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

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范文1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类学科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一、前言

教育部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必须坚持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着力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毕业设计对于高校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类本科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努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对于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增强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毕业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1.就业压力及考研压力巨大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巨大,受就业压力影响,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毕业设计和就业应聘在时间上有所冲突,学生们往往十分注重和关心寻找工作岗位。而且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上岗实习,所以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有限,为了完成毕业设计,有些学生敷衍了事甚至抄袭他人。

2.客观条件对毕业设计的影响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类学科知识和社会需求更新较快,新的技术、工艺、器件、软件和算法层出不穷,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另外,很多本科毕业设计需要的知识是多个学科知识的融合交叉,学生本来就贫乏的专业基础知识此时就更加捉襟见肘。

3.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现状

现在的毕业设计使用人工管理,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整个过程繁琐、涉及人员多。对于远程管理难以达到要求。在使用校外资源弥补校内资源不足时,存在监控困难和质量不能保证的隐患。

三、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

所谓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就是从学生正式开始毕业设计这一刻直至毕业设计完全结束整个过程的管理,科学的过程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工作包括确定指导教师、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及归档等各个环节。

1.确定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由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由助教任导师时,应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共同指导。需要在工厂或校外其它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时,可聘请该单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协助我校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不宜超过6人。

2.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应尽量从生产、科研和教学的实际问题中选定,其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相应的实验条件。选题不得与往届重复。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毕业设计的内容应涉及学生所学或相关专业范围,且能达到科研工作训练的目的。毕业设计工作期间应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完成一个大题目中某一部分的同学应对整个题目有全面的了解;数名学生完成同一大题目时每位同学的工作要各有侧重,有独立完成的内容,能够反映出各自的水平。指导教师将毕业设计题目选定后,应交由教研室审查,通过后,由教研室主任签字、备案。

3.毕业设计开题

由教研室组织开题报告会,检查每个学生的开题准备情况。开题检查的要点如下:检查学生的选题是否正确,文献综述是否充分和方案论证是否合理,判断是否已充分理解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工作量是否适宜;是否具备毕业设计所要求的基础条件;开题检查不合格者必须在一周内重新开题。

4.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学校组织一次中期检查,中期检查时每个学生要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对课题内容与要求的深入研究情况、有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情况及学生提交的已查阅到的参考文献、已获得的实验数据、应完成部分的论文初稿等情况,主要检查以下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与题目是否一致,论文的基本观点是否正确;学生是否按计划完成规定工作,工作量是否饱满,所遇到的困难能否克服;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教师的指导工作情况。

5.毕业设计答辩

答辩环节是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重要手段。为了充分发挥答辩环节在毕业设计方面的作用,答辩由答辩委员会主持。答辩委员会由教研室(或系)负责组织,由5~7名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其中至少有两人具有高级职称。答辩委员会由院(系)审批,并张榜公布。根据需要,答辩委员会可决定组成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由3~5人组成,设答辩小组长一人,具体负责答辩工作。需聘请校外人员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时,由主管院长(系主任)批准。

答辩委员会采用协商或投票方式给学生评定成绩,一个专业或班级分设几个答辩小组时,要统一标准、统一考虑。答辩委员会要向院(系)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准予学生毕业的建议。

学生必须在答辩前5天,将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材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日志和指导教师评语提交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将其转给评阅教师(应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审阅,评阅教师要写出评语。

每个学生答辩时间在25分钟左右,答辩时要出示毕业设计有关的全部资料。对于答辩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如设计方案不明确,设计内容、绘图工作没有完成等需参加学院组织的二次答辩。

6.毕业设计论文管理

毕业设计及有关图纸由院(系)资料室负责长期保管,其中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送校档案馆永久存档。论文装订要整齐(论文封面由教务处统一提供样板),要统一按照封面、内封、毕业设计论文评语、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顺序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四、结束语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工科专业,具有软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运行与制造结合的特点,因此毕业设计在该专业的培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为做好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童荣,高军.加强工科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科技信息,2013,(2):195.

\[2\]FAN Li-nan.“Exploration on Improving Information Subject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in the Graduate Project,” Computer Education,2008,(6):12-15.

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范文2

关键词:毕业设计 广告策划 改进 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96-01

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湘教通〔2015〕218号)一文中,强调毕业设计是高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三年专业学习成绩的检验,更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多年来一直重视毕业设计工作,并把每年的5月23-26日确定为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接受来自家长、行业专家、同行的评鉴,这既是对毕业设计质量的自信,也是期望通过此举倒逼各系、专业对毕业设计工作与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视。2016届广告策划专业毕业设计较于往年有进步,但也有亟待改进完善之处,希望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明年毕业设计有个更完美的呈现。

一、毕业设计主题开发要在体现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多元化

广告策划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内容需要更加多元化,根据专业特点与学生专长,探索毕业设计内容的选题的多元化,但要围绕策划与设计两大能力进行选题内容设计。

多年来,广告策划专业毕业设计原题来源有固定的传统,即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简称学院奖)。虽然,在选题方面有部分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但从这些年的毕业设计实践来看,学生更愿意选择学院奖的商业策划类命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究其原因,其一是在其他专业课程学习中“以赛促学”已经成为了习惯,延续到毕业设计阶段学生也更希望在竞赛的状态下完成最后学业成果。其二,指导教师也希望通过该选题鼓励学生参赛获得名次作为教学成果。不可否认,学院奖作为国内针对大学生广告专业的专业赛事多年来对广告类专业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专业知识迁移到岗位技能的能力,历届毕业生在该选题上也有诸多优秀的毕业设计。但是,往年由于学院奖选题过多,导致学生在选题上过于集中到某个品牌上,以至于毕业设计展示周广告策划专业展示内容与效果有些单一,对学生全面了解各行业特点也少了些举一反三的比较意义。

2016年的毕业设计工作在选题上就有改进,在保有传统学院奖选题的基础了,引入了服务地方、行业发展的选题,即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特色产品品牌推广的选题。同时,在选题规格上也严格控制了学院奖选题的数量,引导学生选择通道侗族元素的选题。通过以上措施,今年毕业设计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成果,开放展示周期间获得较好的评价与认可。因此,这一现象也说明以后毕业设计主题开发要在体现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多元化。

二、完善“1+1双导师制”在毕业设计工作中有效衔接

“1+1双导师制”,即专业指导教师+设计指导教师的组合形式,一定形式上弥补了广告与策划专业学生设计与表现普遍欠缺的问题。莫丹华与黄曦两位设计老师,对今年毕业设计策划书编排、广告创意以及展示效果等环节参与了指导,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双导师制可以在以后毕业设计工作中进一步实施与探索更有效的结合方式。

三、探索跨专业合作提升毕业设计质量与展示效果

由于崔伟鹏、胡旋两位老师加入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为今年广告策划专业毕业设计带入了新气息、新面貌。两位老师从教学组织、毕业设计选题、过程监控到成果展示,融入了新方法、新理念,为本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内容到展示形式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建议。因此,今后可以以跨专业合作提升毕业设计质量与展示效果作为议题进行研究,探索国广与广策专业学生跨专业毕业设计合作的可行性与操作方法,进一步优化两个专业在设计与策划方面的强势联合,围绕广告设计与广告策划两个方面做文章,凸显广告设计与制作这一大专业的品牌特点。

四、毕业设计作品展示要兼顾内容与形式

今年的毕业设计在展示形式上较于往年有所突破,专业的策划主题突出,设计、实物相得益彰,较好地展示了本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养与岗位核心技能。但是,由于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的阶段过于强调毕业设计的展示性,因此在毕业设计实践中重视设计,反而轻视了广告策划专业的属性特点,在策划与创意上普遍亮点不足。今后毕业设计反映专业属性应该更需加强,不能偏离这个主线,让广告与策划专业的毕业设计从内容与展示效果上都具有本专业特点。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范文3

当前,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设计的评审内容多由指导教师确定,在该过程中,受教师、学生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并未要求所有学生参与论文答辩,仅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参与答辩环节,加之,毕业设计评审要求不高,几乎仅是学生毕业的一种存在形式。基于上述问题,笔者分别从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人员等三方面,深入剖析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不高,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所在。

2毕业设计问题出现的原因剖析

2.1从学生的角度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2.1.1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度不高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是技能方面的培训,以情境式教学为主。与本科相比,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度要求不高,由此造成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理论分析性不强。经管类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一大特点是理论资料的堆砌,因此,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过多的参考网络资料内容,不会以理论解析为切入点,对实际问题做深入剖析,这一现象必然导致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肤浅,针对性不强。2.1.2学生实习与就业压力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安排在大三的下学期。此时,正式学生忙于实习与就业的紧张阶段,学生思考问题的重心很难集中在毕业设计方面,甚至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任务要求未下达之前,就已经离校寻找工作,期间针对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基本不予教师沟通。2.1.3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缺失受经济管理专业类型的影响,学生很难找到适宜自己的顶岗实习工作,即使实习,所参与的也是最基层的工作岗位。这就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仅停留在情境模拟中,且与工科类专业相比,经管类学生也难以找到具体的“物”的感觉,所学知识得不到实际应用,社会实践经验缺失,必然导致毕业设计内容空洞,泛泛而谈。

2.2从教师的角度剖析毕业设计问题产生的原因

2.2.1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科研水平高低不一在开展毕业设计指导教学环节中,受教师自身科研能力高低因素的影响,对部分学生所提问题的指导不够细致,对一些较为新颖或者知识内容较偏的选题,难以给出有效的实际性指导建议。2.2.“2一对多”的指导方式与学生相比,教师的比例较少,一位指导教师不仅要同时负责指导多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还要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因时间、精力等有限,教师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只能顾及整体,对部分主动要求教师指导的学生,教师会给予详细的问题辅导。另一种现象是指导教师仅在毕业论文答辩之前对论文提出一些修改性意见,加之随机抽样式的答辩方式,对于未被抽样到的学生,教师也会给予相应的分数。

2.3从毕业设计教务管理的角度剖析毕业设计问题产生的原因

虽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制定了关于毕业设计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制度,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要求不规范、不严格,且对教师的监督力度不够,进而导致毕业设计问题层出不穷,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2.3.1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过程中,极少出现因毕业设计不达标因素而造成不予毕业的情况,进而造成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不重视,认为教师会在毕业设计审核过程中放水。2.3.2教务管理人员对教师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监管力度不够,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进而影响学生毕业设计质量。

3改革经管类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设计教学实践探讨

3.1不断创新经管类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3.1.1开展多样化的毕业设计教学形式学生毕业设计最为常见的形式为论文形式,它适用于各专业学生。此外,教师可参照经管类专业的教学特点,设定出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形式,如:对旅游管理学院的学生,可开展旅游文化方案设计、旅游路线设计等;对物流管理学院的学生,可开展灵活性极强的“以赛代考”的设计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学校与企业联合组织的物流竞赛,若学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则可替代毕业设计等。开展多种类型的毕业设计教学形式,既能够降低学生写作难度,又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积极性。3.1.2完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建立以企业、学校、院系、专业、班级等为组织的论文管理体系,如,建立企业参与管理模式、成立系部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成立学院式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等,由点及面、由个体到组织,从各细微环节实现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控制。详见图1。图1论文管理组织构成3.1.3开展与企业合作式毕业论文指导方案调查研究发现,经管类高等职业学校毕业设计选题内容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可将学生毕业设计内容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中,加大对企业真实案例的研究,或请校外经管类企业的高管人员深入校园,共同指导学生如何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如何将论文内容探讨的更为深入、细致。3.1.4采用模块化及双导师化论文指导“一对多”的论文指导方式,导致教师难以对每位学生做细致的辅导,若一位教师同时负责15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则很可能是15个课题研究方向。而采用模块式指导、分组指导方式能够极为有效的弥补传统指导方式的不足,使得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参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研究方向,然后再选择自己的指导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极为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积极性。

3.2改革毕业设计管理的全过程

参照经管类毕业设计教学的主要特点,重点改革毕业设计管理的全过程,其内容主要分为如下几方面:3.2.1提前毕业设计课题研究时间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前移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研究毕业设计内容。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致使学生在大一、大二及大三上半年的时间都集中在考取各类证书上,而到了大三下班学期,学生又将主要时间集中在毕业实习、找工作方面。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可在大二下班学期开展毕业设计选题与导师分配工作。3.2.2实施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的内容主要为:其一,毕业设计宣传,它是为了让学生对毕业设计有一个全面的感知认识,可组织学生查阅历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鼓励学生主动做好毕业设计工作;其二,毕业设计开展过程中的前、中、后期检查,其三,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其四,学生毕业设计抽查;其五,学生毕业设计总结。3.2.3改革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考核制度为确保学生高质量的外城毕业设计内容,需改革并完善毕业设计监管体系。其监管评价指标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第一,学校对相关院系下达毕业设计教学工作评价指标内容,详细为毕业设计落实情况、组织安排等;第二,院系落实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指标,详细为工作质量指标与工作完成指标等;第三,教师对学生设定的评价指标,详细为对学生的评价与管理内容。另外,针对毕业设计的评价内容,也需做细致划分,主要为: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热情度、学生毕业设计理论知识的运用度、学生毕业设计的抄袭情况等。针对毕业设计检查工作,严禁不合格的毕业设计通过审批,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还能够让学生重新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另外,还需开展教务处抽查工作。所选抽查方式为:对经教师评定后且通过的毕业论文按照特定比例随机抽查,对优秀毕业设计做重点随机抽查,若在该过程中,教务处发现有严重错误的毕业论文,需对指导教师做出相应的处罚,以提高教师的责任感。

4结束语

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范文4

关键词:毕业设计;行业需求;新模式

作者简介:高彩霞(1981-),女,江西九江人,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陈昊(1979-),男,河南永城人,河南理工大学团委,讲师。(河南 焦作 454003)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94-02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所必须进行的一种学习、探索、实践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也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绘图、计算机应用、翻译、查阅文献等)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开展实验研究、技术经济分析、撰写科技论文和技术报告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1]

一、结合科研、行业和就业方向合理选题

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基础性步骤是选题,毕业设计的角度、范围以及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选题来确定的,适合学生个人情况的选题是确保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的前提和条件。为保证毕业设计选题的质量,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采取了以下选题措施:

1.构建毕业设计题目数据库

组织专家从发电厂设计、电机设计、变电站设计、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建立毕业设计题目库,可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更新。

2.结合科研项目,接触到电气学科最先进的科技前沿

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中选题,根据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与能力,围绕项目研究内容设计数个子课题,供广大学生进行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这种题目对指导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创新,学生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电气学院的科研项目大多来自省部级以上的科研课题与企业委托课题,如绿色能源方面有光伏、风能发电等课题,智能电网方面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保护、智能电器等课题,使学生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学科前沿。

3.加强与实验室建设的结合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在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寻求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可通过毕业设计自主开发、组装实验仪器设备,自己动手制作实验仪器,这种做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验室建设,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通过广大学生的毕业设计,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已成功研制出了一批实验装置,主要范围涉及到:单片机接口实验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电力电子实验装置、自动化仪表、稳压电源等。

4.结合行业需求

与煤矿电气自动化、电力行业和电工制造行业的需求密切结合,采用“项目驱动”模式强化质量进行选题,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真题真做,让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亲身体会在企业现场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增强电力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同时可以帮助学校解决在硬件资源方面欠缺的问题。

5.结合就业方向

由于部分学生在第七学期就已经签约了工作单位,确定了工作性质,因此这部分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教师和学生可共同研究,结合签约企业的情况进行自主命题,选择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岗位结合比较紧密的设计题目,使其尽早熟悉工作性质,减小在校所学的基本理论同现场实际工作的差距,而且鼓励学生到签约单位做毕业设计。学生到签约单位做毕业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未来的工作环境,深受单位的欢迎。这种毕业设计模式可使学生到签约企业以后马上调整自己的角色,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己的岗位竞争力,而且提高了本校的声誉,使毕业生在各用人单位提前发挥优势,为电气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构建了良性的平台。

二、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1.严格审题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制定了毕业设计的选题规范,在第七学期开始进行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首先,指导教师要向学生所在系(室)上交《毕业设计选题申报表》,拟出毕业设计题目、所研究的内容和具体要求,经系(室)专家组同意研究后,汇总提交到学院。学院每年组织专家成立“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按照“综合性、专业性、创新性、实践性、可行性”原则对各系(室)上报的毕业设计选题进行筛选,对同本专业相关度不强、选题水平低下、涉及内容陈旧的予以删除;对有多名毕业生合作完成同一课题的情况,给每位学生选取相对独立的任务。“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批,上报给学校教务部门备案。[2]

2.加强毕业设计日常管理

为加强对毕业设计的日常管理,使毕业设计工作严格规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严格遵照《河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等文件的相关规定,制定了本院的相关管理办法,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343”质量监控体系,即学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各系(室)之间相互协调的三级管理体制;四期检查制分为毕业设计工作前期、毕业设计阶段性检查、毕业设计中期、毕业设计后期;三方评分制是指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评阅教师、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包括开题报告答辩、阶段性检查答辩、中期检查答辩、毕业设计答辩)。

“三级管理制”的具体实施步骤:各系(室)负责本系(室)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各学院要按要求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各专业骨干教师担任,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监控,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每个学生指导教师的落实、毕业设计(论文)文本规范程度、毕业答辩情况、认真填写评语、严格进行成绩评定等环节的各项工作,严把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关;学校主要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宏观组织管理工作,定期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查。在系(室)、学院、学校的三级管理体制下,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相连,确保质量过硬。

“四期检查制”的实施步骤: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前期检查,主要审查指导教师是否具备资格,选题是否符合规范,是否严格执行一人一题,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类型、难度以及工作量是否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设计的技术路线是否合理可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编排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首次指导的教师是否熟悉学生选题的内容;阶段性检查以文献资料的查阅、资料的收集和总体方案的审查为主;中期检查主要检查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是否过硬,工作进度是否符合要求,其中学院检查要全方位覆盖所有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校级检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随机性的抽查;后期检查主要是检查毕业设计(论文)是否有资格答辩,评分过程是否合理,答辩过程是否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否达到要求。通过三次重点检查的实施,基本上覆盖了毕业设计(论文)的重点阶段,有效进行了过程控制。

“三方评分制”的主要内容:答辩委员会、评阅教师和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分。指导教师对自己所带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负责,认真审阅、指出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学生自己进行修改,指导教师再次审查后严格按照评分标准给定成绩、根据学生情况作出评语,并将相应资料提交到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指定一名或多名评阅教师再次评阅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要同指导教师相结合,给出公平的评语和评阅成绩;答辩委员会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答辩工作,综合学生的开题报告答辩、阶段性检查答辩、中期检查答辩、毕业设计答辩等情况给出符合实际的各阶段的评语和答辩成绩,然后计算出总成绩。这三部分成绩按比例进行评定的方法保证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准确全面地进行了考核。

3.校企联合指导,实行双导师制

对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可采用双指导教师制,即在企业安排一个指导教师,在校内安排一个指导教师。企业的指导教师主要在技术上进行指导,校内的指导教师主要从毕业设计的规程、内容写作与规范到最后回到学校进行答辩等进行指导与管理。实践证明,双导师制效果良好。目前河南理工大学与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山西潞安煤业集团、许继集团、焦作电厂、山西晋城煤业集团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结论

结合行业需求和就业方向进行的毕业设计,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已开展了两年,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结合科研项目与实验室建设的“项目驱动”式毕业设计模式

这种模式使学生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学科前沿,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2.校企联合指导,双导师制毕业设计模式

一方面,学生能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直接参与到工作单位的实际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解决了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参加现场的实践,进行课题研究,真正进行了一次岗前大练兵,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增强现场工作的能力和对实际岗位的适应性。

3.“三四三”质量监控体系

该监控体系实行了过程与目标并重,以及全程、全面、全员的监控,系统科学,使毕业设计的质量从制度上得到了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李乾军.关于本科毕业设计的几点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0,(3):154-155.

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范文5

[关键词]毕业设计模式;本科;项目化训练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45

[中图分类号]G642.4;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0 引 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将大学期间所学习的知识点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本科生在就业前一次独立完成任务的训练过程。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可以综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作战及实际应战能力,这些是大学课堂或其他实践环节所不能替代的,因而在培养高层次人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部分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脱离实际,过于理论化,没有跟实际项目有机结合,不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上。为此,本文研究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如何应用项目化训练模式。

1 毕业设计教学研究现状

毕业设计是大学毕业与参加工作之间的一个实践环节,是从学生时代向工作岗位过渡的一个引导,因此,此环节非常重要。当前,工科高校毕业设计都是自行拟定毕业设计题目,不涉及其他专业内容,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出现不适应、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不到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影响了工作进程的情况。教育研究专家对现阶段高校毕业设计(论文)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如: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单一化,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的课题比较少;学生不能从多方面获取知识,只能单一地从书本上获取知识,造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部分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不足,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对毕业设计学生投入指导时间少,毕业设计考核方法不科学等问题。综上所述,虽然从建立学生自拟题目机制、设立创新性题目、与实际课题相关的真题、改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模式等角度提出解决了方案,提高了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但是针对实际应用中的协作团队化意识没有重点涉及,其中“团队化”恰恰是现实工作中最为重要和需求的。

2 工程类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2.1 题目的选择是关键

毕业设计题目决定了研究内容,能否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完全取决于毕业设计题目的难易程度。首先,选题难度要适中,同时工作量要达到学校的要求,并能充分利用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完成设计任务,如果内容过于复杂、工作量太大,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会造成毕业生的心理压力大;其次,选题不能是单纯的理论性题目、查查资料写写总结就能完成任务,这样只是一个形式上的毕业设计,达不到毕业设计的要求,未能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标。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综合考虑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考虑本专业主要培养方向,体现出专业特色,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按照不同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带动其积极性,在有效的毕业O计时间内,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利用实验室现有的条件,最大限度完成毕业设计内容。

2.2 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留出发挥空间

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前提,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内容,各尽所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指导教师要结合毕业设计要求,预先对设定毕业设计的内容、所用的设计方法、需要的仪器设备、项目化应用前景及毕业设计所要达到目标进行详细阐述,便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发挥自己的优点及长处。根据此情况,毕业设计的题目数要大于毕业设计学生数,学生要有可选性。初步确定题目后,教师与学生要多进行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此题目的兴趣,针对学生的特点及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该学生的毕业设计具体内容等。

2.3 要与考研方向相结合,促进质量的提高

毕业生中部分学生要备考硕士研究生,这就存在考研时间与毕业设计的时间相冲突,因此,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做到两者均不误。根据考研学生的考取专业,教师可给予与其考研专业相近的毕业设计题目,攻读研究生可以继续本科设计的内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另外,毕业设计内容应与该学生考研方向相近或相同,这对于备考硕士研究的学生来说,有利于帮助其硕士考试及复试。因此,学生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和尽最大的努力,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

3 项目训练模式

“项目化模式”毕业设计模式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各项目组成员按分工接受各自的任务,将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所要完成的任务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主动搜集、归纳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单独学习、找到完成任务所需的课外知识、技能,再结合交流、讨论环节,对完成任务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加以验证,在“干中学”“反思中学”,完成自己知识意义上的建构。

另一方面,既提供了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同时又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项目化模式”毕业设计模式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紧密结合起来,以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让学习者针对解决某一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共同参与讨论,通过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和反思碰撞,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同步提升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敦促成员间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而在携手合作的基础上各司其职,采用适当的策略、途径,完成项目的任务。

4 项目化训练模式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实施“项目化模式”毕业设计模式有4个关键因素。一是建立相应的、完善的毕业设计领导机构。由领导机构对毕业设计各小组的工作进行时时监控与指导,并对毕业设计进行监督、检查和最终评价。二是规范毕业设计的题目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生活实际,走进企业生产一线,靠近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三是端正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要求学生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四是提升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感。

“项目化模式”毕业设计的具体过程和做法如下。

4.1 选定项目

依据工科专业大学四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及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活动角色,以培养学生具备产业界和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目标,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分析指导教师自身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学习与未来工作相结合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相关资源,研究确定以学校、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研究确定与企业实际项目密切相关的毕业设计“项目”,提交项目方案由学院审核。

4.2 明确目标,分解任务

项目负责人要向全体成员说明项目内容及分工,并分析所面临的各项困难,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制订项目实施计划,由指导教师审定,并与企业指导教师探讨,最后确定具体任务。

4.3 实施前段计划

项目实施计划经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审定,项目负责人带领成员完善后,开始实施项目。项目负责人要带领成员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进入实际商品运行市场、数字化图书馆、微型计算机房、现代化实验室、先进设备的工厂及实训基地,成员合作或独立工作时,要各尽所能,完成资料信息收集等工作。

4.4 中期检查,推进项目

各项目组要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度、质量成效进行汇报和反思,并向指导教师组及其他项目组公开汇报,要求汇报材料图文并茂,提供的佐证材料为详实的过程材料。汇报结束后,要根据指导教师评估组及其他项目组的建议、评价,修正前一阶段工作中的不足,完善、调整后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工作进程、工作思路,为高质效地完成项目任务铺平道路。

4.5 实施后段计划

根据中期汇报,完善调整计划,继续完成项目计划中的其他工作任务,直至完成整个项目作品的制作、安装、调试;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整理、剪辑好完成项目过程中记录的视频;做好答辩前的其他相关工作。

4.6 项目完工,分享成果

按计划由发起人组织成果验收。此环节中,各项目组要利用自身优势,借助本项目作品的功能演示及PPT展示,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把本项目组的成果最大限度展示给答辩专家组及其他项目组,以得到较高评价,分享其研究成果。

注:陈思羽,通讯作者

主要参考文献

[1]宣丰敏,姚佳超.农业类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2]张国军.高职机电类专业“项目化团队式”毕业设计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7).

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装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毕业设计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实战演练,是为就业进行的综合训练,其以此为导向的特征应该更加突出。目前在毕业设计教学中,我系服装专业仍采用一个方案,统一做服装设计,而通过对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毕业后真正从事服装设计的毕业生不足10%。这种“一刀切”的模式对促进就业十分不利。基于这些背景,将对如何改革服装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以毕业设计教学促进就业,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矛盾,缓解社会就业的巨大压力进行探讨。

一、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现状

(一)毕业设计时间的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的矛盾

我院服装专业的毕业设计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实践,调整了毕业设计教学的时间,改善了毕业设计与就业的矛盾冲突,但许多学生也因此调整了岗前实习和就业的时间,仍把毕业设计看成是单纯的服装设计作业,敷衍了事,难以达到毕业设计的预期效果,设计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没有通过毕业设计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毕业设计时间的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的矛盾。

(二)毕业设计方案与生产实际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岗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服装专业毕业设计内容为系列服装的设计,对选题的规定仅仅为符合时尚潮流,这在给学生创作空间的同时,也给了他们不顾生产实际,随心所欲的机会。再加上如下因素:教师对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了解不够;学校的实验设备不完善,加上日常维护不到位,许多设备不能有效利用,致使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工艺方法、设备、应用软件和实际生产有相当的差距。最终导致毕业设计作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次“实战演习”无法充分体现其应有的价值,造成了所谓的“高分低能”,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招聘企业经常打出“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应届毕业生免谈”就是这一现实的写照。

(三)毕业设计形式单一,内容片面,过程考核不足,挫伤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服装专业毕业设计的内容通常仅限于系列服装的设计与制作,这对于设计专业或设计能力较好,毕业后有望从事服装设计工作的同学来说,能一定程度地起到提高实践能力的作用。但对于服装工程专业和多数不从事服装设计工作的学生作用甚微,完成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不高,很难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来,而这部分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90%左右。

另外,这种毕业设计做法既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着学习成绩优与劣的差别,也没有考虑到学生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再加上部分学生在外实习,指导老师无法适时跟踪,毕业设计考核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等因素。从而导致部分学习成绩不好和不喜欢服装设计的学生,对毕业设计应付、抄袭、甚至雇人代做,让毕业设计完全失去了意义。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的目标与特色

针对上述弊端,我们确定改革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完成即将从事工作的实习过程,熟悉实际工作的程序、内容、方式,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教育目标,在刚参加工作时,即能成为一个熟练的、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而也能得到较为优厚的待遇,提高就业质量。

基于上述改革目的,对服装专业毕业设计阶段的内容模式进行重点改革,打破以往不分学习程度好坏、不考虑学生就业的方向、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服装专业均做服装设计的“一刀切”模式。形成结合学生的就业意向,采用“分流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就业意向,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服装设计、企划、产品开发、制版与工艺技术、质量检验、营销等方向性毕业设计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毕业后的工作意向,自由选择毕业设计阶段的内容。为保证此项改革起到实效,实行“自愿报岗,岗前培训、顶岗实训、穿插讲座、定期汇报、校企共管。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自身优势和兴趣爱好都有了施展的空间、避免了以往那种僵化的“一刀切”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所带来培养“千人一面”的弊端,实现“个性教育”和“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的实施方法

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兴趣以及就业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填报毕业设计志愿,每人允许申报两个自愿;

2.根据学生所报情况,进行分组。具体分为设计组、工艺技术组、生产管理组、质量检验组、跟单理单组等。

3.根据老师的特长,确定各组的指导老师,与教师签订毕业设计目标责任书。

4.根据学生填报志愿,聘请各方向的企业专家,对各组学生先进行为期2周的岗前培训。

5.指导老师拟定本组毕业设计的任务书,负责安排所指导学生到工作一线顶岗实训,负责本组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管理工作.

6.根据毕业设计的内容分组进行毕业答辩。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实施的条件

(一)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我系服装教研室拥有专业教师18名,其中双师型教师14名,双师型教师占72. 2%。另外,为保证毕业设计教学的质量,聘请服装公司的设计师、技术员、一线管理人员作为毕业生在现场实习的指导老师,为毕业设计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与制衣公司,服装贸易公司,相关行业的其他公司等单位签订长期合同,作为我系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校外实训提供良好的环境。

五、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的特点

(一)突出了特长教育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毕业设计的内容,在学习成绩优秀或专升本的毕业生中,50%的学生选择了服装设计、服装工艺技术,其他毕业生,选择了服装生产管理组、质量检验组、服装跟单理单组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就业意向选择毕业设计的内容。根据调研统计结果,60%左右的毕业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了毕业设计的内容。70%左右的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了毕业设计的内容,显然30%左右的毕业生既兼顾了就业意向又兼顾了兴趣,这样对毕业设计的认真程度自然会大大提高。

(二)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互利共赢

在毕业设计改革中,学生的受益最大,既学到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又实现了“零距离上岗”;学校实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企业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从而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共赢”。

(三)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真正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

毕业设计阶段的改革,使学生掌握了即将从事工作的实践经验,大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能够遵守规章制度,不怕苦、不怕累,勤学好问,表现良好,职业素养大大提高。因此,毕业后50%的毕业生留在毕业设计阶段所在单位工作,其他毕业生也很快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

总结

通过我系服装专业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服装专业高职高专在毕业设计阶段,打破“一刀切”的模式,采用“分流制”的培养方案,既实现了“特色教育”的教育目标,又实现了“零距离”上岗。同时达到学校、学生、企业“共赢”的效果,真正解决了学生就业的难题,此项改革措施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N].教高[2006]16号文件.

[2]李伟,王晓初.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1(2).

[3]崔秀琴,吴书雷,代学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西部科技,2007,10.

[4]唐红,王远涛,王春研.浅谈如何做好毕业生与社会零距离的对接工作[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