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毕业设计达到的效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毕业设计达到的效果范文1
关键词 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工科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最近几年,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屡创新高。自2009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首次突破600万人(611万)后,2010年达630万,2011年达660万,2012年增至680万;而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因此,对于广大工科学生而言,当前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安排整整一个学期时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而从最近几年我们学校毕业设计教学情况来看,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意,甚至出现严重下滑。下面,根据笔者多年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经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和看法。
1 当前本科毕业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难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
大部分学校的毕业设计都安排在第8个学期,在此期间,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毕业后的去向,他们或就业、或出国、或读研。
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来说,准备各种应聘资料,奔波于各大招聘会,参加各种单位的面试,是他们优先考虑的大事。而近几年毕业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的同时,用人单位更注重的是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找到一个理想的就业单位,往往需要参加十余场招聘会,被面试十多次,耗时数月,才可能最终就业。对于此类学生,在其找到理想工作之前,基本上没有心思去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
对于选择出国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将外语学习、出国考试和联系导师的工作排在毕业设计的前面,即便奖学金、导师之类问题都解决好了之后,他们还要为出国做很多准备工作,也很难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选择读研的学生来说,还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报考生,这类学生在幸运地达到初试成绩后,还要面临复试,大部分学校是在每年的3月底才能全部完成研究生的复试和录取工作,因此,在此之前报考生的主要精力都是准备复试,复试通过以后,大约还有两个半月的时间可以安心做毕业设计;另一种是保送生,这类学生是真正能够投入大部分精力到毕业设计环节中,实践表明,他们的毕业论文大多完成质量较高。
1.2 受到客观教学条件的限制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学校的办学硬件条件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对工科学生而言,毕业设计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是必须的,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实验室的容量有限,难以保证学生的实验条件和时间;除了硬件条件跟不上,大学教师人数并未按扩招比例而增加,以笔者所在的教学单位为例,10年前,平均每位教师带2名本科毕业设计的学生,而最近几年,平均每位教师所带毕业设计人数在6~10人之间。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和教师人数的短缺,一方面导致学生动手机会少、教学效果差,另一方面教师难以保证对每一个学生有足够的指导时间,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教学效果。
1.3 指导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前国内高校环境下,项目和论文是评价大学老师最重要的指标,其不仅决定了大学老师的职称晋升和学界影响力,也直接影响大学老师的收入,而从事本科毕业设计的学生绝大部分难以对指导教师的项目有实质性贡献,学生的能力也不足以发表高质量的论文,而毕业设计教学效果的优劣也一般不会对教师的晋升和资薪形成直接影响。因此,在这么一个市场化程度越来越强的高校环境下,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基本上是靠教师的“良心”来保证,责任心强的教师用自己的项目经费为学生创造试验条件;而有些老师则由于上述原因,可能一个学期难得和学生见几次面。另外,某些教师,特别是带有行政职务的教授,由于项目、会议众多,也很难保证足够的指导时间。
1.4 评价与考核制度执行不到位
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评价考核制度来保证其质量,毕业设计也不例外。在笔者所在的学校,评价毕业设计的制度非常齐备完善,学院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还特别制定了小组末位二次答辩的规章制度,尽管如此,还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是毕业设计是大学教学的最后一环,其质量的好坏是通过“评议”来决定的,而不论是学校、学院还是老师,都不愿在这一个环节上“卡”学生。对于学校和学院来讲,学生的按时毕业率和就业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而毕业设计不通过的学生人数显然会拉低上述指标,因此极少数情况下还会发生有关领导因为某个学生的毕业设计问题给指导教师打电话情况;对于指导教师而言,大部分情况下也不愿过分较真,原因很简单,减少被领导“教育”、被学生反复纠缠的麻烦。因此,毕业设计的评价和考核不严,会助长学生学习的惰性,甚至也会造成指导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影响教学最终效果。
2 提升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2.1 以需求为向导,推进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现有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沿袭十余年前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特点如下:教学地点主要集中在学校的实验室,毕业设计课题由教师指定,学生选题前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基本没有沟通。此种方式的最大问题在于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投入其中。因此,应当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向导,推进灵活多样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针对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学生,毕业设计如果可以为他们的正式工作(或意向工作)提供良好的实践训练,必然会大大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和投入的精力。要到达这一效果,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地点,将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场地进一步延伸到企业,学校需要积极利用各种途径和知名企业建立教学合作关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联合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从而让学生尽快接触实际应用需求,同时也可为对口企业针对性培养人才,附带还解决了学校硬件条件和师资队伍不够的问题。
除此以外,还可以探索由学生自主选题的教学模式,经过大学三年半时间的学习,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已有了初步规划,对于此类学生,完全可以由他们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毕业课题,其课题方向甚至可以允许超出自己的专业范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相信任何学生愿意投入足够的激情来参与自己选择的毕业课题。
这几年来,选择毕业后读研的学生越来越多,对于此类学生,毕业设计的最重要作用是可以让他们为日后读研做好准备。由于这类学生不需要投入精力找工作,因此可以让他们提前进入感兴趣的课题组,比如从第七学期开始进行,可以让学生早日进入科研状态,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并且由于学生的毕业设计学习长达一年,有可能对指导教师的某个项目或课题有实质性的贡献,肯定会受到指导教师的欢迎。
2.2 扩大研究生在本科毕业设计中的作用
教师队伍相对学生人数偏少在大部分学校是不争的事实,一名教师有时候需要指导多达十名学生的毕业设计,因此,完全依靠教师完成这一教学环节,在时间和精力上都很难保证。在读研究生可以在这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在读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科研项目经验,对于自己研究课题的国内外进展和有关具体细节甚至比导师掌握得更多,对于各种实验设备的使用都已经非常熟悉,因此,在指导教师定好课题方向和各阶段的任务要求后,如果能够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作用指导本科生进行具体仪器操作、数据分析和整理等,必将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发挥好研究生在本科设计中的作用,还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要严格挑选优秀的有经验的研究生,比如,研一的学生本身还在科研入门阶段,不宜参与这一环节;二是指导教师不能完全放任不管,必须定期交流讨论和检查进展;三是要有适当的激励措施来鼓励研究生投入精力和时间参与到这一环节中来,比如通过助教岗位来招募优秀研究来参与,对获得良好效果的研究生给予适当形式的鼓励等等。
2.3 强化过程管理和考核机制
本科毕业设计的周期长达一个学期,在整个过程中,强化全周期管理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保障手段。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如下几个环节的管理:一是严格执行开题制度,开题报告是学生在充分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毕业开题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进展的顺利与否;二是建立定期的讨论和汇报制度,导师要定期检查进度,学生要定期汇报进展,及时就课题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三是严格进行中期检查,在毕业设计时间过半后,进行一次正式中期检查,该环节既是对前期的工作作出总结,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更清晰的思路。
除了加强过程管理以外,严格考核制度也是必须的。比如可以探索盲审制度,可以尝试末位不通过制度等,从而杜绝“放水”事件,这样做既是对学生的负责,也对改善学校的整体学风起到良好的作用。
毕业设计达到的效果范文2
对选题重视程度不够毕业设计通常是以工程或项目为主,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设计一套系统或完成一个项目任务.毕业设计的选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题太陈旧,知识点没有更新,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工资系统管理”等,学生对此选题不太感兴趣,导致其对毕业设计的信心不足,甚至不愿意去做毕业设计;照抄照搬网络或历届学生的毕业设计,连代码都认不全;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不清楚工作任务.跟踪管理不够高职院校对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不够,学生选题后基本上处于放羊或半放羊状态,学生忙于自己的顶岗实习,无心顾及毕业设计事宜,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没有时间去找指导教师沟通和交流.毕业答辩流于形式由于学生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毕业设计,对毕业设计内容不太熟悉,导致其答辩时无话可说,不能圆满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毕业答辩的成绩管理也不到位,学生毕业设计做得好的就能通过,做得不好的,修改一下,也可以通过.整个毕业答辩的成绩没有层次差别,只要能通过即可.
2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
2.1选题是关键
毕业设计的选题是关键,好的选题可以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一是以就业或顶岗实习工作为突破口,将毕业设计与就业或顶岗实习工作紧密结合,根据其内容进行选题,解决工作实际中的问题.例如,网络技术方向的毕业生,可根据实习单位的设备进行选题,利用实习单位的设备进行相关的实验和验证,从实践出发,解决实际问题.软件技术方向的毕业生,可先了解企业的开发环境和流程,对毕业设计进行规划,根据所学专业知识选题,设计出实用的系统,达到毕业设计的目的.二是以历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为基础,逐步创新和完善.学生就业后,首先要能对现有设备或系统进行正常操作和使用,然后在其基础上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最终在本岗位中升级并应用.选题时,指导教师可直接将历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交给学生,让他们首先要看懂别人的设计内容和思路,然后,再对其提出的要求,促使学生进行创新和完善,最后形成自己的、具有创新内容的毕业设计.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一是学生可直接借鉴现成毕业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能学习到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二是在别人毕业设计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创新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全新理念,如果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那么设计出来的作品就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也将真正达到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目的.例如,网络方向的毕业生做毕业设计时,第一步是搞清楚毕业设计中所使用的网络设备,对其性能及相关参数进行了解,找出其优点和缺点.第二步是根据设计要求,改进缺点,对相关的设备更换或替代.第三步,对更换的设备或改进的技术进行测试和调试,得出结论,明确自己的设计思路.最后,写出设计论文并进行答辩.再例如,专业软件技术方向的毕业生做毕业设计时,首先搞清楚毕业设计的开发环境,然后对设计的系统功能进行分析,并在指导教师的建议下,对系统中优点进行细化,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最后,进行系统的升级改造和功能的完善.
2.2管理上要加强
思想上高度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大多数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与顶岗实习阶段交叉,这就更需要学校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毕业设计教学.学校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开专门动员大会,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毕业设计当作一门课程来对待,明确告知学生,毕业设计将记成绩,如果毕业设计不合格,这门课程不合格.加强毕业设计的跟踪指导要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的监管,制定毕业设计跟踪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对在指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防止毕业设计走过场.建立和健全毕业答辩监督机制毕业设计真正达到效果,必须在管理上狠下功夫,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制度和措施,真正做到全方位监控,全过程管理.学校在毕业设计教学之初,召开专门的动员会,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监管,形成一整套毕业设计管理机制,全方位、全过程对毕业设计进行有效管理、监督和跟踪;在毕业答辩时,加强毕业答辩的管理和控制,对于优秀的毕业设计给予表扬和表彰,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要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要求其限期完成,不能完成者,以不合格记载到成绩册中.
3结语
毕业设计达到的效果范文3
关键词: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组织模式
作者简介:吴永红(1968-),女,江西吉安人,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和工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059-03
高校毕业设计是毕业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针对某课题,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的设计活动。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是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最后环节,是对学生所具备的专长与技能的全面展现,是学生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对学生整个专业学习的总结和检验及对专业教学效果的的综合评估。本文拟探讨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组织模式,以优化教学组织过程,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创作出新颖、时尚、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好作品。
一、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培养目标是在展开教育活动之前,在教育管理者的观念中存在的教育结果,是对教育结果的一种设想[1]。从大设计的专业范畴来说,高校的毕业设计着重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勇于探索、创新及实践的能力,以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毕业设计的能力、设计思想和基本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具体说来,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服装艺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完成服装产品的系统设计。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调研服装市场,完成系列服装设计、制作等,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题服装的设计能力、组织管理和沟通能力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毕业设计当中,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2]
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投身实践、灵活运用专业知识与设计制作能力的机会。因此,其毕业设计的教学要求不同于专业课教学,一般采用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表现得更为突出。教师除了必要的指导和跟进检查讲评之外,应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3]
二、重视毕业设计的组织与管理
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的组织与管理是保障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环节的关键。首先,要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建立毕业设计的指导规范。服装设计专业教研室根据毕业设计选题的要求组织教师讨论并制定毕业设计指导书,对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具体内容及其规范要求、时间安排、作品数量、作品的质量要求等做出周密的部署。
其次,要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实践证明,毕业设计时间的合理安排与否直接影响毕业设计作品的效果。一般毕业设计主要集中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对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而言,他们除了要完成一个系列(5套)的服装设计及制作外,还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毕业作品的展示,任务非常繁重。在这个学期,他们还要参加各类就业应聘会,很多学生因为忙不过来而匆匆完成毕业设计,根本没时间去精心修饰作品。因此,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必须提前安排,要将印有毕业设计各项任务、具体进程的《毕业设计指导书》在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末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好春节长假这段时间考虑毕业设计选题,开展社会实践、市场调研等前期工作,为第二学期开学后毕业设计的正式启动做好铺垫。[4]
再次,需制定相应的方法措施,来实施毕业设计中间各环节的检查工作。服装毕业设计主要包含选题(大主题下可设小主题)、前期社会实践与市场调研、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方案构思和筛选、定稿、制作、撰写和整理毕业设计文档、作品展示这些过程,具体环节可分为以下四个:
(一)构思方案:学生根据选定的主题,结合市场调研情况,对支撑主题的素材资料加以分析和整理,制订设计方案,确定毕业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设计方向。
(二)定稿:学生根据拟定的方案,画出几个系列服装的草图,并说明创作思路和意图,指导教师给予有价值的建议,根据效果、面料的可选性、加工等因素选定一个系列作为最终方案。
(三)绘制效果图和结构图:将选定的一个系列服装画出效果图,注明设计构思,并绘出结构图,在教师指导下作必要的修改完善。
(四)裁剪与制作:制作一个系列5套服装。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要按照设计方案,实现并完善设计构思,准确表达设计意图,配上服饰品,以形成完整的服装系列。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这是检验学生将构思转换成服装成品能力的关键。
根据以上环节,服装设计专业教研室要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和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同时进行检验,一方面对学生的过程成绩进行评定,作为学生毕业设计成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与责任心也进行如实考核,作为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评价依据。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市场调研、设计方案、成衣制作和作品展示等环节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把握选题的难度和深度,以及解决学生在服装设计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5]
三、采用主题教学法
在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主题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主题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了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斗志,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主题教学法为发达国家实用艺术类学科的设计教学所普遍使用,它以培养综合学力为目的,以研究实际问题为课程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对原理与方法的掌握。
主题教学法的实施就是选取某一切入点(即主题),导引思维向更加广泛、更深层面拓展,此间可借助合适的媒介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使学生以探索、实验的态度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最终形成能够体现主题、有个性、有原创并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例如,以“建筑”为主题的毕业设计,教师讲解以“建筑”为主题如何进行服装设计的立意、思考和创作,要求学生必须把新的理念和思想体现在服装的款式上。教师在导入主题时,可以从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方面启发学生全方位感触建筑的有形和无形,指导学生从颜色、面料、廓形等方面去考虑建筑元素的表达效果,并要求结合当下的流行趋势;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信息,进而形成全新款式。主题教学法要求学生颠覆固有的思维框框,一切从“零”开始,通过观看各种建筑图片,或者是带有经典建筑的影片,体会各种建筑的外形构造和气质神韵,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概念:有古典的有现代的,有中式的有西式的,有复杂的有简练的,有精致细腻的有粗放豪迈的,不一而足,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激情,产生活跃的思维态势,结合服装要素,创作出富有特质的作品。[6]
主题教学法教授的是一种具有原创性和实证精神的设计方法,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传统格局,寻求的是一种思维方法,使学生养成发展的、思辨的创新思维习惯和能力,非常符合设计教学的规律。主题教学法的选题思路很重要,服装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服装能迅速准确地传递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因此,在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我们应紧密联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动向来拟定选题,结合社会热点来做设计,以顺应时尚潮流。
四、与企业和市场结合
为了让学校教育更好地与社会接轨,必须根据行业与市场的需求来确定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受高校的学术氛围影响,学生喜爱设计概念性的、造型夸张的“奇装异服”,为此,可以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分为创意服装设计和实用服装设计两大方向,引导部分学生朝与企业、市场接轨的实用服装设计方向发展。创意服装设计方向比较注重展现学生的创作才华,注重个性,但是创意服装设计不能脱离人体和服装本身,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装。对实用服装设计方向的学生,指导教师可通过一些知名服装品牌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确“设计服务于生活”的原则。对于实用服装设计,学生必须充分意识到所谓“实用”不等于不要艺术性和创意,它同样讲究精彩的构思与创新,只不过更加强调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相契合,要求服装设计与企业、市场接轨,能够占据市场份额是其终极目标。
许多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主动到自己心仪的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他们带着毕业设计任务进入企业,在此期间,学生能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经过较长的毕业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了解比较深入、具体,为选聘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企业而言,采取这种方式选聘人才,相比用考试招聘的方法成功率要高得多。[7]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还可把服装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或者需要解决的难题作为内容,学生根据服装企业的产品定位设计新产品,企业出资、出设备,并派技术人员指导,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既有经济收入,又可以尽快了解企业运作,适应企业要求。学生在与企业磨合的过程中,还能改变其设计产品一味追求个性而不顾及生产与市场的弊端,提高作品的采用率。同时企业也得到新思想、新设计或者解决难题,一举多得。[8]
五、与服装设计大赛接轨
与服装设计大赛接轨是对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服装设计大赛也分创意类设计和实用类设计,符合以上对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分类。通过服装设计大赛,师生能分享参赛学校的服装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作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尝试将毕业设计教学与国内或国际性的服装设计大赛接轨,将毕业设计的主题选定为某个或某些大赛的主题,运用主题教学法,教师通过解析大赛主题,启发引导学生构思、表现、完成服装作品。将毕业设计与参加比赛结合起来,可激发学生的毕业设计热情,提高毕业设计作品的效果和质量。如果学生能在服装设计大赛中获奖,其获奖的作品不仅可成为学生择业时含金量较高的自荐资料,而且对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都将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同时也能激励后来的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设计大赛中,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将毕业设计与服装设计大赛接轨,学生不但可以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毕业设计,而且还能够把凝聚着心血与智慧的作品送上更有影响力的舞台,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即使在大赛上没能获奖,学生也能够从中积累一些经验,为今后更好的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要结合毕业设计教学计划精心筛选大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指导,达到综合考察学生专业能力的目的。
六、举办毕业设计交流展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最后环节就是对毕业设计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这既是学生们几年专业学习的成果汇报,也是展示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可以通过动态和静态两种形式来表现效果,分别体现舞台大效果和近距离逼真效果,各有千秋,相互补充。通过举办毕业设计交流展活动,可以使毕业设计成果检验更为直观,学生通过展览交流设计经验,可以获得一种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学校方面也可以借此总结教学经验,研究并改进教学组织模式,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相互的比较中找出差距,从模特的动态展示中发现服装的美和缺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毕业设计成果不仅面向学校展示,还可走出校园到社会的舞台去亮相,甚至可专门邀请本地区的服装企业和媒体现场观摩,这给学生提供了向社会、向企业直接展示专业能力的机会,也宣传了学校的专业教学成果,一旦企业欣赏某些学生的作品有可能直接吸纳到企业工作,促进了学生就业。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能使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使他们充分发挥创新性思维,独立实现系列服装从构思到成衣的完整过程,充分运用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几年学习成果的大总结,也是对未来工作的一个铺垫。因此,高校不断研究和改进毕业设计组织模式,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顺应服装人才培养规律和方向,结合社会与市场的需求,组织并管理好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以利于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这是需要高校服装专业的师生共同努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刘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70-176.
[2][3][5][7]洪春英.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组织与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王小雷.服装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5).
毕业设计达到的效果范文4
Abstract: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etc. in safety engineering discipline, thus further improve 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in universities, "employment, practice and design" integration mode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is, taking the graduates of safety engineering discipline as object and the contract unit of Hunchun Coal Mining Group Co. as practice base, the integration mode is put into practice.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is obtained, it realizes a win-win result for the enterprise, the school and the students gains great improvement in the student 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This research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meaning and popularization value to practical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n universities.
关键词: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人才培养质量
Key words: employment;practice;design;integration mode;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240-0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工科教育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其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实践教学中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重要环节薄弱,将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通过用人单位和高校调研反馈,安全工程专业大学毕业生实践及工作适应能力差、实践动手能力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实践性教学,特别是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弱化、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不对接。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借鉴实践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1-3],笔者提出以学生毕业签约为前提,构建企业、学校、学生三者共赢的安全工程专业“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业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以本院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为对象,进行“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践。
1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内涵与实施要点
1.1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内涵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以学生毕业签约为前提,根据学生毕业签约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签约单位作为学生毕业实习基地,学生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实习学生即为签约该单位的毕业学生,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设计,因此,该模式将学生就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三者合为一体;学生根据签约单位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毕业实习紧密结合毕业设计内容进行,在签约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下,学生以工程技术人员身份进行现场实践,通过现场调查研究、相关理论知识学习以及现场工程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签约单位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做到签约单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有效对接。
1.2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施要点
1.2.1 实习地点的确定 根据学生毕业签约情况,选择1~2个有代表性的签约单位作为学生实习地点,代表性的签约单位应具备如下三个特点:一是该单位与学校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或校企合作办学基地,二是学生签约该单位人数在3~5人以上,三是该单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生产实际问题,实习地点同时具备上述三个特点,才能保证“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的顺利实施,才能达到一体化模式的预期效果,因此实习地点的确定至关重要。
1.2.2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确定 每个实习地点由学校选派1~2名教师作为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学校指导教师,同时由签约单位选定1~2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现场指导教师,由学校指导教师和现场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根据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情况,学校指导教师由研究方向与学生选题方向一致、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现场指导教师由从事岗位与学生选题方向一致、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1.2.3 毕业设计选题和指导书制订 根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习单位生产实践要求,寻找现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毕业设计现场选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由学校指导教师负责制订毕业设计指导书,现场指导教师进行补充修订,从而保证“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得以顺利进行。
1.2.4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方式 学校指导教师由于个人、工作等原因一般很难保证一直在现场进行指导,但应保证2~3次到现场进行指导,每次指导时间不少于1周,其他时间可通过电话、腾讯QQ对话工具或邮箱等途径,对学生进行远程指导;学校指导教师现场指导内容包括毕业设计选题指导、毕业设计指导书制订、相关理论知识和工程图纸设计讲授、现场实际问题解决方案拟定与设计、工程实践等。现场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日常教学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除协同完成学校指导教师指导工作外,还进行现场工程设计案例专题讲授、实践知识专题讲授、现场设计方案验证等,全程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1.2.5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的成效分析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完成后,应进行“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施效果评价,为保证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权威,应由签约单位专家组和学校评估专家组共同对学生实践效果进行评价,根据签约单位对学生实习及毕业设计质量的反馈意见和学校专家评估的反馈意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根据对学生毕业后半年或一年内的工作表现跟踪调查的结果对其从业能力进行评价,以检验“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的成效。
2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的实践
根据构建的“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以本院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为对象,进行一体化模式实践,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签约单位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公司为实践基地,本校与该单位已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基地,并在该单位进行过较多的科研和实践教学工作,本院安全工程专业2013届本科毕业生有6名学生与该单位签约。珲春矿业(集团)公司由八连城、板石、英安和富强四个煤矿组成,年生产能力为10Mt,该单位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煤层为低透气性难抽煤层,其中八连城煤矿和板石煤矿为高瓦斯矿井,矿井通风阻力大,瓦斯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亟待需要解决。通过与珲春矿业(集团)公司联系,本院安全工程专业6名学生在2013年3月到签约单位珲春矿业(集团)公司进行了安全工程专业“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践。
2.1 指导教师和选题的确定 通过与珲春矿业(集团)公司沟通,了解到该公司八连城煤矿和板石煤矿在通风、瓦斯方面存在亟待需要解决的现场问题,因此,本院选派通风和瓦斯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秦老师和王老师担任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学校指导教师,两名指导教师在2013年3月与珲春矿业(集团)公司领导进行座谈交流,根据八连城煤矿和板石煤矿通风、瓦斯存在的实际问题,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方向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和煤层瓦斯抽采设计,其中3名学生分配到八连城煤矿通风科进行八连城煤矿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另外3名学生分配到板石煤矿抽采科进行板石煤矿煤层瓦斯抽采设计,设计内容以解决矿井实际问题为核心。根据学生的选题情况和具体实践科室,选定八连城煤矿通风科科长和板石煤矿抽采科科长作为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现场指导教师,分别指导3名学生,学生以工程技术人员身份围绕现场实际问题边实习边设计,实现实习、设计一体化。
2.2 现场指导方式 学校指导教师根据工作安排,在2013年3月和4月进行了现场专项指导,指导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图纸设计和煤矿井下现场实际问题研究,其他时间通过电话、腾讯QQ软件对学生进行远程指导;现场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内容,通过通风瓦斯管理实践专题讲座、现场工程设计方案专题讲座和井下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指导,结合现场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设计中所遇到的难题,并结合实际进行方案验证,保证设计方案实用、有效。
3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践效果分析
通过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践研究,通过科学、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1 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学生在现场结合毕业实习进行毕业设计,设计时间更长,在双导师指导下,对设计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更全面、充分,设计内容来源实际,做到真题真做,实用价值较高,因此毕业设计质量得到较大提高;6名实践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由珲春矿业(集团)公司通风部组织相关专家对其设计内容进行了评定,在考虑现场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日常工作表现评价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定,6名学生毕业设计均达到了一体化模式实践的目的,设计内容实用、完整,满足现场工程实践要求,学生的设计得到了集团公司有关领导的较高评价;同时,在本校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评估中,校评估专家组对本院毕业设计尤其是6名实践学生毕业设计给予较高评价,设计质量较高。
3.2 既有效解决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又提高了毕业实习效果 通过“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合为一体,有效解决了实习单位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的问题,该模式实行双导师教学指导,毕业实习时间较长,现场实践机会较多,较传统毕业实习相比,实习效果更好。
3.3 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学生到煤矿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有更多的时间与实际工作环境进行零距离接触,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现场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从签约单位和学校评估专家组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反馈意见中可以看出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3.4 学生从业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践,学生提前到岗熟悉企业基本情况和实际工作情况等,学生岗位技能得到锻炼,根据对6名学生毕业后近半年的工作表现跟踪调查,其工作表现较突出,从业能力较强,从业适应能力和岗位技能普遍比其他毕业生掌握得更快、更熟练。
3.5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通过“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践,加强了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企两大教育资源,开展校企协同办学,实现了从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培养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3.6 既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又实现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通过“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现场实际问题,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大学毕业生提前到岗锻炼,更早适应工作岗位,具备从事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技能,更好地胜任工作,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安全工程专业“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应用效果较好,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者共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该研究对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起祥,李祖欣.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改革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63-165.
毕业设计达到的效果范文5
1在实例中传授理论知识
打破传统上以“讲概念说原理”为主的教学模式,消除电子设计类课程的神秘感及学生的惧怕心理,提高和改进学习效果,使此类课程被更多学生所接受[2]。设计几个较基础的实例,将理论知识融合其中,使学生对课程有着最直接的深刻认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单片机的I/O口资源时,直接给学生演示键盘控制LED的效果,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对I/O口作用的理解,同时也熟知某引脚具备输入或输出功能时的应用。
2课程实践项目的设计
“会考试,不会做”是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实际项目的开发过程和方法为主线,采用“项目驱动、案例导向”模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将“边做边学、以做促学”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原来只停留在书本上的专业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而且每个学生或项目团队都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甚至有创造性的作品。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显著提高课程教学效果[3-4]。本课题通过建立“三层次实践项目”(基本型项目、提高型项目、研究创新型项目)教学模式和与该模式配套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5],在每个实践项目中,提出了“基本”与“扩展”内容的不同要求,保证了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实践环节的完整性,形成了“基础—提高—创新”的研究型实践教学新体系,从而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6],使所有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实验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单片机只是为少数学生开设的课程”这一问题。单片机实践项目的设计如表1所示。
3课程考核方式
以项目考核代替笔试。以表1中的实践项目完成情况及期末作品(期末作品完全由学生自由选择,可以参考“研究创新型”项目)进行综合评价。为了防止学生拿他人成果作为作品,按毕业设计的要求来验收作品项目———提交完整的设计报告、设计源代码、分组进行答辩,其中设计报告需包括目录、设计题目、设计任务、设计思路(原理组成框图、资源分配)、硬件电原理图和连接图、程序流程图、设计心得和参考资料;设计源代码要有较为详细的注释。这样的做法将是学生对毕业设计过程的一次预练,也有利于督促学生在项目上多花时间和精力,真正掌握单片机的知识及其设计方法。
4项目在课程结束后的延续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都会存在项目(特别是提高型项目和研究创新型项目)的部分功能未完成或想进一步完善的情况。这时如果继续给学生提供实验室平台和相关资源,将会使学生更进一步。可以按本科毕业设计的难易程度对项目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功能的添加,修改成毕业设计题目,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延续,也为毕业设计提前做了准备。
二基于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应用实践
毕业设计达到的效果范文6
1.毕业设计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通常,毕业设计被安排在第八学期的最后10周,该学期又是毕业生确定工作和准备研究生复试的关键时期,导致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和精力投入不够,使毕业设计无法充分深入地展开进行。集中表现在实验态度不认真、实验数据缺乏合理性、不懂得用原理解释实验数据、随意编造数据或直接照抄照搬别人的成果等方面,其毕业设计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锻炼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效果。
2.选题方式和指导方式缺乏互动性。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通常包括毕业实习、题目确定,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等。师生间互动的缺乏首先体现在选题上,整个过程是首先由指导教师根据自身情况给出一定数量的设计和论文题目,然后学生根据提供的题目汇总清单进行预选,最后再由系和团队根据选题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而学生在选定题目的过程中很少和指导老师交流和沟通,对所选毕业设计和论文题目的背景和具体要求不很清楚,后续工作出现不十分适应的情况也来不及再更换选题了。师生间互动的缺乏还体现在指导方式上,具体指导过程中,师生见面的机会有限,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强度不足,导致毕业设计的质量难以保证。在当前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和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政策下,这种不足在日益凸显。
二、毕业设计环节的改进措施
1.与科研相结合,实现教学与科研双赢。本科毕业设计题目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是实现教学与科研双赢的最佳方式。毕业设计与科研相结合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在科研课题成为毕业设计题目时,须根据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将具体研究方向合理地组合成若干个难度适中、工作量饱满且具有一定探索性、创新性的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的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到实验室,了解课题的背景和任务,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入开展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指明课题的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技术路线,进行科研攻关,对在毕业设计期间存在的问题可及时与学生讨论和交流,提出修改意见。同时,高水平的成果也可以作为学生走向人才市场,进入用人单位的一块敲门砖。
2.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毕业设计也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本着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来制定设计任务和目标,能使学生学到实用的工程技术,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的题目可以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给出,毕业设计的目的、任务、要求和预期结果由学校负责审批。设计过程也可以在企业内完成,毕业设计答辩在学校进行,以保证毕业设计成果评判标准的统一。这种模式既可缓解目前毕业设计题目陈旧、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等不足的情况,又可解决教师指导过多学生的矛盾。同时也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双向选择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到工作单位后能很快进入角色,高效率地工作。
3.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满足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所在。新形势下社会对环境工程领域创新人才的要求,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毕业设计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学生竞争意识和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方面。学生的毕业设计要服务于社会,让社会充分认可环境工程专业,同时,学校也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校调整培养方案与课程结构,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通过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4.与学生兴趣爱好、择业方向相结合。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大学四年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择业方向选择,这样就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选择一些不是与本专业严格紧密相关但也达到学校和学院下达的毕业设计难度要求的题目。学生选择这类题目完成了毕业设计环节后,锻炼和培养了自身的能力,挖掘了自身的潜能。另外选择与自己择业方向一致的题目,可以给学生带来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成绩和能力的机会,给未来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我们都知道,目前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在校大学生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是很感兴趣,这类人在走上社会面临择业是就会有一定的压力,在毕业设
计这个环节,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可能与之后的择业相关的题目来完成,会使他们毕业后较和谐地融入社会。5.加强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毕业之前最后一个学期的必修课程,对大部分的学生而言,完成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将大学四年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起来,并从中提炼出一个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解决一个生产应用中的具体问题中去。这就需要学生在充分的文献调研基础上,归纳总结知识点,寻找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精心的指导。指导教师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每周至少指导学生三到四次。这就大大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对学生顺利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非常重要。这种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全面深入的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了一次归纳和应用,对部分学生还可能会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另外,毕业设计完成时期正是学生即将结束大学生活走向工作岗位的时期,很多学生面临考研、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这些负面的情绪往往会影响他们毕业设计的正常进行,这个时候指导教师采取不定期的检查、定期约见、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一方面监督学生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疏导和指引,这对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身心健康地走向社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6.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监管力度。虽然在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整个毕业设计环节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向系毕业设计指导小组申报设计题目;(2)所有设计题目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题;(3)指导小组向所有指导教师下达设计规定,指导教师向各自的选题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4)学生按照设计任务书开始进行设计,从文献调研到数据计算整理、设备选择到画图;(5)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和论文,进行小组预答辩;(6)毕业设计指导小组组织答辩委员会正式答辩;(7)组织不合格的学生进行二次答辩;(8)将全部参加毕业设计环节的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分和归档。以上环节构成了基本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规范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