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精神内涵

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中国;室内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累而成的宝贵财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满足了人们对民族传统的情感依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室内设计工作者在把握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研究和发展,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从传统文化思维、神韵、文化符号等方面进行借鉴,实现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传承,提升现代化室内设计水平。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儒家的文化思想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主体,一直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在实施仁学、推行礼乐进程中形成的,指处理任何事情时都要坚持中正的法则,应用到室内设计中体现在,对居住室内空间装饰设计时,过多的装饰会显得俗腻,不做任何的装饰又显得消沉,而恰如其分的装饰就会令人赏心悦目,这构成了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基本哲学内涵。“天人合一”的儒家哲学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例如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古典园林中亭、台、楼、榭等均体现了这一点,在室内设计引入自然景物,注重室内外环境和空间的联系,与自然环境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二)道家的文化思想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主流之一,道家文化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在老子《道德经》中提到的”道法自然”是道家文化思想的精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文化思想渗透到文学、美学与艺术等领域,对室内设计也有深远影响,改变了室内空间设计所表达的内涵,成为了现代室内设计领域的重要思想,例如在室内空间上运用隔断,将不同空间的装饰互相引入、渗透,创造出虚实相结合的意境美;利用建筑的门窗,将室外大自然的景色引入室内,使室内空间能映入自然风光;在装饰材质上综合利用原始、本色、质朴的材料,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美感。

(三)佛教的文化思想

佛教文化与儒、道并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倡导通过个体的直观体验和深思熟虑的思维方式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和自由。佛教思想崇尚自由,超越本身局限,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不断丰富自我,摆脱世俗,最终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我国的佛教文化思想,渗透了浓郁的佛教审美因素,具有浓厚的审美追求的内涵,成为审美追求的目标。在室内设计中,佛教文化思想所倡导的审美是简约之美,如室内设计中色彩的处理多以沉静色彩或接近自然材质的原色,再结合白色来呈现,同时在家具与陈设上,力求简约、利落的组合,营造出“闲寂、幽雅、简朴”意境的禅意室内空间环境,给人以心境平静的精神享受。

二、现代室内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借鉴

(一)从传统文化思维方面借鉴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的文化思想,强调事物的辩证统一,以及自然观上的“天人合一”,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整体与辩证的思维方式。将这种思维方式转化到室内设计上,通常会促进创意的形成,一个好的思维创意能够加强人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应用。例如,我国民居建筑布局上讲究“对称”格局,现代室内设计注重运用各种“隔断”造型等,均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统一、彼此关联的思维方式。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将自己的创作思维和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等方面紧密联系,融会贯通,从而创作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符合现代人审美取向的室内设计作品。

(二)从传统文化神韵方面借鉴

纵观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史,意境的创造十分重要,不论是绘画、雕刻等艺术,还是建筑、园林等艺术,都蕴含着对“意境”的追求。“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立足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入研究和提炼其精神、思想观念、审美习惯等方面的内涵,领悟其艺术神韵,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室内设计作品。特别是当下,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呈现多元文化现象,更需要对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借鉴与运用,延其“意”,传其“神”,注重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室内设计。

(三)从传统文化符号方面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包括象征性图案、古代传统图腾、传统宗教纹饰等。这些传统文化符号经过历史的沉淀,具有极强的文化内涵,将其作为设计元素融入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来诠释其文化内涵,创造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现代室内空间环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借鉴和应用传统文化符号,注重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运用新材料、新工艺,使其内涵具有延伸、拓展与新的突破,从而使新与旧、古与今形成密切的联系,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室内设计作品。

三、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是中国现代室内设计所要传承与创新运用的坚实基础和独特法宝。从传统文化探讨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要求设计师从传统文化思维、传统文化神韵以及传统文化符号等方面进行借鉴与传承,创造性的运用传统文化来开辟中国现代室内设计文化艺术之路,形成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室内设计。

参考文献:

[1]谭秋华.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D].南京师范大学,2014.

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范文2

近些年,伴随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的影响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要想搞清楚文化的影响,首先要明白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讲,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为生存与发展创造的一切文化的成果。而从狭义的角度讲,文化专指精神文化。传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从性质上分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两部分,而从范围上囊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其中,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文化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关系到国家改革发展的大计。如何有效利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规避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是大学生成长中必须认真应对的课题。基于以上的论述,本文从内涵与影响两个角度,对相关问题作了如下的分析和阐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现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为支配人类思想行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具体而言,它的基本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首先,它是特指中华民族的文化,而不是其它民族的文化。与其它民族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地域范围、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特定的文化成果。很显然,中华民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

其次,它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通俗地讲,传统文化就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不存在于现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相对而言的。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某一历史时期的特定文化可能得以传承和发展,并存在与当今社会,而且还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再次,它是历代相传的文化成果。这里所说的历史,时间跨度非常大,起始于文字的产生,并一直延续到现在。而文化并不容易湮灭。通常情况下,他可以得到很好地传承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历代相传的文化成果。文化成果的内容有很多,包括制度规章、道德伦理、民族风俗等各个方面。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继承了不同时代的文化遗产,并对人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最后,它是所有社会历史形态传承下来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如今,中国已经有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而在这五千年当中,中国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个不同的历史形态。而不管是哪一个历史形态,都产生了炫彩夺目的文化硕果,而这正是民族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根本性的联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切历史形态下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文化影响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现实中,大学生的思想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项重要的外部环境。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文化影响是一种必然现象。概括起来讲,这种文化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当中,中国人民产生了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创造灿烂文明的同时,中华民族形成了有着顽强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博大精深,包括非常丰富的内容。在高校中,这种文化遗产就成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顾炎武曾经指出:“夭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既承担着发展中国社会的历史重任,有肩负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神圣使命。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接受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一颗爱国的心。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自身的丰富内涵,向大学生演绎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大量的爱国主义鲜活事例,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精忠报国”,等等。通过这些鲜活的事例,使大学生受到了良好的启迪和教育,养成了爱国主义习惯,形成了爱国主义意识。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代代繁衍,与其有着强大的自强不息精神有着密切的关联。正如孟子所说的那样:“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形象地反映了自强不息精神。当前,有许多大学生面对的东红酒绿的现代化生活,迷失了发展方向;也有许多大学生面对困难一蹶不振,丧失了斗志。这些问题的产生,恰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很好地发挥了弥补作用。通过自身的文化启迪,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强不息的重要性,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自觉行动起来,做一个意志力坚强、素质过硬的人。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作用,是其它因素所无法比拟的。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崇仁爱的人文精神。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是对人们,也包括大学生影响最为深刻的一种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的许多先进文化,如仁爱的人文精神,激励着大学生健康地成长。儒家思想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可以帮助大学生改造主观世界,使其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达到高度统一;修身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以迎接各方面的挑战。可见,仁爱的人文思想在促进大学生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束语

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范文3

目的探讨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设计时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方法从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本质属性出发,引用符号学原理,论证当它被引入现代设计之时必须产生相应改变的原因及其变化原则,结合“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标志的设计实践加以佐证。结论将地域传统符号合理地应用在现代设计中,对提高地区文化影响力及丰富设计文化内涵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再生途径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地域;传统文化符号;梅山文化;再生

当今全球的高速信息化给具有个性化本质特征的设计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大量趋同的设计中脱颖而出,创造出既能被广泛接纳、认可,又与同类设计拉开文化距离?挖掘民族、地域的传统文化符号并合理的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之中,已被业界视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对策。设计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历史的潮流,也是未来设计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1]。这里以湖南省安化县“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的标志设计为例,结合符号学观点,探讨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方法和原则。

1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及其再生

1.1地域传统文化符号

符号是民间约定俗成的指代某一对象或意义的标志物,它包括可以通过人类感觉来传达民族、地域文化显性及隐性特点的所有对象的总称。地域文化符号专指特定地域中所能代表特定意义的现象、语言、图案、动作等,它具有表达、传播意义以及被感知的特性。它们传达了地区各民族人民对天、地、神鬼的敬畏和虔诚,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间审美意趣[2]。能够被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使用、借鉴的地域传统文化符号首先必须是可以被人类视觉感知、描摹表现的造型或形式,在相同文化背景中,各种民族服饰、民间艺术中的经典图案、纹样;代表性的建筑装饰纹样;地区宗教符号、图腾以及特有的民俗用品等具有地区各种文化意向的造型都属于地域传统文化符号[3]。地域传统文化符号携带着时代特征、地区气候和物产、社会生产方式、民族观念等广泛的文化内涵。它具有符义、符构、符用3个方面的内容,即能被感知、表现的外在形象;外在的符号形态与内在的意义内涵之间已经建立的对应关系;符号形态的使用规律和法则[4]。

1.2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再生

符号的“再生”,就是将某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符号形态与其符号意义之间已经断裂的关系重建;或者是将符号与其文化内涵之间已经被淡忘的联系进行强调,恢复符号与意义的指代和传播。由于符号对应的时代、地域条件、人文基础、传播手段等条件都发生了改变,因此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才能再生。用设计方法对这一调整进行具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引导,使地域传统文化符号适应新的环境和文化特征以及传播媒介,就是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再设计。

1.2.1符号意义的筛选及其结构重组

传统文化的存在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得以再生的前提和基础,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中包含很多与现代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相抵触的内容。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之前,必须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鉴别、筛选;梳理探讨其符号形态与文化内涵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符号形与意的具体联系。以此为基础,对符号的外形与内涵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对符号原有意义的弱化、强化以及增加新的文化内涵等。具体将其符号形态用作设计元素时,还必须考虑设计服务对象的需求。符号寓意的改变必然导致符号外形与其寓意之间指代关系的重构。社会对于符义、符构的接纳认可程度也是改变符号特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2.2符号形态的变化

符号内涵的改变是其外形改变的根本原因;文化主体审美观念的变更也对其外形改变产生了一定影响。地域传统文化符号虽然在熟识度、大众接纳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其形态或多或少存有一些与现代设计、美学观念相左之处。为了便于复制、转印以及在各种媒体传播中保持稳定的特征,现代设计客观上要求运用的符号的形态简洁、色彩鲜明[5]。那些源自于民间艺术中的纹样的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其形态细节繁多,将其应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就必须省略多数细节。当然,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形态的调整也要遵循适度的原则,如果与原有形态不相似、达不到引起联想的效果,就失去了引用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意义。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能被绝大多数现代人理解认可,这是对其再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衡量其再生成功与否的标准。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地域传统文化符号也不能对其造型、内涵“为所欲为”,做毫无底线的乱改[6]。借用我国传统绘画的“形神”观来表述就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再生,包括“取形、延意、传神”几个步骤,是对其“意义提取”、“造型调整”和“形意关系重构”的过程。“意”与“神”的表达以“形”的塑造为基础,取地域传统符号的“形”是对文脉的延续和再创造,是变革中的重构;延地域传统符号之“意”,是指在原有符号寓意的基础结合时代文化特征以及其造型的发展,赋予其新寓意;传符号之“神”,是指通过设计师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寓意延伸,从而传递出设计所创造的精神[7]。

2“梅山文化”传统符号的典型代表

湖南东北部的安化、新化县等地在宋代以前被称为“五溪”、之后被称为“梅山”,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研究证明:受到地形限制,长期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土著居民,即“梅山峒蛮”与外界的交流极少,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传统文化。从传说的蚩尤与黄帝战败南逃建立“三苗之国”后隐匿于“五溪”,到秦蜀守张若“攻楚取巫”以及汉朝伏波将军马援攻“五溪”;从建安晚期“五溪蛮”反孙权、黄盖追斩“乱魁”,到唐开元五年五溪首领覃行章领民造反遭杨思勗斩首三千;从五代江西彭氏占领“五溪”,到后晋天福四年的楚王战乱等[8]。诸多记载证明:长期以来,梅山土著一直生活在压迫与反压迫、同化与反同化的斗争之中。恶劣的环境、长期的生存抗争塑造了梅山人彪悍、极富韧性的群体个性,孕育了神秘的梅山文化。“梅山教”是梅山土著创立的原始宗教,至今仍被当地人信奉,具有鲜明的地域传统文化特征。相传教中地位和法力最高强的神仙是一位得到太上老君法术,能飞檐走壁、行动敏捷的猎神,这就是张五郎。他是一位狩猎能手和能工巧匠,长着一双反脚、能倒立行走,飞禽走兽都必须听他的号令。“张五郎”的猎人身份象征了古代梅山人主要的生产劳动方式;灵活机智则是他们在长期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生存法则。与其说“张五郎”是一位神仙,不如说他实际上是梅山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典型:他携带着与生俱来的不畏强权、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是梅山人和梅山精神的象征。作为梅山古老的宗教图腾符号,张五郎当然也携带着一些迷信色彩,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必须强调其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剔除他包含的迷信和神秘主义色彩。

3“梅山文化”传统符号再生的实例

湖南省安化县境内的“中国梅山文化园”以主题公园的形式,集中展示了梅山独特的地域建筑、环境风貌和民俗风情,旨在对古老梅山文化拯救再现、传承保护。“顽强进取”和“勇于创新”是中国梅山文化园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志不仅要突出企业文化,而且也要彰显其梅山特色,还需要表现出湖湘文化特有的历史厚重感,因此设计团队将其标志的原型,确定为在梅山地区具有鲜明的辨识度和代表性的梅山教主,即张五郎。

3.1提取符号内涵

要把“张五郎”这一梅山神话人物和宗教图腾符号设计成标志,首先必须把它原有的文化内涵与企业需要塑造的企业文化精神进行比对分析、筛选整合,明确设计的目标和方向。“张五郎”神性较弱,人性突出,其倒立的姿态既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是梅山人顽强不屈、勤劳机智的象征,这与梅山文化园的企业精神较为吻合,因此其倒立的姿态被保持下来。基于梅山文化原始粗犷、梅山人忠义尚武等梅山文化特征,标志的风格被定位为粗犷有力。

3.2符号造型平面化、抽象化、简洁化

平面设计需要简洁抽象,标志大多采用纯理性的点线面来组成简洁的图形,且具有理性的秩序感,使人感受到强烈的现代感,也便于传播[9]。而梅山神像大部分为木制圆雕造像,对其利用首先要将三维的雕塑形体转变成为二维的图形符号。其次,雕塑人物的五官神态、衣着服饰详细,需要予以简化,因此从立体到平面、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洁是“张五郎”从雕塑走向标志的必经之路。“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的标志借鉴了传统书法、印章的表现手法,把倒立人形放置在一个红色圆形内,达到类似印章的视觉效果。人物的头部简化成为点,身体四肢则简化成为线,以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为参照,调整点和线的位置、大小、长短、曲直、粗细,力求达到“点”、“线”、“面”三元素的和谐统一。之后运用对称的方法将图形进一步几何化,并与“鼎”字的字形相类比,简化图形的同时也丰富了标志的内涵和寓意。通过比较发现:此时得到的标志稍显呆板,因此将表示手臂的一组线条借用到书法“飞白”的笔触效果,在抽象、机械的图案中引入自然、变化之美。最后把得到的标志图案与神祗原型进行反复比较,在充分审视标志与张五郎原型的相似度基础上做出一定修改,最终获得了各方都比较认可的标志图形。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标志以倒立行走的梅山神张五郎为原型,借助毛笔韵味书写并作图案化处理,简洁鲜明。整体上看,标志尤如一座稳重的鼎,体现了企业的事业基础坚实稳定;标志对称的造型体现出中国梅山文化园与其服务对象之间“平等互信”的依存关系。图形中的人,寓意中国梅山文化园以人文本:人是中国梅山文化园的事业核心资源和服务的主体。外圈的圆形象征着饱满、亲和、融通,体现出中国梅山文化园“和谐”的文化理念。自下而上的开口,隐含无限扩展的张力,寓意中国梅山文化园的宏伟蓝图无限美好。而标志采用的红色则象征着乐观、热情、积极、忠诚,暗示公司员工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4结语

经过对文化“一元论”与“多元论”、“同一性”与“多样性”的漫长讨论,国际社会已清晰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向未来世界迈进过程中的坚实印记,它不仅记录着人类过去的辉煌,而且构建了人类文明向上攀升的阶梯。”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10]。对传统地域文化符号的再设计既丰富了现代设计语汇,大大提升了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辨识度,又扩大了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是传统文化活态化再生的重要途径。

作者:汪溟 陈飞虎 单位: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伟伟,胡宇坤.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提取模型研究与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6):73.

[2]李定芳.隆回北部宗教相衣的艺术[J].装饰,2015(9):112.

[3]李彦,贺景卫.永州瑶族服饰年龄符号的意指层次解析[J].装饰,2014(11):94.

[4]迪利•约翰.符号学基础[M].张祖建,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黄玮雯.论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8):82—85.

[6]张杰.论标志设计中具象与抽象图形的对比与融合[J].装饰,2014(3):125—126.

[7]罗小涛.基于城市形象标识系统设计的文脉符号探析[J].设计艺术研究,2014(4):46.

[8]胡彬彬.湖湘文库:湖湘建筑2[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

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特色;分类;设计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83-01

提起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让人联想起京剧、武术、中医等,这仅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滴,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使无数中华儿女自豪,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则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是在中华民族世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的。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分类原则是以“源”或“体”来分,而不是如西方那样以“流”或“用”来分。将其按天、地、人共分两大类,一是天地和人得自然之符,简称自然符。一是人类对天地之符感受之后模拟出的人为之符,简称人造符。自然符是只那些能够体现天地之气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犹如天公以广阔天地为纸,以金、木、水、火、土为笔墨所书只宏伟之符。人造之符,是先哲们根据天人相应的全息原理,透过练功,采集宇宙之气和自身之气混合后再以纸、笔、墨为中间媒介发放体外,存于由各种曲线和直线组成的符形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民族性。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它是在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的。

设计,作为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现代产物,是当下一种重要的日常文化形态。一件艺术品是某个历史时空中文化精神的集中显现,因此,中国的设计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状态,肩负着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精神与魅力的重要使命。“物我交融”思想在艺术设计上的要求就神在象外、象在台外、言在意外,意思就是说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将客观事物形体和精神内涵做到会意在心、成竹在胸后,依照自己的观察体会即兴发挥,随意而就,洒脱自如,“以意写神”。现代设计中的承传、应用以及创新这种方法后,在设计领域的体现以及在设计审美上所追求的自然、意境和神韵的书卷气设计风格就是中国这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随着近年来提倡设计中国化的口号呼声越来越高,设计师们也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具有中国风格的设计作品更是层出不穷。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的“祥云”火炬,传统动物形象的“福娃”,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运用了古代建筑斗兽造型元素的中国馆,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型活动对传统文化符号学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必要的,社会新思想、新观念的涌入对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完全背离传统会丧失民族个性,丧失文化气质,要想植根于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的符号元素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和文化思维的深入,以符号学观点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符号,解读其形式、意义、传播、运用与再创造,让传统符号再现中国设计的民族个性,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比较散乱,它见诸与文学、历史、书画、民俗、科技、建筑之中,虽无完整体系,但不是没有理论基础,只有切实理解中国符号在现实中的实际意义与相应价值,理解文化符号的实际意义,取传统之形,传达文化之神,才有可能将中国的文化符号美学传承下去。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昨天的传统文化,我们正在创造明天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曾经成就了人类文明发展史辉煌成就。现代设计的发展必须回归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与现代相结合,做到意与形的一致是标志设计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社,1985.

[2]云君著.文化符号才是制胜的力量[N].中国经营报,2004年.

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范文5

当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纷纷从世界各地沓至而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承载了几千年来无数智者的智慧与精华,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如何传承和发扬我们的古老文化呢?这就要求我们基层教育的工作者要做好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小学语文教学提升为一个体认感怀,传承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要怎样加强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提及传统文化,我们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大都不是很明白什么是传统文化。他们觉得是不是古诗,古文,古代文学常识就是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但可惜的是,今天我们的孩子对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书本中的"李白""杜甫",背的一首首古诗上。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传统文化变得只是应付形形考试的工具。我认为,要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必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如传统美食粽子可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屈原、赋等;月饼能让他们联想到嫦娥奔月等民间经典故事。还有剪纸,皮影,戏曲等民间传统文化。

2.加强老师在课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介绍及应用

我们要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兴趣,首先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比如我们要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首先得让学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时代,然后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阳节时因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所写,最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学生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它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

3.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诵读

诗词及是传统文化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经典。

4.加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范文6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艺术,才能更好地在人类文明中以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传统文化艺术是民族的脊梁,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民族,是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世界艺术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贯穿其中的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在世界文化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极大了丰富了世界文化艺术的内涵,我国古老文明灿烂悠久的文化艺术在世界先进文化艺术氛围的影响下,也将传递民族强烈的道德、情绪感染力及传统文化艺术价值,就此,本文就如何更好的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做一探索。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文化是艺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它赋予艺术神奇而特殊的魅力,艺术是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并将文化的深厚底蕴得以更好地发扬。这种文化与艺术在相互促进和相互交融、升华中不断形成了文化特有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绝不仅仅是指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拥有的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和作品,而主要是指贯穿于我国文化艺术传统中的那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精神。艺术精神指的是在古代文化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心理模式,它超越于儒、道、释不同文化体系之上,深藏于整个文化传统的深层结构之中,左右了中国古人几千年的精神风貌。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价值传承并发扬光大,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和丰富世界文化艺术做出贡献。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价值

1.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对人们的道德、情感、人格都有积极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中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而传统文化艺术在陶冶人们的性情、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完善人格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经过对文化艺术理论的提升和认识的自觉,渗透于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更主要地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判断、个人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对完善人格的追求乃至对为人处世的态度方法的把握与运用等等。

2.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指导着人们的艺术实践活动。艺术精神的养成是离不开艺术实创作和欣赏,但艺术精神高于艺术创作和欣赏,并在发展中不断的指导着艺术实践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反映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是人们内心情感的直接表现。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了人们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艺术欣赏趣味,文化艺术精神不断提升,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了人们的创造灵感、欣赏水平,对人们参与实践活动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三、如何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在当代多元文化形式并存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并能够对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精神有很好的领会与把握,同时,能够发展出一种较为有效的艺术方式并提炼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最重要的精神,将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并发扬,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1.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当今世界文化艺术多元化趋势明显,我们唯有高擎中华艺术文化的大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加强文化艺术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各级各类续续的文化艺术教育,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形态之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力度,主要是艺术欣赏、艺术审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