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教学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教学艺术

现代教学艺术范文1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圆锥曲线 技术手段

一、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困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学与技术越来越成为难以分离的伙伴,现代技术已经成为各门学科的重要内涵。作为科学发展的基础―教育事业也在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如虎添翼,生机勃勃。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评价的标准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高考仍然是各个学校的主旋律和“生命线”。沉重的教学任务不容许我们花过多的精力利用课堂去掌握先进技术并解决实际问题,也不允许我们用太多的信息技术手段去整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技术辅助教学只有在“来人听课”的时候才会发挥它的“神奇而美丽”的作用。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呢?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水平

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有限,再加上教育、教学任务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技术。

2.条件的限制

现有各种现代技术辅助教学的手段并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比如投影、电脑、TI图形计算器等等。

3.高考的现实

高考明确规定:计算机和科学计算器不准带入考场,也就是说,所学、所考的内容根本不需要用到技术。所以平时也就用不上或者不敢使用技术。

以上3个原因归纳成一句话: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势不两立”。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交互式电子白板既有黑板方便书写的特点,又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相连,操作简便,交互性强,还能与多种教学资源友好联接。它把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技术这两个“势不两立”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我个人认为,交互式电子白板走进教室,既减轻了老师备课的沉重负担(准备1节使用现代技术的课,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改善了老师的身心健康;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又提高了教学的效果;既增加了1节课的容量,又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这是一场“数字教室”的革命。

三、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一节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

几年来,我在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经典案例,它们涵盖了代数、几何、概率论和统计学等各个分支(经典案例因篇幅所限,不作一一介绍)。每天和我的学生一起享受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同时深刻体会到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数学学习的巨大帮助。

教学设计案例――圆锥曲线的共性探究

1.目的要求

(1)从天体的运行轨道、平面截圆锥所得的截线、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和二元二次方程的形式等4个方面揭示圆锥曲线的统一性;

(2)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典型例题揭示圆锥曲线所具有的共同性质;

(3)将技术手段和数学思想方法相结合,进一步探究圆锥曲线所具有的普遍规律。

2.内容分析

在《解析几何》一章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分开教学,孤立地研究他们各自所具有的性质。其实,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在很多方面的性质是统一的。本节课将从理论和应用2个方面来揭示他们的统一特性。

理论方面,利用技术手段,从2个对顶的圆锥被平面截得的截线、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以及二元二次方程所表示的曲线形状看出圆锥曲线确实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应用方面,以高考题等典型习题为例,通过灵活的技术手段改变题目中相应的参数,观察、推理、归纳,从而发现:抛物线所具有的一些定性和定量的关系,往往椭圆和双曲线也同样具有,反之亦然。通过探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而如果没有灵活的技术手段,这些探究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3.教学过程

(1)引入

在浩瀚的宇宙太空,许多天体的运行轨道是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如图1)。精彩的动态画面,会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求知状态。

(2)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为什么被人们统称为圆锥曲线?试观察课件2(如图2)。

任意改变截面的位置,分别会得到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由于课件做得巧妙,学生定会恍然大悟而且兴趣昂然)。

(3)从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来看(先复习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观察以下课件3(如图3~5)。

拖动一个点改变e的大小,观察曲线的变化,学生定会感到非常惊讶,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效果。

(4)从方程的形式来看,观察课件4。注意下图中的每一个结论是否是充分必要的(如图6)。(让学生到前面来连线)。

(5)应用举例1

让学生到电子白板上任意拖动点F和点A、B以及准线上的一个动点,立即得到结论:相切。

如果将抛物线改为椭圆和双曲线,结果将如何呢?(也让学生来探究)。

(6)应用举例2

(7)应用举例3

经学生探究发现:无论焦点弦如何变化,点A、O、C始终共线。

(8)应用举例4

技术的利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从抽象的图形变化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但是技术本身不能代替学生的逻辑思维,要真正得到完整的答案,还需要严密的推理、细心地运算和规范的表达。在教学中,我们既不能否认技术的重要作用,也不能忽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应用举例3和4要从电脑状态切换到白板状态进行详细的推理和运算,建议例3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完成,例4留作课后作业。

(9)小结:本节课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平台,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运动和变化中发现不变的规律,再归纳出结论。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并通过严密的推理和细心的运算,定能从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发现圆锥曲线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共同的特性。

4.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其它信息技术平台的(如投影、电脑、网络、TI图形计算器等等)比较

通过以上教学案例,我们不妨将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和基于多媒体投影的课堂教学进行一个详细的对比。通过对比,深刻体会两种教学手段在教学效果方面的差异。

5.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建设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将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平台引入课堂后,多媒体电脑和黑板的功能整合为一体,建构了一个类似传统“粉笔+黑板”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呈现多媒体资源的同时,可以直接在所呈现的图片和文字上进行标注书写和各种人机交互操作,教师不用改变“板书+讲解”的教学行为,弥补了所有其它技术平台的缺憾。交互式电子白板也一定深受英语、语文、历史、地理学科的教师的欢迎,因为书写、标注,插入图片、声音和视频,快速擦除、内容回放以及局部放大等等功能使得老师的教学内容精彩纷呈、出神入化,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现代教学艺术范文2

然而,现代诗歌不同于戏剧的扮相演绎,不同于小说的长篇叙事,不同于散文的含蓄内敛,也不同于古诗文的生涩难懂,它具有与其他题材不同的文体样式和特征。但不可忽视的是,现代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其抒情方式热烈直露、情感来源于现实情景,丰沛的情感背后往往带有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和情感的共鸣点。以此为基点,现代诗歌散发出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魅力,这值得我们探究与研讨。

一、现代诗歌抒情方式对教学内容的指向

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它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用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同时,基于王荣生等人的研究,我们将现代诗歌的文体归结为以下几个核心要素:一是诗的抒情性;二是现代诗的外形(形式);三是诗的音乐性;四是诗的意象和意境;五是诗的比喻、反复和对比等手法的运用。由此可见,现代诗歌抒情性的独特之处可见一斑。在文学体裁上,现代诗歌是以汉语言白话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凝练的语言、简练的结构易于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在简短的篇幅中又蕴含了一定的丰富深刻的内容。与古典诗歌比较起来,现代诗歌在形式上少了一些束缚,在内容之中显得更为深厚宽广。因此,不同于其他文体形式,现代诗歌形式更自由,语言更张扬。诗人表达情感直露、直接、直白。这种热烈的抒情方式直接决定了感受诗歌内容的主要方式――朗读吟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对朗读提出如下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新课标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十分重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对朗读也作了具体的要求。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应是基于正确的朗读。因此,虽然常将朗读吟诵作为教学手段与方法,但基于现代诗歌不同于其他文体的抒情方式,应将其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余映潮老师的“第一乐章”就是以朗读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为理解文本的主要方式。在现代诗歌教学的误区中,教师常常以齐读、领读、分组读等传统的朗读方式,根本不能达到通过朗读体会文本的效果。在诗歌学习的“第一乐章”中,余老师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读法”来读这首诗歌。第一种是“用说话的方式”,读给他人听,即劝慰式(坚定的,宽慰他人);二种是“内心独白的方法”,读给自己听,即独白式(悄悄的,鼓励自己)。这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从课堂形式看,是教师引导学生亲近言语作品,指导学生进行改变倾听对象的“读”的尝试。学生在不同方式的“读”中,体味到同一个言语作品,稍稍改变一下言语对象,就要改变言语方式,同时也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意味。因此,现代诗歌抒情方式给予了教学内容一个明确指向,即利用符合理解文本的朗读吟诵来契合现代诗歌的抒情方式。

二、现代诗歌情感来源对教学内容的引导

区别于其他文体中对作者生平、历史文化环境、创作背景的介绍。现代诗歌的情感来源于现实生活激发内心情感的触发点。这是现代诗人创作文本不同于其他题材的独特之处。它是作者真实的所见所闻,引发出当时最真切的描绘、感悟和思考。现代诗《错误》的教学内容和小说《边城》的教学内容进行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大部分内容,包括:作者介绍、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主体讨论、思想情感,这五大部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唯一多出来的只是小说《边城》作为个体的一些特性,例如湘西风情、景物描写两处,而这两处都不是作为文学体裁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这也就是说,在这两课的教学设计中,既没有突出现代诗的特征,也没有突出小说的特征,是一种文体意识模糊的教学。因此,为了体现现代诗歌独特的情感来源,而不是陷入作者生平的拓展和作者历史文化背景的灌输,而是对所作诗歌当时当地情景的再现。否则,例如,《沁园春・长沙》常常将其作为政治类诗歌便是固化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当时是什么情感点激发出诗人的创作灵感。

在余映潮老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课例中,他在导读之前告诉同学们:“这一首诗是诗人给邻居的一个小女孩的题词,是诗人在流放期间的最艰苦的环境下给邻居的小孩子写的几句话。那么这首诗可以用说话的方式。因为它是说理的,它就是在说话。当你要劝慰人家的时候,你就得用说话的方式来表达。”简单的内容,却将诗歌最真实的场景演化出来,通过结合现实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如何看待这首诗来引发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兴趣。然后看似随意却道出了作者写这首诗的现实场景,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最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真切地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来源,以产生与作品共同的情感,达成情感的共鸣。

三、现代诗歌作为情感的艺术,其蕴含的现实指导意义对教学内容的选择。

语文诗歌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梯度和区别度的问题。现代歌中的审美客体,就是诗作本身,它可以是景物、音韵、意象的,也可是意境的、人情的、甚至是哲理的。现代诗歌作为情感的艺术,与人类情感总是相通的,经历越丰富,体会越深厚。因此基于情感共鸣,诗歌常常异于其他文体,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这种深刻的意义,或是情感,或是哲思,这不仅是审美,也是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新课标提出一个核心概念是“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核心则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学语文就是要学语言运用,感受诗歌的情感立场,在语言的分寸之间感受诗歌的理性之美,于善意的谎言之中,感受诗歌对人生的激励。

余老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课例在教学内容上对于作品情感的体验和现实意义的指导体现在:第一是区别度,在“第二乐章”对比学习宫玺《假如你欺骗了生活》,重点分析“无憾”、“无愧”,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诚实”、“踏实”;第二是梯度,在“第三乐章”要求学生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为第一句,自由写诗,并将得到的启示化为语言应用,感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给予内心的正能量。在教学内容拓展中,在紧密联系文本的提前下,找到与本作品题材相近和情感想通的文本进行对比教学。这不仅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也做到了教学内容的区别度。而最后的仿写,将诗歌对学生产生的情感共鸣与现实意义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进行,整个教学进程层层深入,达到了教学内容梯度的选择。本课例是现代诗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结合比较成功的选择。

综上所述,现代诗歌作为情感的艺术,具有不同于其他文本的抒情方式和情感来源,其情感表达背后的深层现实指导意义都引导着教学内容的选择。现代诗人表达情感热情奔放,情感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具体感受,情感表现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刻的思想和意义,以激励我们的意志或传递正能量。对于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跳出传统古诗词的教学方式,破除字词注释、作者生平拓展、翻译语言等模式化教学。通过朗声吟读、再现情景和梯度运用等与文本相适宜的教学内容来正确的解读文本,让现代诗歌教学越发动人且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以《竹影》的教学为例[M].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荣生.系列讲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第二讲)[J].语文学习,2009,(10).

[3]符礼科.把短诗教长教深教美――赏析余映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实录[J].青年教师,2013,(7).

[4]余映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实录[J].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师)2005.

[5]李敏.导之精妙,顺学而为――余映潮老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片赏析[J]四川教育,2013,(11).

[6]周宏.中学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反思及初探[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3)

现代教学艺术范文3

关键词:现代设计艺术;教学模式;现存问题;解决策略

现代设计艺术是推动现代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动力。设计艺术类专业旨在培养专业技能强且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优秀人才。然而,目前我国现代设计艺术教学尤其高职院校教学中却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现代设计艺术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掌握现代设计艺术技能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1 现代设计艺术的教学模式分析

(一)美育教学模式。设计艺术主要指基于艺术形式的设计活动。艺术气质及修养,并非与生俱来的个体素质,而是经过一定的培养教育逐渐形成的能力。艺术基于美而形成,艺术素养需要美育。因此,艺术专业设计教学中,美育教学尤为重要。就思维形式而言,美育主要注重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我国数学家及教育家徐利治先生研究指出,人类的创造力主要来源于发散性思维、自身知识储备、抽象分析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几部分,其中审美能力是艺术创造的关键,同时也是形象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所以说现代设计艺术必须注重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分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主要指按照学生知识储备、知识内化能力、理解能力、自身素质的差异,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凸显培优原则基础上实施的差异化教学。分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显,学生潜能得以有效挖掘。总之,设计艺术专业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

(三)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本质上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引导式教学,其宗旨是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二是探究式教学,其立足于现代教学理论创造性人才培育方案,通过创新性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完善自我。可见,启发式教学模式对现代设计艺术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现代设计艺术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一方面教学观念陈旧落后。教学观念支配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决定着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实施,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尽管高校大都实施了教学改革,然而教学管理长期受传统观念制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思想观念并未有效落实,并未真正调动起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也未被真正激发出来。另一方面,教学管理行政化严重。高校是教育教学创新的源头,理应是创新管理的带头者,科学管理的践行者,然而许多高校尤其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仍然是经验管理、行政化管理严重,具体表现在作为教学管理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办法落后、重行政而轻学术、重监督而轻激励等诸多方面。

(二)教学方法单一。目前,我国高校尤其高职院校连年扩招,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造成教师资源缺乏,许多教师尤其年轻教师连班较多,根本无心进行艺术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单一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将众多资源进行融合再充分利用的舞台,是面对不同个性学生展示不同教学方式的场所,然而,目前设计艺术课堂教学中并未将现有资源进行个性化的充分利用,许多教师对艺术教学平台利用较少,资源库使用有限;此外,教学平台智能化不足,程序化和技术化的平台软件制约着教学方式的选择,严重阻碍了艺术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再有,艺术平台建设不完善,管理不科学,仍然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网络平台建设亟待完善。

(三)教学体系不完善。许多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理念不完善。设计艺术教学应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然而部分院校对自身教育特点及类型缺乏科学认识,未能形成全面科学的职业教育观念,还是借鉴本科艺术院校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定位偏差等现象;此外,许多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亟待完善。高职院校以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应注重实践教学。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认知不足,没有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并行发展,设计艺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未能达到预期要求。

3 现代设计艺术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更新思想观念。首先要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要充分考虑人的自身属性,尊重人、发展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教学工作中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通过不断思考、探索,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构建自由、民主、和谐、人文的教学环境,以实现设计艺术教学管理的发展进步。其次,要通过创新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就是柔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并非单纯通过制度和纪律,更依靠人的内心心理和行为规律,对管理对象实施软控制,使他们内心顺畅,同时激发其内心潜力和创造精神。因此,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人人相互尊重的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施多元化教学。设计艺术教学中要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开放,提高知识交流能力,课堂教学中促进理论、表达、文化素养的融合,利用课堂教学协同性、整体性促进教师、学生、教材的和谐发展;同时要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的开放,让师生间能够充分信任、尊重和理解;还要完善教学平台建设。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必须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促进师生交流,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使设计艺术教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得以拓展。

(三)完善教学体系。现代设计艺术教学要更加注重实践性,要利用设计艺术综合性与交叉性的特点,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快设计艺术教学的课程体系改革,注重教学的专业性和应用性,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相关行业领域感受、体验和参与知识的应用。通过开展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加强学生实践性认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使之成为符合现代人才市场需求的优秀设计艺术人才。

4 结束语

现代设计艺术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应用素质。只有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设计艺术人才,才能符合市场需求,给学生提供更清晰的未来发展空间。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加强对设计艺术专业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我国设计艺术领域的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啸林,范振刚.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风, 2009(14):17

[2]胡海晓,付皓宇.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风, 2014(12):194-194

[3]严先琴,周元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时代教育, 2015(7):204-204

[4]潇潇.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 2012(14):203-204

[5]王俊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初探[J].美与时代・城市, 2013(5):83-83

现代教学艺术范文4

关键词:色彩;设计;应用

色彩是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那么,如何使色彩满足设计的各种审美与功能的需求,需要我们重新去审视现行的设计专业色彩基础教学体系。在专业教学与设计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全面了解色彩、熟练掌握色彩的应用,对于从事各类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对促进其形象思维形成构思方案、还是对理解设计、深化设计以及沟通与相关专业的交流等诸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 色彩在设计专业中的应用范畴

1.绘画艺术

尽管按传统的绘画观是以写实色彩为主导,但它已不能完全表达人们的感彩和精神意念,而需要设计色彩的一些理念和表现形式来补充和完善。如近现代艺术各流派:印象主义、野兽派和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形形的后现代主义艺术。

2.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包括环境艺术、视觉传达艺术、服装设计艺

术、形象设计艺术等各方面。设计色彩是这些专业方向的重要基础,对这一基础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专业学习的进程和最后的成功与否。

3.工业设计

任何产品设计都离不开色彩设计。作为设计要素之一的色彩,运用得好坏将左右产品的品位和销售以及人们的消费欲望。

4.影视与戏剧

无论影视艺术还是戏剧艺术都与设计色彩相关联。色彩运用得好会增强艺术感染力。反之,则会削弱艺术感染力。另外,设计色彩作为边缘学科来讲,也涉及到军事色彩学、体育色彩学、烹饪色彩学等。

二、 色彩在设计专业中的具体应用

1.色彩与空间设计

由于大多数空间设计所涉及到的内容都具有体积庞大,存在时间长久的特征,而且又不可回避地要进入我们的公共视野,所以设计师对空间设计色彩都持有一种十分谨慎的态度。当人们置身于公共娱乐场所时,应感受到欢快、热烈的色彩氛围,其色调设计不能让人产生压抑、悲哀的情绪。像歌舞厅的色彩组合,就应大胆地采用强对比的手法,多使用跳跃的色彩。这类较为特殊的环境空间的色调构成,要达到使人心境愉悦或亢奋的目的。但这类场所也有不尽相同的境况,有时因歌曲的情调与意境不同,就应辅之以相应的有色光来转换其色调。餐饮空间是人们进食、休息、约会场所,色彩的配置应充分考虑到餐厅的功能,达到增进顾客的食欲、营造舒适气氛的效果。因此,应选择对比调和兼而有之的色相,明度与纯度均宜偏中性,色相宜偏暖,激发人的食欲与味觉联想。不同的色调体现着个人的不同品位和个性。就一般居家而言,有客厅、卧室等空间设计。客厅其色调的运用要依据空间面积大小来确定,小空间客厅的色调以淡雅明亮为宜、要以高明度为基调来达到扩大视觉空间感的效果:大空间客厅可采用中性色调或低明度色调,应以家具、饰物等色彩本身的调节性作为色调搭配的依据,使其在对比中求得和谐统一感。卧室是居家环境的一个重要空间,是人们放松精神、调节情绪、恢复体能和自由活动的地方,具有较强的私密性,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其色调的配置要让人感到有舒适与安宁、温暖与亲和的气氛。对儿童房间的设计,其色调的组合要考虑到单纯、活泼和欢快的效果,因此,应以明快的色彩为基调,以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不宜采用灰暗的色调,以避免造成儿童心理上的压抑感。

2.色彩的视觉设计(平面)

实际上现在人们所说的视觉设计是指称传统意义上的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一切设计的基础,因为一切设计都是从平面这个最初步骤转化而来的。平面设计的任务是完成特定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形象设计。在这个领域,色彩的应用主要包括企业形象、广告、印刷品和装帧设计以及主题活动的形象设计等等。以传播信息为主要功能的文字、图形、图像形式的设计,其被传播的信息可以是一个理念,一个产品的广告或一个企业的信息,也可以是某种文化活动,如博览会、运动会或某类专题展览会等。这些设计活动必然要涉及色彩的具体应用,于是,利用色彩丰富的内涵,探讨其应用功能,以增强信息的传播力度和感人的效果,就成为设计师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些需要在短时间内且自一定距离外传达讯息的平面媒体,如高速公路广告、户外招贴等,单纯强烈的色彩和简单清晰的文字就成为设计时最合适的选择。在设计中,一种颜色的被辨认的程度称为“视认度”,而颜色“视认度”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该颜色和底色在色相、明度和纯度之间对比的程度。颜色和底色的差别愈大,视认度就愈高。据研究显示,视觉对高亮度的黄色较为敏感。因此,黄与黑的组合能造成最佳的明视效果。

3.色彩与工业设计应用

工业设计色彩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立体性。无论是交通工具、日常用品还是文化用品,都是以立体的形式存在于空间之中。根据一般的色彩消费心理,食品与日常用品类包装色彩适宜采用暖色系列,以利于增强食欲;机械产品适宜采用冷色系列,电子产品适宜采用偏冷的灰黑系列,以利于表现其金属的坚硬感;儿童用品则适宜采用色彩鲜艳对比强的色调,以利于体现其欢快的意蕴。

4.色彩与服装设计

人们往往通过服装的款式、面料与色彩搭配,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个性特征等。服装的色彩可以成为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表现出穿着者的审美嗜好、性格或思想等。在服装设计中,对于色彩的选择与搭配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对象的年龄、性格、修养、兴趣与气质等相关因素,还要考虑到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俗和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下人们对色彩的不同情感的反映,并在服装设计中作出针对性的色彩处理。

总而言之,通过对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的探讨,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的色彩应用课程,对学生全面而严格的教学与训练,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设计色彩的应用能力,这对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设计色彩的应用极为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我们在实际运用时,要结合个人的个性与共性,心理与生理各种因素,充分考虑到设计色彩的功能与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达到相对完美的应用效果。

作者单位: 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家阳,鲍峰,张奇开.设计色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5-151.

[2]周信华,胡家康.色彩基础与应用[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167-169.

现代教学艺术范文5

小学科学教育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教育,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性教学为主进行的教学活动。而从目前的不完全调查统计来看,我国部分地区对于小学科学教育比较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三年级才开设科学课、课时不足、不受(各层次方面)重视、科技教育经费不足、实验器材装备短缺、教师照本宣科教教材等现象。为此,小学科学已经沐浴了一次次课程改革的春风,课程改革提倡的不仅是换药――目标、内容、教法、评价,还换汤――教学的载体,本文主要以教学手段的革新作为研究主体。的确,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我们的教学、课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普遍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设备配置不足,使用率不高

纵观现阶段用于小学科学教育领域的教学设备,硬件设备上主要以专业科学教室、电子计算机、电子展台、投影仪和电子白板为主。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在江浙等发达地区,基本都设立了专用科学专用教室以及仪器室,同时也配备了电脑,但在一些乡镇这是望尘莫及的。此外,对于新型的交互性电子白板,更多老师对此更是一筹莫展,缺乏相应的培训指导,导致了使用率低,将此成为一种摆设或者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科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针对性不强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学校曾多次开展计算机和电子白板培训,针对教师在备课、上课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图片的编辑、美化、拼接、边框制作等。但是,这样的培训活动面向的是全体教师,而没有针对性地分学科进行培训,对于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基础的运用,对于专业化比较强的科学课来说,在教学过程中物理、化学或者是生物某些专用仪器的展示、使用等很难在课堂中运用电子白板,并用到实处,因此,从真正意义上说,电子白板的引进对于科学教师来说其实与普通的多媒体教学不分上下。

二、活动内容与策略

(一)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大部分课时都是以探究性实验教学进行,学生亲自试验操作的过程,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对于一些在课堂中无法完成实验的课时,如,凤仙花的种植、蚕宝宝的养殖、水的三态变化、宇宙单元、复习课等,单凭教师的讲述,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考验的不仅是教师的口述能力,还考验学生的听课热情,干巴巴地讲解在科学课堂中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他们无法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的记忆率单听、单视收到的效果完全没有视听相结合的效果好,数据如下:

认知心理学记忆率的研究发现:3小时后的记忆率和三天后的相差很大,从单听、单视和视听分别为:70%、72%、85%与10%、20%、65%。

(二)策略

以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的第一课《蚕卵中孵出新生命》和第二课《蚕的生长变化》为例进行实验探究。选取301和302两个班级,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注:301班和302班两个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水平、上课的积极性等各方面都相差不大),实验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对照班运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最后运用试卷检测的形式换算成记忆率,所得的差值即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有效性的体现。

301班作为实验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形式学习),方法如下: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微小的量放大

如:将蚕卵、蚁蚕的外部形态放大,利于学生观察。

2.利用现代教育放慢速度便于观察

如,将蚕宝宝的蜕皮过程展示。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实验前的操作规范演示

如,养殖蚕宝宝时的前期准备工作。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记录实验过程

如,将蚕宝宝一生的过程用录像的形式展现,特别让学生关注在蚕宝宝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蜕皮。

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重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在讲授蚕宝宝生命周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亲自完成周期的过程,突破重难点。

三、研究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加以对比,从而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的方法,确定实验班与对照班,运用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比较,并计算出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记忆率差值,该差值即教学有效性的体现,从而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认真学习、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中运用的最新动态,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作出更高的成效服务。

(三)试卷检测法

通过试卷的形式论证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现代教学艺术范文6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 创新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情境下学生学得知识、形成能力,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认知因素与情感相互作用的情感过程。课堂上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因此,在课堂上,只有给学生创设自由、愉悦的课堂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启发、引导的方法,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听得懂学得会,这样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地对学习产生兴趣,最大限度地去引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经验、交流情感、互相启迪心智共同创造的过程,更是学生参与认识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互相作用中统一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学生课堂行为的引导者,教师教学水平的优劣也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创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学习和充实自身的教育教学手段,是当代教师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某些定理、公式、例题的结论或其本身进行深人、延伸或推广。创新意识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开创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教学要创新,教学思维要创新,教师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提高,要求教师基本功扎实,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具有驾御全局,随机应变的能力;具有开展数学活动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创新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发现新规律、新事物、新理论、新学说、新概念、新设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和主动探索精神,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源泉。

通过数学课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注重例题的选择及变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民主氛围,激发主体意识是关键;允许“插嘴”,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空间,动手和动脑相结合,释放学生时间,拓延学习空间等。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时下流行的新课程教学模式明确指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不要低估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广泛空间,学生会还给你一方享受教学的理想乐土。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好的问题应充分体现必要性和实用性,能激发认知需求,好的问题能诱导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化;好的问题往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内在联系的交叉点,更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好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活动(包括操作性活动和思考性活动及实践性活动),从而获得主动的发现机会。

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习惯的时候,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精神。如科学巨匠牛顿、爱因斯坦和大发明家爱迪生,不仅具有惊人的观察力,而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从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这样做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辐射。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多看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多看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鼓励。对爱提“怪”问题的学生,不要动辄训斥,轻易否定,而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要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品质在小学阶段培养尤其重要。

3、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21世纪是名副其实的信息时代,教育在与时俱进的风口浪尖也开始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和动画处理功能,出色地完成着每一堂数学课。小学数学是一门集数形关系知识于一身的学科,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正好符合数学教学的要求。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可以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过程平淡无奇。如果能够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图象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则必将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使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能自由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尤其是对于重难点的巩固练习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娱乐性的分层测验,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可以看到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数学课堂的实践时间已经不短了,虽然对于传统数学来说,确实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尚处在探索、实验和研究阶段,但是,城市里不少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广泛开展了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师,我们要借助这一现代化的工具真正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果。

4、结论及建议

随着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较大变革,对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我们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并及时推广普及,才能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育工作者,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也可以说,只有在信息时代和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春风中探索出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新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切实贯穿数学思想,充分展示数学美,才能真正让数学课程吸引每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1]关文信.小学数学创新性教学指导[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