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发展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工程发展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工程发展分析

水利工程发展分析范文1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

前 言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推动。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重视起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理清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加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以切实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为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针对限制农田水利工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这样才会真正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当前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现状分析

(一)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存在不足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需要结合以往的资料和经验进行勘察,但是众多工作人员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在工程现场勘察过程中过分依赖以往的资料,忽视了最新信息的采集,最终导致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出现许多漏洞。比如工作人员对节水灌溉工程项目中作物种植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所以对工程区域内的土壤无法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对节水灌溉工程中水资源的水质也没有进行调查和了解,进而影响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工作。此外,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参与设计的工作人员更多的是依靠以往的经验,没有经过现场勘查,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就进行设计,这样的情况一定会导致工程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的设计工作者一定要立足实际,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勘察,以获得准确的资料,才能够进行精准的设计,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保日后的投入使用中正常发挥作用[1]。

(二)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区域内的种植结构存在不足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是为了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收入,但是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传统的种植观念的思维方式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转变,目前很多节水灌溉工程区域内的作物种植结构依然是小麦玉米,尽管已经有一部分土地正在进行高效的生产种植,但是这种种植结构的面积并不大,依然无法实现节水灌溉工程区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更无从谈起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范围内,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发挥带头作用,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刷新广大农民群众的传统思维,积极引导思想观念的转变,致力于农田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改变,通过这种传播方式,才能够在节水灌溉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下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忽视了管理工作

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阶段,对于节水灌溉工程的工艺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在众多需要使用灌溉工程工艺的阶段,都会引起上级领导和工程施工人员的重视。然而随着节水灌溉工程施工完毕,开始投入使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工程中的缺乏使用管理的现象,甚至有的节水灌溉工程在投入使用的当天全部人员就全部撤离,从此无人问津,更无从工程的维护,最终无法正常使用节水灌溉工程,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最初的节水灌溉工程的产权不够明确,不仅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也没有切实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这种“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的出现。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有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工程的使用管理工作,明晰产权,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适当投入资金,节水灌溉工程作用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2]。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分析

(一)水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农业发展相结合

由于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的设计人员一定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把水资源设置的优化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过程中,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农田水利的发展得以持续发展,以此为工程建设的基本路线,生产生活和水资源的使用加以统筹发展,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评估和监测工作都要加大力度,在分配水资源的问题上要对水量进行良好的控制,分配上也要做好管理工作,不同的灌溉区域有不同的用水量,所以要在高效用水的基础上进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3]。

(二)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的重要前提就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引进和使用对实现节水灌溉有着重要作用。在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在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引进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加以利用,同时随时关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更新情况。最新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建立在智能技术上的灌溉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机械自动化、生物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全程监控农作物的成长情况[4]。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在示范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从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与节水灌溉地区的特点相结合,严格按照工程项目中的各种标准,在示范工程区域集中起来,对建设的地区进行严格选择,以确保节水灌溉示范工程作用的发挥。

(三)加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的管理工作

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而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实现最终效益为目的,所以为了已经完工的高效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得以正常稳定的运行,首先就要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有足够的重视,以确保工程的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建立并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同时明确承包工程中各方的责任,制度由人建立,就要由人亲自执行,这样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5]。

结 论

综上所述,文章围绕着当前农田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日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农田节水灌溉工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节水灌溉工程正常投入使用,并发挥良好的作用,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就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加强日常工程的管理质量,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玉娟,吴欢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12(09):36-37.

[2]翁爱民.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0(09):179-180.

[3]朱雷鸣.浅析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农业与技术,2014,06(03):55.

水利工程发展分析范文2

关键词:水利工程;污染问题;生态环境;对策与措施

0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大中型水库工程的兴建往往会破坏大量的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被重视,但是对不利的影响尚无一个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方法评价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针对生态环境的变化,研究改善措施和保存文化遗产方面的技术日益先进,补偿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投入的经费在工程总投资中已占更高的百分比。

一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水利工程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于非污染生态项目 ,其建设可以为区域提供发电、 防洪、 航运、 灌溉、 供水 、水产养殖等方而的综合效益。

水利工程的建成可以在汛期发挥蓄滞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又可以增加枯水期流量,提高抗御洪 、涝、旱、 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为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生产、 生活环境;为防洪 、灌溉、 发电、 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中,水电开发工程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 水电是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有着较低的环境开发成本,可以取代石化燃料。与建火电站相比具有不污染环境、减缓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的优势,还可以减轻煤炭运输给公路、铁路及水运造成的压力。

水利枢纽工程中核心部分是水库的建设。 具有调节性能的水库,通过调节在枯水期增加下泄流量,不仅可提高下游水体的自净能力, 有利于改善中下游水质状况及供水条件等,还可以促进渔业养殖、 开发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事业。

水库抬高水位可以有效改善水库上游的天然水运运输系统,与陆运系统相比,水运可充分发挥具有运输成本低 、少占地或者不占地的优点。

此外,水利工程还有拦蓄泥沙、提高附近地区的地下水位、改善涉禽和非迁徙鸟类的生存环境、提高灌区含氧成分等作用;在血吸虫疫区,水利工程结合灭螺,血防效益显著;而水土保持工程本身就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开发目标等。

二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水库的兴建,形成了巨大的停滞水域,由于太阳辐射和水的理化特性,造成一种同原来天然河流完全不同的水域环境,从而给水库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种种影响。例如,大多数深水水库的水质,尤其是水温,是沿水深呈明显的季节性分层分布的。水库深层,其水温低、溶解氧少、游离一氧化碳和还原态物质多、浑浊度大。

水库蓄水对上游的淹没,导致的土地、自然文化遗产、景观、移民、动植物栖息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等的损失和破坏。

水库调蓄,对库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构造、地下水位、气候等产生影响,可能会诱发地震、山体滑坡、地下水位抬升引起的土地盐碱化和沼泽化、水质富营养化、水面蒸发量增加等。

水坝对河流的阻隔,使江河水的自然流态发生变化,打破了河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如洄游生物迁徙途径破坏、湿地和林地损失、上游泥沙淤积、下游河道冲刷、河口后退、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等。而洪水、地震、战争等可能导致的溃(垮)坝,使下游地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风险增加。

在水库蓄水的同时,也将泥沙拦蓄在水库之中,河床逐渐淤塞,致使河床抬高阻碍河道行洪,减小了河道的过流能力,导致水库上游相同流量的洪水水位逐年升高,高水位发生的频率增大;而水库下游河道冲刷加剧,洪水冲积层丧失,甚至引起河口的海蚀等。

在水资源重新分配过程中,往往忽视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一旦水利工程的作用超过环境承受能力,环境问题就必然发生 。例如,灌区的过量引水,会导致下游地区河道断流,河流生态退化,地下水位下降,不当的灌溉方式则可能带来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水浪费,这些水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下垫面植被破坏,导致洪水泛滥;污水的排放,超出了水体的纳污能力,出现了水污染;干旱缺水导致沙漠化,沙尘暴使空气浊度增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跨流域调水,对调出流域的下游因水量减少产生的生态影响,如供水安全、 河道断流、 河口萎缩等;对调入流域的可能影响,主要有工程沿线的移民安置、 水质污染、 水生微生物传播疾病等。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土石方开挖,这不光是对地表大面积的剥离,而且大量的弃渣将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沿河两岸的田地荒芜。如贞丰县水车田水库的建设,除枢纽工程外,光干渠就有三条共长45km,绝大多数渠线位于半山腰,坡面较陡,不仅开挖困难,而且大量的土石方沿外坡滑落,给坡面植被造成大面积损坏,加快了水土流失的速度,造成部分地段河道淤塞。

总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水库淹没和移民问题,对泥沙的影响,对气候、 地质、 水体、 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

三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系统,要求人们积极参与,保持和改善地球生态系统,完全地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要,同时要考虑下一代。 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水利工程建设应遵照标准的生态环境规范,合理地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

1应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保护设计。 这对于有效减免水利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水利的生态环境效益起重要作用。 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开展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现已成为水利工程项目立项的必备文件。 但现行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管理主要在决策阶段和竣工阶段才对生态环境影响方面进行评估或控制,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决策 、设计 、施工运营等阶段,因此,在工程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应该考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不同的阶段加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设计。

2尽快研究制定出能反映人们现有认识水平的水利工程生态影响的评价体系,建立起生态环境综合及关键要素承载能力的评价方法,制定各类工程对各类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的量化评估标准。 而且有必要对生态环境价值进行核算,以探讨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在综合考虑社会、 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基础上,分析工程的可行性, 切实在水利工程规划、 建设、 管理各个环节中落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要求和强制性 、规范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3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环境损失成本计算和补偿方法,特别是创新移民补偿机制。 要根据一些生态环境要素的需水特点,利用水利工程的调蓄有利条件,适时进行补水,保护生态环境。

在水资源开发中强调合理开发利用,而不是充分利用 ,在考虑经济及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时,还必须为生态环境以及水环境留一定的用水份额,提出合理的环境需水和生态用水量。

4建立多学科融合的技术支撑体系,研究掌握河流的演化、泥沙的运移、动植物繁衍、气候的改变、移民的安置等规律和途径,通过科技创新,防止和减轻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5进一步提高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开放度,健全公众参与的决策机制,畅通公众或利益相关者表达利益、参与决策的渠道,走向公共决策。尽快建立水权制度,切实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大力提高用水效率和用水效益,以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为约束,去调整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

水利工程发展分析范文3

关键词:施工组织;水利水电工程;组织设计;设计理论;组织管理

我国水利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先后完成了多项举世瞩目的水利项目,但是同样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存在于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伴随着体制的发展和改革,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水平。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及概念

(1)概念

在工程设计文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其是对拟建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技术和施工准备的指导性文件,其是工程项目建设之前的战略总体部署,是缩短建设周期、探讨施工科学管理的独立学科。

(2)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我们知道,水利水电工程结构非常复杂,工程量巨大,有着非常高的施工质量要求,并且往往建设地点都是在交通困难的荒山峡谷,此外,还会受到气象、地质、水文等很多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我们应该确定总的是施工进度和合理的施工顺序;选择半成品和原材料的规格、数量以及产地;选择适合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施工设备等;对所需要的能源、劳动力进行估算,全面合理的安全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时间、空间、人力、物力、技术等等,这些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几项主要内容。不同阶段的设计有着不同的深度,从内容方面,我们可以将施工组织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天然建筑材料

天然建筑材料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所用到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材料是一切建筑的根本,建筑物的最终实现都是要依靠材料来堆砌,因此,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对材料的供应加工方式以及特性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2)施工方法

如大坝、厂房、隧洞等如何实施,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这一部分的内容相对来是比较复杂,我们要进行具体的研究,要进行长时间的理解。

3)施工总进度

发挥时间效益,对工程实施的时段进行研究,主要涉及到度汛的条件、设备的采购时机、导流的方式、资金的投入等。业主们都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其工程项目,尽快发挥效益,但是并不能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就进行盲目的施工,施工工期必须要从科学合理的角度来进行论证。

4)施工条件

对施工条件以及工程的周边环境进行研究,要重点搜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比如说:调查供电条件、设备的维修、道路的运输条件以及钢材、水泥的来源等。

5)施工导流

在主体建筑开始正式实施之前,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河道的水流进行控制,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其实就是与水打交道的工程,控制水流的主要方式就是导流,也就是对河流进行疏导。

6)施工总布置

对供电、供风、砂石骨料加工系统、交通、供水、混凝土拌和系统等为了建筑的实施进行的场内外布置进行研究,这其中也包括废弃渣的规划等,其中在工程开始之前就必须要进行的重点设计内容有桥梁、供电、道路、供水,前期的工作我们习惯上称为四通一平,也就是供电、通讯、供水、道路以及场地平整。

二、设计理论以及施工技术

(1)设计理论

无论是从实践方面还是理论方面来看,施工组织设计一直以来都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在理论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先进性和科学系统星,总体的设计理论手段落后,方法较为单一,很多设计的界限、深度、概念等都较为模糊,定量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对于施工组织设计新形势提出了很多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变化,我们要以世界为标准,将平均的先进管理水平与施工技术作为设计的参考,不能只将施工单位作为对象来进行设计考虑,要拓展设计的概念,添加合同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内容,要将其转化为市场竞争观念和技术经济观念,要讲计算机以及系统工程等现代化设计手段和理论方法应用到其中。

(2)施工技术

坝体填筑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坝面的流水作用。对工作段以及作业的方向划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大型施工设备的运行和正常进场以及坝体的最大面积进行同时考虑。可以将大型碾压机械的施工条件作为划分坝体流水作业面的衡量标准,其宽度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大于机械设备的最低条件和标准要求。进行坝体填筑作业的具体流程步骤,应该是在进行施工流程次序的划分过程中,与实际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相结合,对填筑的面积、场地的气候、作业的强度、铺料的方法等因素进行全方位考虑后最终确定。在冬季或者是低温环境施工事,要特别需要注意对作业的时间进行控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流失施工材料的热量,循环操作生产的时间要尽可能的减少。要科学的对坝体填筑进行划分,在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施工之前,要先对坝体流水作业面进行明确。

一般采用无轨滑模进行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从中心条块向两端跳仓浇筑面板,采用自卸车对混凝土进行水平运输,入仓通过U形溜槽,溜槽布料需要进行人工摆动。面板混凝土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布料应该按照每层25-30cm厚分层进行,插点的间距要小于40cm,距离滑模的伤口卸料口的距离要小于1m,振捣深度需要能够达到混凝土层底部5cm以下。混凝土在模板滑升在模板上口禁止堆放,两端的提升要匀速同步,保持平衡。混凝土在浇筑完一层后进行一次滑升,滑模的滑升速度不可以超过一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滑升的高度一般为25-30cm,速度一般在1-2m/h。混凝土在脱模后要对表面进行人工抹平、修整、压面。在出模后混凝土经过二次抹面,早期要进行保湿,中期要进行洒水,后期要进行流水,要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养护。

三、施工组织管理及设计方法

(1)设计方法

在对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广泛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参数选择与分析方面,从传统的通过类比分析和施工经验来确定发展到了现在的数值分析施工参数、优化比较施工方案、模拟试验施工过程等尤其是计算机动画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编程技术等的广泛影响,将动画显示与图形显示有机结合,让模拟的效果更加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更加逼真。

(2)施工组织管理

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和施工组织相互配合。我们必须要努力应用管理学当中的新方法与新理论,来进一步提高施工组织管理的运行效率,必须要让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都具备现代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工程建设才能够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总结: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水利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学习新技术和新理论,要运用新的管理方式,以进一步促进水利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启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探讨田,科技信息,2008(03).

水利工程发展分析范文4

关键词:水利工程国民经济任务前景

一、水里工程概述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时间段,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对于水利工程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都有各自的侧重点。例如在我国建国初期,水利工程的兴建的侧重点是水资源的利用,水利工程都以水电站和水库为主,对于环境保护这一块则照顾的非常少。而当初建设水利工程,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发展目标。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始步入第三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观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水利工程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实要求水利工程必须进行改革,调整发展思路,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在探索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相互之间的关系,水利工程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我们需要肯定。但是在整体上,我们缺乏对两者的客观认识和评价,造成了评价定性,最终导致我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现如今,面对新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对水利工程事业的要求,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两者之间引发的一系列重大的问题进行定量的研究,用全新的视野,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度,去分析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回答水利工程在目前阶段面临的一系列“度”的问题,例如: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调控标准如何把握;水利工程问题引发的国民经济损失与解决水问题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水利工程投资与国民经济比重的问题;如何发展与现行控制指标相符合的新模式;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等问题。所以,对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关系的重新认识,是水利工程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发展各项分析研究概述

1.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系统的动态关系

对现行的水利统计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洞察不足,做出改进,使其能够融入到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中,为日后建立水利投入占用产出分析模型做好准备。我们应改进传统的投入产出分析,把水利部门扩展到12个,构建新的分析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对全国和九大流域进行系统分析统计,绘制占用产出表格,研究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部门与整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还应利用占用产出模型深入的去研究重要水利措施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水利工程建设的分项边际成本与效用分析

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材料,对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确立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体系。评述世界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确立典型国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然后以我国发展现状作为对比对象,进行定位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水利工程问题引发的国民经济损失、水利工程活动等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进行分析和系统的总结,为界定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利用和保护、开源和节流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提供相关的数据。

3.水资源管理的总控制指标与水利管理

采用多目标分析技术,对省级行政规划区域内的水资源使用权分配进行研究。通过对用水定额的分析,制定用水定额的标准。对现行的水资源的补偿机制和恢复机制进行调查,对比国际实例,进行相关的责任和利益关系的量化分析,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研究,并对补偿机制和恢复机制提出新的设计方案。此外,还应该根据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探索一条新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4.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关系协调准则

对于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协调准则,我们应从多方面去考察研究,例如防洪、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的多元化利用等,制定多方面的调控标准。我们应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测,提出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化发展对于水利需求的综合评判标准。发展预测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经济发展的趋势、人口增长与城市化以及农业耕植面积发展等。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防洪的需求,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建设之间的影响,参照国内已有的规划成果,制定出相应的准则。

5.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水利工程都有不一样的需求标准,我们要以国民经济与资源环境整体核算模型为工具,研究水利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协调程度,制定出合理、适宜的发展模式,研究整体的规划方案和相应的调整措施。

三、水利工程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

在上述所提及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模型中,已经有很多应用于实际实践中。对于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预测、规划和协调作用,前景是令人期待的,体现出来的成果也比较显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重要的实践应用成果:

1.通过对我国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关系的分析,结合国外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和投入状况来看,我国水利工程在未来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投入状况会持续增加。

2.我国地大物博,自然灾害频发,水灾害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更是巨大。水利工程对于减少水灾害的影响,控制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水利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应该是数一数二的。

3.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水利工程在其中都会起到保障和促进的作用,在目前阶段也不例外,而且作用更加的明显,国家在水利方面的投资,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在经济效益上得到回馈。

4.通过构建模型和定量评价体系,能够不断的去协调和完善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发展关系。同时我们不能忽略水利部门内部自身的协调和发展。

5.通过对水利工程投资规模的预测和分析,能够准确的设计水利工程投资的规模,分享投资成本比例以及工程的发展方向和前景。纵观建国以来水利工程投资,结合目前的理论模型,可以看到,我们的水利投资调控比例正趋于合理化,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6.在有水问题发生的流域,适宜的修建水利工程可以对该区域的水问题进行很好的控制,如果是水灾频发的流域,那么水利工程将会对国民财富起到巨大的保障和增值的作用。就目前水利工程的建设而言,任务目标是针对水问题建立安全的防护体系,兼顾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7.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对我国水资源的调配、农业的顺利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长江流域的三峡工程和黄河流域的小浪底工程完工,对于我国洪水灾害的防范,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从水里工程的前景上看,防洪抗旱、保护自然环境以及水电资源的开发都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另外,我们尚可以在水利工程地区开发旅游项目。;例如三峡大坝,本身就依托三峡而建,旅游项目已经走上轨道,其他地区也应该学习经验,增加社会财富。

四、目前水利工程发展的任务

1.加强河道治理,提高水灾防范能力。虽然三峡工程已经完工,但是从近年的防洪效果来看,也出现了乏力的现象,所以说我国目前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防洪任务依然很重,还需要加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提防建设以及分流蓄水的能力。此外还需要对部分地区河道进行治理,减少洪涝灾害发生。

2.做好抗旱工作,保障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也是国家重点项目,对于农业生产和农业创收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域性水库的建设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旱灾的问题。

3.开发水电事业。我国可开发的水资源非常的多,要抓住这个优势,建设水电事业。我国现在电力生产,主要的能源依然是煤炭,从今年形式看,全国煤炭吃紧。所以我们要在两河主干流上兴建骨干水电站,在支流上兴建中小型水电站,缓解全国用电压力。

参考文献:

魏周龙.水利工程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J].水利电力机械,2006年第6期

韩慧芳.深化水利工程水价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J].安徽水利财会,2004年第2期

水利工程发展分析范文5

人类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息息相关,随着当前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发展经济的重大课题。大兴水利工程对改善和发展民生、促进经济增长、方便人们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新修水利工程,实现水土保持、南水北调、防洪抗灾。水利工程被列为土木工程的其他分支或其他专门性的工程学科,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日益重要。常见的水利工程可以分为提水工程、调水工程、地下水源工程和地下水利用等。我国的大型水利工程诸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葛洲坝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工程等对整个国家和国民的生产生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性作用,在水资源利用、旱涝洪水灾害防治,水利发电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水利资源,控制或调整天然水在空间和时间的分布,防止或减少旱涝洪水灾害。水利工程是关乎国家民生大计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性维护,水利工程的维护和高效管理对保持水利工程建筑设施和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转意义重大。水利从建设到投入使用过程中,受到洪涝灾害、冲刷腐蚀、船只碰撞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受损,其维护成本较大,且水利工程维护成本的发生是一个连续过程,需要进行有效管理和造价分析,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水利工程的寿命和生存周期,本文就水利工程维护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和造价控制进行阐述和分析,以便减少工程建设维护成本,提高工程的质量。

1 水利工程维护的要点

水利工程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其系统性较强,水利设备和设施多处于水冲刷和腐蚀中,损耗严重,因此,需要结合水利设施所处的气候和环境,坚持从实际出发,建立一套具备全面性、规范性的水利设施设备的维护和养护方案,有效地保障水利工程设施维护的顺利进行。水利工程的维护设计的事项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和摸清,比如在跨流域引水工程和堤坝工程中,受到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在水利设施养护中,必须根据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和用水条件,进行系统的评估,对周边环境进行合理评价,做到既保障灌溉,又降低地下水位;二是通过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机制的建立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常规性维护,水利工程的常规性维护包括了对水利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的整体和局部维护,在水利工程的维护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结构的维护方案优化,获得最优化成本控制,降低维护成本;三是水利工程的设施、设备维修养护,这一项目的维护包括水利建筑物养护清洁,合理评估受损劣化设施设备的性能状态,设计综合可靠的维护测量,使水利工程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综上分析,得出水利工程的维护策略模型有三种,分别是常规维护模型、基于设施设备性能评估的维护策略模型和综合维护模型,通过水利工程维护中的高效管理,能够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的后期可靠指标的影响,并进行造价成本分析,确保各项工程成本都在预算之内,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效率。

2 水利工程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管

理现状

水利工程建设日新月异,出现的新修项目也逐渐增多,当前针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体系也日趋完善,但是对水利工程的维护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当前水利工程维护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服务,向综合性、多目标方向发展,新的勘探技术及新的分析计算和监测试验手段的运用,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了契机,水工建筑物的造价将会进一步降低。但水利工程的后期维护一直是难题,当前水利工程维护过程中出现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统一管理缺乏协调性。水利防治水灾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没有实现有机结合,水利工程在环境的改善和水资源的有效应用方面具有不协调性,导致后期的工程维护出现开销过大、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在水利工程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决算等阶段需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有效协调和统计,按一定的原则和运行方式联合调算,加强协调和统一指挥,实现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统一管理。

二是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机制建设不够健全。水利工程维护的管理体现在对水利设施和相应的机械设备的维护上,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多层次管理工程,整个维护工程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协调,然而事实上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很难达到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在水利工程设备设计管理中,需要加强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规范管理技术,管养分开,把养护作业推向市场。

三是水利工程的维护具有客观的安全隐患。在水利工程施工和维护中,由于设施设备的老化和作业面复杂,各种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在水的侵蚀下出现锈蚀和脱落,导致螺丝松动和钢铁生锈等情况的发生。在水利设施设备的维护中,人员进行设备作业的安全隐患大。另外,人员素质方面,大量的水利工程维护工人对安全适应能力各不相同,文化程度偏低,在洪水等恶劣环境下作业应变能力减弱,导致水利工程维护出现人员伤亡。可见,水利工程设施设备的维护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因素,而且这些安全隐患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通过高效的管理和风险评估加以化解,这就需要在水利工程维护中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配套建设形成相关设施设备,提高安全指数,降低维护的工程成本造价。

四是水利工程维护技术落后缺乏。当前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后期维护存在着技术落后、经验不足的问题,以水利工程渠道建设和维护管理为例,需要围绕渠道防渗、渠道边坡加固展开,这也是后期维护工程的重点,然而传统的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维护主要采用的是衬砌和混凝土砼分块浇筑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两大弊端:一是伸缩缝费工费料,造价高,成本不可控制;二是强度不高,对水利渠道防渗的效果不好,易形成新的渗漏通道。可见,当前的水利工程的维护和养护管理还存在着技术难题,解决传统的水利工程维护中工程设计粗糙、建设标准低、工程运行以及维护不足等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水利工程维护中的管理,思考如何提高水利工程维护的效率,形成更快、更好、更省的方法和技术的整体运用模式。

3 水利工程维护中的造价控制问题

建设成功并投入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通常会受到桥超载运行、船体碰撞、雨水冲刷、海水腐蚀、地震、洪涝灾害等不定因素的影响,导致水利工程设施的损耗,需要对水利工程进行周期性和经常性维护,对水利工程的维护最受关注的问题就是工程造价问题,水利工程维护的工程造价直接关系到维护和建设方企业的运行成本和收益,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后期质量和使用寿命,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水利工程的造价成本进行有效性控制。水利维护的第一步是建立受损水利维护的可靠性指标模型,构建基于可靠指标的受损水利维护成本优化预算模型,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水利工程的维护效益。本文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项目的自身特点,分析水利工程维护高效管理措施,并分析制约水利工程维护高效管理的工程造价控制制约因素,探讨水利工程维护造价管理中应该重视的问题,阐述分析如下。3.1水利工程维护造价高效管理的具体措施如上分析,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维护造价管理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客观和主观方面的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许多是深层次的,需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技术革新使其得以改变,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加强水利工程维护的造价管理,这也是促进水利建设设施长效运转的核心问题。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维护造价管理的时效性、准确性、规范性,本文给出了加强水利设施维护工程的造价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加强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实现维护成本最优化。

①加强水利维护工程造价的行业监管机制体制,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我国水利工程的维护方面的造价管理起步较晚,未能形成一个完善的机制体制,需要加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规划制定,引导这方面的学科和人才的建设,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加强行业自律,实现诚信管理,对资质企业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建立档案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同时发动广大职工,在守时保质的情况下减少成本,形成符合水利工程维护自身特征和自身发展的一套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和系统。

②细化水利工程维护项目,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性和可靠性。水利工程维护项目较多,很多维护项目和周期的制定不是很合理规范,而一些需要进行维护的项目却未能得到有效开展。以某大型水电站的水闸工程维护项目为例,2014年该水电站的水闸维护经费造价标准为 126.3万元,根据水利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测算,该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的经费仅为测算数据的64.5%,可见,由于水利工程维护项目不够细化,标准不够规范,导致了很多水利工程的维护项目要么过剩,要么不足,因此,需要根据水利部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制定可行性的方案和规划,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使水利工程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③水利工程维护的工程造价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虽然很多水利工程都是国有资产投资项目,但是依然需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在水利工程维护工程项目中,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以市场为基准形成工程价格的机制,进行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标准的细化,为了确保编制工程概算的质量,需要在工程造价中做好充分完善的市场调查和工程调研。工程量清单报价是建立在充分完善的市场和担保制度基础上的,围绕水利工程维护为水利工程主体质量服务,工程造价管理为成本开销控制这一主线服务,改革维护施工单位的招投标体制,细化计价模式,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推行水利工程市场服务体系,以市场为基准,形成工程价格的机制,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在考虑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同时,也要考虑市场成本控制,在维护材料采购和周期性维护中优化成本开销,构建基于可靠指标的受损水利维护成本优化预算模型,同时注重开展信息化建设,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能力。

3.2水利工程维护中的造价控制分析

水利工程维护中的造价控制是指在降低水利工程维护成本的同时,保证水利通常的维护水平和质量,这是确保工程质量、优化企业效益的重要保证。工程实践中需要对水利工程进行系统常规性维护,保证水利的生存周期和使用寿命,研究受损水利工程的维护成本优化控制模型,对现有维护方案优化,获得最优化成本维护。水利工程维护中的造价控制需要表现为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材料采购方面的造价控制和水利工程维护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等。在工程设计的阶段,对造价控制的方法比较多,因此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又称为事前控制,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要求设计的方案不仅要通过技术上的考核,同时也要与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相匹配。通过专家论证和质量分析,选择最为合适的方式,实现对水利工程造价限额的严格控制把关和对施工费用的严格审核。同时,在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对水利工程维护过程中出现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足够的理解和判断,做好风险预测,对相关的影响因素了解越多,造价控制越精确。

在水利维护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和技术革新投资力度,把人员技术培训纳入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规范管理技术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建立奖惩机制,促进维修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围绕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需求点,结合现代造价管理理念,围绕水利工程建设维护中的每一个环节,从机械的维修保养到工程的大型施工维护都要把责任落实到人,并对施工人员进行量化考核,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在造价管理中,从水利工程维护的质量和安全的角度出发,制定灵活多变的管理措施,继续加强工资的定额考核和强化管理,并把水利工程的养护维护推向市场,实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严格把住计划和资金管理关,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和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得到落实。

水利工程发展分析范文6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设计;应用

0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与气候问题,如沙尘暴、水体污染、全球变暖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让自然生态遭受严重破坏,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1]。水利工程作为合理分配水资源并保障人们正常用水的民生项目,在防洪救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不仅有助于减少水资源浪费,也可以降低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率,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水利设计中需要做好与生态相关的评估工作,并合理引入生态理念,进而达成水利工程科学发展的目标。

1 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的特点与意义

1.1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特点

(1)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项目。在水利设计中不仅应该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应该从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分析,保障子孙后代的利益。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能够促进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并达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经济性的特点。水利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的经济,水利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制定带动经济的科学方案,例如可以适当开发旅游业等。而引入生态理念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有效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以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带动作用;

(3)自然性的特点。生态理念的主要特点就是自然性,即尊重基本的自然规律[2]。水利工程建设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而水利施工势必会影响周围环境。因此在水利设计时需要综合分析当地的自然因素,将对自然环境的损伤控制在可再生范围内,进而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1.2 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意义

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的需求,而水利工程在防火救灾以及发电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水利工程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用水、用电需求,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应该充分了解施工场所的生态环境来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生态平衡被破坏的情况。而若水利工程影响到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不仅会让这个地区出现环境恶化,也制约了水利工程各项功能的发挥。水利工程要想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就需要在设计阶段引入生态理念。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此外,水利工程的设计将生态理念作为指标,并结合自然发展规律,有助于维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并促进水利设施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将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具体策略

2.1 河道改造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河道改造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部分,在水利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该部分的重视,并且分析河道改造对整体工程的功能影响。同时设计人员也应该结合生态发展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河道改造方案,在不影响水利工程整体功能的同时维持河道的安全运行。在进行河道改造过程中,也需要分析河道两岸的植被、水量疏浚等因素,依据生态平衡的理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改造工作。生态理念的应用不仅可以让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也可以拉动当地的旅游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以建造优质的民生工程。

2.2 发挥水文工作的理论支持作用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也可以发挥水文工作的理论支持作用。水利工程中水文工作的开展可以收集多方面的资料,并为水利设计提供参考。而各类水文资料能够促进生态理念的应用,并在水利施工中全面贯彻这些理念。因此,水利设计者应该与水文部门密切配合,而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该做好水利设计与水文勘察两方面的协调工作。随着我国各项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让水文设施与技术不断得到完善[3]。水利工程中应该及时引入了多种全新的技术与设备,保障采集资料的科学性,进而更好促进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2.3 建设堤岸过程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水利工程中堤岸的建设作为关键项目,在该过程中引入生态理念,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在建设堤岸过程中应该改变原有的设计与施工理念,并结合与经济相关的指标,构建完善的经济与生态环境评估体系,重点对建设堤岸过程中的经济性与生态特性进行评估,保障两者的协调发展。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规范,避免出现以破坏生态平衡来提高经济指标的行为。此外,在建设堤岸前期设计者应该全面分析施工区域周围的环境,在设计过程中体现相应的生态指标,以保障堤岸建设的经济性与稳固性。

2.4 提升水利设计者的整体素质

水利设计者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最终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性。要想将生态理念充分融入水利设计中,首先就需要提升水利设计者的整体素质。这就是说,水利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水利设计者自身素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并制定科学的水利设计人员培训计划,并增强培训力度。同时多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工作,进而促进水利人员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而水利设计者也需要加强学习,将生态理念合理应用于设计方案中,以保障水利工程中生态保护工作的切实落实。

3 结语

水利设计工作与水利工程的后期运营有直接关系,而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也引起了多方面的重视。在水利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并且增强生态保护的理念,结合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的特点来制定水利设计方案,以促进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宣,杨清义,贾海滨.生态理念下的水利工程设计研究[J].科技资讯,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