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学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学特征

统计学特征范文1

关键词:管理者团队;人口统计学特征;高管薪酬;盈余管理

刘睿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75)

一、引言

根据Hambrick和Mason[1]的高阶管理理论,组织的行为策略不仅仅是一项经济决策过程,更受到了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特征的影响。而已有的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中较少考虑到管理者特征对其的影响,仅有少量文献主要集中在探讨管理者性别以及年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2-3-4],而并没有系统考察管理者团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且现有研究多假设管理者为理性经济人,而实际企业管理者由于自身知识背景、年龄以及性别差异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理性经济人。因此,研究管理者特征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其研究结论会更符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对理解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Watts和Zimmerman[5]就提出管理者的薪酬计划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三大动机之一。随后的诸多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假设。但是该类研究并没有考虑到薪酬动机下的盈余管理程度受管理者特征影响。由于管理者个人特质的不同,在面临盈余管理决策时,其对于风险的判断以及收益的权衡将会截然不同,进而影响到其盈余管理程度。因此,基于薪酬动机研究管理者特征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将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余管理状况,同时也为理解企业管理者个人特征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提供较好的切入点。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Hambrick和Mason[1]的高阶管理理论认为,组织的行为策略与绩效都显著地受到企业高层管理者背景特征的影响,包括管理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作经验以及社会关系。正是由于管理者背景特征的差异,造成了其在认知能力上的不同,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行为策略,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未来经济绩效。

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作为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会计选择问题,也会涉及到道德问题。同社会学中的年龄与行为分析相类似,随着企业管理者年龄的增大,其体力与精力也会逐步下降,理解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随之下降,其行为会更趋于保守,且会更为珍惜目前阶段所获得的财富与声誉,安于公司目前阶段的现状,而不愿承担较大的风险获取更高的收益。Huang等[4]就详细分析了CEO的年龄与企业的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CEO年龄的增大,企业会显著减少其迎合分析师预测的盈余管理行为,其财务重述的水平也显著较低,企业的盈余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可以合理预期随着管理者团队平均年龄的增大,企业会进行更少的盈余管理行为,因为该行为会让其承担更多的风险,降低个人的效用水平。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管理团队平均年龄的增加会有效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

管理者性别对于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多,且主要是基于风险分析的视角。Groson和Gneezy[6]的研究认为与男性相比,女性是风险回避者,而公司的决策行为都是受到企业的管理者风险偏好的影响。这种特质反映在企业的会计选择行为上应该就是其采用更少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减少自身所面临的法律风险。Francis等[2]研究了公司CFO由男性变更为女性时,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的变化,即与男性CFO相比女性CFO出具的财务报告会更为保守,且市场对于女性CFO在位期间公司出现的负面盈余信息反应不足,这更激发了女性CFO采用更为保守的会计政策,减少了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Peni和Vähämaa[3]的研究同样也发现CFO为女性的公司会有较高的盈余质量,盈余管理行为较少。因此,若在公司高层管理团队中,女性管理者的增加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司的财务报告更为保守,减少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管理团队女性管理者的增加会有效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

而管理者的学历背景、教育程度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目前鲜见于文献。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Castle和Jane[7]认为高层管理者的教育程度越高,其处理公司业务的能力越强,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从而对公司的绩效有较为正面的影响。根据叶上葆等[8]的推论,由于高层管理者的教育程度越高,其经营能力越强,公司并不需要进行过多的盈余管理行为来维持业绩,但是其实证分析只证实了继位管理者的年龄越大,教育程度越低,越容易出现盈余管理行为,并没有直接得出教育程度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的结论。而根据Hambrick和Mason[1]的分析,企业高层团队的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其价值观与认知偏好,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绩效,但并没有显著证据表明,高层团队的受教育程度一定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但是,他们进一步分析指出,没有受到好的教育的管理团队,其绩效一定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由此可见,良好的高等教育虽然不一定必然导致高绩效,但是通过教育所传导的正确的价值理念必然会抑制管理者的不道德行为。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管理团队的受教育水平越高,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越低。

由于管理者薪酬水平与业绩相联系,从而导致了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动机,管理者在业绩压力之下,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通常会采用更多的盈余管理行为来满足业绩要求。但是考虑到管理者团队的背景特征,其薪酬契约下的盈余管理行为可能产生相应的变化。正如H1的分析,由于高龄管理者安于企业现状,为了保持声誉,不愿承担风险,特别是在现有中国制度背景下,国有企业较多,且企业的股权激励制度尚未普遍施行,管理者的薪酬与业绩的关联较弱,因此,薪酬对于高龄管理者团队的激励作用并不显著。但另一方面,可能正是由于制度建设的不健全,企业高层管理者可能会进行较多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通过业绩操控抬高股价,伺机出售其所持公司股票,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者是通过离职前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企业业绩,为离职后谋取更好的退休福利。因此,笔者认为薪酬对于年龄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调节作用并不明确。

而管理者的性别差异对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女性管理者作为天生的风险回避者,其通常不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满足业绩要求;而男性管理者则恰恰相反,其可能会实施更多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笔者认为薪酬激励会使得女性管理者更加谨慎,使得男性管理者更加激进,从而对性别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起正向的调节作用。从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看,良好的高等教育必定会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减少管理者的不道德行为,报酬激励的负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被抵消,而报酬的正向激励以及资本市场的积极反应都会进一步强化管理者减少盈余操控行为。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4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薪酬水平对年龄与盈余管理行为并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H4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薪酬水平对性别与盈余管理行为起正向的调节作用。

H4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薪酬水平对教育程度与盈余管理行为起正向的调节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高管界定

笔者借鉴Hambrick和Mason[1]等的研究,将高管团队定义为公司现任监事会及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和独立董事)、总裁、副总裁、CEO、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以及董事会秘书等。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笔者以2001—2014年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由于计算应计盈余管理模型的需要,实际的样本区间为2000—2014年。并按照以下标准选择样本:(1)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以及在研究区间内被证监会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样本。(2)剔除行业年度少于15家的行业年度。(3)剔除上市时间不足1年的上市公司样本以控制IPO效应。(4)剔除管理者特征披露不详以及企业财务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样本。最终获取样本数为1975个。文中管理者特征所需数据来自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司高管简历、通过手工搜集计算获得。其他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

(三)变量设定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盈余管理水平。根据夏立军[9]的研究,Dechow的修正Jones模型最能反映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因此,笔者也采用该分行业分年度模型计量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采用证监会2001年行业代码,除制造业细分到二级行业,其他行业都采用一级行业代码)。

2.解释变量

笔者以高阶管理理论为基础,实证考察管理者团队人口统计学特征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选取管理者团队的平均年龄(Age)、平均学历(Edu)以及团队中男性所占比重(Gender)为解释变量。同时考察了管理层激励(Inc)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

对于管理层薪酬激励,笔者借鉴Bergstresser和Philippon[10]的股权激励公式,但是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实施股权激励公司较少,因此,本文在计算薪酬激励占比时并不考虑管理者已被授予但尚未执行的股权数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Inc=0.010×Price×Shares/(0.010×Price×Shares+

Salary)

(3)

其中,Price为股票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Shares为管理层持股数量,Salary为管理层工资数额。

3.控制变量

借鉴已有研究,笔者选取企业资产负债率(Lev)、企业净资产收益率(Roe)、企业规模(Size)以及企业成长能力(Growth)等变量为控制变量,以控制不同企业特征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同时,笔者还设定年度虚拟变量来控制不同年度中经济情况以及突发事件的影响。

(四)检验模型

为了考察管理者特征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管理者激励措施与其特征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交互影响,笔者构建如下回归模型来验证H1—H3:

以上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市场综合实力百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即CR100从2011年的26.2%增加至2017年的47.7%,增长率为82.1%。从10强和百强企业的数据对比分析来看,二者均表明全国房地产市场集中度在不断增强,但10强企业的市场份额的提升速度稍快于百强企业,这说明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大企业规模增长有所加快,市场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不过,按照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竞争型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虽有所增长但仍处于偏低水平,这是对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的一个基本判断。

DA=β0+β1Tmc+β2Lev+β3Roe+β4Size+β5Growth+

∑Year+∑Ind+ε

(1)

构建如下回归模型验证H4:

DA=β0+β1Tmc+β2Tmc×Inc+β3Inc+β4Lev+β5Roe+

β6Size+β7Growth+∑Year+ε

(2)

其中,Tmc为管理者背景特征,在回归分析中分别代入管理者性别、年龄以及学历程度。

四、实证研究

(一)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表1汇报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在进行描述性统计之前,笔者对文中的被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进行了上下1%分位数的Winsorize处理。

表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N=1975)

通过对表1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表征样本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变量DA均值为0.034,表明企业的操控性盈余管理水平仅占到企业资产总额的3.4%,平均水平较低,而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极差达到3.784,这表明不同企业之间的盈余管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就本文的自变量而言,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平均年龄达到46.970岁,这一年龄段的管理者正处于“年富力强”的人生阶段。既拥有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管理经验,又拥有持续学习和不断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最小值39.370岁和最大值54.660岁来看,不同企业的高管平均年龄具有较大差别,表明不同企业之间在高管人事安排上有所差异。

2.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表2报告了本文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表2变量间相关系数表(N=1975)

注:本表报告了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与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置于表的左下方和右上方;*、**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同。

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与Spearman相关系数,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与管理者特征变量之间均有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管理者特征确实对企业盈余管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管理者团队平均年龄和团队中男性管理者所占比重与盈余管理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而管理者的平均学历水平以及接受的薪酬激励水平与其呈现一个负相关关系。初步验证了H2与H3。同时还可以看到所有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未超过0.500,可以断定变量之间没有显著的多重共线性,可以进行回归分析。表2报告的相关性分析仅为单变量分析结果,考虑到有影响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其他因素,因此可能具有测度误差。更为严谨的结论有待回归检验的结果呈现。

(二)回归结果分析

1.管理者特征与企业盈余管理

由于盈余管理行为包括正向与负向两个层面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均表示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因此,本文将盈余管理分为大于零组与小于零组,分别进行回归,以控制不同方向上的盈余管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表3和表4分别报告了大于零组和小于零组的回归结果。

表3盈余管理水平大于零组回归结果(N=798)

注:括号内数据为经过稳健调整的t值。下同。

表4盈余管理水平小于零组回归结果(N=935)

通过表3可以看出,企业管理者的年龄对企业正向盈余管理水平有一个显著的负向影响,相关系数为-0.013,显著性水平为5%,这表明,随着企业管理者年龄的增大,其所在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逐渐下降。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管理团队平均年龄的增加会有效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企业盈余质量大幅提高。H1得到验证。同时可以看到,管理团队的平均学历水平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03,且显著性水平同样为5%。这表明,随着企业管理团队平均学历水平的提高,企业同样有减少正向盈余管理水平的倾向,盈余质量大幅提高,H2得到验证。

对于企业管理团队中男性成员所占比重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影响方向为正向,但是其统计学意义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H3只能得到较为微弱的经验证据支持。究其原因,笔者推断,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团队高管大部分成员为男性,女性占比较少,因此,团队中性别异质性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就管理者的薪酬激励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而言,我们观测到了一个显著性水平为1%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46,与已有研究[11]相一致。表3中列(5)的回归中,我们将所有管理者特征变量放入同一模型,以进一步考察管理者特征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关系。上述结论均成立,并且,模型的拟合优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进一步表明上述结论的稳健性。而控制变量中,仅有企业规模与盈余管理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在1%水平上显著。虽然这与政治成本假设不一致,但是在中国背景下,企业可能为了获得政府支持,更有动机进行利润操控,提高利润,以从政府干预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通过表4可以看出,企业管理者的年龄与负向的盈余管理行为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08,在10%水平上显著。即企业管理者团队的平均年龄越大,其负向盈余管理水平越弱,管理者的年龄对盈余管理程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H1相一致。但是教育水平与负向盈余管理的回归结果并不支持H2。由表4列(2)的回归结果可知,平均教育水平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77,且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高管团队的平均教育水平越高,其越可能进行负向的盈余操控。表4中列(3)和列(4)的回归结果均不显著,H3没有得到验证,可能的解释原因与正向组的解释原因相一致。表4中列(5)的回归结果与前4列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再次验证了H1,H2与H3没有获得支持。在负向盈余管理组中,其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与企业负向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与债务契约假设相一致,即越高的负债比率,企业越可能为避免债务违约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而其他控制变量与负向盈余管理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在不同的回归模型中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2.管理者特征与企业盈余管理: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

由于本文选用了包含时间变量的企业面板数据,因此,可以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企业不随时间改变的个体效应进行控制,同时,考虑到企业在不同年度可能会受到不同政治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笔者在模型中加入时间虚拟变量,构造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研究。另外,由于样本数据之间可能会存在异方差以及截面相关、序列相关等问题,普通模型的回归会造成衡量的偏误,因此,笔者采用Driscoll和Kraay[12]稳健性回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控制。为了验证H4,我们在模型(1)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了管理者年龄、教育水平和性别比重与薪酬激励的交乘项。由于交乘项的存在,模型(2)具有一定的多重共线性,因此,我们首先对相关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然后构造交乘项以降低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同上文的分组,表5报告了薪酬的激励对于正向盈余管理调节作用的回归结果。

表5回归结果:考虑薪酬激励作用(N=496)

通过表5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管理者的平均年龄与平均学历水平仍旧与其盈余管理水平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均为1%),性别与盈余管理水平的回归结果仍不显著,进一步证实前文结论的稳健性。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管理者学历水平与其薪酬激励的交乘项在5%显著性水平上与其正向的盈余管理水平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47,在10%水平上显著,H4c得到验证。这表明当企业的管理者团队的薪酬水平显著提高时,原先管理者团队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了。但是,企业薪酬激励水平对管理者年龄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关系影响虽然存在,但并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H4a,由于薪酬的此种调节作用虽然可能是存在的,但是正如假设分析中所阐述,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存在一定的抵消,因此,造成其最终的结果并不显著。而企业薪酬激励水平对管理者性别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关系影响也并不显著,H4b没有得到验证。笔者进一步考察了薪酬激励对于管理者特征与负向盈余管理组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回归结果略去没有汇报。

(三)稳健性检验

笔者进行了如下稳健性检验:(1)考虑到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制度约束,上市公司增发配股、保牌以及IPO动机均较强,因此,将样本中去除该类上市公司,研究结论基本不变。(2)将数据进行Winsorize修正之后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基本一致。(3)参考陈燕锡等[13]衡量管理者团队的学历、年龄的办法对上市公司中主要解释变量进行重新测量并进行回归分析,结论基本一致。(4)采用Kothari等[14]模型来计量应计盈余管理水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统计学特征范文2

建筑企业可分为“狭义建筑业”和“广义建筑业”,狭义建筑企业主要指建筑产品的生产(即施工)活动,广义的建筑企业指建筑产品的生产和建筑生产有关的所有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材料与成品及半成品的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维护及管理,反映了建筑业整个经济活动空间。文中所谈的建筑业是广义建筑业。根据行业分类,建筑业主要包括:铁路建设、公路建设、城市轨道建设、水运港口建设、城市建设、房地产、能源建设和能源调度工程,除了上述种种之外,还有冶金、化工、电子工程等等。本文研究的行业是房地产建设行业。

如表1,反映2004年至2009年我国建筑企业部分指标的发展情况。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建筑企业单位数从2004年的59018个发展到2009年的70817个,虽然在2005年有所下降,但是总体趋势都在增加;从业人员从2004年的2500.3万人发展到2009年的3672.6万人,增加比例都在上升,总体的从业人员也在不断上涨;行业总产值从2004年的29021.45亿元到2009年76807.74亿元,增加61%,年均增长率约为10%;再从建筑行业利润总额看,增长速度很快,从2004年的7192468万元增加到2009年27187552万元;从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标看,从2004年20887元/人到2009年37640元/人;利税总额从2004年16554384万元增加到2009年53724409;企业增加值从2004年的56157837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156198171万元。

二、我国建筑企业知识型员工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首先,通过对我过建筑企业知识型员工159份有效问卷按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工龄、岗位特征做一个人口统计情况分析,如表2所示:

从性别分布来看,159名被调查者中大部分是男性员工,占据66.0%的比例,女性员工只有54人,占据34.0%的比例。这种分布显著反映了目前建筑企业的知识型员工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行业的环境和工作属性特殊性的原因,符合了客观实际情况。

从年龄分布来看,A建筑企业知识型员工主要集中在35以下年龄段,分别占据78.0%,说明大部分员工年龄偏小,年老员工引进方面很少。这与该企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因素有关。

从学历分布来看,本科学历的知识型员工占据47.8%的比例,占接近总人数的一半,其次是大专学历员工占据28.3%,而研究生及以上和高中(中专)的学历的员工少。这反映了建筑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学历层次偏高,这与建筑企业工作信息化和项目准确化的需求因素有关。

从婚姻状况分布来看,已婚和未婚的知识型员工占据的比例相当,分别占据50.9%、49.1%,这与该行业的发展情况有关。

从工龄分布来看,1年-5年知识型员工分别占50.3%,占据一半的比例,6年-10年占据14.5%,说明A建筑企业的处在发展阶段,大部分知识型员工都是最近10年引进的。

从岗位分布来看,四个性质岗位的员工比例差别不大,其中管理性质的岗位占据31.4%稍微比其他三个性质的岗位高点。这很好地反映了目前建筑企业在生产部和工程部方面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统计学特征范文3

漯河有线电视台从2003年开始了电视散文的创作,《沙澧情韵》栏目应运而生,笔者结合创作实践,就电视文学的一些美学特征及同期声的魅力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音诗画的交响。电视散文的形式美是受观众喜爱的基本原因。无论是对自然山水的礼赞、对人间真情的歌颂,还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怀,观众总能从亦真亦幻的画面、隽永的语言和舒缓曼妙的音乐的交相辉映中,进入某种物我交融的意境,感受博大的人文精神。其实欣赏电视散文,从形式美上说是欣赏音诗画的交响。

音诗画本是三门独立的艺术,三者意境相通,但无论哪一种艺术都既有其优势又有其局限。画面塑造的形象具体可感,但单纯的一幅画又往往难以让人理解物象的延展性意义和它的深层内涵;诗表现的形象空灵、深邃、意蕴悠长,许多用画刻意表现的情感、风骨只需一两句诗就把它点化了,可单纯的诗毕竟又会因缺少义理的凭借,或者欣赏者文学素养的限制而影响其审美效果;音乐表现的形象常常令人陶醉,但用音乐来表现具象是不现实的,可它的非语义性和表现性,又使它在表演艺术和像电视这样的综合艺术的许多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情感催化剂。但是要把这三种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中创造出新的艺术,就不能不对这三种艺术各自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以便扬长避短、合而为一,通过综合运思,实现音诗画的交响。音诗画的融合,最难处理的是诗与画的关系。电视的先天优势是记录实在的影像,而散文表现的许多是作者意念中的形象。这一实一虚怎样融合?作者认为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者融合才和谐。

电视散文本来就是诗与画的延伸,二者的创作规律是相通的。除了勾连情节必不可少的叙事性语言外,电视散文的创作,应尽可能避免对事物表象的直接描摹,努力挖掘事物的深层内涵,表现由联想牵出的意向,才能实现与画面语言的呼应与自然对接;电视画面的拍摄,除了展示客观环境必不可少的场景外,也只有尽量摒弃对具象原生态的实录,转向对隐含意蕴的虚像的创造,实现与文字元素的“虚里接”,才能使两者水融,共同营造开启情感阀门的意境。如作者的山水吟《在水一方》――石漫滩水库掠影曾经获得本台组织的风光片大赛优秀作品奖。

石漫滩水库的美景许多电视媒体都拍过,把它作为融山水于一体的美景名胜来赞美,而《在水一方》的创作却融入了作者和摄像记者敏锐的美感感知力,从石漫滩水库山水系列的表象中,体悟到了“农家山水的本真”,画面中薄雾里的鸡鸣、农家袅袅的炊烟、湖面荡舟的渔人等多个场景,使得《在水一方》具有了浓郁的农家山水特性,声画效果产生的丰富联想,引导观众思绪超出屏幕之外的天地,让人浮想联翩,超出文字解说之外的联想。这种本真的审美价值和蕴涵的人文精神在本片中显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也使得本片回味悠长。

同期声的完美运用。电视诗歌散文是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的有机组合:有字幕――作者的文稿,有解说词――诗歌散文的朗诵,有画面――自然景观、作者的行动、生活场景,有同期声――使观众身临其境,有音乐――抒发更深层次的情感。这种表现手法的组合,构成了电视诗歌散文的丰富多彩、意蕴深远。在越来越多的电视诗歌散文作品中,同期声成为其声音的主题构成。大量同期声的运用,使以叙述为主题的电视诗歌散文呈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

同期声使电视散文具有感染力。在电视诗歌散文作品中,运用好同期声能打破音画对位的单一模式,增强电视诗歌散文的现场感和感染力,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真实感,增添了表情达意的效果。在抒情写意的片子中,同期声的运用使得人们对事物的感受更加细腻。由于片子加入了未加修饰的同期声,就引起了作品声画内部的变化,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状态,产生了新的电视声画的整合机制,从而更加自然、更加本质地表现出生活的原态。如在电视散文《用爱倾听》的创作中,我们通过运用同期声和大量的现场声来表现片中的真挚情感。该片通过细腻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收养聋哑女童并努力使她接受教育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女间平凡真挚的爱。但片中通过同期声的巧妙运用,透过聋哑女童稚嫩的脸庞以及呀呀的学语声来展现。慈爱的母亲一遍遍一声声,不厌其烦的手势、话语昭示了一位母亲伟大的爱。当聋哑女童的一句“妈妈”脱口而出时,流泪的岂止这位母亲,同期声的魅力也同时打动了观众的心。这画龙点睛的同期声和母女间的普通生活场景现场声无疑是片中的重点和亮点。通过声音的叙述、画面的描写,使电视散文的声音和画面达到了“声画”一体的效果,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同期声增强了电视散文的叙事功能。电视散文大多采用幕后解说,叙述时间的发展过程、描述人物内心活动、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揭示事件蕴涵的意义。而随着同期声在电视散文中的大量运用,不仅改变了电视散文以解说为主的状况,同时也带来了电视散文中纪实语言的革命。在有些电视散文作品中同期声的使用,部分甚至全部承担了电视散文中的叙事功能。在电视散文《过年》中,大量运用小镇父女做年夜饭、舞龙舞狮和小镇的戏台表现家乡过年的热闹情景,从而表现了家乡古老的年俗和浓浓的乡情,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叙事效果。

电视文学中音诗画的完美结合,使电视文学具有了美学特征,合理运用同期声的叙事功能在增强电视文学作品的真实感与生动感,增强事件对观众的吸引力和观众对事件的参与感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期待着更多的电视从业人员对电视文学作品中的美学特征及同期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运用。

统计学特征范文4

(浙江省文成中学,325300)

摘要:通用技术有效学习是指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学生获得技术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有效学习的特征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对学习过程有自主性,通过学习能获得自我认同。教师组织课堂学习时,可以利用案例、学案、实践项目等有效组织教学。

关键词 :通用技术 有效学习 特征 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和现状,并能据此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有效学习。

一、有效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一)有效学习的内涵

有效学习是指学生用较少的学习时间,获得较多的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愉快的、主动的、积极的参与,而不是痛苦的、被动的、消极的接受,通过学习能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得到师生的认同,有成就感,有继续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有效学习相对于低效,甚至无效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效学习是把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摆在第一位,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自己的事情,不是为别人学习。在课堂上要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要求教师心中要有正确的学生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切不可急功近利,违背学习规律,推行“填鸭式”“题海式”战术。因为这样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学,抵触学习,与有效学习背道而驰。

(二)有效学习的特征

通用技术有效学习是指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学生获得技术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有效学习没有具体的衡量指标,但具有以下特征。

1.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较高的兴趣。

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课堂上就会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并且对学习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如何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呢?首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承认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是承载知识的容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们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师在组织课堂学习时,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其次,在备课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但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有很多,教师在选择教学载体时,要做到心中有生,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觉得学习内容很亲切,有学习的冲动和愿望。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2》第二章第一节“流程的概念”时,考虑山区的学生对自行车前轮装圈上轴的过程并不熟悉,可能有些学生还不会骑自行车,对于安装的时序和环节自然就不清楚,但是山区的学生对育苗插秧的过程很熟悉,大部分学生都在田里劳动过,让他们说说具体的环节和时序,他们就会觉得很亲切,有话可说,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2.学生对学习过程具有自主性。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理解,而是学生与文本的交互作用、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但是以“教”为中心、“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学生对学习过程缺乏自主性,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效率低下。通用技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技术的理解、运用和评价不是靠教师的讲解获得的,而是靠自主学习,对生活中的技术现象独立思考、自主分析习得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力,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例如,在教学“结构的稳定性”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材上的案例进行逐个讲解,这样,学生仅仅停留在知道了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三个因素上,没有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缺乏自主性。相反,如果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如投影展示上海“楼脆脆”事件(如图1)、成都“楼歪歪”事件(如图2),引导学生思考出现这些事故的原因。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得出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再通过不倒翁试验,讨论自行车的稳定性,分析塔架模型结构等,从而自主建构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三个因素。最后利用一次性筷子,让学生根据对结构形状、支撑面积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的认识和理解,搭建结构稳定的桥梁模型。经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通过学习能够收获自我认同感。

自我认同感是学生通过有效学习,获得了教师的肯定、同学的鼓励,能感受到甚至触摸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心里有成就感和想继续学习的愿望。自我认同度高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得积极进取、自信乐观,能够直面挫折勇于接受挑战,能够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相反,自我认同度低的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缺乏自信、在别人面前不敢展现自己,自我封闭和过度敏感。例如,有一位学生由于文化课基础薄弱,在班级属于“后进生”,每次考试都不理想,渐渐地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自暴自弃,多次违反学校纪律,不服从教师的管理。了解了这位学生的情况后,我发现他动手能力很强,于是就动员他加入“创意制作社”。在社团活动中,他表现得很出色,设计制作了“懒人洗衣刷”“雨伞架”(如图3)等,还在学校科技节上获得一等奖,并被学校推荐到县里参加比赛。这在班级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自己也感觉小有成就。在通用技术课堂上,我也有意识地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在课堂上表现得更积极,重新树立了自我认同感。

二、有效学习的策略

(一)利用案例,激发学习兴趣

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编排了大量的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术概念和思想,因此案例分析是通用技术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面对众多的案例,该如何选择和使用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呢?这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通用技术与生活联系紧密,在选择技术案例时,应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因为学生熟悉的案例或多或少都具备一些与之相关的经验,以此组织课堂学习,学生觉得亲切,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比如,在教学“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时,我安排了“给课桌椅挑毛病”这个环节,让学生找出课桌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诸如“课桌高度不能调节,会影响到坐姿”“椅面太硬,坐久了不舒适”“桌角太尖不安全”“靠背太矮坐久了腰疼”等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人机关系体验提出了理想中的课桌椅设计方案。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理解了人机关系的含义,还能体会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利用技术案例组织课堂教学时,还要注意对案例的深挖掘,通过对技术案例的分析、讨论、拓展、延伸,让技术案例贯穿整堂课,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发现问题”这一内容时,有教师选用“胡振远发明提手”这个案例组织教学:胡振远商场购物回来提了很多东西,双手勒得血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决定设计一个提手(如图5),能方便地提塑料袋。提手用什么材料做?他通过研究和试验找到了合适的材料。提手生产出来后,市场销售不好,他通过做市场调查,对提手进行了完善(如图6)。最后推向市场,获得了千万价值。学生很震惊,这样一个小发明能创造如此巨大的价值。这节课以胡振远发明提手这个案例为主线,师生一起深入分析和讨论,学生与技术案例交互作用,被案例的情节所深深吸引,引起思想上的共鸣,整个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愉快,达到了有效学习的目标。

(二)设计学案,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学案导学是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完成学习任务。通用技术某些章节可以利用学案导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比如,在教学“正投影与三视图”时,就可以利用学案组织学习,这节课的导学案包括:(1)掌握正投影的特征,知道三视图是如何形成的,物体三视图投影规律及正确绘制三视图。(2)给出一个正投影,由学生观察后得出正投影中光线之间有什么关系,光线和投影面之间有什么关系;给出不同形体的一视图、二视图、三视图,得出一视图、二视图不能正确地反映出物体的形体,三视图能正确地反映物体的形体;观察三视图形成的动画,总结出三视图形成的规律;学生自主完成各形体的三视图;学习小结,以填空的形式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检验。整节课以学案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通过观察、分析、思考,总结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掌握了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学案导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学案的设计,要充分了解学情,根据不同的学情提供不同层次、可自主选择的课堂学习内容,使不同层次、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都有所进步和发展。(2)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和对话,使学习过程变得愉快、轻松和高效。

(三)开展实践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技术课程应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因此,技术实践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特色,教师应根据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思维。学生普遍比较喜欢技术实践活动,对技术实践有很高的热情,如在教学“结构的类型”时,我让学生进行“鸡蛋承受压力”的试验,3枚鸡蛋居然能承受4块砖的压力(如图7),而且完好无损,学生觉得不可思议。这时,我顺势提问:为什么鸡蛋能够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学生思考后自然能得出壳体结构的受力特点。

又如,在教学“简单结构的设计”这节内容时,我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了“用一次性筷子制作晾衣架模型”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熟悉设计一个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设计晾衣架方案并做出模型,晾衣架模型至少要能承受500克重的钩码。活动准备:一次性筷子8根,棉线若干,剪刀一把,钩码若干。活动过程:首先提供几款晾衣架的图片,然后师生交流讨论制作晾衣架应考虑的因素,接下来学生分组构思方案、确定方案,绘制设计草图,最后小组成员合作制作模型。活动展示:每组推荐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如图8和图9),介绍构思的灵感,制作的过程,演示能够承受钩码的重量。每展示一组,教室里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统计学特征范文5

一、会主动求和

“会学”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往往远远走在教学进度的前面,不仅做好每一节课前的预习,而且能自发地钻研高年级的课程,新学期还没有开始,他们在假期中便找来各科教科书阅读,他们懂得,要比别人走得快,就得付出比拿1人多的汗水,他们的这种“超前”行动,往往使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会记笔记

“会学”的学生不仅会下苦功夫,更会找窍门,这集中表现在记课堂笔记上。有的同学从教师开始讲起,便趴在桌子上一字不漏地记录,这样的同学已变成了“书写机器”,当然也学不了多少东西;有的学生手很懒j一节课上完,无论书上还是本上,干干净净,一字不写,这样的同学复习起来毫无凭据、,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会学”的学生则不然,他们是有选择地记录,把“想”和“记”结合起来,侧重于记录老师讲课中对自己最有启发的部分,为了提高记录速度,他们还常常自制些符号,以缩短书写时间,提高记录效率。

三、会发现问题

“会学”的学生头脑中问号最多,常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来,对于教科书,他们也从不迷信,敢于大胆质疑。

四、会探索“所以然”

“会学”的学生从不满足于书本上现在的结论,喜欢研究得出结论的推导过程,探究其“所以然”,而有的同学解题时喜欢对答案,只要答案相同就放过去了,而不重视解题过程,这样做的习题再多了等于没有做。“会学”的学生解题之后往往反复思考解题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找出规律恒的东西来,每做一题就要懂得这一类题目的基本解题思路。

五、会多方求解

“会学”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能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例如在证明几何题时,积极主动地变换辅助线的位置,代数问题用几何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用代数、三角函数方法求解,在读书或做作业时能从多角度理解和发挥。

六、会总结规律

“会学”的学生能自觉及时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归纳,找出规律,并用这一规律继续指导自己的学习,使之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七、会用工具书

“会学”的学生一般都不是死记硬背的能手,相反他们之中的许多人记忆力并不突出,他们深知有限的时间和无限的知识之间的矛盾,努力将自己的聪明才智使用到最有价值的地方,所以工具书成了他们的好伙伴。

八、会广泛涉猎

统计学特征范文6

[关键词]地球化学异常 找矿靶区 青铜关

[中图分类号] P18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30-1

0前言

青铅关铅锌矿构造区划隶属于扬子板块―南秦岭造山带边缘海盆―江口青铜关晚古生代陆表海。构造位置总于镇安断裂和公馆断裂之间,金鸡岭向斜与王家岭背斜的交接部位,构造位置特殊,对成矿十分有利。区域上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较发育。

1地质特征

成矿带划分:根据《1∶50万陕西省成矿区(带)划分图》 、《1∶25万镇安幅区调报告》对陕南巴山地区成矿带的划分意见,将镇安县青铜关一带地区划归南秦岭晚古生代、中生代铅锌银铜铁汞锑重晶石成矿带(Ⅲ-40),镇安―旬阳华力西、燕山期铅锌金汞锑成矿区(Ⅳ13),锡铜沟―板岩镇铅锌金汞锑成矿带(Ⅴ28)和小河―双河汞锑金成矿带(Ⅴ29)。

2地球化学特征

通过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出的各元素异常共178个,归并为3个综合异常:

Ht-1-PbZnAgAsSbHgAuCuWCo综合异常位于矿区中部,异常总体呈近南北向展布,面积约7.44km2,衬度7.39。该综合异常区出露地层主要为铁山组地层,异常北东部有少量四峡口组和袁家沟组地层出露。该综合异常主要由10种元素130个单元素异常组成。

其中南部的Zn29、Pb5、Hg36、As40和北部的Zn6、Pb16、Hg6、As5异常规模大、强度高、异常分带明显,多具外、中、内带或外、中带,浓集中心清楚,在南部的月西沟脑和北部的谢家湾具有明显的浓集中心分带,且浓集中心套合较好。

该综合异常受铁山组地层控制明显,元素异常规模大、强度高、异常分带明显、浓集中心清楚且浓集中心基本重合,异常套合好,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是寻找铅锌矿的有利地段,找矿潜力较大。目前在南部异常区内已新发现了Ⅰ号铅锌矿体、北部异常区发现铅锌矿化。

Ht-2-PbZnAgHg综合异常位于预查区中部,该异常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面积约0.25km2。综合异常主要由Pb、Zn、Ag、Hg等5个单元素异常组成其中:Pb、Zn、Hg、Ag异常规模中等、但强度高、异常分带明显,多具外、中带,浓集中心清楚,上述4个单元素异常在李家沟口一带具有明显的浓集中心分带,且浓集中心套合较好。

该综合异常受铁山组地层控制明显,且该部位北西西向次级断裂构造发育,是寻找铅锌矿的有利地段,该异常找矿前景较好。目前在该地段已发现PbⅡ矿体。

Ht-3-AuAgHgAsSbPbZnCuWCo综合异常位于预查区西南角柏木沟―太平寨一带,异常形态不规则,但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面积约5.88m2。该综合异常区出露地层主要为星红铺组、古道岭组及铁山组下段。该综合异常主要由Pb、Zn、Au、Ag、Hg、As、Sb、Cu、W、Co等10种元素78个单元素异常组成。

其中,Au37、Ag29、As41、Cu35、Zn38、Zn42、Pb47异常规模大、强度高、异常分带明显,具有外、中、内带或外、中带,浓集中心明显。其中,该综合异常种类多,组合好,强度高,分带明显,浓集中心清楚且基本重合,各单元素异常套合好,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异常区内构造发育,以NWW向和近东西向断裂为主,构造规模较大,次级断裂也较为发育,找矿潜力较大。目前在异常区内及附近发现了Ⅲ号铅锌矿体及多个铜、铁矿(化)体。

3找矿预测

3.1成矿规律

根据异常区成矿系列的研究,总结主要探矿因素和矿化富集规律如下:

铁山组灰岩层是本区铅锌矿、重晶石矿的成矿母岩。不同岩性层间有走向断层,断层带由片理化带、角砾岩带及挤压透镜体等组成,穿插有石英方解石脉,见有少量矿角砾。是赋矿的主要构造部位。区内方解石脉石英脉发育,脉宽几厘米,少数达几米。矿体主要产于灰岩与板岩的层间断层内的灰岩一侧和灰岩内层间破碎带内,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整合产出,沿走向、倾向有膨、缩、分、合现象,矿化与中低温热液蚀变-重晶石化、方解石化、黄铁矿化等有关;矿石呈细脉-浸染状构造,表现了热液成矿的特征。铅锌矿还表现较多沉积成矿的特征:矿体多为整合的层状体、似层状体、透镜体;矿石具条纹条带状构造且与围岩有同步褶曲现象

3.2找矿标志

(1)有利的层位:铁山组。

(2)有利的岩性:灰岩。

灰岩的硅化,重晶石化,浸染状、粉尘状、细脉状黄铁矿化。

(3)断裂构造发育部位。

(4)上述部位有Pb、Zn、Ag、As、Sb、Hg的土壤或岩石地球化学组合异常或物探异常。

3.3找矿方向

根据月西铅锌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结合地质成矿条件和矿化特征,提出找矿靶区。

(1)月西铅锌矿成矿带:该带为预查区最主要的成矿带,成矿带宽约1km,长约10km,北部为近南北向,南部为近东西向,总体呈“L”形展布。地层为铁山组上段第1岩性层-第4岩性层,其中第2岩性层含矿灰岩是主要的赋矿层位;构造位置处于王家岭背斜的转折端部位,F1大断层南西部,在铁山组各岩性层间发育顺层断层,顺层断层与成矿关系密切,为主要的容矿构造。带内蚀变矿化强烈,主要的蚀变矿化有碳酸盐化、硅化、重晶石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方铅矿化。带内有土壤综合异常Ht1、Ht2,Pb、Zn、Ag、As、Sb、Hg套合好,异常强度高,Zn最高达4175×10-6、Pb最高289×10-6、Hg2214×10-9,浓度分带明显、面积大,是寻找铅锌矿的有利部位。

(2)柏木沟-李家沟脑铜铅锌重晶石成矿带:该带位于预查区最南边,南北宽约1km、东西长约7km,呈近东西向展布,带内地层以铁山组上段和星红铺组为主,主要的断层构造有太平寨左旋滑移推覆断层F6,铁山组上段内的层间断层和星红铺组内的顺层断层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带内重晶石脉、方解石脉、石英脉发育,有重砂异常Pb3甲Ⅳ、重晶石1丙Ⅰ,水系沉积物异常Cu429-430丙,土壤综合异常Ht3,该带西部以铜金锑铁钴异常为主,矿化主要为褐铁矿化、碳酸盐化孔雀石化,且已发现铜、钴矿化体。东部李家沟部位以铅锌银重晶石异常为主,蚀变矿化主要为重晶石化、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铅锌矿化为主,且已发现铅锌矿体2条、重晶石矿体3条,该带具有寻找铅锌矿、重晶石矿、铜矿、钴矿的良好前景。

4结束语

青铜关一带铅锌矿位于上泥盆-下石碳系铁山组地层内,受层间断层破碎带控制;土壤异常呈带状展布,规模大、强度高,各元素套合好,在青铜关一带寻找铅锌铜金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参考文献

[1]陕西省地矿局,1∶20万《安康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59.6.

[2]陕西省地矿局,《青铜关幅》、《熨斗滩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1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