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历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发展的历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发展的历程

农业发展的历程范文1

通过对国外屋顶农业景观发展历史的回顾,将其分为三个时期并总结出各个时期所具有的特点,阐述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在屋顶农业景观上不同的发展模式,通过案例研究进行总结与思考,在以上论述基础上提出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业景观 都市农业 屋顶农业 景观 城市化

1.基本概念辨析

借鉴CAST(The Council on Agriculture,Science and Technology)组织对都市农业的定义,在这里将屋顶农业景观定义为:“基于传统的屋顶农业概念,屋顶农业景观是结合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技术、先进设计理念而形成的新型城市屋顶绿化。是一个与城市规划、绿色建筑、景观生态、循环经济以及社区邻里等多方面密切联系的复合体。

2.国外研究综述

屋顶农业景观是现代城市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型屋顶绿化模式,同时也是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农业景观在很多历史时期都曾出现,但多数为偶然或自发行为。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结合都市农业及屋顶绿化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

从4世纪以前的古埃及陵墓壁画开始到18世纪后的英国自然风景园,在整个西方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都是实用性和观赏性兼而有之,在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不同态度中致使其功能和形式上的变化。18世纪中叶以后,园林逐渐体现出民主的思想内涵,与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及普通大众的生活发生更为联系紧密。随着城市化问题不断加剧,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受到农业景观影响,逐渐出现相关理论的探索: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他的《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中对城市提出一套新的概念和模式,主张城市与乡村融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认为应该将田园引入城市;“斯德哥尔摩学派”(stockholm School)主张在城市中创造田园风光;米歇尔・高啥汝(Michel Corajoud)提出应该唤起人们对农业景观的关注;施罗墨・阿龙森(shIomo Aronson)则主张传承本土的农业文化等。如果说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是最早都市农业的萌芽,那么1919年德国建立的“市民农园”则是其最早的雏形,在这些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直到1935年日本学者青鹿四郎首次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随后,一些学者及国家机构相继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屋顶农业景观便是在都市农业的概念下提出来的,但它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已出现,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用拱券支撑的高台建筑,屋顶形成庭院,种植果树、蔬菜、花卉及其他观赏作物,形成一个非常宜人的居住环境。它是园林、建筑和植物结合非常早的案例。随后的古希腊阿多尼斯花园(Adonis Garden)、法国现代建筑师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新建筑五要素》提出的“屋顶花园”概念以及1959年由塞・奥斯蒙得松(T.Osmundson)设计建成,被认为是现代屋顶花园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的“奥克兰港市凯泽(Kaiser)中心屋顶花园”,它将现代技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完美地结合。

20世纪60年代,随着绿色屋顶技术在欧洲各国广泛开展,到20世纪末已经逐渐成为一项产业,随着技术和观念的更新,关于屋顶农业景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一些发达国家之间逐渐展开。美国是屋顶农业景观实践的领导者,在西雅图、纽约、芝加哥等地有着很多优秀的创新实践。2007年启动的“PlaNYC 2030”――“规划纽约”项目,将减免建造绿色屋顶者的税收,这将为屋顶农场的建立带来更大的动力。德国在屋顶绿化技术上属于领先的国家,1982年,德国政府开始立法,强制推行屋顶绿化。200]年开始实施的2000年东京规划(Tokyo Plan 2000)以及2002年开始实行的屋顶农场计划,种植果树和蔬菜,为人们提供所需食物的同时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加拿大蒙特利尔1995年成立的santropol Roulant厨房使用社区屋顶花园的产品为超过90人提供外送食品,这是一个慈善性质的义工计划,食品都供应给社区的老年人和穷人。由于各国、各地区、各城市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发达国家在政府相对成熟和完善的资金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通常以商业贸易形式发展,与经济利益挂钩,同时伴随着一些非营利社区服务计划,在保障城市食物安全和体验自我种植乐趣的同时,也推动社会公平公正、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在特殊时期下政府的一种缓解手段或一些市民自发的种植行为,它是一种提供食物保障、解决温饱和城市减贫的重要力量,这些地区的实践活动多采用简易种植方式。古巴在上世纪90年代的“特殊时期”为应付食物危机进行非传统的食物供应计划,旨在提高地方食物自给自足的能力,减少交通运输、冷藏、储存和其他资源消耗活动。可以说,无论从市民的个人参与还是政府的战略支持,古巴都可以作为都市农业解决解决食物危机的最成功案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首都雅加达政府于1998年3月9号颁布了题为“将大雅加达特区私有的闲置土地用于都市农业发展”的“第184号政府法令”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短期策略。由此可见,不同国家地区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屋顶农业景观项目带有各地特色和明确的发展导向性。

3.案例解析及小结

3.1日本涩谷表参道屋顶菜园(Japan Shibuya Omotesando roof farm)

位于日本东京银座商圈的屋顶农场――日本涩谷表参道屋顶菜园,成立了银座农园株式会社进行统一管理,进行本地生产和本地消费。它是住宅公共屋顶农场的典型代表,是一个以社区为基础,大家共同经营的种植场所。管理者在屋顶上开辟一块集中的地块,分成若干小地块,每个小地块租给社区周围的居民进行种植,这些小地块彼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由租用者自行管理,居民可以在公共屋顶上按其爱好种植喜欢的蔬菜瓜果、香料及药材等。住宅公共屋顶农场不仅具有生产及绿化功能,让周围居民能够体验自给自足传统农耕文明的乐趣,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公共活动,促进邻里交流的绝佳场所。

3.2布鲁克林农场(Brooklyn Grange)

纽约皇后区的布鲁克林农场由Ben Flanner创办,是美国纽约目前最大的商业性质的屋顶农场,农场面积40000平方英尺,它利用仓库的屋面,铺设7.5英寸厚的多空隙的富含有机质的轻质土壤Rooflite soil,种植了100多种蔬菜。农场中采用不施农药化肥的有机种植方式,一年种植期为9个月,冬季采用传统农业中作物覆盖的方式,保证土壤肥力。生态、有机的种植模式受到周围社区居民和附近的各大餐厅的青睐。布鲁克林农场的农夫们希望在他们的努力下使市民们在吃上健康优质食物的同时,也能够参与其中,体验最原始的劳作,参与定期举办讲解农业知识的免费课堂,为城市人提供放松心情、接受教育的好机会,建立城市与农业、社区居民与农夫的桥梁。此外,他们更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来证实都市农业是可以在城市生存的,商业性质的屋顶农业保障了其正常有序的运营,同时增强了社区邻里的凝聚力,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课外学习的机会,有利于经济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3盖瑞康莫尔青年中心屋顶花园(the Gary Comer Youth Center Roof Garden)

盖瑞康莫尔青年中心屋顶花园是由美国芝加哥Hoerr Schaudt Landscape Architects设计的一个都市农业项目。这个总面积为8160平方英尺的绿色屋顶,利用了传统上我们容易忽视的建筑空间,营造出一个屋顶农业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休闲场所,为周边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户外学习与实践的公共场所。2010年ASLA专业奖评委会对它的评价是“这个项目是如此简单、直接,显然是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之间良好合作的成果,成效显著”。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屋顶农场概念,盖瑞康莫尔青年中心屋顶花园是一个集生产、艺术、生态及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屋顶绿化形式。在建成后的第一年就生产了近1000磅的有机食品供学校学生、本地餐厅和咖啡厅食用。屋顶土壤层为18-24英寸,可以满足多种农业作物的生产要求。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其设计灵感来源于美国传统的农业形式与现代审美的结合。花园中线性的小路是由可回收材料铺设而成,同时,建筑屋顶形成了一个与周围环境有很大差异的微气候环境,减少了气候变化引起的成本控制。穿插在花园里的环形设施,为楼下健身房和咖啡厅带来自然照明的同时也给整个线性、规则的布局带来不一样的节奏感。在设计之初,景观设计师、建筑师以及学校教师密切合作制订了一个屋顶花园的生产、管理和维护计划,保证其正常有序的运营。

3.4小结与思考

日本涩谷表参道屋顶菜园是住宅公共屋顶农场的一个典型代表,它是传统意义上的屋顶农业,由社区统一管理再出租给个人,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管理模式;布鲁克林农场是在公共建筑上建造的大型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商业性质的屋顶农场,它是一种集中的管理与运营模式;盖瑞康莫尔青年中心屋顶花园则是景观设计师与建筑师密切合作,给人们提供户外学习与实践的一个公共场所,是一个集生产、艺术、生态及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屋顶绿化形式。以上三个案例从设计理念到技术措施有其相似与不同的地方,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屋顶农业景观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可行性,引发了我们对新型城市绿化从形式到功能的反思:在设计中除了考虑其所带来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同时,应当更多的将其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景观,赋予更多的综合功能,包括用来加强城市与社区内部间的联系,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的人居环境等。在城市居民对可持续生活的诉求下,实现对未来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规划与设计,从设计以人为本的视角,回归设计的本源。

4.对我国发展屋顶农业景观的借鉴意义

据估计,世界城市人口到2025年将达到55亿,其中80%将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心。随着土地稀缺、能源匮乏、粮食危机、食品安全等城市问题愈演愈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此外,我国近年来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失业和过早退休常常意味着被排除在社会生活之外。屋顶农业景观的理念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地域性特征,屋顶农业景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有效缓解当前社会问题的手段。相较于传统的农业景观,节约城市用地,发挥景观生态性的同时,它能有效地发挥城市失落人群对社会的责任感与热情,让他们帮助建设与管理城市中的灰空间,美化城市的同时他们也将从对社会的贡献中找到自己的归属;也能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提供给小孩们一个体验自然的课外学习场所;促进了城市社区邻里间的交往,缓解城市生活压力,也给一部分失业人群带来就业机会等有效补偿;此外,当国家面临比较严重的经济问题时,它能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要真正实现城市屋顶农业景观的构想,还要解决当前设计中可能面临的几个问题:一,需要政府相对成熟和完善的资金和相关政策支持。二,提升我国屋顶农业施工技术和材料的成熟度。三,建立一些非营利组织的慈善机构。四,需要打破农田与城市对立的传统观念。

农业发展的历程范文2

【关键字】现代农业技术;传统农业技术;变革

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文明的发展就来源于我国传统农业,其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就需要不断的推进农业技术的转变,以进一步实现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稳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各自具有哪些特点呢?其又如何实现向现代农业变革呢?

一、现代农业技术

现代农业同我国传统农业相比来说,其是“知识物化的价值在农业产品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农业”,现代农业在装备上、技术上、管理上都实现了新的变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1.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应用

首先,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能突破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界限作为基因转移”,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发挥了各种物质的优势资源,提高了育种的实际效率。其次,化学技术的应用。化学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了化肥的研制上,在过去的化肥使用上由于方式不正确导致了环境污染、土壤生产能力下降,但是,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化肥正在向着“复合化、专用化、控释化”的方向延伸,这样就减小了现代农业对土地和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实现了现代农业的长远发展。

2.机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科技的进步也推动了我国农业在朝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也会逐渐实现智能化、多功能操作,在农业生产的“耕地、施肥、地膜覆盖、种植、除草、喷药以及收获”全过程中进行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智能化、网络化、实用化和国际化农业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出现,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这种先进信息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能够对农业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自动检测和预报,从而对生产状况进行预判,提高了生产上的科学性。

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

我国传统农业有着自身的发展历史过程,同时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存在着自身的特点,正是这一发展过程和农业特点的存在,造就了我们现代幸福生活。

1.我国传统农业发展历史

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承载着我国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在我国传统农业的起始应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结束时间段应该是在明清时期,这一历史阶段内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和技术都属于传统农业范畴当中的。而到民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就进入到了现代农业历史阶段了,但是,这一时期的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程度并不能够真正称之为现代农业,真正的现代农业应该是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因此,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农业打破了封建统治的枷锁,“它在科学理论和科学试验基础上”,并不断进行着技术的更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供需均衡,故此,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农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

2.我国传统农业技术

我国传统农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因地制宜、以地理和气候条件为基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使用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古代人民的民族繁荣和正常生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直到现今为止,我国传统农业对于现代农业发展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而言,我国传统农业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对土地的利用实现了集约化。第二,操作技术实现了人工精作。第三,在位置选择实现了因地制宜。第四,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以谷物种植为主,畜牧与种植相结合。”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农业技术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其在发展过程中导致了自给自足经济形式的形成,并长期影响着我国社会发展,最终导致了我国固步自封,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说,在现今情况下,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必然需求。

三、现代农业技术背景下的传统农业技术变革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在农业技术变革过程中,该如何把控主要的变革方向呢?

1.以农业技术的传承为基础

我国传统农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总结出了很多农业技术发展规律,所以说,在农业技术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传统农业技术为基础。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域,在广阔的领域中有很多种不同的地理环境类型,相对应的农业技术就会有所不同,同时,这种不同的因素在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中已经有所体现,因此,在现今条件下,要进行农业技术的创新改变也需要以不同地理环境为基础,这就体现了我国农业技术转变需要内部历史传承。由于到近现代我国农业技术已经有所落后,相对应的西方国家农业技术有所提升,所以,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技术,为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动力,这体现的是我国农业技术的横向传承。

2.以农业技术的创新改造为条件

虽然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在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发展水平也比较高,但是,到近现代社会中,传统农业技术并没有实现生产要素的改变,这就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持续低下,同我国人民的生活需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为此,在传承传统农业技术中基本精神性内容外,对于实际技术是需要进行创新改造的。

3.把农业技术的提升作为根本

在现代农业技术背景下,之所以对传统农业技术进行变革主要是为了实现现代农业,所以说,在进行变革过程中,技术的提升应该是根本,根据世界农业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来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必须满足目标消费的追求数量转化为商业生产的利润最大化。”

农业发展的历程范文3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综述

1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李建宁.、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攀登,2001,(4).

农业发展的历程范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城市化道路 农村城市化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全面转型的一个动态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含了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市地区的集聚过程,也包含了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的扩散过程。城市化是现代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

近代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工业化的发展十分迅速,相比之下,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然而,众所周知,农业对工业、农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是保持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决定了其根本问题就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对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建设。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建设新农村无疑是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割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系统工程,它将农村和城市共同置于现代化的框架之中,把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引入到农村,将农村的发展同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

新农村建设战略是在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提出的,是城市化发展趋势在农村的具体政策体现。所以,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应当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相互推动的合力作用,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进而使新农村建设成为促进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其经济职能处于从属地位。随着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经济中心的现代城市才得以逐渐发展。但是,近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异常艰难曲折,我国城市化进程真正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发展思路和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7年改革开放前夕的自上而下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的自下而上阶段。

(一)1949~1977年:自上而下的城市化

1.自新中国成立至“一五”计划结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城市作为工业化的载体,成为建国初期城市化的战略发展重点,这直接决定了该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自上而下的特点。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城市导向型城市化道路,使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而为经济结构的失衡、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脱轨埋下了隐患。

2.“”时期,农业劳动力非正常地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急剧转移。导致城市化水平由1957年的15.39%迅速上升到1960年的19.75%。但实际上这一时期的城市化处于脱离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的虚假城市化阶段。随后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向农业和农村回流的“逆向转移”现象,从而使城市化水平迅速下降。这一时期城市化进程的起伏发展是政府集中控制政治经济政策的直接结果。

3.“”十年是中国经济遭受严重挫折的时期。政治政策的错误严重干扰了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这10年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时期城市化道路明显地表现出政府自上而下强制安排的特点,政府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主导力量。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依靠行政强制力来维持的,其目的是实现国家初始工业化。但是这种道路本身的缺陷使其不可避免地损害了社会公平目标,使农村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日益面临诸多问题。

(二)1978年至今:自下而上的城市化

1.改革开放伊始,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涌现出来.开始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这一时期,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1988年的25.81%。但随后的1989-1991年是我国经济治理整顿的新阶段,城市化水平增长缓慢。

2.1992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出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越来越大,小城镇建设成效卓著,带动了城市化的较快发展,200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6.09%。

相比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式城市化道路,这种自下而上的市场主导式城市化发展路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更优选择。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取得的突破性发展,也出现了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等问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城市化大大超前于人口城市化。当前我国城市用地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之比已经高达2.29:1,远远高于国际上公认较为合理的1.12:1。城市土地利用不科学,边际效益大大下降,且耕地资源的大量占用,直接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二是工业化未能有效地带动城市化。中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其就业比重严重背离,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当前,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选取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需求的城市化道路,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协调发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而新农村建设无疑为我国的城市化道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

三、农村城市化是符合国情的必然选择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割裂农村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片面地通过城市导向的战略政策来推动城市化,不利于城市化进程的长远推进。惟有紧密结合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背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道路,才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关于我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中等城市模式、小城市和小城镇模式。这几种模式各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但是这三种模式的共同

价值取向是都强调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的集聚性迁移,是实现城市化的根本途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时代特点的变化,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凸显出诸多弊端,如流动人口对城市管理和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农民大量外出导致的农村发展缺乏内在动力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一条更为现实可行的思路,即通过对农村的全面建设实现农村城市化。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化,其表现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实质是农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而农村城市化则是指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趋向同一的历史过程。农村城市化是我国现阶段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也是缩小城乡差别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的城市化,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和时代需求的城市化道路。

首先,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我国城市和农村缺乏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沟通

这使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相比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单纯地通过人口的流动实现农民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和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是不现实的。由于受农民的乡土意识、文化素质和我国目前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不论是在经济层面上还是文化、心理层面上,大多进城务工的农民都不能算做已经被城市化的个体,而只是处于流动状态的边缘群体。

其次,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城市数量及其对人口的容纳能力却十分有限

单纯地通过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聚实现城市化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即使到2050年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时,农村人口可能还有30%,达4亿人以上。这一大批农村人口同样必须有一个城市化过程,而单纯的城市导向城市化道路是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以建设新农村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基本目标的农村城市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再次,从本质上讲,农村城市化实际上就是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和辐射,并促使农村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逐渐转变,并最终与城市文明趋同的历史过程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取向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其基本目标是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并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农村城市化道路正是这一思路的具体实施路径。

四、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

因此,建设新农村和推动农村城市化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一条适合我国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加强城乡联系和沟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历史经验表面,割裂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发展模式最终必然制约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应该努力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沟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农村的自身建设,也要重视对城市文明和资源的吸收。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的城市化和城乡协调的一体化发展。

(二)发展非农产业,强化产业支撑

工业化始终都是城市化最有力的助推器,农村城市化道路也不例外。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通过自主建设和吸收城市投资等途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通过加速工业化促进农村的城市化。此外,还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产业结构和市场体系建设,把潜在资源转化为现实优势。

(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管理体系

建设新农村,必须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商品的转移支付力度,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硬件基础。此外,还要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公共管理领域人手,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管理体系,为农村城市化进程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农业发展的历程范文5

一、克服学习经济文明史的心理障碍

经济文明史内容纷繁复杂,其所描述的经济现象类别繁杂琐碎,经济制度、专有名词、统计数字众多,表达又多用抽象化和数据化语言,不仅读之枯燥无味、较难理解,且难以识记和系统掌握。现实生活中,高中学生对学习经济文明史普遍不感兴趣,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障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学习经济文明史的效果。如何克服学习经济文明史的心理障碍?这里涉及的问题很多,既有主动克服“经济文明史难学”等先入为主的问题,又有对经济文明史学习目标科学定位的问题,还有对科学的经济文明史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运用问题。如何防止“先入为主”是一个心理学问题,笔者在这里不作深入探讨。关于经济文明史学习方法问题,笔者会在后面深入探讨,这里暂不展开。在此,笔者仅就经济文明史学习目标定位问题作一简要说明。

学习经济文明史,同学们一定要明确《课程标准)》和《文科综合(历史)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有关经济文明学习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这有利于我们在心理上克服“经济文明史难学”等意识,树立能学好经济文明史的必胜信心。实际上,学习经济文明史并不要求我们识记历史课本上叙述的所有经济现象所涉及的具体事例、数据或相关经济现象的描述,而是要求我们从中探求其发展演变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趋势(规律)。高中经济文明史所涉及的经济制度应以理解为主,重在理解其内涵,掌握其演变的因果关系和影响,而不是掌握其细节内容;有关专有名词,我们只要理解其内涵即可;至于那些统计数字,它只是我们认识某些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的“工具”,并不要求我们去死记硬背,在高考中也不考查这些内容。以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为例,《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考试大纲》则只要求考生掌握“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如果我们将这些学习、考试目标要求具体化,可从三个方面理解:①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古代中国农业经历了由刀耕火种、以耒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粗放式农业向以耕耙耱为主要生产技术的精耕细作式农业的演变。②从经营方式的角度来说,古代中国农业经历了由集体劳动到个体农耕的变化。③从经济形态来说,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我们可以以这三个方面为基点,适当探求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因果关系与影响,再做一些必要的练习,就能轻松掌握相关学习内容,从容达到学习与考试目标。至于本课教材中涉及的种种文字叙述、图表等,则没有必要去背诵记忆——说到底,它们只是我们学习并达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目标要求的“工具”而已。

二、注意运用历史观具体认识人类经济文明活动

学习经济文明史,不可避免地需要运用一定的历史观分析和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经济文明现象,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经济文明史结论。运用历史观分析和说明经济文明现象,要避免简单套用历史观;对历史教科书中的有关经济文明史结论,也应避免囫囵吞枣般死记硬背。科学的做法,就是将历史观和历史结论具体化。

就历史观而言,解读经济文明史常用的史观主要包括历史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和现代化史观等。为了便于我们在学习经济文明史时能科学运用历史观分析和说明一些经济现象,现特举两例示范:

第一,运用历史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观点分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进步”。我们运用这一理论研读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中的《石犁》、《骨耜》、《铁犁犁冠》等插图与相关文字介绍,就不难发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用于农业生产,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中国古代的传统农业不仅由集体经营的刀耕火种的粗放式农业逐渐向以耕耙耱为主要生产技术的家庭个体的精耕细作农业演变,并由此引发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工具(即生产力)的进步,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原有的奴隶制生产关系成为阻碍发展的桎梏,于是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事实证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运用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以哥伦布发现美洲为例,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为殖民扩张辩护;美洲土著则强调殖民扩张带来的苦难。但在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视野下,人们把哥伦布发现美洲看做是两种文明的相遇与碰撞,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打破了美洲与世界长期隔绝与封闭的状态,使美洲与世界其他文明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从而推动了美洲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如美洲培植的玉米、甘薯、蕃茄等农作物开始在全世界传播,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与进步。究竟如何评述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历史事件,这要视具体历史情境和历史问题而定。我们既要认识到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动机和发现美洲后所带来的殖民掠夺,又要认识到它是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时原始资本积累阶段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作为一种历史潮流,它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除此之外,还要从文明间的交流、融合、碰撞,文明的传承、弘扬等方面去分析。

三、注意理解经济现象之间的纵横联系

社会经济是一个总体,彼此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运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历史,是历史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之一,旨在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这里所说的经济现象之间的纵横联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关注历史上多种经济现象内部(如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联系,旨在认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由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逐渐有了剩余,使得部分人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等生产活动,可见农业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础。反过来,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铁制农具的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了铁制农具,促进了手工业中冶铁业的发展;冶铁业的发展又为农业创造出大量更为先进的农具,为兴修水利、开垦种植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打下了基础。由此说明:在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三种产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第二,关注经济现象与政治、科技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揭示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政治、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经济是基础,上层建筑是基础的反映,同时也为基础服务。如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是在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制经济出现的情况下,为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制度的发展要求而发生的。与此同时,各国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变法运动又给封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战国经济的发展)。而当封建地主阶级掌握政权后,新旧势力的斗争依然存在,各阶级的思想家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于是在思想文化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又影响、推动了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第三,关注某一历史时空经济现象与其他历史时空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时空的经济现象有一个先后相承、依次发展、相互影响的演变过程。如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大地主田庄、屯田和均田、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等经济现象,是封建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演变过程中的一系列现象。又如欧美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给中国近代的社会经济乃至政治、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经济发展为例,鸦片战争后,在欧美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不断走向解体,中国逐渐沦为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并先后兴起了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等。

四、注意从宏观上把握经济文明史的发展脉络与区域特点

人类经济文明史内容丰富多彩,在时间上不同历史阶段(时期)的经济文明既存在继承性和发展的连续性,也存在明显的阶段特征;在空间上同一历史阶段(时期)不同地域的经济文明既存在一定的联系,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学习经济文明史,应注意从宏观上把握经济文明史的发展脉络与区域特点。如以时间为序,我们可以将经济文明史大致划为古代中国经济、近代世界经济、现代世界经济、当前世界经济四个前后相连的部分。这四个部分比较系统地展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

第一,古代中国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堪称世界古代农业经济的代表。农耕经济是以土地和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在古代中国,农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它可细分为农业(作物栽培)、牧业(畜禽饲养)、林业(造林营林)、渔业(水产养殖)、副业(农耕外附带经营的产业)等五大生产部门,并以作物栽培为主,以畜禽饲养为辅。因此,土地所有制问题就成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中的首要问题,并经历了以国有制为主逐渐向以私有制尤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的变化过程。在耕作方式上,中国古代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从“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的过程。发达的农耕经济,既有力促进了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使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又促进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第二,肇始于欧洲的工业文明席卷了整个世界,成为近代经济文明的显著特点。所谓工业文明,就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的、以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近代工业文明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从生产行业来说,它肇始于棉纺织业,集中于铁路业,完成于机器制造业;从地区来说,发端于英国,扩散于欧美大陆、大洋州,也冲击了非洲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扩大了世界市场,改变了整个世界。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并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突出成就是电的发明和广泛运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促使世界市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在欧美工业文明的有力冲击下,亚非拉广大落后地区先后沦为欧美工业文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整个世界被卷入工业文明之中。

第三,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体制构成现代经济文明的两大类型。1917年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外,又有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斯大林经济体制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作为人类经济文明的组成部分,它有其历史合理性,并在一定时期内取得过重大经济成就。但这种经济文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抑制地方、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生产效益低,最终因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正当苏联建立斯大林经济体制时,西方工业文明爆发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德、日等国将国民经济强制纳入军事轨道。美国则凭借强大的国家财力,在维护政治上的民主制和经济上的私有制的前提下走上另一条国家干预经济的道路,这就是罗斯福新政。这次改革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重新走上经济发展的道路。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经济理论和罗斯福新政成为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模板。

第四,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经济全球化应缘于新航路的开辟。此后,整个世界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经济贸易与其他经济活动也逐渐具有全球性质。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在经济上将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最终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其主要表现就是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的大发展,尤其是作为经济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也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五、注意从微观的角度准确理解经济制度和历史概念

学习经济文明史,不可避免地涉及众多的经济制度和历史概念。如学习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史,就必然遇到“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手工业作坊”、“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丝绸之路”、“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均田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等一系列与经济有关的历史概念或经济制度等。对于这些历史概念或经济制度等,我们必须做到准确理解。这里笔者以古代中国农业中的“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这是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史时常常混淆不清且感到困惑的两个历史概念)为例,探讨一下如何准确理解这两个概念。

第一,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形式,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大体上等于自然经济。

第二,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特点:①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精耕细作。③主要生产目的: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④经营方式: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分散经营。⑤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第三,小农经济与自给自足的关系:①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小农经济”不等同于“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典型的自然经济,不过小农经济只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而自然经济可以包括多个家庭组成的经济单位(如封建庄园)。②自给自足不等同于富足。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自耕农的生产目的是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生产的东西很少在市场上进行交换。③自给自足不等同于与市场没有联系。小农经济带有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但不是与市场没有联系,如农民生产所需的铁农具和生活需要的食盐等都需要从市场上购买。

六、注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感悟人类经济文明

学习经济文明史,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感悟历史教材正文内容上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果我们的学习视野如仅局限于此,就会使我们的学习枯燥无味,也不利于我们理解和认识经济文明中的种种理论问题和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与价值等。因此,我们在学习经济文明史的过程中,应注意多角度、多途径感悟人类经济文明。

第一,注意阅读与理解教材中的插图,形象理解和认识人类的经济文明活动。如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插图《飞梭》、《珍妮纺纱机》、《使用蒸汽机的工厂》、《普鲁士纺织厂》就形象地展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与重大发明,以及对人类经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第二,借助教材中的有关历史材料理解经济现象、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等理论性问题。如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中的“学思之窗”评述了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选段,并提出了两道思考题:“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这就通俗形象地揭示了古代中国民众对男耕女织生活的向往,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特点。

第三,有意识地利用表格等从某种角度或主题有机整合相关经济史知识,提高建构历史知识框架的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表格整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成就和影响。

农业发展的历程范文6

关键词 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农科教一体化;新型职业农民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265-02

长期以来,探索农科教一体化之路是一项重大课题。福建r业职业技术学院高举“农”字大旗,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己任,经过探索,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农科教一体化高职教育办学之路,为培养高素质“三农”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贡献[1]。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实施该工程的高校之一,充分利用学院农科教一体化模式的优势,自2013年起,承担了专科学历教育的部分任务,分别开设了园艺(茶叶、果树、蔬菜)、畜牧兽医、生物技术(食用菌)等专业的学历教育课程。从2013年4月至今,共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 494人,并率先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福建模式”。

1 农科教一体化的内涵

农科教相结合是科教兴农的实践形式,实质是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要依靠科技和劳动者的素质。“农”是指大农业,包括多项农村社会事业(工商建运、农林牧副渔、服、财教文卫体等);“科”是指大科技,包括科技的研究、开发、推广、普及应用;“教”是指大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2]。有学者详细阐述了农科教结合的发展阶段,即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分别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与农村经济相结合、与农村建设相结合[3]。这3个阶段反映的农科教结合层次和要求是不同的,每一阶段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农科教一体化的内容包括3层含义,一是农科合作科研,主要解决农业科研、农技推广问题;二是农教合作培训,主要解决农民培训问题;三是科教合作教育,主要解决农业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在农科教一体化模式中,科技、教育是手段,根本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推广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科技与教育的合作为“三农”发展服务。

2 农科教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 符合农业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规律

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既需要依靠教育,又需要科研,且在一定程度上科研是教育的本源。走农科教一体化道路就是将农业、科研、教育相合一,这符合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律,是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是经济社会特别是“三农”发展的需要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发挥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作用,需要农业、科研、教育等部门紧密结合,发挥农科教统筹的合力,农科教一体化则是必然选择。

2.3 现有农科教结合的不足必然催生一体化的发展

当前国内农科教结合主要还是以政府为统筹的农业部门、科研部门、教育部门三者协同推进农科教结合的模式。具体有3种类型:一是农业部门主导的农科教结合模式; 二是科研部门主导的农科教结合模式;三是教育部门主导的农科教结合模式。第一种模式主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第二种模式主要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工作,第三种模式主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民培训工作[4]。这3种模式最大的不足就是农、科、教三者之间缺乏合力,资源整合不够。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农业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还未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协作机制,农业系统与教育系统协作机制不健全,没有实现学科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效对接;二是农科教结合背景下的平台基地建设不足,致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技推广进度缓慢[5];三是农、科、教三者统筹不够,紧密程度不够。农科教结合工作涉及部门多、领域广,旧的管理体制造成的部门条块分割弊端依然存在,各行其职的局面仍然存在,削弱了政府统筹协调力度。

3 农科教一体化模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实践

3.1 培养目标

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班新生招生、入学考试、录取工作;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班5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按期组织实施面授,每年2次,每次10 d;对完成学业并通过毕业审核的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班学员颁发毕业证书。深入省内各县、市,组织新型职业农民短期培训班[1-2],使学员的市场营销水平、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与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合作建立“福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学、远程教学,利用互联网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学员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在线咨询、相互沟通交流提供开放性的空间,变“短期集中培训”为“不间断培训”。

3.2 实施过程

3.2.1 招生报名。福建省返乡创业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农村高中毕业生、已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农民和其他人员等是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班的招收对象。在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班招生过程中,按照农民自愿原则,采取基层农业部门推荐和学校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组织生源;按照成人专科学历教育招生的要求和条件,严格把关,做好报考资格审核;根据报名时间要求,认真做好考生信息数据的录入、校验、归档工作。

3.2.2 入学考试及录取工作。根据省教育考试院的安排,组织入学考试,从农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从业报告3个方面对学员进行考核,择优录取。在考试、改卷和录取过程中,规范秩序,加强对考试招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监察。录取后及时完成学籍注册等工作,确保学员顺利入学。

3.2.3 教学管理。由承担教学任务的各系负责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班5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主要针对学员从业现状和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提升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合理设置课程将学历教育与农业职业技能专项培训和技能鉴定紧密结合[1,3]。

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班面授计划及专业教学计划,每年2次,每次10 d,按期组织实施面授。在面授过程中,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大胆创新教学机制,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进行现场教学实践。严格考勤,规范考试,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成人学历教育管理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切实加强学员日常教学与考勤管理,保证教育教学规范有序。

3.2.4 班级管理。在新生报到后及时建立各班学员的学籍管理档案,掌握每名学员的个人信息和学籍情况,做好学员的信息核对工作。由于学员每年只有20 d面授时间在校,班主任和辅导员不可能随时和学员见面,所以保持通畅的联络方式特别重要。针对这一特殊性,做好并及时更新班级通讯录、创建QQ群和微信群、各班设立班干部和各地区小组长,确保在第一时间了解学员近况和及时传达紧急通知,同时也能促进学员和学员之间以及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交流沟通[6]。每学期面授报到时,及时统计并上报学员的报到情况,及时和未报到学员联系并摸清未报到的原因。课余时间与学员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员需求。

3.2.5 毕业生管理。学员毕业前收取相关资料并进行核对,认真进行毕业审核,及时完成毕业生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3.3 办学条件保障

3.3.1 资金保障。由省财政专项拨款,每个学生每学年补助 4 000元,用于免除学员的书本费、学杂费、职业技能鉴定等考试费用及集中面授期间的食宿费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做到专款专用[7]。

3.3.2 生源保障。优先推荐和招收积极性高、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专业大户、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和骨干、村主干,兼顾其他农业从业者和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返乡创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和高中毕业生等。由市、县(区)农业部门按照省农业厅根据产业规模经营发展水平拟定的分产业培养人数、推荐条件和推荐程序组织生源。基层推荐名额不足时,由学院再组织生源,按相同条件招生补足。同时做好报名资格审核工作,确保招生对象符合报考资格。

3.3.3 教学条件。依托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丰富的教学和实训资源,同时引进外部师资,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班面授教学。为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班面授安排专用多媒体教室;除了聘请本院教师进行授课,还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农业厅等省内高校、科研单位、龙头企业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与优质企业开展合作,在面授期间安排学员深入企业进行现场实践教学。与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合作建立“福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网”,开展网络教学,为学员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在线咨询、相互沟通交流提供开放性平台。

3.3.4 后勤保障。面授期间,做好学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从新型职业农民经费中拨出款项对学员进行食宿补贴,学员在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餐厅就餐,保证饭菜卫生、可口,住宿安排在培训楼标准间,外出参观实训安排专车接送。班主任和辅导员在课余时间与学员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员的需求,对于学员食宿生活方面的问题尽力沟通解决。

3.4 实际成果与成效

2013―2016年,共招收5批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班学员,顺利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班各年度的面授计划,提升了学员的综合素质,使W员全面掌握了农业实用新技术。如2013级新型职业农民茶叶大专班优秀毕业生简红亮,以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育的南靖籍新型职业农民学员为主体成立“漳农公社”,作为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型职业农民校外培训基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短期培训和技术咨询推广工作,坚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把钱赚”的道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带动新型职业农民共同创业,共同发展新农村,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赞许。完成新型职业农民短期培训班共6期(福州市罗源县3期、漳州市南靖县3期),培训3 494人。完成“福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网”网站网络支持平台搭建、后台功能建设、前台页面设计、学员信息导入、班级建设等内容。学员可登录网站进行沟通交流,但优质教学资源库还在建设中,还未能执行网络教学任务。

4 体会与思考

第一,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班生源情况较为复杂。从年龄结构看,学员中最小的为25岁左右,最大的将近50 岁;从学员成分看,学员中有的刚毕业不久,从事农业生产才几年时间,有的已经在农业产业相关领域奋斗了许多年;从学历层次看,有高中、中专毕业多年,对于学校集中学习的方式已很陌生的学员,也有已拿到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为了提升自己的农业技术水平依然来参加培训的学员。这种多元化的生源和年龄构成的班级使管理难度和教学难度大幅增加。第二,面授时间不够灵活。每年2次集中面授,每次10 d。大部分学员很难有这么长的闲暇时间,学员的工作业务都很繁忙,即使来参加集中面授也存在部分学员因农忙而中途请假的现象。不能参加面授的学员错过了集中面授的时间也没有办法进行补课,影响面授教学秩序和学习成效。第三,在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班非面授期间,对各地学员生产实践的跟踪服务做得还不到位。第四,“福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网”网站上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内容较少,未能丰富完善。改进方向与措施:今后将重点建设“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网”网站的优质教学资源库,通过自建和引进2种方式,逐步将其扩充完善,为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班学员乃至全省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一个网络学习平台。在网站资源库完善后,考虑改变现有培养模式,采用网络教学与面授相结合的方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丰富教学资源,方便学生学习,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5 参考文献

[1] 徐和昆.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农科教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2):73-76.

[2] 龚健敏.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教学管理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3] 饶细丽,曾剑,陈小影.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探寻农科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16):81-82.

[4] 徐军,周敏,杜广平.如何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农科教结合中的优势: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探索农科教结合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195-196.

[5] 冯克诚.中国学校办学模式全书(上卷)[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