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1

一、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

不同的生活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等所塑造的文化形态,构成一个民族的生存背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说过:“一个优秀作家,必须不断从本民族的传统中汲取营养。”对于一个文明的个体来讲,这种与传统的联结,并非仅为一种单纯的民族意识,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人文传承,是在对人类文明历史的观察、理解和反思中,感知生命与社会的真谛。

所谓创新,必以先知何以为新,缘何维新。从某种意义上讲,旧传统恰恰是新价值的量度。对于我们来说,源远流长且独具特色的华夏文明,正是中华民族的深厚传统,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唯其有更丰厚的积累、更洞明的智慧、更宽广的胸怀和担当,方能脚踏实地,于现实关注中开辟文明建设的新境界,方有人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的不断提高,继而提升整个民族的创造性。

二、文化创新的社会土壤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作为自身社会不断演进的生活方式,始终是安定社会、抚慰个体心灵的重要力量。社会整体的文化氛围和公民个体的文化素养,是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效果的检验,更成为孕育和影响社会文化创新生产的土壤。以影视产业为例,近年来国内同行对好莱坞的学习往往更多体现在制作投入和技术,在内容建构和文化内蕴上的不足屡受诟病。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创作者认知上的不足,更有自身人文素养和社会文化氛围的基础缺失。

三、文化传统与创新人才成长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应用;实践

社会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需要以文化知识为核心,具备一定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1]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以满足社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

一、应用人才的特点与现状

应用人才,顾名思义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改进技术,创造出新产品,体现出超强的智慧能量。这类人才有一定的挑战精神和创造能力,具备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和自主意识,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用。应用人才是难得的人才,具有超凡的人际交往和融合能力,会同他人吸收外界信息,使信息转化成经济效益。应用人才是人民生活水准提升需要的人才,他们高屋建瓴能把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使知识转化成经济,推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应用技术人才可谓是社会经济建设的灵魂和中坚力量。因此,推动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尤其需要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然而,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却极端缺乏。究其原因,大学遵循的仍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缺乏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毕业的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后,表现为口头理论强,应用能力差,会说不会做,严重制约了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其所学的文化知识难以转化为产品,无形中阻碍了文化经济产业的发展。具体到课堂教学,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课,一是老师的教学手段保守、传统,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上课讲到下课,老师累得不轻,学生无动于衷。期末考查学生就抄笔记,从网上下载等。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觉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无用,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课周一学时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的边缘化,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得到传播,严重违背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二是学生重工业专业课,轻人文文化课。工业院校的学生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认为是必修课;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选修课,并且一周一节,无形中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忽略了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有的学生课堂上手机不离手,沉溺于手机网络,被老师们称作低头族。试想,大学生不读中外名著、哲学历史,不读唐诗宋词等,长期以往必然导致人文知识匮乏,制约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人文知识匮乏,影响书面文字表达和人际交往。事实正如此,在校工科学生有的甚至连简单的启事和实验报告就表达不清楚,毕业论文错别字、病句不时出现。同时,大学生接触社会机会少,社会常识也少,不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难以与人交往。这样的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怎样洽谈业务,怎样制造新产品?这样不会做人何谈做事,事做不好,就称不上人才。针对这种现状,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亟待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传播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著名学者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精神,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传统,没有文化精神,则不打自垮。”[2]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是人文知识的传授,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与其所学的工科专业对接起来,更有利于培养社会经济建设的应用人才。

1.发扬传统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既是古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强的观念基因,又是中国文化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的精神基础,并且是中国文化影响力呈发散状扩大的原因之一。”[3]它可以提升人的品格,催人奋进。教学时应抓契机,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及时传授,促使学生接受知识,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但这些知识理论性强,对于三本的学生来说,不好接受,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和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入手,以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如讲“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联系人遇到惊讶的事情会怎么说,男生女生谈恋爱发誓会怎么说,最后告诉学生“天人合一”早已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人在不同的时期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就应负不同的责任,具体到学生,处于为人子的地位,怎样才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通过讲授与讨论,学生认识到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好成绩,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的尽孝,在学习和讨论中培养了学生孝亲品德,树立了刚健有为不断进取的向上精神。

2.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内涵建设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教学重在应用。首先要明确工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次应结合所学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结合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探讨。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有激情,好奇,好学,经常坐在教室听、记,一下子让他们动起手来,很兴奋,也很乐意,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学生在动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应用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要渗进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如讲礼仪文化,让学生亲自迎送宾客,培养学生站姿、坐姿;同时鼓励学生为宴桌排座位等。这一切都是人文知识的运用和实践,学生在接受人文知识中动手,在提高人文素质中实践,遵循了工业院校培养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3.把握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十五中全会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使大学生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教学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源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给人带来新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成果,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产物。创造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关联,是多种思维活动的统一,有专家认为创造性思维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应用型人才一方面能应用,另一方面会创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首要是鼓励学生走新路。笔者在讲文字文化时,讲到了“舟”字,舟就是先民在对木头观察中发现了木头的浮力,然后将一根木头两头掏空发明的。然后,引用鲁迅先生《故乡》中的一句话:“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启发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不料学生结合自家药材生意———一家好做,多家不好做,提出:“走的人多了便没有路。”教师鼓励学生想解决的办法。在课堂教学上,学生发难不是坏事,是思维在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发难、发问,在发难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4.借鉴传统的处事方式,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古人云:“世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将来要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与人交往,懂得人情事理,才能在社会交往中游刃有余,利于自己的工作,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有人说,学校的真正宗旨不在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思想,而是教会学生懂事、教会人情事理与公民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别人。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多数为90后,受父母的宠爱,造就了他们个人利益为重,人际交往礼仪欠缺,不懂得关心别人。作为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懂得人情事理。中国传统文化不但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蕴含着一定的人情事理、待人处事的方法。如恭、宽、敏、惠、仁,不但对传统社会先民有用,而且对今人仍有借鉴意义,它教人以谦虚、谨慎、宽厚、爱人态度和品德,这对学生待人处事非常重要,笔者一方面传授知识,一方面让学生谈在班级与同学如何相处、在寝室与室友如何相处的情况,遇到问题是怎样解决的。问的是生活中的事,解决的是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谈各自的处事方法和不足时,老师结合传统优秀处事方法引导,教学生以人际交往。“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它的欲望。”[4]由此,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不但是基础文明教育、感恩教育,更是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应用人才的教育,课堂教学尤为重要。

三、结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活着的生命,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无时不在影响着今人的行为准则,对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用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现实性和时效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应结合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自强品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3]任剑涛.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儒家伦理及其现代处境[M].东方出版社,2003:155-157.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3

1、概况

目前,县文广局有直属事业单位6个: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采茶剧团(2012年6月改制组建为县民俗歌舞演艺有限公司),文化市场稽查大队(新闻出版稽查大队),戏剧创作室,核定编制67个,在职人员61名。

2、近年来人才工作的做法

①挖掘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化艺术人才和乡土人才,登记在册的乡土文化艺术人才312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培训培养传统特色文化传承人36人。

②组织举办文化专业培训班,邀请文化专业人士授课,培训培养扎根乡土的文化能人和各类文化专业人才600人次。

③组织文化专业人才走出去推介本县文化产品,学习交流文化发展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走出去进行文化交流活动13次。

④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文化专业人才,公开招聘文化人才,创作文艺作品23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专业人才逐步老化,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目前,县文艺工作者大多数人员是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通过招收自行培养的,少部分是从外地引进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较少,专业门类不齐备,尤其缺乏创作、编导、主演、主奏人员,因此,舞台表演阵容薄弱,缺乏朝气与活力,完成大作品更显得人才不济,困绕艺术生产,难以生产精品力作;县文化馆业务干部少,一些部门的人员年纪偏大,一些部门的年轻干部还不成熟,独立工作能力较差;县文化馆专业人员配备不齐,年龄偏大,工勤人员较多,一些主体业务因无人难以开展;县图书馆的专业人才基本上是老模式,近些年很少进过新的业务人员。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体制关系长期制约着人才培养发展,受编制的控制,需要招收、引进的人才进不来,不适应的人员出不去,加之一些不符合要求无一技之长的人员又在安插,人才结构不仅得不到优化和改善,反而有所退化、劣化,情形比较严重;其次是对人才的培养缺乏财力支持和保障,近些年这项工作几乎停止,各类专业人员无法得到进修、深造的机会,专业水平和能力停滞不前,只能是吃老本一般化地应付工作,更谈不上进行新的实践和创新。再有是,单位和部门要求不高,措施不力,不能充分探索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这方面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2、群众文化人才发展不平衡

据调查统计资料来看,美术、书法、摄影、文学人才占有很大的比例且大多数是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学校教师,乡镇一级为数甚少,农村文化人才出现空白很多,群众文化人才在音乐、歌舞、戏剧、民间艺术方面人才不济,对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十分不利,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生活需求和审美要求。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不平衡,智力、财力投入较少,由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冲击,农村文化阵地显得更加薄弱,人、财两难,文化专干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很多地方没有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造成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人才奇缺的现象。全县大部分乡镇是有阵地、无文化专干,或有文化专干无阵地,甚至更多的是既无阵地也无文化专干。即使有文化专干的乡镇,基本的人头经费也无法保证,更不要说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所需经费,乡镇文化专干的缺失,是农村群众文化停滞的根本原因。

3、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不健全

经调查了解,现有的专业人才、业余人才大多数得不到进一步的培养、深造,使用也是相当有限的,没有建立人才培养、使用的目标和计划,更没有资金投入,还只停留在简单的口号式的重视,文化艺术活动相应地开展得较少,没有搭建起让文化人才展现的平台,人才难以发挥作用,造成仅有的人才资源浪费。

4、各门类领军人才、优秀人才少

目前,县文化各门类的领军人才匮乏,像专业团体的主创人员,主演人员极少,体现不出人才优势,要搞大型艺术生产,还得到处请人,花费不少的精力和财力;群众文化方面缺乏有知名度的业务干部,影响学术研讨和业务辅导工作的开展。同时,没有创造出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保证人才充分展现自我的良好环境和必须的物质、精神待遇,形成人往高处走的客观事实,一些较优秀的人才通过不同渠道相继流失。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加强 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1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思路,拓展视野。而坚持“以文化人”理念,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正能量,让大学生在优秀文化氛围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正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味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视野,它有利于探索出具有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策略,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筑大学生精神世界,开发创新潜能,塑造美好心灵的动力、导向和保证的作用。

1 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

目前诸多高校忽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特别是传统文化教育被弱化,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形成以提高就业率为导向的功利式的教育培养模式,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似乎道德的修养、人格的完善、自我缺点的不断改正等精神追求在他们眼中完全是“无用”的事情。这种学校培养模式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民族精神的教育不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传统美德观念淡薄,思想上出现传统文化断层,甚至一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追求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给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大学生在观念、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主要表现为:其一,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滑坡。一些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淡薄了,缺乏对集体与社会的整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其二,理想追求淡化,缺乏远大目标。以个体自我价值实现为核心,过分注重眼前利益,功利思想严重,有的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其三,自我意识膨胀,行为失范,不能正确把握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线,如校园中出现的考试作弊,损害盗窃公物的现象,甚至出现犯罪现象。另外,部分大学生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精神,追求生活享受,早把学业抛至脑后,终因成绩不合格或违反校纪而处于退学的边缘。

2 “以文化人”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视角

2.1 何为“以文化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塑造合格社会公民的人文环境和文化基础。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概言之就是“以文化人”。“以文化人”来自《易・贲》的一句话:“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里的“文”与“化”,分别指的是“人文”这一实体及其“化成天下”的功能。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用文化教育人、熏陶人、感染人,让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从而提升人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

2.2 传统文化是“以文化人”的宝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是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财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是激发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不懈动力,使他们摒弃安于现状、追求享乐的意识,在成就事业、奉献社会的征程中怀揣创新的冲动和开拓的激情,敢于超越自我、善于拼搏进取,为再振中华雄风再作贡献。“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美德是滋养大学生宽容人格的心灵养分,教育他们增强同学间的亲和力与融合力,避免过激和对抗行为,既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以诚相待,言而有信”,观念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人生信条,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慎独内省,见贤思齐”,气度是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人生箴言,引导大学生把道德由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心的自觉,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做一名见贤思齐、慎言笃行、知行合一的大学生[2]。

3 传统文化视野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举措

3.1 物质情境上的传统文化渗透

物质情境上的传统文化渗透能够创造一种文化情境、一种文化氛围,容易启迪、陶冶和塑造大学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我们切不可忽视建设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和营造出高尚健康的具有教育力量的人文氛围。如在校园的一些地方树立传统文化中的名人塑像,选择那些蕴涵着传统文化教育精华的典籍和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格言、名句作为警句融入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个场景,使校园中的建筑、橱窗、板报、横幅、标语、路牌,乃至草坪中的警世语,都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让学生通过具有欣赏价值、激励作用和教育感染力的景致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进取,滋润着大学生的心灵,以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目的。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5

关键词:军事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200-02

在军事文化建设过程中,人才队伍是关键组成部分。军事文化的传播,对军事文化人才要求较高,需要不断提高军事文化人才的素质。武警部队军事文化建设不仅要深入了解文化发展创新一般规律,对军事文化进行具体实践,不断创新军事文化,更要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建设工程,培养造就出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并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为武警部队先进军事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人才支持与保障。

一、武警部队加强军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是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助力推动器。发展先进军事文化,能够为党和人民军队创造精神财富提供精神指引,能够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深刻体现我国历史传统文化形态,更能够充分展现人民军队的性质与宗旨,对于人民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军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军事文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也是繁荣军事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先进军事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最终的体现形式就是文艺精品涌现,文艺人才辈出,文化效益提升。其中,人才辈出是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表征。这是因为,首先只有高素质的文化队伍才能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与优秀文艺作品的需求,创作出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并深受广大部队官兵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其次,只有具备德艺双馨的文化人才队伍才能正确把握军事文化准确发展方向,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文化产品创作相融合,并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与军事效益。再次,在传播军事文化过程中,人才的作用不容忽视。只有努力加强部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才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官兵,才能以高尚的精神引领官兵,才能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官兵,才能进一步提高军事文化的层次,有力推动军事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大力加强先进军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武警部队文化人才队伍质量提升的迫切要求。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武警部队文化人才队伍的文化层次较低,且基层部队文化人才队伍发展不够平衡,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等等。武警部出台制定的《武警部队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纲要》,结合武警文化实际发展情况,在分析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培养军事文化人才队伍的目标,并就如何加强武警部队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系列部署。当前,贯彻落实好这一指示精神,必将有力提升文化人才质量,增强军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二、武警部队加强军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武警部队军事文化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采取多种措施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作风过硬、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军事文化人才队伍。这一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武警部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德才兼备是文化人才具备的重要品质。德与才是人才必备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如果这两个方面品质欠缺则会影响党和军队的建设事业,缺乏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担当大任。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人才的价值取向,包括社会信誉、理想信念等多个方面,这既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精髓,更是文化人才立身行事的根本。才,则是文化人才艺术水平与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是文化人才成就事业的基石。二者之中,德占据更重要位置,武警部队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要加强,还要拥有过硬的工作本领,只有以德为先,德艺并举,才能肩负起军事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

作风过硬这一特质对于文化人才队伍而言至关重要,且优良作风能够展现党的基本宗旨,树立更好的形象,并与人民群众保持良好的关系。因此,部队文化人才建设要做到以下要求,既注重求真务实精神建设,还要重视思想作风建设、生活作风建设的重要作用,采取措施来加强文化人才的自身修养,积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先进军事文化主要目的是为广大官兵提供精神服务,因此,文化人才要主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断加强社会和部队生活实践,深入了解国情军情,注重与基层部队官兵联系感情。要坚持用世界观来指导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倡导自觉向现实生活课堂学习的风气,立足于满足广大官兵的需求,深入部队基层进行广泛调查,在创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提炼主题,创造出适应时展和部队建设的文化精品,只有这样所创作出的文化精品才能够经得起时代检验,反映出时代特征。

结构合理能够展现人才队伍整体优势,不仅能够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素质,也会使得人才队伍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保持好人才队伍的比例协调。因此,武警部队要制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配置文化人才的数量比例,注重人才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以及专业结构的合理搭配,使得人才队伍结构以及格局都能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部队军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展现出充满活力和锐意创新这一鲜明特征。文化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广大官兵的精神需求,不断努力创新,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始终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贴近现实生活和部队实践,创作出能引领官兵思想的精品佳作。武警部队也要根据我国文化发展方针以及发展规律,注重文化创造性,还要充分发挥艺术的民主性,重视不同学派文化艺术的优势,通过互补,来推动军队文化艺术的发展,真正形成人尽其才,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三、武警部队加强军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新的形势下,要推动武警部队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就必须不断扩大军事文化建设视野,采取有效措施和路径加强军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军事文化建设向更高境界发展。

(一)大力培养高层次专业文化人才

在军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对文化人才的层次要求较高。军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军事文化建设质量,制约着军事文化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武警部队高层次文化人才匮乏,还不能适应先进军事文化繁荣与发展的紧迫需求,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这一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出发点,以促进部队官兵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加大高层次专业文化人才的培养步伐,不断满足军事文化发展的需要。积极参加我国文化名家工程和“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培养造就较多在军内外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大力为部队优秀中青年文化骨干提供支持,使其能够在重点项目、重要演出中担当大任;要在各个文化领域培养创新型人才、掌握现代媒体技术以及懂得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定期举办武警部队高层次理论人才研究班、文化科研骨干培训班、军事网络文化传播研究班等多种方式提升部队文化工作者的素养与层次;加大部队基层选拔优秀文化人才的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保障体制,为文化人才的培养造就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二)抓好部队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武警部队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基层。基层文化工作者是部队基层文化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发挥着主干、引领和桥梁作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各种思想文化激荡碰撞,官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均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对精神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变化特征。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部队基层文化人才就必须充分发挥好自身纽带作用,切实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军事文化铸魂育人和导向引领功能,围绕战斗力抓文化,以文化力催生战斗力,始终确保官兵听党指挥,努力强化战斗精神,提高打仗本领。因此,武警部队要通^制定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采取多种人才选拔方式,完善文化人才任用与培训机制,逐步建立起具有特色的高素质部队基层文化队伍;要根据“抓活动强队伍”的思路,采取调演、会演等方式,逐步提升基层文化队伍的能力水平;要注重对基层文化工作骨干的培养,在升学、提干、晋职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要大力报道基层文化骨干的典型相关事迹并予以表彰,激发他们干好基层文化工作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建立符合军事文化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机制

一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军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德才兼备。只有对军事文化工作者进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夯实其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才能使其在先进军事文化实践活动中自觉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引领方向。二是建立成长规划制度。军事文化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制定长远规划,实施人才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通过“大师工程” “名家工程”等项目的培育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三是建立培训制度。武警院校要逐步提高文化艺术类课程设置的比例,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要注重发挥定期培训的催化作用,统筹安排好部队文化工作人员专业化培训;团以上单位可选拔部分优秀文化人才,采取委托培养的形式在国内相关院校和文化机构深造学习,以此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四是建立代职锻炼制度。让军事文化人才深入部队基层,通过代职锻炼加强与基层官兵之间的联系,提高实践能力,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6

一、当前形势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内涵是什么

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指出,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才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指示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为高职学生的能力构建提出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标准,那就是职业教育要为社会培养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定义,是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其目的:一为谋个性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他强调职业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的个性发展(也就是素质的发展),其次才是能力发展。

因此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内涵的三部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应该是: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本位,而素质是关键,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应该是综合职业素质,必须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素质“两手抓”。

没文化最可怕!早在战争年代就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打胜仗的。”当今社会,文化绝不是文化人的事,社会的进步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梦”的早日实现,离不开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离不开每个公民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当前中央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因所在,也是解决当今社会许多不正风气的根本所在。而高职教育作为向未来社会培养亿万劳动者的关键部门,必须承担好这一历史责任。

二、语文教学对高职学院学生职业能力构建的作用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人才的人文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形象思维与口头表达交流及写作在内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高职语文教学对学生这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语文教学(母语教学)是一个民族的标识,语言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自喻的。一个人的谈吐体现一个人基本的素质,是一个人知识、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方式。语言能力决定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一个思维能力低下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人和创业者的。

2.语文教学是传承优良传统和文化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而语文课程教学在这方面的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他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和良好的载体,是潜移默化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是学生接受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良好品格的重要手段。

3.语文教学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机构成部分。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的学习都无从进行。

三、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构建的作用

1.基于培养职业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我们应该将高职语文的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为: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2.对现行的高职语文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进一步的修订高职语文课程的标准。真正做到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适应岗位需求为目标,规划课程结构,选择教学内容,建立符合职业化需求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