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毕业设计设计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毕业设计设计体会范文1
会计在公司里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到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平常在学校学到的都只是课本上的知识,缺乏工作经验,还不能满足会计工作的需要。为了积累关于会计专业的工作经验,我在唐山三友集团氯碱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一次十分难得的实习机会。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得到学习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这里的同事对我非常和气,他们耐心地向我介绍了公司的基本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各类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又向我讲解了作为会计人员上岗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要领,对我所提出的疑难困惑也是有问必答,尤其是会计的一些基本操作,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我很感激他们对我的教导。在刚刚接触社会的时候,能遇上这样的师傅真是我的幸运。虽然实习不像正式工作那样忙,那样累,但我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工作中了,因而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觉得收获也不小。在他们的帮助下,我迅速的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并开始尝试独立做一些事情。
在这里我的收获很大,我学会了录入业务、记账、登帐、填制记账凭证、使用打印机等好多的知识,掌握了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也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事之道,认识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更多的了解了会计专业的特点,发现电算化在公司的使用日益普遍等等。以下就是我的实习收获和所得。
公司里凭证的填制已经基本上由电脑生成打印机完成,很现代化,而且我发现这里所使用的用友软件很方便快捷,网络已经能很好的为公司服务了。
一个月的实习我基本掌握了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
毕业设计设计体会范文2
关键词:公共租赁房;大学毕业生;夹心层
我国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为了建立“居者有其屋”的和谐社会,先后推出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住房政策,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居住保障,但是,由于供给房屋数量、户型以及申请人年龄、户口、收入等条件的限制,这两种住房保障政策所惠及的人群有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间流动人口的规模越来越大,夹心层住房问题逐渐引起公众关注。
夹心层是指收入高于申请廉租房标准,又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中低收入人群,包括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本文将以大学毕业生为受众对象,对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建设针对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公共租赁房的必要性
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2009年本科毕业生已达500多万,与此相对应的是居高不下的房价。2009年,我国房价收入比达到8,03,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远远超过该水平,高房价让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望而却步。因此,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租房来缓解住房压力。一份针对杭州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近85%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租赁房,只有15%的大学生选择购买商品房。毕业租房成为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首选,在综合考虑房型、面积、租金之后,大学生通常会选择交通便利、离工作地点较近的地方群租,由此,“蚁族”话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2010年3月,78岁老人黄日新设计的针对“蚁族”的胶囊公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胶囊公寓虽新颖,独特,但在居住舒适度,安全性、隐私保护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公寓合租仍是目前大学毕业生普遍采用的租房方式。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压力加大,建设惠及大学毕业生的公共租赁房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北京、重庆、宁波等地纷纷提出了惠及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公共租赁房项目,为解决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我国公共租赁房项目在建设当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使受惠的大学毕业生非常有限。
二、我国公租房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压力较大
目前我国公共租赁房建设的一般模式是由政府划拨土地,国企开发建设,公租房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政府财政压力过大,若采取征税等手段缓解资金压力会造成整个社会的效率损失。公租房的建设需要保证源源不断的资金回流,单一的融资渠道不利于项目的长期发展。
2、缺乏明确有效的准入机制,目标人群定位不明
2010年2月青岛市刚推出公共租赁房时,因其规定的610元至915元的收入条件,将很多毕业生挡在了门槛外。不合理的收入水平界限会将需要被保障的人群排除在外,同时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此外,郑州、青岛等地对大学毕业生申请公租房有户籍方面的限制,这一规定有失公平,也不利于人才的引进。
3、统一收取租金,不符合公平要求
目前我国大多数公租房项目按市价的60%-70%收取租金,这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入住群体收入水平是不一样的,按统一的价格收取租金对收入较低的人群不利。按照财政学中公平的原则,对低收入群体收取和高收入群体同样多的房租,低收入者所得到的福利有限,高收入者则会因少缴房租而挤占了低收入者的福利,因此统一收租违背了社会公平的原则。
4、退出机制模糊,操作困难
公共租赁房退出机制模糊。导致“赖租”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另外,部分城市规定承租人可在规定年限后购买公租房,这种规定非常不合理,公租房是提供给暂时有困难的人群居住的过渡型住宅,应该被循环利用,如果产权归属某一个人,政府就必须新建公租房项目,这会给政府带来资金压力,不利于公租房项目的长期发展。
三、发展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公租房的建议和意见
1、完善融资渠道,实现可持续融资
公共租赁房租金相对较高,且每年租金流较为稳定,可采取BOT、PPP等开发建设模式,以公租房未来稳定租金流作为预期收益,由政府采取税收优惠、减免土地出让金等形式再给予一定补贴,吸引开发商进人。总之,公共租赁房的建设应考虑引进部分民营资金,以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财政压力。
2、采用多种开发建设方式,保证公租房供应
针对大学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可借鉴日本“社员寮”模式,政府可将建成的房屋出售给企业,供企业新招的大学毕业生使用,或者对相关企业采取税收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自建职工公寓。政府在前期作为开发者参与项目,后期则将项目以较低的价格转让给企业,政府再用收回的一部分成本开发建设新的项目,有效地实现资金的循环利用。这种方法可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同时实现政府和企业双赢。
3、建立垒面的准人机制,设置台理的准人条件
在保障对象范围方面,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公共租赁房应该重点保障毕业时间较短,收入比当地毕业生平均水平低、在当地无住房的大学生,此外公租房应设置合理的收入界限,既设置上限规定。也设置下限规定。设置上限是将收入较高的群体排除,设置下限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同时也可排除部分可申请廉租房的低收入群体。申请人收入上、下限应根据当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制定。
4、租金设置要综合考虑市场行情,逐年调整
公租房的租金是开发商用来偿还贷款的主要资金,其制定应以能偿还贷款利息为底线,并综合考虑住宅周围商品房租金。对于上文中提到的收租公平问题,笔者建议借鉴德国公租房的支付方式,采用收入比例法确定补贴范围。即按照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确定应收的房租,不足偿还贷款利息部分由国家补足。与收入具有联动性的补贴更能体现公平的原则,保障较低收入者的权益,使公租房达到福利性住房的目标。
5、建立有效、可行的退出机制,保证公租房为需要的人群所设立
毕业设计设计体会范文3
优秀审计项目,是指按照审计规范操作运行、从众多审计项目中脱颖而出,被上、下级审计主管部门一致认可的已完审计项目。优秀审计项目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立项新颖、运行规范、内容充实、效果显著。它能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位之而寒于水”的感觉,它蕴含着较高的审计技巧和技术含量,是精雕细刻深加工后产生的审计精品,也是一个单位和部门所有参与者的集体智慧结晶。同时它又像一面旗帜,能够起到引领、导向作用。倡导创优审计项目,实行精品战略,就是希望在这面大旗下积聚更多的正能量,使审计工作有创新、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二、优秀审计项目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优秀审计项目是倍加的复杂劳动;生产企业要加工一个优等品率的零部件,一般要经过下料、刨、车、钻、镗、铣、磨等工序。一个审计项目要想打造成审计精品,也必须从每一个审计环节上做细致的工作,在每一个审计环节上以相对完整、真实可靠的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记录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无论从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上,从实施审计项目中的质量控制上,从审计风险的化解上,从审计报告的终结提交等环节上,优秀审计项目在细节上更细致、在内容上更缜密、在运作中更规范、在投入上更突出。
(二)优秀审计项目在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上有大的拓展伸;和一般的审计项目相比,优秀审计项目更注重效率和效果,这是基于精、深、透的审计工作总要求所决定的,也是优秀审计项目最终追求的目标,在审计中遇到困难和难题也是可想而知的。
三、优秀审计项目对主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审计的过程就是一个综合知识展示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审人员尤为关键。正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取得审计证据后对有用信息的技术加工和技术分析能力、对国家主要政策和企业管理制度的知悉能力,对审计项目的掌控能力等,是检验主审综合工作能力的试金石,也是正在实施的审计项目成败的关键。现实工作中,很多项目往往缺乏这种综合能力,缺乏深度,粗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审计报告变相的成了工作总结,一些有价值有份量的证据链得不到采用,审计报告内容避重就轻空洞乏力,不但造成审计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降低了审计层次和威望,“兴高采烈进点去,悄无声息回家来”,这种不好的审计结果是项目主审人员综合知识匮乏造成的。因此,具有综合知识和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担任主审,是搞好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创优审计项目的重要条件。
四、审计报告的写作是能否诞生“优秀”的重要条件
文字写作是审计项目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这道工序非常重要,非常关键。大量繁重复杂的取证材料需要进行筛选梳理、归纳分析、深度研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重要的证据链形成审计报告的骨骼和核心,次要的证据链围绕核心作辅助和补充,使审计报告显得有血有肉。但现实中写作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审计报告中例证主辅颠倒,综合分析缺乏深度,文笔不畅,层次不清,没有发挥出语言文字的穿针引线功能,降低了审计报告的成色和价值。所以,审计报告的文字表达能力、写作技巧等是项目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
毕业设计设计体会范文4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毕业设计;灵活性;多元化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与重要性
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设计是学生总结在校学习成果,理论联系实践,完成专业基本训练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从事设计工作前的一次实际训练;是学生由学校到社会实践转型的一个跳板;是各院系本专业综合实力和水平的体现;也是对学生的全面考核,是整个教学计划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高职类院校更是充当了一次综合实训的重要角色。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系统运用艺术设计的思想、程序、方法以及知识技能完成实际的各课题设计。通过毕业设计,参与设计实践,使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设计,让学生在劳动观点、组织纪律,理论联系实际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和锻炼。
二、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几点建议和体会
1.“双毕业设计模式”的设立。所谓“双毕业设计模式”。即学生离校去相关企业、单位实习前举行的毕业设计作为第一次毕业设计;实习结束返校后上交一份在企设计或参与设计的实际项目成果作为第二次毕业设计。两者相辅相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也是一个客观表现。当前大部分高校做法都是二选其一,而随着目前高职类院校“2+1”教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的普及,更为“双毕业设计模式”的推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前者作为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的一个总结,在设计深度和广度及社会现实和设计前檐性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后者在一定程度弥补了前者的不足,在设计上会充分表现专业市场需求,实用性很高,对于校内教学是一种有利补充。虽然上交第二份毕业设计的难度和可信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从加强其过程控制和学生在企实习登记表上进行监控管理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另外,“双毕业设计模式”的设立也是丰富教学资料的一个快捷、方便的途径。
2.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任用。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社会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主,在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任用上应区别于本科院校,敢于打破常规和创新,不单纯以职称、学术水平、学历学位高低论英雄,而更应看重在专业和经验经历。
3.毕业设计选题的灵活性和多元性。毕业设计的开始,选题很关键,所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学生在选题上往往彷徨、犹豫不决,指导老师应给予充分的前期准备和考察时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引导。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专业细分和跨专业化态势日益明显。高职类院校应根据专业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手段获取的专业供求信息及时更新各专业课程设置的同时,也应对毕业设计选题做出及时、灵活的调整和改进。
4.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毕业设计》课程特性决定了在时间控制上相对其它课程存在较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为使得毕业设计相关工作顺利开展,过程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指导老师应根据专业特色和教学计划要求制订毕业设计实施进度表,对所带学生进行科学、严格的过程管理、跟踪指导、实时督促;相关专业领导应适时询问跟踪,不能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以保证学生在相关专业所规定时间内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5.教学指导的多样性与灵活性。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指导老师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模型制作室及各类专业实验室等教学条件,在学生出现大面积相同问题和遇到相同困难时进行及时必要地统一展开教学指导,进行集中示范、讲解和范例展示。
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地推动了网络教学手段的实现和多样化,可实施性和操作性在近几年的各高校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多实践,已不再是个虚拟的神话。指导老师可根据相关专业特性及实际条件建立起毕业设计网络教学系统,集中安排时间进行网络教学指导,如网络教学课件、QQ、E-mail、MSN等载体进行网上交流教学。网络教学的分量和程度的掌握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控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如参观相关设计公司(工作室)、印刷包装厂、装饰材料市场等。
6.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应因人而异。学生的素质有高有低,个人专业水平的高低也是参差不齐,毕业设计也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指导老师应帮其提高而不是一味地扼杀和打击。在毕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等要求上应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作出适当、灵活地调整,在评分时给予客观考虑,尽可能做到百花齐放。
对专业优秀、功底深厚的学生允许提前完成毕业设计内容,对后进者起到示范、学习和改进的作用,增强其在时间观念上的认识和紧迫感。
7.做好作品评阅、作品展览和组织相关参赛工作。学生上交毕业设计后,相关审阅教师应制定一份评分表{含二级子标),对上交作品及时评阅,批复评语,并备档相关教学、总结材料,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举办每届毕业生作品展是毕业设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往往也受到各院校的重视,一场好的展览不仅有助于本专业、本院校的宣传,也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和荣誉感。展览的形式、场所、规模等也决定着作品展览的影响力。
艺术设计类专业参加各项赛事的必要性众晓周知,各校应根据毕业设计成果挑选出较优秀的设计作品积极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各项比赛。
8.设立相关激励、奖励制度。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毕业设计任务和过程都是艰巨的,很有必要对过程表现优秀的学生、指导老师设立相关激励、奖励制度,使之为学生和教师的楷模,起到承前启后、鼓励和促进的作用。
(1)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设立相关激励、奖励措施:
①优秀毕业设计作品作为范本留校收藏,并颁发优秀毕业设计证书;②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2)对指导教学表现优秀、指导过程负责、学生普遍反映好、对学校贡献突出的指导老师设立相关激励、奖励措施:
毕业设计设计体会范文5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改革
作者简介:廖礼平(1979-),男,江西吉安人,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工程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2014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高职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编号:JXJG-14-59-3),主持人:廖礼平。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5-0067-04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全面总结,是学生从单一的知识学习到能力提高的转变,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毕业设计也是对学生工作态度、工作协调能力、事业心和责任感等综合方面素质的训练过程。
一、毕业设计现状及原因分析
就业问题,是新时期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国家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实现“零距离就业”,是每个院校长期以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为使“零距离就业”成为现实,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学生临毕业前设置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该环节的实践(包括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使学生受到实际工作岗位的初步职业训练[2],比如,工程造价专业就包括工程识图,现场施工与组织、工程预结算、工程管理等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各工作流程。但因受传统教育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实践环节普遍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为此,课题组在某职业技术学院及某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中开展了问题调查,进行了文本分析。
(一)课题调研背景、路径
本次调研,以江西省某高职院校及某高专院校为对象,两所院校在校内师资、毕业设计管理性文件方面都有较好的基础,不存在影响毕业设计实施效果的技术问题。但是,毕业设计的实施效果依然不理想。调查内容及路径如表1。
(二)课题调研结果及分析
经过问卷调查,随机抽取520份有效问卷,进行质量分析,结果如表2。在毕业设计选题来源方面,学生自主选题的仅占19.5%,明显偏低。毕业设计选题性质,毕业设计与毕业报告两类合计达到79.1%,论文类仅占11%,说明高职高专毕业设计选题以应用技术型为主。选题与专业的关联性达89.6%;毕业设计的选题与就业的相关性仅为48.6%,这两者充分说明专业与就业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与此同时,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关联性为56.2%,说明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结合仍存在差距,须加强之间的连贯性。从毕业设计完成的时间看,61.1%的学生用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不到2个月,远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半年及学校规定的18周;教师指导情况,指导3次以内的占41.3%,这两者说明学生投入的时间不足、教师指导不够。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为84.4%,这说明毕业设计出现问题的原因不在老师,另有其他因素。毕业设计质量影响要素中,除前面的时间原因,知识欠缺、资料不足占83.8%,应为主要障碍。毕业设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贡献来看,90.4%认为有贡献,31.3%认为贡献很大,说明毕业设计至关重要[3]。
综上调查及分析,毕业设计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职高专毕业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原因主要有:第一,迫于就业的压力,大多数毕业生忙于找工作,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缺少热情,没有足够重视;第二,指导老师的指导缺乏系统性,不能很好地将学生就业岗位各环节各流程全部覆盖,加上平时还有教学工作,时间安排没有足够的灵活性;第三,毕业设计教学周期长,学生管理难度大,尤其是安全方面,教学效果不显著,存在毕业设计形同虚设,有些专业甚至出现“放羊”现象,比如建筑施工类、会计类专业。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质量。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必须改革。
二、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改革新模式构建
笔者以江西某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为例,探讨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新模式,包括毕业设计的安排、指导老师及学生的管理、顶岗实习的布置、实施及考核、成绩的鉴定等方面。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本专业岗位职业技能及可拓展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以全过程造价计价与控制技术及基层造价管理岗位为主。院校要求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始终围绕专业训练、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进行。所以,毕业设计必须基于顶岗实习的工作过程进行安排[4]。
(一)调查阶段――做好毕业生跟踪工作,把握毕业生顶岗及就业状态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其培养对象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但对其实际操作技能、工作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要实现这一目标,做到将毕业设计与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岗位有机结合,毕业设计的选题必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具有明显的岗位针对性。
近几年,通过对江西省中恒建设集团、江西建工集团等用人单位的调查、回访,发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基本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执业资格;二是以现场管理人才为主。工程造价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主要以工程项目造价员为主,占到毕业生总数的近六成。及时让学生掌握情况,毕业设计才更有针对性。院校可以在第五学期将上述情况通过主题班会、就业指导、岗前培训等形式告知学生,以便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对本专业的就业情况有一定的预期。
(二)毕业设计的选题阶段――采取多途径分流毕业设计工作
受建筑类企业项目分散、实习工地安全隐患多、实习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工程造价毕业生集中就业人数相当有限。为更好做好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工作,院校在第五学期中段,一方面,与就业指导中心密切联系合作企业,尽最大努力安排集中顶岗;另一方面,广泛收集社会各用人单位信息,举行供需见面会,积极推荐学生分散顶岗;第三,校友、积极协助,学生主动参与,专业教师积极推荐。社会、院校、家庭、教师、学生等多方参与,将每一毕业生顶岗实习岗位落实到位。学生进入实际岗位,在院校、企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求职意向等,自主地选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评价、工程招投标、现场施工、工程管理、工程预结算、工程测量、工程资料管理等方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报指导老师、院系审批。当然,院系也鼓励毕业生,按照《毕业设计》课程标准确定的方向性选题要求,进行自主创新创业。这样,学生、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协同努力,将毕业设计选题与学生顶岗或就业有机结合,指导老师按规定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的汇总、审核、开题指导工作,确保毕业设计选题工作高质量完成。
(三)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定期检查、到企业调研及学生信息反馈相结合
为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校内专业带队指导老师通过巡查,或现代化通讯设备、网络等对小组学生在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处理、解答。同时,为加强过程控制,教研室、系部、教务处(或实训中心)安排四次集中检查。第一次检查,每年12月初,顶岗实习动员会。主要针对学生社会阅历不足,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等情况,进行专业就业指导宣传,动员学生顶岗实习,强调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第二次检查,来年1月上旬进行,顶岗实习布置工作。根据第一次集中后的动员情况及指导老师下企业调研结果,指导学生落实实习单位,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及开题工作,完成顶岗实习报告书的发放及填写指导工作等。布置第二阶段指导老师1月至4月上旬下企业调研工作。第三次检查,来年5月上旬进行,毕业设计答辩会。针对学生顶岗4个月以来工作过程、毕业设计环节遇到的工程实际问题、心得体会进行交流;检查学生顶岗实习情况,主要包括学生的顶岗情况、指导老师的指导情况、学生实习报告的填写情况等;布置第三阶段指导老师在5月至6月上旬下企业调研工作。第四次检查,安排在来年6月中旬进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总结会。主要工作包括,针对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完成后的收获、体会以及教研室、系部、教务处等教学管理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学生顶岗实习报告书的批改、总评、鉴定工作。
(四)毕业设计答辩工作――按学生顶岗方向分组进行
在每年6月上旬,毕业生返校,学生辅导员、教研室、系部主持毕业生答辩会。答辩会按毕业设计选题进行分组,比如工程造价学生可分为项目招投标组、建筑施工组、工程监理组、工程预结算组、建筑测量组、工程项目资料管理组等。答辩程序按每人10分钟汇报进行,每人分三阶段:自我介绍、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介绍、答辩。答辩成绩按指导老师给出的过程成绩(60%)、教研室安排评阅教师给出毕业设计评阅成绩(20%)及答辩专家给出答辩成绩(20%)。
(五)顶岗实习考核――以企业指导老师为主
随着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发生了转变,从单一的重学历、转为学历、能力、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并重。责任感、协作、创新等成为现代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顺应这一转变,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也须进行改革。顶岗期间学生的道德品格、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组织规律、创新创业成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且,评价过程以定量考核为主,最后按优(85分以上)、良(70-84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给出顶岗成绩。
三、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改革与创新措施
高职高专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其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应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毕业设计学科体系,开展基于顶岗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顶岗实习工作过程中,通过专业技术的应用与实践,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提高人才培养素质与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改革毕业设计选题机制,从源头上保证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
选题工作,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应淘汰与顶岗实习岗位关联度不高、缺乏应用技术价值的课题,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寻求选题方向,将生产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管理性问题纳入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中。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总结其岗位特征,归纳出与本行业、企业岗位联系密切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建成难度适中、内容覆盖面广、与企业生产经营关系密切的毕业设计题库。要进一步细化毕业设计选题各项指标,尊重知识,尊重学生兴趣,实现毕业设计选题的灵活性、高效性。
(二)加强监控,构建学生、学校和企业共管的毕业设计监控体系
推行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需要学生、院校和企业的相互协作、相互支持,这是确保毕业设计改革过程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毕业设计周期长、人员相对分散,尤其是建筑类专业,项目流动性大,这样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此,应构建由指导老师、企业兼职教师、教研室、系部、教务处多层次多角度的过程监控体系。通过这一科学体系,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毕业设计实践、答辩、成绩考核等各环节进行监控,以确保毕业设计目标的实现。经过长期的实践、优化,在校企合作的支持下,最终形成“校企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从而实现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
(三)构建专兼职结合的指导教师团队,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关键
鼓励校内教师到企业调研、挂职锻炼,提高其操作技能及水平。同时,从企业聘请一批能工巧匠,发挥其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强的优势,从而构建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导师团队。建立企业“教师联系站”,成立企业毕业设计指导办公室,由校内指导老师与企业能工巧匠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项目工作,实现校企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的运行机制[5]。
(四)突破毕业设计成果形式,实现毕业设计成果多元化
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点,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必须打破传统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在校内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专业特点、学生兴趣与顶岗实习企业的实际,由学生自主地选择毕业设计成果形式,可以是毕业设计、毕业调查报告,也可以是实验报告、创新发明等。比如,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其毕业设计可以是编织一份完善的预算书、一份系统的施工组织设计、一份规范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也可以是一份规范的监理大纲。
(五)健全校企共同评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成绩评价体系
应根据毕业设计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是毕业设计改革的重要环节。应细化指标、量化指标,定性定量相结合,探索成立由校外专兼职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用人单位、社会共同组成的毕业设计评审委员会,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改变传统的只有指导老师或只有校内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进行“程序式答辩”的评价模式。大胆创新,逐步形成由指导教师、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毕业答辩――毕业设计成果展示――企业招聘”三位一体的毕业答辩新模式,以社会、企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真正实现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比如,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答辩,可以聘请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事务所等用人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协会领导等,与校内指导老师共同组成答辩委员会,实现毕业与就业的衔接。
参考文献:
[1]王焱,柳天杰.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2010(11):210-211.
[2]周志近.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J].生活教育,2012(12):93-95.
[3]管新平,等.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现状调查与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8):18-20.
毕业设计设计体会范文6
在作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我按照预期进度安排,在老师、同学还有建筑公司的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终于完成了设计任务。设计初期,我复习了《结构力学》、《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等课本所学知识,查阅了《建筑设计规范》《荷载规范》等规范。在设计中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设计后期,主要进行图纸的绘制。
毕业设计是对函授本科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透过毕业设计,我复习了以前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体会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思想。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工程师,就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本着建筑以人为本的思想,力求做到安全、经济、实用、耐久、美观;设计过程中,就应严格按照建筑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要思考各个工种的协调和合作,还有建筑周边环境的考虑等等。这些就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仅要抓住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矛盾,同时也要思考一些细节的问题。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规范是设计的航标,务必多思考、多体会,在设计中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同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注重对建筑规范的学习,不断加强对建筑规范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较少错误的出现。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学习,注重交流。遇到很多设计上的问题,我都做到不耻下问,不断向优秀的前辈们学习,得到了他们的很大帮助,同时自己也学习到了很多专业课堂上面没有学习到的实战经验。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怕苦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在这次设计中最大的收益。我想这是一次意志的磨练,是对我实际潜力的一次提升,也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两年多的本科函授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建筑专业知识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不仅对我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也提高了我相信继续努力必能成功的自信心。在思想觉悟上,我对自己始终有较高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负担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更加成熟的认识和定位。毕业设计的写作是对两年多函授知识的实际运用,包括工程力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还有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结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我的这些专业知识,还使我掌握了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