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范文1

一、研究对象

(一)行业的选取

本文选取制造业为研究比较对象。首先,制造业是相对集中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在反映劳动力成本中比较有代表性。其次,按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中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第三,数据的可获得性,制造业有关的数据比较容易从相关国际网站获得。

(二)比较国家的选取

为了对中国出口商品中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进行比较,本文选取了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墨西哥和台湾等。选取这些国家、地区作为比较对象原因在于,在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前面几个是典型的发达国家,后面几个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接受制造业跨国转移的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由于各数据网站公布数据的不完全性,不是所有的指标都能覆盖以上全部国家、地区,因此本文在选用能反映劳动力价格的指标进行比较时,可能选用其中部分国家或地区。

二、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劳动力绝对数量庞大,劳动力资源丰富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低效率的农业生产部门转移到相对较高效率的乡镇企业和外商投资的加工业,决定了该时期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各行业就业人数都有稳定增长的趋势,就制造业而言,2003年-2005年的从业人数分别达到了2980.5、3050.8、3210.9万人,分别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27.17%、27.48%、28.16%(2003年以前行业分类方法不同,无法比较)。

从横向比较来看,中国制造业的从业人数是遥遥领先的。这也归因于中国的人口数众多。中国的制造业从业人数是其他国家的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以劳动力数量标准看,中国的实力是毋庸罢疑的。

(二)制造业工资水平

中国制造业工资水平从绝对数量来看,是最低的。低于发达国家是显然的,发达国家的雇员小时报酬都在十几美元左右或以上。而中国到2004年,每小时报酬还不足1美元,分别只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的3.5%、3.2%、2.8%、3.3%、2.5%和3.7%左右。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比较低的。从我们选的几个国家或地区来看(中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台湾、墨西哥),中国制造业工人的报酬也是有竞争力的。但是从工资水平的增长率来看,中国雇员报酬的增长幅度要比大多数国家大。发达国家的报酬水平虽然高,但他们的增加幅度并不高,大部分低于10%。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地区中,中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几乎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只有西班牙偶尔高于中国)。因此,可以看出虽然中国劳动力价格有比较优势,但这种优势在不断缩小。

(三)单位劳动成本

1.以美元表示的单位劳动成本

单位劳动成本表示每单位产出所要支付的劳动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劳动成本=每小时的劳动成本/劳动生产率

王慧敏在其硕士毕业论文《对以单位劳动成本为基础的实际有效汇率的实证研究》中用这种方法计算了部分国家1980-2000年制造业的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单位劳动成本。她在计算过程中用到的劳动报酬、制造业增加值和生产者价格指数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国际工业统计年鉴》。由于数据资料的有限性(很多国家缺少计算单位劳动成本所需的劳动成本和劳动生产率数据),本文中部分国家1980-2000的单位劳动成本数据就引用王慧敏论文的成果,再根据联合国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各国的汇率,将这些数据折算为美元便于比较。然后根据美国劳动统计局(BLS)公布的单位劳动成本指数(以1992年为100),计算2001-2005年的数值。

由上表可以看出,英国和法国的单位劳动成本最高,多数年份都大于0.5,个别年份还达到1;意大利和德国紧跟其后,也都在0.5以上;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第三个层次,基本都在0.5以下;中国和日本的单位劳动成本最低,都没有超过0.1,比发达国家要低很多,而且中国的数字要明显高于日本,这与在工资水平上日本明显高于中国形成很大的反差。不考虑中间年份的波动情况,仅仅从1980年和2005年两个端点年份的数字比较看,只有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降低了,其他国家以美元表示的单位劳动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特别是英国和澳大利亚,上升的趋势比较明显,并在2005年达到了最大值。其他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在近几年单位劳动力成本还是呈现下降趋势的。由此可见,中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仍然是十分明显的,而且不会马上消失(下文将继续分析)。

2.单位劳动成本年变化率

本文采用了年变化率来进一步比较各国单位劳动成本每年变化的情况。从已获得的数据来看,各国的单位劳动成本在过去的20多年里都有正向和负向的变动。有两个阶段大多数国家的单位劳动成本都有显著的降低,一个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变动的幅度比较大,另一次是在90年代后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有明显的降低。但进入21世纪以来,10个国家地区只有4个国家或地区地区(美国、日本、台湾和中国)这个指标是负值。从这4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相互比较看,美国、日本和台湾降低的程度较小,而中国降低的程度相对比较大。因此,从单位劳动成本分析,可以得出,制造业每一单位产出所要支付的成本中国确实是低于其他国家的,而且这个差距暂时不会有减小的趋势。也就是说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优势在近期是不会消失的。

综合工资水平和单位劳动成本的比较,发现两者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从工资水平变化看,中国劳动力与其他国家报酬的差距将由于中国增长率比较大而渐渐减小,可得出在工资方面的竞争优势将缩小。从单位劳动成本变化看,中国的数值在减小而其他国家或是在增大或是减小程度不如中国明显,可得出中国在单位劳动成本上面的竞争优势在增强。这其中的原因可归于中国近年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出现渐进式变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长质量在提高。同时随着全世界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经济全球化和需求结构的变化,竞争迫使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虽然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它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甚至超过了劳动力工资的增长幅度。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2006年9月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1980-2005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要超过其他亚洲国家(包括日本),特别是中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遥遥领先。因此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在下降。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的单位劳动成本比中国低,因为日本的劳动生产率比中国要高出很多,有些制造业领域甚至高于美国,它足以抵消工资水平的差距。

三、结论

按照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各国应致力于生产比较优势的产品。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就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因为我国是一个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但在国际贸易中我们经常说的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具有竞争优势到底是指什么呢?本文觉得不能只看劳动力的数量和工资。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提出以后,即有里昂惕夫提出反问:美国身为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对此强有力的解释是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很高,因此美国又是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国家。因此,不能因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就认为中国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工资报酬水平可以直观地看出一个国家劳动力的价格情况,是可以衡量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但是如果作为比较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指标,就没有考虑到劳动生产率的情况。所以相比较而言,用单位劳动成本来衡量劳动力比较优势更为合适。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仍然是具有优势的,而且这个优势并没有在缩减。因此,如果继续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让它的增长速度超过工资报酬的增长速度,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还将继续保持竞争优势。而且目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仍然处于落后地位,增长的潜力将比较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本文开头所引用的研究机构和清华大学教授的预测也是有事实支撑的,从工资水平看,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与世界各国的差距确实在缩小,而且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有所提高,劳动力价格的提高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劳动力价格优势和劳动力比较优势混为一谈,劳动力比较优势不只在于价格优势,就算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中国仍然可以保持产品价格中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四、对策与建议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范文2

【关键词】劳动;劳动教育;“四育”;“教育化”改造;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1970年),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被赞誉为“教育思想泰斗”,他一生著有41部多著作600多篇论文,他的著作波称为“教育百科全书”他在巴甫雷什中学工作32年,在他领导下该中学成为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他作为苏联教育的集大成者,对于教育工作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其“公民教育”、“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早已享誉世界。自上世纪80年代其著作相继传入中国,我国教育界“苏霍姆林斯基热”历久不衰。毋庸置疑,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就受到苏联深刻影响,苏联虽已解体,但作为曾经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之一的苏联教育仍然拥有永恒的价值。当前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已历时十年之久,针对中小学中劳动教育长期被歪曲或着忽视,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苏氏的劳动教育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可为新课改中解决劳动教育的有关问题寻求理论基础。

一、劳动与劳动教育

西方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很早就有,16世纪,莫尔就幻想人们从小学习农业,部分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另外时间在田里实习;17世纪,约翰·贝勒斯主张从小教育儿童学习农业和手工业,凭自己双手谋生;18世纪的卢梭主张儿童必须学会一种职业,“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他特别推崇手工业尤其是木工;18至19世纪,裴斯泰洛奇主张学习知识和手工劳动放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结合起来;19世纪的欧文认为人类在劳动中实现体力与脑力相结合是“自然的价值标准”,把劳动教育与建立新社会的任务紧密地联系起来。但这些劳动教育思想还多是停留在理论构想上,缺乏实践经验,往往从抽象的人性出发。

自19世纪诞生以来,劳动教育思想又有新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进一步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禾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克鲁普斯卡娅等人将劳动教育这一原则贯彻到对旧教育的改造中去,马卡连柯在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中,也将劳动教育作为改造流浪儿童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并非独创,但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建立新社会的根本途径的思想高度,社会主义国家也将其作为教育的根本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继承和发展了关于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他认为“劳动教育——这是一个含义特别丰盛的、多方面的概念”,“劳动教育并不是要学生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因为离开智育、德育,离开创造、兴趣和需求,劳动便成为学生的负担和累赘”,“劳动和劳动教育,是不能与学习、与道德的培养和发展相提并论的。劳动,这是渗透一切、贯通一切的东西”。劳动教育不是一般指的只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统一,是以劳动贯穿全部教育的过程,也是沟通劳动与教育的中介。他所指的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是个广义概念,它不再指一般劳动,而是被“教育化”改造后的劳动,劳动已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和方法,其既有学习、自我服务、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也有美化校园、物质生产等活动,他将劳动教育的活动进行分类:

(一)按社会意义

一些劳动的社会目的性表现得很明显,如直接参加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另一些则不宜使孩子理解,比如自我服务,两者都是社会必要的劳动,但前者对于增加社会福利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二)按教学目的和教育目的的相互关系

一些劳动的首要目的是掌握知识和技能,另一些劳动则是纯粹的教育目的——形成道德概念、信念和习惯,丰富道德经验。此外,除去与教学直接相关的劳动外,还有一些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让学生享受劳动快乐、体验公民自豪感的劳动。

(三)按智力和体力的相互关系

一种是脑力劳动,一种是体力劳动,再者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我们决不允许有没有脑力的纯粹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决不能作为最终目的,而只能是实现创造性意图的一种手段。

(四)按劳动活动的成果

一种情况是劳动能创造出物质成果,或者为创造物质成果做准备,另一种情况是劳动成果仅有精神财富而无物质财富,前者的劳动成果可以在人们之间分配,后者的劳动成果不是消费品,但对于社会也有价值。

(五)按报酬

劳动可以分成无报酬劳动和有报酬劳动,这两者的比列分配是以社会实际发展情况为指导方针的。学生从社会无偿获得的福利越多,他们应为社会提供无偿劳动也要越多,同时付给个人报酬和工资的有偿劳动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可让学生作为家用补贴,养成对家庭的责任感。

此外,按照劳动在实现德、智、体、美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还可按劳动工具的性质分成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等。

二、劳动教育是促进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他认为:“脱离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对年青一代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重要任务”,“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实现人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其中全面指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出现欠缺;个性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在个体身上的特殊结合,是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和谐则是把人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并得到平衡,一种职能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是人的内在本质如世界观、信念、意志力等在积极的劳动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应该表现为四个层次,示图如下:

(一)劳育内在地包含有德、智、体、美育,并分别对其深度和广度进行发展

1、劳动教育与德育。劳动教育中的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热爱人民的情感,反对奢侈浪费等意识,这些也是德育的目标,但劳动教育不仅强化了这些道德认识能力,而且实现了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和习惯的转化,使德育成果得以巩固和升华。

2、劳动教育与智育。“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劳动向儿童揭示了客观世界的事实、现象、因果关系、规律等情形,激发儿童的大脑和学习兴趣,这些都促进了智育发展,但劳动教育还实现了知识与生活联系,手脑结合,认识向实践的转化,使智育成果得以创造性运用。

3、劳动教育与体育。劳动教育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磨练意志力,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愉悦身心方面所起的作用同体育一样。但劳动教育比体育更有优越之处,如栽培花草树木、嫁接、剪枝等不仅需要体力,更多的是细微的操作,这些劳动可显示出体力与技能、技巧的多样多种的结合,还促进机体的所有功能,增强神经系统的发育,此外户外劳动对于那些神经过度兴奋的孩子具有良好的影响。

4、劳动教育与美育。与一般美育中那种静止的、消极的、消费性的审美不同,劳动创造了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劳动创造的美不仅指其物质成果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指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着精神美,在创造中显示出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在克服困难后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在集体成员相互协调工作中表现出秩序和和谐,劳动还塑造了人的完美外型。

(二)劳育是实现德、智、体、美育整合的平台,克服其各自内在的片面性

德、智、体和美育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其中德、智、美育是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层次,体育则是生理层次;“四育”培养重点也有所不同,德育偏重道德培养,智育重智力,体育重体质,美育重审美,各自都有片面性。劳动教育就成为联系“四育”的纽带,在劳动教育中使手脑并用,脑力和体力相结合,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德、智、体、美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使得学生素质得到全方位培养。

(三)劳育挖掘出学生自身的天赋和才能,实现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

劳动教育是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劳动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都有一些情有独钟的劳动活动,在劳动中展示和发现个性。“我们的劳动教育的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四)劳育是沟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桥梁,克服教育因脱离生产而限制人的发展

他痛斥传统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学校是为培养统治者服务,极力灌输鄙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这一方面使劳动成为单调而繁重的体力活,“劳动也使人受到奴役,劳动分工剥削了人的自由”,劳动者沦为愚昧无知的会说话的牲畜;另一方面,知识丧失了实践的源泉,“变为奴役和压迫人的工具”,教育“窒息、摧残和扼杀创造性的禀赋和才能”,这种脑力与体力相分离教育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就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活动相联系的重要途径,使得知识联系实践,学校联系社会,学生得以将自身的个性、才能等“内在本质”在创造性劳动中展现出来,在劳动成果凝结出人的主体本质,这也是最高层次的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三、劳动教育的原则

(一)全面性发展原则

首先,劳动教育与德、智、美、体育结合,“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德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这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其次,劳动同多方面的精神活动结合,不能仅有劳动,只有当孩子同时享受到其他的快乐,接触文化珍品和精神财富时,劳动的快乐才能展现出来;最后,脑力和体力结合,手脑并用,使劳动具有创造性,在劳动中掌握技能,进行试验研究和运用科学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二)个性化发展原则

劳动教育中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劳动不仅是为获得物质资料,更在于精神创造及自身才能和天资的发挥,使每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能领悟到劳动能使他的自然天赋更全面、更明显地发挥出来,劳动会带给他精神创造的幸福。

(三)崇高道德性及公益目的性原则

要用为社会带来利益的愿望激励孩子,不宜过早地让他们参与有报酬的劳动,而是首先去做创造全民财富的事,让他们经历大量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而无报酬劳动的精神体验,学生集体劳动报酬都按本集体意愿,用于满足集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义务感和荣誉感。同时,还应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和敬业乐群,让他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

(四)量力性原则

劳动中产生正常的疲劳是允许的,但不许导致体力和精神系统的过度疲劳。儿童劳动适度不光决定于负担量要符合孩子的体力,而且还决定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恰当交替,以及劳动活动种类的多样化。同时,孩子们的劳动不是进行一些零散的操作,而是基于一种有趣的计划进行,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此外,还要遵循以下原则:1)劳动活动内容、技能和技巧的衔接;2)尽早参加生产劳动;3)生产劳动的普遍性;4)儿童劳动中要带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特征;5)劳动的经常性的和连续性;6)劳动的多样性等。

四、劳动教育的实施

(一)首先,劳动教育实施需要准备好如下条件:

1、一定的物质基础。建立物质基础,才能保证孩子们早日投入劳动,劳动活动的多样性以及劳动与工农业生产相联系。

2、师资条件。教师的素质应该包括:首先热爱孩子,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愿意参与到学生们的劳动活动中去;其次,要有一定的劳动的素养,拥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和知识,精通某些劳动技能,能够担当学生劳动活动的指导者;再次,掌握劳动教育的技能和方法,“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而是以本门业务内行的资格参加的”。

3、劳动教育大纲。劳动教育有两套教学大纲,一是必修课程,即低年级班有手工劳动;五至七年级在教学实验园地和车间里劳动;八至十年级进行与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的劳动,这些课程是根据学生年龄发展阶段特点设计的,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二是非必修课程,是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天赋、兴趣、倾向的劳动,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每个工种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按年龄或兴趣组成小组,主管人一般都由最有才华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另由教师负责个别小组的指导工作。

4、劳动制度。劳动制度是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的各类不同劳动活动在教育上合理的秩序,它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和交替;由学生根据自己选择最适合个人天资和兴趣的那些劳动项目;拥有空余时间等。

(二)其次,劳动教育实施有以下方法

1、树立榜样。孩子具有模仿所喜爱的一切的天性,因而在劳动教育中要经常树立颇具吸引力的劳动榜样。首先,教师的劳动榜样,这不仅指教师亲手做事,而且指教师整个精神生活的构成状态,也指其精神从与孩子们相处中所受到的鼓舞程度,同时,教师的劳动素养与本学科紧密联系的那一面以及教师见识的广度和知识的深度及多面性也极具教育作用;其次,高年级以及已毕业的同学爱劳动的榜样,以高年级同学的娴熟技艺和精巧劳动激励低年级同学,让高年级生的劳动和精神生活成为低年级同学的理想和向往目标,这些学生榜样就是学生集体中自我教育的源泉。

2、复习。复习的性质取决于劳动的目的,它具有教学和教育两方面的因素。从教学因素讲,通过劳过程或操作方式的多次重复可以练出扎实的技能和技巧;从教育因素讲,当学生把获得的技能和技巧成功地应用到公益性的创造活动中时会提高自身的道德尊严和自豪感,“复习的教育意义在于培养习惯去完成同一种劳动的作业或过程,以达到劳动的社会目的、创造目的和审美目的”。

3、竞赛。对同一种劳动表现有良好才能的学生在完成劳动任务时可以比赛谁做得更好,比赛内容包括劳动的创造性、劳动技艺和劳动在美学上的完善。每次劳动结束后举行劳动成果全校性展览,选出最好的那件,而这也作为下次竞赛超越的样板,这种方法给学生开辟了取得相当大成就、争取冠军并在最符合他个人素质、能力和干的那个创造性劳动领域里成为优胜者的前景。

4、培养劳动兴趣。学生的劳动兴趣是激发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内在动力,劳动的吸引力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动机,如追求因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带来的满足,意识到对集体的劳动义务和感觉到完成必要的劳动的责任,期望得到明显的物质成果,希望把某种新东西带人劳动过程等等,“我们在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强化所有这些动机,同时力争使意图成为其中最有力的动机”。

此外,还有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育相结合,劳动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劳动与多方面的精神活动相结合,从取得小成绩开始,形成学校——家庭教育体系等方法。

五、对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启示

(一)一般劳动并不具有教育的功能,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活动是对一般劳动的“教育化”改造,它在目的要求、活动对象、组织形式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即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其劳动的对象一般不是原始的自然,而主要是被人改造后的自然,是学生在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劳动的产品中虽然也会伴随有物质产品,但更关键的是精神产品,即对学生的精神改造和天赋的发挥,这些变化的实质是对一般劳动的再改造,集中、发扬和利用它本质的积极的方面,即自觉自由的创造这一方面,扬弃它非本质的消极的方面,使它脱开那种为生活所迫、强制和奴役人的外观。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凡是有参加劳动就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了,教育者必须对学生参加的劳动活动进行“教育化”改造,使得学生参加劳动不再是纯粹的劳动,而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和手段。

(二)劳动教育不是一般指的只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统一,是以劳动贯穿全部教育的过程,“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它与德、智、体和美育的关系不是并列,而是内在地含有“四育”,也是实现“四育”的基础。我国教育界长期误以为劳动教育是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事实上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对前“四育”而言,劳动教育是另一个类型也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因此在当前“应试教育”环境下,忽视劳动教育,甚至将劳动与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参加劳动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的看法是极为错误的。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范文3

在家庭自我服务能力教育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的观念、教育方式是影响幼儿能力好坏的重要因素。作为孩子生活、学习的第二主要场所――幼儿园,它的自我服务教育又是如何开展的,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符合新纲要中的“科学、合理”的思想,是否与家庭教育相一致呢?本研究着重分析我园中班自我服务能力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发展方向,寻求一条科学、合理、全面的,并对家庭劳动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自我服务教育途径,丰富幼儿园劳动教育课题内容。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从幼儿一日生活中自我服务的内容、时间、强度以及教师的引导方式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园4~5岁幼儿的自我服务教育提出指导性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4~5岁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幼儿从入园开始,自我服务的内容包括入园自己换鞋、擦拭桌椅,课间入厕、洗手、收拾玩具,午睡时穿脱衣服、整理床铺,进餐时分发、收拾碗筷,离园整理活动室等也包括活动中自己整理教学具等。行为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一日生活,从集体活动、盥洗、进餐、午睡、游戏、仪表等方面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时间共约45分钟,基本符合4~5岁幼儿所能承受的劳动强度。有的班级增加了照料动植物的环节,引导幼儿从为自身服务延伸到为自己的物品服务,劳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孩子的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幼儿园4~5岁幼儿的自我服务教育仍存在一定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幼儿的自理兴趣和能力。

首先,从教师这方面看,教育方式呆板,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师通常会用“应该、不能、要、不要”等命令性的词语告诫孩子,这些冷漠的、带着距离的内容几乎不能感染孩子、或唤醒孩子一起行动的欲望。没有内在的动力激发,也就毫无行动可言。

其次,从活动安排方面看,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脱节。时常会出现教学活动中教孩子擦桌椅,平时却不闻不问的怪现象。这不仅说明教学内容的设计缺乏生活性、操作性,也反映出教师的日常教育能力不足,意识不够突出,将幼儿自我服务教育的最佳契机白白丢失。

再次,从孩子的表现来看,绝大多数幼儿缺乏坚持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觉性严重不足,往往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当然这种现象与孩子的家庭培养有一定关系,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幼儿园的教育实施力度不够,孩子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

最后,从家园联系方面看,部分家庭对孩子太过溺爱,包办代替,与幼儿园的教育不一致甚至相矛盾。长此下去,造成了许多孩子懒惰、任性,甚至出现“两面派”等个别现象。

四、指导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从教学机制、班级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以下建议:

(一)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环节,将自我服务教育内容渗透到幼儿的实际行动中去。

教师应具备随机教育的思维和能力,不断强化巩固生活习惯、行为常规。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不放松,不懈怠,让孩子自始至终都在正确的指导下、融洽的集体氛围中进行行为练习,确保孩子的每一项操作技能都能扎实掌握。

(二)教师应遵循习惯养成的规律,分析多种影响因素,选择正确科学的教育方式,逐步引导幼儿学会独立自主。

首先,充分发挥榜样的引导示范作用。运用正面或反面的榜样为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式,寓浅显的道理于具体的事例中,引起幼儿模仿。

在幼儿的生活周围,榜样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也可以是文艺作品中的,可以是同伴的榜样,也可以是成人的榜样。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述或情境表演的形式,也可以让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在角色交往中体验学习,还可以开展以大带小活动。如可以带中班幼儿去大班参观哥哥姐姐是如何安静、愉快地进餐的,激发幼儿学习模仿的兴趣。必须注意的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自身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教师一再强调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保持整洁。可是教师自己的办公桌上总是乱糟糟的,堆满了书本、教学具等东西:教育孩子吃东西前要洗手,可教师经常放下铃鼓就拿起勺子装饭盛汤……不难想象,在教师如此的“言传身教”下,班上的孩子能养成讲卫生和爱整洁的好习惯吗?

其次,加强行为练习。除了在自然生活环境中幼儿每天所进行的自我服务练习之外,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劳动竞赛。如叠衣服比赛、擦桌椅比赛、叠被子比赛等等,让幼儿通过竞争的激励手段,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

利用生活中随机创设的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户外活动后,许多幼儿将衣服脱下胡乱堆在一起。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这么多衣服堆在一起好吗,为什么?”让幼儿体验杂乱、烦躁的情绪,从而激发幼儿产生整理衣服、并放在固定的地方的欲望,无形中又接受了一次劳动意识和技能教育。

行为练习还可以渗透到游戏中。例如在手工区提供鞋样,让幼儿练习系鞋带;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的衣服,孩子们可以帮娃娃穿脱衣服、扣钮扣、拉拉链等。而且游戏区的环境更加自由、宽松,孩子们兴趣倍增,更容易体验成功的喜悦。

最后,宽容对待,及时鼓励和表扬幼儿的正确行为。教师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孩子的言行举止。孩子的能力发展总是存在个体差异。对于自理能力强的孩子,教师通常给予更多的关注,偏偏是那些不爱动手、习惯较差的孩子,教师似乎总缺乏耐心。为什么不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呢?孩子的表现固然有自身与家庭的影响,但在幼儿园中,他就是你的教育对象,你的教育职责所在。在孩子取得点滴进步的同时,教师应给予及时地肯定。这种肯定可以是精神的,比如微笑、亲抚:也可以是物质的,比如小红花、小印章。其中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印章的图案,小手奖给爱清洁、讲卫生的幼儿,小碗奖给饮食习惯好的幼儿,小花送给会收拾玩具的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周评与随机评比相结合,达到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并重的目的,不断促进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发展。

(三)家园配合很重要。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范文4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高职师资;双师素质;入职资格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140-03

以“双元制”为标志的职业教育是德国应用性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对保证德国劳动者的高素质,产品的高质量,以及德国经济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成效显者、举世闻名,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拥有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

1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师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各类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另一类是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和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中的实训指导教师。尽管专职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不同,但他们都经过严格而规范培养而成。

1.1 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

德国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有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之分。理论课教师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年大学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包括教育科学、职业技术专业、普通教育副专业三部分,同时参加规定时间的实习和社会实践。第二阶段为两年见习期,职业学校进行实习教学,担任少量的教学任务,并参加各种研讨会,接受更高层次的师范教育,掌握教育理论。两年见习期满,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获得正式岗位资格证书,应聘到职业学校独立任教。职业学校实践课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小,他们在接受普通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还必须参加1~2年的师傅或技术员培训和有关的职业教育学培训。

根据德国各联邦州的法律规定,职业学校教师要不断接受新技术知识、新规范的继续教育,以更新知识、提升管理能力。教师进修深造和继续教育包括知识更新培训和管理能力类培训。

1.2 企业或企业培训中心实训教师的培养

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和《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实训教师必须年满24岁,接受过相关职业教育,通过国家承认的相应专业的考试,具有该职业一定的实践经验;具备必需的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通过主管部门(如工商业联合会)组织的考试。实训教师的培养包括业务资格培训与职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进修。业务资格培训是在国家认可的各种培训机构进行,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培训由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根组织,内容包括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职业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法律基础知识等。

2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特点

德国以“双元制”为标志的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教育培训场所进行职业教育,这也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结构的双元性。在师资培养上,德国职业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

2.1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职教师资高质量的前提条件

从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过程看,政府立法是德国建立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的前提条件。德国关于职业教育以及师资培养方面的法律法规非常健全,包括《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以及各种继续教育法规等。通过立法手段,明确规定和严格执行师资任职资格的具体素质要求以及进修培训内容,从而保证了职教师资队伍的高质量。

2.2 “双师”素质是职教师资培养的核心

在德国虽然没有明确的“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但是从教师的任职资格可以看出,双师素质是核心。不管是企业或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实训教师,还是职业学校的实践课教师甚至理论教师,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的学习与进修。实训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不仅要接受严格的职业技能训练,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同样要掌握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

2.3 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形成合力,共同参与职教师资培养

德国的职业学校属各州所有,联邦政府负责校外及企业内的职业培训及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与培训企业各司其职,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参与职教师资的培养。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是政府一级的职教师资基本立法与协调主管部门;州职业教育委员会由雇主、工会及州文化部等主管部门的代表组成,就职教师资培养方面的问题向州政府提供咨询;综合性大学负责培养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工商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都有自己的办学机构,负责本地区或企业内职教师资培养以及检查、审核(包括考试)等事务。培训企业的雇主代表对实训教师的聘用享有参与表决权。大型企业独立培训自己的实训教师。

教师在企业实习进修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教师也利用其长期工作和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理论上的指导。

3 我国高职教育师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相比国外特别是德国的职业教育,我国高职师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师资数量与素质不能满足高职教学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师总规模增长很快,高职教师数量显得不足;在教师结构上,“双师型”教师不到30%,不能满足高职教学的要求;企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0.2%,也达不到教育部“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的要求。由于判定标准上的差异,其中真正符合双师能力要求的比例更低,许多“双师型”教师只有“证书”但缺乏实际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能力。

3.2 职称评审标准与教师素质能力要求不相匹配

目前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的设定上与普通高校区别不明显,仍强调学历、科研论文数量和进入核心刊物的级别,而对教师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师的实践能力等缺少考评指标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技能的倾向还十分明显。这势必造成高职教师素质能力低下,教学活动大多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实践指导变成纸上谈兵。

3.3 缺乏入职标准,技能型教师引进渠道不畅

目前我国缺乏专门针对高职教育教师的入职标准,致使在教师的入口上,很难按照职业教育“双师”素质的要求把关;新进教师基本没有受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培训,缺乏职业技能指导的能力。由于目前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方面的原因,学校从企业引进的人才在取得教师身份和职称评审方面困难重重,使得已经引进的人才不能安心工作,继续引进人才困难。此外由于学校待遇相对不高,也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由此导致高职教育发展越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任务越沉重,总体上影响到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

4 对进一步加强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优秀成果和经验,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

4.1 完善高职教育法律法规,严格高职教师入职资格

在国家宏观层面上,要加强有关职业教育与师资队伍的法律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建立科学有效的高职教师培养模式,逐步建立高职教师教育标准体系;要研究制定和完善教师资格标准,从教育理论、高职教育教学能力、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设定高职教师入职资格条件,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

4.2 提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稳定高职教师队伍

在逐步完善高职教师资格制度、培养模式的同时,要稳定师资队伍、吸引优秀人才投身高职教育,社会地位、福利待遇是关键。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规范高职教师培养模式、严格高职教师任职资格的前提下,赋予高职教师国家公职人员(或类似)的身份和待遇,使高职教师安心从教,潜心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4.3 重视教师深造和继续教育,以“双师”素质为核心建设师资队伍

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高职教入职和继续教育的培训体系和培训内容,通过合格的专门培训机构实施,使高职教师的深造和继续教育常态化、专业化、终身化。高职院校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制订科学又切实可行的师资培养计划,落实教师外出进修培训所需资金,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接受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的熏陶,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执教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师资团队,通过深造、继续教育等形式进一步强化教师所任教的职业(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积极寻求与相关大企业合作,建立专项经费建设教师挂职锻炼基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专任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使教师在实践中积累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切切实实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

4.4 广开渠道大力引进行业专家成为专任教师

企业一线的行家能手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熟悉企业发展现状,了解企业组织管理机构、生产经营方式,熟练掌握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打破教师必须是高学历的观念,从企业引进能工巧匠,并辅以教育理论的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专任实训教师。

4.5 建立相对稳定的企业兼职师资队伍

随着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进一步扩大,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相对延长,许多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移到企业来完成,其中实训教学部分基本由企业兼职师资担任。加强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其执教能力是关键。

4.6 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

生产结构和服务结构发生变化,技术与企业组织、企业管理理念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为了达到高绩效目的,要求从业人员很好地掌握技能并能及时更新、补充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并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等。在职业教育中要大力推进“行为导向”教学法,通过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教学等具体形式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胜任职业岗位工作要求。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更新观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建设一支职教理念先进、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职教师资队伍,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明昆.英、法、德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的社会文化背景比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8).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范文5

[关键词]师范专科学校;钢琴教学;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殷悦,女,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讲师。

一、师范专科学校钢琴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现状

随着当今人们功利性思想的泛滥,教育界也受到影响,钢琴教育也不例外,因此,钢琴教学中钢琴考级等成为了重点,而忽视了素质教育。

(一)教育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教育界普遍的教育观念就是取得快速的进步,在钢琴的教学中也是如此。师范专科学校的钢琴教学中,教师普遍注重学生进步的速度。因为,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都是经历过高考选拔的,也就意味着他们在进入师范专科院校之前已经历过了严格的钢琴演奏训练,有一定的钢琴演奏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必然会重视他们是否有进步。所以,他们的教学过程也就成了无休止的高级曲目的演奏训练,忽视了基本功的重要性。这是在师范院校中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无意的沿袭,却对素质教育的开展产生阻碍。钢琴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钢琴演奏是建立在音乐欣赏的基础之上的。而音乐的欣赏教育绝对算是一种素质教育。但是师范专科学校的钢琴教学大多数是为了学生能够考级或者就业。这种功利性的思想导致学生完全为了应付考试而没有欣赏音乐。

(二)教师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在师范专科院校的教师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关注的就是学生的技能。在钢琴的教学中,教师自然也最关注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但是,师范专科院校的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不能只具备钢琴演奏技能。其次,在教师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教师对传统教学的沿袭。如今,随着教育改革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进行,都开始注重素质教育。然而,在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学中,依然沿袭传统教学必然不能适应其发展。师范专科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未来是进入基础教育阶段任教,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学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沿袭也会给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影响。最后,是所有高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只顾自己的研究而对教学放松。在师范专科学校的钢琴教学中这种问题依然存在。教师在工作中对教学的放松就意味着连学生演奏技能都放松了,还何谈学生的素质培养。

(三)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是经历过高考的,所以在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中,选择钢琴专业很可能不是有学习钢琴的天赋或者有学习钢琴的兴趣。受功利性思想的影响,大多数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会在高考前选择参加一些艺术类的考试。他们即使没有学习钢琴的天赋,也能够在高考前经过严格的训练通过艺术考试。高考在现在还处于“万人过独木桥”的状态,所以在高考前的钢琴训练的强度比较大,而且还是规定曲目的重复训练,比较枯燥无味。即使有学习钢琴兴趣的学生也会对钢琴训练产生反感。也有部分学生是从小对钢琴学习有兴趣,而且小有造诣。但是在经历了这些严格的训练之后他们也就受到了影响。甚至有一些学生都是听从家长的安排。所以,在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很多是迫于无奈才学习钢琴的,并没有学习钢琴的兴趣和天赋。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一些专科学校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比较差,而且在师范专科学校的钢琴学习中,还存在许多对钢琴没有兴趣的学生。那么,这也就决定了师范专科学校的钢琴教学完全是为应付考试。

二、师范专科学校中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迎合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行,素质教育成为了现在教育界的主流。但是,这种号召似乎只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了响应。然而,教育无论在哪个阶段都要保持一致性。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把素质教育搞好了,但是在进入师范专科学校之后放弃,那么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就功亏一篑了。所以,我们提倡在师范专科院校中也要进行素质教育以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师范专科学校发展的需要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实行之后,各个高校均开始了素质教育。学校的基本职能就是要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就是素质教育。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是哪个阶段、哪个学校都是“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下培养的学生基本是“高分低能”。然而,进入师范专科学校之后,考试成绩对教师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因此对教学也会比较放松。那么,学生学习处于完全的放松状态,连“高分”也没有了。学校的发展就是要靠人才培养来支撑,但是学校在这方面却表现出落后的局面,这必然会给学校的发展形成阻碍。所以,为了学校的良性发展,必须要进行素质教育。

(三)师范专科学校钢琴学习的需要

前文提到过,钢琴演奏的基础是音乐的欣赏。然而,音乐欣赏本来就是一种素质。试想,如果一个不懂得音乐欣赏的人又怎么能弹奏出美妙的曲子,而不会弹奏曲子又怎么学习钢琴演奏。钢琴在素质教育当中还包括钢琴基本功的训练,钢琴演奏是在熟练的基本功的基础上弹奏出来的。但是,由于功利性思想的冲击,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完全不顾这些,只是在教师引导下练习高级曲目。这种不注重素质教育的钢琴教学方式可以说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方式。钢琴学习是音乐学习的一种,而音乐本身应该是纯净的。所以,欣赏音乐、演奏钢琴的人不能够有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以免对音乐欣赏和钢琴学习造成一种阻碍。

(四)学生发展的需求

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未来是要进入到教育领域。现在教育界的教学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也不能脱离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观念才是人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先导,所以在师范专科学校的教育中就要给他们灌输素质教育的思想。当然,一些学生未必会进入到教育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他们的教育就不需要素质教育。首先,素质教育中讲究德育教育,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都离不开道德的约束。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想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当然离不开素质教育。

(五)避免教师对传统教学的沿袭

师范专科学校的钢琴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沿袭,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学生为了考试、考级熟悉地掌握了各种高级曲目和考试曲目,但演奏水平没有提高,基本功被忽略。在师范专科学校的钢琴教学中避免传统教学方式的沿袭非常重要。所以,在师范专科学校中提倡素质教育来改变教师的观念,以避免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沿袭。

三、师范专科学校钢琴教学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与“五育”相结合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改革中,“五育”显得非常重要。师范专科学校就是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力量,所以,师范专科学校的钢琴教学应该与“五育”相结合。

(一)钢琴教学与德育相结合

人是社会中的人,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具备基本的道德规范。为了师范专科学校学生的发展,德育教育必须进行下去。而在钢琴的学习中德育也不可缺少。我们一再提到,钢琴演奏中音乐欣赏的重要性,而音乐的欣赏也离不开道德。音乐本应该是充满正能量的,但是没有基本的人生道德,根本就不会体会到其中正能量的存在。钢琴演奏也是各种情感的体现,没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怎么会将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出来。如果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将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未来的教学也是无休止的、程序化的训练。

(二)钢琴教学与智育相结合

音乐可以净化人类的灵魂,可以使人变得明智。音乐要与智育相结合,即钢琴教学要与智育相结合。从心理学角度讲,音乐对人的影响非常大,一些音乐会对人的智力产生影响,智力的发展水平也对音乐的学习产生影响,尤其是钢琴演奏。智力发展水平高对音乐的体会能力就会比较强,体会能力是钢琴演奏的必备技能。智力发展水平高,手指的灵活性也会较高,钢琴演奏离不开手指的灵活性。所以,钢琴演奏与智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师范专科学校的钢琴演奏理应与智育相结合。

(三)钢琴教学与体育相结合

“身体是一切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钢琴演奏就是空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顾钢琴演奏技能的训练而忽略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钢琴的弹奏离不开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情况令人担忧,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钢琴演奏对手指灵活程度要求非常高,而体育锻炼也是提高手指灵活度的一种。体育锻炼能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对钢琴演奏的基本功提高有帮助。因此,必须与体育相结合进行钢琴教学。

(四)钢琴教学与美育相结合

美育在教学中主要表现在艺术上,首先要求学生学会艺术欣赏。在钢琴教学中学会对音乐的欣赏,这是学习钢琴的必经之路。钢琴是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也就意味着学习钢琴演奏就是要学会表现艺术。在师范专科学校的钢琴教学中要与美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五)钢琴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中“爱劳动”的美德常被忽略,所以更要抓紧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对人勤劳思想的培养,没有勤劳肯干思想的驱动,许多事情都是空喊口号。所以,无论在哪里都不可以忽视劳动教学。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未来会影响好几代人,所以不能丢弃“勤劳”的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初冠楠.浅析师范专科学校钢琴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音乐时空,2014,(11).

[2]钟莉华.师范专科学校钢琴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3,(2).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范文6

关键词: 音乐欣赏 素质教育 重要作用 实施

一、音乐欣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何谓素质教育,李岚清同志指出“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劳动、会生活、会审美’”。而音乐教育大纲规定:“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作为一门声音和感情艺术的课,主要是通过其生动的内容、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音乐形象来感染人。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音乐欣赏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音乐欣赏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音乐欣赏具有净化灵魂、完善人格,培养人的真、善、美等崇高品质的作用。古希腊人把音乐称为灵魂的体操。我国早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人们就认为音乐可以使人“直而温”(正直而温和);“宽而栗”(宽厚而庄重);“刚而无虐”(刚强而不暴虐);“简而无傲”(简约而不傲慢)。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十分重视音乐在培养弟子中所起的作用,他在课程表――礼、乐、射、御、书、数中,把“乐”排在第二位,把诗歌和音乐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其弟子的艺术修养和品性。今天,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音乐欣赏课通过引领大学生接受艺术熏陶,进行艺术实践,增强了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帮助大学生增进理解并和他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和吸纳多元文化,传承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2.音乐欣赏能陶冶人的情操、养成人的乐观态度,还能培养人的个性、促进和谐的发展。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音乐最擅长于展示人的心灵世界,表现人的内在的最丰富、最细腻的情感。音乐的语言是超越了一切国界的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语言。不同民族、不同语种的人都可以在听到同一首感人的乐曲时为之感动,并获得最大的想象空间与心灵的自由。所以,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较,音乐是审美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音乐更多的体现了对人的心灵的美化和对人的个性完善与和谐发展。人们普遍认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人的听觉直接诉诸人的情感和心灵,影响人的精神。

3.音乐欣赏具有益智的功能。法国大文学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数学,一把是音乐。”前者早已被人们普遍认识,并加以实施,而音乐是处在逐步的认识过程中。听觉和视觉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所以马克思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的大脑分为左右半脑,左半脑主管逻辑思维,右半脑主管形象思维,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左右半脑的均衡发展,丰富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科学的发明创造,同时音乐欣赏能够培养人的直觉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是开启创新精神的钥匙。

三、高职音乐欣赏课的实施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音乐欣赏课作为艺术修养的途径,对于高职生来说是一门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但就目前高职音乐欣赏课的现状而言,还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针对这些现状笔者做如下探讨。

1.注重教学内容。目前高职院校没有统一的音乐欣赏教材,现使用的教材都是普通院校的音乐欣赏教材,缺乏针对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重视音乐欣赏的德育功能,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真善美等内容的教育,使学生从音乐欣赏中得到灵魂的净化,情操的升华。第二,要注重内容的多样性。音乐欣赏曲目有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有声乐、有器乐等,可以说是浩如烟海,那么我们就要注重授课内容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征,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去认识了解音乐,从而提高欣赏者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第三,注重科学性与针对性。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人对音乐知识不了解或知道得比较肤浅,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科学地进行设计和安排,要和专业音乐教育区分开来,所欣赏的内容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2.注重教学方法。目前大部分的音乐教师都是从教材入手,机械地按部就班,或搞一刀切。这都不利于欣赏水平的提高,违背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大纲,正确理解其精神实质,摆正音乐欣赏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征和就业方向合理安排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中外音乐、古典与通俗、声乐与器乐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把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美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学科相结合、相渗透,全线贯穿于审美教育、德育教育及知识教学之中,使学生通过文学、历史、政治了解音乐,再用音乐去了解文学、历史、政治。

3.课程设置的改革。音乐欣赏课在高职院校一般是开一学期,那么要想在这短短的一学期内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使学生达到审美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势必是对教学提出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第一,可以结合第二课堂、业余美育学校和社团开设一些音乐基础课程;第二,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各方面协调配合。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音乐欣赏这门学科对高职生将会越来越重要。加强音乐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要充分认识音乐欣赏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智强.音乐与人生[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

[2]修海林.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