6家企业产品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2016年9月份,白城金谷米业加工的弱碱大米被列为杭州G20峰会特供食品。

经营模式趋向成熟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吉林金塔、裕丰米业、安大牧业等100余户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380万亩、养殖合同2000万头(只)。水稻、辣椒、粘玉米、奶牛等产业80%以上实现订单生产,订单兑现率达到9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9280户和2657户,直接带动农户18万户,推动土地流转152万亩。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3

关键词:休闲农业;城郊地区;影响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对生活休闲娱乐的需求增加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休闲农业消费受此影响得到迅猛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多种形式,大致可以按照内容不同分为民俗体验式旅游、主题农庄、休闲农场、农业公园、森林公园、野营地模式、度假乡居、乡村主题博物馆、乡村俱乐部九种类型。休闲农业是依托于生态资源,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结合融通的一种新型消费内容、经营模式,也是国家为改善三农问题而重点推进的发展形式。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各类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11亿人次,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4100亿元,且休闲农业产业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消费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空间布局、评价、行为特征、需求主体等领域,而对于休闲农业的影响探究甚少。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究了我国目前的休闲农业发展状况和特点,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消费对城郊地区的多方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消费对城郊地区的经济影响

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消费给城郊地区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1.微观角度。城市居民的休闲农业消费为农村居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休闲农业的从业者主要是农民,农民可以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从事服务业,从而获得双份收入,可支配收入增加,收入结构改善;将农产品作为休闲农业的部分内容销售给城市消费者,农产品在城郊产地实现直接销售,去除中间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减少农产品的损坏,大大降低成本,利润空间增加,城郊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城郊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又能够拉动当地财政收入的增长。就业方面,目前城郊地区从事非农行业的劳动力比例不断上升,且劳动力结构呈现高龄化趋势。这种现象主要归因于城郊青年劳动力向往城市生活,追求更高的工资收益,因而进入城市务工,致使城郊地区的劳动力结构出现变化。休闲农业的发展能削弱劳动力变化的消极影响,由于休闲农业对从业者年龄要求较低,可以消化城郊地区的中年甚至部分老年劳动力,推动充分就业。据统计,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790万,其中农民从业人员630万,休闲农业在就业创造、就业带动方面影响明显。休闲农业也可能带来消极影响,如部分休闲农业项目为外地开发商直接投资租用城郊土地建设,景区的过度建设导致农民损失大量土地,倘若相应的补偿措施跟进不及时或者不合理,农民将失去原有的经济来源,承受经济上的损失。2.宏观角度。休闲农业依托农业基础发展而来,对于农业经济本身发展水平的要求较低,不需要追加大量投资,即可获得相当的收益。但这也限制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完善对休闲农业的吸引力提高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城郊地区若计划发展优质休闲农业,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期改善城市居民消费环境,吸引更多的城市消费者。而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城郊地区提高投资吸引力,丰富城郊地区产业布局,改善城郊地区的整体产业结构。除此之外,休闲农业将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发展,餐饮、住宿、交通、纪念品零售业等产业链上的产业均能得到优越的发展机会。休闲农业消费推动城郊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是城市地区与城郊地区通过休闲农业消费产生关联,进而形成更加密切的联系和往来,加速城市的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郊地区流动的经济活动。借助城市的资源和建设经验,城郊地区受到辐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享受更多城市带来的资源,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消费对城郊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

1.剩余劳动力及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推广,城郊地区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如无法解决该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则可能对社会稳定、贫富差距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该群体受职业技能的局限,无法直接从事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工作,就业范围受到严重制约,而休闲消费则为该群体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休闲农业具有农业与服务业的共同特色,既对技术水平要求较低,保证城郊地区农民能够适应工作内容,又能发挥该群体在农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特长。因此,休闲农业消费对减少城郊地区失业、无业人员,提升社区治安水平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此外,休闲农业消费为外出务工人员在本地提供了相应的工作机会。外出务工人员在本地从事休闲农业服务即可获得等于或略低于外出打工水平的报酬,极大地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转变为本地劳动力,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的发生。2.思想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休闲农业对劳动力的知识水平、道德素质要求相比于原有的纯农业形式处于更高的水平,间接促进了城郊居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形成更加和谐友善的社区文化氛围。通过与城市居民在消费过程中的接触与交流,城郊居民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逐步实现生活方式上的城乡一体化。休闲农业的发展促使城郊地区注重保护和传承传统特色文化,以达到打造特色标签、增加消费吸引力的目的。各式各样休闲农业文娱活动的举办提高了城郊居民的文化追求与审美意趣,极大丰富了城郊居民的精神生活。3.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变化。通过休闲农业的联结,城市居民与城郊居民进一步相互了解、理解和包容的态度被更广泛地接纳,削弱了城乡居民之间的偏见与歧视,夯实了城乡一体化的心理基础。城郊地区的女性在休闲农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休闲农业的发展使城郊地区女性逐步实现经济独立,社会地位提高。休闲农业发展对城郊地区的人际关系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客源量一定时,同一城郊地区的多个休闲农业消费项目会形成竞争关系,争抢客源的状况可能发生,进而导致邻里关系失和,城郊地区人际关系受到消极影响。

三、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消费对城郊地区的生态影响

1.积极影响。休闲农业强调生态、自然、绿色、环保,城市居民到城郊地区进行休闲消费的原因之一是为感受生态之美,亲近大自然。因此,为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城郊地区相关管理机构会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和投资,努力改善当前生态环境;城郊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也相应提升,理解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环境破坏的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对城郊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休闲农业依托于各地不同的生态资源,其发展有助于对当地特色生态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合理利用。其实,休闲农业的特色标签一旦贴上,所在地为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就必须保护当地独特的生态资源,从而对生态产生积极影响。2.消极影响。休闲农业的发展致使大量城市居民涌入城郊,面对更多的人类和人类活动,城郊地区的自然环境承载压力随之增大。况且并非所有区域都适合开展休闲农业,在生态基础薄弱的地方进行休闲农业的建设不仅不会保护生态环境,反而会加速环境恶化。一方面,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也会相应带来更多的废水与生活垃圾,增加城郊地区的废水处理与垃圾处理压力。如果废水、垃圾等污染物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会对城郊地区的生活、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甚至进一步引发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另一方面,大气污染也是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消费给城郊地区带来的消极影响之一。由于城郊休闲农业所在的区域通常与居住在城市中心消费者距离较远,城市居民通过公共交通出行有较大的不便,所以,消费者通常会选择自驾的方式到达城郊地区。特别是在休闲农业消费的旺季,到达城郊地区的私家车数量会持续增加,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对城郊地区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四、结论与启示

1.结论。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为城郊地区带来了积极影响,也给城郊地区造成了某些消极影响,如环境承载压力增大、争抢客源导致邻里失和等。但总体上看,发展休闲农业对城郊地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在经济上,休闲农业增加了城郊居民的收入,促进就业,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优化城乡生产力分工,产业联系加强,城乡间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加速融合,实现了更优的经济效益;在社会方面,休闲农业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变化,缓解了失业、留守儿童增加等严峻的社会问题,提高了城郊居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在生态上,显著提升城郊居民生态意识,保证自然生态健康发展。休闲农业在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展。2.启示。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注重多样化发展,形成特色标签。休闲农业应注意多样化发展,提供不同类型的休闲农业活动,用特色区别服务,避免陷入价格拼杀的“红海”之中。可由政府或社区牵头,对同一地区的休闲农业单位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细致调查各处不同的旅游资源,确保特色鲜明、分工明确,实现整体的规模化发展,增强竞争力。(2)适度开发,重视保护。休闲农业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真正确保消费者能享受田园生活以及回归自然的愉悦,而非破坏原有湿地、林地,转而扩建休闲农业。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积极跟进基础设施配套工作,避免因城市居民的休闲农业消费给城郊地区的生活与生态环境带来无法消解的压力。(3)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现阶段休闲农业消费大多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进行经营,经营理念落后。经营者个人以及城郊地区居民委员会应注意对优秀人才的引进,介绍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入职,并对休闲农业的经营者进行定期的服务培训,提升休闲农业的服务水平和经营水平。(4)运用营销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休闲农业应借助互联网在宣传上的优势,进行绿色营销、情感营销、体验营销等;借助电视综艺的平台,向城市居民持续传达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利用假期到城郊地区进行消费,从而增加收益,扩大休闲农业的经济影响。

参考文献:

[1]杨伊侬.休闲农业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商贸,2014(17):159-160.

[2]李榕.论乡村旅游及其社会经济效应[J].现代经济信息,2016(22):342.

[3]王波.休闲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5.

[4]任开荣,董继刚.休闲农业研究述评[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195-203.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4

1我国农业院校成人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1.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成人教育提出新要求近年来,我国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农村产业化结构、社会结构都在不断调整变化,农业劳动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层次等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为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寄厚望于科教事业。农业院校成人教育对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以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通过高效优质的农业成人教育来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我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至非农产业,这些原来只能从事简单农业生产的农民要转变为适应其他产业需要的劳动者和城镇居民,必须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农业院校成人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1.2农业成人教育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机制需要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终身学习已成为趋势,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现有成人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的大学后继续教育为辅”的办学理念亟需转变。农业院校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更有着无限的希望和机遇,需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增强办学实力与办学基础,找出创新发展之路。成人教育要实现“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必然在教育对象上要面向更多、更广的群体,尤其是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民群众。这都要求农业院校成人教育牢牢抓住时机,进行角色转变。

2农业高校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2.1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农业高校的管理者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趋势认识不清,把成人教育作为“副业”来抓,使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失去了动力。许多农业类大学合并后,把精力全放在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上,认为成人学生层次较低,不符合学校的发展规划要求,将成人高等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有意或无意地在发展规划中减轻了成人高等教育的比重,更有个别学校甚至将成人教育舍弃。

2.2办学质量下降许多农业类普通高校比较注意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也花费了一些精力进行教学改革和规章制度建设。但随着普通高校的持续扩招,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受到了很大影响。一是扩招后成教生源锐减,近几年成人高考的录取分数线一再下降,造成生源质量下降,部分教师面对如此质量的生源降低了教学积极性。二是扩招后全日制办学条件拥挤,原来共享的教学资源一下子极度匮乏,成人高等教育最主要的实践实习环节已经得不到保证。三是扩招后师资严重紧张,师生比大多在1∶18,使全日制教育的师资不堪重负,这使得高校在函授教学中只能从当地的职大、电大中聘请师资,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3教学改革滞后随着农村经济与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一直模仿全日制普通高校教学路子的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内容、手段与实际需要越来越不相适应。一是培养目标没有体现新时期对高层次人才的素质、能力、职业、创新的要求;二是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没有针对成人学生的不同要求设计,体现不出成人教育的特点;三是教材内容陈旧、应用性差,不适合成人学生自学;四是教学方法简单,采用传统、封闭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五是教育手段落后,缺少先进的高科技教学设备;六是办学形式单一,限制了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2.4竞争力减弱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依托全日制的办学条件,在与其他成人教育形式的竞争中曾经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随着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民办高校、自学考试、电大开放办学、网络学院等纷纷采用灵活的办学机制和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注意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突出办学的开放性,吸引了更多的生源。相比之下,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由于受国家政策、学校管理体制和内部机构改革的限制,竞争力有所减弱。

3农业院校成人教育发展建议

3.1更新教育思想农业产业化、专业化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大趋势,发展产业化、专业化的农业,需要一批具有较高科技知识和专业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这些高层次的专门技术人才需要由农业高等院校尤其是其中的成人教育来培养。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必须从思想上对农业院校成人教育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创办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符合教育规律、具有农村特色的农村教育,使农业成人教育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

3.2拓宽培训领域根据农村教育的新需求,除了传统的学历教育外,要增强和拓宽农村成人接受高中后教育的机会和渠道,以培训技能为重点,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切实培养能真正服务于农村的各类人才。一是面向社会,联合办学。采取脱产与半脱产、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办学方式,主动与社会开展联合办学,按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地方培养实用性人才。二是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短期培训。通过实用技术短期培训,可实现农业技术更替的延续,缩短知识和技术的更替周期。三是开展农村教育师资培训班。针对目前农村初中基本没有农业生产实用技术课程教师的实际问题,可为农村中学培训分流教育师资。

3.3实施教学改革一是要根据新形势的需要设定、调整培养目标,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高能力、复合型和实用型农业技术人才为己任。二是要打破传统的专业设置,针对各地农业资源优势和发展主导产业的要求,灵活设置招生专业,拓展专业范围,使学生学有所用。三是从实际性、实用性、实效性出发制定教学计划,开设必要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突出专业骨干课,增加实验、实习、实训课内容,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设施装备水平,改善教学条件,从硬件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五是进行多层次、多种形式办学。

3.4增强综合合作要坚持面向“三农”,站在大农业、大教育、大发展的高度,建立和完善以教育部门为主导、劳动等相关部门配合、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成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5

组织镇干部在全镇上下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普法宣传活动;以会代训,不断深入宣传《合作社法》、合作知识和合作社典型;农经站全体人员深入包保各村和现有合作社,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下乡指导、培训。

2.培育新型农民,造就经营人才

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计划,分层次、分步骤、有针对性地抓好合作社成员尤其是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的培训工作,努力为合作社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同时,因地制宜,积极引导乡镇龙头企业、能人大户、科技人员、村社干部等创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3.依法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镇农经站积极与工商部门沟通,帮助创办人规范登记资料并与工商部门搞好对接。同时,帮助他们依法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尤其是在设立登记、建立章程、建立组织机构、实行财务管理和规范运行等方面加强指导。

4.把握合作社动态特征,搞好分类指导

对新登记注册的合作社实行章程、制度、营业执照等复印件备案管理,及时、准确地掌握合作社发展动态,研究制定规范措施;对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指导规范运行,在服务质量、利益联结、市场开拓能力及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上加大指导;对发展比较规范,有一定带动效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重点在品牌建设、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及农产品开发、深加工上给予大力指导、扶持和帮助。

5.培育典型,示范带动

近年来,镇政府对一批发展好、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大力培育。2007年推荐小城子镇亲仁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小城子镇惠民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参加了全省示范社评选;是组织镇里有代表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出去,请进来,积极提升合作社发展水平;探索“农超对接”试点工作。邀请外地客商来梨树小城子亲仁村等合作社,进行农产品采摘活动,促进农产品销售。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6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农村地区;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082-03

1.中小企业是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体力量

加快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的历史现象,既是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的变迁。城镇化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和非农产业向城镇的聚集。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是一个农业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以工业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工业化的实质就是在一个地区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或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持续上升以及工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换代,同时,工业化意味着国民经济技术和制度的现代化以及人们活动的城镇化(围绕着工业规模生产的聚集化)和实现人的现代化。

工业化突出人的专业化与物的专业化,而城镇化则意味着把人聚在一起,又产生了各类社会、经济团体、组织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所以,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镇化,都是对同一社会经济现象从不同侧面的概括和描述。因此,我们认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是一种同生同长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其中,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加速器,而城镇化则是工业化发展的平台和必然结果,城镇化的实现离不开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平台和综合过程,工业化是基础和内容,而现代化是结果。没有农村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

中小企业是我国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体,首先,因为它适合农村地区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城镇化建设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从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在大多数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中小企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我们认为经济起飞、发展非常成功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抑或是“珠江三角洲”模式,都走的是一条发展中小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子。其次,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是解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的主要渠道。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和其农业人口身份向非农人口身份的转变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将这些人口转移出来集中在城镇并不难,问题是要给他们在城镇中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使这些人成为一个有机的城镇化的生活群体,这才是城镇化遇到的关键问题。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恰恰能够满足城镇化在这方面的客观要求。再次,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新型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资本积累,技术工人的培育,市场营销网络的形成,农业文明意识向工业文明意识的转变,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等等,都有待于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更大的福祉。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小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工业化、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和观念带动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同时,也向那些新型的第二、三产业中的工人(包括个体户)提出了有别于在农业生产中的要求,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企业的发展不断地要求人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树立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

2.目前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剖析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而其中绝大多数企业是私营企业,因为大家都知道,农村地区的多数乡镇企业不过是为了争得更优惠的政府支持的戴了顶“红帽子”的私营企业。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将此统称为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

2.1中小企业布局分散

由于受农民居住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中小企业基本上是依靠自家的房屋建筑或承包的土地建厂开店,所以中小企业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布局比较分散,这一点与城镇化的要求恰恰矛盾,因此,如何将分散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以城镇为核心的地域,是城镇化本身的一个任务。

按照生产力布局理论和市场经济原理,企业布局分散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社会化的分工和协作,各种市场信息不畅,因而其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下,缺乏有效的区域市场竞争力。这种企业布局的不合理不仅仅是生产力布局的不经济,而且也不能有效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因为这种布局无法将非农业劳动力聚集在一起,也无法改变他们的身份。这些“准工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游荡,无法形成城镇化所要求的城镇居民的身份和素质。

2.2农村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特别突出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受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企业本身素质的影响,农村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据统计调查,在农村地区,大多数中小企业(除真正的乡镇企业外)创业所需的资金基本上是来自于亲友和民间的闲置资金。可以说,真正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很少,资金短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2.3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重视环境建设问题以来,大中型城市中的具有严重污染的“五小”工业企业转移到了农村地区。这些企业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如造纸厂、冶炼厂、小煤窑,等等。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大量污水、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这个问题至今尚未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而地方环保部门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城市的环境保护上,无暇顾及农村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问题。

2.4企业经营者管理落后,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较低,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和技术改造的进程

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其经营管理者和大多数员工基本上是刚刚脱离土地的农民。由于我国农村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因此,大部分农民缺乏现代化、机械化生产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受人力资源的限制,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产业换代升级和技术改造受到严重的制约。企业再生产基本上是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基本上是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格局。所生产的产品大多数是低档次的、初级产品。低层次的重复和初级产品的加工,导致了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在城乡之间的地域分工中居于不利的地位。

3.进一步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措施和建议

广大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必须以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作为基础,在此前提下,我们认为,应该按照以下途径来发展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实现其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目标。

3.1建立中小企业集群,是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

以自然地域为主的分散的农村中小企业明显在市场竞争中居于弱势,没有发展的潜力和余地。以中心城镇为主,建立较为集中的城镇中小企业集群是进一步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

中小企业集群模式具有很强的区域竞争优势和产品竞争优势。因为中小企业集群具有非常强大的成本、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竞争、产品差异化、集群内部的合作和外部扩张等优势。中小企业集群能够给中小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巨大的效益,因为集群能够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降低市场信息获取成本与交易成本,形成难以模仿的区位竞争优势,进而提高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集群对专业人才有较大的吸引力,在市场上容易形成品牌效应。在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的意大利,其经济取得成功和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在我国浙江发展起来的“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块状经济”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

3.2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模式

农村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和模式,是关系到地区工业经济能否长期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认为,产业结构和模式的选择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的原则,目前在中西部的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应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非农产业,因为劳动密集型的非农产业模式是符合我们的城镇化目标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农村过剩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有利于将这些农业人口转移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工作,使得农村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和工业化所创造的就业机会的增长保持一致。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潜在的就业压力,使流入城镇的农业人口能够顺利转移到工业部门就业,转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理念,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而在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适合发展“工业园”、“科技园”等模式的高科技产业。在东部地区,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城镇化已经初具规模,因此,在这些地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产业结构的升级。

3.3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经济调控作用

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商品经济的意识和观念尚未完全建立,作为农村地区市场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在其创立、发展和壮大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要比大中型城市中中小企业面临的阻力和困难要大的多。在城镇化建设中大力扶持和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地方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义务。

3.3.1建立以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为主的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农村的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受地域和经济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的起点。农村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与其自身的信用度、企业资产规模及信贷可抵押、质押的资产缺乏直接关系。我们认为,解决其融资难的当务之急是以县级政府为主,尽快建立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从1998年我国开始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主要服务于大中型城市的中小企业,此套体系的光辉尚未照耀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此,我们建议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框架内,在农村地区,以县域经济为主体,按照现有体系的运行机制,建立一套服务于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子系统。这样可以加快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3.3.2以政府为主实施有效地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技术技能和素质。对失业工人的就业培训是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在美国、日本和西欧诸国,都有政府资助的非营利性的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机构。尤其在德国,在职教育成为主要的、与其正规教育并驾齐驱的教育途径。在我国,仅仅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存在着一些隶属于劳动管理部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培训机构。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根本就没有类似的农民“转业”的培训机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对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的投入,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广泛进行科学技术知识与工业实用技能的培训,使许多正在转移或已经转移了的原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掌握从事二、三产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要求。这是各级政府在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一项艰巨任务。

同时,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中的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效率,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3.3政府应该加快企业经营所需外部环境的建设。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它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在硬环境一定的情况下,软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从硬环境建设来看,政府应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完善中小企业群体化所要求的硬件的建设。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主要是指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对制度的需求问题。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非过程,是一项系统的“破旧立新”社会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淘汰一些旧的制度,产生一些新的制度,用来对新型的社会经济格局、秩序的承认和保护,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朱允卫,董美双,杨万江.发展中小企业、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路径―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的分析[J].乡镇经济,2003,(12):22-52.

[2]成德宁.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比较与启示[J].经济评论.2002,(1).

[3]李大鹏,李增刚,邸晓燕.试论中国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J].生产力研究,2003,(4).

[4]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