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范文1

1.1经济可持续性分析在黑龙江垦区,几乎所有的农场都有农业科技园区,各园区在功能、人员配置等方面极其相似。因此,分析几个重要的园区就可以起到解剖麻雀的效果。主要以二道河农场科技园区为例加以分析。二道河农场科技园区是黑龙江垦区建三江农垦管理局15个农场中的其中一个。该农场的情况集中体现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技术推广的模式,是黑龙江垦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式。以二道河为代表的农场科技园区,自身不创造价值。资金的来源必须有保证才能支撑如此大量和长远的投入,而这些资金主要来自于农户上缴的土地承包费。按照经济学的解释,这些资金可以有多种选择用途,如果不用于园区建设,将会从其他角度改善农户的福利水平。但是现在相当于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生产主体的农户放弃了自身福利的机会成本。以上是二道河农场农业科技园区的费用支出明细,从费用支出明细中可以看出,试验费用、培训人员工资支出、物料消耗以及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支出占到总支出的80%以上。虽然只列出了3年,但是真实的情况是自成立以来,二道河农场农业科技园区就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经济可持续性未得以体现。在黑龙江垦区,不仅仅是二道河农业科技园经济未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其他一些农业科技园区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这些农业科技园区投资不断扩大,相应的园区收入却很低或者没有收入,经济效益难以体现,经济可持续性遇到很大困难,园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以下是其他几个农场科技园区历年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尽管这些农业科技园区没有亏损,但是核心区的收益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只是靠了示范区的收益才得以基本保持均衡。另外,多数园区的非经营性、观赏性项目很多,虽然好看但是不创造经济效益,这些项目的存在增加了园区支出,提高了生产成本.

1.2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分析农业科技园区不仅仅追求生产科技上的先进,更追求生态上的先进。以科技建设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农业科技园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由于农业科技园区的特殊性,园区日常生产有些生产环节要产生比普通农田更多更复杂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必然产生影响,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阻碍农业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污染问题,项目本身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地下水、环境空气、声环境等环境要素相结合,使农业科技园区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其次是农业科技园区种植和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农膜、化学制剂等化学物质,必然导致农业科技园区食品和环境的化学污染,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要对园区产生不良影响,最终导致园区生态环境的不可持续,影响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青龙山农业科技园区为例,青龙山农业科技园区将园区的整体生态环境纳入了监控范围,对园区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化学制剂进行了综合治理。针对园区可能产生的不同生态破坏情况,制定了专门的应对措施,分类处理各种生产废弃物,将技术先进、成本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结合起来处理生态环境问题。表4是关于影响青龙山农业科技园区生态环境不可持续的措施治理。从园区的生产废弃物处理来看,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性方面,园区以其先进的技术作为保障条件可以做到保护环境的最低要求。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环境本身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只要保证环境的自我修复功能不消失,不减弱,生态环境会按照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所以,从以上园区的做法可以看出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园区的生态可持续性可以保证。

1.3社会可持续性分析社会可持续性是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目的,农业科技园区是否具有社会价值是农业科技园区存在及发展的主要依据。技术先进是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园的优势,将这种优势发挥出来用于技术推广就是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社会贡献。近年来,科技园区使用了多种新型的应用技术,通过实验、示范、推广使众多的农户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表5是青龙山科技园区采用的科技项目,这些项目正逐渐推广到农户家中,有些正在进行大田实验,如龙粳26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通过126.6hm2农田实验,每公顷水稻产量增加了20%,如果得到更多应用,不仅产量得以增加,稻农的收益也会提高。农业科技园区不仅仅制定科技项目,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科技项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农户的收益,通过与具体农户的紧密联系将已有成熟技术巩固下来,并通过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传递到更多的农户,既加快了科技项目成果的转化,也增加更多农民的收入,带动园区的社会效益。表6是2009~2011年青龙山科技园区成果转化项目计划落实情况统计表.

2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结论与政策建议

2.1结论(1)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并不均衡。相比较而言,生态和社会可持续性比较突出,经济可持续性相对较弱。从经济收益的来源结构分析可知,单纯的实验区规模小,但亏损面大,无法支撑科技园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足够的商业用地构成,才能具备经济可持续的功能。(2)对于生产结构相同、地理位置相似的地区,农业科技园区每个农场一个的分布格局加重了农场负担,在科技比较发达的今天,如果单纯是展示作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完全可以保证展示技术的效果。(3)科技园区还有作秀成分存在,在项目的安排上观赏性的项目占有了一定的比例,这是科技园区经济效益差的原因之一,也是农业科技园区体制上的先天不足。科技园区本身就是农场集中生产经营的理念体现,其自身的经营不具有独立性,完全靠农场经费养活,缺乏市场历练。而且,科技园区的自身资源也来自农场,园区经济情况无法自身掌握。

2.2政策建议(1)明确农业科技园区的定位,给予园区必要的资源。虽然园区发展主要以社会效益为主,但是高额的开销和生产、实验成本在普通农户眼里往往会被集中放大,从而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既然农场具有土地资源的分配权,那么不妨让园区以地养地,给予园区足够的生产用地。园区生产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核心区专门从事科研,这部分必然亏损;另一部分转化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化生产,以商业养科研。既起到科技带动作用,又有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转变了农户头脑中认为园区靠他们大家养的观念。(2)合理安排科技园区的分布与项目安排,适当控制非盈利项目的比例,控制园区运行成本。发挥科技优势,运用网络科技发挥辐射作用,减少实际园区数目。各生产单位设立科技联系人,科技联系人负责本单位的科技传播,定期到科技园区接收新技术培训,并负责传授给农户。(3)坚持生态可持续底线,提高人对自然的正向影响,减少负面效应。降低生态可持续的保持成本,积极探索大规模生产的生态可持续技术,减轻环境压力,减少工作程序,将最简单、最适用的生态技术推广到农户。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范文2

    首先,农户参与休闲农业开发直接与当地的旅游环境相关联,整个区域都有一种特色旅游的休闲农业的需求,当地的具有开发休闲农业的交通、住宿,以及接近旅游景点等优势条件,在农户居住地和周边存在已经开发的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旅游资源。其次,农户参与休闲农业必须具有一定经济基础,也可以是有土地资源,或者是有地域特色的农业资源,有空闲的劳动力可以进行休闲农业,直接从事旅游活动,自己经营,这种模式我们称为直接主体模式;有的农户通过土地或者其他农业资源的出租,间接的参与到旅游经营当中的模式为间接主体模式。直接主体模式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农户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利润,经济效益显着、直接,但是利润是伴随着风险存在的,农户在自己经营的过程中,经济基础弱,投入少,开发规模受限,环境简陋,承担的风险较大,不稳定因素较多,直接影响其发展的可持续性。间接主体模式中,农户间接的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但是经济效益显现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由具有经济实力的主体进行旅游开发,带动周边经济环境,出现整体产业联动效应,相对直接主体模式可持续性发展更明显。

    2休闲农业中的农户经济效益

    直接主体模式中,农户经过经营和损益核算两个过程,就可以实现农民的经济增收,见效快,农户参与积极性高;间接主体模式中,农户除了需要经过经营和损益核算两个过程,还要经过利润分配和损益再核算两个过程,才可以实现农民的经济增收,见效时间较长,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采用恰当措施进行调动。农户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对农民的经济增收的影响明显,在短期收益中直接主体模式影响明显,尤其是在初期的时候,但是随着经营时间的推移,影响逐渐变得模糊,不明显。这与参与休闲农业开发的主体农户的整体素质有着很大关系,缺乏专业的经营指导,没有长远规划,追求短期经济利润,服务质量较差,不能持续发展。但是间接主体模式在长期收益中的影响较直接主体模式更明显。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范文3

关键词:林业生态;生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1 林业生态圈配置的基本思想及原则

1.1 林业配置的指导思想

为充分体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思想,首先要以绿色城市理论作为指导方针,以绿色人居环境作为基本要求,在正确的指导下充分改善生态环境,积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 构建林业生态圈的基本原则

(1)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降低环境污染,大面积种植城市绿地,树立人们保护自然的正确意识,促使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2)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将生态环境的优化作为重点项目,加快实现林业包围城市的构想。对于城市的林业的规划要合理布局,充分结合水平布局、垂直布局和立体布局,将三者以不同层次的绿化单元有效结合,做到整体协调,局部均匀,促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一方面具有观赏性,一方面又有实用性。最大效益的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为人民提供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

2 林业生态圈配置可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2.1 我国林业生态圈布局

我国主要致力于“点、线、面”于一体的全国林业生态圈建设布局,以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为主要的点,而后向周围的小城镇辐射发散,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网状分布林区。在我国江河边、山脉边、公路边、海岸线等都属于我国林业生态圈的线,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科学合理的组合乔木、灌木以及草立体防护带,从而有效对道路、海岸、堤坝进行保护,并起到防止风沙、浪潮侵犯的作用,同时还具备抑螺防病的功效。然后以东北、西北等林区为面,以各江、河、山脉或者流域为重点区域,包括各种野生动物和植物保护区,从而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基因、保持生物种类多样性、防风固沙等作用。

2.2 林业生态圈配置可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林区中建设林业生态圈的目的都是不一样的:东北地区构建林业生态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森林植被,并提供一个优良的休养生息基地;西北、华北以及东北等地区则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并且进行全面治理;华北平原区则主要是为发展混农林业以及种植业提供一个适宜场所;南方林区则主要是为了向我国提供更多的优良木质,构建一个优质林木基地;东南热带林区则主要是为了对热带雨林以及沿海地区的红树林进行保护;西南林区高山峡谷区则主要是为了创建一个生态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林区;青藏高原等海拔高、温度低林区则主要是要尽力采取全面保护措施,对其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现以一颗树作为例子,来分析它的生态价值:

首先,作为一棵树的本质属性而言,它能够作为木材,现今市场价大致为300美元;众所周知,树木能够有效减少空气中的大气污染,此生态价值折算成现金则为62500美元;树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氧气,折算成现金大致为31250美元;此外,树除了能够产生大量氧气外,还能够生产出大量的蛋白质,也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折算成现金则大致为2500美元;树是鸟和其他动物的家园,能够为它们提供一个栖身之所,具有巨大的环境价值,折算成现金大致为31250美元;树的根部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现象,并且还能有效改良土壤,对于防止荒漠化、保持水土具有重要意义,其生态价值折算成现金大致为37500美元;树的根部除了能够有效保持水土外,还能够涵养水源,而水是万物生存之本,因此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折算成现金大致为31250美元。这就是一棵树能够创造出的生态价值,因此,林业生态圈的配置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我国林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现存问题

3.1 林业的发展模式单一

即使我国全面推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但由于我国的林业资源为国家所有,其属性为国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对我国的

林业发展模式造成一定的限制,导致我国的林业发展模式单一化。

3.2 采集与种植失调,利用不充分

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似乎有所增加,但是在人均拥有率上,我国离世界的平均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还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3.3 生态补偿体系有待完善

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有偿使用。为有效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与使用,我国实行了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对于商品林而言,在合法利用资源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还应当缴纳一定的补偿费用;对于生态公益林而言,虽实施了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但补偿制度不够完善。

3.4 林业的监管制度不健全

从整体上看,我国对于林业的保护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监督工作,都进一步加大了力度,但是,对于某些地区的监管部门来说,林业的保护工作似乎可有可无,其工作态度十分懒散,不仅缺乏监管力度,对于基本的林业保护工作也常常落实不到位。

4 优化林业配置,促使林业生态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4.1 调整林业的产业配置

林业产业结构主要有三个方面,对于第一产业优化配置,应该加大林业产业的建设,对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应扩大培育范围,对速生丰用的材林、竹林以及一些名贵特殊的新型经济园林,不仅要扩大种植面积,还要合理分配其种植地区;从第二产业方面来讲,要不断研究新产品,加大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同时实现低层次的原材料通过精深加工转变为高层次的原材料,使每一次种植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从第三产业方面来看,要使花卉产业在林业的不断优化下得以发展,从而带动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将这三方面的产业进行调整,对于林业的配置进行优化和改善,将局部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整体,提高市场竞争力。

4.2 促使林业生态发展

生态林业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状态下,在不破坏其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努力做到以三点:

(1)将林业发展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

要实现林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就要使用科学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模式,充分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促使林农业的结合,发展多种经营,逐渐形成一个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林业生态圈。不仅如此,还要实行林草兼作、林药兼作等种植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2)大面积造林

扩大造林的规模和面积就是提高了生态效应。这不仅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更增加了环境的观赏性。例如发展苗木基地和经济果林,既可以增加林农的收入,又扩大了绿化面积,无疑是一举两得之事。

(3)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由政府协调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制定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进一步建立完善生态林补偿制度。一是由财政设立生态林专项补偿基金。二是落实受益者补偿制度。要根据“资源共享、利益共担”的公平原则,落实谁受益谁补偿的政策,从电费、水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生态林补偿基金,使林农不仅成为社会效益的提供者,而且成为生态和经济利益的受益者。

4.3 加强林业的规划管理

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每一项林业保护措施,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彻查与解决,严禁拖延任务的执行。同时,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的思想教育和思想宣传,提高相关人员对林业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仅如此,还要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相关制度,使管理的质量与经济效益直接联系,实行管理区域责任制,进行定期考核,对一些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对于作风不良的职工给予更换和调整,严重者给予撤职处理。

4.4 实行法律保护

对于我国的林业发展,国家不仅颁布了《森林法》,更是在其实施的相关条例中对于森林管护、植树造林等方面提供了实现林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法律依据,这充分展现了国家对于林业建设的关注和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视。尤其是国家建立了林木流转和评估制度、私有林经营权益保护制度以及森林采伐监督制度等等这些相关条例,更是进一步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指明道路。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的优化配置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它一方面满足着人们的生活需求,一方面为我国的建设提供了资源,同时,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水平。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促使林业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敏乾,李明忠.三门县林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概论[J].农业与技术,

2013(5)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范文4

灌溉在农业发展中的优越性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对粮食需要求亦是非常庞大的,受气候与地域性的影响,我国有70%以上的粮食来源于灌溉农业,可以说灌溉是我国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主要策略。因此,灌溉农业在将来的农业发展中依然是主要角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尽管总的耕地面积没有增加,但随着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中国农业相应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不可置疑的。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总的粮食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可见,粮食产量的增加与灌溉面积发展成正比例关系,灌溉在农业生产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水资源匮乏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相对来说并不稀少,多年平均水资源年拥有量为28,124亿m3。其中,地表水为27,115亿m3,其余为地下水,位居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的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20m3,不足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位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09位。水资源空间分布也极不平衡,各地水资源的数量相差十分悬殊。我国的水资源大体分布为:长江流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70%,供给38%的耕地;长江以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30%;而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却以9%的水资源供给42%的耕地。农业用水可以说严重不足,平均每公顷占有的水资源量仅为29万m3,全国平均每年农业缺水高达300亿m3,受旱面积约0.2亿多公顷,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北方有9个省市和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m3,常年干旱缺水,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不少地区出现了激烈的城乡间、地区间的争水矛盾。有些干旱的山区、牧区由于资源贫乏,造成饮水困难,经济十分落后。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重的水危机。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即合理灌溉,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从而为达到农作物高产高效而采取的技术措施。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可以分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业耕作栽培节水技术、节水灌溉管理技术等。

我国的农业灌溉依然以传统的地表水灌溉技术为主,水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在一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灌溉处处可见。灌溉渠道的管理不善导致渠道水资源的利用率仅为55%左右,农田水利灌溉利用率也只有80%左右,经计算可知,我国的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仅仅40%~45%。而一半以上的灌溉水会在输水、配水以及田间灌水的过程中损失掉。我国的灌溉水资源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从这也可以看出,我国的节水灌溉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如果普遍实行节水灌溉技术,那么会为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总的灌溉面积为9.28亿亩,其中8.48亿亩是有效灌溉面积,0.80亿为非亩耕地上灌溉面积。在总的灌溉面积中有3.20亿亩为节水灌溉面积,包含耕地上节水灌溉有2.95亿亩,非耕地上节水灌溉有0.25亿亩。

渠道防渗14,454万亩,低压管灌9,933万亩,喷灌4,184万亩,微灌932万亩。在目前比较成熟的节水灌溉技术中,以滴灌系统为代表的微灌技术是节水效果较好,节肥和增产效果最佳的灌溉技术。该技术起源于以色列,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引进后,已广泛用于大棚作物,及葡萄、棉花等高效经济作物的灌溉,特别是1996年以后,政府将农业节水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开始大范围推广实施滴灌技术,相关产品生产技术和工程实施能力都已经比较成熟。

滴灌工程的系统组成如下图1所示。新疆是水资源急剧匮乏地区,自2001年来,新疆开始推行大田棉花膜下滴灌,促使棉花种植行业的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成为国内节水滴灌行业的最主要的市场。对于新疆地区典型的棉花种植农户,实施节水滴灌的成本包括:

(1)一次性投入建设成本约600~700元/亩;

(2)每年更换毛管的维护成本约120~150元/亩,毛管废料出售可回收30~40元/亩。

对应收益情况可简单测算如下:

(1)常规灌溉:籽棉产量280~350kg;

(2)地方滴灌:籽棉产量380~450kg。即棉花实施滴灌后可增产40%以上,按2009年籽棉收购价5.5~7.5元/kg计算,农户净增加收入550元/亩以上。由此可见,随着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的增加,可以高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快速发展,保证我国农业生产稳定,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节水灌溉工程的政策性建议

(1)提高对节水灌溉的深度认识,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我国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和季风等影响,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随着人口增长、社会经济等的不断进步,农业水资源灌溉在用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保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要坚持走节水灌溉道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我们应加强节水灌溉管理,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加强节水意识,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2)建立节水灌溉技术的内在机制,反对不合理用水现象。控制水资源利用权限,建立水资源利用政策,完善水资源使用相关政策制度,对农业水资源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削弱大量低效的用水需求,遏制水资源的无效用浪费,促进农业节约用水意识,推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3)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要因地制宜,符合农业的实际情况。节水灌溉技术作为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不但要考虑工程技术问题,还应从社会经济等方面来考虑。

节水灌溉是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目的是要实现农民从节水灌溉中得到经济、得到实惠,促使广大农民群众从根本上拥护,只有这样才能让节水灌溉变成一种现实,一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手段。

(4)促进节水灌溉发展,推动节水灌溉设备产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发展很可能带动起节水灌溉设备的产业发展,这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来说,很可能成为一个亮点。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段发展进步,节水灌溉技术也会不断的进步,而相应的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业也可望能形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行业,成为中国加工制造业一个新的增长点,政府部门应使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和支持。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范文5

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资源环境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和农村社会系统。本文将分析这三大系统,从而为实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农业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

实现农业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重要的问题是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建立持续的资源在循环系统;协调人类与环境,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做到资源、环境与农业生产的整体良性循环。

1.环青海湖地区资源特点及其制约因素

(1)土地资源本区土地面积92780平方公里。2001年年末耕地面积10.86万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18%(水浇地面积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34.2%);林地面积10.72万公顷,占1.1%;草地面积757.2万公顷,占81.6%;果园面积40公顷,占0.04%;水域面积60.06万公顷,占6.5%;非农及其他用地88.86万公顷,占9.57%。由于近年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到2006年末耕地面积已经减少到7.1148万公顷,林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增加。

制约本区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是干旱缺水。虽然该地区人均耕地0.13公顷,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耕地面积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13.12%,但林业用地较少。耕作土壤因水土流失和施肥量较少,土壤肥力有所减弱。

(2)气候资源区内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海北地区海拔大部分都在3200-4000米,年平均气温多在0℃以下,≥0℃积温为1300℃以下,多年平均降水量微300-400毫米,全年多大风,太阳辐射强烈。海南地区一般海拔在2500-3500米以上,共和盆地是青海三大暖区之一,年平均气温一般在0-4℃,≥0℃积温2246.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350毫米,干旱荒漠的自然景观,分布有大片沙地。黄河及其支流谷地海拔一般在2800米以下,年均气温2-5.8℃,年降水量250-300毫米,作物生长期约150-200天。在海拔2800-3400米的滩地,年均气温-1-3.1℃,按年降水量300-430毫米,作物生长期约110-175天,牧草生长期120-180天。区内刚察、海晏、祁连、天峻4个县适宜发展畜牧业生产和小块农业;而共和盆地及黄河谷地气温较高,为种植业生产创造了条件。但干旱、风沙、冰雹、雪灾等发生频繁,是危害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3)水资源本区内流、外流水系兼有,分属黄河、大通河和青海湖水系,水资源分布不均。黄河流域水量在1.52米3/秒以上支流有曲什安河、大通河等七条,年平均流量74.94米3/秒,集水面积19674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为23.55亿立方米;内陆河主要有布哈河、苏勒河、沙柳河等,年均径流量24.25亿立方米。本区地下水储量较丰富,如青海湖北部滩地草原上的大小河流,每年约有3.3亿立方米补给地下水,静储量为244.33亿立方米。全区地下水综合补给量14.014亿立方米,可开采量3.15亿米3/年,可供人畜饮水及人工草场灌溉用水。由于降水多集中在7-10月份,宜农土地距水源较远,造成水土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特别是黄河干流虽水量丰富,但由于河谷下切200多米,开发利用困难。祁连山地降水较多,地表水丰富,可供人畜饮用,均需修建一定规模的调蓄工程和长距离的输水管道,工程艰巨,投资大。

由于本区降水大多集中于7-9月份,加之区内地形起伏较大,地表产生的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增强,可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仅共和县水土流失面积可达156平方公里,使黄河含沙量增加。

(4)生物资源该区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该区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蔬菜、油料、豆类等;区内有野生种子植物600余种,有野生药用植物黄芪、大黄、羌活、虫草、秦、雪莲、当归、柴胡等;有蕨麻、发菜、草原蘑菇等经济植物可供开发;野生动物主要有旱獭、鹿、黄羊、麝、普氏原羚,饲养牲畜有牛、羊、马等,主要提供肉类产品及皮毛原料;鱼类资源主要有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甘子河裸鲤和四种高原鳅(硬刺高原鳅、隆头高原鳅、斯氏高原鳅、背斑高原鳅)等。

该区植物资源虽然丰富,但资源总量有限,难以形成开发规模,大量采挖药材和砍伐一些具有生态保护作用的乔木、灌木、半灌木植物,资源破坏严重;许多野生植物是当地重要的植被组成,被破坏后,加剧了荒漠化,恢复原生植物十分困难。

珍稀濒危动物种类多,观赏价值高,但资源量减少。如黑颈鹤、胡兀鹫、大天鹅、金雕、野牦牛、藏野驴、普氏原羚、雪豹等。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这些珍稀动物的栖息分布区域都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其资源量也在不断减少。面临濒危或极濒危境地的有普氏原羚、雪豹、猞猁、棕熊等动物。

青海湖裸鲤种群是在青海湖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来的青海湖及其附属水体有的大型经济鱼类。青海湖贫营养、高矿化度的特征,造成了鱼类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脆弱,湟鱼资源增殖缓慢,经不起长期的过渡捕捞。湖水位的下降、河流水量的减少又使产卵场缩小,暖干气候背景和近年的春旱使湟鱼难于进入河道产卵繁殖,更加剧了鱼类资源衰退的进程。

2.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1)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草场植被严重退化

由于环湖地区气候干旱、多风以及人为不合理的开垦、过度放牧、樵采等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覆盖,造成地表,使青海湖流域风沙活动日趋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迅速扩大。目前,青海湖流域沙丘和风沙土地面积达765 km2,比1956年扩大了304 km2,沙漠化面积以每年10-12 km2速度在扩大,土地沙化趋势非常严重。沙漠化的加剧,使该地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失去了人类基本生存环境,出现了沙进人退的状况;沙漠化程度的加剧,促使了气候干旱的程度,影响了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沙漠在风力驱动下,吞噬了大片草原、农田、水面、道路甚至村庄,沙区群众深受其害。据有关人员研究,每年从共和盆地大约有5000t沙粒落入龙羊峡库区,直接影响到龙羊峡库区的库容和安全。

由于超载放牧、人为破坏、干旱缺水等方面的原因,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目前,该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超过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5%,且呈加剧趋势。河流泥沙含量增加,布哈河的泥沙含量高达7.57 kg/m3,内陆河每年流入青海湖的沙量达987万t。同时,狂风沙暴时常发生,加速流动沙丘迁移,经常掩埋居民房屋,造成牲畜死亡。

由于区域内气候持续旱化,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使植物变得低矮、稀疏、甚至枯死。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环湖区草地退化现象普遍,载畜量大大降低。湖区周围各类退化草地面积达到65.67万公倾,占湖区草地总面积的34.90%,其中,中度退化草地43.25万公倾,重度退化13.44万公倾,极重度退化8.98万公倾,平均年产草量减少6亿多kg。同时,灌丛植被也由于人为掠夺樵采,几近消亡。

(2)青海湖水位下降,渔业资源濒临枯竭

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特别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湖水水位下降幅度越来越大,年平均减少湖水4.36亿m3。青海湖自1908-2001年的93年间,湖水面下降了12.6m,平均每年下降13.5mm。由于水位下降,湖面萎缩,青海岸边的湖随处可见,10多年前鸟岛与陆地相连,湖滨东缘出现了两个脱离母体的子湖尕海和耳海,目前海晏湾正在脱离母体将成为第三个子海。流入青海湖的河流约一半由常年河变为季节河,环湖区沼泽面积减少约100 km2,使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状况日趋恶化。

青海湖是我省第一大渔业基地,盛产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约5×104t,年产量占全省鱼产量的45%。然而,八十年代以来的无序滥捕几乎达到失控地步,进入九十年代后,虽采取了三次封湖育鱼等措施,现在正处于第四次封湖育鱼期,但过度捕捞和偷捕现象仍屡禁不止,致使青海湖裸鲤资源锐减。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极其严重。虽然近年青海省先后采取退耕还林、人工种草、草地围栏、封湖育鱼、牲畜圈养、工程固沙、沙区封育、天然林保护等措施,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改善,但总体恶化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急需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种种迹象表明,环青海湖地区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气候变化固然重要,但相对缓慢。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综合治理环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农村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

具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体系,较高的农业科技水平,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比较完善的、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如农业、土地、人口、城市化等政策法规)等是评价社会系统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1.基础设施建设

该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畜牧业在区域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以饲草生产为中心的草原建设有了较快发展,退化草地的改良和治理、饲草饲料种子田建设、灭治鼠害及毒草等措施,使全区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目前,该区大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区人工种草达5.33万公顷,围栏草场26.66万公顷,灭治鼠害21.33公顷,新增草原灌溉面积2.61万公顷,万亩以上灌区达10余处,有效灌溉面积占全省的22.36%。农田水利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全区现有耕地10.92万公顷,其中水浇地3.74万公顷;有水库21座(其中小型水库19座),涝池166座,修建干支渠3100公里,电灌站220座,有效灌溉面积达4万公顷;万亩以上的灌区有沙珠玉、加拉、切吉、查查沟、青海湖农场、湖东等15处,为农田灌溉创造了条件。

该区虽为畜牧业生产示范基地之一,但与畜牧业生产经营的先进地区相比,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薄弱,30%以上的草原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特别是青海湖北区,人畜饮水矛盾极为尖锐,更不要说草原灌溉。农业基础条件脆弱,主要表现在缺水、少肥、少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3%。旱作农业的面积较大,单位面积产量低。老灌区水利工程失修,制约这种植业的发展,粮食作物平均单产仅150公斤/公倾。土地中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牧区、城镇人口的粮食主要靠调入。此外林业、工业、服务业起步较晚、基础差,不利于农村各行各业的协调发展。并且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机构和体系,包括水利、交通、能源、教育、科技、卫生、信息、文化等设施严重不足,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2.教育科技水平

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与高新科技相结合,将高新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性。劳动者是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和掌握运用者。科技进步与劳动者的素质呈正相关,而劳动者的素质又与其所受的教育程度呈正相关。通常,所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劳动者的认识能力,行为能力(含应用科技的能力),决策能力和调控能力越强。

环青海湖地区农业科技事业近年来虽有发展,但与经济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异。全区草原、畜牧、兽医、农业、林业、气象、水利等科研机构有各类技术人员1400余人,已初步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民间兽医的三级服务体系。区内还有铁卜加草改站、湖东羊场和三角城种羊场两个基础和推广定点研究单位。虽然农村牧区科技、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但城镇科技、教育发展迅速,已形成从幼儿教育到高等专科教育,民族教育初具规模,适龄儿童平均入学率达90%以上。在偏远地区基础教育薄弱,中等、中学教育质量较差,入学率较低,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较差,其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比重最大,从业人员文盲、半文盲近56%,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不足30%,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如饲草新品种、牲畜新品种等仍得不到迅速推广应用。

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教育,依靠科技进步。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基础上,大力开发,吸收现代高新科技,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产品产量增长和质量改善的贡献率。

3.城镇化水平

城镇和乡村建设是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地区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先后建起了恰卜恰,沙柳河,新源等集镇,城镇设施基本配套,商业网点、农贸市场、财政、卫生等均有相应得发展。作为农村商品再生产和交换中心的农村集镇已经成为城乡经济中的经济纽带,促进了农村内部第二产业发展,它集中了一部分粗加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为农村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提供了前提条件。但2006年底全区农村人口仍占全区人口总数的73.5%,区内城镇分布较零散,各县城镇和中心城镇的规模均较小,建设严重滞后,功能发挥不足,城镇化步伐需要加快。

4.人民生活水平

2006年该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人均纯收入2815.5元,比上年增长11.5%,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很大,2006年该地区城乡人均收入比为7.32,其差距远远大于全国(3.28)和青海省(3.82)平均水平。2006年该地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2.77)也明显高于全国(43)和青海省(44.16)平均水平,按联合国提出的数量界限,该系数在60%以上为生活绝对贫困,50%-60%为温饱,50%-60%为小康,20%-40%为富裕,从这一系数看,该地区农村居民整体上还处于温饱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还亟待提高。

三、农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

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建立在当地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上的。繁荣的地区经济和农村经济,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经济支撑。而农业经济的发展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表现为,具有充足而稳定的农业投入,合理的经济结构,不断提高的人均收入水平等。

1.农业投入

环青海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增加农业投入,即增加单位土地(草场)面积资金、科技和劳力的投入,从粗放式向效益型转变,走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然而,2000年至2006年该地区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不足10%,严重制约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2.经济结构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该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均高于青海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均低于青海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的比重也较青海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低。农村经济结构中,环青海湖地区的乡镇工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均低于青海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该区2006年生产总值45.22亿元(当年价格),占全省的7.05%。一二三产业构成比为27.70: 40.13: 32.17,同全省比较,第一产业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9个百分点,高于青海省平均水平16.85个百分点;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8和11.49个百分点,比青海省平均水平低10.67和7.02个百分点。该区第二三产业发展迟缓,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影响了该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是促进该区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广大群众脱贫奔小康的重要举措。

另外,该区的农业经济结构也不合理,由于该地区草地资源比较丰富, 畜牧业产值比重较高,2006年末达到75.40%远高于青海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渔业产值比重与青海省的平均水平相比都比较低,主要由于自2001年以来为保护渔业资源和修复生态环境,青海湖一直处于禁渔期。但种植业产值比重、林业产值比重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重均较青海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低,说明该地区仍存在结构性调整问题。

3.农民收入水平

农业可持续发展还表现为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反映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增长;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农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使集约持续农业资金的积累和投入有可靠的保证,从而将农业经济效益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继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环青海湖贫困地区较多,虽然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2815.5元比2000年1679.4元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3587.0元相比差距仍较大,农民增收困难,其速度也远落后于全国的水平 ,是农民增加对农业投入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结论

经对环青海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系统的分析,认为环青海湖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很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要实现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制度、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采取措施,正确处理三次产业的关系,促进农业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发展。

注释

青海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青海省农村牧区经济区划,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124。

张忠孝,青海地理,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冯海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新华出版社,2006。

[3]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温军,青藏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藏学,2002,(1)。

[5]青海省地方志编委会,青海省志・青海湖志[M],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6]张忠孝,青海地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7]青海省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组,青海省综合农业区划[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8]青海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青海省农村牧区经济区划[M],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范文6

关键词:农村金融;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050-02

一、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小额信贷公司缺位现象严重,中国目前许多农村小额信贷公司是以项目的形式存在的,依托于当地的政府部门,缺乏专门的机构来运作。从事小额信贷的管理的业务人员多数都是临时性的,他们缺乏专业的小额信贷知识和技术。没有独立的小额信贷公司作为承载主体,这些小额信贷项目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旦项目结束了,小额信贷也不复存在了。农村小额信贷要实现为农村居民提供持续性的信贷产品与服务的目标,需要一个具有独立性和稳定性的公司来运作。

2.农村小额信贷公司经常存在产权不明晰的问题。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公司大多是由捐赠者资助成立或者由国际多边组织投资设立的,这样就会出现其产业结构中没有真正的所有者,即使有所有者也不太关心公司管理的情况。在缺乏委托人监督的情况下,公司管理者的行为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责任心,取决于对公司扶贫的使命感。再者,大部分小额信贷公司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有的没有设立决策机构和监察机构,有的设立了却只是流于表面,无法发挥其作用,决策权和执行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由于中国特殊的体制问题,许多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是依赖于政府组织建立起来的,缺乏职能上的独立性,管理人员中的一部分就是由政府机关人员组成的,他们既缺乏专业的金融基础知识,也无法实现专职化,只是把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完成短期扶贫目标的手段,甚至有时当地政府部门还会干预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发放。一个从一开始就没有独立性和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的小额信贷公司是不可能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

3.大多数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对于目标客户的选择过于严格,中国由政府主导,农村信用社或中国农业银行发放的农村小额信贷,多数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万元,信用联社规定对较大额(如5万元以上)贷款必须采用房产抵押方式。另外农村小额信贷额度从小到大,须经过多次按时还款后额度才能有所增加,还款方式一般实行按月还款,还款期限从三个月到一年不等,一般不超过二年。事实证明这种产品设计多数无法适应农村农业经济周期长、效益慢的特点。如果用国际上评价农村小额信贷贷款规模的常用指标——平均贷款余额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衡量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用户的贷款规模,可以发现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用户的平均贷款规模是明显偏小的。近些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民收入大幅增长,与此同时物价水平也在不断上涨,在国内现有物价水平下,几千元的额度,对农户来说吸引力是十分有限的。尽管这个问题在中国银监会宣布提高农村小额信贷额度,但大部分机构对不能提供抵押或担保的农村小额信贷的额度是否提高还是持谨慎态度。

4.缺乏可持续性发展。(1)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农村小额信贷公司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借贷关系,不应被视为一种单纯的扶贫,而应看做是一种正常的经营业务。所以小额信贷公司经营获得的利润必须超过其费用和经营成本,才能够不依靠外界的补贴和捐助持续地生存,进而实现小额信贷的良性循环,但是目前中国大多数农村小额信贷公司仍未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即不依靠贴息或捐助进行可持续地运行。首先,中国对存贷款利率仍实行严格控制。利率控制使目前大部分小额信贷公司收取的利率不能补偿操作费用,因此大多数非政府小额信贷公司只能基本实现账面上的盈利,一旦计入其低息贷款的成本,很少能实现盈利。其次,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单一,多数项目处于需要外来资金注入或部分补贴的阶段。除正规金融公司外,大多数小额信贷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扶贫资金,其数量有限,品种单一。其他如吸收存款、基金储蓄、代扣罚金和吸收入股等国际上常见的形式,中国都比较少。而且“中国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容易受到政府的左右,受金融政策的制约(如存款利率、吸收存款的政策等),因而缺少稳定资金来源渠道。因此项目一旦离开外来的补贴或援助很难维持下去的,要达到自负盈亏还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2)创新的可持续性,只有符合客户需要的、根据其特点设计的信贷服务才能持续发展。成功的小额信贷公司都通过一系列的金融创新,持续地扩展为穷人提供贷款服务。创新应当包括金融工具的使用,在金融产品方面则要求能提供满足借款人需要的产品,进而降低操作成本和信贷风险等。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公司业务品种依然少且不完全适应农业经济特征,不管从贷款期限,贷款模式,还款间期,还是贷后指导以及监控均未做到灵活多样,无法满足农村生产需要。(3)机构及人员的可持续性,公司的持续性主要是指机构排除干扰因素的能力。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受到较多的干预和制约,公司的独立运作受到很多外来因素的影响,加上管理和经营能力有限,导致公司可持续性不强。而人员的持续性则要求拥有受过良好培训,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都较高的专职人员。但是中国多数小额信贷公司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机构缺乏明晰的战略目标和运营计划,如建立一个独立的或者相对独立的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服务于农户。专业人才缺乏,农村小额信贷扶贫在贫困地区实施,首要的问题是适应性人才稀缺,从人员的构成方面来看,农村小额信贷的从业者缺少小额贷款方面的金融知识,这导致他们的工作效率低,执行过程中力不从心。

二、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

1.从促进小额信贷公司内部经营运作角度,适当提高银行融资比例将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融入资金,由现在的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提高到100%。同时应把小额贷款公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入的资金界定为同业拆借,享受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进而降低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成本。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支持,给小额贷款公司的配套融资,业务结算等提供便利。

适时扩大经营范围和降低经营风险,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风险较高,应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票据贴现,资产转让,委托贷款等低风险业务,降低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风险。

2.从增加小额贷款公司收入角度,增加业务量,目前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范围局限在当地的区域内,业务量有量,今后可考虑扩大业务区域,增加业务量。积极开展第二、三业务,小额贷款公司应在目前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开展第二、三业务,如做担保业务等,增加收入来源,增强竞争力。充分利用资金优势,小额贷款公司可利用自身的资金流和金融中介信息流优势,投资有竞争优势,成长潜力大又缺乏发展资金的中小企业,通过年度分红,股权转让等获取超额投资回报。

3.从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角度,内部控制方面,小额贷款公司选用人才应以品德作为第一位,能力不足和经验欠缺,可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拥有忠诚和能干的员工是小额贷款公司拥有良好内控环境的基础。制定明确的政策和程序,将其认真付诸实际操作中,财务规定制定部门有局限性和交易过程的明确程序是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方面。票据程序有助于保证财务交易记账和分类的一致性,书面程序手册和与之相关的培训有助于保证新员工遵守同样的指导方针。明确划分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形成相互制约机制,例如,贷款支付,交易的记账应与贷款支付分开,这样资金转作他用需要有两个或以上的人串通共谋才能完成,这就可能性不大。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将会计凭证按逻辑程序列归档案,建立明确的审计线索并就财务报告的准确向其公司利益各方提供反馈。接触资产的人数应有限,并明确其保管责任。资金应当存入银行,对资金的提取至少应得到两人的批准并应带有明确和签名授权规定。除留出每日经营所需的一定量现金之外,其他现金应当锁入保险柜,应当授权最低限度的人员掌管保险柜。每月银行对账的人员应当是不涉及现金收付的人员,这样在核查每笔交易时可保持必要的独立性。风险控制方面,贷款的决策由经验决策向科学民主化转变,力求做到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实施审贷分离,发挥制约机制,积极减少或转嫁风险,提高信贷员素质,进行量化考核,信贷质量高低与信贷员经济利益挂钩,奖罚分明,信贷员不仅要关注客户的财务信息,也要收集客户的非财务信息,全方面的评价客户的资信情况,实行信贷员风险共担机制,让信贷员交保证金,出现坏账就跟公司分担风险,增加信贷员的责任感。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金风险补偿机制,拓展资本金补充渠道。

参考文献:

[1] 李文政,唐羽.国内外小额信贷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金融经济,2008,(8).

[2] 王晓静.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策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11).

[3] 杨大楷,郭春红.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困境与出路[J].上海金融,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