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办法及流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采购管理办法及流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采购管理办法及流程

采购管理办法及流程范文1

本文就如何加强管道工程物资采购管理,如何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浅谈个人的工作认识,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

管道建设;物资采购;采购成本;改进措施

1规范采购流程,加强制度管理

采购流程是采购活动具体执行的标准,是采购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无章可循是物资采购的大忌,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流程管理,物资采购过程就失去了管控,增加了物资质量、供货周期、价格、售后服务以及财务等方面的采购风险,甚至滋生采购管理人员的违法行为。因此,规范的采购流程,可以有效地规避采购风险,在程序文件的指导下,通过采用合理的采购方式,选择合适的物资供应商,在确保物资质量与供货周期的条件下,以最低的价格购入工程需求数量的物资,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有效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2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加大招标采购力度

管道工程物资采购方式主要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和单一来源采购等。我国招标投标法、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对物资采购的相关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采购方式选择的具体条件,在采购方式选择的时候必须遵循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招标采购是确保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最有效办法,遵循的是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通过完善招标管理制度,增加供应商数量,扩大物资招标范围等方法,加大招标采购的力度,提高招标采购率,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采购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加强工程物资招标采购管理,要从招标采购的准备阶段、招标实施阶段和招标结束阶段这三个关键环节控制采购成本,最终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3发挥项目群优势,整合资源集中采购

目前在中国石油“建管分离”的管理模式下,长输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往往多个工程项目由建设单位集中建设,产生了项目群管理模式,相对于单个项目工程物资的采购,项目群集中采购体现了更大的采购优势。以钢管等材料物资的采购为例,管材采购具有数量多、金额巨大的特点,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招标管理办法》、《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办法》、集团公司一级采购物资授权集中采购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的要求,钢管作为一级物资由集团公司授权组长单位集中采购,以物资采购总体计划为依据,结合项目群实际情况,发挥项目群整合资源优势,在保障工期的情况下,将建设期内具备采购条件的所有项目集合在一起,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采购机构组织集中采购,以采购规模大、采购实施持续的特点取得采购的规模优势,对制造商产生持续的吸引力,从而获得较大的折扣和较低的价格,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

4加强供应商管理,提高采购物资质量

质量管理是油气管道建设项目的管理重点,工程建设期间,物资供应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控制,对物资采购成本也产生直接影响。如果物资采购时没有平衡好价格和质量的关系,一味追求低价位,没有质量保证,将会对项目日后建设和运营带来更多的成本投入,并埋下安全隐患,使采购成本控制达不到最终目的。由此看出,确定质量好、价格合理、信誉好、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是保证物资供应质量控制的关键,有质量保证为前提,才可以促使采购成本得到真正控制。建立企业库,设立供应商准入门槛,加强供应商管理,通过实施长期、总成本降低的策略形成竞争性优势,为企业创造价值。

5增加研发力度,加大进口物资国产化

国产化降价法,是指通过将进口物资由国内厂家生产和供应,从而实现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需要采购国外进口物资,通常是由于某些物资国内不具备生产能力或产品性能尚未稳定达不到设计要求,这些进口物资往往是工程项目所需的关键物资,这时就必须求助于向技术成熟的国家进口。进口物资采购价格和运输成本之高,办理关税等操作业务之复杂是可想而知的。此外,由于签订进口采购合同、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采购进口物资也加大了采购风险,提高了采购成本。如果进口物资是工程建设的主要物资,势必会大大提高采购成本,而国产化无疑是大幅降低采购成本一劳永逸的最佳选择。

6积极推行电子化采购,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电子采购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进行的采购行为,是一种网上交易,如网上招标,网上竞标,网上谈判等。通过电子化采购,提高了物资采购工作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包括人员出差调研成本,大大缩短了采购周期。同时,电子化采购,引进了监督机制,规范了采购管理,简化了采购流程,减少浪费,杜绝腐败,批量优惠,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以中国石油能源一号网为例,能源一号网是中国石油根据国际企业间电子商务发展、针对能源企业优化产业供应链的需求适时推出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包括采购方案、电子销售方案及电子市场方案三大核心服务。能源一号网作为中国石油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载体,发挥了网络优势和信息优势,通过实施电子商务方案,规范了采购管理和流程,推动了管理体制的变革,通过整合供应商资源,大量缩减了中间环节,在获得采购价格优惠的同时,节约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

综上所述,控制物资采购成本是工程建设项目采购管理的重点,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有很多,而成本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管理工作,需要项目建设单位/业主进一步完善采购制度,遵循市场规律,建立高素质的采购团队,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不断创新方法,实现双赢。

作者:张莎莎 单位: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参考文献

采购管理办法及流程范文2

【关键词】集中采购 人民银行 问题 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集中采购制度规范繁杂不系统,可操作性欠缺。迄今为止,政府采购改革已初见成效,但与改革相配套的制度、规范及措施纷繁杂乱,不系统、不到位的问题突出。例如,人民银行总行虽在2010年8月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对于指导基层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基层人行”)集中采购工作具有积极作用,但与修订前已废止的《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相比较,核心内容变动不多,部分内容依旧不准确、不够细化,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的概念与《政府采购法》依旧不统一,定位也模糊。《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工作规程》(银办发〔2007〕1号)至今未适应《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办法》作出适时调整,因此导致基层人行目前各自立规,工作标准不一,信息共享程度较低,不利于财政部、审计署以及上级行对基层人行集中采购工作的检查和考评。

2.集中采购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未真正实现“管采分离”。基层人行虽已按照相关制度成立了集中采购管理委员会,明确采购执行机构,建立评审人员库,抽取评标人员公开评标,内审、纪检部门等部门也参与了监督、检查。但由于受到采购规模和次数等的限制,大部分基层人行未成立专门的采购中心,设在会计财务部门的集中采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实际工作中承担着组织采购的职责,身兼采购组织和日常管理的双重任务。

3.集中采购计划编制缺乏预见性、科学性。按照集中采购工作的要求,基层人行须于年初即编制本年度的集中采购计划,而人民银行实行的是部门预算。由于预算指标的不可突破性,使得基层人行在编制集中采购计划时难度较大,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另外,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县支行、各职能部门在估计年度需求、拟订年度采购计划时缺乏预见性,大多存在多报采购需求的现象,从而使得基层人行实际开展集中采购的数量和金额与年初的计划存在较大偏差。

4.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及计划管理系统的使用价值值得商榷。目前,基层人行开展采购业务操作使用的是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及计划管理系统,存在以下值得商榷的地方:在系统设计思路方面,系统要求报送季度计划和执行情况,缩短了预算控制时间,但有违反财政预算以年度控制的精神;在具体操作中,系统对于季度预算约束的效果不明显,而且程序繁琐,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在系统操作方面,系统所谓的各项硬约束形同虚设,比如存在无事前计划却有执行情况,可以将系统时间修改,倒回去补录;要求实时录入执行情况,如耽搁了,也可以将系统时间修改后录入。另外,季度执行情况上报需在统计信息管理中先生成报表后才可以上报,系统统计分析功能没有真正得以开发,不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

5.集中采购范围较大,执行有难度。按照集中采购相关规定,所有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物品均需按规定实施集中采购,但与实际情况脱节,如部分物品严格按规定实施意义不大。例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项目中包括汽车维修、汽车加油等。由于汽车的种类、车型存在较大差异,如选择集中采购方式,按照集中采购程序,确定一个固定的维修点,则很难保证维修质量,节约维修成本也难以实现。另外,由于车辆出行地点不固定,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

6.对集中采购工作缺乏全面有效的评估。基层人行实行集中采购以来,费用支出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但从实践来看,尚未建立起一套专门针对集中采购工作的完整、全面、专业的监督考核制度,在例行检查中仅着眼于采购程序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检查,而不对采购工作的实效进行总体评价,资金节约率也就无从考量。

7.集中采购信息公开力度不够。目前多数基层人行仅在人行内网上公布集中采购相关信息,而且表述缺乏统一的格式,总体上较为笼统和简单,缺乏完整科学的信息公开机制。

8.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现有人员的素质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一方面是管理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对制度及操作规范的理解时有不同,导致同一行不同操作人员对具体采购项目的看法和处理结果存在差异,不利于工作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化;一旦工作人员发生变动,工作的衔接问题就更突出。另一方面是评审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虽然根据集中采购制度的要求,基层人行基本建立了评审人员“专家库”,但这些人大多未对集中采购评审工作进行过专业培训,缺乏采购专业知识,特别是缺乏工程类、服务类采购的专业知识,无法有效识别和监督科技含量较高项目的技术指标,往往只能采用最低报价法来评标,致使采购物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其他参与部门的人员对集中采购内涵、流程的掌握程度极低,采购需求报送不主动,验收工作开展不及时,采购合同不经法律办审核直接报至集中采购办公室等情况还依旧存在。虽然基层人行集中采购管理工作框架已经搭建完毕,但单位内部的事权部门、法律部门、纪检部门等对其的理解始终不尽如人意,比如上述有些部门人员将询价理解成招标程序的一部分,至于操作层面的有关概念更是含糊不清,怠于监督,导致具体操作人员的工作极其被动。

二、相关建议

采购管理办法及流程范文3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南京)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在校学生人数与日俱增,财政拨款与事业性收入逐年增加。为了提高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水平,各级政府及高等院校加大了经费投入。本文调研了具有代表性的十余所高校的采购管理的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状况,针对高等院校采购管理的特征,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院校;采购管理;机构设置

一、采购管理机构设置

目前高校负责采购的机构名称尚未统一,不同高校对采购部门的称谓也各不相同,如南京师范大学的资产管理处、苏州大学的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武汉大学的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南京大学挂靠在财务处的招标办公室、中山大学挂靠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的招投标管理中心等。

按照组织形式可以分为集中模式、分散模式、兼管模式三大类。集中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高校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通常称为“招投标管理中心”或“招投标办公室”,是一个独立建立的部门,有运营开支,并且还兼有管理和服务职能,所有学校的采购工作统一由该部门负责,统一操作,如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已采取此模式。这种模式更有利于管理,具备专职人员和专门场所,对采购工作的管理也更规范。但是,由于权力过度集中,容易滋生腐败,不利于加强监管。分散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高校,既没有专门的招投标机构,也不是某一职能部门集中负责,而是根据业务要求,不同的采购项目,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负责:基建处负责重大建设和维修工程,后勤处负责后勤物资如药品、食堂用具的采购及零星修缮工程,实验室负责专业仪器设备采购,图书馆负责图书采购,教务处负责教材和教科研设备采购。南京林业大学采取该模式。这种模式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但采购机构过于零散,不利于监管,给监督招投标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兼管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高校没有专门从事采购工作的机构,且没有配备招投标管理的专业人才,采购管理由某个职能部门集中负责,采购管理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如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均采取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既能宏观控制,又能微观操作,一事一议,职责分明,监管到位,缺点是人员配备必须加强,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二、采购管理制度建设

高等院校在招投标过程中,以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为基本法律依据,在具体工作中,突出政府采购法的行政管理性质,并注重招投标法的招投标具体流程。一些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本校的各项采购和招投标规章制度,这对我国高校的基建和采购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笔者调阅了上述几家高校的校内采购和招投标规章制度并进行比较后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所有高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为依据;其次,所有高校都有自己的招投标管理制度,并在制度中明确表明采用不同方式进行采购的限额标准,如江苏某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校内招标采购工作程序》;第三,部分高校将招投标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形成了关于服务类项目、工程类项目、仪器设备类项目、教材图书、进口设备等的招投标管理制度,如西安交通大学的《小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物业(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苏州大学的《教材与文献资源采购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购置进口免税科教用品若干规定》;第四,少数高校制定了评标专家管理制度,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招标和验收专家组产生办法(试行)》、苏州大学的《采购评审专家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未见高校有关于信息化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高校的采购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并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如果高校不改良或变革原有的管理制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会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与社会脱节,采购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尤其是在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当下,社会已经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学校是否可以考虑在招标投标中整合信息化系统,尽量减少经济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三、采购管理的特征

(1)经费来源复杂,归口管理部门多。总的来说,高校的经费来源多样,并呈现出交织复杂的态势。按经费来源分类,高校资金可以分为政府拨款、市场筹措和学术项目。按经费性质分类,高校资金可分为财政性资金和非财政性资金。按经费类型分类,高校资金可分为专项经费、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

(2)经费使用时效性强,计划性差。按照国家规定,财政拨款按年划拨,专项经费也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到期没有用完的经费,需要收回,并影响到下一周期的拨款额。除此之外,某些经费的数额和到位时间也很难事前了解,因此,一旦经费到位,使用部门为了不至于第二年经费清零,就要求采购部门尽快安排实施,以便早日投入使用,导致无法按时进行采购计划的编报,采购计划性较差。

(3)设备专业性高,所需数量少。高等院校的专业和学科门类众多,导致所需教科研仪器设备的品种多样,差异性较大。由于用于教科研的仪器设备仅用于有限的专业和学科领域,属于专用设备,性能指标专业性高,不同于一般通用设备的采购工作。然而,高校对于单一种类的设备需求量不大,有时一个实验室或一个学院,甚至整所学校仅购置某一种一台设备。

(4)涉及部门多、时间紧、任务重。高等院校的采购项目往往涉及校内的多个部门,如使用部门、职能部门、财务处、采购处、校领导等,甚至有的项目还需要到教育厅或财政厅备案,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做好各单位、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但是时间往往紧迫,给采购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例如江苏某特殊教育师范学院2014年8月份需要采购一批钢琴,因数额较大委托江苏省设备成套有限公司作为招标承接本项目的招标工作,学前学院为使用部门、教务处为职能部门、艺术学院为技术控制部门,作为资产办的工作人员,需要同时与招标及校内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四、采购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1)采购手续繁琐,周期长,效率低。从项目申报至验收付款,需要经历项目申请单、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验收单、发票的填写,校领导需要对项目申请单、合同、验收单、发票进行审批,采购部门需要对项目申请单、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验收单进行存档。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分析,发现时间主要浪费在部门间信息的传递、对文件的审批、反复的检查等非增值活动中;而在增值活动中,大部分活动都是串联进行的,耽误了大量时间。引入BPR核心思想和信息化系统可有效简化流程、缩短采购时间。通过信息化系统来完成整个采购周期,不仅能规范采购步骤,而且更有效率、更便捷。

(2)专业设备技术指标具有倾向性。在前期的调研中,一些仪器设备供应商会借机和项目申请部门进行串谋,致使学校在招标采购文件中公布的技术参数倾向于某种品牌,甚至出现仅有一家能满足要求的情况。这种倾向性或排他性的技术要求显然有违公平公正原则,容易滋生腐败行为。招标办作为采购部门,不可能去了解每一种专业设备的技术参数,此时可运用两阶段招标法来确定具体参数。第一阶段,投标人按照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的要求提交不带报价的技术建议,招标人根据投标人提交的技术建议确定技术标准和要求,编制招标文件。在这一阶段,招标人与投标人可以就技术方案进行充分沟通、反复商讨以及随时要求增加补充有关资料。第二阶段,招标人向在第一阶段提交技术建议的投标人提供招标文件,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包括最终技术方案和投标报价的投标文件。

(3)后续服务工作不到位。高等院校的采购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不仅包括设备的采购,还包括合同的签订、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培训、付款等环节。长久以来,高校对设备、工程和服务都是重采购、轻管理。

(4)付款流程不完善。所有项目款项,均由使用部门提出付款申请,财务处按合同办理。对于一般的设备采购,这样的机制不会出现问题。然而,高等院校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需要送审后才能确定最终金额,且该金额与合同约定出入较大。但是审计部门与财务处并没有共享信息,导致出现多付款的现象。在高等院校引入信息化系统,将审计系统、采购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财务系统进行对接,可以有效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

高等院校采购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不清,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二是制度建设不完善,管理工作中每个环节的衔接没有充分考虑;三是没有引入信息化系统,导致信息传递不通畅,信息共享不及时。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高等院校的采购管理流程进行重组,界定各部门职责及完成工作的时间与质量,简化审批手续,引入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

参考文献

1.盛志佳.对高校设备采购管理的思考——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1).

2.尹勇,高校招投标机构的设置原理及法律依据.高等建筑教育,2009(1).

采购管理办法及流程范文4

关键词:项目管理 采购 环节 职责 流程

项目管理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实现项目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项目采购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采购管理几乎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项目采购管理模式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模式和项目合同类型,对项目整体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项目管理、采购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采购在工程项目中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支持服务发展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采购管理也发展成为成本控制和促进项目效应最大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1.明确项目采购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企业规模越大,采购金额越高,管理者对程序的设计越为重视。这里将一般采购作业流程设计应注意的关键环节阐述如下:

1.1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或各工程项目工作包的特点,充分考虑成本控制、设计、施工等因素确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从而确定工程项目采办模式,便于采办成本控制。

1.2实施工程项目采购预算制,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能提高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从而达到控制工程项目采购成本目的。

1.3采购包的划分。要根据设备材料的性质、市场供货商的供应能力和经济批量划分采购包。合理划分采购包,可降低采购价格。

1.4充分利用好工程项目内外部环境。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充分利用采购环境,同样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之一。

1.5供应商的优化选择和管理。工程项目前期供应商一旦选错,将给工程项目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招投标尤其是国外设备招投标要特别慎重。

1.6确立采购全流程成本的概念,应该关注的是整个工程项目流程中的成本降低,是对总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单一的针对采购货物或服务的价格。

2.细化项目采购管理中的的部门职责

科学合理的流程,明确细致责任化的分工,对于规范采购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2.1各部门:负责采购需求计划提出、采购的参与、货物的验收。

2.2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审核专项物资申请(必要性、替代性、可否调拨、数量、型号、品牌),出具专业意见;协助采购对新的专业设备或物料的采购。

2.3行政组:负责监控各处采购计划执行情况;下达各处物品申购计划额度;物品需求申请单审核,负责不定期市场调查和价格监督。

2.4人事行政部采购组:负责采购通用类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生产辅料等,进行采购实施的全过程――询价、供应商选择、下单/合同的制作、追踪到货、退/换货、报销。

2.5生管部采购组:负责采购设备治具类与计量仪器类固定资产、生产材料等,进行采购实施的全过程――询价、供应商选择、下单/合同的制作、追踪到货、退/换货、报销。

2.6行政库房:负责办理出、入库手续;负责辅料、劳保品的存储和管理;负责提供辅料库存月报表和劳保库存月报表。

2.7品保部:负责对到货生产辅料的检验以及协助索赔、出具检验报告;参与计量仪器类资产采购支持。

2.8技术部:负责参与设备治具类资产采购,给予相关专业技术参数支持。

3.强化项目采购管理中的制度执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并完善配套的采购管理制度是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强化制度执行力是推行项目采购管理的有力保障。

3.1建立健全各项采购管理制度。项目一进驻,就要按单位企业下达的责任成本预算指标,制定一套采购成本管理办法和制度。在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改进,通过实践使之趋于完善,以确保制度科学可行性,真正起到规范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目的。

3.2全过程控制。控制总成本在探讨项目采购管理中降低成本的问题时,应该确立采购全流程成本的概念,我们所应该关注的是整个项目采购流程中的成本降低,是对总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单一的针对采购货物或服务的价格。

4.采购业务流程管理的注意事项

4.1注意流程的先后顺序及时效控制。应当注意作业流程的流畅性与一致性,并考虑作业流程所需时限。避免同一主管对同一采购案件作多次签核;同一采购案件在不同部门有不同的作业方式;同一采购案件会签部门过多,影响实效。

4.2价值与程序繁简相适应。程序繁简或被重视的程度应与所处理业务或采购项目的重要性或价值大小相适应。凡涉及数量比较大,价值比较高或者易发生舞弊的作业,应有比较严密的处理监督;反之,则可略微予以放宽,以求提高工作效率。

4.3避免作业过程发生混乱。要注意变化性或弹性范围,以及偶发事件的因应法则。譬如在遇到“紧急采购”及“外部授权”时,应有权宜的办法或流程来特别处理。

4.4流程设计应适应现实环境。应当注意流程的及时改进,早期设计的处理流程,经过若干时间段后,应加以审视,不断加以改进,以适应组织变更或作业上的实际需要。

4.5配合作业方式的改善。譬如当手工的作业方式改变为信息化的作业方式时,流程就需要做相当程度的调整或重新设计。

5.结语

梅瑞狄斯在《项目管理――管理新视角》中提到:“在采购设备、原材料和分包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清楚的界定出特定的需要,并且还要找到最低的价格和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项目采购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有效地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是关键,就必须要加强对项目采购的管理与控制,具体方法和可操作模式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实践摸索。

参考文献:

采购管理办法及流程范文5

1.1采购制度体系不健全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采购制度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预算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实际的采购活动中存在超预算甚至无采购预算现象,采购预算与资金预算没有调节好;第二,监督制度可行性较差,虽然对采购流程、采购方式和监督等都有明确固定,但由于制度没有细化且没有协调好,因此可行性较低,最终导致采购监督性较差;第三,监督力度不到位,签订合同后采购应对采购人与供应商间的交易进行监督,但实际上是采购人与供应商独立交易,很可能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

1.2采购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完整

事业单位振幅采购预算编制的制定是以国家政策及制度为前提,根据事业单位实际需求进行预算编制。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在最近几年得到了改革,在事业单位采购预算的实际编制过程中,虽然非常重视采购预算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采购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还较为欠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事业计划和行政认为上没有考虑周全以至于出现漏报少报情况;没有掌握采购限额标准和目录,导致预算多报或少报;基本只有财务部门参与采购预算编制,而其他部门参与度较低,导致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1.3信息不对称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采购过程中经常出现采购方与供应商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会对事业单位采购流程透明度有很大影响,严重影响此采购质量,也可能造成采购成本提高等情况。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事业单位无法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将会失去与供应商谈判的优势,也影响预算编制工作;可能导致采购部门及其他部门的腐败行为发生,严重影响事业单位采购管理效率,甚至出现腐败等违法行为,对国家宏观调控作用有很大影响,也会影响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事业单位采购管理提高措施探析

2.1健全采购管理体系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单位实际管理需求,对内部采购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提升采购管理工作水平。我国的相关规定中对采购管理办法做出了明确规定,对负责采购管理工作的部门或机构也有规定。同时要定期对负责采购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采购人员及相关领导也要定期进行培训,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掌握采购知识。其中,专门负责采购的人员要对相关法律法规、招投标规则、操作流程、合同签订与谈判等熟悉掌握,必须要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并考核后取得资格证书才能正式上岗,上岗后也要定期进行继续教育。

2.2完善采购预算编制制度

2.2.1严格遵守采购预算编制原则

采购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采购预算过程必须要尊选下面六个原则:以部门预算为基础原则、实用性原则、政策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和完整性原则。

2.2.2完善采购预算审核制度

采购预算编制是一项复杂、细致且具有很强政策性的工作,因此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总结分析上年度采购预算执行情况,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其次,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要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信性的采购项目,对项目认真落实并确定资金来源;第三,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研究报告,提高财政专项拨款的成功率;第四,对上级部门制定的采购预算编制要正确理解,确保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及统一性。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采购预算编制审核工作也需要不断加强,审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点:采购项目完整性审核,包括是否漏报等;采购项目合法性合理性的审核,包括资金来源是否能够保证、采购价格是否有低估或高估现象;采购项目真实性及必要性审核,是否重复配置或高标准配置,是否存在挪用财政资金的现象;采购项目关联性审核,是否存在人为整合或拆分情况;采购项目的可操作性审核,项目是否细化、内容要素是否完整并明确。

2.3建立网络平台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

为了确保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采购管理水平,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解决信息不对称情况:首先,完善事业单位采购部门网络信息平台,健全信息查询及的网络信息平台,加大专业网络信息人才及先进软件的引进;其次,对供应商资质、实力和信誉等严格审查,建立供应商信息数据库,采购部门公开采购信息和招投标程序,更有利于选取最适合的供应商,也能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

3结语

采购管理办法及流程范文6

关键词:集中采购;运行;过程

中图分类号:TE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随着大庆油田物资系统重组改制,物资公司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承担集团、油田公司两级采购,保障供应的重任上来。通过两年来的努力工作,我们认识到集中采购必然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协调、逐步理顺、最终完善高效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现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就集中采购的运行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集中采购的含义及优越性

集中采购是相对于分散采购而言的,是指把采购业务归口到一个部门来管理,避免重复采购和重复库存,从而强化企业的整体购买力。

根据目前中石油集中采购的形式大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总部一级采购,二是地区公司组织的集中采购。总部一级采购主要适用于大宗的、标准化的、长周期的、重要的产品、设备;地区公司组织的集中采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时采购。相对于传统的采购模式,集中采购的优势在于:

第一,有利于发挥企业规模采购效益,降低物资采购价格,节约采购成本。一方面,当集中采购的订货渠道或者供货商稳定后,能够使得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得到及时的保证;另一方面,由物资公司的集中采购,可以使得采购人员与订购频率的减少, 能减少各种费用的开支。第二,有利于减少仓储费用和物资闲置,使库存物资资源能统筹合理使用起来。第三,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集中采购的运行体系

要保证集中采购的顺利、高效运行,应首先建立好以下三个体系:

首先,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组织体系,要强化物资供应部门的归口管理,做到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储备、统一调拨,理顺物资管理部、物资公司及用户之间的关系,力求形成一个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层次少、效率高的物资采购管理系统。

其次,应建立包括集中采购管理办法、供应商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对采购工作进行监督的管理办法等等在内的一套严格规范的物资工作程序及科学完善的物资供应管理制度体系,从而实现采购渠道市场化、采购数量合理化、采购价格效益化、采购决策科学化、采购行为规范化、采购过程公开化。

再次,要建立起集中采购的技术信息体系。集中采购技术信息系统应当包括基础信息管理、集中采购流程管理、合同执行管理、库存管理、文档管理、决策支持等多个子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采购流程进行优化和重构,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

三、集中采购的方式

集中采购主要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五种采购方式,比较常见的是招标采购和竞争性谈判两种采购方式。

招标采购。对于市场极度丰富、采购量较大的物资,符合设备招标条件的坚决进行招标采购,严格按照招标采购程序进行。招标采购的方式,能通过投标商之间的竞争,有效的降低采购价格,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采购手段之一。

竞争性谈判。竞争性谈判主要应用在,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不能规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等情况。

四、集中采购的运行过程

集中采购的运行有着严格的程序,使每个环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集中采购高效、规范运行的关键。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步,物资计划的编制。各二级单位根据各自的需要申报物资需求计划,经物资管理部物资计划科审批后,将计划下达给所属专业公司。第二步,供应商的初步选择。专业公司根据物资管理部下达的物资计划,选择优秀的供应商供货。第三步,合同的签订和执行。

五、集中采购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集团公司、油田公司两级运行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情况和现象,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应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1.完善对供应商的管理。一是严把资质审查关。把过去笼统的资质细化分为商务资质和技术资质,资质不合格的供应商不准参加集中采购。二是完善供应商考核体系,确定供应商准入标准、考察标准、量化考核标准等,根据生产建设实际需要,不断修订完善管理政策和制度,为供应商管理提供政策支持。

2.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对人行为的约束和对权力的限制。实行集中采购应对内部各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要全过程、动态地介入到采购的各个环节中。

3.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从物资需求计划申报到采购、合同签订、结算等一系列流程,要经过业务部门和专业公司协同来完成,如果职责不清,容易造成采购工作效率低下,要做到采购高效率运转,首先应明确各环节部门职能,确保采购资料能科学、有序地流转;其次要进行采购环节时效性的控制,严格规定采购文档及资料的审定、审批日程;最后,对于合同中的交货期,付款方式,迟交货罚款,质保等条款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牟宗燕.打造中国石化特色的集中采购模式[J].中国石化,2007(05).

[2]雷惠博,张兴昌.浅议油田设备采购管理[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