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利与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利与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利与弊

传统文化的利与弊范文1

我最敬佩的人,小学生上网利与弊(辩论会),未来衣服小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那刺穿云块的阳光就像根根金线,纵横交错,把浅灰、蓝灰的云朵缝缀成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秋雨洗刷过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碧透。朵朵白云犹如起航的轻舟,在水面上慢悠悠地飘浮着。看他年纪不过二十来岁,脸色苍白,像没有睡好觉似的皮泡脸肿。他老是皱着眉头,不大说话。笑纹几乎在他的脸上是绝了迹似的。他穿着一个褪了色的蓝布大褂,好像永远是穿着这么一个一样。清瘦的下巴壳,亮耸的肩膀,显得很没生气。信,草船借箭缩写,“感恩父母

传统文化的利与弊范文2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就应引导学生首先确定目标,本次要进行搜集的资料是要与中秋节有关的。其次可以从中秋节的简介、节日活动、起源,进行搜集,这样就有条有理了。最后,确定搜集的方式,可以采用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方法,告知学生在查阅中发现所需的资料,应及时做好摘录,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复印。也可以进行调查和采访,引导学生明确调查和采访的问题和对象,然后制作问卷,拟定提纲,准备好记录的工具。还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可以用U盘储存,也可以直接存入电脑,整理打印。总之,引导学生根据研究的主题,分别到不同的地点,如图书室,电脑室等,采用不同工具和手段搜集资料,然后通过信息处理,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调查、访问,当好小记者的能力

上面我们讲到了有关中秋节的调查和采访,在设计问卷之前,我们要指导学生掌握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技巧与要领,掌握问卷设计方法。关于中秋节的调查问卷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与我们此次的调查,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向人们宣传中秋节的知识,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意识。耽误您的宝贵时间,在此向您致谢!(1)请说出中秋节的时间?(2)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3)请列举几个有关中秋节的习俗。(4)请讲讲你知道的有关中秋节的民间故事。通过这样的调查与采访,学生会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与此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设置问题的能力,在采访时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走上辩论台”的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确定的论题是“上网的利与弊”。活动之前我就根据学生的观点,把他们分为正方与反方。辩论赛开始前,正反两方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正反两方根据组长的安排,做了明细的分工,各自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选出三位辩手,再进行资料搜集,提取依据,形成观点,并拥有了充足的事实与道理相结合的论据作为后盾,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紊。在辩论赛中,选手们的精彩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及时肯定表扬学生的劳动成果

传统文化的利与弊范文3

倾听,就是听自然之声、听心灵之声从教学的角度看,听孩子们,特别是初中阶段叛逆期的孩子们的心灵之声尤其必要。由于紧张的学习,考试的压力,社会的影响以及家长高度的关注和期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必然会有复杂的反映。走进孩子心里,倾听孩子的心声,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话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在不断提升内容的对话中,师生获得关于学习、课程,甚至生活、人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认识,自然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倾听与对话”是一个过程。“倾听”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对话”。“对话”就是交流,就是教育和引导。因此,“倾听”之后的“对话”形式和主题,是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育和作文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点。

从作文的教学角度看,这次作文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特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获得生动有趣的习作素材,并随着有层次的展现教学情境的过程,让学生一层次的,有重点的,有细节的进行写作,在思考辨析的同时,完成一次习作训练,达到教育的人文关怀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

有时候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常常遇到一个问题讲过很多次,学生还是以迷糊,这时候我就想要是给孩子们大脑上都安上芯片会怎么样?于是就想到这样一作文题:如果人脑可以放…“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敞开心扉,说说他们的心里话,也好让我们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要什么?顺着这个思路,就设计了这个作文题《如果人脑可以放…》

第一个问题:如果人脑可以放东西,你想往里面放什么?

学生们异常兴奋:有说放电视,有说放电脑,有说放音乐,有说放家人的需求,有说放游戏,更多的说的是权钱……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放这些东西?

他们说有电视可以看电视,有音乐可以做事时听音乐,有电脑可以玩游戏,可以不用记知识了,有了家人的需求记忆自己就不会忘记家人的需求,可以更好的爱自己的家人,有权钱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学生叽叽喳喳的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尔后我发现他们喜欢的大多就是玩的,也有表现对知识的渴求的,有亲情的,这些都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心理,但是对权钱的喜好,我觉得有这些想法也许是基于社会及家庭的情况,对于这些不能听之任之,必须让他们正确了解权利和金钱的利与弊。

第三个问题:如果只能放一样东西……

当大家把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说出来之后,问:

大家喜欢的东西太多太杂,假如只能放最喜欢的最珍贵的东西(2样),那你会放什么呢?

这问题一出来,学生们没有了开始的叽叽喳喳,开始沉思。

许久,再问他们答案时,有“家人和钱”,“游戏和电视”,“知识和钱”“钱和权”……

问:只能选择一个呢?(说明是游戏,必须做出选择)

争论,沉思,眉头紧蹙,咬牙……

总结引导:亲情 知识的重要性,权钱都是身外之物得淡之。

三、教学反思

传统文化的利与弊范文4

辩论,是一种高水平、综合性的口语交际活动,其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交生活之中。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对辩论双方来说,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也是智慧的较量,更是语言艺术的较量。千百年来,辩论都以其严密精湛的逻辑思维和咄咄逼人的论辩气势,显示出震撼人心的力量,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彩。由于辩论能够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考查学生听辩中捕捉信息及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所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巧性于一体的语言实践活动题越来越受到许多考区的青睐,成为了一种热门题型。

[经典考题]

例1.小文主持了一场“我看汉语魅力”辩论会,正方反方激烈交锋。

正方:汉语魅力无穷。同样一组词语,按不同顺序组合,就能表示多种多样的意思。目前,在亚洲、欧美许多国家,一股汉语学习的热潮正随着中国对外影响的扩大而日益膨胀,汉语必将成为全球的强势语言。

反方:汉语的魅力在消退。①汉语中有些同音词、同义词混淆难辨,造成听读障碍,影响我们的学习兴趣。②目前,许多幼儿园开了识字课,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幼儿快乐成长。③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外语的强势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汉语的魅力之光逐渐暗淡了。

(1)正方辩词的画线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_____”改为“_____”。

(2)反方辩词中的第_____句(只填句子序号)不能证明反方观点。

(2007年南京市中考题)

解析:这是一场关于“汉语魅力”的辩论会,题干中不仅列出了正反双方针锋相对的观点,同时也列出了各自的辩词,从中可感受双方交锋的激烈。第(1)小题中用词不当的是“膨胀”一词,这个词语常用来借指某些事物扩大或增长,用来形容“学习的热潮”不妥,可改成“高涨”。辩论的终极目标,是否定彼方论点的成立、肯定己方论点的正确。所以辩词应该要能有力论证自己的论点反驳对方的观点,而反方中的第②句讲的是幼儿的学习负担,既不能证明反方观点,也不能反驳对方的观点。

例2.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看法。

朱永新教授等认为当前部分国民心态浮躁与疏远于阅读、远离经典、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有极大关联。因此,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

余秋雨则明确表示反对。其理由是:一、现在已有“国际阅读日”,没有必要增加类似节日;二、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阅读不是欠缺,而是灾难;三、在今天,阅读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余秋雨说,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的是浪费生命。

不久,朱永新又发文《余秋雨先生,请不要误导中国人》。

两种争论十分激烈,也在各地引发是否设立阅读日的讨论。

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是否需要设立“嘉兴青少年阅读日”?请根据你的体会,简要写出理由。

(2007年嘉兴市中考题)

解析:题中的材料只是为你观点的提出设置背景,首先要认真研读朱永新、余秋雨等人的观点及理由,然后对是否需要设立“嘉兴青少年阅读日”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立场。立场明确了,就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对“阅读”的体会写出理由了。答案示例:1:设不设节日不是很重要,关键是我们大家要认同“阅读”,尤其是青少年要加强阅读。如若不然,便是形式而已;如若认同了,一个国际读书日就足够了,何必再增设“嘉兴青少年阅读日”呢?2:其实设阅读日不是目的,最根本的是要提高青少年的阅读意识,呼吁大家真正地读书,读好书。赞成增设“嘉兴少年阅读日”。3:阅读好的书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品位。没有阅读,那是我们民族乃至世界文化如何传承?赞成设立“嘉兴青少年阅读日”。

例3.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

要求:辩论题的正、反观点不能只来自[相关言论]的同一句话。每方观点不超过15个字,字数大致相等。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资料:

[人物介绍]

于丹,北师大教授。从200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推出她的《〈论语〉心得》讲座。她的解读换起了民族记忆,冲破了专家与群众间的藩篱,让高深文化走出象牙塔,来到群众当中,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方式,让她收获了赞许,也面对着质疑。对此,她选择了从容,用加倍的勤恳真诚回馈赞许的热情,用坦荡的“三鞠躬一握手”直面质疑着的诘问。

[相关言论]

① 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

② 于丹是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所创造的神话。

③ 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做的是文化普及工作。

④ 父亲、师长的悉心培养,博学、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她成功的强大力量。

(2007年陕西省中考题)

解析:要辩论首先得有辩题。辩论赛所设置的辩题,正反两方面的判断应当是具有对抗性矛盾的,或者至少是具有矛盾对立关系的。同时要使双方都有话说,而不是明显一边倒,要使听众觉得双方讲的都似乎有理。解答这道题可以先选定“相关言论”中的一句,仔细推敲进而设置正反双方针锋相对的辩题。如选定第①句言论,就可以这样设置辩题:正方: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反方: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你看过2006年世界杯吗?在2006年世界杯上1/8决赛意大利对澳大利亚的比赛中,中央电视台解说员黄健翔在解说到最后阶段时出现了“疯吼”现象。在比赛进行到伤停补时阶段时,意大利队获得一个制胜点球而挺进八强。解说员黄健翔因多年解说意大利足球而对意大利足球有了很深厚的感情。由于兴奋过度,黄健翔在解说时用嘶哑的喉咙“疯吼”着对意大利的赞扬的话而深刻地抨击了澳大利亚足球。对于这一现象,各界人士看法不一。

下面是某校九年级(八)班同学展开的一场辩论赛的节选部分。假如你是反方成员,请写出你的辩论词。

正方:我方认为,黄健翔是一个优秀的解说员。解说员不是机器,难免倾注个人的情感,可以理解。在演说比赛的过程中有如此的激情,能够带动全场的气氛,将比赛带入。这正是对足球这一充满激情的体育运动最好的诠释。

反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网络阅读究竟是利大于弊(正方),还是弊大于利(反方)?学校准备搞一次辩论会。现在由你担任辩手,请选择其中一方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字数50个左右)。

我的观点是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明中学举行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自律(自我约束)”;反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他人约束)”。辩论时,双方唇枪舌剑,反方突然这样发问:“孙悟空不就被套了个紧箍咒?可见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作为正方,你将怎样得体有力地回击反方?

4.某校初二(1)班同学阅读了名著《西游记》后,对猪八戒这个形象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陈述?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所以他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班举行以“上网利与弊”为话题的辩论活动,甲方同学的一段辩词是:“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一方面,网络缩小了世界,远在天涯海角的人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另一方面,它还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

如果你是乙方主辩,你将怎样针对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进行反驳,表达你方的观点和理由?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

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首先符合辩论格式,如有“我方认为”或其他表明观点的语句,同时观点要鲜明,理由阐述正确,符合语境。

2.示例:正方:利大于弊,网络阅读比传统纸质阅读方便快捷,可以迅速获取大量信息,对于青少年增长学识,不无裨益。反方:弊大于利,网络阅读囫囵吞枣,不利于深层理解;且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青少年心智发展有负面影响。

3.示例:(1)那么唐僧为什么不戴呢?(2)孙悟空是猴不是人,作为动物当然主要靠他律,这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3)我们强调主要靠自律,并没有完全排除他律。

4.示例: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吃苦耐劳,对师父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传统文化的利与弊范文5

关键词:信息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书法教学

书法作为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线条为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东方艺术的代表之一。这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国粹,自20世纪初从欧洲涌入的钢笔和20世纪末计算机普及的冲击,书法艺术遭遇了空前的挑战。如何应对计算机普及应用对书法的挑战及如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更好地为书法教学服务,使书法艺术得以发扬光大,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书法任重道远

中国书法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的文化精粹之一,书法作为文化遗产的身份认同,直到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才正式公开。自2004年8月,中国加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书协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开始共同推动中国书法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议批准,中国书法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在国内书法被法律正式确认为非遗身份完全合法化。中国书法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它对艺术审美与创造,人文精神的养成,提升民众的修养与素质提高都有强大的作用。学校在人才培养、传承文化、社会服务等方面担负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弘扬光大书法艺术,书法教育任重道远。

二、信息化对中国书法艺术影响的利与弊

21世纪以来,因为信息化而形成的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毛笔书写而形成的技法及传统书写方式的实用性,在“无纸化”的信息传输模式前遭到空前挑战,不仅毛笔书写没有了使用价值,连钢笔、铅笔的书写也受到冲击,中国书法因实用价值的改变而渐临衰微。信息化在表现了对中国书法的冲击一面之后,我们也应看到对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有益的因素。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对中国书法的学习参与人群比前几十年来并没有减少,而书法活动对社会文化教育经济的影响还在增长。信息化时代拓宽了文化艺术传播的渠道和速度,信息化使得作品的传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标志性变化,资源共享,普及庞大的容量等是任何传统媒介无法相比的。信息化的最大优点:

1.低成本

在书法传播方面经济便捷必然促进群众性、普及型,这种普及性是任何历史时代难以企及,书法的教育普及是基础,只有在普及的基础上,才能得以民众参与、提高。

2.信息化有广泛的传播性

如今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交流、地理条件、交通条件不再成为绝对的制约因素,网络连通是书法艺术传遍世界并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加快了书法的普及与交流。

3.信息化具有公正公平性

使书法的评选批评更加公正公开,无论是大家、名家、官家还是无名小卒,都会得到公正的评判,网络意见的参与使书法活动更加民主,书法作品及人才的选拔更加民主、公开、公正,以上这些方面信息化功不可没。

三、信息化时代提高书法教学的有效策略

回顾书法的历史,汉字从诞生之日就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如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毛笔书写的实用性几乎为零。现在的公文都是“打字”,写信变成了发送电子邮件、短信与微博,特别是中小学,由于升学考试、升学率等硬指标的压力,使课表中的书法课,徒有虚设。面对书法教育如此现状,我们应做到:

1.更新观念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必须了解书法教学是与智育、德育分不开的。通过书法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拓宽艺术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心理、生理、智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2.加强学校管理,制订书法教学计划

在学校管理上,要合理制订书法课的教学计划及考核,加大资金投入。

3.职业道德

从教师来讲,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学习,使知识得以更新,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

从技法训练到讲解辅导讲练结合、从示范到纠误、从基本笔画到结体特征等书法教学各个环节中,巧妙借助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使学生记忆深刻,强化了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较快掌握所学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书法教学的单一、枯燥和低效的状况,使学习更加趣味化、人性化。通过反复观看名家讲座、教学示范、图片作品、名作欣赏使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在感受碑、帖、书、本、纸张书写的同时,能轻松感受画面的效果,课堂上声、像、文、图、帖并茂,增强了教学的艺术效果,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要应用多媒体的高度集中性、互、信息量大、反馈及时等优点,提高书法教学效果和质量。

可喜的是,现如今从国家到地方教育部门,从中小学到大学课堂,都已着手使书法教育得到普遍的恢复。信息化在其中的积极作用应充分发挥。我们只有担当起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才能无愧于祖先、无愧于当代、无愧于全人类。

参考文献:

[1]李廷华.信息化对中国书法的多维影响.书法报,2012(27).

传统文化的利与弊范文6

关键词:时政知识;生活实例;实践;兴趣;生活化

一直以来,很多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都不太感兴趣,甚至有厌倦心理。他们认为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不但过于教条化、理论化,而且离我们生活太远,实践性与效用性较少,较抽象,所以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他们常用一种“上课随便听听,下课随便背背”的心态来应付,结果出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状态。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其中一种是必须设法把思想品德课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思想品德课更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就在实际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以下谈谈我的浅薄见解。

一、融入时政知识,激活课堂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自身的意义和特点。作为思想品德课,要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必须巧妙设计一定的教学燃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融入时政热点知识,燃起学生探究时政知识、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所以,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自己要热爱、关心时政消息,保持高度的时政敏感度与观察力,养成收集时政热点知识的习惯。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渠道,了解世界大事,阅读时事评论的文章,及时收集、整理下来,以便随时应用。这样,既可以方便自己在课堂上随意引入各种新闻、时政热点,又可从另一角度向学生展现教师的魅力,增强学生的信任度和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授九年级《实施科教兴国》这一课时,恰逢我国“神舟十号”成功发射。于是我就在课堂中对发射的过程做了的全面的介绍,结果不但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科技发展的状态,体会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更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热情。又如,在讲授《人民当家做主》这一课时,我引入了我国“两会”的相关报道,让学生了解人民是如何当家做主的。这些做法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直观认识,而且更好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

二、引入生活实例,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如果我们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只是传统的照本宣科,让知识与生活脱节,那只会让学生更加远离课堂,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厌倦甚至嫌弃之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结合我们身边的、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例子,让学生体会到思想品德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以此激励唤醒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比如,在讲授九年级《学会理财》这一节时,我在课堂上提出了问题:“同学们是如何分配自己的利是钱的?”因为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情,所以学习情绪一下子就给调动了起来。大家马上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对零花钱的使用、分配方式。通过讨论对比,我不但了解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在讲授《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时,为了让学生深刻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我让学生列举出我们县的特色文化。学生马上如数家珍,从我们当地的六祖禅宗文化,讲到生活中的各种民间表演艺术;从民间习俗讲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从本地旅游业的兴起及繁荣,讲到发展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讨论后,学生不但了解了我们县特色文化的特点,还为更好地繁荣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通过在课堂上引入这些生活实例,学生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原来思想品德课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效果就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创设实践活动,践行课本具体知识

俗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如果只停留在书本或文字上,它的了解和掌握始终是抽象的、肤浅的。在如今信息发达的时代,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开拓,对知识的追求也不断提高,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由此及彼,我们探求知识的真谛,最实际的方法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去感悟或检验。所以,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思想品德课的要求,我们可以结合不同的课本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不但了解了各种诉讼的特点,领会到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更提高了个人的权利意识和守法意识。在讲授《拒绝不良诱惑》时,我指导学生组成辩论队,围绕“网络的利与弊”展开热烈的辩论,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应如何正确面对、使用网络。而活动的开展,更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他们不再认为思想品德课与我们是隔空存在的科目,它不但具有教育性、思想性,更具有生活性、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