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1

关键词:操作系统;教学质量;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操作系统”课程特点是: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理解掌握有困难;学科内容广泛,与多个方向交叉;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灵活性大。因此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普遍认为该课难教难学。以往,在教学中教师单纯侧重于“教”字,而忽略了“学”字,尽管为此付出了许多,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实际上教学是双边活动,老师和学生是互动的。既要注重“教”,更要注重“学”,因为学生是主体。本文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与“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使学生对该课产生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难学为易学,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活泼,变教师的注入式为师生互动式。通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操作系统”课的教学质量之目的。

2方法

2.1端正学习动机

学习与识记的效果离不开目的任务明确与否,会直接影响人的学习记忆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及计划性。要想使学生学好“操作系统”课,就必须端正学习动机。通过上好“概论”课,达到这一目的。

为了使学生对操作系统这门课有一个了解,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该课的教学:在字处理Word中,实现将H盘中的课程表.doc文件,复制到E盘上名字仍为课程表.doc文件。大家知道,在Windows 2000下,用户很容易实现这个功能。只要在“我的电脑”中,打开H盘,用鼠标右键单击文件课程表.doc的图标后,在出现的菜单中,选“复制”。再打开E盘,单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选“粘贴”。即可完成两个文件复制的操作。用户所要做的,只是“点点鼠标”而已。而在计算机系统内部。首先,需使H盘的驱动器工作,找到你所需要找的文件“课程表.doc”。然后,将其读入内存(缓冲区)中,再在E盘上找到可以存放该文件的存储空间。最后,将内存中的源文件作为目标文件写到E盘上。在这个过程中,姑且不考虑具体实现的细节,只从功能上大致分析一下。磁盘工作,由设备管理负责,文件的读写,由文件管理负责,缓冲区以及盘空间的分配,由存储管理负责,各管理程序的运行和协调,由处理机来实现。为什么用户操作能够“弹指一挥间”,如此轻松?只因有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的存在,复杂的工作均由操作系统“不声不响”、“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完成。若是没有操作系统的存在,所有的工作都由用户自己做,可想而知难度该有多大啊?在计算机系统中,离了操作系统,用户几乎是寸步难行。由此可见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和灵魂,是计算机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也是计算机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正因为这样,它被作为计算机专业考研全国统考课之一,占150分中的35分。再结合就业问题,近年来普遍认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好找工作。其实笔者认为,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会使用计算机的人多了,但真正钻进计算机系统内部,对计算机系统了如指掌的人,能承担起系统设计任务的人并不多。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你为什么要去争有关计算机方面的较低层次的那杯羹呢。而“操作系统”这门课,恰恰是打开通向计算机领域金字塔大门的金钥匙。从计算机公司高薪聘请系统分析员等较高层次人才的事实,就可见一斑。千里之遥,始于足下,你想跻身与计算机行业高薪人才中吗?那你就从操作系统学起吧。

回过头来,再看看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究竟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通俗地讲,它就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高级“管家”,作为一个合格的管家,应该想方设法地把这个“家”管好,让“雇主”满意。在计算机系统中,这个“管家”要管理:处理机、存储器、设备、文件等各种各样的系统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最后,达到用户有一个良好地工作环境,可以随心所欲地指挥计算机为我所用。

最后,鼓励学生现在使用计算机是“弹指一挥间”,今后在你们的努力下开发出具有特殊功能的操作系统,只要“说一下”、“想一下”,计算机就可乖乖地按着你的想法为你服务了。盼望着这一天早日到来,同学们行动吧……

2.2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端正了学习动机是学好“操作系统”课的前提。但不等于所有的学习障碍都被扫清了,该课的特点依然存在。当任课教师满怀豪情地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进程”、“同步”、“互斥”、“P、V操作”时,由于内容抽象、难懂而学不懂时,甚至放弃时,教师的积极性也随之被打消了。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知识点的特点,采用由形象到抽象,由具体到理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散难点,循序渐进地教学方法,使学生具有持续的学习积极性,方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用锁来实现进程互斥问题时,以火车上的厕所为例:先要看一下厕所门上的把手标识是“有人”还是“无人”。只要当“无人”时,你才能进入厕所。而你一旦进入厕所后将门锁上时,把手标识也随之由“无人”变成了“有人”,防止其他人进入。当你方便完后,打开厕所门的同时,标识“有人”也变成了“无人”。形象地描述了用“锁”实现进程互斥地进入临界区的全过程。并抽象出互斥模型为:

(1) 进入区:申请临界区的互斥权。即:用来判断临界区中是否有其他进程?有,未得到互斥权,只好等待。无,得到互斥权,可进入临界区。

(2) 临界区:访问临界资源。

(3) 退出区:释放了临界区的互斥权。

在这个模型中,缺一不可。进入区与退出区的位置也不可颠倒。

再比如,讲授经典进程同步问题中的典型问题之一: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时,用两句话来概括问题的关键。即:保证不出现,“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是互相独立的主体,要想解决供需矛盾,可在生产者进程与消费者进程中,利用两种机制,一个叫做等待机制,一个是唤醒机制来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等待和相互唤醒即达到“同步”。在这里假设生产者将生产出的产品放在仓库里,消费者到仓库里取出产品去消费。这样一来,二者之间需要解决两对矛盾。首先,生产者在生产产品之前,要判断一下,可供放置产品的仓库是否还有空闲的位置?若有,则可继续生产(用等待机制P操作实现)。生产者每生产一个产品,放入仓库时,产品数量计数值加1和判断有无等待产品的消费者?若有,需将其唤醒(用唤醒机制V操作实现)。没有空位置,生产者要等待。其次,消费者到仓库去取产品之前,也要判断一下仓库里此时是否有可供消费的产品?若没有,消费者等待。有产品便可取走去消费,(用等待机制P操作实现),还要看看有没有等待仓库空闲位置的生产者,有的话也需要唤醒(用唤醒机制V操作实现)。从中可得到应该设置一个表示仓库是否有空闲位置的信号量,还要设置一个表示仓库中是否有可供消费的产品的信号量。根据需要利用“P、V操作”来实现两类进程的同步。

2.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系统”课中的概念多,繁杂,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之一。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共性和特性。通过掌握共性,再利用比较得出特性,可大大减少知识的记忆量。

如在讲进程控制块的定义时,“进程控制块(PCB)是进程存在的标志,其内容为系统对进程进行管理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只要将上述定义中带有下划线的名词做一个替换,就可得到线程控制块、作业控制块、文件控制块等被管理对象的控制块的定义。这是它们的共性。而特性可从各对象的定义中寻找答案。如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执行流。一般认为,进程是资源的分配单位,线程是CPU的调度单位。因此,线程控制块的内容一定与所属进程控制块的内容相关。它的内容较少,因为有关资源分配等多数信息已经记录于所属进程的PCB中,剩下的是有关CPU调度的信息,如标识信息、状态信息、调度参数、现场信息、链接指针。举一反三,善于比较和鉴别,就会使学习变得轻松起来了。

在讲授进程三种基本状态时,启发学生既然进程的运行状态可分成系统态和用户态,那么其余的两种状态是否可以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呢?三种状态之间的转换图中,哪条边应该有?哪条边不应该有?为什么?让学生们课后去讨论。在讲到作业状态转换图时,又把前面讲过的进程状态转换图拿来,与之比较,从中找出进程调度与作业调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众所周知,学生们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基础。实际的系统与理论中所介绍的内容,往往都有一定的差别。这一点一定要和学生说清楚。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结合Windows的线程状态转换图,指出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是多处理机操作系统,因此,在它的转换图中要体现出来。其中的“备用”状态,就是一种特殊的就绪状态,是已经分得处理机,但暂时还需等待的状态。

2.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笔者认为教学中突出重点,梳理所讲述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学习方法,有时要比传授一般性知识内容更重要。

比如在讲操作系统类型时,它有10多种。引导学生重点掌握三种基本的操作系统类型,即:多道批处理系统、

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其它类型可看成是基本类型的“混和运算”,或在基本类型基础上增添某些功能,便可得到另外的类型。如通用操作系统,是基本操作系统的“混和运算”。而网络操作系统,可看作在基本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添加了网络管理功能。即:网络操作系统=基本操作系统+网络管理。

又如操作系统的各大管理名目繁多,不易为学生所掌握,引导学生将其分为两步:(1)为被管理对象建立一个某某控制块、根据被管理对象的特点,利用相应的算法,实现其管理目标。(2)如在管理中出现各种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转到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去解决。

类似的例子很多,不在此赘述。总之笔者是想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变复杂为简单的自学能力。正如常言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结束语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对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表现在上课出勤率高,课堂的学习氛围浓烈,认真思考,师生教和学的活动同步,变一言堂为多言堂,生动活泼。不仅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好这门功课。同时也使教师在学生的信息反馈中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2

[关键词]知识图谱 同行评议 交叉学科 专家遴选

[分类号]C931

1 引言

创新是科学评价工作的灵魂,是遴选科研项目的基本着眼点,即科学评价工作的本质是对科学项目创新性的评审。学科交叉的实质是知识体系的渗透和多学科思想精华的融合,具有浓烈原创思想的科研项目,一般都来自于交叉学科领域,因此,交叉学科的科学评价问题倍受社会各界和科研管理者的重视。发现和支持原始创新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具有原创思想的科学评价项目怎样能够得到同行评议专家的共识,怎样进行有效评估和遴选创新项目,如何选择交叉学科同行评议专家成为科研管理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核心问题。

2 交叉学科同行评议的难点

原始性创新的交叉学科研究项目对同行评议提出了挑战。首先这个挑战就来自于同行评议专家的选择上。常规学科的研究内容是严格收敛在某一科学范式所规定的狭小范围内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对某一科学问题进行仔细而深入的研究。但交叉学科的研究内容往往不在范式规定的研究框架内,这样会使从事常规科学研究的同行评议专家对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或科学评价项目的创新内容视而不见,并且又因为这些交叉学科的创新性科研项目成果对同行评议专家所持的范式构成了威胁,这种状况常常使交叉学科科学评价问题成为同行评议方法的盲区和难点。

3 解决方案:交叉融合的科学知识图谱

同行评议专家的遴选问题与图书情报领域中专家检索和专长识别问题相近。专家检索和专长识别的目的是为了快速准确地找到某领域或组织内的专家,以获取帮助,共享其掌握的隐性专长知识等,主要利用组织和领域内外部能够表征专家专长的各种文档和资源,识别专家在某给定查询主题(领域)的专长(相关性)程度,并按程度高低排序显示专家结果列表的过程。虽然专家检索与专长识别的研究可以为科研管理中同行评议专家的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但在专家检索中,前人很少将科学知识图谱作为识别工具并应用于科研管理之中,因此,本文希冀借用科学知识图谱来解决交叉学科同行评议专家遴选问题。

3.1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

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由于它是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的,所以属于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的范畴。刘则渊、陈悦等学者将知识图谱定义为可视化地描述人类随时间拥有的知识资源及其载体,绘制、挖掘、分析和显示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组织内创造知识共享的环境以促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合作和深入。

在知识图谱中,学科前沿之间的交互关系是以空间的形式展现出来的。研究发现,科学引文与被引文之间往往有着学科内容上的联系。通过引文聚类分析,特别是从引文间的网状关系进行研究,能够探明有关学科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结构,划定某学科的作者集体,分析推测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衍生趋势,还能对某一学科的产生背景、发展概貌、突破性成就、相互渗透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科学的动态结构和某些发展规律。

3.2科学知识图谱所用理论与方法

3.2.1 文献同引 文献同引分析是最基本的同引关系,它反映了同被引论文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而揭示学科之间的某些联系。通过文献同引分析,可以了解:①同被引文献簇的特征结构;②不同理论纲领、学派的汇集过程;③学科、文献类型、语种等的分布形式;④科学文献体系中互相引用的规律性。通过分析同被引文献群网络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可进行科学学和科技管理方面的分析,研究学科之间或整个科学体系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发展变化状况及其不同理论纲领、学派的发展趋势。

3.2.2领域本体 所谓的领域本体(domain-speeific ontology)就是对某一特定学科概念的一种描述,包括学科中的概念、概念的属性、概念问的关系以及属性和关系的约束。领域概念(或称为类)是对领域知识清晰而规范的描述。领域本体针对特定的应用领域,抽象领域知识的结构和内容,包括各种领域知识的类型、术语和概念,并对领域知识的结构和内容加以约束,形成描述特定领域中具体知识的基础。

3.2.3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相关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是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们的主要目的都是从反映事物的多个变量中,抓住主要因素,舍弃次要因素,以简化系统的结构,认识系统的内核。通过这些方法,对有多个变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化繁为简,以期能从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发现和提炼出直观的、概要性的结果或结论。

3.2.4信息可视化技术 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的宗旨是在计算机协助下,通过对数据可见的、交互的表示,洞察数据、发现信息。具体而言,就是把文献、数据、信息等不可见的内部语义关系转换成图形,将高维性的数据库,在一个二维或三维的可视化空间中显示出来,使得不可见的关系用可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视化空间中的普通对象表现为空间中的点,对象间的关系则表现为点间连线。可视化的关键是降低高维向量空间的维数。

4 实验、利用科学知识图谱选择交叉学科同行评议专家

确定一个交叉学科研究对象――水,有关水的研究是一个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融合的研究领域。通过科学知识图谱的绘制,构建有关水的主要研究内容的主题概念网络和学科领域网络,并找寻到与水相关的某一领域(如环境科学)中某一热点研究主题(如废水)合适的同行评议专家。

4.1数据源说明

以世界比较权威的有关水科学研究的期刊Water Research为计量数据依据,从SCI数据库中查到2005至2007年Water Research一共有1063篇论文被其他期刊论文所引用,由被引论文可追溯到来自其他期刊的3386篇引用论文,并下载这些论文相应的数据信息,包括著者姓名(Author(s))、标题(Titie)、关键词(Key-words)或关键词附加(Keywords-plus)以及学科类别(subject category)。

4.2过程说明

把所有引用论文的作者视为同行评议专家的候选人,遴选的思路如下:①通过对与水研究有关的重要数据单元――学科类别进行分析,确定与水密切相关的学科,绘制出水研究相关学科的可视化图谱,并确定相关学科的亲疏远近;②利用下载引用期刊论文数据单元中的关键词信息,确定水研究中经常出现的高频科

学词汇,绘制水研究相关高频词汇的可视化图谱,确定词汇之间语义远近关系;③在与水研究最近的学科类别中,找到与水研究最相关的几个高频科学词汇,并通过这些高频词汇确定相应的论文著者,即为同行评议专家的最佳人选。

4.3结果分析

表1是与水研究密切相关的高频引用主题研究领域:

表1显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资源、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五个主题研究领域与水研究有非常密切的学术关联,提示科学评价管理者从以上学科中挑选能够对水研究项目进行科学评价的同行评议专家。

图1是水研究相关研究领域三维关联图,图中圆点表示与水研究相关的学科:

表2显示了引用Water Research论文的高频关键词排序情况:

关键词揭示论文研究的主题内容,因此,关键词频次越高,代表的交叉学科的某方面主题内容越被关注,并逐渐成为交叉学科所研究的焦点或热点问题。

图2是水研究相关学科热点研究主题三维网络图:

在与水研究最为相关的学科中,选择Environmen-tal Sciences,观察Environmemal Sciences中的研究热点以及这些研究热点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些学者即为交叉学科中最为适合的同行评议专家的候选人。

表3是经过处理后部分引用Water Research的期刊论文AU、DE和sc字段的数据信息,其中,AU代表作者,DE代表所发文章的关键词,SC代表所属的相关学科。然后,在SC字段中查找与水研究最为相关的学科领域Environmemal Science(已用深色底纹标示出)。在所有sc中有EnvironmentM Sciences的行里,记录下DE包含的关键词,并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关键词进行统计,统计出高频关键词,这些高频关键词就是Environmental Sciences学科与水研究相关的研究热点方向,见表4。

选取wastewater作为水研究与Environmental SCI-ences共同研究热点问题,找寻合适的科学家作为交叉学科的同行评议专家。在表3中找寻所属学科sc中有Environmental Sciences、关键词DE中有wastewater的行,统计作者字段AU中的高频作者,这些高频作者即为交叉学科某一领域中最适合的同行评议专家。这种遴选可以科学地得到在水研究相关学科Environ-mental Sciences中以wastewater作为研究重点的学者群,作为交叉学科同行评议专家最为合适的候选人名单,如表5所示:

通过对表5中候选专家进行调查,发现这些专家都是在水环境治污研究方面非常活跃的一线专家,对此领域颇有研究,非常合适做同行评议专家。

5 结语:给同学评议专家遴选系统的启示

5.1能够准确判定交叉学科相近研究领域

采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通过确定某交叉学科期刊被引用的情况,尤其是引用论文的所属学科等信息,反映此交叉学科涉及的学科研究领域。根据真实、可靠的数据和绘制的科学知识图谱来描绘交叉学科的学科结构以及交叉学科中相关学科的学术关联,为科研管理者提供同行评议专家相关学科背景知识的信息;同时也为科研管理者把握交叉学科发展方向、规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5.2能够准确判定交叉学科热点研究主题

交叉学科是由多学科相互作用、融合而成的具有很强创新特点的学科。不同学科相互交融的基本原因在于不同学科所使用的科学语言和科学词汇的共同理解。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给科学评价管理者提供了交叉学科热点研究的主题信息。从交叉学科研究热点问题中,判断被评审项目的新颖性、创新性,同时,还可以找到某个研究主题所涉及的不同学科领域。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3

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儿科门诊50%以上的患儿以咳嗽为主诉就诊,欧美对慢性咳嗽进行了二十余年的研究,2005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学组制定了成人的“咳嗽诊治指南”,根据2006年美国“儿童咳嗽诊治指南”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了我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治指南”试行草案[1],将慢性咳嗽定义为咳嗽症状持续4周以上。由于引起慢性咳嗽病因复杂,误诊率高,影响患儿生活质量,治疗费用高,加重家长经济负担。儿童慢性咳嗽的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的治疗,如病因不明,可进行经验性对症治疗达到有效控制而不是完全消除咳嗽,因为适当的咳嗽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动作,完全消除咳嗽反射是危险的。

1 药物治疗

1.1 非处方药(OTC)类

OTC类镇咳药的使用与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取消可待因和右美沙芬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2],Cochrane关于百日咳咳嗽对症治疗药的评述也发现使用苯海拉明无明显益处[3]。

1.2 抗组胺药

H1受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过敏性咳嗽(AC)和过敏性鼻炎。但一项最新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显示苯海拉明与安慰剂在减轻夜间咳嗽和睡眠障碍方面没有差异[4]。

1.3 抗菌药

细菌感染有关的慢性咳嗽可考虑使用。治疗慢性鼻窦炎时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争议,有研究建议连续使用10 d[5],但更短疗程(3 d)的使用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在减轻症状方面可达到同样的效果[6]。美国家庭医学会建议如果抗生素治疗10 d仍无改善就应限制用于鼻窦炎和咳嗽病人[7]。

刘恩梅,教授、主任医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996年获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获香港大学医学院哲学博士学位。2005~2006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儿科系感染专业做博士后。现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儿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担任《中华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等多家儿科核心杂志编委。曾获香港大学医学院Wong Ching Yee奖学金和第九届全国小儿呼吸学术会议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先后获得重庆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重庆市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申请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先后在国内外核心刊物60余篇。Email:emliu186@hotmail.com。 1.4 平喘抗炎药

包括β2受体激动剂、M受体阻断剂、糖皮质激素、茶碱类、色酮类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主要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过敏性咳嗽(AC)、嗜酸粒细胞支气管炎(EB)、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激素治疗2~3周后要进行评估,对激素治疗无反应的咳嗽不应再增加剂量,有报道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发生严重不良事件[8,9]。一般感染后咳嗽可自发消失,口服或吸入激素或抗胆碱药有一定的益处[10],但没有证据支持抗胆碱药治疗非特异性咳嗽[11]。一项研究也显示吸入平喘药治疗慢性咳嗽无益处[12]。

1.5 消化系统药

如促胃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等。但一项cochrane研究用多潘立酮(吗叮啉)、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GERD)相关的咳嗽均未发现有效的作用[13],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在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也无显著差异[14],成人有研究显示大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是经验性治疗GERD的最好药物,儿童缺乏此方面的研究[1517]。用这些药作为经验性治疗风险低,但需合理使用[18]。

2 非药物治疗

慢性咳嗽的非药物治疗包括:(1)避免接触变应原及烟雾、受凉;(2)鼻窦炎可进行鼻腔灌洗、选用减充血药;(3)抬高床头、进食粘稠糊状食物、少量多餐及外科手术复位对GERD也有效;(4)异物吸入者取出异物;(5)药物引起的咳嗽最好的方法是停药;(6)心因性咳嗽则可给予心理疗法如放松想象、催眠、心理疏导等。

3 儿童咳嗽治疗方法的循证医学证据

儿童咳嗽的治疗总结见表1。表1 儿童咳嗽治疗的文献报道注:E1代表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E2代表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E3代表设计良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E4代表作者或专家的意见;RCT:随机对照试验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J].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104107.

[2] Gunn VL, Taha SH, Liebelt EL, et al. Toxicity of overthecounter cough and cold medications [J]. Pediatrics, 2001, 108(3): E52.

[3] Pillay V, Swingler G. Symptomatic treatment of the cough in whooping cough [EB/OL]. cochrane.org/reviews/en/ab003257.html, 20030827/20031020.

[4] Paul IM, Yoder KE, Crowell KR, et al. Effect of dextromethorphan diphenhydramine and placebo on nocturnal cough and sleep quality for coughing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J]. Pediatrics, 2004, 114: e85e90.

[5] Irwin RS, Boulet LP, Cloutier MM, et al. Managing cough as a defense mechanism and as a symptom [J]. Chest, 1998, 114: S133181.

[6] Ng DK, Chow PY, Leung L, 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zithromycin and amoxycillin/clavulanate in the management of subacute childhood rhinosinusitis [J]. J Paediatr Child Health, 2000, 36: 378381.

[7] Dowell SF, Schwartz B, Phillips WR. Appropriate use of antibiotics for URIs Consensus Team [J]. Am Fam Physician, 1998, 58: 11131123.

[8] Smucny JJ, Flynn CA, Becker LA, et al. Are 2agonists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acute bronchitis or acute cough in patients without underlying pulmonar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J]. J Fam Pract, 2001, 50: 945951.

[9] Chang AB, McKean M, Morris P. Inhaled anticholinergics for prolonged nonspecific cough in children[EB/OL].cochrane.org/reviews/en/ab004358.html, 20030721/20040126.

[10] Chang AB, Phelan PD, Carlin J, et a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inhaled salbutamol and beclomethasone for recurrent cough [J]. Arch Dis Child, 1998, 79: 611.

[11] Allen DB, Bielory L, Derendorf H, et al. Inhaled corticosteroids:past lessons and future issues [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 112: S1S40.

[12] Macdessi JS, Randell TL, Donaghue KC, et al. Adrenal crises in children treated with highdose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for asthma [J]. Med J Aust, 2003, 178: 214216.

[13] Irwin RS, Boulet LP, Cloutier MM, et al. Managing cough as a defense mechanism and as a symptom. A consensus panel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J]. Chest, 1998, 114(2 suppl managing): 133S181S.

[14] Chang AB, Gaffney J, Connor FC, et al.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treatment for prolonged nonspecific cough in children and adults [EB/OL]. cochrane.org/reviews/en/ab004823.html, 20050420/20060906.

[15] Craig WR, HanlonDearman A, Sinclair C, et al. Metoclopramide, thickened feedings, and positioning for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in children under two years [J/OL]. ncbi.nlm.nih.gov/pubmed/15495056, 20040818.

[16] Ours TM, Richter JE. Re: Irwin editorial: cough and GERD [J]. Am J Gastroenterol, 2000, 95: 18331836.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4

【摘要】 目的 观察妇科止血消痛颗粒对药物流产后大鼠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含量及子宫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机制。方法 选用SD雌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产妇康组及妇科止血消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建立大鼠药物流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病理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ER、PR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中E2、P含量及子宫组织中ER、PR表达均低于空白组。妇科止血消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用药后,血清中E2含量升高,P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药物流产;子宫复旧不全;妇科止血消痛颗粒;雌二醇;孕酮;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大鼠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Fuke Zhixuexiaotong Keli in rats model of medical abortion, by observing the content of E2, P in serum and the expression of ER, PR in uterine tissues. Methods Seventy-two SD female ra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6 groups:blank group, model group, Chanfukang group, Fuke Zhixuexiaotong Keli high-, middle- and low-dose group. The model of medical abortion was established. The content of E2, P in serum were detected by the method of immunoradiometric assay (IRMA) and the expression of ER, PR in uterine tissues by the mothod of immunohistochemicalstaining (IHC). Results Both the content of E2, P in serum and the expression of ER, PR in uterine tissues of the mode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blank group. The content of E2 raised and P reduced in Fuke Zhixuexiaotong Keli high-, middle-, low-dose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medical abortion;incomplete puerperal involution of uterus;Fuke Zhixuexiaotong Keli;estrogen;progestin;estrogen receptor;progestin receptor;rats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米非司酮通过与孕酮受体结合而起到阻断孕酮的作用,引起蜕膜和绒毛变性,导致出血和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下降,继发黄体溶解,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促进宫缩和宫颈软化[1],达到终止早孕的目的。米索前列醇为前列腺素E1衍生物,可刺激宫颈纤维组织释放多种弹性蛋白酶而软化官颈,使之易于被扩张,同时可兴奋子宫肌,使子宫平滑肌收缩[2]。但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长的不良反应愈来愈明显,有研究发现,米非司酮等孕激素拮抗剂具有非竞争性拮抗雌激素的特性,可能使产后雌孕激素水平失调,受体水平下降,使子宫内膜不同步,子宫内膜修复出现障碍;其敏感性降低而减弱前列腺素对子宫的收缩作用,蜕膜不易排出,滞留官腔,导致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延长[3]。中医根据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病证特点,认为其基本病理为气虚血瘀。本实验用药物流产大鼠模型作为研究模型,观察了妇科止血消痛颗粒对药物流产大鼠模型雌二醇(E2)、孕酮(P)、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机制,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选取清洁级大白鼠,雌雄兼备,鼠龄3个月以内,体重180~220 g,雌、雄比例为2∶1,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湘)2009-0004。由专人清洁级饲养,饲料由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物

妇科止血消痛颗粒(党参、黄芪、蒲黄、鹿衔草、马鞭草等)浸膏浓度为4.43 g/g,临床用量为52 g/d;实验用药大、中、小剂量组含原药材量分别为4.68、9.36、18.72 g/kg,实验当日用白开水配制,湖南中医药研究院提供,批号20090328。产妇康,临床用量60 g/d,给药量5.4 g/kg,深圳三顺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0802。米非司酮片,25 mg/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43081510,灌胃前用蒸馏水配制成1.66 g/L的混悬液备用。米索前列醇片,0.2 mg/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43080910,灌胃前用蒸馏水配制成0.01 g/L的混悬液备用。

1.3 试剂

E2、P放射免疫试剂盒,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批号20090620;ER、PR免疫组化试剂盒,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bs-0725R、bs-0111R。

1.4 仪器

LEICA DM LB2型双目显微镜(德国LEICA公司),MIAs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北航公司),Shandon325型石蜡切片机(英国Shandon公司,MoticB显微摄像系统(麦克奥迪实业集团公司)等。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

参考文献[4],将大鼠按雌、雄2∶1的比例合笼,次晨观察阴栓,并进行阴道涂片检查[5],以明确查见阴栓者或发现的当日为妊娠第1日。所有妊娠大鼠均在同样环境下采用同样饲料分笼饲养,在妊娠第7日分别灌胃米非司酮16.6 mg/kg体重(8:00)和米索前列醇0.1 mg/kg(18:00),待孕囊排出,造成药物流产模型。

2.2 分组与给药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产妇康组及妇科止血消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以下简称妇低、妇中、妇高组),每组12只。妇科止血消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造模后第1日开始,每日灌胃4.68、9.36、18.72 g/kg妇科止血消痛颗粒,相当于成人等效剂量1、2、4倍,灌胃体积为8 mL/(kg·d)。产妇康组给予5.4 g/k妇康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灌服蒸馏水8 mL/(kg·d)。每日灌胃1次,连续7 d。

2.3 指标检测

2.3.1 放射免疫法 检测大鼠血清中E2、P的含量。

2.3.2 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 常规HE染色,处死大鼠后,切取2 cm大小的子宫组织,置于4%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固定24 h后,再用70%、85%、95%、100%(无水1)、100%(无水2)的乙醇依次脱水,入二甲苯透明40 min,软蜡中浸1 h,石蜡包埋,蜡块入冰箱冷冻柜12 h后用石蜡切片机做连续冠状切片,厚度为4 mm,做HE染色,染色完毕,封片,光镜观察、照相。

2.3.3 免疫组化法 检测ER、PR的表达。按免疫组化试剂盒所示方法检测ER、PR定位、定量,包括标本的处理(脱水,浸蜡,包埋)、切片及贴片、脱蜡至水、染色、图像分析。以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ER、PR,具体操作按说明书进行,结果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位、定量,检测阳性细胞率(阳性细胞占视野中总细胞百分比),测定平均灰度值。

2.3.4 图像分析 阳性区域着色呈棕黄色,阳性细胞区域用平均灰度值表示,灰度值越小,说明其阳性反应的程度越高,表达越强。切片于光镜下400倍放大,经显微摄像系统随机摄取5个视野,定位阳性区域在细胞表达的位置,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检测阳性细胞率和平均灰度值。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资)±s表示,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的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样本间两两比较用q检验,不符合上述条件用秩和检验。

4 结果

4.1 妇科止血消痛颗粒对大鼠子宫形态学的影响

与空白组对照,宫腔内孕囊完全排出,250倍视野下观察到药物流产大鼠模型组上皮脱落坏死,内膜连续性中断,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内膜下小血管部分扩张、充血,间质较疏松水肿,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妇科止血消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及产妇康组内膜上皮轻度损伤,内膜炎性细胞较少,偶可见小血管扩张、充血,间质较致密,炎性细胞少,内膜上皮损伤轻,宫腔中未见明显渗液。

4.2 妇科止血消痛颗粒对大鼠血清雌二醇、孕酮的影响(见表1)表1 妇科止血消痛颗粒对药物流产后大鼠E2、P的影响(—(—响)±s)注:与模型组比较,#P

**P

4.3 妇科止血消痛颗粒对大鼠子宫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影响(见表2)表2 各组大鼠子宫组织ER、PR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平均灰度值比较(—(—的)±s)

5 讨论

正常妊娠的维持有赖于垂体、卵巢和胎盘分泌的各种激素相互配合,其中P是维持早孕期蜕膜正常发育与机能的主要激素。药物流产利用米非司酮与PR相结合,使P不能发挥作用,因而蜕膜坏死出血。绒毛继发受损,内源性前列腺素产生增加,绒毛分泌的hCG减少,进而导致黄体溶解萎缩,功能减退,黄体产生的雌、孕激素下降,使蜕膜进一步剥离出血。流产后卵泡发育正常,分泌足够的雌、孕激素,是修复子宫内膜、恢复月经的必要条件。雌激素促使内膜增生,修复剥脱的子宫内膜创面,并能增加子宫对外界刺激,如催产素的敏感性。子宫内膜在E2、P的影响下发生周期性变化,而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作用是通过ER、PR起作用的,即雌、孕激素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即雌、孕激素受体(ER、PR)结合而发挥作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伍作用后的蜕膜,ER和PR水平下降。

本实验结果显示,药物流产后大鼠血清中E2、P含量降低,大鼠子宫组织局部ER、PR存在异常低表达。妇科止血消痛颗粒能升高E2水平,降低P水平,升高ER、PR的低表达。妇科止血消痛颗粒系尤昭玲教授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及出血的临床经验方,能益气化瘀、扶正祛邪。可以推测,妇科止血消痛颗粒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①调整子宫内膜局部内分泌紊乱,提高血清雌激素水平,促使内膜增生,修复剥脱的子宫内膜创面;②增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加强子宫肌的收缩,促进脱膜组织排出;③降低P水平,加速妊娠黄体的萎缩,减少孕激素对内膜的影响;④提高ER、PR水平,促进雌、孕激素与其受体结合,来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本方临床功效已被证实,本研究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为妇科止血消痛颗粒治疗药物流产后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提供了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晨红.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 18(5):267.

[2] 张 凌,隆玉华,林 海.米索前列醇用于官腔镜手术100例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2):748.

[3] Neulen J, Williams RF, Breckwoldt M, et al. Non-competitive antioestrogenic actions of progesterone antagonists in primate endometrium:enhancement 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s with blockade of postreceptor proliferative mechanisms[J]. Hum Reprod,1996,11:1533-1537.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5

Abstract: Plant drawing as a class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he practice of pharmaceutical botany, it is important to plant structure and character.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difficult to the beginner. Photography as a convenient means of image recording, re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technology, but its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s that it can not be the main method of orthodox botan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in pharmaceutical botany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 feasibility of complementary use.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植物绘图;摄影技术;实践教学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botany;plant drawing;photography;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249-02

1 传统实践方法的利与弊

中国古代各中药和医学著作中的植物插图是中国植物绘图的雏形,它们来自不同绘画人士之手,而这些人有些是专业的研究者有些则只是出于影像记录目的的普通人。它们的绘画工具皆是毛笔,手法以白描为核心。由于不同作者间对其所描绘植物的认知和绘画手法的不同,最终产生的植物绘图差别也很大,在诸多本草著作中也就出现了很多风格各异的插图。这些插图伴随着中国数千年历史的本草学著作,总结了中国古代各本草学家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到了近代时期(引进西方植物学时期),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研究和植物科学绘画的历史均较短,随着西方植物学知识的传入,在19世纪初才开始起步。西方植物学知识的传入,对中国的植物学研究和植物科学绘画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大。

药用植物学和植物学有着近乎相同的研究方法开端,那就是——观察,对不同植物和植物不同时期整体和根茎叶花果等不同部分的观察。而对观察结果最好的记录方法在当时就是植物绘图!

作为一门最古老的技能,虽然现在已经逐渐边缘了,但植物绘图即使是在如今发达的现代科技条件下也有其不可被回避的优点,比如:①植物绘图可以精确的表达出植物本身各个部分的精细结构,而比如花的复杂细节构造是很难通过照片去表达的;②植物很难在一个时段呈现开花和结果以及其它一些结构特征,而绘画可以把这些结合起来描述在一起;③照片因为拍摄角度和光照的问题,无法准确表达植物各部分之间的空间位置和实际质感,而绘画则可以通过阴影等透视技法表现这些重要的细节甚至可以把植物的各部分解剖结构也描绘出来;④最后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植物绘画本身就是一种深刻观察并通过自己的笔触去理解和认识的过程,对于药用植物学了解植物本身构造和特异性的目的来说,这是其他所有方法都无法替代的,这比起生物理化指标去鉴定更具有实践意义。

实际的实践教学中,植物绘图会在显微镜,放大镜和目视观察的条件下进行,但其基本规则和手法是相同的,作为刚刚接触的初学者来说,植物绘图还是和普通的绘画有本质上的不同,需要在一开始将植物绘图的基本要求和规则清楚说明:

常用绘图方法有徒手绘图法和显微描绘法两种,若按绘图工具则常分铅笔绘图法和墨线绘图法两种。绘制显微组织简图,要用通用的代表符号来表示,要求比例正确,形态逼真,结构清楚,还要求富有立体感,不能随意夸张和任意涂影。要正确绘出实物的立体结构图,必须有一定的透视知识,如前大、后小,近明、远暗,透视方向一致等基础知识。

①绘图的一般原则:1)一切结构均用线条来表示。线条要求粗细均匀,圆滑,明暗一致。2)所有结构线条不能用尺或其他圆规或曲线板等工具代画,必须徒手作图,以表示生物的自然形态。3)显示立体结构可用透视线条来表示。对球形、圆柱体或圆锥体的立体结构可以用圆点衬托明暗光线的方式,而不可用任何涂影来表示。点要小而圆,由密到稀逐步过渡。4)各部位应先画出引线再注文字。引线用直尺画实线来表示,要求细直、均匀、不交叉,以免误指。图内的结构名称,可直接用文字写明,也可用数码代注,再在图下集中注明。注字书写要求清楚、端正。图下需注明标本的名称、部位和放大倍数。

②徒手绘图法的步骤:1)选择最典型的标本或结构。2)仔细观察各部位的形状和结构及其间的比例关系和较明显的立体结构。3)用较淡的铅笔(2H或4H),按照实物或显微图像的比例关系和立体投影画出轮廓草图,经反复对照修改后,再用较浓的铅笔(HB或2H)绘出修改图。4)画引线,注字。

在明确了以上的要求和要领了之后,剩下的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去积累经验和提高技能,同时植物绘图的过程中也是对植物性状和结构深入观察和了解,对于药用植物学理论的学习也是极有裨益的。

那么作为古典的植物学研究方法,植物绘图除了如上所描述的优点之外,是否毫无缺点呢?

学习植物绘图的初衷是了解和认识并最终记住植物,但由于经历了从实物到大脑识别并抽取特征描绘到纸上这个过程,其中经历了两次视觉信息的转换,必然会导致信息的遗漏和改变,最终的结果就是和初衷背道而驰的绘图脱离了植物本身,这可以说是植物绘图这种古典实践教学方法的最大缺陷了!

2 现代技术的便利与片面

几乎绝大多数学生都更乐于接受和喜欢通过用图片来展示植物,这其实很容易理解,毕竟照片的视角更接近人眼观察实物所得,这种不经图像和思维转换的获得信息方式肯定更容易得到接纳!但与此同时,在询问学生是否能通过照片去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和精细性状的时候,图片就显得乏力和片面。虽然便于理解和远远超越绘图的便利性,但摄影技术不适合精确研究的特性在摄影技术发明以来依旧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3 互补使用药用植物学研究技术的可行性

植物绘图具有精确详实描述植物细节结构和精细性状的特征,但缺点则是初学者很难通过观察植物绘图迅速和实物联系起来;

摄影图片则是能够让初学者迅速记录并通过简单查看就能联系实物形象的便利手段,同时缺点则是无论何种详实和高明的拍摄手法,都会因为光影记录本身的特征无法体现植物的细节结构和精细性状。

由此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两种研究方法本身的特质决定它们可以互补优缺点。笔者也以这个结论为出发点,在实践中要求学生一方面始终贯彻对每一个研究植物对象都进行绘图来深入了解其细节构造和精密性状,同时在辅以大量照片补充植物的视觉信息和要求学生自己对植物标本做摄影记录描述研究结构特征,并让学生在实验报告和研究记录中用两种方法交叉说明。

经过一些时间的积累,教学结果和学生的反馈佐证了研究植物的古典方法和现代技术互补使用的可行性和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孙英宝等.中国植物科学画小史[J].植物分类学报,2008,46(5).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6

[关键词] 决策模型影响因素 职业决策系统框架

中图分类号: C913.2文献标识码: A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如何做到知己知彼进行科学的决策,是职业生涯规划和选择的重大课题。职业生涯决策源于经济学中的决策理论在职业行为方面的研究。专家学者认为,职业决策是个体一生中必然要面临的重要决策,是指个体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做出的选择。职业生涯决策在大学生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决策的模型

决策就是做出决定,是做选择对策的决定。每天人们做的最多的事情,其实就是决策,大到严肃的事情,小到生活的琐事,通常,一个决定越重要,决策也就越困难。1966年丁克里奇提出七种决策模型。[1]

(一)痛苦挣扎型,有些人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确认有哪些选择、收集信息、反复比较,却难以做出决定。他们的口头禅是 “我就是拿不定主意。”在这种情况下,收集再多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也无济于事。

(二)冲动型,与痛苦挣扎型相反,有的人抓住遇到的第一个选择,不再考虑其它的选择或收集信息。他们的想法是 “先决定,以后再考虑。” 这种方式的风险太大,等到看到有更好的选择时自然追悔莫及。

(三)拖延型,这些人习惯于将对问题的思考和行动都再往后,然而问题是不会自动解决的,有时候会越拖越严重。“过两天再考虑”是他们的口头禅。心中暗自希望:也许事情过几天就自动解决了

(四)直觉型,有一些人将自己的直觉感受作为决定的基础。他们通常说不出什么理由,口头禅是“就是觉得这个人好,爱你没商量。”在择友时常见这样的决策方式。直觉在人们对外部信息无法掌握充分的时候比较有效,但它可能与事实不符。因此,我们不能仅凭直觉作为决策的依据。

(五)宿命型,有些人不能自己承担责任,而将命运委诸外部环境,将决定权留给境遇或命运。

(六)从众/随大流型,这样的人通常会顺从别人的计划而不是独立地做出决定。他们的口头禅是“他们都觉得好,我就觉得好,只因为大家都这样做”。

(七)瘫痪型,有的人,虽然在理性上接受了自己做决定的责任,却无法开始决策过程。通常的想法是 “我知道我应该开始了,但想到这件事我就害怕。”事实上他们无法真正为决策和决策的后果承担责任。

以上七种决策模型,根据情境和其后果重要性的不同,会产生相应程度的作用。但是这些决策模式用在一些重要事情中就不适宜了。从这七种决策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决策模式都存在着对自己和对环境的未知因素,在很多未知因素的情况下进行决策,显然容易导致决策风险。

二、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和特殊能力

个人得自于遗传的一些特质,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个人对职业或学校教育选择的自由。这些因素包括种族、性别、外在的仪表和特征等。某些个人的特殊能力也会影响其在环境中的学习经验,伴随这些学习经验而来的兴趣与技能,对个人未来规划职业等也有较大影响。个人的特殊能力包括智力、音乐能力、美术能力、动作协调能力等。

(二)环境状况和事件

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中,有许多来自外部环境,并非个人所能控制。这些环境状况和事件来源于人类活动(如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活动、家庭、教育系统的影响),或由自然力量引起(如自然资源的分布或天然灾害)。

(三)学习经验

克朗伯兹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学习经验,这对于个人的生涯决择具有重要的影响。日常生活中,个体受到刺激与强化的类型、性质以及两者配合出现的时机常常错综复杂,因而没有一个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些不定的变量究竟是如何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偏好和生涯技能发展的,他提出不同的学习经验对个体的生涯决策起着深远的影响。

(四)工作取向的技能

前面提到的各种因素,如遗传因素、特殊能力、社会上各种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的学习经验等,会以一种交互影响的方式使个体形成特有的职业取向技能,这些职业取向的技能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习惯、规划技巧、工作的标准与价值、情绪反应、知觉和认知的历程等。[2]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系统框架

决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客观上必然带有一定的风险性,那么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建立一套有效的决策系统框架,是帮助决策者减少风险提高决策能力的科学手段,从而做出信息整合,选择可能和可行的策略。[3]

(一)沟通阶段

沟通是决策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这是决策的开始。因为在这个阶段个人发现理想与现实情境之间存在差距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通过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交流途径传达给我们。这是“意识到我需要做出一个选择”的阶段。

(二)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是将问题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起来,对现状进行评估,了解自己和自己面临的可能选择,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好的问题解决者会花时间去思考、观察、研究,从而更充分了解差距,了解他们有效地做出反应的能力。

(三)综合阶段

在这一阶段综合和加工分析阶段提供的信息,形成个人可能性的解决方法并进一步收集相关信息,确认自己的选择,从而制定出消除问题或差距的行动方案。

(四)评估阶段

评估阶段的第一步是评估每一种选择对问题解决者和他人的影响。从可行性和满意度两方面进行评估。我们每个人最终都必须面对这样的抉择(1)对我个人而言什么是最好的?(2)对我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而言什么是最好的? 第二步是按评估结果对所有选择进行排列,得出最终的选择。

(五)执行阶段

在执行阶段我们将根据为行动制定的计划把思考转换为行动。即根据自己最终的选择制定计划,采取行动。考虑到评估阶段得出的结果,这是把第一选择作为目标重新建构。

(六)再循环阶段

决策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执行阶段之后,个体又回到沟通阶段,以确定已选取的选择是否是良好的即现实与理想状态间的差距是否已经被消除。

        职业生涯的选择是终生的历程,是大学毕业生必须面对的人生关键的一步,面对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的各个因素,大学生必须掌握有效的职业生涯决策方法,才能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

[参考文献]

1]赵辉.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