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滋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滋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滋养

传统文化的滋养范文1

弘扬中华美德,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它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当你发现有人需要帮助时,你是否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还是在一旁无动于衷。

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吗?一位老奶奶在公交车上没有座位,有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都让对方去让座,自己坐在座位上,都不肯让座,后来,有一名男子毫不犹豫的把座位让给老奶奶,这令我感触很深,难道让座就那么难吗?难道大家不知道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吗?

在生活中,有些人仍然自私自利,有些人却无私地为大家做贡献。如果现在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一点关心,那整个世界就是充满爱的海洋,中华美德的精神就会弘扬光大。

四年级:周文韬43

传统文化的滋养范文2

凡朴香品,得自在、享人生

五官之中,我们的眼睛可以休息,可以用美景,美画去滋养;我们的耳朵可以休息,可以用音乐去滋养;我们的嘴巴可以休息,可以用美食、美饮去滋养;我们的鼻子一刻也不能休息,我们需要用香去滋养。正如东西方文化在美术、音乐上形式的不同,东西方民族在香文化领域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西方香文化的表现形式为香水(通过香水调节个人气味场,以悦鼻),东方香文化的表现形式为熏香(通过熏香调节空间气味场,以悦鼻)。

在传统文化中,读书、抚琴、书画、品茗、练功、打坐、雅集、会议、祭祀、观戏,甚至密友私聊前都会点上一支香,以入宁神静气之境。香与生活密不可分。

凡朴香品牌,源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不断吸取中国上千年的传统制作经验,与香文化学者张叶荣(莫非,《香学六论》作者),联合研发出一系列香品,传递平凡、朴质、静心的生活态度。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复兴,随着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生活,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品香、用香,并对香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凡朴本着对传统香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倡导传统、自然的养生理念,推荐纯天然的精美香品,以大众提高生活品味,营造轻松愉悦的心情为重点,把传播发扬凡朴品牌理念,让更多的人认识香、热爱传统文化。

凡朴之人,愉悦从容,追寻原始的人生乐趣,寻找真实的自我,涤荡内心;凡朴之质,为最平凡的人生之态,不逐本求末,自在清心,轻松即好;凡朴之本,静乃始终,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享从容静心的生活。

凡朴禅心,香学传人

莫非老师说:“香既不神秘,也不高大上,香如音乐和绘画一般丰富并美化着我们的生活。香如我们很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可以追求形式感,可以感悟到心灵的成长,但于我而言香更是一种凡朴的生活。香可以是一位知己,在我困顿或是激昂的时候给予我陪伴;香可以是一位挚友,提醒我,我应该在哪里;香可以是一部时空穿梭机,在一炷烟中,或是载我畅游书海,或是带我静消尘缘,入恍惚之间;香还是我的一俱拙琴,调配和合之间,轻抒所感所悟,只待知音与和。”

莫非,原名张叶荣,潜心钻研香文化十余载,立志成为复兴中华传统天然香文化的传播者。独创“六度微分鉴香法”,用简短的文字对所鉴沉香的品质和特点进行客观的描述,对初学者掌握沉香的香性和香界专业人士评定沉香等级都有一定之借鉴作用,其《香学六论》一书提出“香之三观”(鼻观、体观、意观)的香学审美体系,在业界获得极高评价。其建立青云传统香疗实验工作室,经数千次公益香疗,复兴和验证中国传统香文化中香与养性、香与理疗、香与养生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出“青云六步香疗法”。

传统文化的滋养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美术教育改革

高校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文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传统文化作为支撑民族发展的灵魂与基石,又是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创意源泉。因此,在全球化高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融入传统文化,转变美育理念,丰富教学形式,加强创新培养,完善课程体系,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当代美术教育之路,是高校美术教育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近年来,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推动下,高校美术教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传统文化对高校美术教育的作用逐步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但受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现行的美术教育仍然存在重技术与形式、轻文化与内容等问题,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被动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势必阻碍高校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对西方文化缺乏理性认识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国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给中华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部分国人对待西方文化全盘接受的态度又加快了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日渐式微的趋势。在美术教育领域则主要表现为过多地采用西方美术教育理念,而忽视了西方美术教育发展的人文背景与历史积淀。西方美术教育重写实,中华传统文化重写意。写实与写意本无优劣之分,当代美术教育也不必非此即彼,而是应当以更博大的胸怀容纳更多样的美术形式,以取得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然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各项事业发展的灵魂与基石,在现阶段的高校美术教育中没有得到清晰的体现。中西方文化碰撞时的这种不对称现象,降低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预期,不利于学生正确地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甚至错误地将“差异”等同于“差距”,进而随波逐流,缺乏理性的批判意识。

2.应试教育的影响依旧存在

一方面,艺术专业的学生由于高考考试科目的导向,在中学阶段对文化知识的学习重视不足,大学阶段,由于美术教育相对重技能而轻人文,重基本功而轻创造力,导致艺术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仍然缺乏人文知识,特别是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另一方面,非艺术专业学生由于考核方式的导向,往往对高校开设的艺术类通识课程重视不够,使得这一部分学生又普遍存在艺术素养相对不高的问题。由此可见,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依旧存在,导致艺术生文化修养仍然相对薄弱,非艺术生艺术素养依旧相对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对传统文化重视相对不足

国内现行美术教育体制是20世纪50年代参照苏联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在当时有其积极的进步意义,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随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美术教育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高校美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消化却仍然十分有限。在课程开设方面,本科初段无论是美术类还是设计类,大多以素描、速写、色彩及“三大构成”为主,民族传统类科目所占比重相对较少。传统文化导入的不足导致高校美术教育仅仅停留在现代美术学科的框架内,与传统文化之间缺乏足够的对应与互动,不仅限制了美术教育本身的价值内涵,还会因为其特有的抽象性和单调性,使学生产生失落感与挫败感,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现行美术教育理念中存在的重技能而轻人文现象。

二、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1.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的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政治制度的总体表征。它不仅代表了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特质,更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坚实基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经过演化而形成的反映中华民族特质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政治制度的总体表征,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并世代相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形式包罗万象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总和。数千年来,无数先人用智慧与汗水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辛勤劳作,心中所产生的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向往,在特定的时刻借助形式各异的载体表达出来,经过不断演化汇集而成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表现形式,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财富。

2.美术教育离不开传统文化

文化与艺术既密不可分,又协调发展。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而文化是艺术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根基。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一环,同样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这是与传统文化的特点分不开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而又独具特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丰富的表现形式,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树立文化自信纵观中国悠久的历史,处处闪烁着先人智慧的光芒,无论是神秘玄幻的上古神话,还是百家争鸣的诸子散文;无论是经典优美的诗词曲赋,还是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无论是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还是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无一不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源远流长提供了丰富的滋养。高校美术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自觉,建立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进而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上其他优秀文化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增加了解,增进共识,在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培养道德情操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与丰富的人生智慧。首先是修身养德的为人准则。儒家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指的正是修养身心,具体表现为“择善而为,博学于文,并约之于礼”。而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更是如今“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依据。其次是忧国忧民的社会担当。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一不激励着中华儿女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再次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周易乾象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宇宙运转不止,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要停下自己前进的步伐,强调的是培养人奋发有为,刚毅坚卓的精神品质。这些思想本身充满着智慧,同时也一直影响着后世文学艺术的创作,因此,学习这些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3)提升创新精神艺术创作来源于传统文化,艺术创新同样来源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拥有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并挖掘和改造这些文化元素,通过元素的组合变形及再设计,让传统文化成为设计创意的突破口和导火索,进而发现新的表现形式,创造兼具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的优秀艺术作品,可以为当下以及后世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进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走向繁荣和复兴。以汉字为例,中国的汉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的审美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同形重构、异形重构、打散重构、字图结合、中西结合等方式,汉字逐渐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审美元素。

三、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改革中的思考与探讨

1.转变美育理念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种技能,而是获取人的全面发展。传统“应试教育”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教育目标,不仅压制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弊端显而易见。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便是“以人为本”,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中没有人格化的上帝,在古人眼里,没有抽象的空泛的人,只有具体的现实的人,社会秩序的维护大多依靠的也不是神灵的绝对权威,更多的是道德的自觉自律。因此,在强调“以人文本”这一核心理念的今天,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育,加强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当代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

2.丰富教学形式

融合传统文化的高校美术教育不应当局限于以往单一的教学形式,而应当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特别是当地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场演示并讲解传统文化,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形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或大致的了解;组织学生赴传统文化聚集地实地考察,采集整理传统文化中的创意资源;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艺术竞赛、工作坊、创意市集等,在实践中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并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运用新媒体将传统文化中的创意资源进行艺术转化。可见,丰富多变的教学形式是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

3.加强创新培养

美术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创新创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丰富滋养。我们有着世界上引以为傲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与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在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气息与创新活力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发现代艺术新的形式。如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将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元素提炼出来,结合现代艺术理念进行二次设计,创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兼具外在形式与深刻内涵的优秀艺术作品。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是当代美术教育加强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4.完善课程体系

美术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延续性以及与所处文化环境相一致的特殊性。因此,美育课程体系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高校美术教育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为学生开设艺术专业必修课和传统文化选修课,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具体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应当立足民族特色,适当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比重,如本科初段增加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论等专业必修课,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主体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仅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其次,应当立足地域特色,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将当地特色文化融入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开设以地域特色文化为基础的理论课,以及包含民俗风情、装饰纹样等地方文化形式的实践课。如将闽南方言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将闽南茶文化融入产品设计教学之中,将闽南特色红砖厝文化融入环境设计教学中,将海丝文化融入绘画教学之中等。因此,以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地域文化为导向,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借助新的技术和材料,构建丰富多样而又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是当代美术教育的重要保障。

传统文化的滋养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渗透

在一般人的意识中,往往主观臆断地认为在语文学科中只有文化知识,但是那些只是表现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知识隐藏在语文的文化知识当中,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呢?本文将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进行简要分析。

1传统文化的定义

传统文化是指在之前,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的氛围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结果。它不仅影响着每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同时它在一脉相承的过程中,在每个历史时期有各具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方面,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学习的是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在作家的作品中必然渗透着传统文化的色彩。

2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2.1礼仪教育:《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君思想令人动容,整篇文章感人至深。在语文课本中有程门立雪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的就是对老师的尊敬。《陈情表》更是中国孝道的集中体现。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很多礼仪教育。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精神财富。2.2道德修养:在道德修养方面,最为有名当属孔孟之道。孔子的《论语》与孟子的《孟子》中提及了很多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例如: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以及孟子的人应有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在《鱼我所欲也》中强调人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尤为重视尊老爱幼,善养浩然正气,给人挺拔轩昂的印象。这些都是道德方面的具体体现。[1]2.3诗文中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想要从语文教材中感受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就得从古诗文下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等很多。2.4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语文教材中的名人名言,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上。例如:屈原的“亦余心之善兮,虽僻远亦何伤!”中高喊出从不妥协,从不气馁,生命不熄战斗不止的奋发精神。2.5纳谏、用人以及取信于民的治国之道:爱民,清正廉洁,勤俭的为官之道;以史为鉴,眀乎得失,严明法纪,依法治国的法制传统。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蕴藏在语文课本中,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语文教师如何把这些传统文化渗透给学生们。

3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

3.1在教材中深挖传统文化因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微缩品的语文教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道德文化一直贯穿其中,形成了独特的群体意识,华夏子孙在其滋养下奋发前进。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材中挖掘这些隐藏的传统文化因素。因为只有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才能教育出具有高尚品格的优秀人才。例如:在文天祥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谭嗣同的经邦济世的人生追求;杜甫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些构成了中华民族向前的动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而这些传统文化需要语文教师通过查阅资料、探讨研究等手段得来,最后采用不同的方式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常见方式有分析作家作品、欣赏影视作品以及情景带入等。教师只有认真仔细的研究教材,才能挖掘出更多的传统文化因素。3.2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时间,阅读经典: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同时语文课上应试知识的教学才是现代语文的主要任务。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完成传统文化的教育完全是天方夜谭的事。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读经典。在阅读课上,可以让学生在笔记本中抄录一些阅读中的成语,对于不懂的成语,孩子回家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这些成语的大概含义,并在学习中尝试运用这些成语。而在课外生活中,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成语故事,因为这样既了解了一些精彩的人物故事,同时也可以掌握更多的成语。只有成语的积累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得到稳步提高。唯有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我们才有可能记住自己的血脉,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经典是我们灵魂的依托。3.3纠正观念: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纠正观念是前提条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简单的把教材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师需要在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找到课本内容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同时语文不只是教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更需要道德文化、哲学文化以及伦理文化的滋养,依靠传统文化的渗透,语文教学才会有好的结果。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文化渗透这把刻刀,刻出教材中作品的风貌,刻出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但这些事情的前提是教师纠正观念。

4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来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只有坚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中国的精神文明才会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滋养范文5

没有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根

记者:中国人民大学组建了国内高校中的第一个国学院。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冯其庸:我非常赞同。这是非常有远见的事。国学是我们文化传统、思想传统、民族智慧的精华,是我们这个民族顶天立地的柱子,也是我们无形的强大的精神长城,没有她,我们站不起来。她也是我们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原动力。没有了她,一个民族就没有根底,就没有了扎根大地永不可拔的根。

记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出现过短暂的一段国学研究的黄金期,像1922年北大文科研究所创办国学门,1925年清华大学创办国学研究院。跟那个时候比,今天的国学教育对中国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意义?

冯其庸:二三十年代,是民族危亡、积贫积弱。现在我们处在一个走向强大的开端。我们已经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程了,中华民族越来越强大。现实问题是,我们要走向强大,不能不改革开放,就排除不了外面一些消极的东西也会进来。重振国学,就是一个好的办法。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然更应该振兴中国的民族文化,把我们的历史特点、文化特点、思想特点呈现给世界。振兴“国学”,现在我们有了强大的后盾,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与二三十年代振兴国学不同的地方。

让年轻人精神上得到滋养

记者:现在不少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能考出托福高分,却背不出几首经典的古代诗词。他们追求网络等时尚生活方式的兴趣浓厚,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普遍不高。怎样才能让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冯其庸:这不能怪孩子,也不能怪改革开放。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西洋的东西接触得少,传统的东西接触得多。现在年轻人接触的面很广,有些东西挡是挡不住的,因为年轻人觉得新鲜嘛!建议教育部门、宣传部门、文化娱乐业多宣传传统的东西,让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年轻入在精神上得到滋养,让他们有自信心、自豪感。

记者:现在古代诗文作品在教科书中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年龄大的人出于怀旧,有的也喜欢读读古代经典。可是,最具活力的中青年人则没有多少人读,因为他们面临生存的压力,读书问的是有用无用,讲究“投人/产出”,您怎么看国学在现实中的困境?

冯其庸: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实,但不是全部的现实。只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我相信这种困境会逐步改变。我接触的一些中青年,其中有不少是喜欢传统文化的,他们在默默地学习,很用功但不张扬,还有一批学中国传统画的中青年画家很有成就。所以我感到并不是传统的东西没有出路了。当然我们也不排斥外来的东西。关键是要懂得好与坏,然后再学习、引进。要排除外来文化中不好的东西。

记者:现在不少专业人士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认为他们不在这个“圈子”内,没必要懂这么多。您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是否应该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种文化修养?

冯其庸:那当然!作为中国人,应该有一种基本的文化因素在里边。不管你是在哪个领域工作或者生活,传统文化都会给你更多的联想和启示。这种修养让人不肤浅、不浮躁,也会更优雅。

传统文化给我们更多思想的空间

记者: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局限性和负面的东西,有些不合时宜的内容是否给人一种错觉,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生活日益格格不入?

冯其庸:首先对待传统文化要区别精华和糟粕,更要正确地理解,不能误解。要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灵活运用,而不是生搬硬搬。有些东西确实属于糟粕,应当摈弃。我们应多考虑怎样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这就首先应该理解她,真正懂得她,才能很好地利用她。有些东西不能只看一时、一地。曾经有人认为汉字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要改汉字为拉丁字母。现在怎么样?在电脑上输入汉字,比字母更快!

记者:今天,人们追求成功、渴望成才的愿望似乎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强烈。而传统的东西教给人们更多的是诉诸于内的“道理”“规矩”,好像与今天张扬个性、提倡创新的现实矛盾了。学习了太多传统文化,会容易放不开手脚吗?

冯其庸:青年人追求事业的成功和创新,这都是向上的动力,是好事。但成功和创新,都要有坚实的基础,都要靠艰苦的努力,而不是空想,更不是赌博,不能希望一朝发运。今天,国家渐渐强大起来,文化也应该强盛。我们的文化越来越被世界认可,这是非常好的转型时期。要鼓足信心,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确有许多精华,能给我们更多思想的空间,能启发我们的智慧。

记者:有人说,西方的商业文化几乎全面覆盖了我们的话语,影响了我们的价值取向。您认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看待新一轮的“国学”热潮?在追求成功、卓越的道路上,传统文化会给我们增加哪些营养?

冯其庸: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西方覆盖得了吗?那是个肤浅的想法。历史就是这样,每个阶段会有每个阶段的一些特点,看问题不能光看表面,有的浮在面上,有的沉在底下。浮在面上的不一定就是真实,不一定能长久。

新一轮“国学”热,就要让大家多吸收传统文化中有益的、正面的东西。“学然后知不足”,只有认真地学习后。才能懂得传统文化深刻的内涵,才能懂得她的好处。

传统文化的滋养范文6

――题记

爆竹迎春,灯市如昼,清明雨纷,檀香袅袅,七夕鹊桥,中秋团圆……风起云落间,仓促流转,这是我们的节日,不变的传统。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我们被快节奏的社会困在高墙之内,与传统遥遥相对。人流裹挟着一切前进,我们随波逐流――把在2月14日送巧克力、鲜花,称为浪漫,把去吃德克士、麦当劳、肯德基,叫作长见识,把吃牛排、西餐,当成身份的象征。这是个幸运的时代,我们资源丰富,生活富足;这是个不幸的时代,传统正在逃离,传统文化日益枯竭。

泱泱中华,巍巍大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熠熠生辉。现如今,我们的传统节日却难以体现其真正的意义。最为讽刺的是我们的不少传统节日却在韩国、日本得到了有效传承。当痛斥韩国将端午节“占为己有”时,我们是否想过那些传统节日在我们这里都已经淡漠了,我们早已经忽视了节日背后的内涵。传统节日用深邃的眼眸注视着我们,满含悲痛,扼腕叹息。

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现代文明的洪流淹没。一些传统节日也在洋节的侵袭下被人们渐渐遗忘,一道墙阻隔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这墙正有越垒越高之势,挂艾草、插茱萸都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我们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值得深思。

就文化思想而言,中西方文化体现了内涵的不同。而在不同文化的对接与碰撞中,我们应该看到“洋节日”注重外在氛围,传统节日则强调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瑰宝,有很多精髓值得我们一代代人汲取。对此,我们应该多一份历史责任感,多一份文化担当,做一个无愧于历史、无愧于良知的民族文化守望者,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孔子有言:绘事后素。没有文化的渗透,再高的建筑也只是空壳子;没有文化的滋养,再富有的人也是一根不会思考的芦苇。

民俗研究专家张利民曾说:“传统节日体现着我们民族精神,那种深厚的历史内涵根深蒂固,不是几个洋节就能颠覆。”张利民的话让我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意义。现在需要做的是,停下过快的脚步,走出洋节的高墙,莫让传统节日渐行渐远,莫要失去我们最独特的民族色彩。

拥抱传统节日,让中华大地焕发出最耀眼的光芒,让中国永远地屹立在世界东方!

【教师点评】

本文在构思上有着清晰的脉络,在采用“分―总”结构的同时,还穿插对比两种节日,欲扬先抑,大量铺排的事例突出了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在文章结尾处引用孔子和民俗研究专家的话,回到了论点上,着重指出保持传统,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精神才可让中国永远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