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室内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层建筑室内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层建筑室内设计

高层建筑室内设计范文1

【关键词】高层建筑;室内;给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给排水设计对于房屋建筑来说极其重要,而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在室内给排水设计方面的要求更高,因为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较为困难,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二、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特点

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高度大、振动源多、用水要求高、排水量大等特点,因此,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及管理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低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相比,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高层建筑给水热水消防系统静水压力大,如果只采用一个区供水,不仅影响使用,而且管道及配件容易被破坏。因此,供水必须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使静水压力降低,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2、高层建筑引发火灾的因素多,火势蔓延速度快,火灾危险大,而且扑救困难。因此,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要比底层建筑的高。由于目前我国消防设备能力有限,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难度较大,所以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应立足于自救。

3、高层建筑的排水量大,管道长,管道中压力波动大。为了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稳定管道的压力,保护水封不被破坏,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应设置通气管系统或采用新型单立管系统。另外,高层建筑的排水量管道应采用机械强度较高的管道材料,并采用柔性接口。

4、高层建筑的建筑标准高,给水排水设备使用人数多,水量大,一旦发生停水或排水管道堵塞事故,影响范围大。须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供水安全可靠,排水通畅。

5、高层建筑动力设备多,管线长,易产生振动和噪声。因此,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必须考虑设备和管道的防振动和噪音的技术措施。

三、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问题

当前的高层给排水技术总体上日趋成熟,但也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1新型减压、稳压设备的研制与应用;

2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运行管理方便的供水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3低成本高效能新型管道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4高层建筑消防与自动控制技术;

5提高排水系统过水能力,稳定排水系统压力的技术措施;为了适应和推动高层建筑的发展,必须不断改进和提高给排水的技术水平。

四、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

给水排水系统方案设计包括给水系统设计、消防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以及热水系统方案设计。结合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主要特征,进行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确保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日常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

1、给水系统方案设计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是给水方式的选择,它直接关系到生活给水系统的使用质量和工程造价。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相关条文,高层民用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且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宜设置减压阀。除此之外应该合理确定给水系统垂直分区,保证给水设备卫生器具的正常使用,避免压力过高,出现不必要的能量浪费。给水器材出水过猛,当启闭这些器材时易产生水击,使管网产生噪声、振动甚至管件破裂,致使卫生洁具给水零件容易破坏。

就目前我国城市给水状况而言,市政水压一般只能满足建筑五至六层的生活用水要求,对于高层建筑,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就不能满足高区部分生活用水的要求,绝大多数采用分区给水方式,因此合理划分生活给水系统竖向分区,控制最不利点的最低工作压力和最低静水压力,针对不同的高层建筑,二次加压供水方式主要如下几种:

(一)水泵水箱联合供水;该供水方式供水可靠,但缺点是该种供水系统需设水泵吸水箱和屋顶高位水箱两个水箱,容易产生水质二次污染;另外将水一次提升至屋顶水箱,低区再通过减压阀减压供水,存在不节能和减压阀因减压比过大,造成减压阀失灵的隐患,而且因屋顶水箱容积较大,增加土建工程量,且固定的屋顶水箱在地震时存在鞭稍效应,对建筑物安全不利。

(二)地下生活调节水箱通过变频加压设备供水;该供水方式取消了高位水箱,减少了一个水质可能受到污染的环节,水压稳定,供水可靠,能克服第一种供水方式不能满足顶层燃气热水器等对水压的要求的缺点,几个供水分区的设备可集中放置,方便管理,变频加压设备可配置气压罐及小流量泵,当用水量较小时,主泵可休眠,可依靠小流量泵或气压罐维持供水流量和压力,可用于市政管网压力较小的情况。

(三)管网叠压供水设备供水;其优点与第二种相同,不同之处是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其缺点是调节水量较少,在市网较长时间停水时不能满足用水要求。可用于市政管网压力较大,供水量全天大于用水量的情况,但该方式一般会影响其他地方供水,建议在限定条件下使用。

2、排水系统方案设计

高层建筑排水系统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水气混合两相流的顺畅。在排水过程中首先要考虑高楼层排水对管材的冲刷,其次要考虑水气混合流对卫生器具水封稳定的破坏。管中的气压发生激烈变化,会形成正压喷溅或负压抽吸,对排水管系中卫生器具水封的稳定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排水管道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针对高层排水的特点,我们在设计当中应该考虑三个方面。首先,需要进行严格水力计算,控制立管设计流量不超过规范规定的最大流量值。其次,在排水立管中采取一些消能措施,减少水流的下降速度,避免由于水流的冲击对管系造成破坏,工程中一般自顶层起每隔6层设置一套消能装置。最后,保证水管系安全的重要措施就是设置专用的通气立管与大气相通,从而释放排水管系中的正压以及补给空气减小负压,使管内的气压保持接近大气压力,保证立管内的空气流通,排除排水管道中的有害气体,保护卫生器具的水封。

五、工程应用

本工程为一高层住宅小区,地下2层,地上28层。底层局部为商业服务网点用房、物管用房。

1、给水系统设计

本小区总的设计用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200m3/d;最大小时用水量20m3/d。根据甲方市政给水压力(约0.30Pa),本子项住宅部分给水系统竖向分为3个区。低区为地下室~4层,中区为5层~16层,高区为17~28层,中、高区分别由两套变频恒压给水装置供水,其中5~10层、17~22层设干管减压阀减压供水。一层商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并设专用商业总水表。生活水箱、变频恒压给水装置均设于地下室生活泵房内,二次加压供水采用紫外线消毒装置进行消毒、杀菌。

2、污水系统

采用雨、污水分流的排水体制。本工程总的最高日污水排水量为180m3/d。住宅污水有组织排放,卫生间污水设专用通气管,底层污水单独排出。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根据《四川省城市排水管理条例》,本小区在二环内,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的范围内,故生活污水在室外集中后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雨水系统

暴雨强度公式采用成都地区暴雨强度公式。屋面雨水排水的设计重现期取50年,室外雨水设计重现期取2年。经计算,小区总雨水量为293.90L/s。住宅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方式,阳台雨水管单独设置,并间接排放。地下车库、自行车库、设备房、消防电梯基坑废水排至集水坑,用潜水泵提升至室外雨水井或雨水沟。

六、结束语

高层建筑室内给排水设计还存在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要求的环节,不断优化高层建筑室内的给排水设计技术,才能够不断提高其给排水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舒晓武.浅析建筑给排水设计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10)

高层建筑室内设计范文2

关键字: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给排水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其中民用建筑更是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必要设施。在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人们对于高层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消防设计、给排水设计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高层民用建筑给排水、消防系统设计合理与否,不仅关乎着整体建筑的质量水平,同时也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系统的设计人员,其不但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法律规范,严控设计质量,考虑到设计的实用性、合理性、安全性,同时还要尽量降低设计、施工费用。

一、工程概况

某高层住宅区公寓楼包括一梯三户和一梯两户两种类型,楼高18层或28层。本工程为一栋28层的公寓楼给排水、消防设计,一梯三户型,其地上27层,均为复层;地下1层,为地下车库,建筑高度88.9m,建筑总面积10560m2。

二、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分析

(一)生活给水设计

本住宅小区为高档小区,在生活给水方面,均配有中水、冷热水。在本次设计中,应用了变频调速水泵,实现了分质量、分区域供水,这也是该设计的一大特点。给水方式的选择一直是生活给水设计的关键环节,其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和使用质量。本设计严格遵守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实施竖向分区给水,各分区卫生间配水点的静水压力≤0.45MPa,入户管水压≥0.35MPa,并设置了减压阀。对给水系统的分区要进行合理确定,以确保卫生间给水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又不会水压过大,造成能量浪费。

(二)消防给水设计

在消防给水设计中,要按照建筑总体积来计算消防用水,不可将各栋建筑分开计算。本工程为一类Ⅱ级民用建筑,其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分别为20L/s、15L/s。消防用水可直接从市政管网接入,所以本住宅小区未设计消防蓄水池。根据消火栓静水压划分消防区域,压力≤08MPa,以比例式减压阀将建筑分为上下两区,下区1~6层,上区为7~28层。若消火栓动水压>0.50MPa,使用减压板孔减小压力。消防水管放置在地下1层,连为环状。

(三)排水设计分析

建筑内的污水主要为居民生活污水,生活排污系统采用分流制,收集污水以后,将其排至小区生化处理设备中进行净化处理,最后排入市政排污管网。本建筑中设置了独立的空调机搁板、阳台及雨水排水系统,排水管道直接与市政雨水管网相接。对于空调冷凝水的排放,则采用集中收集、单独排放。

三、室内给排水、消防系统设计的注意问题

(一)卫生器具选择及卫生间管道布置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要推广应用节水技术。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民用建筑所应用坐便器的冲水量普遍为11L,如果将冲水量改为9L,则可节省4%的用水量,如果冲水量改用6L,节水率可达14%。对于面盆、淋浴器、厨房洁具的水嘴,都可采用充气式水嘴以节省用水量,同时也不会影响水柱大小。其节水原理为:以空气取代部分水流,在真空负压下可生成水气混合物,其速度较快,所以可以将污物、污水快速冲洗干净,最终获得排污、节水的效果。与普通水嘴相比,充气式水嘴可节省40%的用水量。

在高层建筑中,卫生间墙壁多为剪力墙,要将给排水管道敷设在剪力墙中是非常困难的,故设计时多采用明装给水管道,而住户在进行装修时,又常常出于美观考虑将其拆除重新安装,导致了不必要的浪费。如果只将给水管道安装到住户所用水表处,则又无法通过竣工验收,也会给住户使用造成不便。所以在设计中可将管道敷设在下层顶板下,将卫生洁具支管穿过楼板向上接,将卫生间吊顶,这样可避免后期拆除水管造成的资源浪费,较为实用,但是其维修难度会大一些。

(二)消火栓设置问题

首先应注意水泵接合器与室外消火栓的设置。不少的高层建筑,特别是民用建筑对于水泵接合器与室外消火栓的连接问题都考虑较少,将水泵接合器连接上室外消火栓,可使消防车从消火栓处取水变得便利。室内消火栓的水泵接合器的设置要呈分散状,水泵接合器数量设计应同室外消火栓数量保持一致。若室内某一处安装的水泵接合器数量≥两级或两组,则应在室外增加适量消火栓,以满足建筑消防要求。其次还要注意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的专用性问题。在消防电梯前室设置消火栓的目的是专为消防员提供,做开辟通路所用,不能将其算在消火栓总数量中。

(三)消防水箱的设置

对于消防水箱的设置,其容积设置必须满足10min消防用水量。若室内消防用水流量为2L/s,经计算,消防水箱的储水体积应当为18m3。在消防系统设计中,不少设计者将室内消防用水总量理解为消火栓与喷淋系统之和,那么总流量将>25L/s,消防水箱储水体积就应>18m3。然而,简单地将消火栓、喷淋系统流量相加,并不能得出正确的室内消防用水流量。高位水箱中的喷淋系统储水量,可按照最低工作压力下、最不利位置的4只喷头的10min用水量进行计算,比如在中危险2级情况下,喷淋系统的最低工作压力是0.1MPa,经计算此时最不利位置喷头用水量为3.2m3。该计算结果与按设计流量计算所得结果有着显著差异。

结束语:

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系统、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多层住宅有一定的区别,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还要充分了解用户需求,重视系统使用效果,积极总结实践经验,提高设计技术,以设计出合理、实用、经济、安全的室内给排水设计。

参考文献:

[1]朱延方,王团刚.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系统的设置[J]. 技术与市场,2012,11:36+38.

[2]李国平. 试析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的设计策略与优化[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0:35-36.

[3]殷启家. 浅析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给排水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205.

高层建筑室内设计范文3

【关键词】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高层建筑优化方案

一、引言

移动通信业务中,只占覆盖总面积的20%左右的室内,但却产生了70%的业务量。而建筑材料会对包括TD信号在内的无线信号造成屏蔽。高层建筑物的较低层,TD基站的信号较弱;而较高层,信号虽较强但杂乱,会出现干扰严重甚至没有信号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TD网络有必要引入室内分布系统以清除盲区,吸收室内话务量,改善室内通话质量。另外,TD室内覆盖方案还要考虑融合并充分利用楼宇内已有的2G或其它制式的3G室分系统。

二、室内覆盖技术特性

2.1空间损耗分析

TD的频段为高频段,衰落比GSM900大,本文选取2010 MHz-2025 MHz频段来计算TD与当前2G系统在室内环境的传播损耗差值。由于室内电磁波的辐射模式相对简单,采用自由空间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自由空间里,TD的传播路径损耗约比GSM900高6.6 dB,比GSM1800高0.8 dB。

2.2天馈系统的损耗

在天馈系统中,如果原系统使用的馈线为7/8与1/2的组合,TD系统的综合损耗约高于GSM900系统2~5 dB,高于GSM1800系统约1 dB;如果原系统中含有8 D、10 D等馈线,则分别高出为5~8 dB和2 dB。

2.3遮挡物典型损耗值

TD信号传播能力差,深层覆盖不理想,TD网络将出现更多盲区和弱信号区。遮挡物损耗值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见,钢筋混凝土的遮挡损耗值最大。

三、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3.1设计技术指标

(1)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达区内约90%,且MS在99%的时间里可以接入网络。(2)话音、CS64k、PS数据的块差错率分别在1%左右、0.1~1%及5~10%。(3)无线信道呼损不超过2%。

3.2边缘场强要求[1]

(1)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载干比PCCPCH C/I≥-3 dB。(2)外泄电平在室外10米处的接收信号码功率PCCPCH RSCP≤-95 dBm。(3)无线覆盖边缘场强PCCPCH RSCP≥-85 dBm。

3.3功率配置方案

(1)信源采用PCCPCH信道功率进行功率预算,按32 dBm(12 W、6载波)进行功率预算。(2)PCCPCH信道功率在楼层天线口为5~10 dBm,在电梯天线口为10~15dBm。(3)单站RRU数量小于等于6个的,不采用光缆级联方式。(4)覆盖半径取6~10米。

3.4小区配置方案

(1)切换区域适中。如过大容易引起小区间的干扰,而过小不容易保证切换时间的要求。(2)室分系统小区切换到室外的宏基站规划在进入建筑物处;别的区域,则需要控制信号室内外相互泄漏。(3)楼层是室分小区边界,因而楼梯处即为切换带。(4)电梯内信号覆盖可与较低楼层共在一个小区或单独划分,与电梯外信号的切换尽量设置在电梯的门厅处。

3.5信源规划及设计

TD室内覆盖可选择的信源有BBU+RRU、光纤直放站、无线直放站三种类型。考虑到目前TD-SCDMA网络重点覆盖数据业务需求区域的建设策略,采用BBU+RRU作为信号源。另外,对于2G室内分布改造站点,BBU的安装位置应尽量接近原有2G信源设备(微蜂窝或光纤直放站),以利于方便引接原有的传输设备或传输光缆[3]。

3.6功率核算

(1)信源输出功率:PCCPCH信道功率(双码道)为32 dBm[3]。(2)边缘场强:普通建筑物PCCPCH RSCP≥-80 dBm C/I≥0 dB;地下室、电梯等封闭场景PCCPCH RSCP≥-85 dBm C/I≥-3 dB。(3)天线口功率≤10 dBm。(4)TD基站和终端间的最小耦合损耗应大于57.5 dB。

3.7切换区规划

(1)进出建筑物的切换:切换带在建筑物门口外5米以内非马路的平坦地面。(2)建筑物窗口处的切换:室分系统的天线可放置在近窗边位置,使室内小区尽量覆盖全部室内用户;或者通过改变小区选择/重选的参数,使用户优先选接室内小区;而建筑物高层的室内和室外小区则用单向邻区策略,也可以不配置邻区关系。(3)电梯间的切换:上下电梯的切换设在电梯口;用户在乘坐一台电梯的过程中无需切换。

3.8泄控制

要精确控制电信号的泄漏,可采取辐射功率小的多根天线。主要通过利用减小天线辐射功率、利用建筑物的屏蔽作用、合理选择天线布放位置来完成。使PCCPCH RSCP达到室外10米处满足≤95 dBm或室内小区外泄比室外主小区低10 dB[4]。

四、室内分布系统优化分析

室内分布系统有施工难度大,走线复杂,容易造成覆盖盲区等特点。因此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而严重影响网络质量。如果不预先防范,将对后期优化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

4.1室分系统问题定位

经过测试取样,室分系统出现最多的问题是信号在部分楼层与电梯间内无法覆盖。另外部分天线失效、电平泄露、乒乓效应等问题也偶有出现。经过进一步勘测和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是RRU和馈线的原因。主要表现有: RRU配置不当;馈线、光缆或器件故障;RNC功率低。

4.2常见问题优化分析

(1)RRU故障类问题。RRU故障是导致室内无信号覆盖问题最主要的原因,造成RRU故障的主要原因则是RRU的配置不当,在确定正确配置RRU后问题如果仍存在,则可能是硬件问题或馈线故障。(2)馈线故障类问题。导致部分楼层无覆盖或者弱覆盖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馈线故障。在排除馈线故障时可以首先从馈线线头松动和规格不匹配这两个方面入手。(3)室内的小区切换问题。高层建筑的信号由于建筑物内的空间基本都是相对隔离的,信号分布状况相对复杂。在进行室内覆盖设计时,要选择人员活动较少的空闲的角落作为切换带。

五、总结

室分系统设计对TD网络建设具有意义重大。本文针对高层建筑内无线信号特点和业务需求,提出高层建筑室分系统在设计阶段应统筹考虑覆盖,切换等关键问题。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发现室内覆盖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信源、馈线故障以及小区切换规划设计。因此在施工阶段,要特别注意上述内容。另外网优人员也应及早介入室内分布系统的优化测试中,及时解决覆盖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韩斌杰. 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邱玲,朱近康,孙葆根.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虞春明,杨雪瑾,蒋建国等.大型场馆移动网络优化中的弱覆盖问题[J].通讯世界,2005(1)

高层建筑室内设计范文4

关键词:高层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对于建筑工程建设而言,在土建工程完成之后,需要对建筑工程室内进行装饰装修,不仅仅是为了是对建筑工程的功能进行完善,同时也是使得建筑工程具有的美观性能够满足使用人员的实际需求。高层建筑可以说是现代化建筑的代表,想要保证高层建筑装饰装修的质量,对于高层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把关,从而使得建筑装饰装修能够获得良好的成效,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高层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基本特点

高层建筑与其它类型的建筑进行比较,除了高层建筑本身具有的“高”这一特点,在建筑的结构和整体的空间布局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高层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具有很高的难度性,无论是对于装饰材料的选择,还是对结构布局方面都有着很高的需求,在实际装饰装修的过程中必须要谨慎的对待。

(一)高层室内装饰装修施工环境较为复杂

高层建筑在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有着众多相施工程序相连接,高层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工作开展是在土建施工工作完成之后。因为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程序非常的繁多,并且十分的复杂,所以在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涉及到与建筑上层主体结构相连接的施工程序,以及对高层建筑下层已经完成施工的部分进行有效保护的工作。在室内装饰装修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会面临着非常复杂的施工环境,施工工作开展也会应用到众多的施工设备,很有可能因为施工环境的影响对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的应用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对装饰装修质量造成严重的损害。

(二)施工的难度大

因为高层建筑具有高度较高这一特点,所以在高层建筑室内装修装饰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众多的垂直运输工作,特别是高层建筑设置了玻璃幕墙,装修装饰施工技术人员还需要对玻璃幕墙进行安装和调试,使得高层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工作的难度系数有所增加。在实际施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的是各项施工工作的衔接,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过度,并且对成品进行去全面的保护,稍有不慎就会对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工作整体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三)施工的工期较长

高层建筑由于本身的施工工作量较大且施工操作比较复杂,导致了其实际的施工周期往往都比普通建筑的施工周期长,一般而言一栋普通的建筑进行施工和装修,仅需要几个月就能完工,而高层建筑的结构主体和装饰装修工程的完成往往需要经历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由于施工周期较长,将会面临到很多环境不确定因素,以及材料采购和人员安排配置的问题,必须对工程的施工以及主体结构的施工进行合理的布置,通过相关的工期安排,才能顺利保证整体工程的完工。

(四)施工设备与技术较复杂

高层建筑由于其特殊的施工要求,导致在设备的选择以及技术的操作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装饰装修工作时,必须兼顾到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对工具,材料的采购进场,人员和设备的运输及相互协调都要有完善的处理解决方案。同时对于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设备与器具的选择,需要保证其能满足高层建筑装饰装修风格多变,功能要求繁杂以及较高的防火设计的需求。当前的高层建筑在其外观布局以及装饰装修设计上都在不断进行突破,

因此装饰装修的设备和工具也都需要不断地更新,保证装饰装修工程的效率。

二、高层建筑室内装饰装修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室内装饰装修需要考虑到以上不同类别的装饰装修做法所需要的施工技术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考虑到的一些相关技术类问题。

(一)室内的清水饰面

清水装饰装修是整个装饰装修中较为简单的一种,通过比较少的或是朴实化的建筑装饰装修层来表达整个建筑的室内装饰装修特色。一般而言,建筑的清水装饰装修在进行面层的涂抹时,不会采用较多的色彩和涂料来进行,往往只涂抹一层比较简单的具有保护性作用的土层。目前,清水类装饰装修普遍针对清水砖墙上面,即室内墙面上。一般使用的范围比较小,但是在细节处理上还是需要有所注意。这类室内装修一般比较简单素雅,墙面和地面往往都只做了基础处理,而没有进行表面的处理。这种装饰装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装饰装修和结构上的厚重感。

(二)室内的抹灰装饰装修

室内装修的抹灰装饰装修是将面层和底层相结合,或者应用于室内功能层中,例如:防水层、隔音层等,不仅能够在天花板和墙面上进行抹灰,还能够运用于地面及平屋面上。抹灰装饰装修的施工需要保证抹灰的尽量均匀和平整,同时要控制抹灰的垂直度。要保证各个抹灰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牢固,无空鼓、起皮等质量缺陷;饰面的表面应当整洁、光滑,接茬部位要平整,线脚应当顺直;要保证孔洞以及管道后的抹灰表面尺寸准确、光滑、整齐。在进行墙体的抹灰之前,首先要对基层进行处理,保证基层的平整程度,如果基层为粘土空心砖,则应当洒水润湿,如果是混凝土墙面,则应当用水泥砂浆进行拉毛处理,并在次日喷水养护,直至砂浆达到强度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层打底;如果施工过程中因为找平需要增加抹灰厚度,则应当采取分层分次加厚的方法。

(三)室内装饰装修的涂装

室内涂装的底层是抹灰层,涂装法比抹灰类更加复杂,需要在面层和底层中间增加功能层,这样在做法上更加困难。涂装的施工主要通过现浇和涂层的方式,将装饰装修中的颜色与材料等涂装到表面,从而更好地实现装饰装修的效果。涂刷装饰装修工艺主要通过刷浆、油漆以及涂料三种途径来施工,而裱糊类则主要包括干裱和湿裱两种。目前,市面上比较普遍的能够实现这一施工工艺的材料是壁纸和壁布,人们通过室内装饰装修风格及特色等,选择合适的壁纸。在进行涂装的施工时,应注意首先应该对基层进行清洁,保证其平整度以及没有杂质,然后进行刮腻子和磨光磨平的工作,腻子可依基层的颜色加入颜料进行调色。进行装饰装修的涂装应该尤其注意对于成品的保护以及避免成膜时,由于空气的干扰而造成表面的粗糙。

(四)室内的粘贴装饰装修

室内的粘贴装饰装修是通过粘贴饰面砖或者饰面板的方式来进行室内装饰装修的施工,一般而言粘贴类的装饰装修可以用于墙面和地面等。粘贴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主要通过基层处理―――预排―――浸泡―――粘贴四个步骤来完成施工任务。基层处理就是要对基层进行基本的清理,保证其干净和平整,预排则是通过对需要粘贴的材料进行预先的布置,来保证后期实际操作时,能够合理地保证其位置的正确性,合理控制所需要的砖的数量和搭配。浸泡一般控制在2h左右,并按照相应的比例,调整水泥砂浆比例等,确保粘贴紧实度,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若是遇到开关、管线等情况,需要对砖进行整切,从而保证砖体的完整性。饰面板安装是成品安装,必须先将墙面基层做好,然后根据现场进行深化设计,由专业厂家生产后再到施工现场安装完成。

参考文献

[1]胡荣.试论现代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1(06)

高层建筑室内设计范文5

关键词:苏州古典园林 “天人合一” 意境的创造

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主体。它起始于春秋,兴盛于盛唐,发展成熟于明清。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苏州古典园林随着吴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它的园林文化给这一地区带来丰富的象征意义,并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多元的艺术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著称,成为世界园林史上的一朵奇葩。

当今世界,传统文化已经发展到极至。我们有必要对苏州的古典园林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因为这对于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为现代室内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1 “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

苏州古典园林以自然写意山水园的风格而著称于世,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并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融自然美、建筑美、艺术美于一体。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生活追求和审美趣味的结晶。这些文人墨客热爱生活,喜爱游山玩水,享受自然,以诗、酒、琴、画为乐,追求无为淡泊、自由逍遥的隐士生活,力求达到与自然环境合一,他们这种追求天人合一、园人合一的儒家思想深深地体现在园林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

现代的室内设计越来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不是一味地将室外的景观移植到室内,现代室内设计应运用现代材料将室内与室外的距离拉得更近。譬如现代都市的高层建筑都大量使用落地窗玻璃,一方面使室内的采光更加通透。另一方面使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看得更远。这也是未来住宅哲学的发展趋势,达到人与自然共享的境界。力求创造出满足人们需要的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2 苏州园林建筑意境的创造

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独树一帜,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一部分。大多数苏州园林属于私家园林,它是相对于皇家园林而言的,虽然它没有北方皇家园林的辉弘大气、富丽堂皇等特点,但它细腻玲珑的古典气质是匠心独韵的。园林建筑意境的表达与创造是苏州园林最大特色之一,追求的情、景与哲理交融的境界,“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布局合理,曲折幽深,亭台楼阁,高低错落,借景对景,处处成景,粉墙黛瓦,素雅恬静,突出了古典园林精致委婉的特点。

园内的主人把自己的情趣意向倾注于园林中,山水、泉石、花木、禽鸟是古典园林主要的造园要素,辅之以小桥、流水、回廊、曲径、匾额、对联,构成巧妙的园林景观,使得园林意境深邃,抒发了古典胸襟。

例如苏州古典园林取石以产于太湖西山的太湖石和部分黄石为主,太湖石和黄石能够仿真山之脉络气势做出峰峦、丘壑等。太湖石具有瘦、透、漏、皱的特点,玲珑剔透,多作假山的山峰,黄石则形体敦厚,雄浑沉实,主体感强。多用于假山的垫基或仿造悬崖峭壁。叠山讲究脉络,脉络主要是通过山石的皴法来表现,用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山石皴法有大斧劈、小斧劈、荷叶皴、折带皴、披麻皴等多种,这在假山叠砌时都有用到。如苏州怡园之假山,有峰恋之感,也有洞壑之意;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虚实相生,颇有层次;著名的狮子林气势雄伟、山峰峭拔、洞壑幽深、苍岩壁立、虚岩生凉,俨如真山,有人形容其“一峰之竖,有太华千仞之意”。

许多设计师在现代室内设计当中就借鉴了园林的元素。台湾建筑师登棍艳在苏州苏荷天地的室内设计作品中,在室内空间借用了大量的园林材质元素,将传统材质转化为崭新的装饰元素。如将原本铺在园林建筑屋顶的黛瓦侧砌到外墙上,原本铺在园林地上的地砖贴砌到室内的墙壁上,室内地面更是用现代材料和夸张色彩来诠释新时代的传统园林地面纹样。使空间在传统的意境中充斥着现代的时尚与富贵。再比如一些室内家庭装饰中,墙面大部分留白,然后根据主人的喜好,将一些印有梅、兰、竹、菊等图案的诗画作品挂在墙上,进行点缀,以此来美化环境、柔化空间,引人入胜。

2.1布局合理。主次清晰。

苏州古典园林的布局比较灵活,追求曲折多变化,随地形起伏变化和形势的开展而布置相宜的景物,主要模式以宅园为主,利用不同的建筑形式、游廊、墙垣对整体空间进行分割、重组,仍然保持园林的完整统一。在园林空间里,也都讲究宾主分明,主景突出,同时又有配景的前后呼应,相互烘托,使主景相得而益彰。如拙政园的空间,由于多次扩建,全园可分为中部、西部、东部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很显然,中部景区应居三者之重,成为全园的主景区,但是简单地把整个中部视为全园的主景区,似嫌过大,会显得杂乱而没有中心,为此,有必要把视觉的中心缩到以远香堂、倚玉轩为中心的有限范围内。由此可见,园林不仅要有主景区,而且在主景区内还应该有集中的焦点。

现代室内设计也讲求空间序列的排布,空间的连续性和时间性是空间序列的条件,以满足人们在空间内活。动的心理感受。序列的全过程分为超始阶段、过渡阶段、阶段、终结阶段,每一个序列是通过装修、色彩、陈设、照明等一系列艺术手段来创造的,建筑室内的布局决定建筑的性质、规模、地形环境等因素。现代许多规模宏大的集合式空间,丰富的空间层次,常以循环往复式和立交式的序列路线居多,这和创造丰富的室内空间艺术景观效果有很大的联系。主体建筑的选择应是具有代表性的,反映该建筑特征的,集中一切精华所在的主体空间,位置通常偏后,如故宫建筑群主体太和殿和纪念堂的代表性空间瞻仰厅,都布置在全序列的中偏后,闻名世界的长陵布置在全序列的最后。

2.2藏露互补,虚实相生。

“藏”与“露”成为古典园林艺术意境生成的重要表达方式,它深化了园林的意境空间,形成景深的审美特征。如苏州的留园,它在处理入口空间时就用到类似的手法,当游人走进入口时,无法一眼就看到园内的景色,会感到异常曲折、狭窄、封闭,游人的视线也被压缩,甚至有一种压抑的感觉,游人必须绕过假山,曲径通幽地踏着石板地或者跨过小桥才能到达主体建筑,但当走进了主空间的时候,便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园内充满清静而又幽美的氛围,使游人产生渐入佳境、回味无穷的感觉。

高层建筑室内设计范文6

关键词:建筑生态设计、基本思路、策略

一、引言

人类的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耗费量也越来越大了,而且为了发展经济大量的污染物被排放到自然中,造成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这对人类的生存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生产生活中,建筑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而建筑业的耗能量也越来越大了。所以,我们必须要节约建筑的耗能,走生态设计的道路。

二、生态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生态建筑指的是将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成的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设计理念的现代建筑,是生态理论与建筑学相融合的产物。生态建筑在设计时充分的尊重了人、自然以及建筑本身之间协调关系的特点,决定了生态建筑的设计节能、低耗、环保和生态平衡等特征。

2.1 生态建筑设计采用了先进的建筑学技术,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性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大大降低了生态建筑在运行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巧妙的设计还能利用生物作用和物理原理来实现生态建筑内部对通风、采光及保温的要求,从而减少生态建筑运行过程的能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2.2生态建筑的设计注重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够控制工程的造价,还可以对建筑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减轻生态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3 生态建筑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便是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环节,生态建筑在设计与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向环境中排放一定的废物,对这些排放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保证建筑内部的环境不受排放物的影响,是生态建筑设计的一大特点。

三、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思路

3.1 重视高层空间的设计和利用

在高层空间设计方面,对建筑间的空间组合,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公用场所的布局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考量。生态设计对于节能和舒适两个方面的需求将会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根据功能分区不同,建筑物内的空间对于温度、采光和布景的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交换空间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当做内外环境的缓冲区,完成室内外温度的平缓衔接,一方面可以对能源的消耗起到优化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减缓人们对于温度差变化所产生的不适感。总体而言,生态设计相比于传统设计的突破在于,从功能分区和动静分区两个角度进一步扩展到控制光、气舒适度的环境缓冲分区。生态化设计在选择交通核心方面,在考虑经济适用和结构布置的基础上,还要对于热工效应和环境舒适度进行综合的考虑。

3.2 将设计结构体系生态化

自古以来,人类的文明就是在模仿自然和适应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建筑机构的灵感吸取方面,也应该逐渐借助自然的力量,这其中不但蕴含着高超的技术,还体现出极富张力的美学特点。树的结构形式以根、树干、树枝作为结构支撑点,合理的将外力传递出去,同时错落有致的树枝能够保证每个部分充分的日照,因此树系建筑体系不断被建筑师们反复的进行探索。竹式结构具有外直中空的结构特点,并且挺拔高耸,直径和高度的比如此悬殊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在劲风中不屈不挠的状态更是成为建筑艺术中待开发的重要结构资源。

3.3 做好建筑物的“表皮生态”

所谓表皮生态就是指建筑物包括外墙、屋面和架空楼面等为主的护结构,它是遮阳和表面绿化的核心环节,作为内外空间转换的介质,对室内外的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流转换意义重大。可以说表皮生态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室内外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因此,现代化的绿色生态高层的外墙屋面,已经不仅仅是装饰和简单的功能作用,而是发挥着连接介质的重要功效。

四、建筑生态化模式的实施策略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的实施策略主要是指如何在现代都市建筑中引入自然生态化的环境。再现自然生态,实现人、建筑、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交相辉映。其具体实施可以从室内设计策略、室外设计策略和技术策略三个方面进行。

4.1 室内设计策略

通过中庭生态化设计和缓冲空间生态化设计来说明室内设计的策略。

(1)在实施绿色生态化模式进行中庭设计时,一方面要使中庭成为光线与气流的通道,起到“光井”与“烟囱”的作用,使阳光由中庭渗入建筑,通过阳光的收集、反射装置达到内部空间,这样既排出了室内的湿气和浊气,又形成了空气的流动,使人与自然相接触的同时,减少了机械通和空调的需求;另一方面,使绿化与中庭相结合,将绿化体系引入建筑室内,这样不仅形成优美的景观,而且通过植物的新陈代谢,可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

(2)“缓冲空间”是在建筑主体与室外环境之间用玻璃幕或墙体围合出一个大空间,是室内外的一个缓冲地带。在实施绿色生态化模式进行缓冲空间设计时,主要目标是节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起到保暖、隔噪音和通风的作用。

4.2 室外设计策略

建筑室外设计的生态化策略主要从屋顶设计和幕墙设计两个方面来分析。

(1)在屋顶设计上,绿色生态化策略要求建筑物屋顶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区域情况进行不同作用的节能设计。

(2)在幕墙设计上,绿色生态化模式在建筑幕墙设计上最为常用的策略是“双层皮”幕墙策略。“双层皮”幕墙主要针对以往玻璃幕墙耗能高、室内空气质量差等问题用双层体系(一般为玻璃)作维护结构,提供自然通风和采光、增加室内空间舒适度、降低能耗,从而较好的解决了自然采光和节能之间的矛盾。

4.3 技术策略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要求要选择具有优异环境协调性的建筑材料,包括:

(1)承重材料与填充材料,如生态水泥、生态高性能混凝土、钢材和木材(包括木材、纸张、竹)等;(2)保温材料,包括透明绝热材料、外墙保温涂料等墙体保温材料、自控光热屋面板与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自控光热屋顶保温材料等:(3)建筑围护材料――玻璃,如热反射玻璃、吸热中空玻璃、硅气凝胶特种玻璃、安全玻璃、自洁净玻璃、光电玻璃和自动调光玻璃等;(4)对人的健康损害较少的非有机溶剂型涂料,生态卫生陶瓷生态建筑材料。

4.3.1 采用各种节能技术

为了实现低耗减排目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新能源开发建筑的蓄热、保温技术。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时可根据区域性特点,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力能、潮汐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在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发挥的生态效应。别是太阳能技术的充分利用,包括被动式接受技术、太阳能集热技术和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等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这是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化模式的显著特征。

4.3.2 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可以采用智能管理技术,例如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技术、环境监控技术与热敏反应技术等新智能管理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推广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还可以开发出人性化的智能设计,如设计出会呼吸的玻璃幕墙、智能采光窗、室内自动调湿装置等,为人们创造安全、高效、舒适、环保节能的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