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基本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理论基本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理论基本特点

中医理论基本特点范文1

【关键词】中医理论和技能 护理人员 在职培训

我院是一所国家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开放床位530张,拥有临床科室19个,护理人员386名,她们几乎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毕业生,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毕业生寥寥无几,缺乏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因此我院特别重视对其进行中医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特点,培养贴近临床、贴近患者的合格的中医护理人员,我院于2007年以后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的规范化培训,培训后护理人员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基础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护理文件书写、护患沟通能力、辨证施护能力)显著提高。现将培训方法介绍如下:

1 培训方法

根据不同年资护士实施有计划、分阶段、有针对性的中医知识和技能培训。

1.1参加工作五年内护士

处于这一阶段的护士全部来自西医院校,从未进行过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医理论很抽象,不同于西医知识,所以宜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这一阶段的护士更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1.1.1发放护士手册,内容包括中西医知识和其它护士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护理紧急风险预案、护理工作流程、法律法规等)人手一本,以自学为主。

1.1.2采取学习班集中授课,完成中医理论、中医药知识入院三年内培训时间≥100学时学习。学习班别邀请科主任、老中医、主治医师结合临床病例和实际工作,讲授中医辨证知识,便于理解和掌握。

1.1.3专题知识讲座,讲授中医、中西医结合新进展,每季度1-2次。

1.1.4成立中医护理技术示范小组,举办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班,每季度1期。培训班主要采取集中示教、分散练习、统一考试的形式,将拔火罐、艾条灸、刮痧、耳穴压籽等操作技术进行现场演示,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并通过现场提问互动讲解难点,强化记忆。

1.1.5利用院内计算机局域网将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基本知识、中医护理常规等)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和操作示范课件,发送到临床各护理单元,供大家阅读训练。

1.2参加工作五年以上的护士

处于这一阶段的护士经过前期培训,具备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经验,对她们更注重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病情观察和中医健康教育的培训,运用中医理论做好临床宣教沟通工作。

1.2.1根据中医专科疾病护理特点,各科室制定专科中医护理常规,内容包括疾病证候分类与治疗原则,一般护理,辨证施护,健康教育等,每天坚持利用晨会时间学习,提高其病情观察能力。

1.2.2举办中医健康教育大课堂,将中医饮食指导、情志护理、起居调护、养生康复等基本知识传授给病人,做好自我调护和出院后护理。护士在讲课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转贴于

1.2.3对特殊病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查房,利用掌握的中医知识,制定最佳护理方案,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不足之处由护士长补充,通过参加此类查房,不断提高她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1.2.4选拔综合素质好、专业技术过硬的护师以上人员担任实习带教老师,督促其不断加强自身的中西医操作技能,在带教学生过程中提高自身水平。

1.2.5选送护士参加省、市各类学术会议及学习班,通过外出学习提高中医知识水平,每名参加者回院后必须完成一次讲座,提出1-2项合理化建议,在临床工作中有新的起色。

1.3高年资护理人员的培养

高年资护理人员除继续强化前两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外,重点加强对中医急、危、重症及疑难病例抢救护理的培训,既要不间断的对其进行培训,又要充分发挥高年资护理人员的作用。

1.3.1自学并写学习笔记,护理部根据各科特点推荐必读的中医书籍,定期抽查学习笔记。

1.3.2举办高年资护理人员中医培训班,针对临床各科出现的急、危、重症病人病情观察和急救护理进行情景模拟培训,通过反复实践提高处理技能。

1.3.3选出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娴熟的高年资护士协助护士长做临床科室总带教老师,负责实习生、见习生、本科护士的中西医培训和考核工作,通过授课、操作培训和考试考核提高自身素质,培训低年资护士。

1.3.4鼓励外出学习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2 考核

各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后每月接受护理单元、科室、护理部的逐级考核,按照计划参加院内各项考试,高年资护士定期参加护理部考试。

3 结果

通过系统培训,护理人员掌握了一般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如拔火罐、刮痧、艾条灸、耳穴压籽、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换药、中药超声雾化吸入、中药热敷、中药熏蒸、中药足浴等;能将中药的服药方法、饮食指导、情志护理、起居调护、养生康复等基本知识在临床有效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基本能运用中医术语书写护理记录;根据辨证分型,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病人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护理。全院护士中医护理理论考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均达标。

中医理论基本特点范文2

[关键词] 中医学基础理论;学术争鸣;综述

[中图分类号] R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9-42-03

近20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据报道,仅国家“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5年共投入近3亿元科研经费,171个参研单位、超过2000名参研人员携手攻关,在中医理论基础研究领域展开深入研究[1]。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学学术争鸣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本研究就近20年的学术争鸣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基本资料

1.1 时间

文献资料搜集时间从1990年1月1日起,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

1.2 文献来源

公开发表的期刊、报纸、硕士、博士论文和会议资料。

1.3 文献检索工具

知网、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检索系统。

2 入选标准

只要涉及中医学理论的唯心与唯物、科学与伪科学、解构与反解构、继承与创新、标准化与泛化、中西医结合与纯中医争鸣的论点都纳入本综述。

3 方法

运用关键词搜索法及主题搜索法。关键词或主题有但不限于词语:唯心、唯物、科学、伪科学、解构、反解构,搜集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处理,将作者的观点按照争鸣的归类,不限文章出处和内容。同类文献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摘录,观点涉及到多个争鸣分类的,分别纳入相关类别。

4 结果

本研究共检索了300篇相关文献,引用文献18篇次,涉

及中医学理论的唯心与唯物、科学与伪科学、解构与反解构争鸣的主要论点。三个方面引文观点分布均匀,观点明确。结果如下。

4.1 中医学理论的唯心与唯物之争

近20年来,关于中医学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的争鸣始终是中医学学术的核心问题。在这个争鸣的过程中,主张中医学是唯物主义的占大多数,主张唯心的占少数。典型的唯物主义的主张集中观点是:有学者[2]主张“用哲学思维方式,点击五行学说,脉象、经络、六、七情、疫毒学说、心主神明等,其中的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审视中医学。提出了中医也要充分利用现代设备,注重微观辨证。”有学者认为[3]:“中医学理论以实践为基础,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客观物质世界规律性的认识;中医研究具有可复制性、规范性,对疾病的解释是有量化的倾向;中医是辨证法和实践论的最好体现。中医学是唯物主义的形象已经确定了下来,是进行时而不是将来时,是客观迈进而不是主观迈进。”有学者认为[4]:“明末大医张介宾的太极命门论,在历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把宋明理学唯心主义的太极说转化为医学中的唯物主义太极说,对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都起过积极影响。也有当时难以避免的迷误和不足。值得今人再认识。”在宋明时期,中医学的确得到了长足发展,涌现了一批中医学名家。这些名家对那个时代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成就进行了继承和发扬,但具体到中医学本身,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逻辑和说理工具没有改变,中医学仍然在认识疾病的工具上没有大的突破。为此,有学者[5]认为,“中医学是治病救人的科学。属应用科学范畴,是具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特点的自然科学。”这种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定位,也是一种认识中医学的思路。还有学者[6]认为,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哲学思想,包括“实践第一”“辨证地看问题”“整体地看问题”“实事求是”等都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由于其思想和方法正确,就确保了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经久不衰及必然昌盛。但是,在唯心和唯物的争鸣中,有学者认为[7],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客观唯心思辨的基础上学科,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特征。客观认识和评价中医学理论基础体系,不仅不会伤害到中医学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会促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现代化。有学者认为[8]:中医学之所以发展缓慢,原因之一就是“崇古遵经、求同排异抑遏着实事求是、勇于批判、大胆创新的探索精神”,同时,“认识不能超越历史。最初的有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中医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同时代的成果,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掺进了封建、迷信、宗教和唯心主义思想,理应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更新或弃之。”有学者[9]认为:“哲学式中医理论如一口双刃剑,其强大的解释能力和取类比象的推演能力迅速地丰富了中医理论,使中医理论能够脱离实际自成一体,后来的医者可以完全不懂生理解剖,也能游刃有余地看病;另一方面,过度推演使中医学最终演变成为神秘莫测的玄学,反而阻碍了人们掌握它。中医是哲学,讲述普遍原理,因此具有高瞻远瞩的指导能力,但缺乏现代科学的精确,需要用现代科学从新解释、形成全新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医学理论的唯心唯物之争,重点放在应用和实践上,在理论基础不易分辨的情况下,在实践过程中的唯物特征还是相当明显的,但是,在理论基础上,客观唯心思辨的观点值得引起关注。

中医理论基本特点范文3

1.1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1.2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近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2.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发展更具有能动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迎来了新的发展。近年来,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各种假说应运而生,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规范性缺失,且由于语言障碍,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3.2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此外,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4结语

中医理论基本特点范文4

【关键词】 中医;思维模式;中医教育

自中医人才培养进入院校教育以来,关于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质量,一直是困扰中医教育者的首要问题。尽管有许多人呼吁恢复师承制的培养方式,但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和人才素质多元化要求,师承制只能作为院校教育方式的补充,不可能成为主流。因此,中医教育的成败仍取决于对院校教育的改革和完善。而保证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教育的首要任务。

1 中医思维模式的特殊性

中医学是在我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在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其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念,是把万事万物相互间的变化、和谐、联系及其支配万事万物的共同规律作为研究人体疾病的出发点,具有“形而上”的超自然性。其思维特点是整体恒动观、天人一体观、辨证观,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具有直觉体悟、取象类比等思维特点。这些特点与现代人习惯的分析还原思维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因此,在没有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情况下学习中医,无疑是空中楼阁、水中捞月。

2 目前影响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因素

2.1 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不足,直接弱化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首先,中医学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统一体,其理论基础更具人文特点。所以,学好中医,必须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博的人文知识做基础,建立直觉思维之上的“悟性”非常重要。而现在的学生由于教育体制原因,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很少接触和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的“国学”知识,受数理化的长期训练,形成了逻辑化、概念化的思维习惯。在中医院校课程安排上除医古文外,基本没有开设其他人文知识课程,使学生对中医的取象类比思维存在先天排斥心理。其次,招生以理工科为主,学生的来源不对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接受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同化既是把所学知识整合到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既是本身知识结构因所接受知识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而理工科学生的思维习惯是分析、还原,是有别与中医思维模式的,这就造成学生学习中医时,必须面临对固有的方法论、认识论和知识结构的转变,即“顺应”的强度加大,这就难免对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概念产生“玄学”念头和排斥心理,进而排斥中医。

2.2 课程设置上,中西医课并行,干扰了中医思维的建立。从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来考虑,中医学生学习西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哪个阶段学习和西医课程量的多少是中医教学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教育评价学在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要求上有两点原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是“教学目标之间以及目标与其他积极的非预期效应的相容性。”[1] 就是说在教学目标设计中,须考虑目标之间的一致性,目标之间不能相冲突,目标相冲突就会造成教育活动的混乱。二是“正确分配目标的权重和优先顺序”[1] 即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哪里,教学资源优先配置给谁。而目前的中医院校在中医教学计划安排上,明显违背了这两项要求。中西医课程比例大约在6:4左右,西医课的比例过大,而且基本是中医基础课和西医基础课同时开,把两种不同思维模式指导下的知识,同时传授给学生,无疑会造成了学习者的思维混乱,无形中也遏制了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优先权。此外,西医的分析还原思维模式适合现代人的思维特点,对西医知识学生很容易“同化”,导致学生难以完整、准确掌握中医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进而对中医传统理论产生困惑、误解,无法巩固专业思想,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不中不西,临床能力不如师承教育的学徒,西医诊疗技术不如西医院校的毕业生,形成中医人才培养整体滑坡。

2.3 不重视经典学习,难以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以《黄帝内经》为首的中医四大经典,历来是指导中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著作,是打开中医理论的钥匙,“读经”是通往中医科学的必经之路,受历代医人所推崇。但是由于它们年代久远,文字意深难懂,难以和现代人的思维合拍,给教和学造成很大难度,对其重视程度一降再降,甚至分割其系统性,把内容分散到各个学科当中去,使学生难以用系统的中医思维去把握疾病机理。

3 建议

中医理论基本特点范文5

摘 要: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目标,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当传统课堂教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越来越影响卓越中医人才培养,影响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时候,我们应当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期待着互联网推动中医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尽早培养出优秀中医人才。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医思维培养

1 中医教学中培养中医思维的重要性

中医与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体系息息相关,其以哲学思想为指导,思维方式具有抽象性、宏观整体性等特征,这与刚接触中医的学生既往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习惯格格不入。学习中医知识的过程中,若学生不能及时转换思维模式,将影响其接受和理解中医理论的精髓。与此同时,大多数新生在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学习积极性较高,对新理论、新知识充满好奇,时间也存在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性、学习目的的多元性、学习动机的多层次性、学习态度的不稳定性等特点。学习兴趣在此时对学生有较大影响,其为学习过程中最强烈、最现实的心理因素,是产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之一,影响学习效果。而学习动机的确定,对于学习目的的明确,以及积极地发动和维持学习活动有较大益处。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基时,可充分利用其对认知领域里新事物的好奇心,适时展示中医学独特、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条理分明地传递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激发其学习兴趣,明确其学习动机,提升其学习动力,端正其学习态度,养成其合适的学习方式。为其长期学习中医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影响中医思维模式建立的不利因素

2.1 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不足,直接弱化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中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想学好中医必须要有“悟性”。这种“悟性”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的积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没有为学生们创造一片学习和掌握中医药理论的沃土: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我们就过分重视数理化练习,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并没有很好地将中国传统的“国学”文化引入课程之中。学生们长期缺乏“形象思维”训练,缺乏对建立在直观体验之上“悟性”的培养;进入大学之后,课程设置上除医古文外,其他人文知识课程种类也偏少。在没有充分接触的情况下,学生们难免对中医的取象类比等思维方法存在先天排斥心理。

2.2 现代教学思维方式导致中医思维方式转变缓慢

对于学习中医的学生而言,从小接受的则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逻辑思维方法训练,加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由此造成的思维方式的巨大反差导致中医思维方式转变缓慢,一方面使学生对中医理论和诊疗方法理解、接受困难,对中医学的认同性降低,专业思想不牢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中医思维训练,造成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师不太会运用中医理论思维,直接影响了中医的诊疗效果。并且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甚熟悉,尤其是对中医的精髓,即中医的思维方法很难把握。

3 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为 “启点” 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

3.1 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中医学深深的植根于中医传统文化,其本质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哲学辩证法的思想贯穿在中医思维之中,影响到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人文知识在中医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阴阳、悟性、道、儒、佛、易等,与中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人文知识和天文、地理、药物等传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互相交融,构成了中医学特殊的理论体系。古代很多举世闻名的大医家同时也是大儒,这是不无道理的。想学好中医,必须看到中医学身兼自然和人文学科双重性质的特殊性,要重视对中医院校的医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开设讲座、课程,组织兴趣小组、研修会等等,内容可以涉及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等多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讲授中注意结合中医相关内容,创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知识学习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们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引导他们用中医的视角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要掌握并向世界推广中医理论,就要尽可能准确地解读中医,使学生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而想实现这些目标,前提是学生们拥有牢固的中医思维模式。

3.2 分析中西医思维差异,合理引进中医学校的教学方式

中西医的思维方式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其根本都是“治病救人”,所以在进行思维方式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基本点,既让学生们熟悉西医的微观分析,同时也要对中医的整体分析、综合分析上有足够的了解。可以通过对同一病例进行中西医不同角度分析,让学生们自由讨论中西医在分析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相同点,找到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另外,我们也可以对中医院校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引进,例如对中医穴位认识上的大模型、局部模型、人体模型教学等等。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来打造新型的西医学校中医教学,才是正确解放学生们思想的合理方法。

3.3 重视中医经典课程,夯实中医基础知识

熟读经典并灵活运用于实践一直是中医名家的经验之谈。尤其是通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籍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方式,加深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开设《中医经典选读》课程,且开设学时以保证学习效果为宜。

3.4 临床病案分析

临证医案学习是中医的一种特殊传承学习方法,它的存在与中医临床诊疗的复杂性和经验性有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主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好经典医案教学,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历代医家的宝贵经验,使后人在临床中少走弯路,尤其是名老中医的诊疗方法及辨证思路,对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同样,临床病例讨论也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不同病例的探讨,学生加深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认识,从更深层次掌握疾病的正确诊治过程,训练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5 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有助于中医思维的培养。

结束语:

思维方式是中医理论的深层本质,而作为中医学入门n程的中医基础理论,传达的讯息尤为重要。培养中医思维,使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医学理论,不仅要在中医教学中培养中医思维,更要启发学生应用中医思维学好理论、做好临床。中医教学是中医思维培养的“启点”,使学生能够正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迈入中医殿堂,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对中医院校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 杨莉,于海兵,耿冬梅,谭巍.教育教学论坛. 2014(02)

[2]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提高中医思维的思考[J]. 杨若俊,郭晓梅,周晓娜,刘明星.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04)

[3]中医思维培养与中医继续教育的思考[J]. 安鹏,吴喜利,党慧敏,孙万森,宋诞.西北医学教育. 2013(02)

中医理论基本特点范文6

关键词: 中医体质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体质 标本关系

1.前言

标本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用来说明相互关联事物在变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本”与“标”是相对而言的。“本”系根本,代表着事物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标”系枝末,是由“本”而产生的或从属于次要地位的方面。中医学引用这一相对概念,具有多种涵义,用以揭示错综复杂的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双方的主次、先后及因果关系。中医标本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素问・标本病传论》。《内经》标本理论中已提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本”就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标”就是被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的次要矛盾。具体于临床治疗,就外观现象与内在本质而言,内在本质为本,外观现象为标。

中医体质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它反映生命过程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人体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它主要是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理论来确定人群中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体质状况水平是激励广大青年、少年和儿童经常地、持久地锻炼身体,促进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服务。中医体质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作为体质状况的评价,其评价方法、手段、机理、内容完全不同,但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增强体质提供诊断依据。作为体质状况的评价,中医体质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必然存在某种联系和特殊关系。

2.中医体质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评价体质“本”与“标”的关系

《内经》“治病必求其本”中之“求”既有治疗之意,又有诊断之意。在作诊断之意时,“本”当为疾病之本质,“标”相应为疾病之表象。其诊断意义应大于治疗意义。因只有诊断时不被表象所迷惑,求得了疾病的实质,治疗才能从本而治。

2.1从中医理论整体观思想看中医体质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关系。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主导思想,也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整体观就是把事物看成是统一的和完整的,即强调事物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与它事物的联系。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由若干个脏器、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而各个脏器、组织和器官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资助、相互制约的,也就是这些各自不同的功能,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各个脏器、组织、器官,虽各有其生理功能,但都是在相互资助、相互协调下进行的。不但内脏是这样,而且体表的器官、组织也都与内脏有密切关系。如筋的作用是联结关节而主司关节屈伸活动(人体柔韧素质),但筋的这种作用是在肝的滋助下进行的。当肝脏机能失调时,筋的作用往往失常而出现强直等变化,这即所谓“肝主筋”的由来。又如,脾主肌肉、主四肢,是指人体肌肉的丰满健壮和四肢的正常活动,皆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由于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化机能旺盛,可将饮食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和四肢的骨肉去,为之营养,使其丰满、健壮,四肢活动有力。若脾失健运,则营养不足,以致肌肉萎软,四肢倦怠无力,甚则萎废不用。

从中医理论整体观思想推断:内脏的偏颇,也就是中医体质的偏颇,可以影响人体体质外在表现形式――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变化。

2.2从中医理论气血津液学说看中医体质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气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激发和推动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这种推动作用,使一切营养物质输布于全身,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推动作用减弱,生长发育就会迟缓,脏腑组织的功能亦随这减退。

血的功能,血液形成之后,在血管中循环不已,同流全身,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血液的主要功能是濡润滋养全身,凡皮肤、肌肉筋骨、经络和脏腑等一切组织器官,均赖血液供给营养,才能维持其功能。故曰:“肝受血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津的功能,布散全身,营养和滋润肮脏、肌肉、经脉、皮肤等组织器官,故曰:“湿肌肉,充皮肤,为其津。”生成血液,不断补充血液中的水分,以使血液环流不息,营养人身。

液的功能,滑利关节,濡养空窍,滋润皮肤。

从气血津液学说理论推断:人体气血津液的偏颇,也就是中医体质的偏颇可以影响体质外在表现形式――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变化。

2.3从中医理论脏腑病机学说看中医体质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失调、正邪斗争、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是疾病过程中三种基本的病机改变。正确认识这些规律,将引导我们深入理解中医体质偏颇的本质,因此,中医理论病机学说是研究病理变化的发生、发展规律,并为我们诊断体质健康服务的一种理论。

中医五脏病机学说实践总结为,心气血虚临床症状表现为心悸、健忘、体倦乏力、失眠、多梦等;肺气虚临床症状表现为短气无力、声低懒言、神疲倦怠、自汗畏寒、易于感冒等;脾气虚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少气自汗、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色萎黄、脉相虚弱等;肝血虚临床表现为头目眩晕、面色无华、肢体麻木、筋脉拘急、失眠多梦等;肝阴虚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头胀、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四肢麻木等;肾气不固临床表现为精神疲倦、腰膝酸软、遗尿、失禁、夜尿频多等;肾阴虚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视物昏花、失眼健忘、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咽干舌燥等。

从脏腑病机学说理论推断:中医体质的偏颇可以影响体质外在表现形式――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变化。

2.4中医体质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评价体质本质与表象的“标本”关系。

从中医理论整体观思想、气血津液学说、脏腑病机学说推断:中医体质的偏颇可以影响到人体体质外在表现形式――《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评介指标: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降低、减弱等变化。中医体质是根据人体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等偏颇来确定人群中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相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而言,中医体质是评价体质状况的内在本质,揭示体质的主要矛盾,在体质状况评价中占主导地位;《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评价体质的表象,也就是体质的外在表面现象,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表现形式来评价体质状况,它的评价受到中医体质的影响,在体质评介中从属于次要地位。某种意义上,中医体质是评价体质的“本”,《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评价体质之“标”,所以说中医体质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评价体质的标本关系。

3.结语

中医体质是诊断体质的内在因素,是诊断体质的“本”;《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诊断体质表现的外在因素,是诊断体质的“标”。提高体质必须充分认识到体质的内在因素,过去我们忽视了体质的本质因素,一味地追求体质的外在表现因素,使得一些中医偏颇体质的人体质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这也是体质总体水平停滞不前的一个原因。

《中医体质量表》和《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的研制喜获成功,为诊断中医体质提供了标准化方法和工具,也为中医体质走进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养生、体质健康架设了桥梁。改善中医偏颇体质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如何利用现代的运动健身和传统的运动养生方法与手段来改善中医偏颇体质是体育工作者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3]姚实林.吴芳斌等.1003例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