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特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特质

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1

1传统武术文化生命的观念形态

如果就中华文化发展的表现看,她无疑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具有其特有的根源性。用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的话来说,中华民族是最具原初性的民族。正是因为她是一个原初的民族,所以才能够独特地从根源上运用其心灵,这种运用心灵的特质,正是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生命”。而武术恰恰就是这种文化生命活的标本和存在体。

武术与西方体育文化在产生的原初就具有其各自不同的精神形态,在思想源泉上就有深刻的差异性,中华文化首先在于把握“生命”,而希腊文化则首先把握“自然”。《尚书?大禹谟》言曰:“正德利用厚生。”这是古代中国文化生命里最为根本的一个观念形态,这一形态即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是首先向生命之处用心。正德、利用、厚生这三个方面本质上就是在修己与安民两方面。“生命”是最为复杂的东西,甚至难以用属性和本质这类哲学范畴对其进行解析,因而当今武术本质的研究仍旧是一个难题,这是传统武术自身所蕴藏之生命本体所决定的。正是因为生命的复杂性,才有人说:“征服世界易,征服自己难。”,明代武术家戚继光也说:“去外寇易,去心寇难。”武术的本质力量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类似尼采所提出的“超人精神”,即“不断超越”才是生命的本质,因而有学者在西美尔生命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习武者内在的非理性生命冲动才是武术本质性的灵魂〔2〕这一命题。这种关于生命的冲动是最深刻、最根源的智慧发动之处,实际上表现在武术文化的生命当中。

正德和修己是对待自己的生命,利用厚生或安民则是对待他人的生命。所谓“对待”意指如何来调护我们的生命、安顿人民的生命。所以中国文化特质里之保命全形、注重生命、把握生命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解剖或者解释,乃是一个道德形上学的把握。因而正德、利用、厚生这一组观念形态是属于道德本体的一个范畴形态。传统武术在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时正是采取了中华文化特有的生命观,是“以德服人”、“以德感人”和“以德化人”,这才有了太极拳 “化动四两拨千金”这种让敌人倒伏却不致命的高级技击术和少林武术禅武“恕”的宗教精神;在对待自我生命方面,武术中的养生之术则更为高妙,有《易筋经》、《五禽戏》和《八段锦》这种养生功法和混元桩、三体式等桩法,太极拳本身就是一种高级养生功,具有导气、养神、通经活络的综合作用;另外在武术的习练过程中,对练武的时辰、环境、方位、衣着等都非常讲究,所以有“闻鸡起舞”、“早不朝东,晚不朝西”、“拳后一身汗,避风如避箭”和“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武谚,还有四戒、五损、十忌、十八伤、廿六宜等非常具体的摄生法则。

实质上,武术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的生命观并非仅是人的自然“生命”,自然之生命是属于形而下的,而是在中华文化里蕴藏的那种精神性生命,即心灵世界和价值世界。道德从本质上就从属于心灵世界和价值世界。而正德即是道德的,利用和厚生是道德形上学的实践,这就开启了后来儒家所谓的“内圣外王”之学,其中正德是内圣之事,律己要严,要时常反观诛己;利用和厚生是外王之事,对待他人要宽。也即是说“生命”观在武术的文化内核中是一个观念形态,属于道德形而上学的观念形态,在经过儒家的理论化改造后就形成了“仁智合一”的道德文化系统。

2传统武术与儒家的仁智合一

从根本上讲,仁智合一的道德文化系统,始终被“仁”给笼罩着,可以说中国的文化系统是一个“仁”的文化系统,甚至可以说“仁智合一”当中却是没有智的,因为智存在于具体的道德措施当中,在利用和厚生中表现,在道德实践的形上学笼罩下为实用的表现。武术之具体形态正是这种实用的表现,韩非有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春秋战国时期侠文化的出现使古典道德实践成为物化和肢体化的语言,这种语言成为表达侠的生命价值观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汲暗、郭解、剧孟等诸游侠像王侯将相一样被单独列传,或贬或颂间无不渗透出狭义行为中透出的道德精神。

“仁”在儒家思想中作为人的类本质而被呈现,从解释学角度看,“仁”并不具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定义系统,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把仁看作“全德”的代名词〔3〕,也即是说仁包含了德的诸多内涵,如“杀身成仁”、“克己复礼为仁”、“仁者必有勇”、“忠孝谓之仁”、“知之方为仁”等,因此从仁的不同含义中看出,仁实际是形而上者,而智、礼、信义、忠孝是形而下者,谓之实践仁于社会之中,仁的笼罩地位在此时是不言而喻的。之所以把“智”而非义作为仁的第一实践体,是由于智是第一心的,换而言之,智是最靠近本心的。智者知也,通明万物,方达吾心,能直接通达人心的第一实践就是“智”,那么它理所当然的成为厚生的统领者。知后方能有礼,知礼方能有信,只有名觉父母之心才能懂得孝悌,因而智是德在实践层面上的第一属性。

武术的魅力就在于它“柔弱胜刚强”的技击艺术,《太极拳论》有言道:“……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查‘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4〕因而对武术而言,智是被放在首位的,武术修炼的高级阶段必须由智来承担,很多精要之法门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必须通过个人的亲自体悟才可触及,其必然经历一段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期间智力因素占有极大比重,善思考者、有灵犀者、坚持不懈者往往能成就一番武学事业,而浮躁不定者、愚笨木讷者和半途而废者则成就有限或者一事无成。从另一角度看,习武本身是个人修炼的过程,是不断提升个人道德境界的历程,那么是否也可以把武术定义为境界形上学的实践体呢?自古习武者皆修心智,而心智正是武礼、武品、武义之根本,因而在实践层面上说“仁智合一”竟不如说是“智为唯一”。

仁的观念形态在根本上是为了安顿我们的生命而形成的,虽然看起来广大无边,无法予以进行概念性框定,但却有一个中心要领,就是通过孟子的“仁义内在”而确定善的标准。仁义本是由于如何安顿和调护我们的形而下的自然生命而显出的一个道德生命、理性生命,即是说:生命不徒有其自然之表,不仅仅是清一色的肉体生命,其间包含了一个异质性的理性生命,由心灵所表现的理性生命。以此推论,仁义必是内在的东西,因而性善必然性的成立,放在武术的层面,我们即可以说武术绝不是徒有其表的暴力美学或是套路艺术,他本身涌动着的是“仁义内在”的生命意志,是在明澈之后的理性心和超验心。这个理性心和超验心的浮现,靠的就是在修炼过程中以智寻仁、以修寻心的求索行为,把外在的一起悬置和虚无化,从而达到彻底消除传统武术人自身存在的一切方法意识和思想观念,彻底放松身心,从而使此心得以彰显〔5〕。这一过程正还原了传统武术真正的文化特质所在。

3 传统武术彰显的道德主体性

若以儒家仁义必内在为毋需证明的先决条件,那么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则必然成立,便可以由恻隐之心见仁,修恶之心见义,由辞让之心见礼,由是非之心见智。仁、义、礼、智四心就是心之德,亦即由心见性也。这一个心性我固有之,非由外而发我,因而是先天内生的。那么这个心性就是道德的心性,我们又称之为道德理性。这是定然的如此的,无任何先决条件的,用康德的话说就是“先天综合的统觉”,即“我思”必伴随我所有之一切之表象〔6〕。那么这个心性一旦显露,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主体性”(Moral Subjectivity)完全壁立千仞般地树立起来,上面通天,下面通人,此才为天人合一之道的真正内涵。

本文开宗明义地讲过,武术承载了中华文化本体的特质,真正的武术大师往往把徒弟的道德修养作为培养的第一要务,因而武术练的是体魄,修的却是真心,这也是为什么本来应当是纯粹技击运动的武术却在后来演变出了桩功这一具有强烈异质性的修炼方式。不同的套路运动形式是不同的修炼法门,不同的习武经验则是通往本心的不同路径,可以武修禅,可以气修身,所谓外练筋骨皮,而内练一口气,练筋骨皮与练气两者都是修炼的必由之路,直到习武者可以真正悬置自己的外在肉体、尽己之性时方显本真。那么尽己之性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即是天人合一之道,亦即上面通天,下面通人。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中庸》有“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等综合统摄而成,而无论心、性、伦皆是理性生命,道德生命之所发。儒家与西方后现代哲学家走的是完全相反的一条道路,一个着手建立人的道德理性和主体性,一个则竭力消弭人的道德主体性,一个悬置了人的肉体兽性,一个悬置了人的精神理性,其中孰优孰劣相信读者自有判断。

通过习武这样一个由外化到内化的习练过程,达到一种主体显现的状态,那么这个过程便是树立理性人道德主体性的过程,无论从中华文化的心性一面还是从礼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的尽理性精神”而形成的文化系统实在是饱满之极,牟宗三先生称其为“圆盈的形态”〔7〕,那么武术之圆盈形态的表现则是完满的道德人格。因而我们往往发现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武林至尊的地位总是给予少林,这不是因为少林武术多么的所向披靡,而是少林寺历代高僧大德辈出,他们的武术修为正体现出那种类似圆盈的形态,该形态恰恰彰显出了习武者的道德主体性,虽然小说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成分,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武术的精神实质所在。

4结语

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生命的观念形态、儒家仁智合一的实践形式和对中华文化的道德主体性彰显的逐步剖析,笔者认为从本质上践行了中国道德形而上学的哲学理想,深刻展现了中华文化道德本体的特质,并认为只有真正了解了武术所特有的这种文化形态,才可以从根源上寻到武术之真,从而为建立一个属于武术自己的学科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震,杨丽.武术本质层次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9.

〔2〕吴福友,付文生,席饼嗣.从生命哲学探讨武术的本质与发展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5):60-63.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M〕三联书店.2008.9:89.

〔4〕太极拳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8:710.

〔5〕乔凤杰.武术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19.

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2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宏观居民消费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消费”特征。消费者的“从众消费”和“保守消费”是产生“阶段性消费”现象的微观基础;而“谦和、低调、面子、攀比、群体规范、风险厌恶、风险敏感、节俭等”传统文化价值观,则又是“从众消费”和“保守消费”形成的根源。

一、宏观居民消费波动的“阶段性消费”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宏观居民消费呈现出的特点是“居民不是以一生为时间跨度来寻求效用最大化,其消费支出安排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所经历的几个消费阶段,可以看出“1980年左右、1988年左右、1994年左右、2004年左右”,这些时期是国内居民消费的高峰期,而在这些时期之间,则表现出显著的居民低消费率、高储蓄率倾向,从而整个的宏观居民消费曲线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消费”集中释放的现象(见图1)。

余永定和李军(2000)把存在的这种“阶段性消费”现象描述为转轨经济下“中国居民的消费模式”;叶海云(2000)则根据存在的这种“阶段性消费”现象,提出了中国居民的“短视消费模型”。沈悦(2001)则进一步测算出我国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规模存在周期波动现象,其平均的波长为8.10年。但是,这些研究对于“阶段性消费”现象,给出的解释都是基于经济学的视角,大多是站在宏观经济的层面上进行讨论,缺乏把居民作为活生生的“社会人”来展开的微观行为分析。本文下面所进行的正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视角,在微观个体层面,对呈现出的这种“阶段性消费”特征给出具体分析。

二、微观行为分析:消费者个体的“从众消费”行为

根据余永定和李军(2000)描绘出的中国居民“阶段性消费”模式图,可以把国内居民“阶段性消费”特征概括为两点:(1)阶段高峰表现出“居民消费集中释放”;(2)阶段周期内呈现出长期的“居民高储蓄倾向、低消费倾向”。第一点,阶段高峰表现出“居民消费集中释放”,可以从微观层面消费者个体的“从众消费”行为来进行分析。

“从众消费”行为是中国现实市场中消费者个体普遍存在的一个显著现象,是指“消费者接受到他人的产品评价、购买意愿或购买行为的信息后,改变了自己对产品的评价、购买意愿或购买行为,努力使得自己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消费行为在中国消费者身上之所以表现得如此“大范围且显著化”,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谦逊、内敛、谦让、低调”。儒家认为“谦逊、内敛”是为人的内在品质,做人的一条基本要求;“谦让、低调”则是外化的待人做事的基本态度;谦是道德之心的把持者,是任何德行的入德之门。而老子的“无为”思想在操作上也体现出鲜明的“内敛”取向,倡导“以谦逊的态度,自守其德,修养自身”。在这样的文化长期熏陶下,中国人的性格普遍有一种潜在的“内敛性”,不喜欢个性的自我张扬,以及行为的超前尝试。

但是,同时中国人最看重的一样东西是“面子”。“面子”是统治中国人的三位女神(面、命、恩)中最有力量的一个,是中国人社会交往中最细腻的标准。Yau(1988)提出的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中,关系导向方面主要由4个价值构成,而“面子”则是其中首要的一个构成内容。Qian,Razzaque和Keng(2007)认为,中国文化规范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国文化中突出方面主要包括了:家庭导向、关系、缘分、面子、人情和互惠。根据Li(1999)的研究,中国文化重要的价值主要包括“社会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延长生命与同化”;多做“得面子”的事情,避免“丢面子”事情的发生,维持自己的“面子”成为中国人行为的一个价值取向。这种“面子文化”,导致中国人不喜欢自己的行为落后于大众和周围群体。

这样,一方面注重恪守为人“谦逊、内敛”的品德,另一方面又十分注重自己“面子”的维护,在这两方面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影响下,其结果就是大部分人选择了“中庸”的行为方式,即以“群体导向”来安排自己的行为,既不发生行为的超前尝试,也不让自己的行为落后于大众。根据Hofstede(1993)的研究,“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群体意识较强,重视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愿意服从群体的利益和群体规范”。李东进等(2009)也把中国文化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方面的特点总结为:注重面子和群体导向,中国人为了规避不确定性和产生归属感愿意让自己的行为服从群体规范¨儿;并且指出,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下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差序格局”下形成的不同道德规范是“群体导向”产生的根源。

于是,以“群体导向”来安排自己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微观个体的消费行为上那就是:个体消费行为的随大流、从众化,很少发生超前消费尝试,也不愿落后于大众消费潮流,形成了鲜明的“从众消费”特征。根据Pool(1998)提出的人们服从群体规范,进行从众消费,有三种动机:准确动机、自身相关动机和他人相关动机。准确动机下进行从众消费是因为个体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合适的、成功的行为提示;自身相关动机下进行从众消费是因为个体采取从众的行为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他人相关动机下进行从众消费是因为他人和他人可能带来的结果(包括奖励和惩罚)。所以,消费者个体的“从众消费”行为最容易发生在购买那些“产品或品牌的社会可见度高、品牌差异可感知度高”的产品身上;当购买的产品是体现一定身份或地位的商品而不是必需品,或者当产品是在公共场合消费而不是在私下消费的时候,参照群体对购买者的影响更大,从众消费行为更为显著。

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宏观消费的几个典型高峰期,可以看出每一个消费高峰期的出现正是伴随着在发生整个社会流行的一些消费。诸如:1980年左右的消费高峰期,当时全社会正流行家庭“老三件(自行车、缝纫机、机械手表)”的添置;1988年左右的消费高峰期,当时全社会正流行家庭“老三件”向“新三件(黑白电视机、单门冰箱、双缸洗衣机)”的转变;1994年左右的消费高峰期,当时全社会正流行家庭高档耐用品(彩电、双门冰箱、滚筒洗衣机、空调、摩托车、电话、录像机、组合音响等)的添置;2004年左右的消费高峰期,整个社会由温饱迈向小康,出现了购房热、购车热、旅游热、电脑热。从罗列的这些购买商品上,可以看出大多数商品正是“社会可见度高、品牌差异可感知度高”的商品,引发了整个社会鲜明的“从众消费”热潮,从而出现了这些典型的宏观消费高峰期。

三、微观行为分析:消费者个体的“保守消费”行为

对于“阶段性消费”特征的第二点:阶段周期内呈现出长期的“居民高储蓄倾向、低消费倾向”,可以从微观层面消费者个体的“保守消费”行为来进行分析。所谓“保守消费”是指“居民的当期消费支出常态性的低于其当期的收入水平,在消费支出安排上持有一种保守、谨慎的心态”。这一消费行为也是中国现实市场中消费者个体普遍存在的现象,且有着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根据文化差异理论,中国等东方国家的文化是高语境文化,而美国等西方国家是低语境文化,两种不同语境的文化下,在思维方式、社会取向、风险感知和风险承担、责任、冲突等方面都具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权力差距、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女性化、规避不确定性、长期导向/短期导向等这5个文化价值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有着很严重的“规避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倾向”,小农经济下人们追求的是男耕女织的平静生活,不喜欢追求冒险或者刺激,在观念中重视整体、集体主义,并不注重个性化需要的追求。中国人容易产生对自己现在生活的不安全感,对未来生活的不安全感,对后代生活的不安全感,从而寻求保障、建立保障的心理特别强烈;而当前国内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制度性缺失加剧了居民的不安全感和风险感知压力,促使人们依靠个人的储蓄努力来为自己建立一个长久的保障。

另一方面,以儒、道、墨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特别强调“节俭”,认为这是人类美德善政的具体表现”。孔子在《论语》中提倡“节用而爱人”明确地把节用爱人作为治国的重要内容;墨家则把“节俭”与“兼爱、非攻”一起视为其核心价值和道德规范。更有无数的格言:如“俭,德之共也”(《左传》)、“俭开福源”(《魏书》)、“由俭入奢易,由奢人俭难”(《资治通鉴》)等,强调居家节俭,把节俭视为持家的主要标准和生活美德。

这样,一方面由于“规避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倾向”,人们注重依靠个人的储蓄努力来为自己建立一个长久的保障;另一方面“节俭”被视为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和生活美德,在这双重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其结果就是大部分人形成了“过度自我控制”的认知偏差,具体表现在微观个体的消费行为上,就是个体消费行为的保守、谨小慎微,消费抱有负罪感/不安全感,形成了鲜明的“保守消费”特征。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宏观消费的几个典型阶段周期,每一个阶段周期内都呈现出长期的“居民高储蓄、低消费倾向”现象。

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3

一、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中高年级的可读一些稍长的宋词、《论语》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致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穿越时空,延伸扩展,把握文化特质

传统文化是厚重而凝练的,在精巧的篇章中蕴含丰富的哲理与情感。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探究适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特质。比如,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作品作者所处的年代,讲述作者的人生经历,把学生思绪拉到作品创作的年代及作者所处的境遇,体会此情此境,领悟其思想。再者,在本作品的基础上延伸扩展一些与此作品相类似的或相关联的文章,让学生在欣赏、比较其他作品中更深刻地理解本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情感。

三、结合生活实际体味传统文化内涵

文化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要更好地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乐趣,在快乐中、无意识中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通过“对对子”“灯谜”“诗词朗诵”等形式让学生领略汉语的结构之美、韵律之美、节奏之美。

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4

关键词:产品文化;传统文化;价值

在经济全球化、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化”在产品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和韵味,运用中国文化元素进行产品设计,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中,创造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异彩纷呈的产品。也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通过产品潜移默化的显现在世人面前,逐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若某种产品视觉形态中蕴含一定的文化特质,在社会中推广企业价值观及产品应用则占取很大优势,现今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对产品的价值和审美观产生了新看法,在产品设计中运用传统元素的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产品不仅要满足实用功能性,还重视存在于产品中的文化内涵及寓意。这是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

一、产品设计及文化概念

产品设计是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求而进行的造物活动,它将人抽象的设计想法实施并创造出产品实体的过程。将产品形象符号化通过不同材质、技术工具等载体予以具体化。产品设计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文化价值观。

产品文化,是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服务于企业并体现出企业文化理念。产品文化直接作用于消费者,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实用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的要求。产品文化属性是人通过设计物对自身和他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进行的文化改造行为。产品文化含量,则取决于设计者的文化素养和设计消费者的文化习惯的共同作用。

二、传统文化概念及元素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共有的文化性格和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经演化汇集成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各种历史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反应。它反映出民族本质特色和时代精神,具有一定传承价值,并体现出中华民族某个特定时空的社会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是华夏五千多年文明沉淀下来的瑰宝。从远古的石器,历数陶彩、青铜、漆器、陶瓷和金银器具、红木家具、文房四宝乃至民间的皮影、剪纸、泥塑,蜡染、木雕等各种富有情趣的艺术品,另外古文、诗词、音乐戏剧、国画书法、文化思想、吉祥图案等都是让设计师不断汲取灵感的巨大宝库。提炼并借鉴这些元素的材料、造型、色彩、思想观点等,产品会更具稳重性和民族艺术特色。

三、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具有鲜明文化特色众所周知的北京奥运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蕴含着传统吉祥文化内涵。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以汉代的“漆红色”色彩产生视觉冲击力。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现代工艺设计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相结合的艺术魅力,体现出别样的人文情感。

2006年度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中,最受瞩目的红点设计概念至尊奖授予了源自德国制造而又蕴涵着“八卦”理念的“阴阳”椅。中国传统的阴阳八卦与家具设计相融合,完美体现出产品设计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良好默契感。

另外在产品包装、广告设计方面应用同样广泛,例“国窖1573”原浆酒纪念品的包装设计,从造型、材质、色彩、寓意等方面都有相当的深度和层次。每个产品的色彩与内外包装造型相呼应,传统表现形式上加入新创意、赋于新内容,给人以古朴、真挚情感,恰到好处体现了产品价值。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系列海报,整幅海报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绘画表现手法,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及水墨画的随意笔触和虚实关系,构成自然绘画意境的疏散意象,水墨元素与主题映照的画面中,表现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和气韵之感。

四、如何塑造产品传统文化内涵

国际设计师乔治亚罗说:“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没有文化内涵的产品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产品设计要融合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相加或对文化生搬硬抄和模仿,而是要真正深刻了解文化寓意,结合产品风格合理巧妙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特质,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做到产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塑造好产品形象并提升传统文化价值,使其具有强烈的民族感的同时也能体现产品现代感。

(一)从思维方面寻取传统文化

中国的意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一个好的无形创意思维,运用到产品设计上,有形表达出人类心灵需求。我们倡导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将传统文化精髓以现代设计形式来表达,把其象征寓意融入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产品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二)合理借鉴、运用传统元素形式

在设计语言日趋国际化的今天,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其人文风俗和文化底蕴各有秋色,这些文化元素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我们应该利用产品设计来诠释与重现这种美。

第一,在对形的处理上“删繁就简”、“以简代繁”。在产品设计中,提倡用最简洁的图形语言传达丰富的思想内涵,这种手法是对文化图形的整体或局部,进行高度概括、艺术提炼和抽象简化。另外,传统装饰艺术有多种艺术形式,内容丰富,处理“形”的手法各具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第二,将传统纹样予以抽象化、分解或变形,使之成为具有现代设计形式并内涵寓意。它为产品设计提供了众多素材,丰富了产品设计形式。

第三,传统艺术注重形式感,包括造型的独特性、排列的秩序感,画面空间的设计感和点、线、面等形式要素的组合关系,并讲究对称、均衡、比例、线条、色彩等带给人的视觉美感,这对产品设计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三)设计“人”为核心

在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大量工艺产品之中,体现出了丰富的美学思想和以服务人为先的重要性。虽然自先秦诸子以来,造物的工艺就一直被归于“形而下”“人为上”的范畴,但从先辈能工巧匠的高度技巧之中仍然表现出了他们为大众服务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是按照美的规律和人性的善良来创造的。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沉淀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

五、总结

产品设计,它不只是一件存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真正意义是指引人们在生活中的审美趋向和情感归属。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财富,它始终延续、一脉相承。我们应不断传承它的造物精神和文明精髓。在现代设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着力于对民族审美意识和心理的把握,站在时代高度进行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的综合创造,这样的产品才能流露出自然东方文化气韵,也是我们民族产品设计更好发展的立身之本,安身之策。

参考文献:

[1]张骏.《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J].《中国科技信息》,2005.

[2]杭间,何洁,靳埭强.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杭间.“六书”与中国视觉设计思维.2005.1.

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5

(一)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品质

中华民族凭借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以拯救和发展国家为目的的民族英雄,奠定了中国特色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正因为爱国主义思想与爱国主义行为一直延续着,所以中国才可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领先于世界。在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践行爱国主义行为,培养爱国主义品质。

(二)和谐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和谐人际交往观

从老子“清静无为”“小国寡民”开始,一直到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佛教“一切随缘”,无一不体现和谐。正因为这些和谐思想,才塑造了中国人温文尔雅、中正和谐的处事方式。而和谐思想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体会并学思想,有利于缓和人际关系,发展良性的人际关系。

(三)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个个中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也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都从天、地、人高度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具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理想教育,有利于树立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创新

(一)加强传统文化建设的引导、组织与规范

1、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引导大学生进行学习、借鉴高校应该定期开展宣传会,开设选修课程,让大学生自己来体会传统文化的美,结合学生的原有经验和知识,进行合理宣传,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校也可以通过专题学习、举办文化艺术节等形式,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把“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传统文化符号张贴在食堂、走廊等场所,创设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

2、合理规划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组织大学生建立系统的文化知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等代表性文化,并共同融合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内。在传统文化的视角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充分整合传统文化,建立系统的传统文化体系,真正把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二)加强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融合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以枯燥的纯理论为主,没有同学生的原有文化联系起来,也缺少与学生的时代、生活联系起来,以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划不合理。同时,高校也没有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变成了“传教”的过程,学生普遍不能接受。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根据学生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规划和管理工作,防止思想政治教育流于表面。

(三)批判性地学习、接受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6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艰巨。第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欠发达地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落到实处,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国家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第二,团结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保障。敌对势力企图煽动民族矛盾阻碍我国发展,利用各种手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问题亟待解决。

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文化心理差异显著。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特殊,经济基础、生活方式、、思维心理等方面的文化特质造成他们的价值取向相对特殊。

调研表明,文化特质和价值观念不同,它会造成学生的理解偏差以及对事物、事件的解读差异,而这必然会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传输,是一种转变教育,其难度远高于养成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两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冲突碰撞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价值观不稳定,使其产生自卑等消极情绪,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校着力解决。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关系

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要依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特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五观”教育,进行法律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

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民族团结的基石,是“五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开展其他活动的支撑和抓手。

只有学生有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学校才能更好地开展其他主题教育。中华优秀文化既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体、通俗、接地气、深入人心。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框架构建

(1)加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化教育。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一体交融是内核,多元并存是共识。坚持一体 文化,坚持中华文化的核心地位,认识到虽然各民族文化形式不同,但内在都坚持勤劳、勇敢、团结的民族精神和尊老爱幼、诚实友善、和谐统一的共有特质。承认多元并存,便是既增进民族文化自信以更好传承传播本民族文化,又包容接纳其他民族文化并积极交往、交流。

(2)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练,而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和精神家园支撑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优秀素材,使教育更加具体、形象。高校应以文化人、潜移默化,减少少数民族学生的抵触情绪,增加教育实效性。

(3)开展民族文化交流鞒薪逃。高校应在交流中增进了解,用了解消除误解,用交往增进包容,在借鉴传承中不断发展;应特别注重借助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转换语境,以少数民族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对话和教育,用少数民族学生更喜闻乐见的带有民族特色的形式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