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背景范文1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在我国老百姓的观念里,已经世世代代形成了中国式的五伦“孝道”,这就是常说的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除了五伦外还有五德,即:仁、义、礼、智、信。个人行动也多以这些道德规范为依据,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定位的角色履行自己的义务,确保“名实一致”,这样每个人就处于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中。因此,在我国民族中小型企业中,形成了以家族管理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传统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形成中国中小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在我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家邦”关系中诞生的企业“老板”是与员工有一种父子似的共融性关系,由此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产生了一种信赖、亲情,管理中也就形成了宽容、仁爱、平均为准则的伦理型管理模式。这样的传统文化对企业行政管理的产生较大影响:1、重形式轻效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决策迟缓。2、重人治轻法治。传统文化中重人轻法,人情风盛行。3、重权威而轻民主。传统社会的“家邦”关系使得企业行政民主难以实现。4、缺乏创新和活力。5、注重大一统集权缺乏必要的分权意识。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根深蒂固,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假如企业在管理上完全用中国传统式家庭管理方式进行,可能在创业时期有积极的作用,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它肯定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如果照搬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会因国人心理抵触,其效果将大打折扣。若企业在行政思想、行政心理、行政道德、行政观念和意识、行政传统和行政习惯当中不革除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不对家族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和创新,不尽快跳出“家族主义”的框架,将肯定阻碍企事业的发展。聪明的企业家应该保留和发扬优秀的传统,在行政管理方面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廉洁、高效、健康的行政管理体制,才能跟上历史的滚滚车轮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在我国做事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讲的就是要把人的活动与环境条件协调起来。同样道理,企业的管理理念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走向以知识为本。所以企业生存、发展与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所处的环境来决定各自的发展目标,建立自己的完善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长期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我们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既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又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管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的明智选择。

传统文化背景范文2

关键词:技能大赛;学徒制;中职

“学徒制”或“手工学徒制”,指的是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高度情境性的学习方式,学徒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观察师傅的实作,感知和捕捉师傅的知识和技艺,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作,逐渐学会师傅的技能。现代学徒制与其最根本的区别无疑就是指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浪潮中为使技艺、思想不被淘汰,人人都本着终身为徒之初衷,活到老学到老,即终身学习制。

1、现代学徒制

在中国,学徒制也是历史悠久,它兴起于奴隶社会,发展完善于封建社会隋唐官营手工业作坊的发展,促进了学徒制的完善,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机构中都设有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均采用学徒制的教育形式。诸子百家中的墨翟、木工的鼻祖鲁班和传授纺织技艺的黄道婆都是很有名的师傅。当然,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师傅莫过于春秋时代的孔子,他广收门徒,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之说,《论语》也相传是孔子的门徒在他逝后整理而流传下来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推进“双证融通”(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国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合作企业招工难问题等。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搭建起“学生、学校、企业”间的合作平台;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内容的重组;“工”与“学”的交替――变革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协作和互补――集聚教学团队的目标;针对性与发展性相协同的学习评价――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2、终身学习制

终身学习,这对我们来讲也并不陌生,18世纪法国启蒙家卢梭在晚年的著作《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中又加以引用和发挥,从此,梭伦的这一名言得以流传至今。最近的一种说法,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统一战线文选》第360页:《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1957年5月26日)。这都很好的诠释了终身学习之根本意义。要能够活到老学到老,那当然是需要能力的,需要方法的,需要健康身体和心理的,人人都要有继续提高愿望,在今天,我们要予以全新的诠释,我们人人都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我们都需要继续提高,终身学习。从自身来讲,学习也是对精神的充实,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人性会得到升华。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需要突显自己的价值。对习得的技艺可作补充、也是一种延伸,能跟得上发展形势,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让学成为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

我国现有教育体系在管理上的弊端是各个类别的教育彼此间自成一体,相对封闭,相互间的沟通衔接缺乏制度的依据和得力的措施,造成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虽然彼此内部结构完善,但相互间融合与交叉严重不足,横向沟通衔接渠道不畅的局面。受教育者一旦进入一个封闭的系统,就很难有所超越。

3、学徒制与终身学习制共融

目前,我国教育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接受优质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为此,建议:

(1)继续加大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之本。

(2)重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任用机制。一是转变人才观念。人才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社会对人才也有不同的需求。二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按不同的人才需求和要求,设立不同的人才评价和任用体制,不唯学历而重学力,以职业能力考证替代文凭,并设立政策,对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进行科学的评定及奖励,以更好地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

(3)改变人才选拔机制,提供人才多条成长通道:一是改变当今以高考为主的单一人才选拔机制,在保留并优化高考选拔方法的同时,构建多种形式的人才选拔机制,尤其对于偏才、特长生,应建立一套特别的录用和培养方式;二是各高校允许招收旁听生,充分利用现有高校教育资源,为非高考生、就业的职工,提供再教育的渠道,以学力教育替代纯学历教育,提供公民多条成才通道。

(4)以学分制为基础,构建公民终身学习机制。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年学分制或完全学分制,推行“教育账号制”或“学分银行制”,使求学者从容求学、工学两便,增加其接受教育的自主性,从根本上消除上学矛盾,方便求学者终身学习。借鉴国外的“学分银行”机制。例如,在韩国,各种教育形式是相通的,每一个人,只要想学习,哪怕学习一天,都是一种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去兑换学分。通过学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兑换学历或证书。英国、法国等也有这样的机制。

(5)打破各类教育封闭体系,完善人才成长立交桥:打破各类教育间的藩篱,在普教与职教、高教与职教等各类教育形式之间架设“立交桥”,建立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为各种人才的职业成长创造机会。

(6)构建符合我国职业教育背景、基于我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学徒制和终身学习制,并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让其成为民众行动的规范、成为单位群体的制度,以我国五千年文化融入现代学徒制,以终身学习促进现代学徒制健康发展,以现代学徒制成就强国梦想。(作者单位: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向丽.我国职业教育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现实困境及路径探索[J].职教通讯,2014(34).

传统文化背景范文3

【关键词】融媒体;传统文化;传播路径

一、融媒体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意义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智慧结晶,但互联网不断发展,我国融入很多西方思想。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可以使人们抵御西方不良思想的侵害,也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同时,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一)增强民众文化自信,构建文明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5000年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极强的活力和生命力,其中也蕴含着很多中华儿女的精神和德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可以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减少西方功利主义对民众的冲击,从而帮助人们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想观。传统文化不仅能增强民众文化自信,也能使民众加强对文化的传承,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作出努力。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等,这有利于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也有助于我国早日实现中国梦。

(二)提升民众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民众提升自信心和凝聚力,也能通过历史帮助人们铭记有国才有家,只有祖国繁荣昌盛,家庭才能和谐美满。无数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组成伟大的中国。人们可以通过端午节祭奠屈原,以此增强对华夏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积极主动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可以使民众加强道德建设,从而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民众共同努力,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便能使人们在快速发展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二、融媒体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优势

融媒体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可以有效拓展传统文化传播覆盖面,也能使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更加多元化,并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便利。利用融媒体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不仅能有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能促进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融媒体背景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不仅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能使人民增强文化自信,这有助于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一)传统文化覆盖面得到拓展

利用融媒体进行传统文化传播,不仅能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能打破传统传播形式,拓展传统文化覆盖面,使民众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充分融合互动,这不仅使新兴媒体的深度与广度得到拓展,也使传统媒体突破局限性。例如,传统电视媒体和纸媒,需要以电视节目和报纸为载体,而融媒体可以以网络为载体,二者融合不仅能促进传播手段的多元化,还能拓展传播覆盖面,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二)传统文化传播渠道逐渐增多

融媒体以互联网为依托,不仅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渠道也更多。不同民众可以在不同渠道中获得传统文化内容。融媒体时代出现很多社交平台和软件。例如抖音、快手、微信等等,用户较多,在这些平台中传播传统文化,不仅能使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能通过分析用户浏览习惯,向用户推送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这种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的传播形式,更具备针对性和特色化,也能真正做到实时共享。利用先进网络平台传播传统文化,能引导人们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传统文化传播形式更加多元化

融媒体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新兴技术,这些新兴技术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有利于媒体融合发展。例如,5D技术便能应用到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不仅是时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融媒体技术促进传统文化传播形式增多,可以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也能使民族文化真正走向世界,并以此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同时,融媒体具备一定的互动性,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的同时,也能及时倾听百姓心声,对传播形式、传播手段以及传播内容进行进一步革新,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新颖。

三、融媒体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

融媒体背景下,传播传统文化不仅能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能拓展融媒体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传统文化想在融媒体背景下传播,必须加强对媒体融合的深入分析和了解,不仅要及时促进传统文化传播形式革新,还要不断加强对新兴媒体的利用,这样才能促进传统文化传播路径不断优化和拓展。

(一)创新传播思维,培养高素质传播人才

融媒体背景下,传播传统文化的形式要想革新,必须加强与融媒体的紧密联系,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影响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因此,要对传统传播思维进行适当的优化与革新。例如,可以借助媒体融合优势,在不同社交平台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交平台中进行传播,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互动性,这也会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目前,用户较多的抖音、微信等等平台都可用于传统文化传播。这种传播不仅具有较突出的话题量和点击率,也能使中国传统文化紧跟时展步伐,占据传播优势,人们可以通过互动,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要不断加大融媒体背景下培养专业化传播人才的力度,这样才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形式的革新和优化,为文化传播奠定人才基础。具有现代化视野的传统文化传播人才,不仅能积极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也能为融媒体发展贡献力量。

(二)通过融媒体技术革新与优化传统文化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使得社会思想越来越多元化。可以利用融媒体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创新,以提升传统文化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吸引民众主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因此,适当采用融媒体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也能使传统文化提升传播速度与自身影响力。例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5D博物馆,并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传统文化场景的模拟化再现,民众可以设身处地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这不仅有利于民众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关注,也能使很多深奥的传统文化更加平易近人。地方政府也要加强对博物馆的支持,可以利用政府影响力加强宣传,构建特色地方景点,在宣传传统文化的同时拉动地方经济,实现双赢。融媒体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也可以参考与借鉴《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等优秀节目,打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节目,使普通民众都能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只有传统文化变得通俗易懂,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而打造精品传统文化节目,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和弘扬的重要途径。

(三)利用融媒体将传统文化融入社会系统

利用融媒体的便利条件,将传统文化融入整个社会系统,可以拓展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首先,需要在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在教材编写时注意传统文化的植入,也可以引导教师积极展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以加强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学习。其次,可以利用融媒体将传统文化融入实际生活。例如,可以在地铁站台、地铁车厢、公交站点等地方融入一些传统文化标语,也可以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以此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同时,政府可对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影视作品提供资金扶持,以增加相关作品种类及数量。最后,可以利用融媒体打造传统文化相关品牌,通过构建品牌提升传统文化影响力。可以利用融媒体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辅助,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与覆盖面。同时,还可以把握住短视频大热的风口,录制相关短视频,并通过分享、转发、扫描二维码等形式,吸引人们参与到短视频互动中,从而使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线上线下的融合传播。

(四)构建融媒体传播平台,完善传统文化传播链条

融媒体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加强与新兴媒体及传统媒体的融合,并打造特色传播平台,完善传统文化传播链条,从而有效促进传统文化传播的良性发展。例如,可以利用微信、快手、QQ等等平台传播与宣传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共享。首先,可以将传统文化进行优化和提炼,以达到碎片化传播的目的。还可以利用线上与线下的完美结合,构建多元化传播链条。例如,中秋佳节时,可以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使新生代都能加强对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以此帮助普通民众更加深入地认识传统佳节。其次,构建和完善传统文化传播链条,明确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传播方向以及传播途径,促进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式发展,使传统文化可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需求。例如,可以加强对社会群体的深入分析,并利用大数据收集相关信息,根据受众需求,打造具有针对性和特色化的传统节目,通过提升传统文化的层次性,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播深度和广度。还可以在节目播出时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通过互动收集相关整改意见和建议,促进节目不断优化,以达到提升传统文化影响力的目的,真正意义上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

四、结语

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途径较为广泛,这使不同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们都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而我国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不仅要注重文化传承创新,也要积极对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优化,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要适当把握融媒体时代的新机遇,借助先进科学技术加强传统文化传承,这不仅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也能使世界共同见证中国光彩。

参考文献:

[1]刘秀梅,许明.融媒体时代综艺节目主持传播文化空间的自觉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46(05):48-54.

[2]齐建东.融媒体时代主流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基于B站〈国家宝藏〉传播现象的探析[J].中国报业,2020,(02):20-21.

[3]荆立群,薛耀文.融媒体视阈下红色文化的传播[J].编辑之友,2020,(03):72-77.

[4]孙凯.融媒体背景下文化类节目传播与创新[J].中国报业,2020,(09):78-79.

传统文化背景范文4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寻根;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5-0127-03

Seeking the root of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PAN Zhi-guo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Yuncheng University,Yuncheng 044000,China)

Abstract: In producing and living practic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nations across the world have created diversi-fied, uniquely charming traditional sports events; all the traditional sports of each nation are unique cultural identities and specimens of that nation, containing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al deposi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in China has shown signs of cultural confusion and path dependence, lost the certainty of self value. With the increase of diversified objectives, endogenous power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is seeking a cultural breakthrough, while elite groups and state forces are becoming important driving forces for seeking the root of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cultural root;globalization

中华民族地域地理单元内的自然条件差异形成了具有内向凝聚力的民族体育文化的分布格局,成为体育全球化的重要观照对象与参与力量[1-2]。体育的全球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冲击,引发体育研究者和决策者的警觉,在各民族国家形成了一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寻根思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寻根实际上是指各个民族在体育全球化的过程中,面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对各民族自身传统体育文化历史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符号体系、价值观念一整套认知体系重新进行定位评估,加强对自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掘、传播和尊崇。

1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寻根的动力

1)多样性旨趣。

历史悠久的西方体育文明是现代体育的生长土壤,在运动技术层面和运动组织形态上更具科学性。奥林匹克运动是全球最盛大的文化活动,也是最权威的全球性体育符号和体育仪式。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否能成为奥运会项目,而在于它能否将人类身体运动类型通过多样化的途径表达。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是各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活的原始生态的体育文化可以矫正现代体育的异化,提高体育文化基因的丰富性。”[3]奥林匹克竞技项目只是体育文化类型的一种,不能代表全球体育文化,只有在体育文化多样性生态下才能更好生存。

2)精英觉醒。

传统文化背景范文5

【关键词】彝族大学生 彝族传统体育 文化认同 文化适应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魍程逵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尤其是西方主流体育文化的理念、方式和结构不同,有着自身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生活一体化,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间的体育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于是,随着我国的汉文化和西方的奥林匹克文化在各个民族间的传播,彝族传统体育也不同程度受到了这些新的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产生了一系列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问题。此外,学校体育是最先接受奥林匹克文化的领地,是接受先进体育文化的前沿领域。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欲望更加明显,他们不愿受到保守思想的束缚,渴望接受先进的文化和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在多民族聚集的民族院校内,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常常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表现更为突出。面对包括奥林匹克文化等在内的强大主流文化,彝族大学生也会产生一系列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问题。对此,笔者选择了四川省内的部分民族院校,通过调查彝族大学生对彝族传统体育的认知、态度和参与等情况,探讨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四川省部分民族院校的彝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91.3%。

二、结果

研究对象中,男生占59.0%,女生占41.0%。对于摔跤、磨秋、爬油杆、跳火绳、蹲斗、舞铃铛、跳月、皮风子、老虎抱蛋、抢羊和背新娘等11种彝族传统体育项目,表示“听说过”的比例分别为79.5%、23.1%、30.8%、28.2%、23.1%、12.8%、23.1%、7.7%、10.3%、28.2%和53.8%,表示“参加过”的比例分别为59.0%、12.8%、20.5%、17.9%、10.3%、12.8%、17.9%、2.6%、7.7%、15.4%和38.5%。对于参加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情况,表示“从不参加”、“偶尔参加”和“经常参加”的比例分别是20.5%、43.6%和35.9%。89.7%的学生表示愿意亲自参与彝族传统体育项目。79.5%的学生认为传承与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要。82.1%的学生表示愿意为传承和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做些尝试。对于参加体育项目的情况,38.5%的学生表示参加现代体育项目较多,51.3%的学生表示参加彝族传统体育项目较多,10.3%的学生表示参加除彝族外的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较多。对于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作用或功能,选择“促进交流与交往,增加相互沟通”的比例为53.8%,选择“传承彝族文化习俗,弘扬和体现彝族精神文明”的比例为74.4%,选择“传承与发扬彝族传统体育技艺”的比例为38.5%,选择“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比例为28.2%,选择“锻炼身体”的比例为38.5%,选择“具有教育功能”的比例为23.1%,选择“其他”的比例为5.1%。对学校开展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满意程度,表示“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28.2%、33.3%、20.5%、15.4%和2.6%。35.9%的学生认为彝族传统体育项目需要改造,以更符合现代的科学健康需要和休闲娱乐方式。对于比较喜欢的体育运动,选择“排球”的比例为28.2%,选择“篮球”的比例为53.8%,选择“足球”的比例为28.2%,选择“羽毛球”的比例为53.8%,选择“网球”的比例为17.9%,选择“乒乓球”的比例为33.3%,选择“游泳”的比例为20.5%,选择“健美操”的比例为17.9%,选择“跆拳道”的比例为15.4%,选择“武术”的比例为30.8%,选择“田径”的比例为38.5%,选择“瑜伽”的比例为17.9%,选择“健美”的比例为12.8%,选择“太极拳”的比例为12.8%,选择“彝族传统体育”的比例为25.6%,选择“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的比例为12.8%,选择“其他”的比例为5.1%,选择“不喜欢体育”的比例为2.6%。对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否能与现代西方的奥利匹克体育文化相容”这一问题,选择“可以互补”、“难以融合”、“根本对立”和“说不清楚”的比例分别为35.9%、12.8%、20.5%和30.8%。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这一问题,选择“面临转折”、“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日渐衰落”和“最终消失”的比例分别为7.7%、53.8%、33.3%和5.1%。对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渐渐消亡”这一假设问题,选择“必须拯救”、“遗憾惋惜”、“听之任之”和“大势所趋”的比例分别为64.1%、23.1%、5.1%和7.7%。对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目前是否已受到现代西方奥林匹克文化的影响”这一问题,15.4%的学生认为“受影响较大,已发生很大变化”,76.9%的学生认为“受到一点影响,,抛弃了部分落后的文化,吸收了一些先进的文化”,5.1%的学生认为“不怎么受影响,只是吸收了一些新的文化”,2.6%的学生认为“完全不受影响,没有任何改变”。有关体育项目喜好的选项,41.0%的学生表示“更喜欢本民族的体育项目”,59.0%学生表示“更喜欢其他民族的体育项目和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对于“将来从事与体育有关的事业”这一假设问题,15.4%的学生选择在“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上发展”,64.1%的学生选择“在彝族传统体育运动上发展”,20.5%的学生选择“在其他民族的体育运动上发展”。

三、讨论

本研究显示,对于11种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只有摔跤和背新娘两种项目,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听说过”,而仅有摔跤一种项目,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在当代彝族大学生的认知中,大多数的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已逐渐被淡化,磨秋、蹲斗、舞铃铛、皮风子和老虎抱蛋等项目,仅有10%左右的学生参加过,彝族大学生对于彝族传统体育的了解和参与已局限在少数项目中。由此可见,随着彝族生产方式的转变,一些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正逐渐退出大众的视野,尤其是在彝族大学生群体中,他们较多地接触了包括奥林匹克文化在内的强大主流文化,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已经明显不足。“摔跤”这一项彝族传统体育,由于具有较强的竞技性、对抗性,与西方奥林匹克体育文化比较吻合,自然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和参与性。并且,学校体育是彝族传统体育的薄弱环节,进入学校体育教材内容的彝族传统体育极少,这直接影响了彝族大学生对彝族传统体育的认知和参与,也影响了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此外,超过一半的学生(61.5%)对学校开展彝族传统体育项目表示满意。学校仅仅开展了少数的项目,就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恰恰反映了彝族大学生对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认知的不足,除了摔跤、爬油杆和背新娘等常见项目,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彝族传统体育还有哪些项目。

本研究显示,彝族大学生对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度非常高,仅有20.5%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仅有10.3%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大多数学生表示参加彝族传统体育项目较多,且能认识到彝族传统体育对于传承彝族文化习俗、弘扬和体现彝族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并愿意尝试传承和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这项工作。由此可见,彝族大学生对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有着较好的基础,以学校体育为阵地,可以很好地搭建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平台。

本研究显示,对于比较喜欢的体育运动,篮球、羽毛球、田径、武术、乒乓球、足球和排球是彝族大学生选择比例较高的项目,均高于选择彝族传统体育的比例(25.6%)。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更喜欢其他民族的体育项目和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30.8%的学生对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相容的问题感到迷茫,大多数学生认为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将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且必须拯救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并愿意在彝族传统体育运动上发展。由此可见,彝族大学生一方面能明显感觉到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危机,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喜欢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主体的现代体育,他们既想融入到主流体育文化中,又担心失去自己的母体文化,这种文化适应的考验可能使彝族大学生产生心理与社会上的不适应,少部分彝族大学生甚至会迷失在主流文化的漩涡中。

综上,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融合c发展的同时也使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就彝族传统体育而言,在全球化进程中,被社会推崇的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主体的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得到了包括彝族大学生在内的越来越多彝族民众的喜爱和推崇,彝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受到了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对于远离家乡在学校中生活的彝族大学生而言,在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主体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下,面对强大的现代主流体育文化,容易出现一系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问题。因此,学校应成为彝族传统体育保留传承并获得持续发展的阵地,学校体育尤其是民族院校的体育教育通过加强彝族大学生的文化认知与文化自觉,扩大文化的认同与适应空间,可以对彝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学校体育通过将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教学内容,吸收和开发彝族丰富多彩、活动性强、趣味性高、教育内涵突出的传统项目,则可以把“认同”与“适应”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能保持彝族主体性和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能广泛吸收其他体育文化的优秀成果,对部分技术、规则朝着健身性及科学性等方面进行适度的改造,与异质文化“和而不同”,和谐共处,这便是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所应采纳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史光雄,王H,包忠伟等.凉山彝族传统体育文化阐释[J].当代体育科技,2017.

[2]李伟伟.四川凉山地区彝族传统体育保护与发展研究[J].武术研究,2016.

[3]路雅.城镇化背景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传统体育现状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5.

[4]何叶,迟晓丹.彝族传统体育与校园体育相结合的对策研究

――以彝族摔跤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

[5]陈棣芳.彝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功能[J].普洱学院学报,2013.

[6]曾洪林,韩勇.四川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抢救与保护[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7]蒋大国.当代凉山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研究――以西昌市彝族大中学生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1.

[8]赵惠,陈雪红,王浩春.论云南楚雄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科技信息,2011,(33).

[9]李兴华,张波,韩勇.论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的抢救与保护[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10]李永娜,袁校卫.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危机与重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1]马明珠,徐金兰.少数民族体育与学校体育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12]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02).

[13]马明珠,巴哈尔・木沙,热合玛.学校体育中民族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认同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

传统文化背景范文6

关键词 时尚文化 交融 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text of Blend of Fashion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WANG Jinglei, ZHU Qinghao

(Tai'an School of Sh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an, Shandong 271019)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far-reaching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by the greater fashion culture shock. In both cultures, to explore new work vehicl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students,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verall quality.

Key words fashion culture; blend; carrier

传统文化有着精深博大、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有着醇厚底蕴和韵致悠远的艺术魅力;而时尚文化却向人们展示了其存在的盎然生机,以万人簇拥、一夜风行的快捷传播着,90后的大学生们正是在这两种文化的冲撞与交融中成长和成熟。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积极开展以文化为主导的德育教育,充分发掘和发挥两种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意义。

1 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谦和、内敛、勤勉、尊敬长辈等优良品质,等都属于对中国民族文化精华的继承。但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等方面,也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例如,在公共场合谈情说爱、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高声谈笑等缺少自我约束的失礼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自私、冷漠、低落,缺少基本的社交礼仪,追求以绝对“自我”为中心的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缺乏与周围环境的融洽相处及协调能力。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时尚文化已逐步占领了高校这一阵地,由于大学生群体感受的敏锐性、思维的活跃性、思想的先锋性、行为的前卫性,时尚则成为他们实践的重要主体。时尚的表现形式较多,但从时尚事物的性质角度可分为物质时尚和精神时尚;从表现形态可分为语言时尚、学习时尚、交往时尚、休闲时尚、消费时尚等。由于受时尚文化影响,大学生在服饰、发型、语言、甚至于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改变。

2 研究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交融背景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工作研究文化交融背景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具有时尚的元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时尚,这样不仅有利于正确判断日益多元、多层、多样的时尚现象中的利害、善恶、美丑,进而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而且有利于人们以时尚的形态传递表现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而达到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高校文化时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重要阵地,尤其德育教育阵地,必须始终坚持以的指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方针,努力使时尚的格调与时代的脉搏相一致,从而体现文化的高品位、高格调,从艺术性、思想性、理论性反映社会现实的时尚内容和形式。高校德育是主导文化的阵地,精英文化的发源地,理应肩负起为大学生中的时尚提供正确价值导向的神圣职责。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对大学校园中的时尚文化保持高度关注和敏感,透过时尚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价值观念、审美倾向等深层次的思想内容,并对其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使大学生从娱乐的心态上升到学习的心态,从感观愉悦的层面上升到精神愉悦的层面。

第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教育工作者研究文化交融背景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素质拓展则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即在学习和活动中学生发扬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发展方向作出科学地判断、准确地的选择,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和张扬,使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为将来的就业、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交融,更好地提升了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了大学生主动地将人类文化、科技、审美等文明成果转化为自身独特素养的能力。大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必须要求高校德育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通过培养他们的文化辨别能力、文化审美情怀、文化思维能力和文化传承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文化导向机制,从根本上抵制低格调的时尚文化或部分腐朽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对高校德育教育的瓦解,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3 德育教育新途径

第一,找准交叉点,发扬传统文化精髓,汲取时尚文化元素。在两种文化的交流下,德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交叉点,研究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既充分发挥时尚文化的传播优势和易接受的特点,又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将传统德育教育资源生活化、具体化,再配以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活动形式,进一步增加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

第二,发觉德育教育新载体,凝时尚和传统之精华。如今的大学生已习惯于从网络获取信息,德育教育则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红网阵地或德育教育网站,在网站中充分加入时尚元素,改善人机界面,提高学生互动参与的积极性。做到政治理论的指导与监管和大学生的时尚前沿结合,做到传承传统文化和引导时尚潮流相结合,进而做到贴合学生生活和需要,吸引广大同学参与文化传承和人类进步,并不断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达到德育教育的育人效果。用流行时尚元素传播先进文化的内容是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关键,工作中既要做到投其所好,又要做到高屋建瓴,如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可以在考研答疑、就业辅导、心理咨询等方面开设专栏,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求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让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总之,德育工作的教育与深化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德育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积极探索新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两种文化优势,发展好深化德育教育。

基金项目:2011年度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研究项目《基于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交融背景下的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红梅.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文汇,2011(2).

[2] 袁洪群.大学生时尚文化与高校德育融入的新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1(2).

[3] 谭练红.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沧桑,2010(6).

[4] 丁静.时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学海,2010(5).

[5] 王平川.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